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气管插管氧动雾化湿化换气辅助器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30:53


气管插管氧动雾化湿化换气辅助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是一种气管插管氧动雾化湿化换气辅助器。

背景技术

呼吸机是临床中人工替代自主通气功能的重要设备,已普遍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大手术期间的麻醉呼吸管理、呼吸支持治疗和急救复苏中,在现代医学领域内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呼吸机能够起到预防和治疗呼吸衰竭、减少并发症、挽救及延长病人生命的重要作用。有创呼吸机需要在病人的气管内插入插管,当使用有创呼吸机的病人身体发生好转,能够进行自主呼吸时,就可以撤下呼吸机,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气管内的插管一时半会儿不能马上撤掉,这样就会导致后续的输氧与雾化治疗就只能带着插管一同进行了,现有带插管的输氧方式一般为开放式气道内给氧,也就是将输氧管的出气端直接塞入到插管内进行输氧作业,但是由于插管破坏了人体正常的呼吸功能,会导致气管内水分流失严重,并使患者的排痰能力减弱,如果不及时进行湿化、稀痰,就会导致气管内的分泌物变的粘稠,影响吸痰作业,而且还容易引起气管内的干燥并最终形成痰痂,堵塞插管,影响患者的有效通气,为了避免这种状况的发生,现有方法是每隔 1- 2 小时向气管插管内滴入湿化液 2 - 3 ml,吸痰之前再滴入 2- 3 ml,但是这种湿化方式不但十分耗费医护人员的精力,也对医护人员的操作水平有较高要求,一旦把握不好,就会大大提升患者得肺炎的几率。现有的雾化设备一般由雾化器与面罩构成,嘴里还留有插管的患者其插管的体外部分还会留有较长一节,这就导致雾化用的面罩与插管发生干涉,插管只能从面罩侧壁上的换气口简单的插入到面罩内,有些面罩的侧壁上没有设计可以插管通过的换气口,因此只能将面罩直接扣放在插管的外露端口上,这样虽然也能起到一定的雾化作用,但是雾化的效果不好,因为雾化用的药物只有少部分能从插管的外露口进入到患者体内,大部分都泄露到了室内,造成了药物浪费。不管是输氧过程,还是雾化过程,现有的雾化装置与输氧装置都不能与患者的插管之间建立稳定的密封连接,进而产生泄露、脱落等一系列的使用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管插管氧动雾化湿化换气辅助器,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使用有创呼吸机的患者在脱机后带插管进行输氧治疗时,对气管的主动湿化过程不易控制的问题,还能有效解决现有的雾化装置与输氧装置都不能与患者的插管之间建立稳定的密封连接,致使在雾化或输氧时组件之间容易相互分离、脱落、气体泄露的问题。

本申请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气管插管氧动雾化湿化换气辅助器包括该气管插管氧动雾化湿化换气辅助器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插管、三通连接器、延长软管、换气阀、雾化器,还包括输氧管、氧气湿化瓶,插管的一侧为安装端,另一侧为插入端,插管的安装端插装在三通连接器左侧第一通路的出口端上,三通连接器右侧的第二通路的入口端上安装有堵头,延长软管的上端口固定连接在三通连接器下侧的第三通路端口上,延长软管的下端口与换气阀上部连接口插装在一起,换气阀的下部连接口与雾化器上部的雾化出口插装在一起,雾化器下部的气体输入口与输氧管的一侧端口相连接,输氧管的另外一侧端口与氧气湿化瓶上的气体输出口相连接。

下面是对上述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进一步的,插管包括管本体、注气细管、气囊、第一安装接头,管本体的插入端端口圆角平滑过渡,在管本体插入端一侧的外壁上包覆有气囊,注气细管的一部分管体沿管本体的内壁固设置在管本体内并且其端口部与气囊相连通,注气细管的另一部分管体设置在管本体外并在其对应的端口上安装有注气接头,管本体的安装端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接头,第一安装接头的外壁上间隔布设有两个外凸的第一扭转体,管本体的外壁上还设置有标识插入深度的刻度线,第一安装接头插装在三通连接器第一通路的出口端上。

进一步的,延长软管上设置有一段可拉长与收缩的波纹段,延长软管的下端口处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接头,第二安装接头的外壁上间隔布设有两个外凸的第二扭转体,延长软管通过第二安装接头插装在换气阀的上部连接口上。

