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无线充电系统、方法和功能壳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8:32:25


无线充电系统、方法和功能壳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充电系统、方法和功能壳。

背景技术

无线充电技术(wireless charging technology,WCT)利用电场、磁场、微波或者激光等传导介质以实现电能的无线传输,由于其具有无导线限制、无插拔等优势,目前在电子设备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电子设备可以采用无线充电方式进行正向充电,即电子设备接收其他电子设备的电能。电子设备也可以采用无线充电方式进行反向充电,即电子设备向其他电子设备提供电能。

为了扩展和加强电子设备的功能,可以在电子设备上设置智能配件,通过该智能配件向用户提供相应功能。该智能配件可以是心率保护壳、补光灯保护壳、游戏保护壳和无线充电保护壳等,即具有各种各样的电子电气功能的保护壳。该电子设备可以通过无线反向充电向该智能配件提供电能,以支持该智能配件的各种电子电气功能。即该智能配件具备无线充电能力。

由于上述智能配件也具备无线充电能力,即设置有无线充电线圈,所以在设置有智能配件的电子设备接收其他电子设备的电能或向其他电子设备提供电能时,会导致无线充电系统存在一个无线充电发射设备和两个无线充电接收设备。然而,由于无线充电Qi标准的无线充电系统仅支持一对一的带内通信,在同一时刻只能实现一对一的无线电能传输,所以该智能配件会影响该电子设备的正向充电或反向充电,导致设置有该智能配件的电子设备无法正常进行正向充电或反向充电。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系统、方法和功能壳,以避免功能壳的无线充电线圈影响第一电子设备进行正向充电或反向充电,使得第一电子设备无需拆卸功能壳,便可以正常进行正向充电或反向充电。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充电系统,该无线充电系统可以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功能壳和第二电子设备。功能壳设置于第一电子设备上,功能壳位于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之间。功能壳包括壳体、无线充电线圈、无线充电控制模块和功能模块。壳体用于承载该无线充电线圈、该无线充电控制模块和该功能模块,该无线充电控制模块连接于该无线充电线圈和该功能模块之间。当该功能壳处于第一模式时,该无线充电控制模块用于断开该无线充电线圈和该功能模块之间的通路,第一电子设备用于透过该无线充电线圈接收来自第二电子设备的电能。

可见,本实施例中,功能壳可以在处于第一模式时,控制自身的无线充电通路断开,第一电子设备可以透过功能壳的无线充电线圈进行正向充电,从而避免功能壳的无线充电线圈影响第一电子设备进行正向充电,使得第一电子设备无需拆卸功能壳,便可以正常进行正向充电,而不会出现断充的现象。

功能壳处于第一模式时,功能壳与第二电子设备不通信。第一电子设备透过功能壳的无线充电线圈接收来自第二电子设备的电能是指,功能壳的无线充电线圈不感应第二电子设备发射的磁场能量,该磁场能量可以透传至第一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线圈,第一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线圈可以感应该磁场能量,将磁场能量转换为电能,实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来自第二电子设备的电能。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电子设备还用于发射第一交流电信号。该无线充电控制模块还用于通过功能壳的无线充电线圈接收第一交流电信号,并检测第一交流电信号的频率或电压,当第一交流电信号的频率或电压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确定功能壳进入第一模式。第一电子设备还用于接收第一交流电信号,响应于第一交流电信号,向第二电子设备发射第一握手信号,第一握手信号用于触发第二电子设备透过无线充电线圈向第一电子设备传输电能。

本实施例中,功能壳的无线充电控制模块可以通过检测第二电子设备发射的第一交流电信号的频率或电压,确定功能壳进入第一模式,功能壳在处于第一模式时,控制自身的无线充电通路断开,第一电子设备可以透过功能壳的无线充电线圈进行正向充电。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预设条件包括第一交流电信号的频率或电压属于第一阈值范围。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功能壳处于第二模式时,该无线充电控制模块用于导通功能壳的无线充电线圈和功能模块之间的通路,第一电子设备还用于对功能壳充电。

本实施例中,功能壳可以在处于第一模式时,控制自身的无线充电通路导通,功能壳可以通过功能壳的无线充电线圈接收来自第一电子设备的电能,以支持功能壳的电气功能。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电子设备还用于发射第二交流电信号。无线充电控制模块还用于通过无线充电线圈接收第二交流电信号,并检测第二交流电信号的频率或电压,当第二交流电信号的频率或电压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确定功能壳进入第二模式。无线充电控制模块还用于响应于第二交流电信号,通过无线充电线圈发射第二握手信号,第二握手信号用于触发第一电子设备通过功能壳的无线充电线圈向功能壳传输电能。

本实施例中,功能壳的无线充电控制模块可以通过检测第一电子设备发射的第二交流电信号的频率或电压,确定功能壳进入第二模式,功能壳在处于第二模式时,控制自身的无线充电通路导通,以接收第一电子设备提供的电能。

功能壳处于第二模式时,功能壳与第一电子设备可通信。第一电子设备通过功能壳的无线充电线圈向功能壳传输电能是指,功能壳的无线充电线圈可以感应第一电子设备发射的磁场能量,将磁场能量转换为电能,实现第一电子设备向功能壳提供电能。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预设条件包括频率或电压属于第二阈值范围。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功能壳的无线充电线圈为平面型线圈,功能壳的无线充电线圈的靠近第一电子设备的一面和远离第一电子设备的一面均未设置磁屏蔽片。

