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蓝牙耳机快速换电结构及其换电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3:43:30


一种蓝牙耳机快速换电结构及其换电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耳机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蓝牙耳机快速换电结构及其换电方法。

背景技术

生活中,很多人使用无线蓝牙耳机,而无线蓝牙耳机的电量有限,需要配备给蓝牙耳机充电的充电仓,因此无线蓝牙耳机充电仓的使用越来越多。

中国发明专利公开号CN212628352U,一种可更换电池的蓝牙耳机属于蓝牙耳机技术领域,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耳机使用存在没电出现使用间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更换电池的蓝牙耳机包括耳机仓、一对耳机主体、两对电池部分以及两对面盖;所述耳机仓至少包括一对耳机放置孔一对电池面板放置孔;两对电池部分和两对面盖分别连接形成两对充电更换体;一对耳机主体和任意一对充电更换体可拆卸连接形成一对耳机,一对耳机和耳机仓的一对耳机放置孔配合充电,另一对充电更换体和耳机仓的一对电池面板放置孔配合充电。

现有的蓝牙耳机中,耳机在电量使用完后,需要置于耳机仓中通过接触式电极进行充电,充电过程中耳机则无法使用,大大影响了耳机的使用体验。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蓝牙耳机快速换电结构及其换电方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蓝牙耳机快速换电结构及其换电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蓝牙耳机快速换电结构,包括耳机和为耳机充电的耳机仓,所述耳机仓内部开设有与耳机贴合的耳机槽,所述耳机的内部装配设置有可替电芯,所述耳机仓的内部还开设有换电槽,所述换电槽与耳机槽相连通,所述换电槽的内部设有用于对耳机内的可替电芯进行更换的换电装置,所述换电装置的中部驱动接有驱动板,所述驱动板滑动连接在耳机槽的内部。

具体使用时,当耳机内部电量使用完后,将耳机插入耳机槽中,耳机压合驱动板,使得换电装置工作将耳机中的可替电芯退出,并更换新的可替电芯,更换完成后抽出耳机即可继续使用,无需将耳机放在耳机仓中长期持续充电后才可使用,且无需手动控制,操作较为便捷。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驱动板的侧端面固定连接有弹性滑块,所述耳机槽内部开设有与弹性滑块相适配的滑槽,且所述滑槽内填充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滑槽底部固定相连,所述弹簧另一端与弹性滑块固定相连。

具体使用时,驱动板通过弹性滑块滑动连接在耳机槽的内部,且弹性滑块通过连接有弹簧,弹性连接在耳机槽内壁相适配的槽内,驱动板通过弹性滑块和弹簧弹性连接在耳机槽的内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驱动板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外螺纹管,所述换电装置包括从动齿环、传动组件和弧形推板,所述从动齿环转动连接在换电槽的底部,所述从动齿环内壁开设有与外螺纹管相适配的内螺纹,弧形推板通过传动组件与从动齿环驱动相连。

具体使用时,驱动板随着耳机下压,通过外螺纹管驱动从动齿环转动,从而通过传动组件控制弧形推板移动,通过弧形推板推动换电槽内部的可替电芯,对耳机内部的可替电芯进行更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齿板、连接杆、延伸杆和第二齿板,所述第一齿板和第二齿板滑动连接在换电槽的内壁,所述第一齿板和第二齿板与从动齿环相啮合,所述延伸杆固定连接在第一齿板和第二齿板相背离的一端,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在延伸杆的上端面,且所述连接杆与弧形推板固定相连。

具体使用时,从动齿环在驱动板的驱动下转动,通过从动齿环与第一齿板和第二齿板的啮合,从而使得第一齿板和第二齿板相向移动,同时第一齿板和第二齿板延伸有延伸杆,延伸杆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弧形推板,从而通过传动组件实现随着从动齿环的转动驱动弧形推板推掉可替电芯向内侧移动,进而将耳机内的可替电芯挤出并更换,耳机内退出的可替电芯可置于换电槽内部进行充电,并等待下一次换电。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换电槽的内部设有压力板,所述压力板上端面放置有至少一组可替电芯,所述压力板设有两组位于耳机槽的两侧,所述压力板中部开设有与连接杆相适配的活动槽,所述弧形推板位于压力板的上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齿板和第二齿板背离从动齿环的一端开设有滑槽,所述换电装置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背离滑槽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动装置,所述推动装置背离伸缩杆的一端与换电槽的内部固定相连,所述推动装置与压力板电性相连。

