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并联连接器及储能系统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9:28:50


并联连接器及储能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并联连接器及储能系统,属于连接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新能源的崛起,人们越来越注重电能的存储以及传输,储能系统通过在电池包上安装连接器,以实现若干个电池包之间的串联或并联,以对电能进行存储或释放。

现有的储能系统中,连接器只能与一条线缆连接,若需要对多个电池包进行连接,则要在电池包上设置多个连接口,一方面增加了连接器的使用数量,使得储能系统的成本较高;另一方面,在电池包上设置多个连接器,使得储能系统的布线杂乱。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出一种并联连接器及储能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并联连接器及储能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连接器只能与一条线缆连接,实用性差,储能系统成本较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并联连接器,与输电线配合,实现至少两个设备的并联连接,并联连接器包括:

主体,所述主体内设有收容腔和与所述收容腔连通的穿孔,所述输电线穿过所述穿孔并部分收容在所述收容腔内;

连接组件,设有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所述连接组件收容在所述收容腔内,并使得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与所述穿孔相对应设置,所述输电线包括第一输电线和第二输电线,所述第一输电线的一端收容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内,所述第二输电线的一端收容在所述第二连接部内,以实现所述连接组件和所述输电线的电性连接;

所述设备包括导电件,部分所述导电件伸入所述第三连接部内,以电性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和所述设备。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自所述连接组件的两端向内凹陷形成,且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凹陷方向位于同一直线,所述第三连接部的开设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开设方向。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收容腔内设有自所述主体的内侧壁朝向所述收容腔内突伸的扣接部,所述连接组件上设有与所述扣接部相配合的卡接部,以将所述连接组件限位收容在所述收容腔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组件设有两个,以分别传输正极电流和负极电流,所述收容腔相对应的设有两个,两个收容腔分设于所述主体的两侧,以分别收容两个连接组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体包括设于所述主体顶角处的四个外接端,所述穿孔贯穿所述外接端以与所述收容腔连通,所述第一输电线和所述第二输电线分别穿过对应的穿孔以与所述连接组件电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接端为锁紧式外接端,所述并联连接器还包括与所述锁紧式外接端配合的锁紧组件,以使得所述输电线与所述主体密封锁紧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锁紧件、第一锁紧孔和第二锁紧孔,所述第一锁紧孔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通,以便所述锁紧件穿过所述第一锁紧孔并与所述第一输电线抵接;所述第二锁紧孔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通,以便所述锁紧件穿过所述第二锁紧孔并与所述第二输电线抵接,实现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第一输电线和第二输电线的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锁紧孔和所述第二锁紧孔的开设方向与所述第三连接部的开设方向平行,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观察孔,所述观察孔设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锁紧孔和第三连接部之间以及第二锁紧孔和第三连接部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接端为对插式公头或对插式母头,所述第一输电线和所述第二输电线分别固定在对应的对插式公头和对插式母头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储能系统,包括若干个电池包和若干个前述的并联连接器,所述并联连接器安装在对应的电池包上,以将若干个电池包进行并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并联连接器通过在连接组件上设置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使得设备能够通过连接组件与两根输电线连接,一方面实现了若干个设备通过并联连接器实现并联,提高了并联连接器的实用性,另一方面减少了连接器的使用数量,降低了储能系统的成本,同时简化了储能系统内的布线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并联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并联连接器的另一角度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并联连接器的爆炸图。

图4是图3中主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图3中连接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图1中并联连接器在储能系统中的应用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并联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是图7中并联连接器的爆炸图。

图9是图8中连接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10是图7中并联连接器在储能系统中的应用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储能系统100,并联连接器200/200’,输电线300,电池包400,连接组件1,第一连接部11,第二连接部12,第三连接部13,缺口14,卡接部15,观察孔16,第一锁紧孔17,第二锁紧孔18,锁紧件19/19’,主体2,收容腔21,扣接部211,穿孔22,外接端23,对插式外接端231,对插式公头232,对插式母头233,锁紧式外接端234,锁紧端235,密封条24,固定件25,固定孔26,锁紧组件3,挤压件31,第一过孔311,密封件32,第二过孔321,第一输电线4,第二输电线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图6、图7和图10所示,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储能系统100,用于存储或释放电能。储能系统100包括若干个电池包400、若干个并联连接器200和若干输电线300,多个并联连接器200通过输电线300进行连接,将并联连接器200安装在电池包400上并与电池包400电性连接,使得并联连接器200与输电线300配合以将若干个电池包400进行并联连接。

