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驱动切换装置、片材搬送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8:53


驱动切换装置、片材搬送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驱动切换装置、片材搬送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日本专利特开2002-189377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将墨粉像转印至片材后,对所述片材进行加热以及加压以使所述墨粉像定影,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定影部件,包括加热部件和加压部件,所述加热部件对转印有所述墨粉像的片材进行加热,所述加压部件与所述加热部件压接,一边与所述加热部件一同夹持所述片材一边予以搬送;驱动部件,驱动所述加压部件;以及罩,开闭自如地设于装置本体,且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构成为,当打开所述罩时,解除所述驱动部件对加压部件的驱动,并且解除所述定影部件的加热部件与加压部件的压接。

日本专利特开2018-060119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第一驱动接头部,向具有旋转轴的第一旋转体传递旋转驱动力;第二驱动接头部,向具有旋转轴的第二旋转体传递旋转驱动力;以及解除部件,设置时机差来解除所述第一驱动接头部与所述第二驱动接头部的连结。

日本专利特开2003-280489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构成为,可通过开闭装置本体的外装的罩来装卸具有多个驱动传递部的单元,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有驱动传递解除机构,所述驱动传递解除机构在从装置本体拆卸所述单元时,联动于打开所述罩的动作来同时解除所述多个驱动传递部的连结,在将所述单元安装至装置本体时,联动于关闭所述罩的动作来同时连结所述多个驱动传递部。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获得一种驱动切换装置、片材搬送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与将作为输入部的致动器固定至包覆构件而使解除部运行的结构相比较,抑制输入部与框体的框架在包覆构件的旋转轨迹上发生干涉的情况。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案,提供一种驱动切换装置,包括:包覆构件,能够旋转地设于被设在包括驱动部的框体的支撑轴,旋转到覆盖所述框体的内部的闭止位置与露出所述框体的内部的开放位置;输入部,设于所述包覆构件,输入由所述包覆构件的旋转所产生的位移;解除部,包括凸轮,所述凸轮在所述框体的内部设在与所述输入部隔开的方向上,且联动于所述输入部的移动而移动,当所述包覆构件旋转到所述开放位置侧时,通过所述凸轮来切断所述驱动部的驱动传递路径;以及多个连杆,连接于所述输入部与所述凸轮,当所述包覆构件旋转时,使所述凸轮朝与所述输入部移动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案,提供一种驱动切换装置,包括:包覆构件,能够旋转地设于被设在包括驱动部的框体的支撑轴,旋转到覆盖所述框体的内部的闭止位置与露出所述框体的内部的开放位置;输入部,设于所述包覆构件,输入所述包覆构件朝所述开放位置的方向旋转时的位移;解除部,包括凸轮,所述凸轮在所述框体的内部设在与所述输入部隔开的方向上,且联动于所述输入部的移动而移动,当所述包覆构件旋转到所述开放位置侧时,通过所述凸轮来解除所述驱动部的驱动;第一连杆,以支点为中心能够旋转地设置,使连结于所述支点的其中一侧的所述凸轮移动;第二连杆,连结于所述第一连杆中的所述支点的另一侧;以及第三连杆,连结于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输入部,且受到旋转支撑。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案,在所述第二方案的所述驱动切换装置中,在所述第一连杆中的所述支点的其中一侧的端部以及所述凸轮中的其中一者设有第一长孔,设在所述第一连杆中的轴向的所述支点的其中一侧的端部以及所述凸轮中的另一者的第一突起插入至所述第一长孔,在所述第一连杆中的所述支点的另一侧的端部以及所述第二连杆中的其中一者设有第二长孔,设在所述第一连杆中的所述支点的另一侧的端部以及所述第二连杆中的另一者的第二突起插入至所述第二长孔。

根据本公开的第四方案,在所述第二方案或第三方案的所述驱动切换装置中,在从沿着所述支点的轴向的方向观察的状态下,所述第一连杆相对于所述支点而其中一侧与另一侧弯曲。

根据本公开的第五方案,在所述第三方案或第四方案的所述驱动切换装置中,所述第一长孔的方向与所述第二长孔的方向一致,所述支点位于所述第一长孔以及所述第二长孔的其中一者的延长区域,所述第一长孔以及所述第二长孔的另一者的延长区域偏离所述支点。

根据本公开的第六方案,在所述第二方案至第五方案中的任一方案的所述驱动切换装置中,所述支撑轴沿着所述框体的上下方向而配置。

根据本公开的第七方案,在所述第六方案的所述驱动切换装置中,所述输入部与所述解除部被配置在沿所述框体的上下方向隔开的位置,在从所述包覆构件的覆盖方向观察的状态下,所述输入部相对于所述支撑轴而配置在所述框体的其中一侧,所述解除部相对于所述支撑轴而配置在所述框体的另一侧,所述凸轮以及所述第二连杆沿水平方向移动。

根据本公开的第八方案,在所述第六方案或第七方案的所述驱动切换装置中,在从所述包覆构件的覆盖方向观察的状态下,在所述第一连杆,在连结于所述凸轮的部分与连结于所述第二连杆的部分之间设有阶差。

根据本公开的第九方案,在所述第二方案至第八方案中的任一方案的所述驱动切换装置中,当所述包覆构件开始朝所述开放位置的方向旋转时,所述第三连杆使所述包覆构件的延伸方向的移动量大于所述包覆构件的打开方向的移动量,从所述包覆构件朝所述开放位置的方向旋转的中途,所述第三连杆使所述包覆构件的打开方向的移动量大于所述包覆构件的延伸方向的移动量。

根据本公开的第十方案,在所述第二方案至第九方案中的任一方案的所述驱动切换装置中,从所述包覆构件自所述闭止位置朝所述开放位置的方向旋转了规定了第一角度的状态起,开始借助所述凸轮的所述解除部的解除动作,在所述包覆构件从所述闭止位置朝所述开放位置的方向旋转了比所述第一角度大的第二角度的状态下,借助所述凸轮的所述解除部的解除动作完成。

根据本公开的第十一方案,提供一种片材搬送装置,包括:所述第一方案至第十方案中的任一方案的所述驱动切换装置;以及搬送部,设在所述框体的内部,对片材进行搬送,所述驱动部驱动所述搬送部。

根据本公开的第十二方案,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所述第一方案至第十方案中的任一方案的所述驱动切换装置;搬送部,设在所述框体的内部,对记录介质进行搬送;以及图像形成部,设在所述框体的内部,对所述记录介质形成图像,所述驱动部驱动所述搬送部或所述图像形成部的一部分。

根据本公开的第十三方案,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所述第一方案至第十方案中的任一方案的所述驱动切换装置;搬送部,设在所述框体的内部,对记录介质进行搬送;图像形成部,设在所述框体的内部,对所述记录介质形成图像;以及定影部,设在所述图像形成部,通过所述驱动部的驱动来使形成于所述记录介质的墨粉像定影。

(效果)

