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合成纤维集成卷绕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09:30:39


一种合成纤维集成卷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纤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合成纤维集成卷绕装置。

背景技术

合成纤维集成卷绕装置是用于将纺丝装置进行纺丝而得的多根丝束卷取于多个卷取铜管的装置。

在传统的合成纤维集成卷绕装置中,通过纺丝成形的初生纤维,它们的强力都很低,伸长大,结构不稳定,远不符合纺织加工的要求。初生纤维必须通过一系列后加工工序之后,才能具有一定的物理-机械性能和稳定的结构,才能符合纺织加工的要求,合成纤维采用熔法高速纺丝,卷绕丝速度在3200-3500m/min,所得的卷绕丝称为预取向丝(POY),这些可省去后拉伸工序,直接用于变形纱加工。

在拉伸过程中,需采用导盘拉伸和卷绕两个单元在合成纤维集成卷绕装置中,由钢平台分隔成上下两个层面,进行生头操作时,由上下两个操作工分别进行,并且生头过程时间长、废丝多且容易产生操作失误。另外,这种纺丝卷绕装置占地面积大,所需厂房高度高,对基建工程是极大的浪费。

因此,在化纤纺丝装置利润日渐薄弱的情况下,寻求一种结构更加简洁、操作更加简化、能耗更低的卷绕装置就成为一种趋势。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合成纤维集成卷绕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卷绕装置由钢平台分隔成上下两个层面,导致需要两个操作工进行生头操作,并且生头过程时间长、废丝多且容易产生操作失误,而且这种装置占地面积大,所需厂房高度高,对基建工程是极大的浪费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合成纤维集成卷绕装置,所述合成纤维集成卷绕装置包括机架、卷绕头、侧支架、升降机构、剪吸丝装置、预网络器、下导盘、上导盘、升降座;

所述卷绕头位于所述机架内;

所述侧支架固定在所述机架的侧面上,所述侧支架包括支撑部;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支撑架和升降驱动器,所述支撑架的下端固定于所述卷绕头的顶部,所述支撑架的上端固定于所述支撑部上,所述升降驱动器设置于所述支撑架内;

所述剪吸丝装置、所述预网络器、所述下导盘位于所述支撑架的下端;

所述升降座固定于所述升降驱动器的活动端上,所述上导盘固定于所述升降座上。

优选地,所述支撑部为固定于所述机架侧面上的支撑板。

优选地,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支撑架的倾斜角度相同。

优选地,所述侧支架还包括固定于所述机架的侧面上的侧板,所述支撑板固定于所述侧板上。

优选地,所述侧板与所述支撑板垂直。

优选地,所述侧支架还包括一块或者多块加强肋,所述一块或者多块加强肋同时与所述支撑板和所述侧板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机架包括:两根前立柱、两根后立柱、两根侧面上横梁、两根侧面横梁连接柱、两根侧面中横梁,两根所述前立柱平行竖向设置,两根所述后立柱平行竖向设置,两根所述前立柱比两根所述后立柱长,两根所述侧面中横梁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所述前立柱的中部和所述后立柱的顶端,两根所述侧面横梁连接柱的一端端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所述后立柱的顶端,两根所述侧面上横梁分别对应固定连接对应所述侧面横梁连接柱的另一端和所述前立柱的顶端。

优选地,所述侧板固定于两根所述前立柱的一根所述前立柱和对应的所述侧面上横梁上。

优选地,所述机架还包括两根侧面横梁支撑柱,两根所述侧面横梁支撑柱分别固定连接所述前立柱与所述侧面中横梁的连接处和对应的所述侧面上横梁与所述侧面横梁连接柱的连接处。

优选地,所述机架还包括:前横梁和后横梁,所述前横梁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两根所述前立柱的上部,所述后横梁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两根所述侧面横梁连接柱的上部。

本申请有益效果如下:

