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热管理系统、热管理系统的工作方法及车辆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9:05:50


一种热管理系统、热管理系统的工作方法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附属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热管理系统、热管理系统的工作方法及车辆。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走入千家万户成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人们对汽车驾驶的舒适性、智能性以及使用便利性等各方面的要求逐步提高。

其中,车载显示设备成为人机交互最主要的窗口,越来越多的汽车上配备了车载显示设备供司乘人员使用。车载显示设备不仅具备导航功能,还具备与移动终端互联后带来的娱乐功能。同时,为了提高车载显示设备的沉浸式体验效果,配置横跨主副驾驶的前置车载屏幕将成为主流趋势。然而,尺寸较大的车载屏幕更加容易遭受高温的威胁,尤其在遇到高温天气时,车载屏幕会因为温度太高而无法正常工作,从而极大地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水冷系统对车载屏幕进行降温以提高散热效果。然而,传统的水冷系统不仅结构复杂,并且功耗较大,因此增加了成本负担。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该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热管理系统、热管理系统的工作方法及车辆的新技术方案。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热管理系统,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

第一热交换部件,所述第一热交换部件以热交换方式与目标器件临近设置;

第二热交换部件,所述第二热交换部件位于所述第一热交换部件的下方;

所述第一热交换部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热交换部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热交换部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热交换部件的第二端连接;

换向装置,所述换向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热交换部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热交换部件的第二端连接的路径中,并至少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热交换部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热交换部件的第二端连接的路径在所述换向装置两侧的连通或者关断;

充气装置,所述充气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热交换部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热交换部件的第二端连接的路径中,且所述充气装置位于所述换向装置与所述第二热交换部件的第二端之间;其中,

所述热管理系统中存储有一定量的热交换介质,处于液体状态下的所述热交换介质的体积不多于所述第一热交换部件和所述第二热交换部件的容积之和。

可选地,所述第一热交换部件具有第一延伸段,所述第一延伸段连接于所述第一热交换部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热交换部件的第一端之间;或者,所述第二热交换部件具有第二延伸段,所述第二延伸段连接于所述第一热交换部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热交换部件的第一端之间;

所述第一热交换部件具有第三延伸段,所述第三延伸段连接于所述第一热交换部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热交换部件的第二端之间,所述换向装置及所述充气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三延伸段;或者,所述第二热交换部件具有第四延伸段,所述第四延伸段连接于所述第一热交换部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热交换部件的第二端之间,所述换向装置及所述充气装置设置于所述第四延伸段。

可选地,所述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热交换部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热交换部件的第一端;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热交换部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热交换部件的第二端;

所述换向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件,并至少用于控制所述第二连接件在所述换向装置两侧的连通或者关断;且所述充气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件。

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一子连接件及第二子连接件,所述第一子连接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热交换部件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子连接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子连接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子连接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热交换部件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第一子连接件及所述第二子连接件均与所述换向装置连接,且所述充气装置与所述第二子连接件连接。

第一子连接件第二子连接件第一子连接件第一子连接件第二子连接件第一子连接件

可选地,在热交换介质位于所述第二热交换部件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热交换部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及所述第二连接件中存储有气体。

可选地,所述第一热交换部件在靠近其第二端处设置有阻流件,所述阻流件被配置为阻止热交换介质从远离所述第一热交换部件第二端的一侧流至靠近所述第一热交换部件第二端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阻流件及所述第一热交换部件均呈管状,且所述阻流件的管径小于所述第一热交换部件的管径。

可选地,所述阻流件为弯折设置的管状结构,且所述阻流件至少具有两个弯折段。

可选地,所述第一热交换部件为蛇形盘管。

可选地,所述热管理系统为车载热管理系统;

所述第二热交换部件为螺旋状的管道,所述第二热交换部件缠绕设置于车辆的电池水冷管路上。

可选地,所述第二热交换部件的外部包裹设置有保温层。

可选地,所述热管理系统还包括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充气装置连接,在所述压力传感器感测的压力值大于或者等于压力阈值时,所述充气装置关闭。

可选地,所述第一热交换部件的容积与所述第二热交换部件的容积相同且均等于所述热交换介质的体积。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如第一方面所述热管理系统的工作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热管理系统在第一状态下,控制所述换向装置使所述第一热交换部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热交换部件的第二端连接的路径在所述换向装置两侧关断;

控制第一热交换部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热交换部件的第二端连接的路径在靠近所述第一热交换部件的一侧与外界环境连通;

控制所述充气装置开启使热交换介质从所述第二热交换部件压入所述第一热交换部件中;

