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喹诺酮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2:22:51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特别是制备用于抗菌药物技术领域,涉及喹诺酮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具体涉及4-R取代喹诺酮类衍生物及其在制备抗菌的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喹诺酮类抗菌药是一类人畜通用的药物。因其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与其他抗菌药物无交叉耐药性和毒副作用小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畜牧、水产等养殖业中,包括在鸡、鸭、鹅、猪、牛、羊、鱼、虾、蟹等的养殖中用于疾病防治。但由于长期以来,此类抗菌药物在兽医临床的大量应用及不合理使用,导致细菌耐药现象日益严重,几乎所有常见的致病菌均出现了耐药性。而且目前兽医临床的喹诺酮类抗菌药几乎都有其相应的耐药菌谱,更为严重的是出现了对几种抗生素同时耐药的多重耐药(MDR)菌株,这给兽医临床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因此,为了解决临床疾病防治需求和对抗抗生素耐药性问题,亟需开发安全、高效的新型动物专用化学抗菌药物。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喹诺酮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该类化合物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可以用作多种革兰阴性菌引起的感染的治疗。

本申请人通过结构修饰,获得了一系列无溶血性及细胞毒性的喹诺酮类衍生物,该活性化合物可为兽医临床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提供有利保障,具有较高的开发和研究价值。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通式I所示的喹诺酮类衍生物,

其中,式I中R为取代亚甲基-CH

其中,R′为烃基取代的烷氧基,取代的苯甲醚,直链或支链烷基取代的酯基,或取代的芳基酯基。

作为优选,所述R′为甲氧基,乙氧基;或R′为卤素取代的苯甲醚;或R′为甲酸酯,乙酸酯;或R′为取代苯甲酸酯,比如卤素取代的苯甲酸酯。

所述卤素可以为氟、氯、溴、碘,优选卤素为氟。

作为优选,所述喹诺酮类衍生物的结构式如下: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喹诺酮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使式II所示化合物与式Ⅲ所示化合物发生wittig反应,得到式Ⅳ所示化合物;

2)使式Ⅳ所示化合物与酸发生醛-烯醇互变反应得到式Ⅴ所示化合物;

3)使式Ⅴ所示化合物与硼氢化钠发生还原反应得到式Ⅵ所示化合物;

4)使式Ⅵ所示化合物与R′发生威廉姆逊成醚反应,再与KOH发生酯的碱水解反应得到式Ⅰ所示目标化合物;或者,

使式Ⅵ所示化合物与KOH发生酯的碱水解反应,再与R′发生酯化反应得到式Ⅰ所示目标化合物;

其中,Me表示甲基。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合成步骤简便且易于操作。

作为优选,步骤1)中,式II所示化合物与式Ⅲ所示化合物发生wittig反应的反应介质为四氢呋喃,反应条件为65-70℃加热回流,反应时间为4~5h,优选4h;优选式II所示化合物与式Ⅲ所示化合物发生wittig反应时,加入叔丁醇钾;和/或

步骤2)中,式Ⅳ所示化合物与酸发生醛-烯醇互变反应的反应介质为四氢呋喃,反应所用酸为高碘酸,反应温度10~20℃,优选15℃;反应时间为2~3h,优选3h;和/或

步骤3)中,式Ⅴ所示化合物与硼氢化钠发生还原反应的反应介质为甲醇,反应所用还原剂为硼氢化钠,反应温度40~50℃,优选45℃;反应时间为1~3h,优选2h;和/或

步骤4)中,式Ⅵ所示化合物与R′发生威廉姆逊成醚反应的反应介质为DMF,反应所用碱为碳酸钾,反应温度室温,优选25℃;反应时间为22~24h,优选24h;

威廉姆逊成醚反应产物与KOH发生酯的碱水解反应时,反应介质为二氯甲烷,KOH为反应所用碱,反应温度为45~55℃,优选50℃;反应时间为1~2h,优选1.5h;