通过将牵伸和卷绕两个单元的操作由两个层面合并到一个层面,装置大大降低,占用面积减小了,提高产能,降低了工程基建成本,并且使生头操作由以往上下两个层面各一名操作工操作改为一人操作,极大地简化了操作程序、缩短了生头时间、较少了废丝、提高了质量和效率,同时在生头过程中只需要更少的压缩空气,可降低生产线员工人数,降低企业的人工成本,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纺丝卷取装置由钢平台分隔成上下两个层面,导致需要两个操作工进行生头操作,并且生头过程时间长、废丝多且容易产生操作失误,而且这种装置占地面积大,所需厂房高度高,对基建工程是极大的浪费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将导丝盘由垂直于操作面安装改为平行于操作面安装,丝束从切吸丝装置进入卷绕头不需要转角,省去了为改变丝束走向而设置的导丝元件,减少了毛丝断头现象的产生,提高了纱线质量。

本申请的单个纺丝位独立,呈模块化,可随意组合,更加灵活,避免了传统牵伸卷绕装置相邻纺丝位间互相牵制、配置灵活度差的缺点,纺丝位距更小,使得相同厂房内可以安装更多纺丝位的设备,提高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合成纤维集成卷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合成纤维集成卷绕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合成纤维集成卷绕装置的侧视图;

图4为图1中的合成纤维集成卷绕装置去除装饰面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合成纤维集成卷绕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卷绕装置由钢平台分隔成上下两个层面,导致需要两个操作工进行生头操作,并且生头过程时间长、废丝多且容易产生操作失误,而且这种装置占地面积大,所需厂房高度高,对基建工程是极大的浪费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通过将牵伸和卷绕两个单元的操作由两个层面合并到一个层面,装置大大降低,占用面积减小了,提高产能,降低了工程基建成本,并且使生头操作由以往上下两个层面各一名操作工操作改为一人操作,极大地简化了操作程序、缩短了生头时间、较少了废丝、提高了质量和效率,同时在生头过程中只需要更少的压缩空气,可降低生产线员工人数,降低企业的人工成本,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纺丝卷取装置由钢平台分隔成上下两个层面,导致需要两个操作工进行生头操作,并且生头过程时间长、废丝多且容易产生操作失误,而且这种装置占地面积大,所需厂房高度高,对基建工程是极大的浪费的技术问题。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卷绕装置由钢平台分隔成上下两个层面,导致需要两个操作工进行生头操作,并且生头过程时间长、废丝多且容易产生操作失误,而且这种装置占地面积大,所需厂房高度高,对基建工程是极大的浪费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合成纤维集成卷绕装置。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合成纤维集成卷绕装置包括机架1、卷绕头2、侧支架6、升降机构5、剪吸丝装置8、预网络器9、下导盘10、上导盘4、升降座12。

所述机架1用于为纺丝卷绕装置提供支撑,具体地,机架1为框架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机架1包括:两根前立柱111、两根后立柱112、两根侧面上横梁113、两根侧面横梁连接柱114、两根侧面中横梁115,两根前立柱111平行竖向设置,两根后立柱112平行竖向设置,两根前立柱111比两根后立柱112长,两根侧面中横梁115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前立柱111的中部和后立柱112的顶端,两根侧面横梁连接柱114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后立柱112的顶端,两根侧面上横梁113分别对应固定连接对应侧面横梁连接柱114的另一端和前立柱111的顶端。

进一步地,所述机架1还包括:两根侧面横梁支撑柱116,两根侧面横梁支撑柱116分别固定连接前立柱111与侧面中横梁115的连接处和对应的侧面上横梁113与侧面横梁连接柱114的连接处。即一根两根前立柱111、一根后立柱112、一根侧面上横梁113、一根侧面横梁连接柱114、一根侧面中横梁115、一根侧面横梁支撑柱116构成了机架1的一个侧面。

进一步地,所述机架1还包括:前横梁117和后横梁118,前横梁117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两根前立柱111的上部,后横梁118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两根侧面横梁连接柱114的上部。

同时参阅图3和图4,所述卷绕头2位于机架1内。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合成纤维集成卷绕装置还包括底座13,所述机架1和所述卷绕头2固定于底座13上。

侧支架6固定在所述机架1的侧面上,所述侧支架6包括支撑部62。

升降机构5包括支撑架51和升降驱动器52,所述支撑架51的下端固定于卷绕头2的顶部,上端固定于支撑部62上,以将支撑架51固定在满足卷绕的角度。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部62为固定于机架1侧面上的支撑板,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部62可以为任何能够将支撑架51固定在卷绕角度的固定板、固定块等结构形状。

