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螃蟹工厂化养殖装置和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2:40


一种螃蟹工厂化养殖装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螃蟹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螃蟹工厂化养殖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隶属方蟹科、绒螯蟹属,俗称河蟹、大闸蟹,海水繁殖,淡水生长。因其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加上运输方便可礼盒包装,加快了河蟹养殖业的发展。一般主养面积在10-30亩不等,水深为1米-1.2米的池塘,需要种植水草。

河蟹养殖虽然是模拟生态养殖方法,但是在追求高产量、大规格养殖模式情况下,我们传统的河蟹养殖也给环境破坏带来了巨大影响,目前我们传统河蟹养殖主要种植伊乐草、轮叶黑藻和苦草,这些水草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有生长旺盛期和衰退期,在水草生长旺盛期时需要控制水草密度和保持水草在水面以下,所以会定期清理出大量水草,有许多养殖户会从出水口直接将这些水草直接排往外河,造成河道堵塞、水质恶化,另外因为管理问题和极端天气,会导致许多蟹塘水草腐烂、水质恶化,这个时候养殖户会大量更换池塘水,对外源水造成极大破坏。由于河蟹生长于池塘底部,且活动量小,养殖户往往会在蟹塘中对其过量投喂,这样也造成了饵料浪费和底质恶化。在生态保护的大背景下,我们养殖尾水达标排放也是必然的选择,在鱼、虾上我们也有许多循环水成功养殖的模式,但这些养殖模式在基础建设和尾水设备上往往都会有较高的投入,河蟹养殖在水草管理和饵料投喂以及现有的尾水排放极大的限制了河蟹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如何有效减低河蟹养殖对水质造成污染,降低养殖尾水处理成本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螃蟹工厂化养殖装置和方法,用于解决现有螃蟹养殖对水质造成污染,养殖尾水处理成本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螃蟹工厂化养殖装置,包括:养殖桶和养殖用水制备装置、排水管、进水管和水泵;

所述养殖桶包括筒体、设于所述筒体内的底网和换草网,所述底网用于支撑螃蟹和过滤水草,所述换草网设于所述底网的上方,所述换草网用于承载水草,所述筒体设有排水口和进水口,且所述排水口位于所述底网的下方,所述排水口通过所述排水管与所述养殖用水制备装置连通,所述进水口通过所述进水管依次连通所述水泵和所述养殖用水制备装置,所述养殖用水制备装置用于种植水草,同时所述水草用于净化所述养殖桶排放的尾水以为所述养殖桶提供养殖用水;其中,所述底网的网目小于蟹身。

可选的,所述养殖用水制备装置包括沉淀池、植物净化池和蓄水池,所述养殖用水制备装置的一侧为所述沉淀池,所述养殖用水制备装置的另一侧为所述植物净化池和所述蓄水池,所述蓄水池位于所述植物净化池的下方,所述沉淀池的顶部通过溢流坝与所述植物净化池连通,所述植物净化池的底部与所述蓄水池连通,所述沉淀池的底部与所述排水管连通,所述蓄水池的底部与所述进水管连通。

可选的,所述植物净化池包括多个自上而下依次连通的子植物净化池,多个所述子植物净化池用于种植不同种类的水草。

可选的,所述筒体的直径自所述底网所在位置至所述排水口所在位置逐渐变小。

可选的,所述筒体顶部的内壁设有光滑层,所述光滑层用于防止螃蟹爬出所述筒体。

可选的,所述筒体的内壁水平方向设有多个支撑横梁,所述支撑横梁用于承接所述底网,且所述底网上铺设有增氧管道。

可选的,所述光滑层下方的筒壁上设有多个挂钩,所述换草网的边缘悬挂于所述挂钩上,所述换草网的底周连接有沉子,所述换草网的网目大于蟹身。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螃蟹工厂化养殖方法,应用于所述的螃蟹工厂化养殖装置,包括:

在养殖用水制备装置中种植养殖螃蟹所需的水草,将种植好的水草投入养殖桶中的换草网上,将蟹苗放入所述养殖桶中进行养殖,并定期将所述养殖桶中的尾水排放至所述养殖用水制备装置进行净化以循环利用;

在所述水草发生腐烂时,将所述养殖桶中的所述换草网拉至水面静止一段时间,在所述换草网上没有螃蟹之后,对所述水草进行更换。

可选的,所述将螃蟹放入所述养殖桶中进行养殖之前,还包括:

将所述蟹苗放到养殖棚内,静放一段时间后,将所述养殖桶中的水倒入盆中,所述盆中的水深在30-50cm之间,向所述盆中添加食盐,使水中盐的浓度至3%±1%之间,将所述蟹苗放入所述盆中浸泡一段时间后拿出,再室温静置一段时间后放入所述养殖桶中。

可选的,所述将蟹苗放入所述养殖桶中进行养殖,并定期将所述养殖桶中的尾水排放至所述养殖用水制备装置进行净化以循环利用,包括:

所述养殖桶中的水位深度介于0.6-0.9m之间,向所述养殖桶中投放水产用维生素C,且所述养殖桶中养殖密度为20±5个每平方米,所述蟹苗要求为附肢完整、体表无伤、肝脏良好的优质蟹苗;

每天傍晚投喂冰鲜鱼和浮性膨化饲料,且每月向养殖桶中投放螺蛳;

每天早上拔掉所述排水管排污一次,然后保持所述养殖桶循环进水和排水,使得所述养殖桶内水量到达排污前的量之后保持进水和排水的速率一致;其中,在螃蟹蜕壳高峰前期减少循环水量,并在所述养殖桶中添加钙镁硼锌铁;

在沉淀池中投放螺蛳,悬挂生物刷和定期添加EM菌,在第一子植物净化池种植伊乐草,在第二子植物净化池种植轮叶黑藻,定期对蓄水池水质指标进行监控,并进行相应调节,保持pH在7.5-9.5之间,溶氧在5mg/L以上,氨氮不超过0.2mg/L,亚硝酸盐不超过0.1mg/L,硬度在350-500ppm之间。

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螃蟹工厂化养殖装置,包括:养殖桶和养殖用水制备装置、排水管、进水管和水泵;养殖桶包括筒体、设于筒体内的底网和换草网,底网用于支撑螃蟹和过滤水草,换草网设于底网的上方,换草网用于承载水草,筒体设有排水口和进水口,且排水口位于底网的下方,排水口通过排水管与养殖用水制备装置连通,进水口通过进水管依次连通水泵和养殖用水制备装置,养殖用水制备装置用于种植水草,同时水草用于净化养殖桶排放的尾水以为养殖桶提供养殖用水;其中,底网的网目小于蟹身。本申请养殖用水制备装置种植水草,可利用水草净化养殖桶的尾水以提供养殖用水,同时为养殖桶提供水草,降低养殖尾水处理成本,也防止尾水外排对水质造成污染;此外,本申请将螃蟹生活区与水草生长区分离,降低螃蟹对水草的破坏,避免水草腐烂对螃蟹的影响,且保证河蟹一直都有新鲜水草作为食物和遮蔽场所;用户可根据养殖桶中饲养的螃蟹数量投入饵料,避免过量投喂造成饵料浪费和水质恶化;底网可避免水草堵塞排水口;通过设置换草网方便快捷的更换水草,且将对螃蟹的影响降到最低,也避免水草腐烂导致水质恶化。

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螃蟹工厂化养殖方法有益效果与装置对应,效果如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螃蟹工厂化养殖装置的结构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养殖桶的剖面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螃蟹工厂化养殖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如下:1为养殖桶、2为排水管、3为进水管、4为沉淀池、5为植物净化池、6为蓄水池、7为溢流坝、8为进水塔、101为筒体、102为底网、103为换草网、104为挂钩、105为增氧管道、501为第一子植物净化池、502为第二子植物净化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范围。