式Ⅵ所示化合物与KOH发生酯的碱水解反应时,反应介质为二氯甲烷,KOH为反应所用碱,反应温度为45~55℃,优选50℃;反应时间为1~2h,优选1.5h;

酯的碱水解反应产物与R′发生酯化反应的反应介质为乙酸乙酯和二氯甲烷,反应温度0~10℃,优选5℃;反应时间为1~2h,优选1.5h。

选择上述反应条件和反应时间均是为了尽量使得原料反应完全。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的喹诺酮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当R为

1)使式II所示化合物与式Ⅲ所示化合物发生wittig反应,得到式Ⅳ所示化合物;

2)使式Ⅳ所示化合物与酸发生醛-烯醇互变反应得到式Ⅴ所示化合物;

3)使式V所示化合物与KOH发生酯的碱水解反应,再与苯肼发生亲核加成-消除反应,得到式Ⅰ所示目标化合物;

作为优选,步骤1)中,式II所示化合物与式Ⅲ所示化合物发生wittig反应的反应介质为四氢呋喃,反应条件为65-70℃加热回流,反应时间为4~5h,优选4h;优选式II所示化合物与式Ⅲ所示化合物发生wittig反应时,加入叔丁醇钾;和/或

步骤2)中,式Ⅳ所示化合物与酸发生醛-烯醇互变反应的反应介质为四氢呋喃,反应所用酸为高碘酸,反应温度10~20℃,优选15℃;反应时间为2~3h,优选3h;和/或

步骤3)中,式V所示化合物与KOH发生酯的碱水解反应时,反应介质为二氯甲烷,KOH为反应所用碱,反应温度为45~55℃,优选50℃;反应时间为1~2h,优选1.5h;

酯的碱水解反应产物与苯肼发生亲核加成-消除反应的反应介质为无水乙醇,反应条件为75~80℃;反应时间为1~3h,优选2h。

选择上述反应条件和反应时间均是为了尽量使得原料反应完全。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喹诺酮类衍生物在制备抗菌药物的应用;所述菌为革兰氏阴性菌。

作为优选,所述菌为大肠杆菌,巴氏杆菌,沙门氏菌,变形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和/或粪肠球菌。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药物,其有效成分为上述的喹诺酮类衍生物;作为优选,所述药物还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是指药学领域常规的药物载体,选自填充剂、粘合剂、崩解剂、润滑剂、助悬剂、润湿剂、溶剂、表面活性剂或矫味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填充剂选自淀粉、蔗糖、乳糖、甘露醇、山梨醇、木糖醇、微晶纤维素或葡萄糖等;所述粘合剂选自纤维素衍生物、藻酸盐、淀粉、糊精、明胶或聚乙烯吡咯烷酮等;所述崩解剂选自微晶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或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所述润滑剂选自硬脂酸、聚乙二醇、碳酸钙、碳酸氢钠、微粉硅胶、滑石粉或硬脂酸镁;所述助悬剂选自微粉硅胶、蜂蜡、纤维素、固态聚乙二醇;所述润湿剂选自甘油、吐温-80、乙氧基氢化蓖麻油或卵磷脂;所述溶剂选自乙醇、液态聚乙二醇、异丙醇、吐温-80、甘油、丙二醇或植物油,所述植物油选自大豆油、蓖麻油、花生油、调和油等;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硬脂酸、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脂肪酸山梨坦或聚山梨酯(吐温)等;所述矫味剂选自阿斯巴甜、蔗糖素、香精、柠檬酸或糖精钠。

所述药物的剂型为片剂、胶囊、丸剂、颗粒剂或口服液。

本发明的喹诺酮类衍生物具有很好的抗菌活性,在制备抗菌药物领域,可以用作革兰氏阴性菌的治疗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通式I所示的喹诺酮类衍生物对革兰氏阴性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可以用作多种革兰阴性菌引起的感染的治疗。

