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纱线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变形丝机。

背景技术

空气变形又称喷气变形,是指利用压缩空气喷射处理长丝,以获得蓬松性以及使其具有类似短纤纱某些特性的加工方法,其产品为空气变形丝,空气变形主要通过空气变形喷嘴来实现,在丝条发生交缠的同时,在弯折点上方发生网络,形成空气变形丝的基本结构。根据对产品的不同要求,在空气变形机的其他机构中可进行热定型或割丝圈,使丝条表面产生类似短纤纱的绒毛,空气变形丝具有短纤纱的外观,但无假捻变形丝那样的极光和蜡感,在覆盖效果和保温性方面又与精纺纱相似。可采用不同变形工艺条件,使空气变形丝具有仿毛、仿纱、仿麻或仿丝的外观及手感,仿毛型丝的制备为两股长丝平行喂入喷嘴进行空气变形,采用不同超喂率,可制得大小不同的丝圈,蓬松性好,可作为西服料、大衣呢等的原料,仿纱型丝也是将两股长丝平行喂入喷嘴进行空气变形,但其中一股经擦伤后形成绒毛,丝圈不外露,手感、光泽和外观很像精纺纱。

为了节省原料,库存的长纤维纱线通常需要通过空气变形的方法变成短纤维的纱线,以提升手感。但常用的空气变形丝机,气流仅能够单向流动,变形不彻底,且变形后容易恢复原形,线体本身无法形成紧绷。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空气变形丝机,通过引丝辅助框架内部的压缩气仓对气体进行引导,引丝辅助框架内部的混合丝通过分流圈引导出引丝辅助框架外,高压气管整体注入高压气体后,通过引丝辅助框架内部的气流导流环进行扰流处理,同时,在引丝辅助框架的内壁设置了扰流片,在扰流片与气流进气嘴的内部设置了通槽,通过在气流进气嘴的一端注入气体,使得引丝辅助框架内部的气体进行混合扰流,混合丝穿过引丝辅助框架的内部时,通过引丝辅助框架内部的混合气体扰流对混合丝进行扰流混合,混合丝在引丝辅助框架的内部呈螺旋状紧绷状态,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空气变形丝机,包括引丝主体框架,所述引丝主体框架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陶瓷引线圈,所述引丝主体框架的内部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引丝主体框架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定位限位框架,所述定位限位框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高压气管,且高压气管的一端设置在引丝主体框架内部的定位槽中,所述定位限位框架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引丝辅助框架。

在本发明中,通过多股混合丝穿过引丝辅助框架的内部,同时,在引丝主体框架的内部穿过主丝,当混合丝与主丝混合后,将混合丝与主丝混合后的一端缠绕在引丝主体框架一侧高压气管上,使得丝线进行引导导线,通过高压气管的一端不断连续进入高压气体,使得混合丝与主丝混合未混合绕线时呈分开现象,避免提前粘黏影响丝体混合后的整体跟随贴合性。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槽的数量为多组,且多组定位槽关于引丝主体框架的内部呈环形阵列状态设置。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引丝辅助框架的数量为多组,且多组引丝辅助框架关于定位限位框架的外壁呈环形阵列状态设置。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引丝辅助框架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零件连接环,所述零件连接环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

通过将丝线牵引至引丝主体框架的内部,在引丝主体框架的内部设置了陶瓷引线圈,通过陶瓷引线圈对丝线进行引导,在引丝主体框架的外壁设置了定位限位框架,通过定位限位框架内部的高压气管卡接在引丝主体框架内部的定位槽中,使得多组高压气管整体得到稳固固定,在定位限位框架的外壁设置了多个引丝辅助框架,在引丝辅助框架的外壁设置了零件连接环,使用将混合的丝线头穿过安装环内部的连接管中,同时将多个混合的丝线放置在导线管的内部,在导线管的内部设置了陶瓷引导环,混合的丝线直接与陶瓷引导环的内壁进行接触,使得混合的丝线进行导向引导。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引丝辅助框架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管件衔接头,所述管件衔接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衔接管,且衔接管的一端设置在引丝辅助框架的内部,所述管件衔接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环,且第一连接环设置在管件衔接头与衔接管之间,所述管件衔接头的底部铰接有第二连接环,且高压气管的一端设置在第二连接环的内部,所述引丝辅助框架的内部开设有压缩气仓。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引丝辅助框架的内部开设有分流气槽,所述分流气槽的内部卡接有匹配座,所述匹配座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导线管,所述导线管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衔接加固环,所述导线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陶瓷引导环。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引丝辅助框架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气流进气嘴,所述引丝辅助框架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扰流片,所述扰流片的内部开设有通槽,且通槽与气流进气嘴的内壁相通。