进一步的,三通连接器包括第一管节、第二管节、第三管节,分别对应第一通路、第二通路、第三通路,第一管节由外套筒、内套筒构成,在外套筒与内套筒之间通过夹设若干连接体固定连接在一起,外套筒的外壁上间隔布设有两个外凸的第三扭转体,第二管节的左端口可转动地密封插装在内套筒内,第二管节的下方设置有第三管节,第三管节的上端口与第二管节的中部一体连接,延长软管的上端口与第三管节的下端口固定连接,堵头包括堵帽、塞柱,堵帽套装在第二管节的右侧入口端口上,在堵帽的中部设置有通孔,在堵帽的外壁上一体连接有套环,套环套设在第三管节的外侧,在套环上一体连接有连接条,连接条的自由端与塞柱一体连接,塞柱填塞在堵帽上的通孔内。

进一步的,还包括管体固定器,管体固定器包括弧形的嘴部固定片、绑带,沿嘴部固定片宽度方向的左右两边分别连接有一个绑带,两个绑带的自由端上分别固设有魔术贴的毛面与钩面,在嘴部固定片的凸面一侧设置有夹具,在嘴部固定片凹面一侧的外壁上固设有软弹层,夹具包括安装框、夹块、螺杆,安装框与嘴部固定片中部的外壁一体连接,安装框上设置有贯穿嘴部固定片与软弹层的置管口,安装框上还设置有与置管口连通且贯穿嘴部固定片与软弹层的缺口以使插管的体外露出部能沿缺口进入到置管口内,螺杆螺纹连接在置管口处的安装框上,螺杆的上端可转动且不脱落地安装有夹块,夹块位于置管口内,螺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旋钮,在嘴部固定片上还设置有贯穿嘴部固定片与软弹层的操作口,在嘴部固定片凹面一侧的外壁上固设有外凸的牙垫,牙垫的位置与操作口相对应且其外形不遮挡操作口。

进一步的,换气阀包括外套、上短管、下短管、转盘,上短管的上部端口为换气阀的雾化出口,下短管的下部端口为换气阀的气体输入口,外套为内部中空的壳体且呈上小下大的喇叭状,在外套的上端与下端分别设置有开口,在外套的上端开口与上短管的下部端口一体连接,转盘通过外套的下端开口可转动的设置在外套内,转盘的外形呈上部敞口的圆形槽体状,下短管的上部端口与转盘的圆形底部一体连接且相通,在下短管的外壁上套设有环状堵板,堵板的外侧边缘安装在外套的下端口上,在转盘的外侧壁上间隔固设有若干竖直设置的支撑条,支撑条位于转盘的外壁与外套的内壁之间,支撑条的下端支撑在堵板上以使转盘的底部脱离与堵板的接触并形成第一透气间隙,在堵板的内圈与下短管的外壁之间设置有第二透气间隙。

本发明结构合理而紧凑,是一个针对有创呼吸机的插管病人在脱机后进行输氧与雾化的专用设备,它的各个组件之间的接口都是配套安装,进而使各组件之间形成一个即能方便拆装又紧密连接的整体结构,不会在雾化与输氧过程中产生泄露与组件之间的意外脱离,确保了病人的人身安全,通过设置雾化器,既可以使本装置实现正常的雾化功能,又可以在雾化器内加入无菌水,使本装置具备在输氧过程对患者气管进行充分湿化的功能,从而能有效避免患者气管内的分泌物粘稠,甚至堵塞插管的问题,相对滴水这一传统的主动湿化过程,操作起来既简单方便,又很安全,通过设置换气阀,可以充分保证插管病人在输氧与雾化时的换气安全,延长软管的接口尺寸与呼吸机上的管道尺寸相对应,且延长软管与换气阀之间是可拆卸连接,则可以使本装置与呼吸机快速重新建立连接,以使本装置能更加从容地应对突发的意外状况,因此本装置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附图和实施例给出:

附图1是气管插管氧动雾化湿化换气辅助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管体固定器的第一轴侧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管体固定器省去绑带后的第二轴侧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附图1中插管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延长软管的轴侧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6是附图1中换气阀的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7是附图1中第一管节左端口的左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例:1、插管,101、管本体,102、注气细管,103、气囊,104、第一安装接头,105、第一扭转体,106、刻度线,107、注气接头,2、三通连接器,201、外套筒,202、内套筒,203、第二管节,204、第三管节,205、第三扭转体,206、连接体,3、延长软管,301、第二安装接头,302、第二扭转体,4、换气阀,401、外套,402、上短管,403、下短管,404、转盘,405、堵板,406、支撑条,407、第一透气间隙,408、第二透气间隙,5、雾化器,6、输氧管,7、氧气湿化瓶,8、堵头,801、堵帽,802、塞柱,803、连接条,804、套环,805、通孔,9、嘴部固定片,10、绑带,11、魔术贴,12、软弹层,13、安装框,14、夹块,15、螺杆,16、置管口,17、缺口,18、旋钮,19、牙垫,20、操作口。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如附图1至7所示,该气管插管氧动雾化湿化换气辅助器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插管1、三通连接器2、延长软管3、换气阀4、雾化器5,还包括输氧管6、氧气湿化瓶7,插管1的一侧为安装端,另一侧为插入端,插管1的安装端插装在三通连接器2左侧第一通路的出口端上,三通连接器2右侧的第二通路的入口端上安装有堵头8,延长软管3的上端口固定连接在三通连接器2下侧的第三通路端口上,延长软管3的下端口与换气阀4上部连接口插装在一起,换气阀4的下部连接口与雾化器5上部的雾化出口插装在一起,雾化器5下部的气体输入口与输氧管6的一侧端口相连接,输氧管6的另外一侧端口与氧气湿化瓶7上的气体输出口相连接。

本装置是集输氧湿化与雾化功能为一体的多功能医疗器材,在不更换组件的情况下,两种功能可以分别单独实现,在使用本套装置前,先做好对应的准备工作,即,先将氧气湿化瓶7安装在患者床头处的医院中心供氧系统的终端接口上,然后将输氧管6连接在雾化器5上,并且将雾化器5、换气阀4、三通连接器2依次安装在一起。

当患者需要输氧治疗时:打开氧气湿化瓶7上的流量阀门,此时经过湿化后的氧气顺着输氧管6进入到雾化器5中,雾化器5中事先装好无菌水,这样氧气在经过雾化器5时,可以使无菌水持续地变成水雾,当确定三通连接器2第一通路的出口端有气体流出时,再将患者口腔外的插管安装在三通连接器2第一通路的出口端上,此时湿化用的水雾连同氧气一起被输送到患者的气管内,通过这样的方式,就可以确保患者在输氧的同时,其气管也能被充分湿化。

当患者需要雾化治疗时:同理先打开氧气湿化瓶7上的流量阀门,此时经过湿化后的氧气顺着输氧管6进入到雾化器5中,雾化器5中事先装好待雾化的药液,当氧气在经过雾化器5时,药液就会被雾化成含有药物成分的水雾,当确定三通连接器2第一通路的出口端有气体流出时,再将患者口腔外的插管安装在三通连接器2第一通路的出口端上,此时含有药物成分的水雾既可以对患者的气管进行正常的雾化药物治疗,同时又可以对患者的气管进行充分湿化。

本装置无论是单纯的输氧治疗,还是雾化治疗,都可以对患者的气管进行充分湿化,能有效避免患者气管内形成粘稠的分泌物从而影响后续可能进行的吸痰作业或者形成痰痂堵塞插管1的问题,医用雾化器5上的储液仓一般都是都自带刻度,因此可以准确的掌握无菌水或雾化药液的加入量,从而可以使主动湿化的过程变的更加简单容易、安全,相比现有技术中湿化用的水是以水滴的形式进行,而本装置湿化用的水是水雾的形式,因此对患者气管的刺激性更小,但是湿化效果却更好。相比现有雾化装置、输氧装置无法与插管进行紧密配套使用的现有技术来说,本装置上所有的组件都是配套的紧密连接,组装好后,各组件间就能建立起稳定的连接关系,不会轻易相互分离、脱落,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在使用功能(输氧或雾化)发生变化时,也不存在来回拆装的问题,既方便又实用,无论是输氧还是雾化治疗,在使用过程完全无泄露,雾化后的药液或湿化后的氧气直抵患者的体内,因此能更加有效地确保输氧治疗或雾化治疗的疗效。

