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眼部植入物和其制造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8:35:48


眼部植入物和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眼部植入物,具体涉及但不限于用于治疗青光眼的眼部分流器。

背景技术

青光眼是一种眼部疾病,其典型特征是通常称为眼内压(IOP)的眼内压力调节不足。IOP升高到生理正常水平以上可能会导致患病眼睛的不可逆损伤和视力丧失。

已知的眼部植入物旨在通过通常将眼内的称为房水的流体转移或分流远离流体过多的部位以尝试将IOP降低到生理正常水平来改善青光眼的病理。

许多这些已知的眼部植入物并不提供对IOP的充分调节,或具有其它潜在缺点,例如相对高的成本和低的可及性。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标在于基本上克服或至少改善上述缺点中的一个或多个缺点。

发明内容

本文公开了一种用于将眼内液从患者体内眼内液过多的部位输送出去的眼部植入物,所述植入物包含:

主体,其包含各自具有出口的一个或多个引流通道,所述出口能与位于远离所述眼内液过多的部位处的引流部位流体连通;以及

细长管状部件,其能与所述主体流体连通,所述部件具有提供入口的第一端部部分、提供端部的第二端部部分以及在所述入口与所述端部之间延伸的管腔,

其中所述入口能与所述眼内液过多的部位流体连通,使得所述眼内液能够流过所述入口并通过所述管腔流向所述端部,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端部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开口,每个开口能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引流通道中的相应引流通道流体连通,以准许所述眼内液从所述第二端部部分流到所述出口中的每个出口。

优选地,所述主体包含呈细长管状元件形式的多个引流通道。

优选地,每个元件彼此平行布置以形成阵列。

优选地,所述第二端部部分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主体内并横向于所述阵列而延伸。

优选地,所述第二端部部分横向延伸穿过每个通道。

优选地,所述细长管状部件呈修改过的医用引流导管形式。

优选地,所述主体呈修改过的多管医用引流管形式。

本文还公开了一种用于引导组装眼部植入物的装置,所述植入物具有主体和细长管状部件,所述主体包含彼此平行布置以形成阵列的多个细长开放式管状元件,所述部件具有第一端部部分和第二端部部分,所述装置包含:

用以定位所述主体的底座;以及

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其在所述底座外周处从所述底座延伸以限制所述主体相对于所述底座的移动,其中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相对于彼此横向布置,

其中所述第一侧壁包含开口以允许刺穿装置从中穿过以刺穿所述主体的所述管状元件中的每个管状元件以形成横向延伸穿过所述阵列的通路,使得所述第二端部部分能穿过所述通路,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侧壁包含多个孔口以与所述管状元件中的每个管状元件的相应一个开放端对齐,使得所述刺穿装置能穿过所述孔口并穿过所述开放端以横向刺穿第二端部部分。

优选地,所述第一侧壁包含布置在所述开口的外端部部分的第一切口部分,并且所述第二侧壁包含多个第二切口部分,每个多个第二切口部分别布置在每个孔口的外端部部分处,其中所述第一切口部分和第二切口部分至少有利于所述刺穿装置的通过。

优选地,所述装置另外包含与所述底座一体形成的支撑部分以至少有助于所述装置的握持。

优选地,所述支撑部分包含与所述第一侧壁大体对齐的轮廓化抓握部分。

优选地,所述开口是延伸穿过所述第一侧壁的第一通道,并且每个孔口是延伸穿过所述第二侧壁的第二通道。

本文另外公开了一种引导组装眼部植入物的方法,所述植入物被配置成将眼内液从患者体内眼内液过多的部位输送出去,所述方法包含:

提供用于引导组装所述眼部植入物的装置,所述装置包含:

底座;以及

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其在所述底座外周处从所述基座延伸,其中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相对于彼此横向布置,

其中所述第一侧壁包含开口,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侧壁包含多个孔口;

提供多管医用引流管,所述引流管具有彼此平行布置以形成阵列的多个细长管状元件,其中每个元件具有形成于所述元件的每个端部处的出口;

对所述引流管进行大小设计以允许所述引流管能定位在所述装置的所述底座上;

将所述引流管定位在所述底座上并布置所述引流管以使得每个出口与相应的一个孔口对齐;

使所述引流管刺穿所述开口以形成穿过所述引流管横向延伸穿过所述阵列的通路;

提供医用导管,所述医用导管具有提供入口的第一端部部分、提供端部的第二端部部分以及在所述入口与所述端部之间延伸的管腔;

