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烘干功能的晾衣机,尤其涉及一种多段式旋转风道晾衣机及风向控制方法,实现集中定向及更大区域内的吹风,满足用户特定的烘干需求。

背景技术

由于高层住宅对阳台外侧安装晾衣杆晾晒衣物的限制,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安装具有烘干功能的晾衣机,以确保晾晒于室内阳台的衣物能够充分干透。此种晾衣机通常包括安装在天花板或吊顶上的主机,以及设置在主机内的烘干模块,烘干模块通常包括风机和加热模块,风机产生的气流经过加热模块后从主机内送出到晾衣区域,以对晾衣区域内悬挂的衣物进行烘干。

为了能够调节主机送出的暖气流的方向,以充分兼顾到晾衣区域内各方位的衣物,通常在主机面板上安装可摆动的出风摆叶,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6378820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出风口具有摆动结构的晾衣机,机架的底部设有出风口,出风口和机架内的收容腔相连通;收容腔内设有用于向出风口提供风流的导风结构,用于打开或关闭出风口摆动件。

再如申请公布号为CN113308861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摆风式晾衣机,包括用于向晾架上的晾晒物送风的送风装置,导风板设置在送风装置的出风口处,并由驱动装置驱动而可摆动以改变送风装置的出风风向,可以根据晾晒物的类型、尺寸、晾挂位置等相应调整导风板的角度以及动作模式。

但即便采用了导风板、摆动件等摆叶式风道结构,摆风式晾衣机仍然存在以下两个技术问题:

1、通常晾衣机的晾杆长度较大,且多为伸缩式晾杆,完全展开后的长度大大超过主机的长度,此时,摆风式晾衣机的主机所送出的气流难以企及晾杆端部的晾晒区域所悬挂的衣物;

2、即便相对于固定式风道的晾衣机,摆风式晾衣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气流的方向,但局限于导风板只能上下或左右摆动,导风能力有限,且风力的集中程度也有限,出风面积仍比较大,对较厚实衣物、被子等不容易烘干,气流仍存在进一步集中的空间。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的摆风式烘干晾衣机定向送风、风力集中的能力有限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多段式旋转风道晾衣机,以及多段式旋转风道晾衣机的风向控制方法,实现旋转风道的自由灵活旋转,以集中、定向送风。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多段式旋转风道晾衣机,

包括主机和可升降的晾杆,所述主机包括壳体和面板,所述壳体内设有烘干模块,所述面板上开设有窗口,所述窗口上设有可启闭的舱门,用于打开或关闭窗口;

所述烘干模块包括风机、加热器和旋转风道;所述风机包括一个出风管,所述加热器位于所述出风管内;

所述旋转风道包括依次连接的弯曲固定接头、第一风道、第二风道和第三风道,所述弯曲固定接头与所述风机的出风管连接,所述第三风道设有出风口,所述舱门开启以将位于所述主机内的所述出风口从窗口露出;

所述第一风道与所述弯曲固定接头连接形成第一旋转面,所述第一风道可相对于所述弯曲固定接头360度旋转;

所述第二风道与所述第一风道连接形成第二旋转面,所述第二风道可相对于所述第一风道360度旋转;

所述第三风道与所述第二风道连接形成第三旋转面;所述第三风道可相对于所述第二风道360度旋转;

所述第一旋转面与第二旋转面之间形成第一锐角,所述第二旋转面与第三旋转面之间形成第二锐角;所述第三旋转面与所述出风口所在的平面之间形成第三锐角。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优选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第一锐角为22.5度,所述第二锐角为45度,所述第三锐角为22.5度。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优选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弯曲固定接头上设置有第一电机和第一驱动齿轮,所述第一风道上设有第一环形齿轮,所述第一电机通过所述第一驱动齿轮驱动所述第一环形齿轮的转动,以使所述第一风道相对于所述弯曲固定接头360度旋转;