具体使用时,将可替电芯置于压力板的表面,通过弧形推板将可替电芯推入耳机的内部,并将耳机内部的可替电芯挤出至换电槽中,同时进一步的提高装置工作效率,压力板电性连接有推动装置,通过压力板对换电槽内部可替电芯的位置进行检测,通过压力板控制推动装置,推动装置控制伸缩杆,进而使得第一齿板或第二齿板与从动齿环脱离卡接,从而实现耳机槽两侧中可替电芯的一侧压力板表面的弧形推板会随弧形推板的下移对可替电芯进行推动,从而对耳机内部的可替电芯进行更换,提高结构合理性,降低装置损耗,同时可替电芯可在换电槽内设置多组,通过控制压力板之间重量差值,控制压力板表面重量高的一侧的弧形推板对耳机进行换电,有效避免多组可替电芯放置在换电槽内部容易产生堆积,且大大提高了耳机仓的续航能力。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耳机包括可替电芯、耳机主体、底座和防护夹板,所述耳机主体的下端面滑动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背离耳机主体的一端滑动连接有底座,所述防护夹板的中部放置有可替电芯。

具体使用时,可替电芯放置于防护夹板的中部,通过防护夹板对可替电芯进行防护,防止可替电芯磕碰或碰撞产生破坏。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底座的上端面开设有夹板槽,所述夹板槽内壁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背离夹板槽的一端与防护夹板固定相连。

具体使用时,通过弹簧对防护夹板弹性限位,由于可替电芯多与耳机主体之间通过接触式电极实现电连接,为提高对耳机内可替电芯位置的稳定,通过防护夹板对可替电芯进行弹性夹持。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驱动板的上端面设有锥形凸起,且所述锥形凸起表面固定连接有顶杆,所述防护夹板底部开设有与顶杆相适配的顶杆槽。

具体使用时,当耳机需要进行换电时,耳机在耳机槽的内部向下压动,当底座内部的防护夹板与顶杆接触时,随着底座的不断下移,防护夹板在顶杆的作用下逐渐展开,当底座与驱动板接触时,防护夹板展开至最大,使得防护夹板与耳机内部的可替电芯相脱离,便于换电装置对耳机进行换电,且在驱动板的表面可嵌设有触碰感应器用于监测底座和驱动板之间的贴合状态。

一种蓝牙耳机快速换电结的换电方法,耳机内部电量使用完后,将耳机插入耳机槽中,耳机压合驱动板,使得换电装置工作将耳机中的可替电芯退出,并更换新的可替电芯,更换完成后抽出耳机即可继续使用,无需将耳机放在耳机仓中长期持续充电后才可使用。