其中,式I中R为取代亚甲基-CH

优选所述R′为甲氧基,乙氧基;或R′为卤素取代的苯甲醚;或R′为甲酸酯,乙酸酯;或R′为取代苯甲酸酯,比如卤素取代的苯甲酸酯。

所述卤素可以为氟、氯、溴、碘,优选卤素为氟,氟取代可以提供更好的抗菌活性。

以下的实施例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但并不限定本发明。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试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市售。

实施例1 6-氟-4-(甲氧基甲基)-1-甲基-1.4-二氢喹啉-3-甲酸(化合物Ia)的制备

步骤1)、(Z)-6-氟-4-(甲氧基亚甲基)-1-甲基-1,4-二氢喹啉-3-羧酸甲酯(化合物Ⅳ)的合成

将(甲氧基甲基)氯化三苯基膦(11.6g,33.915mmol)加入45mL干燥的四氢呋喃中,降温到0℃,然后分批加入叔丁醇钾(5.7g,50.873mmol)。搅拌0.5h,得到黑红色的混合物。将6-氟-1-甲基-4-氧代-1.4-二氢喹啉-3-甲酸甲酯5.0g溶解在20mL干燥的四氢呋喃中,然后逐滴滴加进上述黑红色的混合物中,此过程中要保持温度在0-5℃之间,在此温度下搅拌0.5h之后,升温到67℃回流。4h反应完全,加入50mL水,然后用乙酸乙酯萃取三次,有机相分别用水和饱和食盐水洗,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旋蒸除去溶剂,柱层析(石油醚/乙酸乙酯的体积比=20:1),得到当量的产物Ⅳ。

四氢呋喃为反应介质。

叔丁醇钾的作用为:增强wittig试剂的亲核活性。

步骤2)、6-氟-4-甲酰基-1-甲基-1.4-二氢喹啉-3-甲酸甲酯(化合物Ⅴ)的合成

将上步得到的化合物Ⅳ(5.0g,19.000mmol)溶解在30mL四氢呋喃中,缓慢滴加0.5g高碘酸。在15℃反应3h。反应完全之后加入25mL水,然后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分别用水和盐水洗,无水硫酸镁干燥,旋蒸除去溶剂,得到化合物Ⅴ粗品,直接用于下一步(由于生成的杂质不影响下一步,故在此步可不进行分纯)。

四氢呋喃为酸化反应介质。

高碘酸为反应所用酸。

步骤3)、6-氟-4-羟甲基-1-甲基-1.4-二氢喹啉-3-甲酸甲酯(化合物Ⅵ)的合成

将上步得到的化合物Ⅴ粗品4.5g溶解在30mL甲醇中,降温到0℃,然后分批加入硼氢化钠(1.4g,38.26mmol),控制温度不超过10℃,在此过程中会有大量的气泡生成。然后升温到50℃,在此温度下搅拌反应2h。反应结束后降温到室温,然后逐滴加入20mL水淬灭过量硼氢化钠。旋蒸除去甲醇,然后用二氯甲烷萃取,有机相依次用水和饱和食盐水洗涤,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夜。旋干溶剂,柱层析(石油醚/乙酸乙酯的体积比=20:1),得到油状产物即化合物Ⅵ3.8g。

控制温度不超过10℃的原因是:加入硼氢化钠的过程放热,需要保持较低温度散热。

甲醇为还原反应介质。

硼氢化钠为还原剂。

步骤4)、6-氟-4-(甲氧基甲基)-1-甲基-1.4-二氢喹啉-3-甲酸(化合物Ia)的合成

将6-氟-4-(羟甲基)-1-甲基-1,4-二氢喹啉-3-羧酸甲酯(化合物Ⅵ)3.8g,溶解在50mLDMF中,室温搅拌,加入无水碳酸钾11.07g,室温下搅拌20min。滴加碘甲烷11.37g,室温搅拌24h。反应结束,加入20mL氯化钠水溶液,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用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过夜。蒸干溶剂,将其溶于20mL二氯甲烷中,加入10%KOH水溶液5mL,50℃加热回流2h,冷却后,蒸出二氯甲烷,用10%盐酸水溶液调节pH至3,过滤,水洗,烘干得到产物2.4g,收率为59.6%。

