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触控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触控显示装置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正朝着大屏、曲面屏和多屏显示等方向发展。

现有技术中的多屏触控显示产品需要采用多颗触控芯片,生产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以实现采用一颗驱动芯片同时控制多个触控显示区域。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划分为第一触控区、第二触控区……和第n触控区,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

驱动芯片;

多条第一触控信号线,每一所述第一触控信号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触控区的一触控电极连接,第二端通过第一开关与所述驱动芯片连接;

多条第二触控信号线,每一所述第二触控信号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触控区的一触控电极连接,第二端通过第二开关与所述驱动芯片连接;

……

以及多条第n触控信号线,每一所述第n触控信号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n触控区的一触控电极连接,第二端通过第n开关与所述驱动芯片连接;其中,至少一条所述第一触控信号线、至少一条所述第二触控信号线……以及至少一条所述第n触控信号线与所述驱动芯片的同一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一开关的控制端、所述第二开关的控制端……以及所述第n开关的控制端均与所述驱动芯片连接,所述驱动芯片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触控区、所述第二触控区……以及所述第n触控区的使用状态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所述第二开关……以及所述第n开关的开关状态,以向所述第一触控区、所述第二触控区……和所述第n触控区中的至少一个输出触控驱动信号。

可选地,所述第一开关包括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二开关包括第二晶体管……以及所述第n开关包括第n晶体管。

可选地,所述第一开关、所述第二开关……以及所述第n开关满足以下至少一项:

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开关组成第一开关组,同一所述第一开关组的所有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驱动芯片的同一输出端电连接;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开关组成第二开关组,同一所述第二开关组的所有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驱动芯片的同一输出端电连接……以及至少两个所述第n开关组成第n开关组,同一所述第n开关组的所有所述第n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驱动芯片的同一输出端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触控电极为自容式触控电极;或,所述触控电极为互容式触控电极。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用于驱动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该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包括:

所述驱动芯片根据所述第一触控区、所述第二触控区……以及所述第n触控区的使用状态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所述第二开关……以及所述第n开关的开关状态,以向所述第一触控区、所述第二触控区……和所述第n触控区中的至少一个输出触控驱动信号。

可选地,所述驱动芯片根据所述第一触控区、所述第二触控区……以及所述第n触控区的使用状态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所述第二开关……以及所述第n开关的开关状态,以向所述第一触控区、所述第二触控区……和所述第n触控区中的至少一个输出触控驱动信号包括:

当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处于第一使用状态时,所述驱动芯片通过所述第一开关向所述第一触控区的触控电极输出所述触控驱动信号;

或,所述驱动芯片通过所述第二开关向所述第二触控区的触控电极输出所述触控驱动信号;

……

或,所述驱动芯片通过所述第n开关向所述第n触控区的触控电极输出所述触控驱动信号。

可选地,所述驱动芯片根据所述第一触控区、所述第二触控区……以及所述第n触控区的使用状态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所述第二开关……以及所述第n开关的开关状态,以向所述第一触控区、所述第二触控区……和所述第n触控区中的至少一个输出触控驱动信号包括:

当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处于第二使用状态时,所述驱动芯片交替导通所述第一开关、所述第二开关……以及所述第n开关,以分别向所述第一触控区的触控电极、所述第二触控区的触控电极……和所述第n触控区的触控电极输出所述触控驱动信号。

可选地,当n=2时,所述驱动芯片根据所述第一触控区、所述第二触控区……以及所述第n触控区的使用状态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所述第二开关……以及所述第n开关的开关状态,以向所述第一触控区、所述第二触控区……和所述第n触控区中的至少一个输出触控驱动信号包括:

当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处于第三使用状态时,所述驱动芯片的每一个扫描周期包括至少一个子时间段,每一所述子时间段均包括第一扫描阶段和第二扫描阶段;