进一步地,设定所述支撑架51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a,夹角a与卷绕头2的长度、升降机构5的行程有关,则,所述支撑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也为a,即支撑板与支撑架51的倾斜角度相同,从而保证了撑板与支撑架51的支撑面较大,足以支撑和维持支撑架51在a的角度上不会发生变化,以稳定地固定在a倾斜角度上。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侧支架6还包括固定于机架1的侧面上的侧板61,支撑板固定于侧板61上。具体地,所述侧板61与所述支撑板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侧支架6还包括一块或者多块加强肋63,所述加强肋63同时与所述支撑板和侧板61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所述一块或者多块加强肋63,使得所述侧板61与所述支撑板之间的夹角基本不可能发生变化,从而增加所述支撑架51固定的稳定性,保证了合成纤维集成卷绕装置能够正常运行。

具体地,所述侧板61固定于两根前立柱111的一根前立柱111和对应的侧面上横梁113上。

升降驱动器52设置于支撑架51内。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撑架51上开设有槽,所述升降驱动器52设置于所述支撑架51的槽内。进一步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升降驱动器52为气缸,采用气缸可以快速稳定实现升降。进一步地,所述气缸为双导轨无杆气缸,以减小占用的安装空间。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升降驱动器52也可以采用电机等驱动升降杆来实现升降。

所述升降座12固定于升降驱动器52的活动端上,所述升降座12在升降驱动器52的带动下可上升或者下降,所述上导盘4固定于升降座12上。

所述剪吸丝装置8、预网络器9、下导盘10位于支撑架51的下端,按照丝束的走向依次设置。当所述升降座12在初始位置(最低位置)时,所述上导盘4在所述下导盘10后方。所述丝束经所述剪吸丝装置8、预网络器9、下导盘10、上导盘4上绕丝后进入上述卷绕头2进行卷绕。

进一步地,合成纤维集成卷绕装置还包括固定于支撑架51的下端的壳体11,所述剪吸丝装置8、预网络器9和下导盘10按照丝束的走向依次设置在壳体11内。

又,合成纤维集成卷绕装置还包括走线槽3,走线槽3位于卷绕头2上,一端固定于所述支撑架51的下端,另一端支撑于机架1上,所述合成纤维集成卷绕装置的走线可以设置于走线槽3内,以连接剪吸丝装置8、预网络器9等。

在卷绕时,从纺丝组件出来的丝束,经过剪吸丝装置8后,进入对丝束匀油的预网络器9,完成匀油后先绕经下导盘10,再绕经上导盘4;在上导盘4上进行绕丝操作时,上导盘4由升降机构5牵引至最低位置,在下导盘10的后方位置;绕丝完成并在卷绕头2上生头成功后,升降机构5牵引上导盘4至最高位置(卷绕位置);丝束经下导盘10和上导盘4牵伸后,进入卷绕头2,完成成品卷绕。

所述机架1还包括前面板14,所述前面板14固定于前横梁117和两根前立柱111的上部。

通过将牵伸和卷绕两个单元的操作由两个层面合并到一个层面,装置大大降低,占用面积减小了,提高产能,降低了工程基建成本,并且使生头操作由以往上下两个层面各一名操作工操作改为一人操作,极大地简化了操作程序、缩短了生头时间、较少了废丝、提高了质量和效率,同时在生头过程中只需要更少的压缩空气,可降低生产线员工人数,降低企业的人工成本,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纺丝卷取装置由钢平台分隔成上下两个层面,导致需要两个操作工进行生头操作,并且生头过程时间长、废丝多且容易产生操作失误,而且这种装置占地面积大,所需厂房高度高,对基建工程是极大的浪费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将导丝盘由垂直于操作面安装改为平行于操作面安装,丝束从切吸丝装置进入卷绕头不需要转角,省去了为改变丝束走向而设置的导丝元件,减少了毛丝断头现象的产生,提高了纱线质量。

本申请的单个纺丝位独立,呈模块化,可随意组合,更加灵活,避免了传统牵伸卷绕装置相邻纺丝位间互相牵制、配置灵活度差的缺点,纺丝位距更小,使得相同厂房内可以安装更多纺丝位的设备,提高产能。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技术分类

0612011219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