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便携式小粒种子浸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3:30:50


一种便携式小粒种子浸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种子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浸种领域,具体是指一种便携式小粒种子浸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种子是植物有性繁殖的唯一方式,也是植物生命周期的起点。健康的种子和适时的萌发是植物开启新的生长发育周期的必要保障。但是种子带病和无法适时萌发始终是具体生产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浸种消毒或浸种催芽可以很好的缓解或解决上述两个问题。

到目前为止,实验室浸种过程尚无便捷灵巧的装置及方法。传统实验室所用方式方法程序繁琐且费时,所用装置也都是普通试验装置或容器,影响试验效果、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携式小粒种子浸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大幅提高了浸种试验的使用方便性。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便携式小粒种子浸种装置,包括盛放有浸种液的容器和放置在所述容器中的浸种桶,浸种桶的侧壁和/或底壁上开设有小于种子外廓最小尺寸的透水孔,浸种桶内设有与透水孔连通的种子放置腔。

本方案在使用时,将种子放入种子放置腔内,然后将浸种桶放入盛放有浸种液的容器中即可,浸种液通过透水孔进入种子放置腔,对种子进行浸泡,到达浸种时间后,将浸种桶整体取出,并将种子从种子放置腔取出即可,操作十分简单快捷。

作为优化,浸种桶内滑设有盖板和位于盖板下方的底板,盖板与浸种桶内壁之间的间距,以及底板与浸种桶内壁之间的间距均小于种子外廓最小尺寸,盖板、底板和浸种桶的侧壁形成所述的种子放置腔;还包括与所述盖板、底板连接的提拉装置,所述提拉装置的上端位于所述盖板的上方。本优化方案的种子放置腔结构,利用盖板、底板和浸种桶侧壁的阻挡作用,且浸种桶内壁与盖板、底板之间的间距设置,避免种子通过,从而避免了种子在浮力作用下移出放置腔,提高了浸种试验效果。

作为优化,所述底板上也开设有小于种子外廓最小尺寸的透水孔。本优化方案通过在底板上设置透水孔,方便通过上下移动底板,使底板上的种子充分接触浸种液,同时避免种子从透水孔移出。

作为优化,所述提拉装置包括下端与所述盖板固接的外套筒、固接于外套筒上端的外悬挂架,以及依次穿过外悬挂架、外套筒内孔和盖板的内柱,内柱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接,内柱的上端可拆卸固接有支撑于外悬挂架上的内悬挂架,所述外悬挂架支撑于浸种桶的上端。本优化方案的提拉装置实现了对盖板和底板的提拉,同时可以单独提拉带透水孔的底板,便于单独反复提拉底板,达到种子与浸种液充分接触的效果;将内柱与内悬挂架设置可拆卸连接,方便提拉装置的拆分,达到便于携带的效果;通过外悬挂架对内悬挂架进行支撑,进一步简化了结构,同时方便直接提拉内悬挂架,操作更加简单、灵活;外悬挂架支撑于浸种桶的上端,同样简化了结构,便于外悬挂架的直接提拉。

作为优化,所述外悬挂架和内悬挂架均为十字形,外悬挂架是上表面设有与内悬挂架适配的放置槽。本优化方案将外悬挂架和内悬挂架设置为十字形,提高了支撑的稳定性,通过设置放置槽,避免了内悬挂架与外悬挂架之间发生相对转动,进一步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作为优化,内柱与外套筒内壁之间的径向间距小于种子外廓最小尺寸。本优化方案的设置,避免种子进入外套筒内孔,从而保证了内柱与外套筒之间相对滑动的灵活性,同时避免了种子浪费。

作为优化,容器底部固设有向上延伸且支撑浸种桶的支撑臂。本优化方案通过支撑臂对浸种桶进行支撑,避免浸种桶与容器底部直接接触,从而避免了温度过高时浸种桶产生形变。

本方案还提供一种上述便携式小粒种子浸种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装配:将内悬挂架与内柱拆分开,将内柱依次穿过盖板和外套筒内孔,并转动内柱,使内柱与内悬挂架通过螺纹固定,形成盖板底板组合体;

将装配好的盖板底板组合体放入浸种桶;上、下提放各部件,确保组合体可顺利进出浸种桶,底板部分可顺利提放;

2、种子放置:提拉外悬挂架,将无孔盖板提升至浸种桶上方,且底板仍位于浸种桶内时,从侧面向种子放置腔内放入种子,然后下方外悬架,使盖板回移至浸种桶内;

3、浸种:将浸种桶整体放入盛有浸种液的容器内,使容器底部的支撑臂对浸种桶进行支撑;按住装置提手,使浸种桶保持稳定,上、下反复提放外悬挂架,使浸种液尽快充满浸种桶;按住外悬挂架,上、下反复提拉小提手,使底板上的种子充分接触浸种液;达到所需的浸种时长后,将浸种桶从容器转移到清水中,漂洗去掉浸种液;

4、种子取出:握住装置提手,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浸种桶,此时种子随液体开始旋转;而后停止旋转,待液体不再旋转时,种子集中在内柱底部周围,此时,握住装置提手,提起浸种桶;上、下反复提拉外悬挂架和小提手,沥干浸种液;提起外悬挂架,将盖板底板组合体取出,在苗床培养基上放平组合体,轻叩手腕震下种子,余下的用工具轻轻刮下即可;