本实施例中,功能壳的无线充电线圈为空心线圈,未设置磁屏蔽片,所以电磁场可以双向透传。例如,第二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线圈发射的电磁场可以透过功能壳的无线充电线圈传输至第一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线圈。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功能模块包括补光灯驱动控制模块和补光灯,补光灯驱动控制模块和补光灯电连接,补光灯驱动控制模块用于控制补光灯的光照,补光灯和壳体转动连接。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充电系统,该无线充电系统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功能壳和第二电子设备。功能壳设置于第一电子设备上,功能壳位于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之间。功能壳包括壳体、无线充电线圈、无线充电控制模块和功能模块。该壳体用于承载该无线充电线圈、该无线充电控制模块和该功能模块,该无线充电控制模块连接于该无线充电线圈和该功能模块之间。当功能壳处于第一模式时,该无线充电控制模块用于断开该无线充电线圈和该功能模块之间的通路,第一电子设备用于透过该无线充电线圈对第二电子设备充电。

可见,本实施例中,功能壳可以在处于第一模式时,控制自身的无线充电通路断开,第一电子设备可以透过功能壳的无线充电线圈进行反向充电,从而避免功能壳的无线充电线圈影响第一电子设备进行反向充电,使得第一电子设备无需拆卸功能壳,便可以正常进行反向充电,而不会出现断充的现象。

功能壳处于第一模式时,功能壳与第二电子设备不通信。第一电子设备透过功能壳的无线充电线圈对第二电子设备充电是指,功能壳的无线充电线圈不感应第一电子设备发射的磁场能量,该磁场能量可以透传至第二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线圈,第二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线圈可以感应该磁场能量,将磁场能量转换为电能,实现第二电子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电子设备的电能。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一可能的设计中的第二设备可以是下述具体实施例方式中的第三电子设备。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电子设备还用于发射第一交流电信号。无线充电控制模块还用于通过功能壳的无线充电线圈接收第一交流电信号,并检测第一交流电信号的频率或电压,当第一交流电信号的频率或电压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确定功能壳进入第一模式。第二电子设备还用于接收第一交流电信号,响应于第一交流电信号,向第一电子设备发射第一握手信号,第一握手信号用于触发第一电子设备透过无线充电线圈向第二电子设备传输电能。

本实施例中,功能壳的无线充电控制模块可以通过检测第一电子设备发射的第一交流电信号的频率或电压,确定功能壳进入第一模式,功能壳在处于第一模式时,控制自身的无线充电通路断开,第一电子设备可以透过功能壳的无线充电线圈进行反向充电。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预设条件包括频率或电压属于第一阈值范围。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功能壳处于第二模式时,无线充电控制模块用于导通无线充电线圈和功能模块之间的通路,第一电子设备还用于对功能壳充电。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电子设备还用于发射第二交流电信号,无线充电控制模块还用于通过功能壳的无线充电线圈接收第二交流电信号,并检测第二交流电信号的频率或电压,当第二交流电信号的频率或电压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确定功能壳进入第二模式。无线充电控制模块还用于响应于第二交流电信号,通过无线充电线圈发射第二握手信号,第二握手信号用于触发第一电子设备通过功能壳的无线充电线圈向功能壳传输电能。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预设条件包括频率或电压属于第二阈值范围。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无线充电线圈为平面型线圈,无线充电线圈的靠近第一电子设备的一面和远离第一电子设备的一面均未设置磁屏蔽片。

本实施例中,功能壳的无线充电线圈为空心线圈,未设置磁屏蔽片,所以电磁场可以双向透传。例如,第一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线圈发射的电磁场可以透过功能壳的无线充电线圈传输至第三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线圈。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功能模块包括补光灯驱动控制模块和补光灯,补光灯驱动控制模块和补光灯电连接,补光灯驱动控制模块用于控制补光灯的光照,补光灯和壳体转动连接。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充电方法,无线充电方法应用于无线充电系统,无线充电系统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和功能壳。功能壳设置于第一电子设备上。功能壳包括壳体、无线充电线圈、无线充电控制模块和功能模块。壳体用于承载该无线充电线圈、该无线充电控制模块和该功能模块,该无线充电控制模块连接于该无线充电线圈和该功能模块之间。

无线充电系统还包括第二电子设备,功能壳位于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之间,该方法包括:当功能壳处于第一模式时,该无线充电控制模块断开该无线充电线圈和该功能模块之间的通路,第一电子设备透过功能壳的无线充电线圈接收来自第二电子设备的电能;或者,