工作原理:当耳机内部电量使用完后,将耳机插入耳机槽中,耳机压合驱动板,使得换电装置工作将耳机中的可替电芯退出,并更换新的可替电芯,更换完成后抽出耳机即可继续使用,无需将耳机放在耳机仓中长期持续充电后才可使用,且无需手动控制,操作较为便捷,驱动板通过弹性滑块滑动连接在耳机槽的内部,且弹性滑块通过连接有弹簧,弹性连接在耳机槽内壁相适配的槽内,驱动板通过弹性滑块和弹簧弹性连接在耳机槽的内部,驱动板随着耳机下压,通过外螺纹管驱动从动齿环转动,从而通过传动组件控制弧形推板移动,通过弧形推板推动换电槽内部的可替电芯,对耳机内部的可替电芯进行更换,从动齿环在驱动板的驱动下转动,通过从动齿环与第一齿板和第二齿板的啮合,从而使得第一齿板和第二齿板相向移动,同时第一齿板和第二齿板延伸有延伸杆,延伸杆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弧形推板,从而通过传动组件实现随着从动齿环的转动驱动弧形推板推掉可替电芯向内侧移动,进而将耳机内的可替电芯挤出并更换,耳机内退出的可替电芯可置于换电槽内部进行充电,并等待下一次换电,将可替电芯置于压力板的表面,通过弧形推板将可替电芯推入耳机的内部,并将耳机内部的可替电芯挤出至换电槽中,同时进一步的提高装置工作效率,压力板电性连接有推动装置,通过压力板对换电槽内部可替电芯的位置进行检测,通过压力板控制推动装置,推动装置控制伸缩杆,进而使得第一齿板或第二齿板与从动齿环脱离卡接,从而实现耳机槽两侧中可替电芯的一侧压力板表面的弧形推板会随弧形推板的下移对可替电芯进行推动,从而对耳机内部的可替电芯进行更换,提高结构合理性,降低装置损耗,同时可替电芯可在换电槽内设置多组,通过控制压力板之间重量差值,控制压力板表面重量高的一侧的弧形推板对耳机进行换电,有效避免多组可替电芯放置在换电槽内部容易产生堆积,且大大提高了耳机仓的续航能力,且可替电芯放置于防护夹板的中部,通过防护夹板对可替电芯进行防护,防止可替电芯磕碰或碰撞产生破坏,通过弹簧对防护夹板弹性限位,由于可替电芯多与耳机主体之间通过接触式电极实现电连接,为提高对耳机内可替电芯位置的稳定,通过防护夹板对可替电芯进行弹性夹持,当耳机需要进行换电时,耳机在耳机槽的内部向下压动,当底座内部的防护夹板与顶杆接触时,随着底座的不断下移,防护夹板在顶杆的作用下逐渐展开,当底座与驱动板接触时,防护夹板展开至最大,使得防护夹板与耳机内部的可替电芯相脱离,便于换电装置对耳机进行换电。

本发明当耳机内部电量使用完后,将耳机插入耳机槽中,耳机压合驱动板,使得换电装置工作将耳机中的可替电芯退出,并更换新的可替电芯,耳机内部电量使用完成的可替电芯可置于耳机仓中继续充电,等待下一次换电使用,可替电芯可以重复持续使用,更换完成后抽出耳机即可继续使用,无需将耳机放在耳机仓中长期持续充电后才可使用,耳机使用时无空窗期,且无需手动控制,操作较为便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耳机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驱动圆板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图3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底座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防护夹板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换电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图9中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耳机仓;2、耳机;3、耳机槽;4、换电槽;5、压力板;6、驱动板;7、换电装置;8、可替电芯;9、耳机主体;10、底座;11、弹性滑块;12、锥形凸起;13、顶杆;14、触碰感应器;15、外螺纹管;16、防护夹板;17、夹板槽;18、弹簧;19、顶杆槽;20、第一齿板;21、从动齿环;22、连接杆;23、延伸杆;24、第二齿板;25、内螺纹;26、弧形推板;27、滑槽;28、推动装置;29、伸缩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1-2所示,一种蓝牙耳机快速换电结构,包括耳机2和为耳机2充电的耳机仓1,耳机仓1内部开设有与耳机2贴合的耳机槽3,耳机2的内部装配设置有可替电芯8,耳机仓1的内部还开设有换电槽4,换电槽4与耳机槽3相连通,换电槽4的内部设有用于对耳机2内的可替电芯8进行更换的换电装置7,换电装置7的中部驱动接有驱动板6,驱动板6滑动连接在耳机槽3的内部。

使用时,当耳机内部电量使用完后,将耳机2插入耳机槽3中,耳机2压合驱动板6,使得换电装置7工作将耳机2中的可替电芯8退出,并更换新的可替电芯8,更换完成后抽出耳机2即可继续使用,无需将耳机2放在耳机仓1中长期持续充电后才可使用,且无需手动控制,操作较为便捷。

实施例二:如图1-5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驱动板6的侧端面固定连接有弹性滑块11,耳机槽3内部开设有与弹性滑块11相适配的滑槽,且滑槽内填充有弹簧,弹簧一端与滑槽底部固定相连,弹簧另一端与弹性滑块11固定相连。

使用时,驱动板6通过弹性滑块11滑动连接在耳机槽3的内部,且弹性滑块11通过连接有弹簧,弹性连接在耳机槽3内壁相适配的槽内,驱动板6通过弹性滑块11和弹簧弹性连接在耳机槽3的内部。