本实施例中,以储能系统100为例对并联连接器200的应用进行说明,故,设备即为电池包400,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本技术方案中的并联连接器200可以用于其它系统,通过并联连接器200、输电线300和设备的相互配合,以实现其它系统中若干个设备的并联连接,此处不做限制。

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并联连接器200包括主体2和连接组件1,其中,主体2内设有收容腔21和与收容腔21相连通的穿孔22,输电线300穿过穿孔22并部分收容在收容腔21内,连接组件1收容在收容腔21内,连接组件1设有第一连接部11、第二连接部12和第三连接部13,并使得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12与穿孔22相对应设置,输电线300包括第一输电线4和第二输电线5,第一输电线4的一端收容在第一连接部11内,第二输电线5的一端收容在第二连接部12内,以实现连接组件1和输电线300的电性连接,电池包400包括导电件,部分导电件伸入第三连接部13内,以实现连接组件1和电池包400的电性连接。

优选的,第一连接部11、第二连接部12和第三连接部13均为连接孔,以使得第一输电线4能够收容在第一连接部11内,第二输电线5能够收容在第二连接部12内,导电件的一端能够收容在第三连接部13内,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1、第二连接部12和第三连接部13可以采用其他连接方式以分别与第一输电线4、第二输电线5和导电件连接,例如,焊接、铆接等,此处不做限制。

连接组件1设有两个,以分别传输正极电流和负极电流,收容腔21相对应的设有两个,以分别收容两个连接组件1,两个收容腔21分设于主体2的两侧,以对正极电流和负极电流进行分隔,避免电流在主体2内短路。具体的,主体2的一侧向内凹陷以形成半圆柱状的收容腔21,连接组件1的形状大致呈圆柱状,且连接组件1的尺寸小于收容腔21的尺寸,使得连接组件1能够完全收容在该收容腔21内。

收容腔21内设有自主体2的内侧壁朝向收容腔21内突伸的扣接部211,连接组件1上设有与扣接部211相配合的卡接部15,以将连接组件1限位收容在收容腔21内,具体的,扣接部211在收容腔21内设有四个,并在收容腔21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均匀排布,卡接部15自连接组件1的外侧壁向内凹陷形成,且卡接部15设于连接组件1的两侧壁上,并与扣接部211相对应设置,使得当连接组件1收容在收容腔21内时,卡接部15与扣接部211相配合,以将连接组件1限制在收容腔21内。

本实施例中,连接组件1和主体2之间通过卡扣连接,以将连接组件1限位收容在收容腔21内,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组件1可以通过螺钉固定在主体2上,也可以通过连接胶固定在收容腔21内,只要能够实现连接组件1与主体2的限位连接即可,此处对连接组件1和主体2的连接方式不做限制。

具体请参阅图5所示,第一连接部11与第二连接部12分别自连接组件1的两端向内凹陷形成,且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12的凹陷方向位于同一直线,第三连接部13的开设方向垂直于第一连接部11的开设方向。具体的,第一连接部11、第二连接部12和第三连接部13呈“T”字型设置,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12均呈圆形设置,以便于加工和收容输电线300,第三连接部13设于连接组件1的中部位置,以便于连接组件1与电池包400电性连接。

具体的,连接组件1上还设有缺口14,第三连接部13设于缺口14的底部,导电件伸入缺口14并伸入第三连接部13,以实现导电件和连接组件1的连接,通过在连接组件1上设置缺口14,一方面实现了导电件在安装时的定位,使得操作人员能够便捷的实现导电件和第三连接部13的定位锁紧,另一方面,通过在连接组件1上设置缺口14,减少了连接组件1材料的使用,降低了连接组件1的生产成本。

本实施例中,第三连接部13内设有螺纹,导电件包括导电环和与导电环可拆卸连接的锁紧件19,锁紧件19具体为螺钉,第三连接部13内设有螺纹,连接时,导电环套设在锁紧件19上并位于锁紧件19与连接组件1之间,锁紧件19收容在第三连接部13内并通过螺纹锁紧连接,提高了导电件与连接组件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导电件和连接组件1可以通过其它方式进行连接,例如:过盈配合连接,通过其它工具将导电件限制在第三连接部13内实现连接,只要能够实现导电件和连接组件1的稳定连接即可,此处不做限制。