无线充电系统还包括第三电子设备,功能壳位于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三电子设备之间,该方法包括:当功能壳处于第一模式时,该无线充电控制模块断开该无线充电线圈和该功能模块之间的通路,第一电子设备透过功能壳的无线充电线圈对第三电子设备充电。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第一电子设备透过功能壳的无线充电线圈接收来自第二电子设备的电能之前,该方法还包括:无线充电控制模块通过功能壳的无线充电线圈接收第二电子设备发射的第一交流电信号,并检测第一交流电信号的频率或电压,当第一交流电信号的频率或电压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确定功能壳进入第一模式。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第二电子设备发射的第一交流电信号,响应于第一交流电信号,向第二电子设备发射第一握手信号,第一握手信号用于触发第二电子设备透过无线充电线圈向第一电子设备传输电能。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第一电子设备透过功能壳的无线充电线圈对第三电子设备充电之前,该方法还包括:无线充电控制模块通过功能壳的无线充电线圈接收第一电子设备发射的第一交流电信号,并检测第一交流电信号的频率或电压,当第一交流电信号的频率或电压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确定功能壳进入第一模式。第三电子设备接收第一电子设备发射的第一交流电信号,响应于第一交流电信号,向第一电子设备发射第一握手信号,第一握手信号用于触发第一电子设备透过无线充电线圈向第三电子设备传输电能。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预设条件包括频率或电压属于第一阈值范围。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当功能壳处于第二模式时,无线充电控制模块导通功能壳的无线充电线圈和功能模块之间的通路,第一电子设备对功能壳充电。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无线充电控制模块通过功能壳的无线充电线圈接收第一电子设备发射的第二交流电信号,并检测第二交流电信号的频率或电压,当第二交流电信号的频率或电压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确定功能壳进入第二模式。无线充电控制模块响应于第二交流电信号,通过无线充电线圈发射第二握手信号,第二握手信号用于触发第一电子设备通过功能壳的无线充电线圈向功能壳传输电能。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预设条件包括频率或电压属于第二阈值范围。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功能壳,功能壳包括壳体、无线充电线圈、无线充电控制模块和功能模块。壳体用于承载该无线充电线圈、该无线充电控制模块和该功能模块,该无线充电控制模块连接于该无线充电线圈和该功能模块之间,该壳体设置于第一电子设备上。当功能壳处于第一模式时,无线充电控制模块用于断开功能壳的无线充电线圈和功能模块之间的通路,断开功能壳的无线充电线圈和功能模块之间的通路用于第一电子设备透过功能壳的无线充电线圈接收来自第二电子设备的电能,功能壳位于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之间,或者断开功能壳的无线充电线圈和功能模块之间的通路用于第一电子设备透过功能壳的无线充电线圈对第三电子设备充电,功能壳位于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三电子设备之间。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断开功能壳的无线充电线圈和功能模块之间的通路用于第一电子设备透过功能壳的无线充电线圈接收来自第二电子设备的电能时,无线充电控制模块还用于通过功能壳的无线充电线圈接收第二电子设备发射的第一交流电信号,并检测第一交流电信号的频率或电压,当第一交流电信号的频率或电压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确定功能壳进入第一模式。

当断开功能壳的无线充电线圈和功能模块之间的通路用于第一电子设备透过功能壳的无线充电线圈对第三电子设备充电时,无线充电控制模块还用于通过功能壳的无线充电线圈接收第一电子设备发射的第一交流电信号,并检测第一交流电信号的频率或电压,当第一交流电信号的频率或电压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确定功能壳进入第一模式。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功能壳处于第二模式时,无线充电控制模块用于导通功能壳的无线充电线圈和功能模块之间的通路,无线充电控制模块还用于通过功能壳的无线充电线圈接收第一电子设备传输的电能。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无线充电控制模块还用于通过功能壳的无线充电线圈接收第一电子设备发射的第二交流电信号,并检测第二交流电信号的频率或电压,当第二交流电信号的频率或电压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确定功能壳进入第二模式。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功能壳的无线充电线圈为平面型线圈,功能壳的无线充电线圈的靠近第一电子设备的一面和远离第一电子设备的一面均未设置磁屏蔽片。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功能模块包括补光灯驱动控制模块和补光灯,补光灯驱动控制模块和补光灯电连接,补光灯驱动控制模块用于控制补光灯的光照,补光灯和壳体转动连接。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在处理器上运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任一方面的所述的无线充电方法。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储存有上述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软件指令,该计算机软件指令包含用于执行上述任一方面的所述的无线充电方法。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装置,该装置以芯片的产品形态存在,该装置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耦合,保存该装置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使得该装置执行上述任一方面所述的无线充电方法。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的第三方面至第七方面的各种可能的设计的效果描述可以参考本申请的第一方面至第二方面各方面及对应的可行实施方式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无线充电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功能壳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无线充电场景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无线充电场景中线圈堆叠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无线充电场景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无线充电场景中线圈堆叠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无线充电方法的流程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功能壳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功能壳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应当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至少一个(项)”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用于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只存在A,只存在B以及同时存在A和B三种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和b”,“a和c”,“b和c”,或“a和b和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此外,本申请中,“上”、“下”等方位术语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相对附图中的部件示意置放的方位来定义的,应当理解到,这些方向性术语可以是相对的概念,它们用于相对于的描述和澄清,其可以根据附图中部件附图所放置的方位的变化而相应地发生变化。

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到的部分用语进行解释说明,以便于本领域人员理解:

正向充电:电子设备接收其他电子设备的电能。以第一电子设备的正向充电为例,第一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线圈作为接收(receive,Rx)线圈。第一电子设备作为无线充电接收设备。第二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线圈作为发射(transmit,Tx)线圈。第二电子设备作为无线充电发射设备。第一电子设备通过自身的无线充电线圈接收第二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线圈发出的磁场能量,并将磁场能量转换为电能,以对第一电子设备充电。由此,实现电能由第二电子设备向第一电子设备的无线传输。

反向充电:电子设备向其他电子设备提供电能。以第一电子设备的反向充电为例,第一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线圈作为发射(transmit,Tx)线圈。第一电子设备作为无线充电发射设备。第三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线圈作为接收(receive,Rx)线圈。第三电子设备作为无线充电接收设备。第一电子设备通过自身的无线充电线圈发出磁场能量,第三电子设备通过自身的无线充电线圈接收磁场能量,并将磁场能量转换为电能,以对第三电子设备充电。由此,实现电能由第一电子设备向第三电子设备的无线传输。

双向充电:在一些情况下,电子设备可以接收其他电子设备的电能,在另一些情况下,电子设备可以向其他电子设备提供电能。以第一电子设备的双向充电为例,在一些情况下,第一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线圈作为接收(receive,Rx)线圈,第二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线圈作为发射(transmit,Tx)线圈,实现电能由第二电子设备向第一电子设备的无线传输。在另一些情况下,第一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线圈作为发射(transmit,Tx)线圈,第三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线圈作为接收(receive,Rx)线圈,实现电能由第一电子设备向第三电子设备的无线传输。

第一模式: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装置的一种工作模式,处于该工作模式时,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装置与其他电子设备不通信。例如,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装置可以是功能壳。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模式也可以称为静默模式或静默状态等。