根据所述第一方案,与将使解除部运行的致动器固定于包覆构件的结构相比较,能够抑制输入部与框体的框架在包覆构件的旋转轨迹上发生干涉的情况。

根据所述第二方案,与将使解除部运行的致动器固定于包覆构件的结构相比较,能够抑制输入部以及第一连杆~第三连杆在包覆构件的旋转轨迹上与框体的框架发生干涉的情况。

根据所述第三方案,与第一连杆和凸轮的连结部以及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连结部不沿轴向移动的结构相比较,能够调整凸轮对应于包覆构件朝向开放位置的方向的旋转位置而移动的时机。

根据所述第四方案,与在从沿着支点的轴向的方向观察的状态下第一连杆为笔直的形状的情况相比较,能够实现第一连杆以支点为中心旋转的方向的省空间化。

根据所述第五方案,与在第一长孔以及第二长孔的延长区域设有支点的结构相比较,能够实现第一连杆以支点为中心旋转的方向的省空间化。

根据所述第六方案,即便在支撑轴沿着框体的上下方向而配置且与框体的上下方向交叉的方向的空间少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输入部以及第一连杆~第三连杆与框体的框架在包覆构件的旋转轨迹上发生干涉的情况。

根据所述第七方案,即便在输入部相对于支撑轴而配置在框体的其中一侧,解除部相对于支撑轴而配置在框体的另一侧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输入部以及第一连杆~第三连杆与框体的框架在包覆构件(罩)的旋转轨迹上发生干涉的情况。

根据所述第八方案,与在从包覆构件的覆盖方向观察的状态下第一连杆呈直线状形成的情况相比较,能够抑制零件数量的增加而实现省空间化。

根据所述第九方案,与包覆构件从闭止位置移动至开放位置为止时第三连杆朝同样的方向移动的情况相比较,抑制第三连杆与框体的框架相对于包覆构件的旋转轨迹发生干涉的情况。

根据所述第十方案,与包覆构件旋转到开放位置为止时解除部的解除动作完成的结构相比较,当包覆构件朝开放位置的方向旋转时,能够通过解除部来提前解除驱动部的驱动。

根据所述第十一方案,与将使解除部运行的致动器固定于包覆构件的结构相比较,能够抑制输入部与框体的框架在包覆构件的旋转轨迹上发生干涉的情况。

根据所述第十二方案,与将使解除部运行的致动器固定于包覆构件的结构相比较,能够抑制输入部与框体的框架在包覆构件的旋转轨迹上发生干涉的情况。

根据所述第十三方案,当使包覆构件移动到开放位置时,能够解除驱动部对定影部的驱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包括第一实施方式的驱动切换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外观的概略立体图。

图2是以从装置纵深方向(Z方向)观察的状态来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驱动切换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驱动切换装置的关节部与解除部的概略结构图。

图4是以从装置纵深方向(Z方向)观察的状态来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驱动切换装置的连结时的概略结构图。

图5是以从装置上下方向(Y方向)观察的状态来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驱动切换装置的连结时的概略结构图。

图6是以从装置纵深方向(Z方向)观察的状态来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驱动切换装置的解除时的概略结构图。

图7是以从装置上下方向(Y方向)观察的状态来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驱动切换装置的解除时的概略结构图。

图8-1的(A)~图8-1的(D)是在第一实施方式的驱动切换装置中,以从装置上下方向(Y方向)观察的状态来表示开放罩的过程的关节部、第三连杆以及第二连杆的移动的概略结构图。

图8-2的(E)~图8-2的(G)是在第一实施方式的驱动切换装置中,以从装置上下方向(Y方向)观察的状态来表示开放罩的过程的关节部、第三连杆以及第二连杆的移动的概略结构图。

图9-1的(A)~图9-1的(D)是在第一实施方式的驱动切换装置中,以从装置纵深方向(Z方向)观察的状态来表示开放罩的过程的第二连杆、第一连杆以及引导凸轮的移动的概略结构图。

图9-2的(E)~图9-2的(G)是在第一实施方式的驱动切换装置中,以从装置纵深方向(Z方向)观察的状态来表示开放罩的过程的第二连杆、第一连杆以及引导凸轮的移动的概略结构图。

图10的(A)~图10的(E)是在第一实施方式的驱动切换装置中,以从装置上下方向(Y方向)观察的状态来表示开放罩的过程的引导凸轮以及联轴节的移动的概略结构图。

图11的(A)以及图11的(B)是在第一实施方式的驱动切换装置中,表示相对于罩的闭止位置的罩的旋转角度与关节部和第三连杆的连结位置的关系的概略结构图。

图12是表示相对于罩的闭止位置的罩的旋转角度与第二连杆的动作量、引导凸轮的动作量以及联轴节的退避量的关系的图表。

图13是表示包括比较例的驱动切换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外观的概略立体图。

图14是表示比较例的驱动切换装置的致动器与解除部的位置关系的概略结构图。

图15是在比较例的驱动切换装置中,表示联轴节与输入齿轮经连结的状态的概略结构图。

图16是在比较例的驱动切换装置中,表示联轴节与输入齿轮的连结被解除的状态的概略结构图。

图17是在将比较例的驱动切换装置适用于通过沿着装置上下方向的支撑轴可旋转地受到支撑的罩的情况下,说明致动器干涉到框架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另外,各图所示的箭头X表示水平方向且装置宽度方向,箭头Y表示铅垂方向且装置上下方向,箭头Z表示水平方向且装置纵深方向。在各图的说明中,有时将箭头X方向侧记载为+X侧,将箭头X方向的相反侧记载为-X侧。同样地,有时将箭头Y方向侧记载为+Y侧,将箭头X方向的相反侧记载为-Y侧。而且,同样地,有时将箭头Z方向侧记载为+Z侧,将箭头Z方向的相反侧记载为-Z侧。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包括第一实施方式的驱动切换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外观的一例的立体图。

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0包括框体12以及切换驱动的驱动切换装置20。驱动切换装置20包括对框体12的侧面的开口部13进行开闭的罩22。罩22为包覆构件的一例。罩22可旋转到覆盖框体12的内部的闭止位置P1(参照图3)与露出框体12的内部的开放位置P2(参照图1)。图像形成装置10中,作为一例,从图1所示的装置纵深方向(Z方向)的+Z侧观察的状态为正面侧。

〔框体12〕

如图1所示,框体12形成为在纵向上长长的长方体状。在从框体12的正面侧(+Z侧)观察时,在框体12的宽度方向左侧(-X侧)的侧面设有开口部13。在框体12的上部,设有读取原稿的原稿读取部16。尽管省略图示,但在框体12的内部设有图像形成部。图像形成部基于由原稿读取部16所读取的图像的电子数据来形成原稿的复印图像并记录到作为记录介质的一例的片材构件上。尽管省略图示,但在框体12的内部,设有包括搬送部的片材搬送装置,所述搬送部将片材构件搬送至图像形成部。通过图像形成部而记录有复印图像的片材构件被排出至设于框体12的排出部(省略图示)。