所述第一风道上设置有第二电机和第二驱动齿轮,所述第二风道上设有第二环形齿轮,所述第二电机通过所述第二驱动齿轮驱动所述第二环形齿轮的转动,以使所述第二风道相对于所述第一风道360度旋转;

所述第二风道上设置有第三电机和第三驱动齿轮,所述第三风道上设有第三环形齿轮,所述第三电机通过所述第三驱动齿轮驱动所述第三环形齿轮的转动,以使所述第三风道相对于所述第二风道360度旋转。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优选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主机的面板内侧设有铰接座,所述舱门的一侧可转动地铰接于所述铰接座;

所述主机内设置有第四电机和第四驱动齿轮,所述铰接座上设有从动齿轮;所述第四电机通过所述第四驱动齿轮驱动所述从动齿轮的转动,以使所述舱门转动开启或关闭。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优选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弯曲固定接头的第二端头上设有第一旋转法兰,所述第一风道的第一端头与所述第一旋转法兰对接紧固,所述第一旋转法兰与所述弯曲固定接头的第二端头之间设有一圈第一外钢珠,所述第一风道的第一端头与所述弯曲固定接头的第二端头之间设有一圈第一内钢珠;

所述第一风道的第二端头上设有第二旋转法兰,所述第二风道的第一端头与所述第二旋转法兰对接紧固,所述第二旋转法兰与所述第一风道的第二端头之间设有一圈第二外钢珠,所述第二风道的第一端头与所述第一风道的第二端头之间设有一圈第二内钢珠;

所述第二风道的第二端头上设有第三旋转法兰,所述第三风道的第一端头与所述第三旋转法兰对接紧固,所述第三旋转法兰与所述第二风道的第二端头之间设有一圈第三外钢珠,所述第三风道的第一端头与所述第二风道的第二端头之间设有一圈第三内钢珠。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优选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第三风道在所述出风口处形成喇叭口;所述弯曲固定接头的弯曲角度呈90度。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为:多段式旋转风道晾衣机,

包括主机和可升降的晾杆,所述主机包括壳体和面板,所述壳体内设有烘干模块,所述面板上开设有窗口,所述窗口上设有可启闭的舱门,用于打开或关闭窗口;

所述烘干模块包括风机、加热器和旋转风道;所述风机包括一个出风管,所述加热器位于所述出风管内;

所述旋转风道包括依次连接的弯曲固定接头、第一风道、第二风道和第三风道,所述弯曲固定接头与所述风机的出风管连接,所述第三风道设有出风口,所述舱门开启以将位于所述主机内的所述出风口从窗口露出;

所述第一风道的第一端头与所述弯曲固定接头的第二端头连接,所述第一风道可相对于所述弯曲固定接头360度旋转;

所述第二风道的第一端头与所述第一风道的第二端头连接,所述第二风道可相对于所述第一风道360度旋转;

所述第三风道的第一端头与所述第二风道的第二端头连接;所述第三风道可相对于所述第二风道360度旋转;

所述第一风道的第二端头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一风道的正截面之间的锐角为第一斜角;所述第二风道的第一端头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二风道的正截面之间的锐角为第二斜角,所述第二风道的第二端头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二风道的正截面之间的锐角为第三斜角;所述第三风道的第一端头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三风道的正截面之间的锐角为第四斜角。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优选为:

所述第一斜角、第二斜角、第三斜角、第四斜角均为22.5度。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优选为:

所述弯曲固定接头上设置有第一电机和第一驱动齿轮,所述第一风道上设有第一环形齿轮,所述第一电机通过所述第一驱动齿轮驱动所述第一环形齿轮的转动,以使所述第一风道相对于所述弯曲固定接头360度旋转;

所述第一风道上设置有第二电机和第二驱动齿轮,所述第二风道上设有第二环形齿轮,所述第二电机通过所述第二驱动齿轮驱动所述第二环形齿轮的转动,以使所述第二风道相对于所述第一风道360度旋转;

所述第二风道上设置有第三电机和第三驱动齿轮,所述第三风道上设有第三环形齿轮,所述第三电机通过所述第三驱动齿轮驱动所述第三环形齿轮的转动,以使所述第三风道相对于所述第二风道360度旋转。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优选为:

所述主机的面板内侧设有铰接座,所述舱门的一侧可转动地铰接于所述铰接座;

所述主机内设置有第四电机和第四驱动齿轮,所述铰接座上设有从动齿轮;所述第四电机通过所述第四驱动齿轮驱动所述从动齿轮的转动,以使所述舱门转动开启或关闭。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优选为:

所述弯曲固定接头的第二端头上设有第一旋转法兰,所述第一风道的第一端头与所述第一旋转法兰对接紧固,所述第一旋转法兰与所述弯曲固定接头的第二端头之间设有一圈第一外钢珠,所述第一风道的第一端头与所述弯曲固定接头的第二端头之间设有一圈第一内钢珠;

所述第一风道的第二端头上设有第二旋转法兰,所述第二风道的第一端头与所述第二旋转法兰对接紧固,所述第二旋转法兰与所述第一风道的第二端头之间设有一圈第二外钢珠,所述第二风道的第一端头与所述第一风道的第二端头之间设有一圈第二内钢珠;

所述第二风道的第二端头上设有第三旋转法兰,所述第三风道的第一端头与所述第三旋转法兰对接紧固,所述第三旋转法兰与所述第二风道的第二端头之间设有一圈第三外钢珠,所述第三风道的第一端头与所述第二风道的第二端头之间设有一圈第三内钢珠。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为:多段式旋转风道晾衣机的风向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初始位置下,弯曲固定接头、第一风道、第二风道、第三风道同轴排列;

步骤一:启动第四电机正转,以使所述舱门转动开启;

步骤二:启动第二电机,第二风道相对第一风道旋转,以使第二风道的轴线与第一风道的轴线之间形成第一风向角度;

步骤三:启动第三电机,第三风道相对第二风道旋转,以使第三风道的轴线与第二风道的轴线之间形成第二风向角度;

步骤四:启动第一电机,第一风道相对弯曲固定接头旋转,以调节出风口的朝向;

步骤五:启动风机,进入烘干模式;

步骤六:关停风机,启动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以将第一风道、第二风道、第三风道旋转复位至初始位置;

步骤七:启动第四电机反转,以使所述舱门转动关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通过将风道设置为可相对旋转的多段式,而每段风道相互连接的旋转面被设计成一定的斜角,从而能够自由灵活地调节旋转风道的形态,从而改变通过旋转风道的暖气流的路径以及出风口的朝向,进而根据用户需求向各个方向定向送风,尤其对大件的床上用品不易烘干的局部、角落,可精准定向烘干,克服了现有的摆叶式晾衣机在定向送风方面的局限。

再者,旋转风道能进一步对暖气流进行集中,令气流呈收束状态,相较于现有的摆叶式晾衣机而言,暖气流的集中性、气流的强度和稳度均有较大提升。尤其针对如羽绒服、大衣、毛衣等厚实的衣物,以及被子、床垫等不易烘干的床上用品,烘干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附图仅是出于解释优选实施例的目的而绘制的,并且因此不应当作为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此外,除非特别指出,附图仅示意在概念性地表示所描述对象的组成或构造并可能包含夸张性显示,并且附图也并非一定按比例绘制。

图1为多段式旋转风道晾衣机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多段式旋转风道晾衣机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多段式旋转风道晾衣机主机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在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烘干模块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烘干模块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7为旋转风道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8为旋转风道的截面图一;

图9为旋转风道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0为旋转风道的截面图二;

图11为旋转风道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12为旋转风道的截面图三;

图13为图6在B1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4为图6在B2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5为多段式旋转风道晾衣机烘干作业时的场景示意图;