第二模式: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装置的另一种工作模式,处于该工作模式时,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装置与其他电子设备可通信。例如,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装置可以是功能壳。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模式也可以称为通信模式或通信状态等。

本申请实施例的功能壳有如上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这两种模式,功能壳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自动进入对应模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的阐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无线充电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种应用场景中,无线充电系统可以包括第一电子设备100、功能壳200和第二电子设备300。另一种应用场景中,无线充电系统可以包括第一电子设备100、功能壳200和第三电子设备400。第一电子设备100、功能壳200、第二电子设备300和第三电子设备400各自均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第一电子设备100、功能壳200、第二电子设备300和第三电子设备400各自均设置有无线充电线圈。上述任一应用场景中,功能壳200设置在第一电子设备100上。功能壳200作为智能配件(也可称为附属设备),用于扩展和加强第一电子设备100的功能。在一些情况下,例如,第一电子设备100没有正向充电需求也没有反向充电需求,功能壳200的无线充电线圈作为Rx线圈,第一电子设备100的无线充电线圈作为Tx线圈,第一电子设备100的Tx线圈与功能壳200的Rx线圈之间通过电磁场耦合来实现电能的无线传输,即第一电子设备100向功能壳200提供电能,以支持功能壳200的电子电气功能。

其中,功能壳200与第一电子设备100可以是各自独立的。功能壳200与第一电子设备100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例如,功能壳200可以套设在第一电子设备100上。或者,功能壳200可以是第一电子设备100的一部分,例如,第一电子设备100的后盖。

当第一电子设备100需要进行正向充电时,即第一电子设备100需要接收第二电子设备300的电能时,第一电子设备100的无线充电线圈作为Rx线圈,第二电子设备300的无线充电线圈作为Tx线圈。设置在第一电子设备100上的功能壳200的无线充电线圈也是一个Rx线圈,由此,无线充电系统中会存在两个Rx线圈和一个Tx线圈。并且功能壳200的无线充电线圈位于第一电子设备100的无线充电线圈和第二电子设备300的无线充电线圈之间。本申请实施例的功能壳200可以进入第一模式,控制自身的无线充电通路断开,第一电子设备100可以透过功能壳200的无线充电线圈接收第二电子设备300的电能,从而避免功能壳200的无线充电线圈影响第一电子设备100的正向充电。

当第一电子设备100需要进行反向充电时,即第一电子设备100需要向第三电子设备400提供电能时,第一电子设备100的无线充电线圈作为Tx线圈,第三电子设备400的无线充电线圈作为Rx线圈。设置在第一电子设备100上的功能壳200的无线充电线圈也是一个Rx线圈,由此,无线充电系统中会存在两个Rx线圈和一个Tx线圈。并且功能壳200的无线充电线圈位于第一电子设备100的无线充电线圈和第三电子设备400的无线充电线圈之间。本申请实施例的功能壳200可以进入第一模式,控制自身的无线充电通路断开,第一电子设备100可以透过功能壳200的无线充电线圈对第三电子设备400充电,从而避免功能壳200的无线充电线圈影响第一电子设备100的反向充电。

本申请实施例的功能壳可以在处于第一模式时,控制自身的无线充电通路断开,第一电子设备可以透过功能壳的无线充电线圈进行正向充电或反向充电,从而避免功能壳的无线充电线圈影响第一电子设备进行正向充电或反向充电,使得第一电子设备无需拆卸功能壳,便可以正常进行正向充电或反向充电,而不会出现断充的现象。

本申请实施例不具体限定电子设备的类型,上述第一电子设备、第二电子设备和第三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智能电话、平板电脑、桌面型、膝上型、手持计算机、笔记本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移动电话、视频电话、电子书阅读器、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3(Moving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io Layer III,MP3)、MP4、掌上游戏机、数码相机、智能穿戴产品(例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耳机等)、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设备等具有无线设备。上述第一电子设备、第二电子设备和第三电子设备还可以是无线充电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家用电器、无线充电底座、无人机等电子产品。上述第一电子设备、第二电子设备和第三电子设备还可以是未来其他形态或用途的电子产品。上述功能壳为第一电子设备的附属设备,且和第一电子设备物理连接(直接或间接连接),以给第一电子设备提供更多的扩展功能。该功能壳的内部有需要消耗电能的应用电路。例如,功能壳可以为与第一电子设备配套使用的心率保护壳、补光灯保护壳、游戏保护壳、散热保护壳、键盘保护壳等附属设备。功能壳在提供相应的扩展功能的同时还可以保护第一电子设备的外壳或改善美观。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电子设备、第二电子设备、第三电子设备以及功能壳的具体形态不作特殊限制。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功能壳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功能壳可以包括壳体201、无线充电线圈202、无线充电控制模块203和功能模块204。壳体201设置在第一电子设备上。

壳体201用于承载无线充电线圈202、无线充电控制模块203和功能模块204。例如,壳体201中设置有腔体,该腔体用于容纳无线充电线圈202、无线充电控制模块203和功能模块204中的部分或全部,使得无线充电线圈202、无线充电控制模块203和功能模块204中的部分或全部内嵌于壳体201内。举例而言,该壳体201可以包括盖板和边框,边框设置在盖板四周边缘,盖板和边框可以形成一凹槽,这一凹槽可以用于容纳第一电子设备。上述腔体可以设置在该盖板内。

无线充电线圈202用于感应第一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线圈发射出的磁场。

无线充电控制模块203连接于无线充电线圈202和功能模块204之间。当功能壳处于第一模式时,无线充电控制模块203用于断开无线充电线圈201和功能模块204之间的通路。第一电子设备可以透过无线充电线圈202对第三电子设备充电,或者,可以透过无线充电线圈202接收来自第二电子设备的电能。