在引丝辅助框架的内部设置了压缩气仓,高压气管的一端通过管件衔接头外壁的第二连接环进行连接,使得管件衔接头整体通过外壁的第一连接环与引丝辅助框架外壁的衔接管相连接,同时在高压气管的一端注入压缩气体时,通过引丝辅助框架内部的压缩气仓对气体进行引导,引丝辅助框架内部的混合丝通过分流圈引导出引丝辅助框架外,高压气管整体注入高压气体后,通过引丝辅助框架内部的气流导流环进行扰流处理,同时,在引丝辅助框架的内壁设置了扰流片,在扰流片与气流进气嘴的内部设置了通槽,通过在气流进气嘴的一端注入气体,使得引丝辅助框架内部的气体进行混合扰流,混合丝穿过引丝辅助框架的内部时,通过引丝辅助框架内部的混合气体扰流对混合丝进行扰流混合,混合丝在引丝辅助框架的内部呈螺旋状紧绷状态。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扰流片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气流导流环,且气流导流环设置在引丝辅助框架的内部,所述引丝辅助框架的内部卡接有分流圈,所述分流圈的外壁卡接有零件衔接罩。

通过丝线穿过引丝辅助框架内部的,延至分流圈的一侧,通过分流圈内部的多个空腔槽进行导流,使得丝线受高压气体冲击,呈紧绷状态。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气流导流环的数量为多组,且多组气流导流环关于引丝辅助框架的内壁呈路径阵列状态设置。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在引丝辅助框架的内部设置了压缩气仓,高压气管的一端通过管件衔接头外壁的第二连接环进行连接,使得管件衔接头整体通过外壁的第一连接环与引丝辅助框架外壁的衔接管相连接,同时在高压气管的一端注入压缩气体时,通过引丝辅助框架内部的压缩气仓对气体进行引导,引丝辅助框架内部的混合丝通过分流圈引导出引丝辅助框架外,高压气管整体注入高压气体后,通过引丝辅助框架内部的气流导流环进行扰流处理,同时,在引丝辅助框架的内壁设置了扰流片,在扰流片与气流进气嘴的内部设置了通槽,通过在气流进气嘴的一端注入气体,使得引丝辅助框架内部的气体进行混合扰流,混合丝穿过引丝辅助框架的内部时,通过引丝辅助框架内部的混合气体扰流对混合丝进行扰流混合,混合丝在引丝辅助框架的内部呈螺旋状紧绷状态;

2、在引丝辅助框架的内壁设置了扰流片,在扰流片与气流进气嘴的内部设置了通槽,通过在气流进气嘴的一端注入气体,使得引丝辅助框架内部的气体进行混合扰流,混合丝穿过引丝辅助框架的内部时,通过引丝辅助框架内部的混合气体扰流对混合丝进行扰流混合,混合丝在引丝辅助框架的内部呈螺旋状紧绷状态,其次,在引丝主体框架的外壁设置了多个引丝辅助框架,通过多股混合丝穿过引丝辅助框架的内部,同时,在引丝主体框架的内部穿过主丝,当混合丝与主丝混合后,将混合丝与主丝混合后的一端缠绕在引丝主体框架一侧高压气管上,使得丝线进行引导导线,通过高压气管的一端不断连续进入高压气体,使得混合丝与主丝混合未混合绕线时呈分开现象,避免提前粘黏影响丝体混合后的整体跟随贴合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正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仰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正剖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3中B处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3中C处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3中D处放大示意图。

