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承载小车、组装输送设备和井下矿车装配线及其操作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6:06:26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井下矿车标准化组装领域,具体涉及承载小车、组装输送设备和井下矿车装配线及其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地下矿产资源通过若干年受多种因素影响成型,在对井下矿藏进行采集时,受多种限制影响,井下矿车需要达到防明火和防金属线路裸露等严格的要求,从而致使井下矿车早生产过程中均采用独立的工位生产模式,该模式生产效率低,使单辆矿车生产周期长,而且所占用的生产空间过多,无法达到流水线式量产,因标准作业难于实现分解,造成产成品一致性较差,对装配人员技能要求高,前/后桥从下往上装配,装配效率低,且作业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承载小车、组装输送设备和井下矿车装配线及其操作方法,解决了现有井下矿车独立工位生产模式效率低及生产安全问题,实现了井下矿车流水线生产,通过明确的分工,提高生产效率。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承载支架,包括:

滑架;

轨道轮,所述滑架两端的两侧分别旋转连接轨道轮;

支撑架一,该支撑架一可拆卸连接在滑架上表面中心处;

支撑架二,该支撑架二可拆卸连接在滑架上表面居中位置;

定位部,该定位部可拆卸连接在滑架内。

进一步,所述支撑架一和支撑架二的支撑面可拆卸连接有垫块。

进一步,所述支撑架一顶端具有一对向内倾斜的支腿。

进一步,所述支撑架一为一对承载柱,一对所述承载柱分被固定在滑架上表面两侧。

进一步,所述支撑架二包括U型架、限位铰接座、限位卡板和U型限位框,所述滑架上表面两侧分被固定限位铰接座,所述U型架两端分别铰接在位于滑架上表面两侧的限位铰接座上,所述限位卡板固定在滑架的一端,所述U型限位框两端均与U型架一侧铰接,所述U型限位框套在限位卡板上。

进一步,所述滑架两侧分别铰接有护板,所述护板分别位于一对轨道轮之间。

进一步,所述定位部包括插销、插筒、限位杆和弹簧,所述插筒可拆卸连接在滑架中心处,所述插销底端穿过插筒可拆卸连接限位杆,所述插筒内底面和插销之间设置弹簧,且弹簧作用于插销。

一种组装输送设备,至少包括所述的承载支架,还包括:

承载支架;

一对滑道,一对该滑道分别可拆卸连接在承载支架上端和下端;

一对端轮,一对该端轮分别旋转连接在承载支架两端;

地拖链,该地拖链一端分别绕过一对所述滑道和一对所述端轮与地拖链另一端铰接,且地拖链与一对端轮铰接,所述插销插入地拖链的托孔内,且通过限位杆作用于托孔内上表面;

调节总成,该调节总成拆卸连接在承载支架的其中一端,且其中一个端轮旋转连接在调节部上;

变频电机,该变频电机可拆卸连接在承载支架另一端,且变频电机驱动端可拆卸连接有链轮一,所述另一个端轮的转轴上可拆卸连接有链轮二,所述链轮一和链轮二上啮合有驱动链,该驱动部可拆卸连接在承载支架另一端,且驱动部与另一个端轮联接;

一对盖板,一对该盖板可拆卸连接在承载支架顶端,且一对所述盖板分别位于地拖链两侧;

一对滑轨,一对该滑轨可拆卸连接承载支架上,且一对所述滑轨分别位于一对所述盖板两侧,所述轨道轮滑动连接在滑轨上;

两对引导滑槽,每对引导滑槽分别固定在端轮两侧的承载支架上,且一对所述引导滑槽间距与一对所述滑轨间距相同。

下承载滑槽,该下承载滑槽可拆卸连接在承载支架下,且下承载滑槽的两端分别与一对引导滑槽可拆卸连接。

一种井下矿车装配线,至少包括所述的组装输送设备,还包括:

沿盖板长度方向依次分布的工位一、工位二、工位三、工位四、工位五、工位六、工位七、工位八和工位九;

承载框架,该承载框架设置在地拖链上方,且承载框架覆盖工位三、工位四、工位五、工位六和工位七;

所述工位五上设置有一对发动机分装台、所述工位七上设置一对轮胎架,所述工位八上设置有驾驶室分装台;