功能模块204可以是用于提供相应的扩展功能的电路。例如,功能壳为心率保护壳,功能模块204可以包括光学心率传感器。功能壳为补光灯保护壳,功能模块204可以包括补光灯。当然可以理解的,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功能模块还可以包括无线通信模块,该无线通信模块可以提供应用在功能壳上的包括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蓝牙,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调频(frequency modulation,FM),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红外技术(infrared,IR)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无线通信模块可以是集成至少一个通信处理模块的一个或多个器件。

一种可实现方式,该功能壳位于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之间。无线充电控制模块203还可以用于通过无线充电线圈202接收第二电子设备发射的第一交流电信号,并检测第一交流电信号的频率或电压,当第一交流电信号的频率或电压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确定功能壳进入第一模式。

上述无线充电控制模块203还可以用于通过无线充电线圈202接收第二电子设备发射的第一交流电信号是指,无线充电线圈202接收第二电子设备发射的磁场能量,并将磁场能量转换为电能,即得到上述第一交流电信号,无线充电线圈202将该第一交流电信号传递给无线充电控制模块203。

示例性的,无线充电Qi标准规定无线充电的阶段包括:Ping阶段(起ping阶段)、识别和配置阶段、电能传输阶段。第一电子设备在需要进行正向充电时,即由第二电子设备向第一电子设备传输电能,第二电子设备可以进入Ping阶段,通过自身的无线充电线圈发射第一交流电信号,功能壳的无线充电控制模块203通过无线充电线圈202接收第二电子设备发射的第一交流电信号,并检测第一交流电信号的频率或电压,当第一交流电信号的频率或电压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确定功能壳进入第一模式。第一电子设备可以通过自身的无线充电线圈接收第二电子设备发射的第一交流电信号,并响应该第一交流电信号,通过自身的无线充电线圈向第二电子设备发射第一握手信号,第一握手信号用于触发第二电子设备透过功能壳的无线充电线圈202向第一电子设备传输电能。例如,第二电子设备可以基于该第一握手信号,与第一电子设备完成识别和配置阶段的相关处理流程,进而进入电能传输阶段,向第一电子设备充电。

另一种可实现方式,该功能壳位于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三电子设备之间。无线充电控制模块203还可以用于通过无线充电线圈202接收第一电子设备发射的第一交流电信号,并检测第一交流电信号的频率或电压,当第一交流电信号的频率或电压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确定功能壳进入第一模式。

上述无线充电控制模块203还可以用于通过无线充电线圈202接收第一电子设备发射的第一交流电信号是指,无线充电线圈202接收第一电子设备发射的磁场能量,并将磁场能量转换为电能,即得到上述第一交流电信号,无线充电线圈202将该第一交流电信号传递给无线充电控制模块203。

示例性的,第一电子设备在需要进行反向充电时,即由第一电子设备向第三电子设备传输电能,第一电子设备可以进入Ping阶段,通过自身的无线充电线圈发射第一交流电信号,功能壳的无线充电控制模块203通过无线充电线圈202接收第一电子设备发射的第一交流电信号,并检测第一交流电信号的频率或电压,当第一交流电信号的频率或电压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确定功能壳进入第一模式。第三电子设备可以通过自身的无线充电线圈接收第一电子设备发射的第一交流电信号,并响应该第一交流电信号,通过自身的无线充电线圈向第一电子设备发射第一握手信号,第一握手信号用于触发第一电子设备透过功能壳的无线充电线圈202向第三电子设备传输电能。例如,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基于该第一握手信号,与第三电子设备完成识别和配置阶段的相关处理流程,进而进入电能传输阶段,向第三电子设备充电。

第一预设条件可以包括上述频率或电压属于第一阈值范围。该第一阈值范围可以根据需求进行灵活设置。例如,第一预设条件是上述频率属于第一阈值范围,该第一阈值范围可以是120kHz至130kHz。当无线充电控制模块203检测到第一交流电信号的频率属于120kHz至130kHz这个范围内时,无线充电控制模块203确定功能壳进入第一模式,并断开无线充电线圈202和功能模块204之间的通路。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阈值范围还可以是其他更大或更小的范围,本申请实施例不以上述举例作为限制。

可选的,当功能壳处于第二模式时,无线充电控制模块203用于导通无线充电线圈202和功能模块204之间的通路。无线充电控制模块203可以通过无线充电线圈202接收第一电子设备传输的电能,并提供给功能模块204。

另一种可实现方式,无线充电控制模块203还可以用于通过无线充电线圈202接收第一电子设备发射的第二交流电信号,并检测第二交流电信号的频率或电压,当第二交流电信号的频率或电压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确定功能壳进入第二模式。无线充电控制模块203响应于第二交流电信号,通过无线充电线圈202发射第二握手信号,该第二握手信号用于触发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无线充电线圈202向功能壳传输电能。

这里的触发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无线充电线圈202向功能壳传输电能,是指,第一电子设备基于该第二握手信号,通过自身的无线充电线圈发射磁场能量,功能壳的无线充电线圈202接收该磁场能量,并将磁场能量转换为电能,并传递给功能壳的功能模块204。

示例性的,第一电子设备在需要向功能壳充电时,可以进入Ping阶段,通过自身的无线充电线圈发射第二交流电信号,功能壳的无线充电控制模块203通过无线充电线圈202接收第一电子设备发射的第二交流电信号,并检测第二交流电信号的频率或电压,当第二交流电信号的频率或电压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确定功能壳进入第二模式。功能壳的无线充电控制模块203响应该第二交流电信号,通过无线充电线圈202向第一电子设备发射第二握手信号,第二握手信号用于触发第一电子设备向功能壳传输电能。例如,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基于该第二握手信号,与功能壳完成识别和配置阶段的相关处理流程,进而进入电能传输阶段,向功能壳充电。