将所述第二端部部分定位成穿过所述引流管的所述通路;以及

使所述第二端部部分刺穿每个孔口以在所述第二端部部分中形成多个开口,其中每个开口能与相应一个出口流体连通。

附图说明

现在将参考附图和描述仅通过示例的方式描述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眼部植入物的示意性正视图;

图2是图1的眼部植入物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引导组装图1的眼部植入物的装置的透视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用于引导组装图1的眼部植入物的装置的透视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又一实施例的用于引导组装图1的眼部植入物的装置的透视图;以及

图6是示意性地示出与使用图3、图4或图5的装置引导组装图1的眼部植入物的方法相关联的步骤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中的图1和2,示意性地描绘了用于将眼内液从患者体内眼内液过多的部位输送出去的眼部植入物或分流器10。在所描绘的实施例中,分流器10被配置成将房水输送离开眼睛的前房。分流器10可通过被配置成将眼内压(IOP)降低到生理正常水平而用于治疗青光眼。

分流器10包含主体12。在所描绘的实施例中,主体12在配置上总体为矩形并且具有一对纵向相对的近侧部分14和远侧部分16,以及各自横向延伸于近侧部分14与远侧部分16之间的一对相对的侧向侧部18。主体12具有约20mm的长度尺寸、约15mm的高度尺寸和约2mm的宽度尺寸。但应了解,主体12的形状和尺寸可变化。例如,主体12可以是圆形、方形、六边形或其它多边形的配置。

主体12包含呈细长管状元件20形式的多个引流通道。每个管状元件20具有形成主体12的侧向侧部18的一对相对的开放端部部分22。出口24(图2)设置在每个端部部分22处以与位于远离眼内液过多的部位——即,前房——之处的例如施勒姆通道(Schlemm'schannel)等引流部位流体连通。每个元件20的长度26在相应端部部分22之间延伸并且提供在出口24之间延伸的管腔,眼内液或房水可流过所述管腔。在描绘的实施例中,长度26和出口24中的每一者具有约2mm的外径。每个元件20优选地由例如医用级硅酮等提供相对良好的柔性、弹性和生物相容性的材料形成。

每个管状元件20在其纵向侧与邻近的管状元件20连接以形成管状元件20的平行阵列。所述阵列具有相对于元件20在近侧部分14与远侧部分16之间横向延伸的对称轴线28。布置在阵列的外部纵向部分的那些元件20形成近侧部分14和远侧部分16。以此方式,管状元件20的布置提供了主体12的大体上起伏或波纹状轮廓。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主体12可通过修改在世界范围内的临床环境(例如医院)中容易获得的标准多管医用组织引流管(例如腹部引流管路)而方便地形成。

分流器10另外包含可与主体12流体连通的细长管状部件30。部件30具有提供入口38的第一端部部分32、提供远端40的第二端部部分34以及在入口38与端部40之间延伸的长度36。长度36提供了眼内液或房水可从中流过的管腔。第一端部部分32、长度36和第二端部部分34优选地具有在大约0.5mm到0.9mm范围内的外径,更优选地为0.7mm。部件30优选地由与主体12相同的材料形成,或者可由其它合适材料形成。

入口38可与眼内液过多的部位(即,前房)流体连通,使得眼内液能够流过入口38并通过长度36的管腔流向端部40。

在描绘的实施例中,第二端部部分34延伸穿过沿轴线28形成的穿过每个元件20的通路或通道。第二端部部分34的远端40终止于形成远侧部分16的元件20内。然而,可设想第二端部部分34可完全布置在元件20上方或相对于轴线28偏移。

第二端部部分34被穿孔以提供通向长度36的管腔的多个开口42(图2)。每个开口42可与多个元件20的长度26的相应一个管腔流体连通,以允许眼内液从第二端部部分34的长度36的管腔流到长度26的每个管腔并朝向出口24流动。应了解,每个开口42的直径小于第二端部部分34的直径。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部件30可通过修改在世界范围内的临床环境(例如医院)中容易获得的标准医用引流导管而方便地形成。导管的大小(即规格)可根据应用的适合性而进行选择。在优选实施例中,导管的大小为24G以提供约6ml/分钟的分流器引流速率。

主体12可包含一个或多个孔眼(未示出)以促进将分流器10缝合到患者的眼睛。

主体12的波纹状轮廓便于根据IOP用眼内液顺序填充每个元件20。因此,分流器10可在没有移动部分的情况下提供阀效应,使得如果IOP相对较高,则通过分流器10的流体流将增加,由此增加引流速率。相反,如果IOP相对较低,则通过分流器10的流体流将减少,由此降低引流速率。