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气管插管氧动雾化湿化换气辅助器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进一步的,如附图1、4所示,插管1包括管本体101、注气细管102、气囊103、第一安装接头104,管本体101的插入端端口圆角平滑过渡,在管本体101插入端一侧的外壁上包覆有气囊103,注气细管102的一部分管体沿管本体101的内壁固设置在管本体101内并且其端口部与气囊103相连通,注气细管102的另一部分管体设置在管本体101外并在其对应的端口上安装有注气接头107,管本体101的安装端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接头104,第一安装接头104的外壁上间隔布设有两个外凸的第一扭转体105,管本体101的外壁上还设置有标识插入深度的刻度线106,第一安装接头104插装在三通连接器2第一通路的出口端上。

要想使有创呼吸机能够正常地发挥其功能,就必须要在气管与插管1之间的空隙处建立密封,因此设置气囊103,气囊103在使用之前是处于干瘪状态的,要想建立密封,就必须通过注气细管102往气囊103里注气,注气接头107则用来连接气泵,当气囊103由于被注气而充分鼓起时,则就会在插管1与气管之间形成密封,本套装置主要适用于脱离呼吸机、基本能进行自主呼吸的病人,之所以还要用带气囊103的插管1,主要是为了应对病人情况突然恶化,需重新连上呼吸机的情形。

进一步的,如附图1、4所示,延长软管3上设置有一段可拉长与收缩的波纹段,延长软管3的下端口处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接头301,第二安装接头301的外壁上间隔布设有两个外凸的第二扭转体302,延长软管3通过第二安装接头301插装在换气阀4的上部连接口上。

第二安装接头301的尺寸与呼吸机上的管路尺寸相对应,如果插管1病人情况恶化,需重新上呼吸机,可以通过第二扭转体302快速断开第二安装接头301与换气阀4的连接并同时快速与呼吸机建立连接。

进一步的,如附图1、5所示,三通连接器2包括第一管节、第二管节203、第三管节204,分别对应第一通路、第二通路、第三通路,第一管节由外套筒201、内套筒202构成,在外套筒201与内套筒202之间通过夹设若干连接体206固定连接在一起,外套筒201的外壁上间隔布设有两个外凸的第三扭转体205,第二管节203的左端口可转动地密封插装在内套筒202内,第二管节203的下方设置有第三管节204,第三管节204的上端口与第二管节203的中部一体连接,延长软管3的上端口与第三管节204的下端口固定连接,堵头8包括堵帽801、塞柱802,堵帽801套装在第二管节203的右侧入口端口上,在堵帽801的中部设置有通孔805,在堵帽801的外壁上一体连接有套环804,套环804套设在第三管节204的外侧,在套环804上一体连接有连接条803,连接条803的自由端与塞柱802一体连接,塞柱802填塞在堵帽801上的通孔805内。

三通连接器2的主要作用是将插管1与延长软管3之间建立连接关系,当在特殊情形下,对插管1患者气管内的痰液无法进行充分的湿化稀释时,会造成患者的呼吸困难,此时可以将堵帽801取下,在加水进行湿化后,可将第二管节203的右侧入口端连通在负压泵上,从而对患者进行及时的抽痰处理,确保患者的人身安全,而在一般情况下,第二管节203的右端口是被堵帽801和塞柱802彻底密封死的,以确保插管1病人在使用本套装置进行输氧、雾化等治疗时,管路内的气体或者药物不会外泄出去,进而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在如果换气阀4不能充分满足患者的呼吸需求时,也可以取下塞柱802,将堵帽801上的通孔805露出,以进一步辅助患者排气、吸气。之所以将第一管节设计成由外套筒201、内套筒202构成的双层结构,其目的就是为了增加第一管节的抗压能力,确保三通连接器2的使用安全,由于第一安装接头104与第一管节之间是插装关系,为了确保牢固安装,人本能的就会才用插与扭两个动作,因此设置第一扭转体105与第三扭转体205,其目的就是为了更加方便、有效地实现这两个动作,同时也方便后续对第一安装接头104与第一管节之间进行拆分,由于拆装过程涉及扭的动作,为了适应这个动作,也为了使延长软管3这一侧的摆放位置更加灵活,因此内套筒202与第二管节203之间是可相对转动地安装在一起。