第二预设条件可以包括上述频率或电压属于第二阈值范围。该第二阈值范围可以根据需求进行灵活设置。例如,第二预设条件是上述频率属于第二阈值范围,该第二阈值范围可以是100kHz至110kHz。当无线充电控制模块203检测到第二交流电信号的频率属于100kHz至110kHz这个范围内时,无线充电控制模块203确定功能壳进入第二模式,并导通无线充电线圈202和功能模块204之间的通路。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二阈值范围还可以是其他更大或更小的范围,本申请实施例不以上述举例作为限制。

第一阈值范围所包括的频率和第二阈值范围所包括的频率不同。一种示例,上述第一阈值范围可以包括除第二阈值范围之外的其他频率。

示例性的,上述任意一种实现方式的无线充电控制模块203可以包括频率检测电路、开关电路和控制器,频率检测电路用于检测第一交流电信号或第二交流电信号的频率,控制器用于基于第一交流电信号或第二交流电信号的频率,控制该开关电路,以断开或导通无线充电线圈202和功能模块204之间的通路。可以理解的,该无线充电控制模块203还可以整流电路等其他电路,控制器还可以有其他功能,本申请实施例不一一举例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充电线圈202可以为平面型线圈,无线充电线圈202的靠近第一电子设备的一面和远离第一电子设备的一面均未设置磁屏蔽片。其中,平面型线圈可以是常由单股或多股导线绕制,或者由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Board,PCB)印制成的导电图案,一般为圆形或矩形。磁屏蔽片可以为高磁导率材料,例如铁氧体、纳米晶,其尺寸通常会覆盖住线圈的面积,以屏蔽磁场对其他电路的干扰或避免磁场在金属上产生涡流而引起发热。

由于本申请实施例的功能壳的无线充电线圈202为空心线圈,未设置磁屏蔽片,所以电磁场可以双向透传。例如,第二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线圈发射的电磁场可以透过功能壳的无线充电线圈202传输至第一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线圈。第一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线圈发射的电磁场可以透过功能壳的无线充电线圈202传输至第三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线圈。

功能壳的无线充电线圈202的位置可以根据第一电子设备上的无线充电线圈的位置进行合理设置,以确保功能壳的无线充电线圈202可以感应到第一电子设备上的无线充电线圈发射的无线电能。例如,第一电子设备上的无线充电线圈位于无线充电线圈所在平面的中心区域,无线充电线圈202可以位于无线充电线圈202所在平面的中心区域。换言之,第一电子设备上的无线充电线圈与无线充电线圈202各自沿第一方向的投影完全重合或部分重合。该第一方向可以是第一电子设备上的无线充电线圈所在平面的法线方向。

本实施例,功能壳包括壳体、无线充电线圈、无线充电控制模块和功能模块。无线充电控制模块连接于无线充电线圈和功能模块之间,壳体设置于第一电子设备上。当功能壳处于第一模式时,无线充电控制模块用于断开无线充电线圈和功能模块之间的通路。第一电子设备可以透过功能壳的无线充电线圈进行正向充电或反向充电,从而避免功能壳的无线充电线圈影响第一电子设备进行正向充电或反向充电,使得第一电子设备无需拆卸功能壳,便可以正常进行正向充电或反向充电,而不会出现断充的现象。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无线充电场景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以第一电子设备100为手机,第二电子设备300为无线充电底座为例。即无线充电系统可以包括手机、设置在手机上的功能壳和无线充电底座。该功能壳的具体结构可以如图2所示实施例所述,此处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以手机和功能壳拆分作为示意性说明,实际使用过程中功能壳设置在手机上。并且功能壳的具体形态不以图3所示形态作为限制。

无线充电底座用于对手机进行无线充电。图3所示的无线充电底座支撑手机水平放置在其上方,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充电底座还可以具备其它形态,例如为立式无线充电器,具备一定的倾斜度,以使手机可以倚靠贴紧无线充电底座。

功能壳位于无线充电底座和手机之间。即功能壳的无线充电线圈位于无线充电底座的无线充电线圈和手机的无线充电线圈之间。具体可以参照图4所示,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无线充电场景中线圈堆叠的示意图,从上之下,依次为手机的无线充电线圈、功能壳的无线充电线圈和无线充电底座的无线充电线圈。

无线充电底座的无线充电线圈作为Tx线圈,手机的无线充电线圈作为Rx线圈。由于功能壳的无线充电线圈为空心线圈,未设置磁屏蔽片,所以如图4所示,无线充电底座的无线充电线圈(Tx线圈)发射的电磁场可以透过功能壳的无线充电线圈,传输至手机的无线充电线圈(Rx线圈)。

功能壳处于第一模式时,功能壳的无线充电线圈与Tx线圈之间不通信。由此,无线充电底座的无线充电线圈(Tx线圈)仅与手机的无线充电线圈(Rx线圈)通信,进而实现电能由无线充电底座向手机的传输。

功能壳可以通过检测无线充电底座的无线充电线圈(Tx线圈)发射的交流电信号的频率或电压,确定功能壳是否进入第一模式。例如,当功能壳的无线充电控制模块检测到无线充电底座的无线充电线圈(Tx线圈)发射的交流电信号的频率或电压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可以确定功能壳进入第一模式。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无线充电场景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以第一电子设备100为手机,第三电子设备400为智能手表为例。即无线充电系统可以包括手机、设置在手机上的功能壳和智能手表。该功能壳的具体结构可以如图2所示实施例所述,此处不再赘述。