此外,波纹状管状元件20能够被填充缓释药物制剂(例如,丸剂或凝胶),以减少术后炎症并最小化额外的瘢痕组织形成,或在需要时具有额外的IOP降低效果。借助管状元件20的开放端部部分22的配置意味着元件20可在以后根据需要重新填充。

参考图3,示意性地描绘了用于引导组装分流器10的装置或夹具50。

夹具50包含底座52,所述底座呈矩形配置并且具有大体上平坦的接收表面54。第一轴线56垂直于表面54延伸。侧壁58从底座52沿平行于轴线56的方向围绕底座52的外周向上延伸以部分地包围表面54。每个侧壁58优选地具有从表面54测得的高度,所述高度大于主体12的宽度。侧壁58布置成第一对相对的侧壁58a和第二对相对的侧壁58b。第一对相对的侧壁58a相对于第二对相对的侧壁58b垂直布置。

夹具50具有第二轴线60和第三轴线62,其中第三轴线62垂直于第二轴线60。轴线60、62中的每一者垂直于第一轴线56在相应一对相对的侧壁58之间延伸。即,第二轴线60在第一对相对的侧壁58a之间延伸,并且第三轴线62在第二对相对的侧壁58b之间延伸。

夹具50包含孔64,所述孔在平行于轴线60的方向上延伸穿过第一对58a中的一个侧壁58。在所描绘的实施例中,孔64与轴线60对齐并且在第二对相对的侧壁58b之间居中。孔64的直径等于或大于管状部件30的直径。圆柱形突出部63与孔64同心地形成于侧壁58上,并且横向远离侧壁58延伸。如将在下文中描述,突出部63和孔64被配置成用作刺穿装置(例如针)的导引件,以形成横向穿过主体12的每个元件20的通路。

夹具50另外包含多个孔口66,所述多个孔口在平行于轴线62的方向上延伸穿过第二对58b中的每个侧壁58。在描绘的实施例中,每个孔口66沿第二对58b中的侧壁58等距间隔开。孔口66的数目优选地与元件20的数目一致。然而,应了解,夹具50可具有比元件20数目更大的数目的孔口66。每个孔口66的直径等于或大于开口42的直径。延伸穿过第二对58b中的一个侧壁58的每个孔口66与延伸穿过第二对58b中的另一侧壁58的相应孔口66对齐。如下文将描述,每个孔口66被配置成用作侧向导引件,用于对第二端部部分34进行穿孔以形成每个开口42。

夹具50另外包含多个直沟槽68,其部分地穿过每个侧壁58向下切到表面54并且相对于轴线60、62斜向地布置。应了解,沟槽68的布置和形状可变化。如下文将描述,沟槽68被配置成用作主体12的手术刀切除的导引件。

支撑底座(未示出)可与夹具50一体形成以帮助握持夹具50。

夹具50可通过使用常用的3D打印热塑性塑料(例如聚乳酸(PLA)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和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的三维(3D)打印过程来制造。应了解,夹具50可容易地进行3D打印和消毒,以促进分流器10的快速手术中引导组装,如下文将描述。与其它可植入装置相比,夹具50的CAD模型可很容易地与发展中国家共享,并最大限度地减少与植入物包装、运输、存储和物流相关联的成本。

参考图4,示意性地描绘了用于引导组装分流器10的装置或夹具150。夹具150具有与夹具50类似的基本构造。与夹具50的特征等同的夹具150的特征具有与夹具50的附图标号相同的增加了100的附图标号。

夹具150包含底座152,所述底座呈矩形配置并且具有大体上平坦的接收表面154。第一轴线156垂直于表面154延伸。侧壁158从底座152沿平行于轴线156的方向围绕底座152的外周向上延伸以部分地包围表面154。每个侧壁158优选地具有从表面154测得的高度,所述高度大于主体12的宽度。侧壁158布置成第一对相对的侧壁158a和第二对相对的侧壁158b。第一对相对的侧壁158a相对于第二对相对的侧壁158b垂直布置。

夹具150具有第二轴线160和第三轴线162,其中第三轴线162垂直于第二轴线160。轴线160、162中的每一者垂直于第一轴线156在相应一对相对的侧壁158之间延伸。即,第二轴线160在第一对相对的侧壁158a之间延伸,并且第三轴线162在第二对相对的侧壁158b之间延伸。