进一步的,如附图2、3所示,还包括管体固定器,管体固定器包括弧形的嘴部固定片9、绑带10,沿嘴部固定片9宽度方向的左右两边分别连接有一个绑带10,两个绑带10的自由端上分别固设有魔术贴11的毛面与钩面,在嘴部固定片9的凸面一侧设置有夹具,在嘴部固定片9凹面一侧的外壁上固设有软弹层12,夹具包括安装框13、夹块14、螺杆15,安装框13与嘴部固定片9中部的外壁一体连接,安装框13上设置有贯穿嘴部固定片9与软弹层12的置管口16,安装框13上还设置有与置管口16连通且贯穿嘴部固定片9与软弹层12的缺口17以使插管1的体外露出部能沿缺口17进入到置管口16内,螺杆15螺纹连接在置管口16处的安装框13上,螺杆15的上端可转动且不脱落地安装有夹块14,夹块14位于置管口16内,螺杆1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旋钮18,在嘴部固定片9上还设置有贯穿嘴部固定片9与软弹层12的操作口20,在嘴部固定片9凹面一侧的外壁上固设有外凸的牙垫19,牙垫19的位置与操作口20相对应且其外形不遮挡操作口20。

通过绑带10与魔术贴11,可以将嘴部固定片9支撑在患者的嘴面部并形成相对固定,于此同时也将牙垫19置入患者的上下牙之间,以避免患者在无意识的状态下用牙齿挤咬插管1,造成插管1的弯折、堵塞,从而给自身带来危险,软弹层12的设置是为了提升患者佩戴时的舒适度,避免硬质的嘴部固定片9过分挤压患者的面部,软弹层12的材质可以是海绵等透气性良好的柔软材质,在固定插管1时,先将插管1沿缺口17逐渐挪移到置管口16内,然后旋拧螺杆15,将夹块14逐渐顶起,并最终使夹块14将插管1夹紧在置管口16内,实现插管1的固定,通过设置管体固定器,可以有效避免因插管1的意外晃动而对病患气管的损伤,从而确保病人的人身安全。操作口20的设置则是为了方便医生、护士将治疗装置通过操作口20內伸到患者的口腔中,以顺利完成相关的其它后续治疗过程。

进一步的,如附图1、6所示,换气阀4包括外套401、上短管402、下短管403、转盘404,上短管402的上部端口为换气阀4的雾化出口,下短管403的下部端口为换气阀4的气体输入口,外套401为内部中空的壳体且呈上小下大的喇叭状,在外套401的上端与下端分别设置有开口,在外套401的上端开口与上短管402的下部端口一体连接,转盘404通过外套401的下端开口可转动的设置在外套401内,转盘404的外形呈上部敞口的圆形槽体状,下短管403的上部端口与转盘404的圆形底部一体连接且相通,在下短管403的外壁上套设有环状堵板405,堵板405的外侧边缘安装在外套401的下端口上,在转盘404的外侧壁上间隔固设有若干竖直设置的支撑条406,支撑条406位于转盘404的外壁与外套401的内壁之间,支撑条406的下端支撑在堵板405上以使转盘404的底部脱离与堵板405的接触并形成第一透气间隙407,在堵板405的内圈与下短管403的外壁之间设置有第二透气间隙408。

换气阀4是一个处于持续开放的结构,其漏气量的大小与管路内的压力有关,设置换气阀4可以实现患者呼气,当插管1与延长软管3内的气体压力过大时,气体可以通过相邻支撑条406之间的间隙进入到第一透气间隙407、第二透气间隙408,从而将气体排出,从而使整个管路中的气压在整个呼吸周期处于合适的范围内,以保证通气效果,同时利于二氧化碳的排出,减少二氧化碳的重复呼吸,由于换气阀4处于持续开放的状态,因此除了呼气的功能外,它还具备一定的吸气功能,整个阀体的功能与单回路无创正压呼吸机管路上设置的呼气阀相类似。

上述说明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申请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凡是属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列。

相关技术
  • 气管插管氧动雾化湿化换气辅助器
  • 气管插管氧动雾化湿化换气辅助器
技术分类

06120112957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