手机用于对智能手表进行无线充电。即手机给智能手表反向充电。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以手机和功能壳拆分作为示意性说明,实际使用过程中功能壳设置在手机上。并且功能壳的具体形态不以图5所示形态作为限制。

功能壳位于智能手表和手机之间。即功能壳的无线充电线圈位于智能手表的无线充电线圈和手机的无线充电线圈之间。具体可以参照图6所示,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无线充电场景中线圈堆叠的示意图,从上之下,依次为手机的无线充电线圈、功能壳的无线充电线圈和智能手表的无线充电线圈。

手机的无线充电线圈作为Tx线圈,智能手表的无线充电线圈作为Rx线圈。由于功能壳的无线充电线圈为空心线圈,未设置磁屏蔽片,所以如图6所示,手机的无线充电线圈(Tx线圈)发射的电磁场可以透过功能壳的无线充电线圈,传输至智能手表的无线充电线圈(Rx线圈)。

功能壳处于第一模式时,功能壳的无线充电线圈与Tx线圈之间不通信。由此,手机的无线充电线圈(Tx线圈)仅与智能手表的无线充电线圈(Rx线圈)通信,进而实现电能由手机向智能手表的传输。

功能壳可以通过检测手机的无线充电线圈(Tx线圈)发射的交流电信号的频率或电压,确定功能壳是否进入第一模式。例如,当功能壳的无线充电控制模块检测到手机的无线充电线圈(Tx线圈)发射的交流电信号的频率或电压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可以确定功能壳进入第一模式。

在上述图3至图6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手机不需要正向充电(图3和图4所示实施例),也不需要反向充电(图5和图6所示实施例)时,手机可以向功能壳提供电能。具体的,手机的无线充电线圈作为Tx线圈,功能壳的无线充电线圈作为Rx线圈。功能壳可以通过检测手机的无线充电线圈(Tx线圈)发射的交流电信号的频率或电压,确定功能壳是否进入第二模式。例如,当功能壳的无线充电控制模块检测到手机的无线充电线圈(Tx线圈)发射的交流电信号的频率或电压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可以确定功能壳进入第二模式。功能壳处于第二模式时,功能壳的无线充电线圈与Tx线圈之间可通信,进而实现电能由手机向功能壳的传输。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方法的流程图,如图7所示,该无线充电方法可以应用于上述任一无线充电系统中,该方法可以包括:

S701、当功能壳处于第一模式时,功能壳的无线充电控制模块断开功能壳的无线充电线圈和功能模块之间的通路。

功能壳处于第一模式时,功能壳的无线充电线圈与Tx线圈之间不通信。一种可实现方式,这里的Tx线圈可以是第二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线圈。由此,第二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线圈(Tx线圈)仅与第一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线圈(Rx线圈)通信,进而通过下述S702实现电能由第二电子设备向第一电子设备的传输。

示例性的,功能壳的无线充电控制模块可以通过功能壳的无线充电线圈接收第二电子设备发射的第一交流电信号,并检测第一交流电信号的频率或电压,当第一交流电信号的频率或电压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确定功能壳进入上述第一模式。例如,该第一预设条件可以包括频率或电压属于第一阈值范围。其中,第一预设条件的具体解释说明可以参见上述图2所示实施例的相关解释说明,此处不再赘述。此外,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接收第二电子设备发射的第一交流电信号,响应于第一交流电信号,向第二电子设备发射第一握手信号,该第一握手信号用于触发第二电子设备透过功能壳的无线充电线圈向第一电子设备传输电能,即触发执行下述S702中的第一电子设备透过功能壳的无线充电线圈接收来自第二电子设备的电能。

另一种可实现方式,这里的Tx线圈可以是第一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线圈。由此,第一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线圈(Tx线圈)仅与第三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线圈(Rx线圈)通信,进而通过下述S702实现电能由第一电子设备向第三电子设备的传输。

示例性的,功能壳的无线充电控制模块可以通过功能壳的无线充电线圈接收第一电子设备发射的第一交流电信号,并检测第一交流电信号的频率或电压,当第一交流电信号的频率或电压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确定功能壳进入上述第一模式。例如,该第一预设条件可以包括频率或电压属于第一阈值范围。其中,第一预设条件的具体解释说明可以参见上述图2所示实施例的相关解释说明,此处不再赘述。此外,第三电子设备可以接收第一电子设备发射的第一交流电信号,响应于第一交流电信号,向第一电子设备发射第一握手信号,该第一握手信号用于触发第一电子设备透过功能壳的无线充电线圈向第三电子设备传输电能,即触发执行下述S702中的第一电子设备透过功能壳的无线充电线圈向第三电子设备充电。

S702、第一电子设备透过功能壳的无线充电线圈接收来自第二电子设备的电能,或者,透过功能壳的无线充电线圈向第三电子设备充电。

第一电子设备透过功能壳的无线充电线圈接收来自第二电子设备的电能,即可实现电能由第二电子设备向第一电子设备传输。第一电子设备透过功能壳的无线充电线圈向第三电子设备充电,即可实现电能由第一电子设备向第三电子设备传输。

可选的,功能壳还可以处于第二模式。当功能壳处于第二模式时,功能壳的无线充电控制模块导通功能壳的无线充电线圈和功能模块之间的通路,功能壳的无线充电线圈与Tx线圈之间可通信,设置该Tx线圈的电子设备可以对功能壳充电。

示例性的,功能壳的无线充电控制模块可以通过功能壳的无线充电线圈接收第一电子设备发射的第二交流电信号,并检测第二交流电信号的频率或电压,当第二交流电信号的频率或电压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确定功能壳进入上述第二模式。例如,该第二预设条件可以包括频率或电压属于第二阈值范围。功能壳的无线充电控制模块响应于第二交流电信号,通过无线充电线圈发射第二握手信号,第二握手信号用于触发第一电子设备通向功能壳充电。