图8为图3中E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引丝主体框架;2、陶瓷引线圈;3、定位槽;4、定位限位框架;5、高压气管;6、引丝辅助框架;7、零件连接环;8、安装环;9、连接管;10、管件衔接头;11、衔接管;12、第一连接环;13、第二连接环;14、压缩气仓;15、分流气槽;16、匹配座;17、导线管;18、衔接加固环;19、陶瓷引导环;20、气流进气嘴;21、扰流片;22、通槽;23、气流导流环;24、分流圈;25、零件衔接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照说明书附图1-3,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空气变形丝机,包括引丝主体框架1,引丝主体框架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陶瓷引线圈2,引丝主体框架1的内部开设有定位槽3,定位槽3的数量为多组,且多组定位槽3关于引丝主体框架1的内部呈环形阵列状态设置,引丝主体框架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定位限位框架4,定位限位框架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高压气管5,且高压气管5的一端设置在引丝主体框架1内部的定位槽3中,在引丝主体框架1的外壁设置了多个引丝辅助框架6,通过多股混合丝穿过引丝辅助框架6的内部,同时,在引丝主体框架1的内部穿过主丝,当混合丝与主丝混合后,将混合丝与主丝混合后的一端缠绕在引丝主体框架1一侧高压气管5上,使得丝线进行引导导线,通过高压气管5的一端不断连续进入高压气体,使得混合丝与主丝混合未混合绕线时呈分开现象,避免提前粘黏影响丝体混合后的整体跟随贴合性;

参照说明书附图1-8,进一步的,定位限位框架4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引丝辅助框架6,引丝辅助框架6的数量为多组,且多组引丝辅助框架6关于定位限位框架4的外壁呈环形阵列状态设置,引丝辅助框架6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零件连接环7,零件连接环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安装环8,安装环8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9,通过将丝线牵引至引丝主体框架1的内部,在引丝主体框架1的内部设置了陶瓷引线圈2,通过陶瓷引线圈2对丝线进行引导,在引丝主体框架1的外壁设置了定位限位框架4,通过定位限位框架4内部的高压气管5卡接在引丝主体框架1内部的定位槽3中,使得多组高压气管5整体得到稳固固定,在定位限位框架4的外壁设置了多个引丝辅助框架6,在引丝辅助框架6的外壁设置了零件连接环7,使用将混合的丝线头穿过安装环8内部的连接管9中,同时将多个混合的丝线放置在导线管17的内部,在导线管17的内部设置了陶瓷引导环19,混合的丝线直接与陶瓷引导环19的内壁进行接触,使得混合的丝线进行导向引导;

参照说明书附图1-8,进一步的,引丝辅助框架6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管件衔接头10,管件衔接头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衔接管11,且衔接管11的一端设置在引丝辅助框架6的内部,管件衔接头10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环12,且第一连接环12设置在管件衔接头10与衔接管11之间,管件衔接头10的底部铰接有第二连接环13,且高压气管5的一端设置在第二连接环13的内部,引丝辅助框架6的内部开设有压缩气仓14,引丝辅助框架6的内部开设有分流气槽15,分流气槽15的内部卡接有匹配座16,匹配座1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导线管17,导线管1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衔接加固环18,导线管17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陶瓷引导环19,引丝辅助框架6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气流进气嘴20,引丝辅助框架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扰流片21,扰流片21的内部开设有通槽22,且通槽22与气流进气嘴20的内壁相通,在引丝辅助框架6的内部设置了压缩气仓14,高压气管5的一端通过管件衔接头10外壁的第二连接环13进行连接,使得管件衔接头10整体通过外壁的第一连接环12与引丝辅助框架6外壁的衔接管11相连接,同时在高压气管5的一端注入压缩气体时,通过引丝辅助框架6内部的压缩气仓14对气体进行引导,引丝辅助框架6内部的混合丝通过分流圈24引导出引丝辅助框架6外,高压气管5整体注入高压气体后,通过引丝辅助框架6内部的气流导流环23进行扰流处理,同时,在引丝辅助框架6的内壁设置了扰流片21,在扰流片21与气流进气嘴20的内部设置了通槽22,通过在气流进气嘴20的一端注入气体,使得引丝辅助框架6内部的气体进行混合扰流,混合丝穿过引丝辅助框架6的内部时,通过引丝辅助框架6内部的混合气体扰流对混合丝进行扰流混合,混合丝在引丝辅助框架6的内部呈螺旋状紧绷状态;