具体请参阅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穿孔22设有四个,以分别与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12相对应,具体的,四个穿孔22分别设于本体的四个顶角处,使得其中两个穿孔22与一个收容腔21连通,且该两个穿孔22分别设于该收容腔21相对的两侧,连接组件1收容在该收容腔21内,并使得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12均与穿孔22相对应,使得第一输电线4穿过穿孔22收容在第一连接部11内,第二输电线5穿过穿孔22收容在第二连接部12内,且第一输电线4和第二输电线5相背设置,以实现输电线300和并联连接器200的便捷连接,当然,其他实施例中,穿孔22可以仅设有两个,即一个收容腔21与一个穿孔22连通,第一输电线4和第二输电线5均自该穿孔22进入收容腔21并分别与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12连接,以完成输电线300和并联连接器200的连接,此处不做限制。

主体2包括设于主体2顶角处的四个外接端23,穿孔22贯穿外接端23以与收容腔21连通,第一输电线4和第二输电线5分别穿过对应的穿孔22以与连接组件1电性连接。外接端23自主体2的顶角处向外延伸,且外接端23的设置位置与四个穿孔22的设置位置相对应,使得穿孔22能够收容在外界端内。

具体的,外接端23为锁紧式外接端234,并联连接器200包括与锁紧式外接端234配合的锁紧组件3,以使得输电线300与主体2密封锁紧连接,具体的,锁紧式外接端234设有结构相同的四个,四个穿孔22分别贯穿四个锁紧式外接端234以与收容腔21连通。

锁紧式外接端234远离主体2的一端为锁紧端235,锁紧端235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向穿孔22的中心轴线方向移动,以缩小穿孔22的尺寸,以限制输电线300移动。锁紧组件3包括挤压件31和密封件32,其中,密封件32的形状和尺寸与穿孔22的形状和尺寸相匹配,且密封件32上设有供输电线300穿过的第一过孔311,密封件32套设在输电线300的外侧并收容在穿孔22内,以实现外接端23与输电线300的密封;挤压件31上设有供输电线300穿过的第二过孔321,且挤压件31的尺寸与锁紧端235相匹配,使得挤压件31能够套设在该端,并能够沿该端移动,以缩小穿孔22的尺寸。优选的,锁紧端235的外侧壁上设有外螺纹,挤压件31设有内螺纹,使得挤压件31与锁紧端235螺纹连接,通过挤压件31挤压锁紧端235,使得穿孔22的尺寸缩小并使得锁紧端235挤压密封件32,以实现输电线300和主体2之间的锁紧密封。

连接组件1还包括锁紧件19’、第一锁紧孔17和第二锁紧孔18,第一锁紧孔17与第一连接部11连通,以便锁紧件19’穿过第一锁紧孔17并与第一输电线4抵接;第二锁紧孔18与第二连接部12连通,以便锁紧件19’穿过第二锁紧孔18并与第二输电线5抵接,实现连接组件1与第一输电线4和第二输电线5的固定连接。具体的,第一锁紧孔17和第二锁紧孔18内均设有螺纹,锁紧件19’的外壁上也设有螺纹,使得锁紧件19’与连接组件1螺纹连接,增强了连接组件1与第一输电线4和第二输电线5的连接稳定性。

第一锁紧孔17和第二锁紧孔18的开设方向与第三连接部13的开设方向平行,连接组件1还包括观察孔16,观察孔16设有两个,分别位于第一锁紧孔17和第三连接部13之间以及第二锁紧孔18和第三连接部13之间,具体的,第一锁紧孔17和第二锁紧孔18在连接组件1上的开设方向与第三连接部13的开设方向相同,以便于锁紧件19’和连接组件1连接,观察孔16用于查看第一输电线4和第二输电线5在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12内的位置,便于操作人员组装输电线300和连接组件1,以提高输电线300和连接组件1的连接稳定性。

此外,电池包400上设有连接口(未图示),导电件收容在连接口内并与电池包400内的电池电性连接,并联连接器200罩设在连接口处,使得导电件能够收容在第三连接部13内并与连接组件1电性连接,以通过并联连接器200向电池包400内输入电能或将电池包400内的电能向外输出。

具体的,收容腔21自主体2的一侧向内凹陷形成,并由电池包400进行遮盖,使得收容腔21设于电池包400和主体2之间,通过电池包400的侧壁遮盖该收容腔21,进一步实现对连接组件1的遮盖密封,避免灰尘进入收容腔21。