所述热管理系统在第二状态下,控制所述换向装置使所述第一热交换部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热交换部件的第二端连接的路径在所述换向装置两侧连通;

控制第一热交换部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热交换部件的第二端连接的路径在靠近所述第一热交换部件的一侧与外界环境切断;

控制所述充气装置关闭,热交换介质在重力作用下从所述第一热交换部件流入所述第二热交换部件。

可选地,所述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热交换部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热交换部件的第一端;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热交换部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热交换部件的第二端;

所述热管理系统在第一状态下,控制所述换向装置切换至第一位置以使所述第二连接件在所述换向装置两侧的路径切断,且所述第二连接件中靠近所述第一热交换部件一侧的路径通过所述换向装置与外界环境连通;所述充气装置开启并向所述第二连接件充入气体,气体进入所述第二热交换部件并将热交换介质经由所述第一连接件压入所述第一热交换部件中;

所述热管理系统在第二状态下,控制所述换向装置切换至第二位置以使所述第二连接件在所述换向装置两侧的路径连通,且所述第二连接件中靠近所述第一热交换部件一侧的路径与外界环境切断;所述充气装置关闭,热交换介质在重力作用下从所述第一热交换部件经由所述第一连接件回流进入所述第二热交换部件,并且热交换介质在所述第二热交换部件中进行热交换。

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一子连接件及第二子连接件,所述第一子连接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热交换部件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子连接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子连接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子连接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热交换部件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热管理系统在第一状态下,所述换向装置切换至第一位置以使所述第一子连接件与所述第二子连接件切断,并使所述第一子连接件通过所述换向装置与外界环境连通;

所述热管理系统在第二状态下,所述换向装置切换至第二位置以使所述第一子连接件与所述第二子连接件连通,并使所述第一子连接件与外界环境切断。

根据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热管理系统。

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热管理系统结构简单,只需要设置充气装置一个驱动件。并且,充气装置只需要在热交换介质从第二热交换部件进入第一热交换部件的过程中开启做功;在热交换介质从第一热交换部件回流到第二热交换部件的过程中,利用热交换介质自身的重力做功即可,而无需开启充气装置,从而极大地降低了功耗,有利于节约能源。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热管理系统结构简单、元器件较少、功耗较低,从而降低了成本。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热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热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热管理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一;

图4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热管理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说明:

1、热管理系统;11、第一热交换部件;12、第二热交换部件;13、第一连接件;14、第二连接件;141、第一子连接件;142、第二子连接件;15、换向装置;16、充气装置;17、阻流件;18、保温层。

01、电池水冷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申请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参照图1-图4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管理系统1。所述热管理系统1包括第一热交换部件11、第二热交换部件12、换向装置15及充气装置16,所述第一热交换部件11以热交换方式与目标器件临近设置,例如,第一热交换部件11与目标器件直接贴合;或者,第一热交换部件11与目标器件之间通过其他热交换介质间接连接;所述第二热交换部件12位于所述第一热交换部件11的下方;

所述第一热交换部件1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热交换部件1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热交换部件1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热交换部件12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换向装置15设置于所述第一热交换部件1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热交换部件12的第二端连接的路径中,并至少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热交换部件1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热交换部件12的第二端连接的路径在所述换向装置15两侧的连通或者关断;

所述充气装置16设置于所述第一热交换部件1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热交换部件12的第二端连接的路径中,且所述充气装置16位于所述换向装置15与所述第二热交换部件12的第二端之间;其中,所述热管理系统中存储有一定量的热交换介质,处于液体状态下的所述热交换介质的体积不多于所述第一热交换部件11和所述第二热交换部件12的容积之和。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热管理系统中,由于该热管理系统中存储的处于液体状态下的所述热交换介质的体积不多于第一热交换部件11和第二热交换部件12的容积之和;因此,在不需要对目标器件进行热交换时,热交换介质可以主要位于第二热交换部件12中。

在一个可选的例子中,在初始状态下,即在不需要为目标器件进行热交换时,热交换介质只存储在第二热交换部件12中,参照图1所示,表示热交换介质位置的液位线A位于第二热交换部件12的两侧。其中,热交换包括冷却和加热两种情况;当需要为目标器件进行冷却降温时,热交换介质为冷却液;当需要为目标器件进行加热升温时,热交换介质为温度较高的热液。以下以热交换介质为冷却液为例进行详细阐述。

当需要为待冷却器件进行冷却降温时,开启充气装置16,充气装置16向第二热交换部件12充入气体,气体将冷却液从第二热交换部件12中压出,冷却液进入到第一热交换部件11中为目标器件进行冷却降温;参照图2所示,冷却液进入到第一热交换部件11中后,表示冷却液位置的液位线A位于第一热交换部件11的旁边。