本实施例,功能壳处于第一模式时,控制自身的无线充电通路断开,第一电子设备可以透过功能壳的无线充电线圈进行正向充电或反向充电,从而避免功能壳的无线充电线圈影响第一电子设备进行正向充电或反向充电,使得第一电子设备无需拆卸功能壳,便可以正常进行正向充电或反向充电,而不会出现断充的现象。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无线充电方法的流程图,如图8所示,该无线充电方法可以应用于上述任一无线充电系统中,该方法可以包括:

S801、发射设备进入Ping阶段,通过自身的无线充电线圈发射交流电信号。

上述Ping阶段也可以理解为握手阶段。这里的发射设备可以是第一电子设备或第二电子设备。例如,对于图3和图4所示的场景中,发射设备即为第二电子设备。对于图5和图6所示的场景中,发射设备即为第一电子设备。

S802、功能壳的无线充电控制模块通过功能壳的无线充电线圈接收交流电信号。

功能壳的无线充电控制模块通过功能壳的无线充电线圈感应到该交流电信号。并且可以通过下述步骤控制功能壳进入第一模式或第二模式。

S803、功能壳的无线充电控制模块检测交流电信号的频率或电压,当交流电信号的频率或电压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执行S804,当交流电信号的频率或电压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执行S805。

S804、功能壳的无线充电控制模块控制功能壳进入第一模式。

功能壳处于第一模式时,功能壳的无线充电线圈与发射设备的Tx线圈之间不通信。之后,可以执行上述图7所示实施例的无线充电方法,以实现第一电子设备的正向充电或反向充电。

S805、功能壳的无线充电控制模块控制功能壳进入第二模式。

功能壳处于第二模式时,功能壳的无线充电线圈与发射设备的Tx线圈之间可通信。

本实施例,通过功能壳的无线充电控制模块检测交流电信号的频率或电压,以确定功能壳进入第一模式或第二模式。当功能壳进入第一模式时,第一电子设备可以透过功能壳的无线充电线圈进行正向充电或反向充电,从而避免功能壳的无线充电线圈影响第一电子设备进行正向充电或反向充电,使得第一电子设备无需拆卸功能壳,便可以正常进行正向充电或反向充电,而不会出现断充的现象。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功能壳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功能壳可以是用于提供拍照补光功能的保护壳,即上述补光灯保护壳,该补光灯保护壳可以包括壳体901、无线充电线圈902、无线充电控制模块903和功能模块904。壳体901用于设置在第一电子设备上。

其中,关于壳体901、无线充电线圈902、无线充电控制模块903和功能模块904的解释说明可以参照图2所示实施例的解释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功能模块904可以包括补光灯驱动控制模块9041和补光灯9042,补光灯驱动控制模块9041和补光灯9042电连接,补光灯驱动控制模块9041用于控制补光灯9042的光照。例如,用于控制补光灯9042的亮灭、光照强度、或光照色温等一项或多项。补光灯9042和壳体901转动连接。例如,如图9所示,补光灯9042可以通过转轴9043与壳体901连接。补光灯9042可以包括任意一个或多个发光单元,例如,发光单元可以是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LED)。示例性的,在一些情况下,补充灯9042与壳体901卡合,在一些情况下,补光灯9042可以通过该转轴9043翻转。

可选的,无线充电控制模块903和补光灯驱动控制模块9041可以设置在相同或不同的PCB板上。例如,可以如图9所示的通过PCBA(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得到的该PCB板。

本实施例,当补光灯保护壳处于第一模式时,无线充电控制模块用于断开无线充电线圈和功能模块之间的通路。第一电子设备可以透过补光灯保护壳的无线充电线圈进行正向充电或反向充电,从而避免补光灯保护壳的无线充电线圈影响第一电子设备进行正向充电或反向充电,使得第一电子设备无需拆卸补光灯保护壳,便可以正常进行正向充电或反向充电,而不会出现断充的现象。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功能壳的示意图,该功能壳可以设置在第一电子设备上。该功能壳包括壳体1001、控制器1002和无线充电线圈1003,当功能壳处于第一模式时,控制器1002用于断开功能壳的无线充电通路。第一电子设备可以透过无线充电线圈1003对第二电子设备充电,或者,可以透过无线充电线圈1003接收来自第二电子设备的电能。其中,无线充电线圈1003,用于感应外部磁场,产生感应电流。控制器1002,用于确定功能壳是否进入第一模式。

可以理解的,上述控制器1002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图7或图8中任一实施例的无线充电方法中功能壳所涉及的方法步骤。例如,该控制器1002可以是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MCU)。该功能壳还可以包括频率检测电路、开关电路、整流电路、以及上述功能模块中一项或多项。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无线充电系统,该无线充电系统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如图10所示的功能壳和第二电子设备,功能壳设置在于第一电子设备上,且位于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第一电子设备用于对功能壳充电,或者,用于透过功能壳接收来自第二电子设备的电能。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无线充电系统,该无线充电系统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如图10所示的功能壳和第三电子设备,功能壳设置在于第一电子设备上,且位于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三电子设备之间,第一电子设备用于对功能壳充电,或者,用于透过功能壳对第三电子设备充电。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相关技术
  • 一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OLED屏幕及无线充电系统
  • 多功能无线充电系统及其数据传输方法
  • 一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儿童管理系统的方法
  • 无线充电提示方法及装置、无线充电系统
  • 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及无线充电方法
  • 具有活体检测功能的无线充电系统及无线充电方法
  • 无线充电系统的充电方法及保护壳
技术分类

06120115603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