储能系统100包括密封条24,密封条24设于主体2与电池包400之间,以密封连接并联连接器200和电池包400。具体的,密封条24的形状与主体2的形状相似,并使得密封条24设于主体2边框的中间位置,当主体2与电池包400抵接并挤压密封条24,以实现主体2和电池包400之间的密封防水。

主体2还包括固定孔26和固定件25,固定孔26在主体2上开设有四个,且均匀的分布于主体2上,固定件25与固定孔26相匹配,以穿过固定孔26并与电池包400固定,以将并联连接器200固定在电池包400上。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并联连接器200可以通过其它方式与电池包400进行连接,此处不做限制。

请参阅图7至图9所示,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并联连接器200’与电池包400的配合关系、并联连接器200’的部分结构及各部分结构之间的配合关系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并联连接器200大致相同,区别点在于:输电线300与连接组件1的连接关系以及外接端23的具体结构,以下说明书内容将针对该区别点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中,连接组件1与输电线300挤压式连接,其中,第一输电线4收容在第一连接部11内,并使得第一输电线4的外壁面与第一连接部11的内壁面紧密贴合;第二输电线5收容在第二连接部12内,并使得第二输电线5的外壁面与第二连接部12的内壁面紧密贴合。具体的,在安装过程中,操作人员通过对第一输电线4施加外力,使得第一输电线4在外力的作用下向第一连接部11内挤压,使得第一输电线4与连接组件1紧密贴合,增强了输电线300与连接组件1的连接稳定性,同理,第二输电线5与连接组件1也实现紧密贴合,完成输电线300与连接组件1的稳定连接。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组件1上未设置第一锁紧孔17、第二锁紧孔18和锁紧件19’,减少了输电线300与连接组件1的组装步骤,提高了安装效率。

外接端23为对插式外接端231,对插式外接端231包括对插式公头232和对插式母头233,第一输电线4和第二输电线5分别固定在对应的对插式公头232和对插式母头233内,本实施例中,四个外接端23中的两个为对插式公头232,其余两个为对插式母头233,具体的,两个对插式公头232相对设置并传输负极电流,两个对插式母头233相对设置并传输正极电流,如此设置,通过在输电线300上安装与外接端23相对应的连接头,即可与外接端23进行卡扣连接,一方面提高了输电线300与并联连接器200’的连接稳定性,另一方面实现了主体2与输电线300的快速便捷连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两个对插式公头232可以设置在主体2的斜对角线两端,即,一个对插式公头232与一个对插式母头233相对设置以传输正极或负极电流;此外,主体2上的外接端23也可以全部设为对插式公头232,相对应的,输电线300上全部设为对插式母头233;或者,主体2上的外接端23也可以全部设为对插式母头233,相对应的,输电线300上全部设为对插式公头232;只要能够实现输电线300与主体2的快速便捷连接的目的即可,此处对外接端23的结构不作限制。

具体请参阅图6和图10所示,在储能系统100中使用时,一个电池包400上设置一个并联连接器200/200’,并联连接器200/200’中的两个连接组件1分别与该电池包400内的正极和负极连接,使得并联连接器200/200’的四个外接端23中存在两个正极和两个负极,将设于同一侧的一正一负两个外接端23与相邻电池包400上的并联连接器200/200’对应连接,以实现相邻两个电池包400的并联连接,同理,即可实现若干个电池包400的并联连接。在进行最后一个电池包400连接时,在并联连接器200/200’的末端设置防水堵头进行封堵,避免水汽和灰尘进行收容腔21内。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并联连接器200/200’通过在连接组件1上设置第一连接部11、第二连接部12和第三连接部13,使得设备能够通过连接组件1与两根输电线300连接,一方面实现了若干个设备通过并联连接器200/200’实现并联,提高了并联连接器200/200’的实用性,另一方面减少了电池包400表面连接器的使用数量,降低了储能系统100的成本,同时简化了储能系统100内的布线方式;通过将外接端23设为对插式外接端231和锁紧式外接端234,以适应目前市场上主流的连接器类型,提高并联连接器200/200’的兼容性;通过在主体2上设置分别与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12相对应的穿孔22,使得并联连接器200/200’与输电线300的连接方式简单便捷,提高了组装效率。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技术分类

061201159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