当为待冷却器件冷却降温结束时,关闭充气装置16使其停止充气,由于第一热交换部件11设置在第二热交换部件12的上方,因此冷却液在其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从第一热交换部件11中回流进入第二热交换部件12中。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热管理系统结构简单,只需要设置充气装置16一个驱动件。并且,充气装置16只需要在冷却液从第二热交换部件12进入第一热交换部件11的过程中开启做功;在冷却液从第一热交换部件11回流到第二热交换部件12的过程中,利用冷却液自身的重力做功即可,而无需开启充气装置16,从而极大地降低了功耗,有利于节约能源。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热管理系统结构简单、元器件较少、功耗较低,从而降低了成本。

例如,所述第一热交换部件11的容积与所述第二热交换部件12的容积相同且均等于所述热交换介质的体积。这样,当需要为目标器件进行热交换时,热交换介质全部位于第一热交换部件11中;当不需要为目标器件进行热交换时,热交换介质全部位于第二热交换部件12中。这样热交换介质得到充分的、最大化的利用。

可选地,换向装置15例如可以为转向球阀,充气装置16例如可以为充气泵。

上述目标器件例如可以是车载屏幕,第一热交换部件11设置于车载屏幕的背面。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液位线A只是为了说明冷却液的位置,而无需在系统中设置真实的液位线。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热交换部件11具有第一延伸段,所述第一延伸段连接于所述第一热交换部件1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热交换部件12的第一端之间;或者,所述第二热交换部件12具有第二延伸段,所述第二延伸段连接于所述第一热交换部件1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热交换部件12的第一端之间;

亦即,第一热交换部件11在其第一端朝向第二热交换部件12延伸形成第一延伸段,该第一延伸段用于连接第一热交换部件11的第一端与第二热交换部件12的第一端;或者,第二热交换部件12在其第一端朝向第一热交换部件11延伸形成第二延伸段,该第二延伸段用于连接第一热交换部件11的第一端与第二热交换部件12的第一端。

所述第一热交换部件11具有第三延伸段,所述第三延伸段连接于所述第一热交换部件1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热交换部件12的第二端之间,所述换向装置15及所述充气装置16设置于所述第三延伸段;或者,所述第二热交换部件12具有第四延伸段,所述第四延伸段连接于所述第一热交换部件1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热交换部件12的第二端之间,所述换向装置15及所述充气装置16设置于所述第四延伸段。

亦即,第一热交换部件11在其第二端朝向第二热交换部件12延伸形成第三延伸段,该第三延伸段用于连接第一热交换部件11的第二端与第二热交换部件12的第二端;或者,第二热交换部件12在其第二端朝向第一热交换部件11延伸形成第四延伸段,该第四延伸段用于连接第一热交换部件11的第二端与第二热交换部件12的第二端。

在上述例子中,无需在第一热交换部件11与第二热交换部件12之间设置其他连接部件,使得该热管理系统1的整体结构更加简单。

该热管理系统的工作方法包括:

所述热管理系统在第一状态下,控制所述换向装置15使所述第一热交换部件1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热交换部件12的第二端连接的路径在所述换向装置15两侧关断;

控制第一热交换部件1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热交换部件12的第二端连接的路径在靠近所述第一热交换部件11的一侧与外界环境连通;

控制所述充气装置16开启使热交换介质从所述第二热交换部件12压入所述第一热交换部件11中;

所述热管理系统在第二状态下,控制所述换向装置15使所述第一热交换部件1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热交换部件12的第二端连接的路径在所述换向装置15两侧连通;

控制第一热交换部件1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热交换部件12的第二端连接的路径在靠近所述第一热交换部件11的一侧与外界环境切断;

控制所述充气装置16关闭,热交换介质在重力作用下从所述第一热交换部件11流入所述第二热交换部件12。

更加具体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第一连接件13及第二连接件14,所述第一连接件13连接所述第一热交换部件1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热交换部件12的第一端;所述第二连接件14连接所述第一热交换部件1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热交换部件12的第二端;所述换向装置15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件14,并至少用于控制所述第二连接件14在所述换向装置15两侧的连通或者关断;且所述充气装置16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件14。