图像形成部使用通过电子照相方式将复印图像形成于片材构件的方式、或者通过喷墨记录方式将复印图像形成于片材构件的方式皆可。作为一例,图像形成部采用通过电子照相方式将复印图像形成于片材构件的方式。尽管省略图示,但例如在图像形成部中,是基于图像的电子数据在感光体上形成静电潜像,通过显影装置对感光体上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而形成墨粉像,将墨粉像直接或者经由中间转印体而转印至片材构件。并且,在定影部中通过加热以及加压对片材构件上的墨粉像进行定影,并将形成有复印图像的片材构件排出至排出部。

如图3所示,在图像形成装置10中,在框体12的内部设有作为定影部的一例的定影单元18。定影单元18采用了下述结构,即,通过构成驱动部的一部分的输入齿轮46(参照图2)的驱动,使定影单元18的各构件运行,从而使形成于片材构件的墨粉像定影。

〔驱动切换装置20〕

驱动切换装置20具有下述功能,即,在罩22旋转到闭止位置P1(参照图4)的状态下,设为连结输入齿轮46的驱动传递路径的连结状态。进而,驱动切换装置20具有下述功能,即,在罩22朝开放位置P2(参照图1)旋转的过程中,设为切断输入齿轮46的驱动传递路径的解除状态。如图2所示,驱动切换装置20包括:作为输入部的一例的关节部24,设于罩22;以及解除部26,包括引导凸轮28。进而,驱动切换装置20包括连接于引导凸轮28和关节部24的、作为多个连杆的一例的第一连杆30、第二连杆32以及第三连杆34。引导凸轮28为凸轮的一例。

(罩22)

如图1所示,作为一例,罩22是从框体12的正面侧(+Z侧)观察时对框体12的宽度方向左侧(-X侧)的侧面的开口部13进行开闭的左侧罩。如图2以及图3所示,罩22可旋转地支撑于设在框体12的支撑轴42。作为一例,支撑轴42沿着框体12的上下方向(Y方向)配置在框体12的纵深方向(Z方向)的里侧(-Z侧)。由此,罩22以框体12的纵深方向的里侧(-Z侧)的支撑轴42为中心而沿着水平方向开闭。即,罩22为水平打开。

(关节部24)

如图4以及图5所示,关节部24被固定于罩22的背面,与罩22一体地旋转。作为一例,关节部24沿着水平方向被安装在罩22的背面。关节部24为板材,从上下方向(Y方向)观察时自罩22的背面朝交叉的方向(作为一例,从罩22的背面朝正交的方向)突出。关节部24从上下方向(Y方向)观察呈U字状形成(参照图5)。

关节部24将由罩22的旋转所产生的位移(例如,罩22朝开放位置P2(参照图1)的方向旋转时的位移)输入至第三连杆34侧。第一实施方式中,关节部24与罩22一体地旋转,由此,罩22朝开放位置P2(参照图1)的方向的旋转从关节部24输入至第三连杆34侧。

(解除部26)

解除部26具有切断输入齿轮46的驱动传递路径的功能。换言之,解除部26具有解除输入齿轮46的驱动的功能。如图2至图4所示,解除部26在框体12的内部设在与关节部24隔开的方向上。作为一例,关节部24与解除部26被配置在沿框体12的上下方向(Y方向)隔开的位置(参照图2以及图3)。第一实施方式中,解除部26设在比关节部24更靠上下方向上侧(+Y侧)。解除部26包括联动于关节部24的移动而移动的引导凸轮28。解除部26设为下述结构,即:当罩22旋转到开放位置P2侧时,通过引导凸轮28来切断输入齿轮46的驱动传递路径(即,解除输入齿轮46的驱动)。

如图2所示,在引导凸轮28的侧部,设有经由后述的联轴节86而连结的输入齿轮46。输入齿轮46包括轴部46A,以轴部46A为中心而旋转。作为一例,输入齿轮46与第一齿轮48咬合,第一齿轮48与第二齿轮49咬合,第二齿轮49与第三齿轮50咬合。第一齿轮48、第二齿轮49以及第三齿轮50可旋转地支撑于安装板52。安装板52被安装于配置在框体12内部的框架100(参照图3)。作为一例,在框体12的内部,设有未图示的马达,马达的旋转力经由第三齿轮50、第二齿轮49以及第一齿轮48等而传递至输入齿轮46。而且,在第一连杆30附近,设有构成图像形成部的一部分的零件54。

如图3所示,在从罩22的覆盖方向观察的状态(即,从-X侧观察的状态)下,关节部24相对于支撑轴42而配置在框体12的纵深方向(Z方向)的其中一侧(+Z侧),解除部26相对于支撑轴42而配置在框体12的纵深方向(Z方向)的另一侧(-Z侧)。引导凸轮28由未图示的支撑构件可沿水平方向移动地予以支撑。

图4以及图5示出了在驱动切换装置20中,输入齿轮46的驱动传递路径经连结的连结状态。如图4所示,驱动切换装置20在罩22旋转到闭止位置P1(参照图3)的状态下,设为连结输入齿轮46的驱动传递路径的连结状态。如图6所示,在框体12的内部,设有用于使定影单元18(参照图2)运行的齿轮80。

图6以及图7示出了在驱动切换装置20中,切断输入齿轮46的驱动传递路径的解除状态。如图6所示,驱动切换装置20在罩22朝开放位置P2(参照图1)的方向旋转的过程中,设为切断输入齿轮46的驱动传递路径的解除状态,即解除输入齿轮46的驱动的解除状态。

如图5以及图7所示,解除部26包括:交接齿轮82,咬合于定影单元18(参照图3)的齿轮80;以及轴84,使交接齿轮82旋转。进而,解除部26包括:联轴节86,沿轴向可移动地支撑于轴84的轴向的端部(与交接齿轮82为相反侧的端部);以及作为施力构件的螺旋弹簧88,卷绕于轴84。在引导凸轮28,形成有供联轴节86贯穿的开口部29(参照图6等)。联轴节86在轴向的一端部包括卡合于输入齿轮46的轴部46A的凹部。而且,联轴节86在轴向的另一端部(交接齿轮82侧)包括凸缘部86A。轴84贯穿螺旋弹簧88。螺旋弹簧88的一端接触至轴84的轴向中间部的突起(省略图示),螺旋弹簧88的另一端接触至凸缘部86A。联轴节86通过螺旋弹簧88的力而朝引导凸轮28侧受到按压。

如图5以及图7所示,引导凸轮28在与齿轮80侧相向的面(+Z侧的面)上,从支撑轴42侧起依序包括第一平面部28A、倾斜部28B以及第二平面部28C。第一平面部28A沿着Y方向以及X方向延伸。倾斜部28B从第一平面部28A的端部(与支撑轴42为相反侧的端部)朝向与交接齿轮82相反的方向(即,-Z侧)倾斜。第一平面部28A与倾斜部28B所成的角为钝角。第二平面部28C从倾斜部28B的端部(与支撑轴42为相反侧的端部)朝与第一平面部28A相反的方向(+X侧)延伸。第二平面部28C与第一平面部28A的延长线平行。第一平面部28A与齿轮80的间隔小于第二平面部28C与齿轮80的延长线(第一实施方式中为交接齿轮82)的间隔。