所述驱动芯片在所述第一扫描阶段,依次导通z个所述第二开关,以向所述第二触控区的触控电极输出所述触控驱动信号;所述驱动芯片在所述第二扫描阶段,依次导通M*z个所述第一开关,以向所述第一触控区的触控电极输出所述触控驱动信号;其中,所述第二扫描阶段的时长为所述第一扫描阶段时长的M倍,z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M为大于1的整数。

可选地,当n=2时,所述驱动芯片根据所述第一触控区、所述第二触控区……以及所述第n触控区的使用状态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所述第二开关……以及所述第n开关的开关状态,以向所述第一触控区、所述第二触控区……和所述第n触控区中的至少一个输出触控驱动信号包括:

当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处于第四使用状态时,所述驱动芯片的每一个扫描周期包括至少一个子时间段,每一所述子时间段均包括第一扫描阶段和第二扫描阶段;

所述驱动芯片在所述第一扫描阶段,依次导通z个所述第一开关,以向所述第一触控区的触控电极输出所述触控驱动信号;所述驱动芯片在所述第二扫描阶段,依次导通M*z个所述第二开关,以向所述第二触控区的触控电极输出所述触控驱动信号;其中,所述第二扫描阶段的时长为所述第一扫描阶段时长的M倍,z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M为大于1的整数。

可选地,所述第一扫描阶段的时长为T2/K,所述第二扫描阶段的时长为M*T1/K,T1为完成一次所述第一触控区的扫描时间,T2为完成一次所述第二触控区扫描的时间,M=a*K,a≥1,K≥1,且M、a和K均为正整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开关、第二开关……以及第n开关,并将每一第一触控信号线的第一端与第一触控区的一触控电极连接,第二端通过第一开关与驱动芯片连接,每一第二触控信号线的第一端与第二触控区的一触控电极连接,第二端通过第二开关与驱动芯片连接……每一第n触控信号线的第一端与第n触控区的一触控电极连接,第二端通过第n开关与驱动芯片连接,且至少一条第一触控信号线、至少一条第二触控信号线……以及至少一条第n触控信号线与驱动芯片的同一输出端连接,由此实现第一触控区、第二触控区……和第n触控区复用同一个驱动芯片,驱动芯片能够根据第一触控区、第二触控区……和第n触控区的使用状态控制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和第n开关的开关状态,以向第一触控区、第二触控区……和第n触控区输出触控驱动信号。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将第一触控区、第二触控区……和第n触控区的触控电极复用同一个驱动芯片,从而实现一个驱动芯片控制n个触控区,以实现n个触控区的触控功能,进而减少了驱动芯片的数量,有利于降低产品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折叠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驱动时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驱动时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驱动时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驱动时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驱动时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驱动时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驱动时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驱动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正如背景技术所述,现有技术中的多屏触控显示装置通常采用多颗驱动芯片。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折叠屏的结构示意图,以折叠式双屏显示装置为例,包括主屏和副屏,其中,主屏和副屏分别对应一个驱动芯片,每个驱动芯片分别独立工作。当显示装置处于折叠状态时,副屏的显示区域为可视状态,主屏被折叠机构遮挡不进行显示,此时,主屏对应的驱动芯片不输出触控驱动信号;当显示装置处于展开状态时,由于主屏的显示面积较大,通常直接采用主屏作为显示界面,副屏不进行显示,此时副屏对应的驱动芯片不输出驱动信号。因此,当触控显示装置为双屏或更多屏显示时,驱动芯片的数量也随之增加,进而导致产品的生产成本增大。

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以实现一颗驱动芯片控制多个显示面板的触控功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划分为第一触控区、第二触控区……和第n触控区,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该触控显示面板包括:

驱动芯片;多条第一触控信号线,每一第一触控信号线的第一端与第一触控区的一触控电极连接,第二端通过第一开关与驱动芯片连接;多条第二触控信号线,每一第二触控信号线的第一端与第二触控区的一触控电极连接,第二端通过第二开关与驱动芯片连接;……以及多条第n触控信号线,每一第n触控信号线的第一端与第n触控区的一触控电极连接,第二端通过第n开关与驱动芯片连接;其中,至少一条第一触控信号线、至少一条第二触控信号线……以及至少一条第n触控信号线与驱动芯片的同一输出端连接;第一开关的控制端、第二开关的控制端……以及第n开关的控制端均与驱动芯片连接,驱动芯片用于根据第一触控区、第二触控区……以及第n触控区的使用状态控制第一开关、第二开关……以及第n开关的开关状态,以向第一触控区、第二触控区……和第n触控区中的至少一个输出触控驱动信号。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将第一触控区的触控电极、第二触控区的触控电极……以及第n触控区的触控电极复用同一个驱动芯片,从而实现一个驱动芯片控制n个触控区,以实现n个触控区的触控功能,进而减少了驱动芯片的数量,有利于降低产品成本。

下面以折叠式双屏显示为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结构示意图,参考图2,触控显示面板划分为第一触控区10和第二触控区20,触控显示面板包括:驱动芯片40;多条第一触控信号线201,每一第一触控信号线201的第一端与第一触控区10的一触控电极310连接,第二端通过第一开关S1与驱动芯片40连接。

多条第二触控信号线202,每一第二触控信号线202的第一端与第二触控区20的一触控电极320连接,第二端通过第二开关S2与驱动芯片40连接;

其中,至少一条第一触控信号线201和至少一条第二触控信号线202与驱动芯片40的同一输出端连接。

第一开关S1的控制端和第二开关S2的控制端均与驱动芯片40连接,驱动芯片40用于根据第一触控区10和第二触控区20的使用状态控制第一开关S1和第二开关S2的开关状态,以向第一触控区10和/或第二触控区20输出触控驱动信号。

具体地,触控显示面板为可折叠显示面板,第一触控区10对应第一显示区,第二触控区20对应第二显示区,第一显示区可以为主显示区,第二显示区可以为副显示区。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非显示区30,驱动芯片40设置于非显示区30。驱动芯片40用于通过第一触控信号线201和第一开关S1向第一触控区10的触控电极310输出触控驱动信号,以及通过第二触控信号线202和第二开关S2向第二触控区20的触控电极320输出触控驱动信号;其中,第一开关S1和第二开关S2分别用于导通不同的触控信号线,以形成触控驱动信号的传输路径,第一开关S1和第二开关S2可以设置于非显示区30,可以设置于第一触控信号线201和第二触控信号线202的扇出区。第一触控信号线201和第二触控信号线202的制作工艺与阵列基板一起制作,以减少掩膜版的数量,驱动芯片40和金属连接线可以设置在覆晶薄膜上,以便弯折到触控显示面板的背面。

在本实施例中,以互容式触控显示面板为例进行驱动过程的说明。如图2所示,触控电极包括感应电极和驱动电极,感应电极沿X方向排列,驱动电极沿Y方向排列。感应电极和驱动电极可以同层设置,驱动电极以架桥方式跨过感应电极,当人手触控触控区时,对应触控位置的感应电极与相邻的驱动电极之间形成电容,触控区可根据触控位置执行相应的操作。当然,感应电极和驱动电极也可以不同层设置,此时感应电极和驱动电极在基板(未示出)上的投影交叉点可以形成电容,当人手触控该触控区时,对应触控位置的感应电极和驱动电极交叉点处的电容会发生变化,触控区可根据触控位置执行相应的操作。

为了方便描述,将第一触控区10的驱动电极标记为311,感应电极标记为312,将第二触控区20的感应电极标记为321,驱动电极标记为322。应当理解的是,图2仅示例性地示出了第一触控区10的驱动电极311和第二触控区20的驱动电极322与驱动芯片40之间的连接关系。以图2所示结构为例,一条第一触控信号线201和一条第二触控信号线202连接至驱动芯片40的同一输出端,也即,一第一触控区10的驱动电极311与一第二触控区20的驱动电极322复用驱动芯片40的同一输出端。通常情况下,不同显示区的尺寸也不尽相同,第一触控区10对应的主显示区的尺寸大于第二触控区20对应的副显示区的尺寸,因此,第一触控区10的驱动电极311存在单独使用驱动芯片40的一输出端的情况。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多个第一触控区10的驱动电极311与多个第二触控区20的驱动电极322复用驱动芯片40的同一输出端。

