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智能台灯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09:27:35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家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台灯。

背景技术

台灯是一种用于照明的家居用品,是千家万户的必需生活用品,其使用方式为通过开关接通或关闭台灯的照明回路,使台灯在需要照明时亮起。

但传统台灯往往存在以下不便:一、开关及对应的触点一般是机械接触以及开关的运动为机械运动,因此,频繁的开关动作将造成开关及对应的触点不可逆的磨损,影响台灯的使用寿命。二、开关通过人为控制,但是,在人们因疏忽忘记关闭台灯照明时,将造成电能的浪费,或者当人们发觉时,还得走到台灯附近进行关闭操作,这极有可能造成不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台灯,该智能台灯能够通过感应预定波长的红外辐射感知是否有人位于近旁,从而在根据是否有人位于台灯近旁打开或者关闭台灯照明,不仅省略了机械式开关及相应触点的设置,而且能够实现台灯的智能开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为:

一种智能台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台灯本体,包括照明件;以及控制部,与外部电源连接,控制部包括感知单元和处理单元,处理单元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处理程序,处理器用于执行处理程序,其中,感知单元包括环境光感知电路和第一距离感知电路,第一距离感知电路包括第一红外传感器,环境光感知电路包括光敏电阻,当光敏电阻受到的环境光强为预定环境光强以下时,光敏电阻两端的电压为预定电压以上,从而环境光感知电路输出第一开启信号,处理程序包括第一开启程序和照明驱动程序,第一开启程序用于控制第一红外传感器对与第一红外传感器的距离为预定进入距离以内的预定波长的红外辐射进行感知,处理器根据第一开启信号执行第一开启程序,当第一红外传感器感知到红外辐射时,照明驱动程序驱动照明件进行照明。

优选地,当照明件进行照明时,并且当光敏电阻受到的环境光强大于预定环境光强时,光敏电阻两端的电压小于预定电压,从而环境光感知电路输出第一关闭信号,处理程序还包括第一关闭程序,第一关闭程序用于控制照明件停止照明,处理器根据第一关闭信号执行第一关闭程序。

优选地,处理程序还包括第二关闭程序,当照明件进行照明时,第一红外传感器未感知到红外辐射时,第二关闭程序控制照明件停止照明。

优选地,感知单元还包括第二距离感知电路,第二距离感知电路包括第二红外传感器,第二红外传感器对与第二红外传感器距离为预定预警距离以内的预定波长的红外辐射进行感知,并且预定预警距离小于预定进入距离,处理程序还包括延迟关闭程序,当照明件进行照明时,当第二红外传感器感知到红外辐射时,延迟关闭程序控制照明件停止照明。

进一步地,台灯本体还包括数字电位器和预警喇叭,数字电位器与照明件电连接,当第二红外传感器感知到红外辐射时,延迟关闭程序控制预警喇叭进行预警,并且延迟关闭程序通过控制数字电位器使得照明件的亮度逐渐变暗,直至停止照明。

再进一步地,处理程序还包括预警停止程序,当延迟关闭程序控制照明件停止照明后,预警停止程序控制预警喇叭停止预警,并且预警停止程序控制数字电位器复位。

更进一步地,处理程序还包括复明程序,当延迟关闭程序控制照明件的亮度逐渐变暗时,并且第二红外传感器未感知到红外辐射时,复明程序控制数字电位器复位,并且复明程序控制预警喇叭停止预警。

优选地,第一红外传感器和第二红外传感器均包括差动平衡电路,差动平衡电路包括两个电极化方向相反的热释电元。

进一步地,差动平衡电路还包括偏置电阻、EMI电容以及第一场效应管,两个热释电元相互串联后与偏置电阻并联,并与EMI电容并联,然后接入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和接地之间。