图16为多段式旋转风道晾衣机移除烘干模块的主机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多段式旋转风道晾衣机的风向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多段式旋转风道晾衣机200、主机210、壳体211、面板212、窗口213、舱门214、晾杆220、折叠架230、固定晾杆221、伸缩晾杆222、烘干模块50、风机51、加热器52、出风管53、进气口IN、出风口OUT、旋转风道100、弯曲固定接头40、弯曲固定接头40的第一端头41、弯曲固定接头40的第二端头42、第一电机43、第一驱动齿轮44、第一风道10、第一风道10的第一端头11、第一风道10的第二端头12、第二电机13、第二驱动齿轮14、第一环形齿轮15、第二风道20、第二风道20的第一端头21、第二风道20的第二端头22、第三电机23、第三驱动齿轮24、第二环形齿轮25、第三风道30、第三风道30的第一端头31、第三环形齿轮35、第一旋转面P1、第二旋转面P2、第三旋转面P3、第一斜角S1、第二斜角S2、第三斜角S3、第四斜角S4、第一锐角R1、第二锐角R2、第三锐角R3、第一风向角度D1、第二风向角度D2、第一旋转法兰46、第一法兰凸筋46a、第一环形对接槽46b、第一旋转法兰槽46c、第一外钢珠J1、第一外钢珠槽J1c、第一内钢珠K1、第一内钢珠槽K1c、第一环形凸筋17、第二旋转法兰16、第二法兰凸筋16a、第二环形对接槽16b、第二旋转法兰槽16c、第二外钢珠J2、第二外钢珠槽J2c、第二内钢珠K2、第二内钢珠槽K2c、第二环形凸筋27、第三旋转法兰26、第三法兰凸筋26a、第三环形对接槽26b、第三旋转法兰槽26c、第三外钢珠J3、第三外钢珠槽J3c、第三内钢珠K3、第三内钢珠槽K3c、第三环形凸筋37、铰接座60、第四电机61、第四驱动齿轮62、从动齿轮6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描述仅为描述性的、示例性的,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定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而“第一”、“第二”仅为了进行便于理解的描述,没有其他指向性含义,并不能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多段式旋转风道晾衣机200,包括主机210和可升降的晾杆220。其中,主机210可安装在阳台的天花板或吊顶上,晾杆220通过折叠架230连接于主机210的下方,当其上下升降时,折叠架230同步折叠或伸展,从而确保晾杆220升降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晾杆220可进一步伸缩,具体地,如图1所示,包括位于中部的固定晾杆221和可相对固定晾杆221两端部伸缩的伸缩晾杆222,当伸缩晾杆222伸展开时,晾杆220整体的长度远大于主机210的长度,可悬挂更多的衣物。

主机210包括壳体211和安装在壳体211底部的面板212。壳体211内设有烘干模块50,面板212上开设有窗口213,窗口213上设有可启闭的舱门214,用于打开或关闭窗口213。

如图5和图6所示,烘干模块50包括风机51、加热器52和旋转风道100。其中,风机51包括一个出风管53,加热器52位于出风管53内、旋转风道100的前侧。风机51安装在主机210内部、面板212的上方。面板212上设置有进气口IN。

当风机51启动时,空气通过进气口IN进入主机210内部并进入风机51,再进入出风管53,经过加热器52加热后进入旋转风道100。

如图5和图6所示,旋转风道100包括依次连接的弯曲固定接头40、第一风道10、第二风道20和第三风道30,弯曲固定接头40与风机51的出风管53连接,第三风道30设有出风口OUT。进入旋转风道100的暖气流依次经过弯曲固定接头40、第一风道10、第二风道20和第三风道30,从出风口OUT送出。

如图1和图2所述,舱门214开启以将位于主机210内的出风口OUT从窗口213露出,从而出风口OUT送出的暖气流可用于烘干晾杆220上悬挂的衣物。舱门214关闭以将出风口OUT封闭于主机210内,以防止灰尘、湿气等通过出风口OUT进入烘干模块50内部造成部件脏污、老化乃至短路。

如图5至图12所示,由于旋转风道100的多段式设计,可自由灵活地调节旋转风道100的形态,从而改变通过旋转风道100的暖气流的路径以及出风口OUT的朝向,进而根据用户需求向各个方向定向送风。具体地:

如图5、图8和图9所示,弯曲固定接头40连接第一风道10与出风管53,弯曲固定接头40的第一端头41连接出风管53,弯曲固定接头40的第二端头42与第一风道10的第一端头11连接,以形成第一旋转面P1。

第一风道10可相对于弯曲固定接头40进行360度的旋转。第一旋转面P1与第一风道10的正截面平行,因此,当第一风道10相对于弯曲固定接头40旋转时,弯曲固定接头40与第一风道10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暖气流从弯曲固定接头40流入第一风道10时,并不发生转向。

如图7和图8所示,第一风道10的第二端头12与第二风道20的第一端头21连接,以形成第二旋转面P2。其中,第一风道10的第二端头12所在的平面与第一风道10的正截面之间的锐角为第一斜角S1,第一旋转面P1与第二旋转面P2之间形成第一锐角R1,第一锐角R1的角度等于第一斜角S1的角度。

第二风道20的第一端头21所在的平面与第二风道20的正截面之间的锐角为第二斜角S2。第二风道20可相对于第一风道10进行360度旋转,而第二旋转面P2两侧存在第一斜角S1和第二斜角S2,故,如图9和图10所示,第二风道20相对于第一风道10旋转将改变第一风道10的轴线与第二风道20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从而,暖气流从第一风道10流入第二风道20时能够发生第一次转向。

也即,第二风道20相对于第一风道10旋转,可在第一风道10的轴线与第二风道20的轴线之间形成第一风向角度D1,设第一风向角度D1为第一风道10的轴线与第二风道20的轴线之间形成的锐角,则第一风向角度D1的变化范围为0度~(S1+S2)度,或者0度~(R1+S2)度。

如图7和图8所示,第二风道20的第二端头22与第三风道30的第一端头31连接,以形成第三旋转面P3。第二风道20的第二端头22所在的平面与第二风道20的正截面之间的锐角为第三斜角S3,第二旋转面P2与第三旋转面P3之间形成第二锐角R2,第二锐角R2的角度等于第二斜角S2与第三斜角S3的角度之和,即R2=S2+S3。

第三风道30的第一端头31所在的平面与第三风道30的正截面之间的锐角为第四斜角S4,第三旋转面P3与出风口OUT所在的平面之间形成第三锐角R3,出风口OUT所在的平面与第三风道30的正截面平行。第三锐角R3的角度等于第四斜角S4的角度。

第三风道30可相对于第二风道20进行360度旋转,而第三旋转面P3两侧存在第三斜角S3和第四斜角S4,故,如图11和图12所示,第三风道30相对于第二风道20旋转将改变第二风道20的轴线与第三风道30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从而,暖气流从第二风道20流入第三风道30时能够发生第二次转向。

也即,第三风道30相对于第二风道20旋转,可在第二风道20的轴线与第三风道30的轴线之间形成第二风向角度D2,设第二风向角度D2为第二风道20的轴线与第三风道30的轴线之间形成的锐角,则第二风向角度D2的变化范围为0度~(S3+S4)度,或者0度~(S3+R3)度。

综合前述,单独令第二风道20相对于第一风道10旋转,风向的变化范围为第一风向角度D1的变化范围,即0度~(S1+S2)度,或者0度~(R1+S2)度;单独令第三风道30相对于第二风道20旋转,风向的变化范围为第二风向角度D2的变化范围,即0度~(S3+S4)度,或者0度~(S3+R3)度;先后令第二风道20相对于第一风道10旋转、第三风道30相对于第二风道20旋转,风向的变化范围为第一风向角度D1的变化范围与第二风向角度D2的变化范围之和,即0度~(S1+S2+S3+S4)度,或者0度~(R1+R2+R3)度。