如图4至图7所示,通过罩22从闭止位置P1朝开放位置P2的方向旋转,从而引导凸轮28通过与关节部24的位移联动的第三连杆34、第二连杆32以及第一连杆30的动作而朝框体12的宽度方向(X方向)上的+X侧移动。联轴节86贯穿引导凸轮28的开口部29(参照图5等)。由此,如图5以及图7所示,联轴节86伴随引导凸轮28的移动而接触至第一平面部28A、倾斜部28B以及第二平面部28C,由此可朝Z方向的+Z侧移动。

如图4以及图5所示,在罩22旋转到闭止位置P1的状态下,引导凸轮28的前表面部28E(罩22侧的面)在框体12的宽度方向(X方向)上配置于第一位置PX1。在此状态下,如图5所示,联轴节86的凸缘部86A接触至引导凸轮28的第二平面部28C,联轴节86与输入齿轮46的轴部46A连结。即,联轴节86的凹部与轴部46A卡合。由此,与输入齿轮46朝向箭头R1方向的旋转一同,交接齿轮82朝箭头R1方向旋转,与交接齿轮82咬合的齿轮80朝箭头R2方向旋转。即,输入齿轮46的旋转力经由交接齿轮82而传递至齿轮80。

如图6以及图7所示,在罩22旋转到开放位置P2的状态下,引导凸轮28的前表面部28E(罩22侧的面)在框体12的宽度方向(X方向)上从第一位置PX1移动到+X侧。在此状态下,如图7所示,联轴节86的凸缘部86A接触至引导凸轮28的第一平面部28A,联轴节86朝离开输入齿轮46的方向移动。由此,联轴节86与输入齿轮46的轴部46A的连结被解除。即,联轴节86的凹部与轴部46A的卡合被解除。在此状态下,即便输入齿轮46朝箭头R1方向旋转,输入齿轮46的旋转力也不会传递至交接齿轮82。

(第一连杆30、第二连杆32以及第三连杆34)

第一连杆30、第二连杆32以及第三连杆34具有联动于关节部24的移动而使引导凸轮28移动的功能。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杆30、第二连杆32以及第三连杆34具有下述功能,即,在罩22旋转时,使引导凸轮28朝与关节部24移动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

如图4所示,第一连杆30、第二连杆32与第三连杆34依序配置在引导凸轮28与关节部24之间,由此连接于引导凸轮28与关节部24。作为一例,从引导凸轮28朝向关节部24,以第一连杆30、第二连杆32、第三连杆34的次序而配置。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杆30连接于引导凸轮28,第二连杆32连接于第一连杆30,第三连杆34连接于第二连杆32,第三连杆34连接于关节部24。

若作进一步具体说明,则作为一例,第一连杆30沿着上下方向(Y方向)具有长度。第一连杆30以配置在长边方向的中间部的支点56为中心可旋转地受到支撑。第一实施方式中,支点56是使第一连杆30旋转的圆柱状的轴部。支点56的轴向被设为沿着装置纵深方向(Z方向)的方向。第一连杆30使连结于支点56的其中一侧的引导凸轮28移动。在第一连杆30中的支点56的另一侧,连结有第二连杆32。

如图4所示,在从沿着支点56的轴向的方向观察的状态(即,从Z方向观察的状态)下,作为一例,第一连杆30相对于支点56而其中一侧与另一侧弯曲。第一实施方式中,在从沿着支点56的轴向的方向观察的状态(即,从Z方向观察的状态)下,第一连杆30呈曲柄状形成。第一连杆30包括:长条状的板状部30A,从支点56朝一方向延伸;以及板状的倾斜部30B,从板状部30A的支点56侧的端部以相对于板状部30A的轴向成钝角的方式倾斜。进而,第一连杆30包括从倾斜部30B的端部朝与板状部30A相反的方向延伸的长条状的板状部30C。板状部30A的长边方向的延长线与板状部30C的长边方向成为平行或接近平行的状态。

而且,如图3所示,在从罩22的覆盖方向观察的状态(即,从X方向的-X侧观察的状态)下,在第一连杆30,在连结于引导凸轮28的部分即板状部30A与连结于第二连杆32的部分即板状部30C之间设有阶差30D。通过设有阶差30D,板状部30C相对于板状部30A而配置在+Z侧。

如图4所示,作为一例,在第一连杆30中的支点56的其中一侧的端部31A即板状部30A的端部31A侧,设有第一长孔58。例如,第一长孔58为长圆形。第一长孔58的长边方向被设为沿着板状部30A的长边方向的方向。在引导凸轮28,设有圆柱状的第一突起60,第一突起60被插入至第一长孔58。由此,在引导凸轮28的第一突起60插入至第一连杆30的第一长孔58的状态下,对应于第一连杆30的移动,第一突起60可沿着第一长孔58的长边方向而相对地移动。

作为一例,在第一连杆30中的支点56的另一侧的端部31B即板状部30C,设有第二长孔62。例如,第二长孔62为长圆形。第二长孔62的长边方向被设为沿着板状部30C的长边方向的方向。在第二连杆32,设有圆柱状的第二突起64,第二突起64被插入至第二长孔62。由此,在第二连杆32的第二突起64被插入至第一连杆30的第二长孔62的状态下,对应于第二连杆32的移动,第二突起64可沿着第二长孔62的长边方向而相对地移动。

而且,作为一例,第一连杆30中,第一长孔58的方向与第二长孔62的方向一致。第一实施方式中,支点56位于第一连杆30中的第一长孔58的延长区域,第二长孔62的延长区域偏离支点56。

如图4所示,作为一例,第二连杆32沿着水平方向具有长度。第二连杆32的长边方向的一端连结于第一连杆30。第二连杆32的长边方向的另一端连结于第三连杆34。第二连杆32是由未图示的支撑构件沿水平方向可移动地予以支撑。

如图4所示,第三连杆34连结于第二连杆32与关节部24而受到旋转支撑。作为一例,第三连杆34沿着水平方向具有长度。第三连杆34的长边方向的一端连结于第二连杆32,第三连杆34的长边方向的另一端连结于关节部24。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三连杆34仅由第二连杆32与关节部24旋转支撑。即,第三连杆34不相对于第二连杆32或关节部24的旋转部而沿轴向相对地移动。

第三连杆34包括:圆柱状的突起68,被设在长边方向的一端侧;以及圆柱状的突起70,被设在长边方向的另一端侧。作为一例,突起68与突起70从第三连杆34的下表面朝下方侧(-Y侧)突出。第三连杆34的突起68插入至形成在第二连杆32的另一端侧的圆形状的孔部72,由此,第三连杆34相对于第二连杆32可旋转地受到支撑。第三连杆34的突起70插入至形成在关节部24的前端侧(与罩22为相反侧)的圆形状的孔部74,由此,第三连杆34相对于关节部24可旋转地受到支撑。