进一步地,差动平衡电路还包括门电阻、源极电阻以及第二场效应管,两个热释电元相互并联后与门电阻并联,并与源极电阻并联,然后接入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和接地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因为本发明的光敏电阻受到的环境光强为预定环境光强以下时,光敏电阻两端的电压为预定电压以上,从而环境光感知电路输出第一开启信号,第一开启程序用于控制第一红外传感器对与第一红外传感器的距离为预定进入距离以内的预定波长的红外辐射进行感知,处理器根据第一开启信号执行第一开启程序,当第一红外传感器感知到红外辐射时,照明驱动程序驱动照明件进行照明,因此,本发明不仅能够根据环境光强的强弱程度以及近旁是否存在使用者实现智能台灯的智能开启,而且省略了机械式开关及相应触点的设置,从而不仅提升了使用者的使用体验,而且也降低了智能台灯的使用折旧,延长了使用寿命。

2.因为在本发明中,当照明件进行照明时,并且当光敏电阻受到的环境光强大于预定环境光强时,光敏电阻两端的电压小于预定电压,从而环境光感知电路输出第一关闭信号,处理程序还包括第一关闭程序,第一关闭程序用于控制照明件停止照明,处理器根据第一关闭信号执行第一关闭程序,因此,在照明过程中,智能台灯能够在环境光强变得较强时停止照明,从而能够更好地实现电能的节约。

3.因为在本发明中,当照明件进行照明时,第一红外传感器未感知到红外辐射时,第二关闭程序控制照明件停止照明,因此,本发明能够实现在使用者离开台灯时,自动停止照明,从而提升了使用体验,而且也有助于节约能源。

4.因为本发明的感知单元还包括第二距离感知电路,第二距离感知电路包括第二红外传感器,第二红外传感器对与第二红外传感器距离为预定预警距离以内的预定波长的红外辐射进行感知,并且预定预警距离小于预定进入距离,处理程序还包括延迟关闭程序,当照明件进行照明时,当第二红外传感器感知到红外辐射时,延迟关闭程序控制照明件停止照明,因此,本发明能够在当使用者太靠近桌面时,即使用者坐姿不正时,停止照明以促使使用者能保持正确的坐姿,从而在使用者使用本发明进行阅读或书写的照明时,起到对使用者的脊柱健康及视力健康的辅助保护。

5.因为本发明的台灯本体还包括数字电位器和预警喇叭,当第二红外传感器感知到红外辐射时,延迟关闭程序控制预警喇叭进行预警,并且延迟关闭程序通过控制数字电位器使得照明件的亮度逐渐变暗,直至停止照明,因此,本发明能够在使用者坐姿不正时,发出预警并在一定时间内进行坐姿纠正,如果使用者未及时纠正坐姿,则停止照明。

6.因为本发明的处理程序还包括复明程序,当延迟关闭程序控制照明件的亮度逐渐变暗时,并且第二红外传感器未感知到红外辐射时,复明程序控制数字电位器复位,并且复明程序控制预警喇叭停止预警,因此,本发明能够在在使用者纠正坐姿后,恢复照明件的正常照明。

7.因为本发明的第一红外传感器和第二红外传感器均包括差动平衡电路,差动平衡电路包括两个电极化方向相反的热释电元,因此,本发明的第一红外传感器或者第二红外传感器能够通过内部电路对自身在工作时因温度变化而产生的干扰进行印制保护,从而使得第一红外传感器或者第二红外传感器能够稳定的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控制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差动平衡电路示意图;以及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的差动平衡电路示意图。

图中:100、控制部,10、感知单元,11、环境光感知电路,12、第一距离感知电路,13、第二距离感知电路,20、处理单元,30、差动平衡电路,31、热释电元,32,偏置电阻,33、EMI电容,34、第一场效应管,35、门电阻,36、源极电阻,37、第二场效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种智能台灯作具体阐述,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智能台灯,包括台灯本体(附图中未标出)和控制部100。

台灯本体,包括基座(附图中未标出)、照明件(附图中未标出)、数字电位器(附图中未标出)以及预警喇叭(附图中未标出)。

照明件、数字电位器以及预警喇叭均安装在基座上,数字电位器与照明件电连接,照明件用于照明,在本实施例中,照明件为灯管。

控制部100安装在基座上,并且控制部100与外部电源连接。

控制部100包括感知单元10和处理单元20,处理单元20包括处理器(附图中未标出)和存储器(附图中未标出),存储器用于存储处理程序,处理器用于执行处理程序。

感知单元10包括环境光感知电路11、第一距离感知电路12以及第二距离感知电路13。

环境光感知电路11包括光敏电阻(附图中未标出)。

光敏电阻上通以恒定的电流,当光敏电阻受到的环境光强为预定环境光强以下时,光敏电阻两端的电压为预定电压以上,从而环境光感知电路输出第一开启信号,当照明件进行照明时,并且当光敏电阻受到的环境光强大于预定环境光强时,光敏电阻两端的电压小于预定电压,从而环境光感知电路输出第一关闭信号,在本实施例中,光敏电阻至少一部分暴露在环境中。