所述承载框架上且分别位于工位四、工位五、工位六和工位七上方分别可拆卸连接有悬挂轨道行吊。

一种井下矿车装配线操作方法,至少包括上述所述的一种井下矿车装配线,还包括如下步骤:在工位一上将待装配主车架上表面坐落在一对承载小车上,两个承载小车分别支撑支架本体和发动机上,通过启动组装输送设备,带动承载小车移动至工位二,通过工位二对主车架的前后桥进行装配,然后进入工位三,工位三通过操作将主车架翻转,使主车架前后桥分被坐落在承载小车上,然后进入工位四,工位四将前后桥的零部件进行安装,然后进入工位五,通过工位五对发动机零配件进行组装,然后进入工位六,通过工位六对车架附带零部件进行安装,然后进入工位七,通过工位七对轮胎进行安装,然后进入工位八,通过工位八进行驾驶室安装,然后进入工位九,通过工位九进行整车调试检查,完成下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护板,有效解决了承载小车在运行是脚部深入轨道轮之间,进而实现了防止工人深入轨道轮之间发生安全事故。

由于采用了U型架、限位卡板和U型限位框,有效解决了支撑架一的高度不够造成车架偏斜的问题,进而实现了,通过U型限位框卡接在限位卡板上,使U型架保持竖立的稳定状态,防止受力倾倒。

由于采用了地拖链配合小车作为车架输送的装置,通过对车架匀速或变速输送,分别通过工位一、工位二、工位三、工位四、工位五、工位六、工位七、工位八和工位九,对车架依次完成组装下线,从而完成标准化生产。

由于采用了悬挂轨道行吊,通过悬挂轨道行吊吊装车载装置,提高了装配效率,同时形成单工位单独控制,防止由于多工位共用发生碰撞及安装等待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承载小车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U型架打开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支撑柱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内倾斜的支腿俯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插筒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组装输送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组装输送设备剖面图。

图8是本发明的井下矿车装配线结构示意图。

图中:1-滑架;2-轨道轮;3-支撑架一;31-承载柱;4-支撑架二;41-U型架;42-限位铰接座;43-限位卡板;44-U型限位框;5-垫块;6-护板;7-插销;8-插筒;9-限位杆;10-弹簧;11-承载支架;12-滑道;13-端轮;14-地拖链;15-调节总成;16-变频电机;161-链轮一;162-链轮二;163-驱动链;17-盖板;18-;滑轨;19-工位一;20-工位二;201-前桥分装台;202-后桥分装台;21-工位三;22-工位四;23-工位五;231-发动机分装台;24-工位六;25-工位七;251-轮胎架;26-工位八;261-驾驶室分装台;27-工位九;28-承载框架;29-悬挂轨道行吊;30-引导滑槽;301-下承载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照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 1 的结构示意图,一种承载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滑架1;

轨道轮2,所述滑架1两端的两侧分别旋转连接轨道轮2;

支撑架一3,该支撑架一3可拆卸连接在滑架1上表面中心处;

支撑架二4,该支撑架二4可拆卸连接在滑架1上表面居中位置;

定位部,该定位部可拆卸连接在滑架1内。

实际使用时:通过拖拽设备与定位部连接,定位部带动滑架1通过轨道轮2滑动,通过在支撑架一3或支撑架二4,承载物品或待装配主体进行移动,通过不同高度的支撑架一3和支撑架二4可以使承载设备保持水平。

本实施例中支撑架二4打开时,支撑架二4顶端高于支撑架一3顶端,支撑架二4关闭时,支撑架一3顶端高于支撑架二4。

实施例2:

参照图1-4,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支撑架一3和支撑架二4的支撑面可拆卸连接有垫块5。

实际使用时:车架或发动机搭载在支撑架一3及支撑架二4上,通过垫块5可以防止与车架或发动机硬性接触,在移动时造成碰撞损伤。

实施例3:

参照图4,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支撑架一3顶端具有一对向内倾斜的支腿。

实际使用时:支撑架一3具有内倾斜的支腿,通过倾斜的支腿对发动机或非平面的结构进行支撑,可以起到有效的支撑,不会出现单侧未与发动机接触,从而造成不稳定的支撑。

实施例4:

参照图1-3,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支撑架一3为一对承载柱31,一对所述承载柱31分被固定在滑架1上表面两侧。

实际使用时:通过承载柱31可以对校平的支撑面支撑,起到稳定的支撑作用。

实施例5:

参照图1-2,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支撑架二4包括U型架41、限位铰接座42、限位卡板43和U型限位框44,所述滑架1上表面两侧分被固定限位铰接座42,所述U型架41两端分别铰接在位于滑架1上表面两侧的限位铰接座42上,所述限位卡板43固定在滑架1的一端,所述U型限位框44两端均与U型架41一侧铰接,所述U型限位框44套在限位卡板43上。

实际使用时:将U型架41在限位铰接座42上转动,使U型架41竖力起来,使U型架41的支撑端位于,同时受限位铰接座42影响下,U型架41只能翻转90度,支撑架一3上方,从而提高支撑高度,防止车架及其他部件与地面接触,同时将U型限位框44套在限位卡板43上,时U型架41在受力时,通过U型限位框44与限位卡板43配合,限制U型架41在支撑时不会发生翻转,进而使U型架41可以起到稳定的支撑。

实施例6:

参照图 1和图3,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滑架1两侧分别铰接有护板6,所述护板6分别位于一对轨道轮2之间。

实际使用时:通过护板6可以防止人员脚部或物品伸入轨道轮2之间,防止移动的轨道轮2对其进行挤压破坏。

实施例7:

参照图5,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定位部包括插销7、插筒8、限位杆9和弹簧,所述插筒8可拆卸连接在滑架1中心处,所述插销7底端穿过插筒8可拆卸连接限位杆9,所述插筒8内底面和插销7之间设置弹簧10,且弹簧10作用于插销7。

实际使用时:推动插销7,插销7压缩弹簧10,同时插销7底部的限位杆9插入地拖链的托孔内,同时旋转插销7,插销7使限位杆9旋转90度,然后松开插销7,插销7受弹簧10作用下向上弹起,同时限位杆9卡在托孔内上表面,完成连接,通过地拖链拖动插销7即可带动滑架1通过轨道轮2移动。

实施例8:

参照图6-7,一种组装输送设备,至少包括上述所述的一种承载小车,还包括:

承载支架11;

一对滑道12,一对该滑道12分别可拆卸连接在承载支架11上端和下端;

一对端轮13,一对该端轮13分别旋转连接在承载支架11两端;

地拖链14,该地拖链14一端分别绕过一对所述滑道12和一对所述端轮13与地拖链14另一端铰接,且地拖链14与一对端轮13铰接,所述插销7插入地拖链14的托孔内,且通过限位杆9作用于托孔内上表面;

调节总成15,该调节总成15拆卸连接在承载支架11的其中一端,且其中一个端轮13旋转连接在调节部上;

变频电机16,该变频电机16可拆卸连接在承载支架11另一端,且变频电机16驱动端可拆卸连接有链轮一161,所述另一个端轮13的转轴上可拆卸连接有链轮二162,所述链轮一161和链轮二162上啮合有驱动链163,该驱动部可拆卸连接在承载支架11另一端,且驱动部与另一个端轮13联接;

一对盖板17,一对该盖板17可拆卸连接在承载支架11顶端,且一对所述盖板17分别位于地拖链14两侧;

一对滑轨18,一对该滑轨18可拆卸连接承载支架11上,且一对所述滑轨18分别位于一对所述盖板17两侧,所述轨道轮2滑动连接在滑轨18上;

两对引导滑槽30,每对引导滑槽30分别固定在端轮13两侧的承载支架11上,且一对所述引导滑槽30间距与一对所述滑轨18间距相同。

下承载滑槽301,该下承载滑槽301可拆卸连接在承载支架11下,且下承载滑槽301的两端分别与一对引导滑槽30可拆卸连接。

实际使用时:启动变频电机16,变频电机16驱动端通过链轮一161由驱动链163带动链轮二162转动,链轮二带动端轮13转动,端轮13配合另一侧的端轮13使地拖链14在滑道12上循环转动,地拖链通过插销7带动滑架1通过轨道轮2在滑道12上移动,通过控制变频电机16启停及转速,从而调节滑架1的移动速度,通过调节可以配合每个工位的所需的不同的安装时间。