夹具150包含在平行于轴线160的方向上延伸穿过第一对158a中的相应一个侧壁158的一对相对的孔164。在所描绘的实施例中,孔164与轴线160对齐并且在第二对相对的侧壁158b之间居中。孔164的宽度尺寸等于或大于管状部件30的直径。孔164优选地位于从表面154测量的某一深度处,所述深度处于主体12的中间位置。楔形切口165形成于每个侧壁158a中的每个孔164的外部或外端处,以便于导引管状部件30穿过每个孔164。如将在下文中描述,孔164被配置成用作刺穿装置(例如针)的导引件,以形成横向穿过主体12的每个元件20的通路。

夹具150另外包含多个孔口166,所述多个孔口在平行于轴线162的方向上延伸穿过第二对158b中的每个侧壁158。在描绘的实施例中,每个孔口166沿第二对158b中的侧壁158等距间隔开。孔口166的数目优选地与元件20的数目一致。然而,应了解,夹具150可具有比元件20数目更大的数目的孔口166。每个孔口166的宽度尺寸等于或大于开口42的直径。孔口166优选地位于从表面154测量的某一深度处,所述深度处于主体12的中间位置。另外的楔形切口167形成于每个侧壁158b中的每个孔口166的相应外部或外端处,以便于导引刺穿装置穿过每个孔口166。延伸穿过第二对158b中的一个侧壁158的每个孔口166与延伸穿过第二对158b中的另一侧壁158的相应孔口166对齐。如下文将描述,每个孔口166被配置成用作侧向导引件,用于对第二端部部分34进行穿孔以形成每个开口42。

夹具150另外包含多个直沟槽168a,其部分地穿过每个侧壁158向下切到或切过表面154并且相对于轴线160、162斜向地布置。另外的直沟槽168b、168c跨相应的一对侧壁158a、158b形成并且分别相对于轴线160、162平行向下延伸到或经过表面154。应了解,沟槽168a、168b、168c的布置和形状可变化。如下文将描述,沟槽168a、168b、168c被配置成用作主体12的手术刀切除的导引件。

夹具150另外包含与底座152一体形成,更具体地,与每个侧壁158b一体形成的支撑部分170。每个支撑部分170在大体上平行于轴线162的方向上延伸远离相应侧壁158b。每个支撑部分170包含大体上与侧壁158a对齐的一对轮廓化抓握部分172,以便于夹具150的握持。加强件174在此对抓握部分172之间延伸以向支撑部分170提供刚性。加强件174也可用作夹持表面以进一步便于夹具150的握持。

夹具150可通过使用常用的3D打印热塑性塑料(例如聚乳酸(PLA)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和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的三维(3D)打印过程来制造。应了解,夹具150可容易地进行3D打印和消毒,以促进分流器10的快速手术中引导组装,如下文将描述。与其它可植入装置相比,夹具150的CAD模型可很容易地与发展中国家共享,并最大限度地减少与植入物包装、运输、存储和物流相关联的成本。

参考图5,示意性地描绘了用于引导组装分流器10的装置或夹具250。除了孔164和孔口166的配置以外,夹具250与夹具150具有相同配置。在夹具250中,孔164和孔口166分别替换为线性延伸通过相应的一对侧壁158a、158b的第一通道264和第二通道266。每个通道264的宽度尺寸等于或大于管状部件30的直径。每个通道266的宽度尺寸等于或大于开口42的直径。通道264、266优选地延伸到从表面154测量的某一深度处,所述深度处于主体12的中间位置。

与夹具150相同的夹具250的其余特征因此将不再进一步描述,并且在图5中以相同的附图标号提供。

应了解,与夹具150相比,通道264、266的配置可提高夹具250的便利性、3D打印可重复性和批量制造的容易性。

现将参考图6中的流程图描述使用夹具50引导组装分流器10的方法。

在步骤101提供夹具50。然后,在步骤103,对标准多管医用组织引流管路(例如腹部组织引流管)进行大小设定以使得管路能够装配在表面54上,同时由侧壁58侧向支撑。然后在步骤105,将管路定位在表面54上,并布置成使得管路的每个出口与第二对58b中的侧壁58的相应一个孔口66对齐。

在步骤107,将针或其它合适的刺穿装置插入穿过突出部63和孔64以在平行于轴线64的方向上刺穿管路,以形成穿过管路阵列的通路或通道。以此方式,形成分流器10的主体12。

在步骤109,将针移除,并且将预定规格的套管(或其它合适的硅酮管路)插入穿过突出部63和孔64并且部分地定位在管路阵列的通路内,即,穿过主体12。或者,应了解,套管可在步骤107通过在针刺穿管路时提供于针的操作端部以及在针随后从管路中撤回时使套管部分留在通路内而引入通路内。