如图1-5和9所示,驱动板6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外螺纹管15,换电装置7包括从动齿环21、传动组件和弧形推板26,从动齿环21转动连接在换电槽4的底部,从动齿环21内壁开设有与外螺纹管15相适配的内螺纹25,弧形推板26通过传动组件与从动齿环21驱动相连。

使用时,驱动板6随着耳机2下压,通过外螺纹管15驱动从动齿环21转动,从而通过传动组件控制弧形推板26移动,通过弧形推板26推动换电槽4内部的可替电芯8,对耳机2内部的可替电芯8进行更换。

如图1-5和9所示,传动组件包括第一齿板20、连接杆22、延伸杆23和第二齿板24,第一齿板20和第二齿板24滑动连接在换电槽4的内壁,第一齿板20和第二齿板24与从动齿环21相啮合,延伸杆23固定连接在第一齿板20和第二齿板24相背离的一端,连接杆22固定连接在延伸杆23的上端面,且连接杆22与弧形推板26固定相连。

使用时,从动齿环21在驱动板6的驱动下转动,通过从动齿环21与第一齿板20和第二齿板24的啮合,从而使得第一齿板20和第二齿板24相向移动,同时第一齿板20和第二齿板24延伸有延伸杆23,延伸杆23通过连接杆22固定连接有弧形推板26,从而通过传动组件实现随着从动齿环21的转动驱动弧形推板26推掉可替电芯8向内侧移动,进而将耳机2内的可替电芯8挤出并更换,耳机2内退出的可替电芯8可置于换电槽4内部进行充电,并等待下一次换电。

如图1-5和9所示,换电槽4的内部设有压力板5,压力板5上端面放置有至少一组可替电芯8,压力板5设有两组位于耳机槽3的两侧,压力板5中部开设有与连接杆22相适配的活动槽,弧形推板26位于压力板5的上表面。

如图1-5和9-10所示,第一齿板20和第二齿板24背离从动齿环21的一端开设有滑槽27,换电装置7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伸缩杆29,伸缩杆29背离滑槽2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动装置28,推动装置28背离伸缩杆29的一端与换电槽4的内部固定相连,推动装置28与压力板5电性相连。

使用时,将可替电芯8置于压力板5的表面,通过弧形推板26将可替电芯8推入耳机2的内部,并将耳机2内部的可替电芯8挤出至换电槽4中,同时进一步的提高装置工作效率,压力板5电性连接有推动装置28,通过压力板5对换电槽4内部可替电芯8的位置进行检测,通过压力板5控制推动装置28,推动装置28控制伸缩杆29,进而使得第一齿板20或第二齿板24与从动齿环21脱离卡接,从而实现耳机槽3两侧中可替电芯8的一侧压力板5表面的弧形推板26会随弧形推板26的下移对可替电芯8进行推动,从而对耳机2内部的可替电芯8进行更换,提高结构合理性,降低装置损耗,同时可替电芯8可在换电槽4内设置多组,通过控制压力板5之间重量差值,控制压力板5表面重量高的一侧的弧形推板26对耳机2进行换电,有效避免多组可替电芯8放置在换电槽4内部容易产生堆积,且大大提高了耳机仓1的续航能力。

如图1-3和6-7所示,耳机2包括可替电芯8、耳机主体9、底座10和防护夹板16,耳机主体9的下端面滑动连接有弹簧18,弹簧18背离耳机主体9的一端滑动连接有底座10,防护夹板16的中部放置有可替电芯8。

使用时,可替电芯8放置于防护夹板16的中部,通过防护夹板16对可替电芯8进行防护,防止可替电芯8磕碰或碰撞产生破坏。

如图1-3和6-7所示,底座10的上端面开设有夹板槽17,夹板槽17内壁固定连接有弹簧18,弹簧18的背离夹板槽17的一端与防护夹板16固定相连。

使用时,通过弹簧18对防护夹板16弹性限位,由于可替电芯8多与耳机主体9之间通过接触式电极实现电连接,为提高对耳机2内可替电芯8位置的稳定,通过防护夹板16对可替电芯8进行弹性夹持。