第一距离感知电路12包括第一红外传感器(附图中未标出)和两个热释电元(附图中未标出)。

第一红外传感器用于对与第一红外传感器的距离为预定进入距离以内的预定波长的红外辐射进行感知,预定波长为与人体辐射红外波长相同的9.5μm,即第一红外传感器用于感知周边在预定进入距离以内是否存在使用者,并且预定进入距离为可调节距离,其调节范围为80cm-120cm,在本实施例中,预定进入距离优选为100cm。

第二距离感知电路13与第一距离感知电路12的结构相同,第二距离感知电路包括第二红外传感器(附图中未标出)和两个热释电元(附图中未标出)。

第二红外传感器用于对与第二红外传感器距离为预定预警距离以内的预定波长的红外辐射进行感知,即第二红外传感器用于感知周边在预定预警距离以内是否存在使用者,并且预定预警距离小于预定进入距离,这样设置的意义在于,若在预定预警距离以内存在使用者,则认为使用者因为坐姿不正而导致距离第二红外传感器过近,并且预定进入距离为可调节距离,其调节范围为25cm-30cm,在本实施例中,预定进入距离优选为25cm。

如图2所示,第一红外传感器和第二红外传感器均包括差动平衡电路30,差动平衡电路30包括两个电极化方向相反的热释电元31、偏置电阻32、EMI电容33以及第一场效应管34。

两个热释电元31相互串联后与偏置电阻32并联,并与EMI电容33并联,然后接入第一场效应管34的源极和接地之间。

处理程序包括第一开启程序、照明驱动程序、第一关闭程序、第二关闭程序、延迟关闭程序、复明程序以及预警停止程序。

第一开启程序用于控制第一红外传感器对与第一红外传感器的距离为预定进入距离以内的预定波长的红外辐射进行感知,处理器根据第一开启信号执行第一开启程序,当第一红外传感器感知到红外辐射时,照明驱动程序驱动照明件进行照明。

第一关闭程序用于控制照明件停止照明,当照明件进行照明时,处理器根据第一关闭信号执行第一关闭程序。

当照明件进行照明时,第一红外传感器未感知到红外辐射时,第二关闭程序控制照明件停止照明。

当照明件进行照明时,当第二红外传感器感知到红外辐射时,当第二红外传感器感知到红外辐射时,延迟关闭程序控制预警喇叭进行预警,并且延迟关闭程序通过控制数字电位器使得照明件的亮度逐渐变暗,直至停止照明。

当延迟关闭程序控制照明件停止照明后,预警停止程序控制预警喇叭停止预警,并且预警停止程序控制数字电位器复位。

当延迟关闭程序控制照明件的亮度逐渐变暗时,并且第二红外传感器未感知到红外辐射时,复明程序控制数字电位器复位,并且复明程序控制预警喇叭停止预警。

<实施例二>

在本实施例二中,对于与实施例一相同的结构给予相同的符号,并省略相同的说明。

在实施例二中,智能台灯的结构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

如图3所示,第一红外传感器和第二红外传感器均包括差动平衡电路30,差动平衡电路30包括两个电极化方向相反的热释电元31、门电阻35、源极电阻36以及第二场效应管37。

两个热释电元31相互并联后与门电阻35并联,并与源极电阻36并联,然后接入第二场效应管37的源极和接地之间。

上述实施方式为本发明的优选案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内不需要创造性劳动就能做出的各种变形或修改仍属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例如,在实际使用中,第一红外传感器和第二红外传感器可以分别选用实施例一或者实施例二中的差动平衡电路。

相关技术
  • 一种智能台灯自动统分的方法及智能台灯
  • 一种智能台灯的控制方法及智能台灯
技术分类

06120112174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