根据使用场景、使用目的等方式的不同,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的使用状态也不完全相同,也即,第一触控区10和第二触控区20的使用状态不同。驱动芯片40根据第一触控区10和第二触控区20的使用状态控制第一开关S1和第二开关S2的开关状态,从而完成向第一触控区10或第二触控区20输出触控驱动信号。示例性地,当第一触控区10处于使用中状态,第二触控区20处于未使用状态时,驱动芯片40控制第一开关S1导通,并通过第一开关S1向第一触控区10的驱动电极311输出触控驱动信号,实现第一触控区10的触控功能。当第二触控区20处于使用中状态,第一触控区10处于未使用状态时,驱动芯片40控制第二开关S2导通,并通过第二开关S2向第二触控区20的驱动电极322输出触控驱动信号,实现第二触控区20的触控功能;或者,当第一触控区10和第二触控区20同时处于使用中状态时,驱动芯片40交替导通第一开关S1和第二开关S2,分别通过第一开关S1向第一触控区10的驱动电极311输出触控驱动信号,以及通过第二开关S2向第二触控区20的驱动电极322输出触控驱动信号,实现第一触控区10和第二触控区20的触控功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并将每一第一触控信号线的第一端与第一触控区的一触控电极连接,第二端通过第一开关与驱动芯片连接,每一第二触控信号线的第一端与第二触控区的一触控电极连接,第二端通过第二开关与驱动芯片连接,且至少一条第一触控信号线和至少一条第二触控信号线与驱动芯片的同一输出端连接,由此实现第一触控区和第二触控区复用同一个驱动芯片,驱动芯片能够根据第一触控区和第二触控区的使用状态控制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开关状态,以向第一触控区和第二触控区输出触控驱动信号。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将第一触控区和第二触控区的触控电极复用同一个驱动芯片,从而实现一个驱动芯片控制两个触控区,以实现两个触控区的触控功能,进而减少了驱动芯片的数量,有利于降低产品成本。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开关可以为晶体管。第一开关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开关包括第二晶体管……以及第n开关包括第n晶体管。以n=2为例,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结构示意图,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参考图3,第一开关S1包括第一晶体管M1,第二开关S2包括第二晶体管M2。其中,第一晶体管M1和第二晶体管M2均用于实现开关功能,可以为N沟道开关管、P沟道开关管或者互补开关管(CMOS)。第一晶体管M1和第二晶体管M2的选型可以根据触控显示面板的类型决定,可以降低工艺难度。

在本实施例中,触控电极可以为互容式触控电极,如图2所示,当然,也可以为自容式触控电极。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结构示意图,其中,图4示出了触控电极为自容式触控电极的情况,应当理解的是,图4仅示出了部分电极与驱动芯片40之间的连接关系,其具体连接关系与互容式触控电极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开关S1、第二开关S2……以及第n开关满足以下至少一项:至少两个第一开关S1组成第一开关组,同一第一开关组的所有第一开关S1的第二端与驱动芯片40的同一输出端电连接;至少两个第二开关S2组成第二开关组,同一第二开关组的所有第二开关S2的第二端与驱动芯片40的同一输出端电连接;……以及至少两个第n开关组成第n开关组,同一第n开关组的所有第n开关的第二端与驱动芯片的同一输出端电连接。

当触控显示面板的尺寸较大时,为了能够使用一个驱动芯片40控制多个触控区的触控功能,通过将多条第一触控信号线复用驱动芯片40的同一输出端,多条第二触控信号线复用驱动芯片40的同一输出端,以及多条第n触控信号线(图中未示出)复用驱动芯片40的同一输出端,以减少驱动芯片40的I/O口数量。