如图1-5和8所示,驱动板6的上端面设有锥形凸起12,且锥形凸起12表面固定连接有顶杆13,防护夹板16底部开设有与顶杆13相适配的顶杆槽19。

使用时,当耳机2需要进行换电时,耳机2在耳机槽3的内部向下压动,当底座10内部的防护夹板16与顶杆13接触时,随着底座10的不断下移,防护夹板16在顶杆13的作用下逐渐展开,当底座10与驱动板6接触时,防护夹板16展开至最大,使得防护夹板16与耳机2内部的可替电芯8相脱离,便于换电装置7对耳机2进行换电,且在驱动板6的表面可嵌设有触碰感应器14用于监测底座10和驱动板6之间的贴合状态。

一种蓝牙耳机快速换电结的换电方法,耳机内部电量使用完后,将耳机2插入耳机槽3中,耳机2压合驱动板6,使得换电装置7工作将耳机2中的可替电芯8退出,并更换新的可替电芯8,更换完成后抽出耳机2即可继续使用,无需将耳机2放在耳机仓1中长期持续充电后才可使用。

工作原理:当耳机内部电量使用完后,将耳机2插入耳机槽3中,耳机2压合驱动板6,使得换电装置7工作将耳机2中的可替电芯8退出,并更换新的可替电芯8,更换完成后抽出耳机2即可继续使用,无需将耳机2放在耳机仓1中长期持续充电后才可使用,且无需手动控制,操作较为便捷,驱动板6通过弹性滑块11滑动连接在耳机槽3的内部,且弹性滑块11通过连接有弹簧,弹性连接在耳机槽3内壁相适配的槽内,驱动板6通过弹性滑块11和弹簧弹性连接在耳机槽3的内部,驱动板6随着耳机2下压,通过外螺纹管15驱动从动齿环21转动,从而通过传动组件控制弧形推板26移动,通过弧形推板26推动换电槽4内部的可替电芯8,对耳机2内部的可替电芯8进行更换,从动齿环21在驱动板6的驱动下转动,通过从动齿环21与第一齿板20和第二齿板24的啮合,从而使得第一齿板20和第二齿板24相向移动,同时第一齿板20和第二齿板24延伸有延伸杆23,延伸杆23通过连接杆22固定连接有弧形推板26,从而通过传动组件实现随着从动齿环21的转动驱动弧形推板26推掉可替电芯8向内侧移动,进而将耳机2内的可替电芯8挤出并更换,耳机2内退出的可替电芯8可置于换电槽4内部进行充电,并等待下一次换电,将可替电芯8置于压力板5的表面,通过弧形推板26将可替电芯8推入耳机2的内部,并将耳机2内部的可替电芯8挤出至换电槽4中,同时进一步的提高装置工作效率,压力板5电性连接有推动装置28,通过压力板5对换电槽4内部可替电芯8的位置进行检测,通过压力板5控制推动装置28,推动装置28控制伸缩杆29,进而使得第一齿板20或第二齿板24与从动齿环21脱离卡接,从而实现耳机槽3两侧中可替电芯8的一侧压力板5表面的弧形推板26会随弧形推板26的下移对可替电芯8进行推动,从而对耳机2内部的可替电芯8进行更换,提高结构合理性,降低装置损耗,同时可替电芯8可在换电槽4内设置多组,通过控制压力板5之间重量差值,控制压力板5表面重量高的一侧的弧形推板26对耳机2进行换电,有效避免多组可替电芯8放置在换电槽4内部容易产生堆积,且大大提高了耳机仓1的续航能力,且可替电芯8放置于防护夹板16的中部,通过防护夹板16对可替电芯8进行防护,防止可替电芯8磕碰或碰撞产生破坏,通过弹簧18对防护夹板16弹性限位,由于可替电芯8多与耳机主体9之间通过接触式电极实现电连接,为提高对耳机2内可替电芯8位置的稳定,通过防护夹板16对可替电芯8进行弹性夹持,当耳机2需要进行换电时,耳机2在耳机槽3的内部向下压动,当底座10内部的防护夹板16与顶杆13接触时,随着底座10的不断下移,防护夹板16在顶杆13的作用下逐渐展开,当底座10与驱动板6接触时,防护夹板16展开至最大,使得防护夹板16与耳机2内部的可替电芯8相脱离,便于换电装置7对耳机2进行换电。

相关技术
  • 一种蓝牙耳机快速换电结构及其换电方法
  • 换电设备解锁装置、换电设备及电池箱快速换电系统
技术分类

06120113788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