在步骤111处,另一针或其它合适的刺穿装置相继插入穿过每个孔口66并且穿过管路的出口以侧向刺穿套管,从而产生每个开口42。以此方式,形成部件30。应了解,用于形成通路的针可保留在主体12内,而另一针用于形成每个开口42。

然后,可在任选步骤113通过使用沟槽68来引导主体12的手术刀切除以使主体12轻松贴合球形几何形状或移除不必要的管路材料以减少分流器10的有效硬度来截断分流器10的主体12。这可至少有助于减小分流器10的边缘轮廓以防腐蚀。治疗剂可作为糊剂或作为使用封闭剂(例如医用级碳甲基纤维素或凡士林)包埋的液体插入(并定期加满)到平行管路阵列的每个元件20中,以允许逐渐局部释放药剂。临床医师可根据患者的具体需要限定剂量。

然后可将组装好的分流器10从夹具50上取下,然后使用常规方法植入患者体内。

应了解,也可使用夹具150、250代替夹具50以基本类似的方式来进行使用上文所描述的夹具50引导组装分流器10的方法。应了解,夹具150、250的楔形切口165、167可有助于在步骤107、109和111期间引导针或其它合适的刺穿装置和套管进入。夹具150、250的抓握部分172和加强件174可进一步有助于在步骤107、109、111和113期间握持夹具150、250。

在本公开的另一方面,夹具50、150、250可用于围绕部件30模制快凝生物相容性弹性体树脂底盘(未示出)。这既可替换平行管路阵列,也可通过帮助其凝成球体轮廓来加强管路阵列。这可缓解分流器的迁移。可存在用于使平行管路阵列贴合与患者眼睛匹配的球形轮廓和/或帮助手术植入和固定锚定的第二夹具。可在临床中调整夹具设计,以匹配给定部署位置的患者眼睛解剖结构的直径和/或形状。弹性体树脂可由液态硅酮树脂(铂催化液态硅酮树脂)、热塑性聚氨基甲酸酯树脂、热塑性塑料、聚己内酯或其它低硬度(肖氏硬度20A-55D)快凝生物相容性弹性体组成。使用的聚合物材料可以是生物稳定的或部分生物可吸收或部分可溶的。

在本公开的另一方面,上文所描述的底盘可含有多个(通常为1-4个)储集器,这些储集器可用于帮助调节IOP变化,并且可例如用于存储和逐渐释放有助于管理青光眼或抗生素或抗菌剂、抗阻塞剂或可用于推断分流器内流速的生物相容剂的生物活性治疗剂。储集器可由眼科医师周期性地加满。在另一替代例中,验光师可使用专门的施加器将青光眼药物等重新填充到洗脱储集器。

在本公开的另一方面中,底盘和分流器管均使用3D打印过程使用快凝生物相容性弹性体树脂(例如铂催化液态硅酮橡胶)进行模板化。模板化分流器可在分流器的一部分中包含管腔横截面的变化,以沿管的长度形成球体。此球体形状可呈圆柱形或球形。球体形状因子将允许分流的液体的主动压力影响球体的大小,使得可通过监测由患者眼睛巩膜下的球体引起的隆起的轮廓来实时推断IOP。

应了解,上文所描述的分流器10和夹具50、150、250可利用现成的临床消耗品为青光眼的治疗提供相对低成本、有效、稳健和安全的干预。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了解,可在不脱离本说明书的公开范围的情况下对所描述的分流器和/或夹具进行各种修改。

附图标记列表

10 分流器 16 远侧部分

12 主体 18 侧向侧部

14 近侧部分 20 管状元件

22 管状元件的端部部分 64 孔

24 出口 66 孔口

26 管状元件的长度 68 沟槽

28 对称轴线 150 夹具

30 管状部件 152 底座

32 管状部件的第一端部部分 154 接收表面

34 管状部件的第二端部部分 156 第一轴线

36 管状部件的长度 158 侧壁

38 入口 158a 第一对相对的侧壁

40 管状部件的端部 158b 第二对相对的侧壁

42 开口 160 第二轴线

50 夹具 162 第三轴线

52 底座 164 孔

54 接收表面 166 孔口

56 第一轴线 168a-b 沟槽

58 侧壁 170 支撑部分

58a 第一对相对的侧壁 172 抓握部分

58b 第二对相对的侧壁 174 加强件

60 第二轴线 264 第一通道

62 第三轴线 266 第二通道

63 圆柱形突出部

技术分类

06120115627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