本申请的核心是提供一种螃蟹工厂化养殖装置和方法,用于有效减低河蟹养殖对水质造成污染,降低养殖尾水处理成本。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螃蟹工厂化养殖装置的结构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养殖桶的剖面图。如图1和图2所示,养殖桶1和养殖用水制备装置、排水管2、进水管3和水泵;养殖桶1包括筒体101、设于筒体101内的底网102和换草网103,底网102用于支撑螃蟹和过滤水草,换草网103设于底网102的上方,换草网103用于承载水草,筒体101设有排水口和进水口,且排水口位于底网102的下方,排水口通过排水管2与养殖用水制备装置连通,进水口通过进水管3依次连通水泵和养殖用水制备装置,养殖用水制备装置用于种植水草,同时水草用于净化养殖桶1排放的尾水以为养殖桶1提供养殖用水;其中,底网102的网目小于蟹身。

本申请实施例对养殖桶1可以设置多个,对筒体101的形状和大小不作具体限定,关于底网102与筒体101可以采用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具体的,筒体101的内壁水平方向设有多个支撑横梁,支撑横梁用于承接底网102,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便于更换和清洗底网102。底网102的网目小于蟹身,可防止螃蟹经排水口爬出筒体101,并且也可防止水草堵塞排水口。进一步的,还可以在底网102上铺设增氧管道105,从而使筒体101内保持氧气充足。换草网103设于底网102的上方,换草网103的网目可以大于蟹身,便于在换草时,螃蟹经换草网103的网孔爬离换草网103,方便更换水草。本申请实施例的对养殖用水制备装置种植的水草不作具体限定,水草可以为伊乐草、轮叶黑藻和苦草等,养殖用水制备装置一方面可以利用水草净化养殖桶1的尾水,另一方面为养殖桶1中的螃蟹提供新鲜的水草,水草主要作为螃蟹的食物和遮蔽所。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螃蟹工厂化养殖装置,包括:养殖桶和养殖用水制备装置、排水管、进水管和水泵;养殖桶包括筒体、设于筒体内的底网和换草网,底网用于支撑螃蟹和过滤水草,换草网设于底网的上方,换草网用于承载水草,筒体设有排水口和进水口,且排水口位于底网的下方,排水口通过排水管与养殖用水制备装置连通,进水口通过进水管依次连通水泵和养殖用水制备装置,养殖用水制备装置用于种植水草,同时水草用于净化养殖桶排放的尾水以为养殖桶提供养殖用水;其中,底网的网目小于蟹身。本申请养殖用水制备装置种植水草,可利用水草净化养殖桶的尾水以提供养殖用水,同时为养殖桶提供水草,降低养殖尾水处理成本,也防止尾水外排对水质造成污染;此外,本申请将螃蟹生活区与水草生长区分离,降低螃蟹对水草的破坏,避免水草腐烂对螃蟹的影响,且保证河蟹一直都有新鲜水草作为食物和遮蔽场所;用户可根据养殖桶中饲养的螃蟹数量投入饵料,避免过量投喂造成饵料浪费和水质恶化;底网可避免水草堵塞排水口;通过设置换草网方便快捷的更换水草,且将对螃蟹的影响降到最低,也避免水草腐烂导致水质恶化。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的养殖用水制备装置包括沉淀池4、植物净化池5和蓄水池6,养殖用水制备装置的一侧为沉淀池4,养殖用水制备装置的另一侧为植物净化池5和蓄水池6,蓄水池6位于植物净化池5的下方,沉淀池4的顶部通过溢流坝7与植物净化池5连通,植物净化池5的底部与蓄水池6连通,沉淀池4的底部与排水管2连通,蓄水池6的底部与进水管3连通。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沉淀池4的面积可以为养殖桶1面积的2-5倍,池深可以为1-2.5米。进一步的,沉淀池4中可以投放螺蛳(50-300kg/亩),用以处理养殖桶1内排放出的残饵及养殖蟹的排泄物,另外在沉淀池4中悬挂20-40%沉淀池4面积范围的生物刷,利用生物刷过滤尾水中的杂质。本申请实施例对植物净化池5的个数不作具体限定,优选的,植物净化池5包括多个自上而下依次连通的子植物净化池,多个子植物净化池用于种植不同种类的水草;例如,可以包括第一子植物净化池501和第二子植物净化池502,第一子植物净化池501用于种植伊乐草,保证低温环境下植物的净化能力,第二子植物净化池502用于种植轮叶黑藻,确保高温环境下植物净化的能力,两个植物净化池也能确保养殖桶1水草的使用。蓄水池6的底部与进水管3连通,进水管3上可以设置进水塔8,以暂时储水和缓解水压。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筒体101的直径自底网102所在位置至排水口所在位置逐渐变小。