调整完第一风向角度D1和第二风向角度D2之后,旋转风道100的出风口OUT可能并未对准待烘干的衣物,此时再令第一风道10相对于弯曲固定接头40旋转,虽然并不改变暖气流在旋转风道100内的气流路径,但能改变出风口OUT的朝向,令其对准待烘干的衣物。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斜角S1、第二斜角S2、第三斜角S3、第四斜角S4均为22.5度,第一锐角R1为22.5度,第二锐角R2为45度,第三锐角R3为22.5度,故如图10和图12所示,第一风向角度D1的变化范围为0度~45度,第二风向角度D2的变化范围为0度~45度,当先后调整第一风向角度D1和第二风向角度D2之后,旋转风道100对通过它的暖气流的气流路径的最大转向角为90度。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斜角S1、第二斜角S2、第三斜角S3、第四斜角S4采用不同的角度组合可以得到不同的第一锐角R1、第二锐角R2和第三锐角R3,进而增大或减小第一风向角度D1的变化范围和第二风向角度D2的变化范围,旋转风道100对通过它的暖气流的气流路径的最大转向角也相应增大或减小。

但本实施例提供的角度设置,一来,更为规则,对称性好,在通过程序控制旋转风道100自动调整风向和出风口OUT的朝向时,程序算法更加简单;二来,旋转风道100对通过它的暖气流的气流路径的最大转向角为90度,配合以第一风道10相对于弯曲固定接头40旋转以改变出风口OUT的朝向,几乎能够令送出的暖气流覆盖全域,能够满足用户的各种送风烘干需求。

可见,本发明提供的多段式旋转风道晾衣机200,通过将风道设置为可相对旋转的多段式,而每段风道相互连接的旋转面被设计成一定的斜角,从而能够自由灵活地调节旋转风道100的形态,从而改变通过旋转风道100的暖气流的路径以及出风口OUT的朝向,进而,如图15所示地那样,根据用户需求向各个方向定向送风,尤其对大件的床上用品不易烘干的局部、角落,可精准定向烘干,克服了现有的摆叶式晾衣机在定向送风方面的局限。

再者,旋转风道100能够进一步对暖气流进行集中,令气流呈收束状态,相较于现有的摆叶式晾衣机而言,暖气流的集中性、气流的强度和稳度均有较大提升。尤其针对如羽绒服、大衣、毛衣等厚实的衣物,以及被子、床垫等不易烘干的床上用品,烘干效率更高。

如图7所示,弯曲固定接头40上设置有第一电机43和第一驱动齿轮44,第一风道上10设有第一环形齿轮15,第一电机43通过第一驱动齿轮44驱动第一环形齿轮15的转动,以使第一风道10相对于弯曲固定接头40进行360度旋转。

第一风道10上设置有第二电机13和第二驱动齿轮14,第二风道20上设有第二环形齿轮25,第二电机13通过第二驱动齿轮14驱动第二环形齿轮25的转动,以使第二风道20相对于第一风道10进行360度旋转。

第二风道20上设置有第三电机23和第三驱动齿轮24,第三风道30上设有第三环形齿轮35,第三电机23通过第三驱动齿轮24驱动第三环形齿轮35的转动,以使第三风道相30对于第二风道20进行360度旋转。

具体地,如图13所示,弯曲固定接头40的第二端头42的外周开设有第一旋转法兰槽46c和第一外钢珠槽J1c,第一旋转法兰槽46c低于第一外钢珠槽J1c。弯曲固定接头40的第二端头42上设有第一旋转法兰46,第一旋转法兰46的内周设有第一法兰凸筋46a,第一旋转法兰46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一环形对接槽46b,第一法兰凸筋46a嵌设于第一旋转法兰槽46c内。第一旋转法兰46与弯曲固定接头40的第二端头42之间设有一圈第一外钢珠J1,第一外钢珠J1嵌设于第一外钢珠槽J1c。

第一环形齿轮15设置在第一风道10的第一端头11的外周,第一风道10的第一端头11上开设有第一内钢珠槽K1c,第一风道10的第一端头11上设有第一环形凸筋17。第一风道10的第一端头11与第一旋转法兰46对接紧固时,第一环形齿轮15的端面与第一旋转法兰46的端面对接并用螺栓紧固,第一环形凸筋17嵌设于第一环形对接槽46b内,第一风道10的第一端头11与弯曲固定接头40的第二端头42之间设有一圈第一内钢珠K1,第一内钢珠K1嵌设于第一内钢珠槽K1c内。