所述热管理系统在第一状态下,控制所述换向装置15切换至第一位置以使所述第二连接件14在所述换向装置15两侧的路径切断,且所述第二连接件14中靠近所述第一热交换部件11一侧的路径通过所述换向装置15与外界环境连通;当然,第二连接件14中靠近第一热交换部件11一侧的路径还可以通过额外设置的通气口与外界环境连通;通过换向装置15与外界环境连通的实施方式结构更加简单,并且操作更加方便。所述充气装置16开启并向所述第二连接件14充入气体,气体进入所述第二热交换部件12并将热交换介质经由所述第一连接件13压入所述第一热交换部件11中;

所述热管理系统在第二状态下,控制所述换向装置15切换至第二位置以使所述第二连接件14在所述换向装置15两侧的路径连通,且所述第二连接件14中靠近所述第一热交换部件11一侧的路径与外界环境切断;所述充气装置16关闭,热交换介质在重力作用下从所述第一热交换部件11经由所述第一连接件13回流进入所述第二热交换部件12,并且热交换介质在所述第二热交换部件12中进行热交换。

在上述工作方法中:当需要为目标器件进行冷却降温时,热管理系统进入所述第一状态;此时将换向装置15切换至第一位置,第二连接件14中位于换向装置15两侧的管路互不联通,且第二连接件14中靠近第一热交换部件11一侧的管路与外界环境连通;同时打开充气装置16,充气装置16向第二连接件14充入气体,气体将冷却液从第二热交换部件12中压出,在此过程中,通过第二连接件14中靠近第一热交换部件11一侧的管路将系统中原本存在的气体排向外界环境中,以确保充气装置16能够将冷却液从第二热交换部件12中压出。冷却液经由第一连接件13进入到第一热交换部件11中为目标器件进行冷却降温;目标器件与冷却液进行热交换,即目标器件吸收冷却液的冷量,同时冷却液吸收目标器件的热量,从而达到为目标器件进行降温的目的。参照图2所示,冷却液进入到第一热交换部件11中后,液位线A位于第一热交换部件11的旁边。

当为目标器件冷却降温结束时,热管理系统进入所述第二状态;此时将换向装置15切换至第二位置,第二连接件14中位于换向装置15两侧的管路互相连通,且第二连接件14中靠近第一热交换部件11一侧的管路与外界环境切断,以使系统闭环;同时关闭充气装置16使其停止充气,由于第一热交换部件11设置在第二热交换部件12的上方,因此冷却液在其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从第一热交换部件11中回流进入第二热交换部件12,随后冷却液在第二热交换部件12中进行冷却;从而系统恢复到初始状态。

并且,在该具体的例子中,采用第一连接件13连接在第一热交换部件11的第一端与第二热交换部件12的第一端之间;采用第二连接件14连接在第一热交换部件11的第二端与第二热交换部件12的第二端之间。并且,换向装置15和充气装置16均设置在第二连接件14上。可选地,第一连接件13及第二连接件14均为塑料软管,塑料软管的重量较轻并且成本较低。

参照图1、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件14包括第一子连接件141及第二子连接件142,所述第一子连接件14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热交换部件1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子连接件14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子连接件14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子连接件14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热交换部件12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第一子连接件141及所述第二子连接件142均与所述换向装置15连接,且所述充气装置16与所述第二子连接件142连接。

参照图3所示,所述热管理系统在第一状态下,所述换向装置15切换至第一位置以使所述第一子连接件141与所述第二子连接件142切断,并使所述第一子连接件141与外界环境连通;

参照图4所示,所述热管理系统在第二状态下,所述换向装置15切换至第二位置以使所述第一子连接件141与所述第二子连接件142连通,并使所述第一子连接件141与外界环境切断。

在该具体的例子中,第二连接件14由第一子连接件141和第二子连接件142组成;其中,第一子连接件141与第一热交换部件11相连,第二子连接件142与第二热交换部件12相连。当换向装置15切换至第一位置时,第一子连接件141与第二子连接件142切断,并且第一子连接件141与外界环境连通,从而可以经由第一子连接件141将系统中原本存在的气体排向外界环境中,以确保充气装置16能够将冷却液从第二热交换部件12中压出。当换向装置15切换至第二位置时,第一子连接件141与第二子连接件142连通,并且第一子连接件141与外界环境切断,以使系统闭环。

可选地,第一子连接件141、第二子连接件142以及第一连接件13均为塑料软管,塑料软管的重量较轻并且成本较低。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管理系统在第二状态下,热交换介质位于所述第二热交换部件12中,并且所述第一热交换部件11、所述第一连接件13及所述第二连接件14中存储有气体。

在该具体的例子中,当热交换介质存储在第二热交换部件12中时,第一热交换部件11、第一连接件13及第二连接件14中充满空气;这样热交换介质处在一个隔热性良好的环境中,热交换介质可以保持较为稳定的温度。