示例性地,当n=2时,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结构示意图,并具体示出了同一第一开关组的所有第一开关S1的第二端与驱动芯片40的同一输出端电连接的情况。在上述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参考图5,第一触控区10的尺寸大于第二触控区20的尺寸,也即,第一触控区10内的触控电极数量大于第二触控区20内的触控电极数量。每两个第一开关S1组成第一开关组210,一第二开关S2和一第一开关组210共同连接驱动芯片40的同一输出端,也即一条第二触控信号线202和两条第一触控信号线201复用驱动芯片40的同一输出端。本实施例通过将多条第一触控信号线与驱动芯片的同一输出端连接,多条第二触控信号线与驱动芯片的同一输出端连接,能够进一步减少驱动芯片输出端(I/O口)的数量。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结合图2,该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包括:驱动芯片40根据第一触控区10、第二触控区20……以及第n触控区(未示出)的使用状态控制第一开关S1、第二开关S2……以及第n开关(未示出)的开关状态,以向第一触控区10、第二触控区20……和第n触控区中的至少一个输出触控驱动信号。

n个触控区包括多种使用状态,由于每一触控区均有与之对应的开关进行连接,因此,可以通过n个触控区的使用状态来控制第一开关S1、第二开关S2……以及第n开关的开关状态,并通过相应的开关向n个触控区输出触控驱动信号。当触控显示面板处于第一使用状态时,驱动芯片40通过第一开关S1向第一触控区10的触控电极输出触控驱动信号;或,驱动芯片40通过第二开关S2向第二触控区20的触控电极输出触控驱动信号;……或,驱动芯片40通过第n开关向第n触控区的触控电极输出触控驱动信号。其中,第一使用状态为各个触控区单独使用时的状态,包括n个子使用状态。当一触控区处于使用中,且其他触控区处于未使用状态时,驱动芯片40通过导通与该触控区对应的开关,来向该触控区输出触控驱动信号。

当触控显示面板处于第二使用状态时,驱动芯片40交替导通第一开关S1、第二开关S2……以及第n开关,以分别向第一触控区10的触控电极、第二触控区20的触控电极……和第n触控区的触控电极输出触控驱动信号。其中,第二使用状态为n个触控区均处于使用中状态,且使用频率相同。由于至少一条第一触控信号线201、至少一条第二触控信号线202……以及至少一条第n触控信号线与驱动芯片40的同一输出端连接,因此,可以通过控制驱动芯片40各个输出端输出触控驱动信号的时序,来交替导通第一开关S1、第二开关S2……以及第n开关,也就是说,以一个第一开关S1、一个第二开关S2……和一个第n开关复用驱动芯片40的同一输出端为例,每次导通一个第一开关S1、一个第二开关S2……和一个第n开关,实现n个触控区交替输入触控驱动信号。

下面以n=2为例进行具体说明:

参考图2,当n=2时,触控显示面板包括第一触控区10和第二触控区20,根据使用场景、使用目的等方式的不同,第一显示区(对应第一触控区10)和第二显示区(对应第二触控区20)的使用状态也不完全相同,因此第一触控区10和第二触控区20可以包括多种使用状态。表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触控区10和第二触控区20使用状态的划分。

表1

其中,第一触控区10和第二触控区20的使用频率(高、中、低)是指第一触控区10和第二触控区20之间的相互比较,在第一触控区10和第二触控区20均处于使用状态情况下,当下需要操作的触控区定义为使用频率高,非当下需要操作的触控区定义为使用频率低,当第一触控区10和第二触控区20需要同时操作时,定义为使用频率中。以折叠双屏显示面板为例,当显示面板处于折叠状态时,可以通过重力传感器确定是第一触控区10处于使用中状态,还是第二触控区20处于使用中状态,或者驱动芯片40能够自动识别处于休眠状态的触控区处于为未使用状态。当显示面板处于展开状态时,驱动芯片40可以通过触控频次确定某一触控区的使用频率。

