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车载覆铜板用球形陶瓷粉的制备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2:18:04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填料的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车载覆铜板用球形陶瓷粉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为提高汽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并实现节能环保,如今汽车日趋电子化和智能化。汽车电子的飞速发展带动着汽车用覆铜板基材技术的不断进步。汽车用覆铜板基材相比普通覆铜板基材更注重可靠性,具体到板材性能上主要是耐导电阳极丝(CAF)性能,而影响耐CAF性能的因素较多。板材的加工性除了会影响到钻刀磨损,增加加工成本外,还会关系到钻孔后的孔壁质量。如果钻孔加工性不好,钻孔时板材孔壁会产生微开裂,两孔铜壁之间“防火墙”的厚度会减小,从而直接导致PCB的耐CAF性能急剧下降。

车载覆铜板一般需要使用20-40%无机填料。填料会对覆铜板的加工性能造成直接的影响,且随着覆铜板的发展,要求填料的添加量也越来越高,填料对覆铜板加工性的影响越来越大。覆铜板常用的填料有硅微粉、玻璃粉、氢氧化铝、滑石粉等。硅微粉莫氏硬度6.5-7,硬度偏大,加工性能较差;氢氧化铝莫氏硬度2.5-3.5,硬度较低,但是耐热性较差;滑石粉莫氏硬度为1,硬度最低,但是稳定性差,杂质不易控制,因此也无法使用。玻璃粉莫氏硬度为4-5,硬度适中,在覆铜板应用中具有较好的加工性能,因此,在覆铜板中的应用较广泛。

中国专利申请CN103360621A公开了一种角形玻璃粉填料的制备方法,但由于玻璃粉电导率和离子含量偏高,因此又会对CAF产生不良的影响,此外玻璃粉的加工性还有待改善。

中国专利申请CN106633648A使用pH为6-7、莫氏硬度为4-5的玻璃基体,通过粉碎、表面改性制得覆铜板耐离子迁移填料,该填料存在电导率和离子含量偏高的问题,且加工性能有待改善。

中国专利申请CN110395911A将SiO

中国专利申请CN110482867A将70~85%的SiO

中国专利CN106242302B通过化学熔盐强化方法制备高强玻璃微珠,但是产品中Na

中国专利CN107399909B按比例将各原材料投入混料机混合均匀、高温熔化,再将溶化后的玻璃进行水淬、烘干、破碎、筛分,获得玻璃粉,然后将玻璃粉送入烧结炉进行烧结,形成玻璃微球,利用浮力将空心玻璃微球选出弃用,并将剩余的实心玻璃微球烘干,即得实心率高玻璃微球。该方法虽然可以得到实心率高的球形微珠,但是还需要进行后续的水洗和烘干,同时同样也存在碱含量高的问题(18%~22%),无法在CCL中使用。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载覆铜板用球形陶瓷粉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的球形陶瓷粉体的比表面积小、球形度高且空洞少,用于覆铜板中钻刀磨损小,钻孔孔壁质量好,具有较好的耐CAF性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车载覆铜板用球形陶瓷粉的制备方法,以硬度低、电导率、离子含量低的角形玻璃粉为原料,然后通过表面处理,使角形玻璃粉分散性和流动性好,再高温球形化得到比表面积小、球形度高、空洞少、成分稳定的球形陶瓷粉体,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将成分为SiO

步骤2,以表面改性的角形玻璃粉为原料,以氧气或空气作为载气,天然气为可燃气体,氧气为助燃剂,高温球化、分级得到球形陶瓷粉。

优选地,步骤1中,角形玻璃粉中的SiO

优选地,步骤1中,角形玻璃粉的D50=1.0-10.0μm,D100≤15.0μm,比表面积≤8.0m

优选地,步骤1中,硅烷偶联剂为烷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或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所述的烷基硅烷的化学式为CH

优选地,步骤1中,表面改性的角形玻璃粉的休止角≤30°。

优选地,步骤2中,球化温度为800~1500℃。

优选地,步骤2中,球形陶瓷粉的D50=2.0-5.0μm,D100≤13.0μm,比表面积为1.0-4.0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改性剂对角形玻璃粉进行改性,角形玻璃粉具有较好的分散性和流动性。然后再将表面改性的角形玻璃粉进行高温球化,通过温度的控制,得到成分稳定的球形陶瓷粉体。表面改性的角形玻璃粉具有较好的分散性和流动性,减少了后续球化过程中颗粒的团聚,从而避免了颗粒球化后粒度变粗,减少了孔洞的发生。同时又通过球化过程中温度的合理控制,保证产品的成球率,避免了球化过程中组分的挥发,使产品组分保持稳定。