参照图1、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热交换部件11在靠近其第二端处设置有阻流件17,所述阻流件17被配置为阻止热交换介质从远离所述第一热交换部件11第二端的一侧流至靠近所述第一热交换部件11第二端的一侧。更加具体地,所述第一热交换部件11与所述第二连接件14之间设置有阻流件17,所述阻流件17被配置为阻止冷却液从所述第一热交换部件11流入所述第二连接件14。

由于换向装置15切换至第一位置时,第二连接件14中靠近第一热交换部件11一侧的管路与外界环境连通,这样第一热交换部件11中的冷却液便存在泄漏到环境中的风险。因此,在该具体的例子中,在第一热交换部件11与第二连接件14之间设置阻流件17,阻流件17的设置可以防止冷却液从第一热交换部件11流入到第二连接件14中,从而防止冷却液经由第二连接件14泄漏到外界环境中。

参照图1、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阻流件17及所述第一热交换部件11均呈管状,且所述阻流件17的管径小于所述第一热交换部件11的管径。

在该具体的例子中,采用管径较细的管道形成阻流件17,这样既可以阻止冷却液在阻流件17处的流动,并且不会影响系统中气体的流动。可选地,例如,阻流件17的管径可以为第一热交换部件11的管径的二分之一,或者三分之一。

参照图1、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阻流件17为弯折设置的管状结构,且所述阻流件17至少具有两个弯折段。

在该具体的例子中,阻流件17为弯折设置的管状结构,且至少具有两个弯折段,这样可以进一步确保冷却液不会冲过阻流件17进入到第二连接件14中。

参照图1、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热交换部件11为蛇形盘管。

在该具体的例子中,将第一热交换部件11设置为蛇形盘管,这样可以延长热交换介质在第一热交换部件11中流动的路径,增大热交换介质与目标器件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热交换介质为目标器件进行热交换的效果。

参照图1、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管理系统为车载热管理系统;所述热交换介质为冷却液,所述第二热交换部件12为螺旋状的管道,所述第二热交换部件12缠绕设置于车辆的电池水冷管路01上。

在该具体的例子中,将螺旋状的管道作为第二热交换部件12,这样第二热交换部件12的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并且,将该螺旋状的管道缠绕设置在车辆的电池水冷管路01上,电池水冷管路01可以对第二热交换部件12中的冷却液提供良好的散热作用。一般来讲,根据实际工程经验,即便车辆处于在室外高温环境中,汽车电池水冷管路中的水冷液的最高温度不会超过45℃,因此缠绕在电池水冷管路上的第二热交换部件12中的冷却液的最高温度也不会超过45℃;并且,当电池水冷管路工作时,第二热交换部件12中的水冷液可以存储足够的冷量。当第二热交换部件12中的冷却液进入到第一热交换部件11为目标器件降温后,冷却液自身的温度升高;而当冷却液从第一热交换部件11流回到第二热交换部件12中后,温度升高的冷却液与电池水冷管路01进行热交换,从而电池水冷管路01对第二热交换部件12中的冷却液进行降温。

参照图1、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热交换部件12的外部包裹设置有保温层18。

在该具体的例子中,保温层18的设置有助于为第二热交换部件12隔离外部的热量,避免第二热交换部件12中的冷却液受到外部高温环境的影响。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管理系统还包括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充气装置16连接,在所述压力传感器感测的压力值大于或者等于压力阈值时,所述充气装置16关闭。

由于液体的粘性大于空气的粘性,当冷却液到达阻流件17时,流阻增大,充气装置16的充气压力会显著增大,因此充气装置16的气压升高;在该具体的例子中,当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值大于或者等于设定的压力阈值时,充气装置16即关闭而停止工作,从而可以避免冷却液漏到环境中。可选地,充气装置16可以为自带压力传感器的充气泵。

可选地,可以在目标器件中设置温度传感器,当目标器件的温度升高到第一温度阈值时,控制装置自动触发该热管理系统1工作,即开启充气装置16并且换向装置15切换至第一位置。当温度降低至第二温度阈值时,则控制装置使该热管理系统1停止工作,即关闭充气装置16并且换向装置15切换至第二位置。

根据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热管理系统。

上文实施例中重点描述的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优化特征只要不矛盾,均可以组合形成更优的实施例,考虑到行文简洁,在此则不再赘述。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申请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申请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相关技术
  • 一种热-电综合能源管理系统及方法
  • 一种吸收式直冷/热型电池热管理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 一种吸收式直冷/热型电池热管理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5797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