驱动芯片40根据第一触控区10和第二触控区20的使用状态控制第一开关S1和第二开关S2的开关状态,从而完成向第一触控区10或第二触控区20输出触控驱动信号。

为了确保触控驱动信号能够准确输入至相应的触控电极,可以增加一个触控使能信号,以精准识别第一触控区10和第二触控区20的使用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驱动时序图,参考图2和图6,以触控电极为互容式触控电极为例,当触控显示面板处于第一子使用状态时,驱动芯片40通过第一开关S1向第一触控区10的触控电极输出触控驱动信号。以第一开关S1和第二开关S2均为NMOS为例,第一子使用状态为第一触控区10处于使用中状态,第二触控区20处于未使用状态,因此触控使能信号EN为高电平。第一控制信号SW1用于控制第一开关S1的导通或关断,第二控制信号SW2用于控制第二开关S2的导通或关断。当触控显示面板处于第一子使用状态时,驱动芯片40输出第一控制信号SW1为高电平,第二控制信号SW2为低电平,因此,第一开关S1为导通状态,且第二开关S2为关断状态,触控驱动信号TX全部输入至第一触控区10的驱动电极311,以保证第一触控区10的触控效果最佳。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驱动时序图,在上述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参考图2和图7,当触控显示面板处于第二子使用状态时,驱动芯片40通过第二开关S2向第二触控区20的触控电极输出触控驱动信号。第二子使用状态为第一触控区10处于未使用状态,第二触控区20处于使用中状态,因此触控使能信号EN为低电平。当触控显示面板处于第二子使用状态时,驱动芯片40输出第一控制信号SW1为低电平,第二控制信号SW2为高电平,因此,第一开关S1为关断状态,且第二开关S2为导通状态,触控驱动信号TX全部输入至第二触控区20的驱动电极322,以保证第二触控区20的触控效果最佳。

综上,当触控显示面板处于第一使用状态(包括第一子使用状态和第二子使用状态)时,通过驱动芯片40单独控制第一开关S1或第二开关S2导通,即可向第一触控区10或第二触控区20输出触控驱动信号,实现第一触控区10或第二触控区20的触控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触控区10的感应电极312和第二触控区20的感应电极321可以通过增设一组开关与驱动芯片40连接,以接收感应电极的触控驱动信号,其具体工作原理以及连接方式与驱动电极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当触控显示面板处于第二使用状态时,驱动芯片40交替导通第一开关S1和第二开关S2,以分别向第一触控区10的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区20的触控电极输出触控驱动信号。其中,第二使用状态为第一触控区10和第二触控区20的使用频率均为中的状态。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驱动时序图,其中,图8具体示出了第一触控区10和第二触控区20依次一次性完成全屏扫描的情况,参考图8,一个扫描周期为T,一个扫描周期T又划分为两个时间段,在时间段t2内,触控使能信号EN为低电平,则第二触控区20对应的第二开关S2处于导通状态,驱动芯片40通过第二开关S2向第二触控区20的驱动电极322输出触控驱动信号TX,实现第二触控区20的触控功能。在时间段t1内,触控使能信号EN为高电平,则第一触控区10对应的第一开关S1处于导通状态,驱动芯片40通过第一开关S2向第一触控区20的驱动电极311输出触控驱动信号TX,实现第一触控区20的触控功能。由于第一触控区10和第二触控区20复用同一个驱动芯片40,通过控制每一第一开关S1和每一第二开关S2的导通时间相等,能够保证触控驱动信号TX能够均等的输出至第一触控区10和第二触控区20。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触控效果,还可以采用图9所示的时序。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驱动时序图,其中,图9具体示出了第一触控区10和第二触控区20依次交替扫描,直至完成一次全屏扫描的情况。时间段t1和t2均划分为N个子时间段,每一子时间段的扫描周期为T/N,N为大于1的整数,也就是说,以扫描1/N第一触控区10和1/N第二触控区20为一个子时间段(子周期)进行扫描,共扫描N次,以完成第一触控区10和第二触控区20的完整扫描。每一子时间段的扫描方式与图8所示触控驱动时序的原理相同,在此不再赘述。通过采用图9所示的触控驱动时序分段扫描第一触控区10和第二触控区20的方式,能够保证第一触控区10和第二触控区20输入的触控驱动信号TX的均一性,进而有利于提高触控效果。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当触控显示面板处于第三使用状态时,驱动芯片40的每一个扫描周期包括至少一个子时间段,每一子时间段均包括第一扫描阶段和第二扫描阶段。