如图4至图7所示,当罩22从闭止位置P1朝开放位置P2的方向旋转时,通过被固定于罩22的关节部24的位移,第三连杆34相对于关节部24而相对地旋转。伴随第三连杆34的旋转,第二连杆32相对于第三连杆34而相对地旋转。伴随第二连杆32的旋转,第一连杆30相对于第二连杆32而相对地旋转,并且第一连杆30沿着第二长孔62而相对地移动。进而,伴随第一连杆30的移动,引导凸轮28相对于第一连杆30而相对地旋转,并且引导凸轮28沿着第一长孔58而相对地移动。由此,第一连杆30、第二连杆32与第三连杆34在罩22从闭止位置P1朝开放位置P2的方向旋转时,使引导凸轮28朝与关节部24移动的方向(例如-X侧)相反的方向(例如+X侧)移动。

以下,进一步具体说明构成驱动切换装置20的各构件的移动。

图8-1的(A)~图8-1的(D)以及图8-2的(E)~图8-2的(G)中示出了罩22从闭止位置P1朝开放位置P2的方向旋转的过程中的关节部24、第三连杆34以及第二连杆32的移动。在框体12的内部,设有俯视(从Y方向观察)呈L字状的框架100。在框架100,设有用于使关节部24以及第三连杆34的至少一部分移动至框架100的外侧的开口部102。如图8-1的(A)所示,在罩22旋转到闭止位置P1的状态下,第二连杆32的背面部32A被配置在第三位置PX3。关节部24以及第三连杆34被设为下述结构,即,通过在开口部102内移动,从而不与框架100发生干涉。

如图8-1的(A)~图8-1的(D)所示,当罩22开始从闭止位置P1朝开放位置P2的方向旋转时,第三连杆34使罩22的延伸方向(例如Z方向的+Z侧)的移动量大于罩22的打开方向(例如X方向的-X侧)的移动量。例如,第三连杆34在框架100的开口部102内,朝罩22的延伸方向(例如Z方向的+Z侧)大幅移动。

如图8-1的(D)以及图8-2的(E)~图8-2的(G)所示,从罩22朝开放位置P2的方向旋转的中途,第三连杆34使罩22的打开方向(例如X方向的-X侧)的移动量大于罩22的延伸方向(例如Z方向的+Z侧)的移动量。例如,第三连杆34在框架100的开口部102内,朝罩22的打开方向(例如X方向的-X侧)大幅移动。伴随第三连杆34的移动,第二连杆32朝罩22的打开方向(例如X方向的-X侧)移动。作为一例,第二连杆32被设为通过未图示的引导部而沿着框体12的宽度方向(X方向)移动的结构。

图9-1的(A)~图9-1的(D)以及图9-2的(E)~图9-2的(G)中示出了罩22从闭止位置P1朝开放位置P2的方向旋转的过程中的第二连杆32、第一连杆30以及引导凸轮28的移动。图9-1的(A)~图9-1的(D)以及图9-2的(E)~图9-2的(G)的各构件的位置与图8-1的(D)以及图8-2的(E)~图8-2的(G)的各构件的位置分别对应。

如图9-1的(A)~图9-1的(D)以及图9-2的(E)~图9-2的(G)所示,当罩22从闭止位置P1朝开放位置P2的方向旋转时,第二连杆32朝框体12的宽度方向(X方向)的-X侧移动。伴随第二连杆32的-X侧的移动,第一连杆30中的支点56的另一侧的端部31B(即,板状部30C的端部)被拉拽向-X侧,由此,第一连杆30以支点56为中心而旋转。由此,第一连杆30中的支点56的其中一侧的端部31A(即,板状部30A的端部)朝+X侧旋转,伴随第一连杆30的旋转,引导凸轮28朝+X侧移动。通过此种动作,引导凸轮28的前表面部28E从第一位置PX1朝+X侧移动。

图10的(A)~图10的(E)中示出了罩22从闭止位置P1朝开放位置P2的方向旋转的过程中的解除部26的引导凸轮28以及联轴节86的移动。图10的(A)~图10的(E)中,为了便于理解结构,示意性地图示了各部的结构。如图10的(A)~图10的(E)所示,当罩22从闭止位置P1朝开放位置P2的方向旋转时,引导凸轮28的前表面部28E从第一位置PX1朝+X侧移动。通过引导凸轮28的移动,联轴节86的凸缘部86A一边从第二平面部28C经由倾斜部28B接触至第一平面部28A一边朝+Z侧移动,联轴节86与输入齿轮46的轴部46A的连结被解除。

此时,如图8-1的(A)~图8-1的(D)、图8-2的(E)~图8-2的(G)、图9-1的(A)~图9-1的(D)、图9-2的(E)~图9-2的(G)以及图10的(A)~图10的(E)所示,从罩22自闭止位置P1朝开放位置P2的方向旋转了规定的第一角度的状态起,借助引导凸轮28的解除部26的解除动作(即,联轴节86与输入齿轮46的轴部46A的连结的解除)开始。例如,第一角度优选为20度以上且40度以下,进而优选为25度以上且35度以下,更优选为27度以上且33度以下。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角度被设定为30度附近。

进而,在罩22从闭止位置P1朝开放位置P2的方向旋转了比第一角度大的第二角度的状态下,借助引导凸轮28的解除部26的解除动作完成。例如,第二角度优选为45度以上且75度以下,进而优选为50度以上且70度以下,更优选为55度以上且65度以下。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二角度被设定为60度附近。

在罩22从闭止位置P1朝开放位置P2的方向旋转的旋转角度为并非想要使解除部26进行解除(即,并非想要使引导凸轮28移动到解除位置)的角度的情况下,优选如图11的(A)所示那样设定为,关节部24的突起70的中心部70A来到区域120。而且,在罩22从闭止位置P1朝开放位置P2的方向旋转的旋转角度未想要使解除部26进行解除(即,想要使引导凸轮28移动到解除位置)的角度的情况下,优选如图11的(B)所示那样设定为,关节部24的突起70的中心部70A来到区域122。即,区域122是关节部24朝向-X侧的动作变化量大的部位。

图12表示了罩22从闭止位置P1计起的旋转角度与第二连杆32的动作量、引导凸轮28的动作量以及联轴节86的退避量的关系。如图12所示,当罩22从闭止位置P1计起的旋转角度超过30度附近时,第二连杆32的动作量以及引导凸轮28的动作量变大,联轴节86的退避量变大。

(比较例的驱动切换装置)

此处,对包括比较例的驱动切换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200的结构以及问题进行说明。

图13表示了包括比较例的驱动切换装置201的图像形成装置200的外观。如图13所示,图像形成装置200包括框体202。在图像形成装置200中,设有对框体202的开口部202A进行开闭的罩204。罩204是由沿着框体202的纵深方向(Z方向)配置的支撑轴206(参照图14)可旋转地予以支撑。支撑轴206被设在框体202中的罩204的下部侧,可朝上下方向(箭头B方向)旋转地支撑着罩204。即,罩204在开放时,罩204的上部侧朝下方向旋转。

图像形成装置200中,当作为记录介质的一例的片材构件发生了堵塞时,为了降低片材构件的处理时的用户的操作力,必须解除定影单元220(参照图14)等的驱动。因此,图像形成装置200中,设有驱动切换装置201,所述驱动切换装置201联动于开放罩204的操作来解除定影单元220等的驱动。