DMF、二氯甲烷为反应介质。

无水碳酸钾、KOH为反应所用碱。

结构确证数据如下:

实施例2 6-氟-4-(3,4-二氟甲氧基甲基)-1-甲基-1.4-二氢喹啉-3-甲酸(化合物Ib)的制备

按照实施例1中的方法,本实施例以中间体Ⅵ为原料,将6-氟-4-(羟甲基)-1-甲基-1,4-二氢喹啉-3-羧酸甲酯(化合物Ⅵ)3.8g,溶解在50mLDMF中,室温搅拌,加入无水碳酸钾6.64g,室温下搅拌20min。然后缓慢滴加3,4-二氟氯化苄13.02g,室温搅拌24h。反应结束,加入20mL氯化钠水溶液,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用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过夜。蒸干溶剂,将其溶于20mL二氯甲烷中,加入10%KOH水溶液5mL,50℃加热回流2h,冷却后,蒸出二氯甲烷,用10%盐酸水溶液调节pH至3,过滤,水洗,烘干得到产物4.0g,收率为68.7%。

DMF、二氯甲烷为反应介质。

无水碳酸钾、KOH为反应所用碱。

结构确证数据如下:

实施例3 6-氟-4-乙酰氧基甲基-1-甲基-1.4-二氢喹啉-3-甲酸(化合物Ic)的制备

本实施例以中间体Ⅵ为原料,将6-氟-4-(羟甲基)-1-甲基-1,4-二氢喹啉-3-羧酸甲酯(化合物Ⅵ)3.8g溶于20mL二氯甲烷中,加入10%KOH水溶液5mL,50℃加热回流2h,冷却后,蒸出二氯甲烷,用10%盐酸水溶液调节pH至3,过滤,水洗,烘干得到中间产物。将中间产物溶解在50mL乙酸乙酯中,加入乙酸酐(2.4g,32.04mmol)和吡啶(0.25g,3.20mmol),5℃下搅拌1.5h。反应结束,加入20mL冰水,用10%盐酸水溶液调节pH至5,过滤,乙醇洗、水洗,烘干得到产物2.30g,收率为51.4%。

二氯甲烷、乙酸乙酯为反应介质。

KOH、吡啶为反应所用碱。

结构确证数据如下:

实施例4 6-氟-4-(3,4-二氟苯甲酰氧基甲基)-1-甲基-1.4-二氢喹啉-3-甲酸(化合物Id)的制备

按照实施例3中的方法,本实施例以中间体Ⅵ为原料,将6-氟-4-(羟甲基)-1-甲基-1,4-二氢喹啉-3-羧酸甲酯(化合物Ⅵ)3.8g溶于20mL二氯甲烷中,加入10%KOH水溶液5mL,50℃加热回流2h,冷却后,蒸出二氯甲烷,用10%盐酸水溶液调节pH至3,过滤,水洗,烘干得到中间产物。将3,4-二氟苯甲酰氯2.83g,溶于10mL二氯甲烷中,冷却至0℃,然后将溶于5mL二氯甲烷的中间产物3.8g逐滴滴加入上述的溶液中,然后升温到5℃,反应1.5h。反应结束,加入20mL冰水,用10%盐酸水溶液调节pH至5,过滤,乙醇洗、水洗,烘干得到产物2.30g,收率为51.4%。

二氯甲烷为反应介质。

KOH为反应所用碱。

结构确证数据如下:

实施例5 6-氟-4-[(2-苯基偶氮基)甲基]-1-甲基-1.4-二氢喹啉-3-甲酸((化合物Ie)的制备

本实施例以中间体V为原料,将6-氟-4-甲酰基-1-甲基-1.4-二氢喹啉-3-甲酸甲酯(化合物V)3.8g溶于20mL二氯甲烷中,加入10%KOH水溶液5mL,50℃加热回流2h,冷却后,蒸出二氯甲烷,用10%盐酸水溶液调节pH至3,过滤,水洗,烘干得到中间产物。将苯肼(1.38g,12.75mmol)加入到10mL无水乙醇中,缓慢滴加0.5mL浓硫酸,加热使其溶解至溶液变得澄清。将中间产物3g溶于10mL无水乙醇中,缓慢滴加进上述澄清溶液中,80℃加热回流2h反应完全,冷却至室温。析出晶体,抽滤,晶体用无水乙醇洗涤三次,干燥得粗产物。用无水乙醇重结晶纯化。得到黄色产品3.5g,产率为84.4%。

二氯甲烷、无水乙醇为反应介质。

结构确证数据如下:

实施例6本发明的化合物抗菌活性(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测定

1.药物配置:试验前精密称取利奈唑胺、加替沙星、恩诺沙星、万古霉素,化合物Ia,化合物Ib,化合物Ic,化合物Id,化合物Ie,无菌操作配制成2048μg/mL的药液,放置4℃冰箱保存备用,临用前用相应的细菌培养液稀释至实验需要浓度。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化合物Ia,化合物Ib,化合物Ic,化合物Id,化合物Ie以二甲基亚砜(DMSO)为溶剂,恩诺沙星和加替沙星用DD水(双蒸水)溶解。

2.培养基选择:CAMHB: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HTM:流感嗜血杆菌,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营养肉汁琼脂:变形杆菌,肺炎克雷伯菌;普通LB培养基:金黄色葡萄球菌;BHI培养基:肺炎链球菌;TSA培养基:粪肠球菌。

3.HTM培养基配置:首先把50mg血红素粉溶解在100mL的0.01mol/LNaOH溶液中,加热搅拌至完全溶解,制成新鲜的氯化血红素原液,再将30mL氯化血红素原液加到1L含5g酵母的Mueller-Hinton琼脂中,置于高压锅内,121℃,灭菌30min,无菌操作加入3mL辅酶I(NAD)原液(50mgNAD溶解在10mL蒸馏水中,过滤除菌),然后吸取5mL置于10mL无菌离心管内,37℃恒温培养箱放置24小时,观察溶液有无浑浊,判断灭菌是否彻底。若无菌生长,则置于4℃保存待用。

4.菌液配置:挑取单菌落接种至相应的液体培养基当中,置37℃,250转/分钟震荡培养5-15h后,用相应的无菌培养液稀释菌液,直至菌液浓度为0.5麦氏单位(1×10

步骤:

①置于高压锅内,121℃,灭菌30min;

②在超净台内准备10个5mL的无菌离心管,分别标号为1-10,1号离心管加入3875μl液体培养基,其余各管分别加入2000μl液体培养基;

③1号管内加入125μl已配置好的药液(2048μg/mL),吹打均匀后,吸取2000μl的溶液加入至2号管,继续吹打,混匀后,再吸取2000μl混匀后的溶液加入到3号试管,依次倍比稀释至第10管;

④细菌的初始浓度1×10

⑤在超净台,打开96孔板,标号(1-15),在1-15号分别加入90μl的CAMHB培养液,然后从对应的试管中吸取对应浓度的药物100μl(1-14),吹打混匀。再吸取稀释菌液10μl分别加入到1-15孔,使每孔细菌的终浓度5×10

⑥阴性对照:200μl的液体培养基,阳性对照:10μl菌液和190μl液体培养基;

⑦操作完成之后,置于35℃恒温培养箱中孵育12-24h,观察结果;

⑧最后,取一份细菌稀释液在非选择性琼脂平板上传代培养,以检查细菌稀释液的纯度;