本申请实施例中养殖桶1的底网102以上的筒体101可以设置为圆桶状,材质选用PP板或帆布等,桶身高1.4m,内径2-10米为宜。进一步的,筒体101顶部的内壁设有光滑层,光滑层用于防止螃蟹爬出筒体101,光滑层可以采用螃蟹专用防逃板。对应的,底网102以下的为圆锥状筒体,排水口设于圆锥状筒体的底部,圆锥状筒体便于尾水集中汇集至排水口后排入沉淀池4。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的光滑层下方的筒壁上设有多个挂钩104,换草网103的边缘悬挂于挂钩104上,换草网103的底周连接有沉子,换草网103的网目大于蟹身。

换草网103的形状可以与筒体101的形成相匹配,换草网103的网目可以根据养殖要求,一般可设置为10cm,从而保证成熟成蟹也能轻松穿过,网绳粗为15股,材料可选用聚乙烯,换草网103的网底面一周每隔一定直线间距(如0.2m)安装一个沉子(如用石头等),以及底面中心位置安装一个沉子,保证换草网103下部沉到桶底,网顶端挂在桶顶的挂钩104上。上述换草网103与筒体101的连接方式,便于更换水草和清理拆卸换草网103。

基于上述实施例,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螃蟹工厂化养殖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螃蟹工厂化养殖方法包括:

S10:在养殖用水制备装置中种植养殖螃蟹所需的水草,将种植好的水草投入养殖桶中的换草网上,将蟹苗放入养殖桶中进行养殖,并定期将养殖桶中的尾水排放至养殖用水制备装置进行净化以循环利用;

S11:在水草发生腐烂时,将养殖桶中的换草网拉至水面静止一段时间,在换草网上没有螃蟹之后,对水草进行更换。

为更加了解本申请,下面作进一步详细介绍。

养殖池准备:养殖池的筒体101为圆桶形,材质选用PP板或帆布等,内侧防水防滑,桶身高1.4m,内径2-10米为宜,圆桶下底连接圆锥状排污桶,该圆锥状桶高20cm-40cm。圆桶内壁上开口以下30cm为光滑层,保证河蟹无法从桶中爬出,内壁光滑层与下方不光滑层的交界处等距离安装4-6个挂钩104,如图2所示。

底网安装:圆桶底面与圆锥桶交接面铺设支撑横梁,横梁上铺一层圆形的底网102(材料可选塑料等),其结实程度要求承重达100kg,底网102大小设置与圆桶底面相同,底网102网目设置为2cm,从而保证初始放入的螃蟹不会从网眼中通过,底网102上面可铺增氧道105。

换草网的安装:桶内设置换草网103,为内径略低于筒体101内径的圆柱形,网目根据养殖要求,一般可设置为10cm,从而保证成熟成蟹也能轻松穿过,网绳粗为15股,材料可选用聚乙烯,换草网103的网底面一周每隔一定直线间距(如0.2m)安装一个沉子(如用石头等),以及底面中心位置安装一个沉子,保证换草网103下部沉到桶底,网顶端能够挂在桶顶挂钩104上。

养殖用水制备:养殖用水为循环用水,养殖池的尾水直接排到沉淀池4,经过溢流坝7到第一子植物净化池501(种植伊乐草),再到第二子植物净化池502(种植轮叶黑藻),最后到蓄水池6,水泵连接恒压装置,将蓄水池6中的水再回到养殖桶1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如图1。