如图14所示,驱动切换装置201包括:罩204;致动器210,被固定于罩204;以及解除部212,通过致动器210来切断驱动部的驱动传递路径。解除部212被配置在框体202内部的框架203的内侧,罩204被配置在框架203的外侧。例如,在框架203中,支撑有传递驱动部的驱动的零件等。因此,通过在框架203设置开口部203A,从而联动于罩204的开闭来进行解除部212对驱动的解除与连结。

解除部212包括联动于致动器210的移动而移动的引导凸轮214(参照图15)。在从罩204的覆盖方向观察的状态(参照图14)下,致动器210与引导凸轮214设在重合的位置。通过在框架203设置开口部203A,从而能够使致动器210移动到与引导凸轮214接触的位置。

如图15所示,解除部212包括引导凸轮214、与定影单元220(参照图14)的齿轮80咬合的交接齿轮82、轴84、联轴节86以及螺旋弹簧88。联轴节86通过螺旋弹簧88的力而朝引导凸轮214侧受到按压。引导凸轮214在与齿轮80侧相向的面上,从相对于致动器210为远的一侧起依序包括第一平面部214A、倾斜部214B以及第二平面部214C。进而,解除部212包括朝致动器210侧对引导凸轮214施力的作为施力构件的螺旋弹簧216。

图15中示出了罩204移动到闭止位置时的解除部212的状态。如图15所示,在罩204的闭止时,被安装于罩204的致动器210克服螺旋弹簧216的施加力来推动引导凸轮214,由此,使引导凸轮214朝框体202的宽度方向(X方向)的+X侧移动。由此,联轴节86的凸缘部86A与第二平面部214C接触,联轴节86与输入齿轮46的轴部46A连结。在此状态下,输入齿轮46的旋转力经由交接齿轮82而传递至齿轮80。

图16中示出了罩204移动到开放位置时的解除部212的状态。如图16所示,在罩204的开放时,被安装于罩204的致动器210离开引导凸轮214,由此,螺旋弹簧216的压缩被解除,引导凸轮214通过螺旋弹簧216的力而朝-X侧移动。由此,联轴节86的凸缘部86A接触至引导凸轮214的第一平面部214A,联轴节86朝+Z侧移动,由此,联轴节86与输入齿轮46的轴部46A的连结被解除。由此,从输入齿轮46朝向交接齿轮82的驱动传递路径被切断,输入齿轮46的旋转力不会传递至齿轮80。

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200中,框架203的装置纵深方向(Z方向)的长度L1变大。但是,近年来,因图像形成装置的尺寸的小型化,已无在从罩的覆盖方向观察与框架中的解除部重合的位置设置开口部的余裕,必须从与解除部隔开的位置传递罩的开闭动作。而且,在使罩旋转的支撑轴与框架的开口部的位置近的情况下,若采用将致动器固定于罩的结构,则存在致动器与框架在罩的旋转轨迹上发生干涉的情况。

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中,框体12的尺寸经小型化,框架100的装置纵深方向(Z方向)的长度小于比较例的图像形成装置200的框架203的装置纵深方向(Z方向)的长度。例如,图像形成装置10的框体12的纵深方向(Z方向)的长度为比较例的图像形成装置200的框体202的纵深方向(Z方向)的长度的四分之一以下。因此,为了避开位于解除部附近的驱动部的零件等,在框架100,不能在解除部的附近设置开口部,而必须将开口部102设在远离解除部26的部位。

图17中示出了将比较例的驱动切换装置201适用于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为水平打开的罩22的情况。如图17所示,罩22是由沿着上下方向配置的支撑轴42可旋转地予以支撑,在罩22的背面,安装有致动器210。此时,当使罩22朝闭止方向旋转时,致动器210有可能碰到(干涉到)框架100的开口部102的缘部。因此,难以避免致动器210与框架100在罩22的旋转轨迹上的干涉。

(第一实施方式的作用以及效果)

接下来,对第一实施方式的作用以及效果进行说明。

在驱动切换装置20中,设有:罩22,可旋转地设在被设于框体12的支撑轴42;以及关节部24,被安装于罩22。关节部24输入由罩22的旋转所产生的位移。而且,在驱动切换装置20中设有解除部26,所述解除部26包括联动于关节部24的移动而移动的引导凸轮28。解除部26是在框体12的内部设在与关节部24隔开的方向上。进而,在驱动切换装置20中,作为连接于关节部24和引导凸轮28的多个连杆,从引导凸轮28侧起依序设有第一连杆30、第二连杆32与第三连杆34。第一连杆30、第二连杆32以及第三连杆34在罩22旋转时,使引导凸轮28朝与关节部24移动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

驱动切换装置20中,当罩22朝开放位置P2侧旋转时,第一连杆30、第二连杆32以及第三连杆34联动于关节部24的移动而运行,由此,引导凸轮28朝与关节部24移动的方向(例如-X侧)相反的方向(例如+X侧)移动。通过所述引导凸轮28的移动,切断输入齿轮46的驱动传递路径。

因此,在驱动切换装置20中,与将使解除部运行的致动器固定于罩的结构相比较,能够抑制关节部24与框体12的框架100在罩22的旋转轨迹上发生干涉的情况。例如,如图17所示,与将使解除部212的引导凸轮214运行的致动器210固定于罩204的结构相比较,能够抑制关节部24与框体12的框架100在罩22的旋转轨迹上发生干涉的情况。

而且,在驱动切换装置20中,设有:罩22,可旋转地设在被设于框体12的支撑轴42;以及关节部24,被安装于罩22。关节部24输入罩22向第三连杆34侧朝开放位置P2的方向旋转时的位移。而且,在驱动切换装置20中,设有解除部26,所述解除部26是在框体12的内部配置在与关节部24隔开的方向上。解除部26包括联动于关节部24的移动而移动的引导凸轮28。

而且,在驱动切换装置20中,设有以支点56为中心可旋转地设置的第一连杆30,第一连杆30使连结于支点56的其中一侧的引导凸轮28移动。而且,在驱动切换装置20中,设有:第二连杆32,连结于第一连杆30中的支点56的另一侧;以及第三连杆34,连结于第二连杆32与关节部24而受到旋转支撑。

解除部26中,当罩22朝开放位置P2侧旋转时,第一连杆30、第二连杆32以及第三连杆34联动于关节部24的移动而运行,由此,引导凸轮28移动。通过所述引导凸轮28的移动来解除驱动部的驱动,即切断输入齿轮46的驱动传递路径。

若作进一步具体说明,则如图8-1的(A)~图8-1的(D)以及图8-2的(E)~图8-2的(G)所示,当罩22从闭止位置P1朝开放位置P2的方向旋转时,第三连杆34联动于关节部24的移动而移动,通过第三连杆34,第二连杆32朝框体12的宽度方向(X方向)的-X侧移动。

如图9-1的(A)~图9-1的(D)以及图9-2的(E)~图9-2的(G)所示,当罩22从闭止位置P1朝开放位置P2的方向旋转时,伴随第二连杆32朝向-X侧的移动,第一连杆30中的支点56的另一侧的端部31B被拉拽向-X侧,由此,第一连杆30以支点56为中心旋转。由此,第一连杆30中的支点56的其中一侧的端部31A朝+X侧旋转,伴随第一连杆30的旋转,引导凸轮28朝+X侧移动。由此,引导凸轮28的前表面部28E从第一位置PX1朝+X侧移动。