从而,当第一风道10相对于弯曲固定接头40旋转时,第一旋转法兰46的第一法兰凸筋46a在第一旋转法兰槽46c内旋转,从而起到轴向限位、周向旋转导向的作用。第一环形凸筋17与第一环形对接槽46b为第一风道10与弯曲固定接头40之间的装配对接起到了定位作用。同时,第一外钢珠J1和第一内钢珠K1为第一风道10、弯曲固定接头40和第一旋转法兰46之间的旋转减少了摩擦力。

类似地,如图14所示,第一风道10的第二端头12的外周开设有第二旋转法兰槽16c和第二外钢珠槽J2c,第二旋转法兰槽16c低于第二外钢珠槽J2c。第一风道10的第二端头12上设有第二旋转法兰16,第二旋转法兰16的内周设有第二法兰凸筋16a,第二旋转法兰16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二环形对接槽16b,第二法兰凸筋16a嵌设于第二旋转法兰槽16c内。第二旋转法兰16与第一风道10的第二端头12之间设有一圈第二外钢珠J2,第二外钢珠J2嵌设于第二外钢珠槽J2c。

第二环形齿轮25设置在第二风道20的第一端头21的外周,第二风道20的第一端头21上开设有第二内钢珠槽K2c,第二风道20的第一端头21上设有第二环形凸筋27。第二风道20的第一端头21与第二旋转法兰16对接紧固时,第二环形齿轮25的端面与第二旋转法兰16的端面对接并用螺栓紧固,第二环形凸筋27嵌设于第二环形对接槽16b内,第二风道20的第一端头21与第一风道10的第二端头12之间设有一圈第二内钢珠K2,第二内钢珠K2嵌设于第二内钢珠槽K2c内。

从而,当第二风道20相对于第一风道10旋转时,第二旋转法兰16的第二法兰凸筋16a在第二旋转法兰槽16c内旋转,从而起到轴向限位、周向旋转导向的作用。第二环形凸筋27与第二环形对接槽16b为第二风道20与第一风道10之间的装配对接起到了定位作用。同时,第二外钢珠J2和第二内钢珠K2为第二风道20、第一风道10和第二旋转法兰16之间的旋转减少了摩擦力。

进一步类似地,如图14所示,第二风道20的第二端头22的外周开设有第三旋转法兰槽26c和第三外钢珠槽J3c,第三旋转法兰槽26c低于第三外钢珠槽J3c。第二风道20的第二端头22上设有第三旋转法兰26,第三旋转法兰26的内周设有第三法兰凸筋26a,第三旋转法兰26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三环形对接槽26b,第三法兰凸筋26a嵌设于第三旋转法兰槽26c内。第三旋转法兰26与第二风道20的第二端头22之间设有一圈第三外钢珠J3,第三外钢珠J3嵌设于第三外钢珠槽J3c。

第三环形齿轮35设置在第三风道30的第一端头31的外周,第三风道30的第一端头31上开设有第三内钢珠槽K3c,第三风道30的第一端头31上设有第三环形凸筋37。第三风道30的第一端头31与第三旋转法兰26对接紧固时,第三环形齿轮35的端面与第三旋转法兰26的端面对接并用螺栓紧固,第三环形凸筋37嵌设于第三环形对接槽26b内,第三风道30的第一端头31与第二风道20的第二端头22之间设有一圈第三内钢珠K3,第三内钢珠K3嵌设于第三内钢珠槽K3c内。

从而,当第三风道30相对于第二风道20旋转时,第三旋转法兰26的第三法兰凸筋26a在第三旋转法兰槽26c内旋转,从而起到轴向限位、周向旋转导向的作用。第三环形凸筋37与第三环形对接槽26b为第三风道30与第二风道20之间的装配对接起到了定位作用。同时,第三外钢珠J3和第三内钢珠K3为第三风道30、第二风道20和第三旋转法兰26之间的旋转减少了摩擦力。