驱动芯片40在第一扫描阶段,依次导通z个第二开关S2,以向第二触控区20的触控电极输出触控驱动信号;驱动芯片40在第二扫描阶段,依次导通M*z个第一开关S1,以向第一触控区10的触控电极输出触控驱动信号;其中,第二扫描阶段的时长为第一扫描阶段时长的M倍,z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M为大于1的整数。

在本实施例中,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驱动时序图,且图10具体示出了驱动芯片40的一个扫描周期T仅包括一个子时间段的情况。在上述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参考图2和图10,第三使用状态为第一触控区10的使用频率高于第二触控区20的使用频率的状态。示例性地,第一触控区10和第二触控区20均有5个触控电极(感应电极),在第一扫描阶段I内,触控使能信号EN为低电平,驱动芯片40导通5个第二开关S2,驱动芯片40通过第二开关S2向第二触控区20的感应电极322输出触控驱动信号TX,实现第二触控区20的触控功能。在第二扫描阶段II内,触控使能信号EN为高电平,驱动芯片40导通10*5个第一开关S1,驱动芯片40通过第一开关S1向第一触控区10的感应电极311输出触控驱动信号TX,实现第一触控区10的触控功能,也即第一触控区10内的5个第一开关S1依次导通10次(即M=10),第二触控区20完成一次全屏扫描时,第一触控区10完成了10次全屏扫描,从而实现了第一触控区10的使用频率高于第二触控区20的使用频率,其中,时长t2=t11=……t1M,扫描周期T为等于第一扫描阶段I的扫描时间与第二扫描阶段II的扫描时间之和。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触控区10的尺寸大于第二触控区20的尺寸时,由于第一触控区10内的触控电极数量多于第二触控区20内的触控电极的数量,因此,在第二扫描阶段II内还包括向未复用驱动芯片40同一输出端的触控电极输出触控驱动信号的过程(图中并未示出),以确保第一触控区10扫描的完整性,后续实施例同样包括该过程,在后续实施例中不再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触控效果,还可以采用图11所示的时序。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驱动时序图,并具体示出了驱动芯片40的一个扫描周期包括K个子时间段的情况。在上述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参考图2和图11,每一子时间段均包括第一扫描阶段I’和第二扫描阶段II’,与图10所示不同的是,以图11所示触控驱动时序扫描时,t21=t2/K,t111=t112=……=t11M=……=t1K1=……t1KM=t1M/K。也就是说,在一个子时间段内,第二触控区20完成1/K扫描,第一触控区10完成M个1/K扫描,以此交替进行扫描,直至完成第一触控区10和第二触控区20的全屏扫描。相对于图10所示驱动时序来说,图11中的扫描周期T等于K个第一扫描阶段I’的扫描时间与K*M个第二扫描阶段II’的扫描时间之和,也就是说,在一个扫描周期T内,图10和图11所示驱动时序均是在完成一次第二触控区20的全屏扫描时,完成了第一触控区10的M次全屏扫描,然而图11是将一完整的扫描周期又分成了K个子时间段,进而提高了第一触控区10的触控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扫描阶段I’的时长为T2/K,第二扫描阶段II’的时长为M*T1/K,T1为完成一次第一触控区10的扫描时间,T2为完成一次第二触控区20扫描的时间(T=T2+M*T1),M=a*K,a≥1,K≥1,且M、a和K均为正整数。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使得M为K的整数倍,以保证在完成第二触控区20扫描时,第一触控区10扫描的完整性,避免出现第一触控区10扫描不完全的现象。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参考图2,当触控显示面板处于第四使用状态时,驱动芯片40的每一个扫描周期包括至少一个子时间段,每一子时间段均包括第一扫描阶段和第二扫描阶段;驱动芯片40在第一扫描阶段,依次导通z个第一开关S1,以向第一触控区10的触控电极输出触控驱动信号;驱动芯片40在第二扫描阶段,依次导通M*z个第二开关S2,以向第二触控区20的触控电极输出触控驱动信号;其中,第二扫描阶段的时长为第一扫描阶段时长的M倍,z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M为大于1的整数。