如图10的(A)~图10的(E)所示,通过引导凸轮28朝向+X侧的移动,联轴节86的凸缘部86A从第二平面部28C经由倾斜部28B而接触至第一平面部28A,由此,联轴节86朝+Z侧移动。由此,联轴节86与输入齿轮46的轴部46A的连结被解除。

因此,在驱动切换装置20中,与将使解除部运行的致动器固定于罩的结构相比较,能够抑制关节部24、第一连杆30、第二连杆32以及第三连杆34在罩22的旋转轨迹上与框体12的框架100发生干涉的情况。例如,如图17所示,与将使解除部212的引导凸轮214运行的致动器210固定于罩204的结构相比较,能够抑制关节部24、第一连杆30、第二连杆32以及第三连杆34在罩22的旋转轨迹上与框体12的框架100发生干涉的情况。

在第一连杆30中的支点56的其中一侧的端部31A即板状部30A的端部31A侧,设有第一长孔58。在引导凸轮28设有第一突起60,第一突起60插入至第一长孔58。由此,对应于第一连杆30的移动,第一突起60能够沿着第一长孔58的长边方向而相对地移动。而且,在第一连杆30中的支点56的另一侧的端部31B即板状部30C,设有第二长孔62。在第二连杆32设有第二突起64,第二突起64被插入至第二长孔62。由此,对应于第二连杆32的移动,第二突起64能够沿着第二长孔62的长边方向而相对地移动。

因此,在驱动切换装置20中,与第一连杆和引导凸轮的连结部以及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连结部不沿轴向移动的结构相比较,能够调整引导凸轮28对应于罩22朝向开放位置P2的方向的旋转位置而移动的时机。进而,在驱动切换装置20中,与第一连杆和引导凸轮的连结部以及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连结部不沿轴向移动的结构相比较,不需要朝支撑轴42侧对引导凸轮28施力的弹簧。

而且,在驱动切换装置20中,在从沿着支点56的轴向的方向观察的状态下,第一连杆30相对于支点56而其中一侧与另一侧弯曲。由此,与在从沿着支点的轴向的方向观察的状态下第一连杆为笔直的形状的情况相比较,第一连杆30以支点56为中心而旋转时,其中一侧的移动范围以及另一侧的移动范围变小。因此,与在从沿着支点的轴向的方向观察的状态下第一连杆为笔直的形状的情况相比较,即便第一连杆30以支点56为中心而旋转,也能够避免第一连杆30与框体12内的零件发生干涉。

因此,在驱动切换装置20中,与在从沿着支点的轴向的方向观察的状态下第一连杆为笔直的形状的情况相比较,能够实现第一连杆30以支点56为中心而旋转的方向的省空间化。

而且,在驱动切换装置20中,第一长孔58的方向与第二长孔62的方向一致,支点56位于第一长孔58的延长区域,第二长孔62的延长区域偏离支点56。

因此,在驱动切换装置20中,与在第一长孔以及第二长孔的延长区域设有支点的结构相比较,能够实现第一连杆30以支点56为中心而旋转的方向的省空间化。

而且,在驱动切换装置20中,支撑轴42沿着框体12的上下方向(Y方向)而配置。

因此,在驱动切换装置20中,即便在支撑轴沿着框体的上下方向而配置且与框体的上下方向交叉的方向的空间少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关节部24、第一连杆30、第二连杆32以及第三连杆34在罩22的旋转轨迹上与框体12的框架100发生干涉的情况。例如,如图17所示,与将使解除部212的引导凸轮214运行的致动器210固定于罩204的结构相比较,能够抑制关节部24、第一连杆30、第二连杆32以及第三连杆34在罩22的旋转轨迹上与框体12的框架100发生干涉的情况。

而且,在驱动切换装置20中,关节部24与解除部26被配置在沿框体12的上下方向(Y方向)隔开的位置。而且,在从罩22的覆盖方向观察的状态(参照图3)下,关节部24相对于支撑轴42而配置在框体12的其中一侧,解除部26相对于支撑轴42而配置在框体12的另一侧。进而,引导凸轮28以及第二连杆32沿水平方向移动。

因此,在驱动切换装置20中,即便在输入部相对于支撑轴而配置在框体的其中一侧,解除部相对于支撑轴而配置在框体的另一侧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关节部24、第一连杆30、第二连杆32以及第三连杆34与框体12的框架100在罩22旋转轨迹上发生干涉。

而且,在驱动切换装置20中,在从罩22的覆盖方向(X方向)观察的状态(参照图3)下,在第一连杆30,在连结于引导凸轮28的部分与连结于第二连杆32的部分之间设有阶差30D。

因此,在驱动切换装置20中,与在从罩的覆盖方向观察的状态下第一连杆呈直线状形成的情况相比较,能够抑制零件数量的增加而实现省空间化。

而且,在驱动切换装置20中,在罩22开始朝开放位置P2的方向旋转时,第三连杆34使罩22的延伸方向(例如Z方向的+Z侧)的移动量大于罩22的打开方向(例如X方向的-X侧)的移动量(参照图8-1的(A)~图8-1的(D)以及图8-2的(E)~图8-2的(G))。进而,从罩22朝开放位置P2的方向旋转的中途,第三连杆34使罩22的打开方向(例如X方向的-X侧)的移动量大于罩22的延伸方向(例如Z方向的+Z侧)的移动量(参照图8-1的(A)~图8-1的(D)以及图8-2的(E)~图8-2的(G))。

因此,在驱动切换装置20中,与在罩从闭止位置移动到开放位置为止时第三连杆朝同样的方向移动的情况相比较,抑制第三连杆34与框体12的框架100相对于罩22的旋转轨迹发生干涉的情况。

而且,在驱动切换装置20中,从罩22自闭止位置P1朝开放位置P2的方向旋转了规定的第一角度(例如30度附近)的状态起,借助引导凸轮28的解除部26的解除动作开始。进而,在罩22从闭止位置P1朝开放位置P2的方向旋转了比第一角度大的第二角度(例如60度附近)的状态下,借助引导凸轮28的解除部26的解除动作完成(参照图9-1的(A)~图9-1的(D)、图9-2的(E)~图9-2的(G)以及图10的(A)~图10的(E))。

因此,在驱动切换装置20中,与罩旋转到开放位置为止时解除部的解除动作完成的结构相比较,当罩22朝开放位置P2的方向旋转时,能够通过解除部26来提前解除驱动部的驱动,即,能够切断输入齿轮46的驱动传递路径。

而且,图像形成装置10包括驱动切换装置20。进而,图像形成装置10包括:搬送部,在框体12的内部搬送片材构件;图像形成部,对片材构件形成图像;以及定影单元18,通过驱动部的驱动来使形成于片材构件的墨粉像定影(参照图2)。

因此,在图像形成装置10中,当使罩22移动到开放位置P2时,能够解除驱动部对定影单元18的驱动。

<其他>

另外,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所述实施方式,可在不脱离本公开的主旨的范围内适当地进行设计变更。