⑨各组均重复3组。

本试验结果表明(见表1),本发明的化合物均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

表1

a大肠杆菌;b巴氏杆菌;c沙门氏菌;dATCC菌;e临床分离菌株。ENR:恩诺沙星;GAFX:加替沙星;LZD:利奈唑胺;VAN:万古霉素。

实施例7本发明的化合物细胞毒性实验

1.用0.25%胰蛋白酶消化单层培养的人包皮成纤维细胞(HFF),用DMEM培养基制成单细胞悬液,以每孔10

2.将培养板放到CO

3.继续培养24h后,每孔加入20μl的MTT(噻唑蓝)(5mg/mL),37℃培养4h,终止培养,吸去孔内上清液;每孔加入150μl DMSO,摇床上振荡10min,使结晶物充分溶解。

4.在酶标仪上测定490nm各孔光吸收值,以不加细胞只加培养液的空白对照孔调零(其他实验步骤一致),以未经处理的空白细胞作为对照(三个复孔)。

5.根据公式计算细胞相对增殖率RCR,RCR(%)=[OD490(样品)/OD490(对照)]×100。

6.细胞相对增殖率与细胞毒性的分级的关系:RGR(%)≥100%细胞毒性为0级;RGR(%)为75%~99%,细细胞毒性为1级;RGR(%)为50%~74%,细胞毒性为2级;RGR(%)为25%~49%,细胞毒性为3级;RGR(%)为1%~24%,细胞毒性为4级;RGR(%)为0%时,细胞毒性为5级。0级和1级被认为没有细胞毒性,2级为轻度细胞毒性,3级和4为中度细胞毒性,5级为明显细胞毒性。

本试验结果表明(见表2),有效浓度下本发明的化合物无明显细胞毒性,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表2

实施例8本发明的化合物溶血性实验

1.本试验所用实验动物为大耳白兔,体重为2.0~2.2kg,饲养环境的温度为20~26℃,相对湿度为40%~70%。自由采食和饮水。

2.2%红细胞悬液的制备:由心脏采兔血10mL,置于有玻璃珠的灭菌三角瓶中,振摇10min;加入生理盐水100mL,摇匀,分装于离心管中,1000~1500r/min离心15min;弃上清液,沉淀再用生理盐水按照上面步骤洗2~3次,直至上清液不显红色,弃上清液,用生理盐水配制成2%红细胞混悬液,备用。

3.受试物的制备:分别用DMSO配置浓度为1μg/mL的化合物Ia、化合物Ib、化合物Ic、化合物Id、化合物Ie溶液,用生理盐水按照1∶3比例将化合物Ia、化合物Ib、化合物Ic、化合物Id、化合物Ie溶液稀释后作为供试品溶液。

4.溶血试验:取7支试管,编号分别为1~7号,其中1~5号管为化合物Ia、化合物Ib、化合物Ic、化合物Id、化合物Ie供试品管,6号管为空白对照管,7号管为溶血对照管。各试管添加物质及剂量见表3。加样混匀后置37℃培养箱中。

5.观察及判断标准:记录0.25,0.5,1,2,3小时的结果。若溶液为澄明红色,管底无细胞残留或有少量红细胞残留,为溶血;若溶液中有棕红色或红棕色絮状沉淀,表示有红细胞凝聚作用;若红细胞全部下沉,上层液体无色澄明,可判断为无溶血。

6.结果:由表4可知,第1~5号管和6号空白对照管在观察期内均无溶血现象,也无红细胞凝聚现象,各试管均为上层透明无色,下层为红细胞混悬液,且各试管红细胞下沉速度基本一致,振摇后均匀分散,第7号对照管全溶血。表明本发明的化合物对家兔红细胞无溶血和凝聚现象,可供安全使用。

表3

注:“-”表示没有加样。

表4

注:“+”表示完全溶血,“-”表示无溶血。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喹诺酮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一种含嘧啶环的喹诺酮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分类

06120113274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