养殖水草更换:5月份之前在养殖桶1中投放植物伊乐草,同时在第二子植物净化池502培育轮叶黑藻,待轮叶黑藻生长至茂盛期,将轮叶黑藻投放入养殖桶1,水草需占养殖桶1体积50%-70%,在养殖桶1中水草开始变差后,将换草网103拉至水面静止5分钟,让蟹经换草网103的网眼游入桶内水中,对水草进行更换。

蟹苗放养:先把蟹苗(20-80头/每斤)放到养殖棚内,静放10分钟,让蟹苗适应室温环境,取养殖桶1中的水倒入盆中,使得盆中水深介于30-50cm,使用食盐将水中盐的浓度调节至3%±1%,将蟹苗在放在盆中浸泡3分钟拿出,室温静置1分钟后放入养殖桶1中,养殖桶1中投放水产用维生素C(具体浓度按产品说明书使用),按20±5个每平方的密度投放蟹苗,蟹苗要求为附肢完整、体表无伤、肝脏良好的优质蟹苗。

饵料投喂:每天傍晚缓慢投喂冰鲜鱼和浮性膨化饲料,投喂量以刚好吃完为准(每天早上观察食台),另外每月向养殖桶1中投放适量螺蛳(2-5kg/m

养殖桶管理:整个养殖周期内,保证养殖桶1中底网102以上水位的深度范围介于0.6m-0.9m。前期蟹苗较小,以低水位(0.6m)养殖,随着气温升高以及蟹规格的不断增大,不断增高水位(直至0.9m)。养殖期间,每天早上拔掉排水管2排污一次,排水5cm,然后保持循环进排水,使得养殖桶1内水量到达排污前的量之后保持匀速进-排水的速率。此外,在螃蟹蜕壳高峰前期减少循环水量,并在桶中添加钙镁硼锌铁(10g/m

尾水管理:按养殖桶1面积的2-5倍建造沉淀池4,池深1-2.5米,池中投放螺蛳(50-300kg/亩),用以处理养殖桶1内排放出的残饵及养殖蟹的排泄物,另外在沉淀池4中悬挂20-40%沉淀池面积范围的生物刷,定期添加EM菌(按说明书使用),从而降低水体氨氮亚盐和有机质,溢流坝7对悬浮物的进一步过滤保持水质的清洁,第一子植物净化池501种植伊乐草,保证低温环境下植物的净化能力,第二子植物净化池502种植轮叶黑藻,确保高温环境下植物净化的能力,两个植物净化池也能确保养殖桶1水草的使用,定期(建议每周)对蓄水池6水质指标(pH、溶氧、氨氮、亚硝酸盐和硬度等)进行监控,并进行相应调节,保持pH在7.5-9.5之间,溶氧在5mg/L以上,氨氮不超过0.2mg/L,亚硝酸盐不超过0.1mg/L,硬度在350-500ppm左右(CaCO

基于此,本申请具有以下优点:针对河蟹的生活特点,将排污区与养殖区隔开,集中排污,避免水草堵塞排污口;利用换网草方便快捷的更换水草,且将对河蟹的影响降到最低;合理的分布各功能区,以低成本将每个部分环环相扣,更合理地结合在一起,将河蟹生活区和水草生长区分离,降低了河蟹对水草的破坏,避免水草腐烂对河蟹的影响,且保证河蟹一直都有新鲜水草作为食物和遮蔽场所;解决了河蟹尾水排放问题,达到了河蟹高产、高质、可控、批量捕捞的优势,且能够循环用水。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螃蟹工厂化养殖装置和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相关技术
  • 一种减少电压差的存储器字线选择电路及芯片和存储器
  • 存储器管理方法、存储器控制电路单元与存储器存储装置
  • ZQ校准代码锁存电路和方法及ZQ校准电路和存储器装置
  • ZQ校准代码锁存电路和方法及ZQ校准电路和存储器装置
技术分类

06120116332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