5、拆卸:将内柱与内悬挂架旋转分离,再将内柱从外套筒中抽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浸种桶给种子提供放置空间,并利用盖板和带孔的底板使种子位于一定范围内,提高了浸种效果;通过设置的提拉装置,实现了盖板和底板的单独移动和同时移动,单独移动底板时,便于种子与浸种液更充分地接触,盖板和底板同时移动时,便于提拉装置的安装和拆卸,操作也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拉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内悬挂架与内柱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外悬挂架与外套筒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浸种桶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局部放大图;

图中所示:

1、容器,2、支撑臂,3、浸种桶的底壁,4、透水孔,5、底板,6、内柱,7、盖板,8、外套筒, 9、浸种桶,10、螺纹孔,11、内悬挂架,12、小提手,13、外悬挂架,14、装置提手,15、穿透孔,16、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如图1所示一种便携式小粒种子浸种装置,包括盛放有浸种液的容器1和放置在所述容器中的浸种桶9,浸种桶的横截面为圆形,浸种桶的侧壁和浸种桶的底壁3上均开设有小于种子外廓最小尺寸的透水孔4,浸种桶内设有与透水孔连通的种子放置腔。具体的,本实施例透水孔的直径小于0.3mm,透水孔4的分布密度介于500个/cm

浸种桶采用120℃下热稳定材料制成,各部分厚度均大于0.2mm。浸种桶内滑设有盖板7和位于盖板下方的底板5,盖板7和底板5均为圆盘形,底板上也开设有小于种子外廓最小尺寸的透水孔,盖板与浸种桶内壁之间的间距,以及底板与浸种桶内壁之间的间距均小于种子外廓最小尺寸,盖板、底板和浸种桶的侧壁形成所述的种子放置腔,浸种时,种子位于种子放置腔内。

为了方便对盖板和底板的取出和放入,本实施例还包括与所述盖板、底板连接的提拉装置,所述提拉装置的上端位于所述盖板的上方。具体的,如图2所示,提拉装置包括下端与所述盖板刚性固接的外套筒8、固接于外套筒上端的外悬挂架13,以及自上而下依次穿过外悬挂架、外套筒内孔和盖板的内柱6,内柱的下端面与所述底板5刚性固接,防止变形脱落,底板上开设有与内柱适配的穿透孔15;内柱的上端可拆卸固接有支撑于外悬挂架上的内悬挂架11,所述外悬挂架支撑于浸种桶的上端,外悬挂架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供立柱通过的通孔16。内柱与外套筒内壁之间的径向间距,以及内柱与穿透孔孔壁之间的径向间距均小于种子外廓最小尺寸。

为了提高组装和拆卸的方便性,本实施例在内悬挂架的中心位置设有螺纹孔10,内柱与内悬挂架通过螺纹孔内的螺纹连接。通孔16上沿至穿透孔15下沿之间的高度大于内柱高度与内悬挂架高度之差,保证带孔底板5与无孔盖板7之间有足够的空间放置小粒种子。

为了提高装置的稳定性,本实施例外悬挂架和内悬挂架均为十字形,外悬挂架是上表面设有与内悬挂架适配的放置槽,通过设置放置槽,方便将外悬挂架与内悬挂架组合为一体。内悬挂架的上表面固设有横跨于螺纹孔上方的门式小提手12,以方便对内悬挂架及底板的提拉操作。

浸种桶上固设有装置提手14,装置提手14的底部与浸种桶9顶部之间的高度距离大于底板厚度、内柱高度、外悬挂架厚度与内悬挂架厚度之和,装置提手14的宽度大于内悬挂架11和外悬挂架13的最大宽度,以保证各部件间拆装方便。

容器底部固设有向上延伸且支撑浸种桶的支撑臂2,防止浸种桶的底壁直接接触容器,以免温度过高时产生形变。

一种本实施例便携式小粒种子浸种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装配:将内悬挂架与内柱拆分开,将内柱从下往上依次穿过盖板和外套筒内孔,并转动内柱,使内柱与内悬挂架通过螺纹固定,形成盖板底板组合体;

将装配好的盖板底板组合体放入带透水孔的浸种桶;上、下提放各部件,确保组合体可顺利进出浸种桶,底板部分可顺利提放;

2、种子放置:提拉外悬挂架,将无孔盖板提升至浸种桶上方,且底板仍位于浸种桶内时,从侧面向种子放置腔内放入种子,然后下方外悬架,使盖板回移至浸种桶内;

3、浸种:通过装置提手14将浸种桶整体放入盛有浸种液的容器内,使容器底部的支撑臂对浸种桶进行支撑;按住装置提手14,使浸种桶保持稳定,上、下反复提放外悬挂架13,使浸种液尽快充满浸种桶9;按住外悬挂架13,上、下反复提拉小提手12,使底板上的种子充分接触浸种液;达到所需的浸种时长后,握住装置提手14,将浸种桶从容器转移到清水中,漂洗去掉浸种液;可任意提放外悬挂架13或小提手12以充分漂洗;

4、种子取出:握住装置提手14,沿顺时针或逆时针充分旋转浸种桶,此时种子随液体开始旋转;而后停止旋转,待液体不再旋转时,种子基本集中在内柱6底部周围,此时,握住装置提手14,提起浸种桶;上、下反复提拉外悬挂架13和小提手12,沥干浸种液;提起外悬挂架,将盖板底板组合体取出,在苗床培养基上放平组合体,轻叩手腕震下种子,余下的用药匙等工具轻轻刮下即可;

5、拆卸:将内柱与内悬挂架旋转分离,再将内柱从外套筒中抽出。

当然,上述说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发明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以上实施例及附图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参照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也应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

相关技术
  • 一种便携式小粒种子浸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一种牧草种子浸种剂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3707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