(2)本发明制得的陶瓷粉与角形玻璃粉原料相比,其比表面积降低,pH偏中性,电导率和离子含量进一步降低。并且应用于车载覆铜板,相比角形玻璃粉,板材加工时不但钻孔的孔壁质量好,钻孔磨损更小,加工性能优异,具有较好的耐CAF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下述实施例和对比例中D50、D100、电导率(Ec)、Na

D50、D100检测:使用英国马尔文3000激光粒度仪检测;

电导率、pH、Na

表面积检测:使用贝士德仪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的3H-2000PS2比表面积仪检测;

休止角检测:使用丹东百特仪器有限公司的智能粉体物性测试仪BT-1001检测。

实施例1

步骤(1),将江苏联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成分为SiO

步骤(2),将步骤(1)中表面改性的角形玻璃粉以氧气或空气作为载气,天然气为可燃气体,氧气为助燃剂,通过高温球化炉球形化、分级得到球形化得到陶瓷粉,其D50=3.8μm,D100=11.2μm,比表面积为1.8m

实施例2

步骤(1),将江苏联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成分为SiO

步骤(2),将步骤(1)中表面改性的角形玻璃粉以氧气或空气作为载气,天然气为可燃气体和氧气为助燃剂,通过高温球化炉球形化、分级得到球形化得到陶瓷粉,其D50=3.9μm,D100=12.7μm,比表面积为1.7m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在于采用的改性剂为甲基硅烷三甲氧基硅烷。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在于采用的改性剂为乙烯基硅烷三甲氧基硅烷。

对比例1

步骤(1),将江苏联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成分为SiO

步骤(2),将步骤(1)中表面改性的角形玻璃粉以氧气或空气作为载气,天然气为可燃气体和氧气为助燃剂,通过高温球化炉球形化、分级得到球形化得到陶瓷粉,其D50=4.2μm,D100=13.0μm,比表面积为1.6m

对比例2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在于采用的改性剂为十六烷基硅烷三甲氧基硅烷。

对比例3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在于球化的温度不同,本实施例的球化区间温度为1700-1900℃,球化炉炉壁温度为1100-1300℃。

对比例4

步骤(1),将江苏联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成分为SiO

步骤(2),将陶瓷粉投入到高速搅拌机中,使用1%的六甲基二硅氮烷,在100℃温度条件下进行表面改性,得到表面改性的球形陶瓷粉。

对比例5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原料角形玻璃粉的化学组成不同,本对比例的角形玻璃粉的化学组成为SiO

表1角形玻璃粉原料、实施例1、对比例3制得的陶瓷粉的成分对比

从表1可以看出,实施例1制得的陶瓷粉的成分与原料基本一致,而对比例3与原料成分存在一定差异,说明球形化温度会影响到最终产品的成分。

表2各实施例和对比例制得的产品的性能数据

从表2可以看出,对比例1和实施例1相比,两者选用的表面改性剂不同,对比例1选用的改性剂环氧基硅烷KH560,实施例1选用的改性剂为六甲基二硅氮烷,而最终产品的球形度和空洞情况不同,对比例1球形度略低,并且形成较多空洞,说明改性剂的类型会影响最终产品的球形度和空洞。

对比例2和实施例3相比,两者选用的都是烷基硅烷,但是硅烷偶联剂的碳链长度不同,实施例3选择的是短链的甲基三甲氧基硅烷,而对比例2选择的是长链的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而最终产品的球形度和空洞情况不同,对比例2球形度略低,并且形成较多空洞,说明烷基硅烷的碳链长短会影响最终产品的球形度和空洞,进而影响后期板材的钻孔加工性和钻孔的孔壁质量,空洞越多的板材,板材加工钻孔孔壁质量越差。

对比例4和实施例1相比,差别为表面改性的顺序不同,实施例1是在角形玻璃粉球化前进行表面改性,而对比例4是角形玻璃粉球化后再进行表面改性,表面改性的顺序不同,最终产品的球形度不同,形成的空洞情况也不同,对比例4球形度较低,形成空洞也较多。说明改性顺序会影响最终产品的球形度和空洞。

对比例5和实施例1相比,原料的组成不同,对比例5的SiO

钻孔加工性考察

实施例1的原料角形玻璃粉、实施例1得到的球形陶瓷粉体,以相同的添加量(35%)用于普通FR4配方制得覆铜板。采用8张7628半固化片制作的双面板,每2块板一叠进行钻铣加工,新钻刀钻完5000孔后,查钻刀磨损、观察孔壁质量。

表3实施例1中角形玻璃粉原料、实施例1和对比例5的陶瓷粉制得的覆铜板的加工性

从表3可以看出,实施例1与原料角形玻璃粉相比,钻刀磨损降低,孔壁质量也变好。实施例1和对比例5相比,由于二者原料的成分不同,对比例5中SiO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相关技术
  • 车载覆铜板用球形陶瓷粉的制备方法
  • 高端覆铜板用球形二氧化硅微粉的制备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3245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