第一实施方式中,在第一连杆30中的支点56的其中一侧的端部31A设有第一长孔58,引导凸轮28的第一突起60被插入至第一长孔58,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所述结构。例如也可为下述结构:在引导凸轮设有第一长孔,设在第一连杆中的轴向的支点的其中一侧的端部的第一突起被插入至第一长孔。

第一实施方式中,在第一连杆30中的支点56的另一侧的端部31B设有第二长孔62,第二连杆32的第二突起64被插入至第二长孔62,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所述结构。例如也可为下述结构:在第二连杆设有第二长孔,设在第一连杆中的支点的另一侧的端部的第二突起被插入至第二长孔。

第一实施方式中,在第一连杆30中,支点56位于第一长孔58的延长区域,第二长孔62的延长区域偏离支点56,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所述结构。例如也可为下述结构:第一连杆中,支点位于第二长孔的延长区域,第一长孔的延长区域偏离支点。

而且,第一实施方式中,设有第一连杆30、第二连杆32与第三连杆34,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所述结构。例如,只要是联动于罩22旋转时的关节部24的移动来使引导凸轮28朝与本实施方式同样的方向移动的结构,则也可变更连杆的数量。而且,罩22被支撑于沿着上下方向的支撑轴42,但使罩旋转的支撑轴的方向也可变更。例如也可为罩通过沿着水平方向而配置的支撑轴来旋转的结构。

第一实施方式中,在使罩22移动至开放位置P2时,解除驱动部对定影单元18的驱动,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所述结构。例如也可为下述结构:在包括对作为记录介质的一例的片材构件进行搬送的搬送部的片材搬送装置中,通过解除部来解除搬送部的驱动(即,切断搬送部的驱动传递路径)。而且,例如也可为下述结构:在框体的内部包括对作为记录介质的一例的片材构件进行搬送的搬送部和对片材构件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解除部解除对搬送部或图像形成部的一部分进行驱动的驱动部的驱动。

而且,第一实施方式中,表示了将驱动切换装置适用于图像形成装置的示例,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所述结构。例如,本公开的驱动切换装置也能够适用于备选的供纸装置、装订/订书/折叠等的后处理装置等图像形成以外的装置。

<附注>

(1)

一种驱动切换装置,包括:

包覆构件,能够旋转地设于被设在包括驱动部的框体的支撑轴,旋转到覆盖所述框体的内部的闭止位置与露出所述框体的内部的开放位置;

输入部,设于所述包覆构件,输入由所述包覆构件的旋转所产生的位移;

解除部,包括凸轮,所述凸轮在所述框体的内部设在与所述输入部隔开的方向上,且联动于所述输入部的移动而移动,当所述包覆构件旋转到所述开放位置侧时,通过所述凸轮来切断所述驱动部的驱动传递路径;以及

多个连杆,连接于所述输入部与所述凸轮,当所述包覆构件旋转时,使所述凸轮朝与所述输入部移动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

(2)

一种驱动切换装置,包括:

包覆构件,能够旋转地设于被设在包括驱动部的框体的支撑轴,旋转到覆盖所述框体的内部的闭止位置与露出所述框体的内部的开放位置;

输入部,设于所述包覆构件,输入所述包覆构件朝所述开放位置的方向旋转时的位移;

解除部,包括凸轮,所述凸轮在所述框体的内部设在与所述输入部隔开的方向上,且联动于所述输入部的移动而移动,当所述包覆构件旋转到所述开放位置侧时,通过所述凸轮来解除所述驱动部的驱动;

第一连杆,以支点为中心能够旋转地设置,使连结于所述支点的其中一侧的所述凸轮移动;

第二连杆,连结于所述第一连杆中的所述支点的另一侧;以及

第三连杆,连结于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输入部,且受到旋转支撑。

(3)

根据(2)所述的驱动切换装置,其中

在所述第一连杆中的所述支点的其中一侧的端部以及所述凸轮中的其中一者设有第一长孔,设在所述第一连杆中的轴向的所述支点的其中一侧的端部以及所述凸轮中的另一者的第一突起插入至所述第一长孔,

在所述第一连杆中的所述支点的另一侧的端部以及所述第二连杆中的其中一者设有第二长孔,设在所述第一连杆中的所述支点的另一侧的端部以及所述第二连杆中的另一者的第二突起插入至所述第二长孔。

(4)

根据(2)或(3)所述的驱动切换装置,其中

在从沿着所述支点的轴向的方向观察的状态下,所述第一连杆相对于所述支点而其中一侧与另一侧弯曲。

(5)

根据(3)或(4)所述的驱动切换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长孔的方向与所述第二长孔的方向一致,

所述支点位于所述第一长孔以及所述第二长孔的其中一者的延长区域,所述第一长孔以及所述第二长孔的另一者的延长区域偏离所述支点。

(6)

根据(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切换装置,其中

所述支撑轴沿着所述框体的上下方向而配置。

(7)

根据(6)所述的驱动切换装置,其中

所述输入部与所述解除部被配置在沿所述框体的上下方向隔开的位置,

在从所述包覆构件的覆盖方向观察的状态下,所述输入部相对于所述支撑轴而配置在所述框体的其中一侧,所述解除部相对于所述支撑轴而配置在所述框体的另一侧,

所述凸轮以及所述第二连杆沿水平方向移动。

(8)

根据(6)或(7)所述的驱动切换装置,其中

在从所述包覆构件的覆盖方向观察的状态下,在所述第一连杆,在连结于所述凸轮的部分与连结于所述第二连杆的部分之间设有阶差。

(9)

根据(2)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切换装置,其中

当所述包覆构件开始朝所述开放位置的方向旋转时,所述第三连杆使所述包覆构件的延伸方向的移动量大于所述包覆构件的打开方向的移动量,

从所述包覆构件朝所述开放位置的方向旋转的中途,所述第三连杆使所述包覆构件的打开方向的移动量大于所述包覆构件的延伸方向的移动量。

(10)

根据(2)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切换装置,其中

从所述包覆构件自所述闭止位置朝所述开放位置的方向旋转了规定了第一角度的状态起,开始借助所述凸轮的所述解除部的解除动作,

在所述包覆构件从所述闭止位置朝所述开放位置的方向旋转了比所述第一角度大的第二角度的状态下,借助所述凸轮的所述解除部的解除动作完成。

(11)

一种片材搬送装置,包括:根据(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切换装置;以及搬送部,设在所述框体的内部,对片材进行搬送,所述驱动部驱动所述搬送部。

(12)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根据(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切换装置;搬送部,设在所述框体的内部,对记录介质进行搬送;以及图像形成部,设在所述框体的内部,对所述记录介质形成图像,

所述驱动部驱动所述搬送部或所述图像形成部的一部分。

(13)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根据(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切换装置;搬送部,设在所述框体的内部,对记录介质进行搬送;图像形成部,设在所述框体的内部,对所述记录介质形成图像;以及定影部,设在所述图像形成部,通过所述驱动部的驱动来使形成于所述记录介质的墨粉像定影。

技术分类

06120116512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