通过盖板17可以掩盖滑道12和地拖链14之间产生的缝隙,防止人员踩空,及工具零部件调入,防止异物调入其中影响地拖链14的运转。

通过调节总成15,对其中一个端轮13前后进行调节,从而调节两个端轮13之间的间距,从而完成对地拖链14的涨紧程度调节,防止端轮13与地拖链14啮合不稳定。

承载小车在滑轨18移动的行程结束后,受地拖链14拖动进入引导滑槽30内,引导滑槽30对轨道轮2限制,防止承载小车脱离,使承载小车继续移动,并进入下承载滑槽301,通过下承载滑槽301对轨道轮2限位,使承载小车不会发生掉落,然后在进入另一侧的引导滑槽30内,然后在移动至滑轨18上

本实施例中调节总成15为常有调节涨紧结构。

实施例9:

参照图8,一种井下矿车装配线,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上述所述的一种组装输送设备,还包括:

沿盖板17长度方向依次分布的工位一、工位二20、工位三21、工位四22、工位五23、工位六24、工位七25、工位八26和工位九27;

承载框架28,该承载框架28设置在地拖链14上方,且承载框架28覆盖工位三21、工位四22、工位五23、工位六24和工位七25;

所述工位二20两侧分别设置有前桥分装台201和后桥分装台202,所述工位五23两侧分别设置有发动机分装台231、所述工位七25两侧分别设置有轮胎架251,所述工位八26上设置有驾驶室分装台;

所述承载框架28上且分别位于工位四22、工位五23、工位六24和工位七25上方分别可拆卸连接有悬挂轨道行吊29。

实际使用时:首先在工位一19上放置一对承载小车,通过室内的行车将车架反面放置在一对承载小车的支撑架一3上,具有内倾角的支撑架一3和承载柱31的滑架1分别支撑车架的发动机和车架本体,然后地拖链14带动承载小车移动至工位二20,同时工位一19重复上述步骤,车架移动至工位二20时,通过行车将前后桥吊起,然后分别配合工人通过前桥分装台201和后桥分装台202上的工具进行与车架安装,然后地拖链14带动承载小车移动至工位三21,同时工位二20重复上述步骤,工位三21通过行车将装有前后桥的车架吊起并翻转,同时将支撑架二4升起限位,将翻转后的车架防止在支撑架二4上,提高支撑高度,防止前后桥与地面接触,然后地拖链14带动承载小车移动至工位四22,同时工位三21重复上述步骤,工位四22配合悬挂轨道行吊29对车架进行零部件安装,如灭火箱体等零部件,然后地拖链14带动承载小车移动至工位五23,同时工位四22重复上述步骤,工位五23配合悬挂轨道行吊29对车架的发动机的零部件安装连接,通过发动机分装台231归类防止零部件,方便工人拿取操作,然后地拖链14带动承载小车移动至工位六24,同时工位五23重复上述步骤,工位六24配合悬挂轨道行吊29对车架的小型零部件进行安装,如拦截脱钩等零部件,然后地拖链14带动承载小车移动至工位七25,同时工位六24重复上述步骤,工位七25配合悬挂轨道行吊29吊取轮胎架251上的轮胎,然后对前后桥两侧的轮毂进行连接安装,然后地拖链14带动承载小车移动至工位八26,同时工位七25重复上述步骤,工位八26配合室内行吊将驾驶室内与车架连接,并对驾驶室内控制总成安装,所需的零部件放置在驾驶室分装台内,然后地拖链14带动承载小车移动至工位九27,同时工位八26重复上述步骤,工位九27对组装成品的车辆进行检验测试,然后配合室内行吊解除与承载小车的连接,完成车辆下线。

实施例10:

参照图1-8,一种井下矿车装配线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井下矿车装配线,还包括如下步骤:在工位一19上将待装配主车架上表面坐落在一对承载小车上,两个承载小车分别支撑支架本体和发动机上,通过启动组装输送设备,带动承载小车移动至工位二20,通过工位二20对主车架的前后桥进行装配,然后进入工位三21,工位三21通过操作将主车架翻转,使主车架前后桥分被坐落在承载小车上,然后进入工位四22,工位四22将前后桥的零部件进行安装,然后进入工位五23,通过工位五23对发动机零配件进行组装,然后进入工位六24,通过工位六24对车架附带零部件进行安装,然后进入工位七25,通过工位七25对轮胎进行安装,然后进入工位八26,通过工位八26进行驾驶室安装,然后进入工位九27,通过工位九27进行整车调试检查,完成下线。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其都在该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相关技术
  • 承载小车、组装输送设备和井下矿车装配线及其操作方法
  • 一种RGV智能小车输送装配线
技术分类

06120114703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