参照说明书附图1-8,进一步的,扰流片2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气流导流环23,且气流导流环23设置在引丝辅助框架6的内部,气流导流环23的数量为多组,且多组气流导流环23关于引丝辅助框架6的内壁呈路径阵列状态设置,引丝辅助框架6的内部卡接有分流圈24,分流圈24的外壁卡接有零件衔接罩25,通过丝线穿过引丝辅助框架6内部的,延至分流圈24的一侧,通过分流圈24内部的多个空腔槽进行导流,使得丝线受高压气体冲击,呈紧绷状态。

工作原理:设备整体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将丝线牵引至引丝主体框架1的内部,在引丝主体框架1的内部设置了陶瓷引线圈2,通过陶瓷引线圈2对丝线进行引导,在引丝主体框架1的外壁设置了定位限位框架4,通过定位限位框架4内部的高压气管5卡接在引丝主体框架1内部的定位槽3中,使得多组高压气管5整体得到稳固固定,在定位限位框架4的外壁设置了多个引丝辅助框架6,在引丝辅助框架6的外壁设置了零件连接环7,使用将混合的丝线头穿过安装环8内部的连接管9中,同时将多个混合的丝线放置在导线管17的内部,在导线管17的内部设置了陶瓷引导环19,混合的丝线直接与陶瓷引导环19的内壁进行接触,使得混合的丝线进行导向引导,在引丝辅助框架6的内部设置了压缩气仓14,高压气管5的一端通过管件衔接头10外壁的第二连接环13进行连接,使得管件衔接头10整体通过外壁的第一连接环12与引丝辅助框架6外壁的衔接管11相连接,同时在高压气管5的一端注入压缩气体时,通过引丝辅助框架6内部的压缩气仓14对气体进行引导,引丝辅助框架6内部的混合丝通过分流圈24引导出引丝辅助框架6外,高压气管5整体注入高压气体后,通过引丝辅助框架6内部的气流导流环23进行扰流处理,同时,在引丝辅助框架6的内壁设置了扰流片21,在扰流片21与气流进气嘴20的内部设置了通槽22,通过在气流进气嘴20的一端注入气体,使得引丝辅助框架6内部的气体进行混合扰流,混合丝穿过引丝辅助框架6的内部时,通过引丝辅助框架6内部的混合气体扰流对混合丝进行扰流混合,混合丝在引丝辅助框架6的内部呈螺旋状紧绷状态,其次,在引丝主体框架1的外壁设置了多个引丝辅助框架6,通过多股混合丝穿过引丝辅助框架6的内部,同时,在引丝主体框架1的内部穿过主丝,当混合丝与主丝混合后,将混合丝与主丝混合后的一端缠绕在引丝主体框架1一侧高压气管5上,使得丝线进行引导导线,通过高压气管5的一端不断连续进入高压气体,使得混合丝与主丝混合未混合绕线时呈分开现象,避免提前粘黏影响丝体混合后的整体跟随贴合性。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发明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发明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一种整数槽绕组永磁电机的绕组匝间短路故障检测装置及方法
  • 一种Y/Δ变压器绕组匝间短路振动加速度计算方法
  • 一种变压器绕组短路故障点形状变化预测的三维分析方法
  • 一种变压器绕组动态短路电动力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 一种短路故障下变压器绕组的动态受力分析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6519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