如图5所示,第三风道30在出风口OUT处形成喇叭口,以使旋转风道100内送出的暖气流以椎体束状送出,增大烘干范围。弯曲固定接头40的弯曲角度呈90度,以形成紧凑化布置,节省主机210的内部空间。

如图3、图4和图16所示,主机210的面板212内侧设有两个铰接座60,舱门214的一侧可转动地铰接于铰接座60。主机210内设置有第四电机61和第四驱动齿轮62,其中一个铰接座60上设有从动齿轮63。第四电机61通过第四驱动齿轮62驱动从动齿轮63的转动,以使舱门214转动开启或关闭,从而将位于主机210内的出风口OUT从窗口213露出或封闭于舱门214内。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多段式旋转风道晾衣机200在主机210内设置有两组对称的烘干模块50,并对应地在面板212上开设连个窗口213,设置两个可启闭的舱门214。两组烘干模块50可同时工作,以便同时对晾杆220两侧的衣物进行烘干作业,当然,当衣物较少时,也可以只启动一组烘干模块50,以节能减排。

此外,两组对称设置的烘干模块50,当其旋转风道100的出风口OUT对向送风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暖气流的对流,另暖气流其中在烘干区域内对衣物进行循环烘干,进一步提高烘干效率。

以下为本发明提供的多段式旋转风道晾衣机的风向控制方法,如图17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初始位置下,弯曲固定接头40、第一风道10、第二风道20、第三风道30同轴排列,大致呈水平形态,舱门214关闭。

步骤一:启动第四电机61正转,通过第四驱动齿轮62驱动从动齿轮63的转动,以使舱门214转动开启;此时,出风口OUT从窗口213露出;

步骤二:启动第二电机13,第二电机13通过第二驱动齿轮14驱动第二环形齿轮25的转动,从而第二风道20相对第一风道10旋转,以使第二风道20的轴线与第一风道10的轴线之间形成第一风向角度D1;

步骤三:启动第三电机23,第三电机23通过第三驱动齿轮24驱动第三环形齿轮35的转动,从而第三风道30相对第二风道20旋转,以使第三风道30的轴线与第二风道20的轴线之间形成第二风向角度D2;

步骤四:启动第一电机43,第一电机43通过第一驱动齿轮44驱动第一环形齿轮15的转动,从而第一风道10相对弯曲固定接头40旋转,以调节出风口OUT的朝向;此时,出风口OUT对准用户希望烘干的衣物的区域;

步骤五:启动风机51,进入烘干模式;

烘干作业结束后,步骤六:关停风机51,启动第一电机43、第二电机13、第三电机23,以将第一风道10、第二风道20、第三风道30旋转复位至初始位置;

步骤七:启动第四电机61反转,通过第四驱动齿轮62驱动从动齿轮63的转动,以使舱门214转动关闭;此时,包括出风口OUT在内的烘干模块50被封闭入主机210内。

此外,本实施例还提供多段式旋转风道控制系统,包括多段式旋转风道晾衣机200和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根据用户需要的出风口OUT的送风方向,自动计算第一风道10、第二风道20、第三风道30的旋转角度,并控制第一电机43、第二电机13、第三电机23的转动方向、启动和关停的顺序。同时通过控制第四电机61的转动方向、启动和关停,以实现自动启闭舱门214。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可能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多段式旋转风道晾衣机及风向控制方法进行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及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相关技术
  • 一种智能晾衣机手势识别系统及手势控制晾衣机的方法
  • 一种智能选择晾晒模式控制方法、智能晾衣机及存储介质
  • 一种分段式橄榄形铅条配重港机吊线控制缆及其制造方法
  • 一种流延机的下风道风向控制装置
  • 洗衣机控制方法、洗衣机、晾衣机控制方法及晾衣机
技术分类

06120116485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