其中,第四使用状态为第一触控区10的使用频率低于第二触控区20的使用频率的状态。在图2的基础上,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驱动时序图,并具体示出了驱动芯片40的一个扫描周期仅包括一个子时间段的情况。示例性地,第一触控区10和第二触控区20均有5个触控电极(感应电极),在第一扫描阶段I(1)内,触控使能信号EN为高电平,驱动芯片40依次导通5个第一开关S1,驱动芯片40通过第一开关S1向第一触控区10的感应电极311输出触控驱动信号TX,实现第一触控区10的触控功能。在第二扫描阶段II(2)内,触控使能信号EN为低电平,驱动芯片40导通10*5个第二开关S2,驱动芯片40通过第二开关S2向第二触控区20的感应电极322输出触控驱动信号TX,实现第二触控区20的触控功能,也即第二触控区20内的5个第二开关S2依次导通10次(即M=10),第一触控区10完成一次全屏扫描时,第二触控区20完成了10次全屏扫描,从而实现了第一触控区10的使用频率低于第二触控区20的使用频率,其中,时长t1=t21=……t2M,扫描周期T为等于第一扫描阶段I(1)的扫描时间与第二扫描阶段II(2)的扫描时间之和。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驱动时序图,并具体示出了驱动芯片40的一个扫描周期包括K个子时间段的情况。参考图2和图13,每一子时间段均包括第一扫描阶段I’(1)和第二扫描阶段II’(1),与图12所示不同的是,以图13所示触控驱动时序扫描时,t11=t1/K,t211=t212=……=t21M=……=t2K1=……t2KM=t2M/K。也就是说,在一个子时间段内,第一触控区10完成1/K扫描,第二触控区20完成M个1/K扫描,以此交替进行扫描,直至完成第一触控区10和第二触控区20的全屏扫描。相对于图12所示驱动时序来说,图13中的扫描周期T为等于K个第一扫描阶段I’(1)的扫描时间与K*M个第二扫描阶段II’(1)的扫描时间之和,也就是说,在一个扫描周期T内,图12和图13所示驱动时序均是在完成一次第一触控区10的全屏扫描时,完成了M次第二触控区20全屏扫描,然而图13是将一完整的扫描周期又分成了K个子时间段,进而提高了第二触控区20的触控效果。

本实施例中,第一扫描阶段的时长为T1/K,第二扫描阶段的时长为M*T2/K,T1为完成一次第一触控区的扫描时间,T2为完成一次第二触控区扫描的时间,M=a*K,a≥1,K≥1,且M、a和K均为正整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确定第一触控区和第二触控区的使用状态,驱动芯片根据使用状态控制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开关状态,以向第一触控区和第二触控区输出触控驱动信号。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将第一触控区和第二触控区的触控电极复用同一个驱动芯片,从而实现一个驱动芯片控制两个触控区,以实现两个触控区的触控功能,进而减少了驱动芯片的数量,有利于降低产品成本。当第一触控区的尺寸较大时,可以将第一触控区内的剩余触控电极与第一触控区内已经与第二触控区内复用驱动芯片同一输出端的触控电极进行二次复用驱动芯片的同一输出端,以进一步减少驱动芯片的I/O口数量。此外,通过将完整扫描周期均等拆分为多个子时间段的方式来提高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效果。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触控电极也可以为自容式触控电极,同样包括上述所述五种使用状态,其具体工作原理与上述对互容式触控电极的描述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相关技术
  • 触控显示面板、触控显示装置和应用于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
  • 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驱动方法、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分类

06120112723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