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6:04:54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使用多个显示设备经常需要用户手动调整屏幕参数以使屏幕状态符合用户的使用状态,体验差且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处理方法,包括:

确定第二显示屏连接至电子设备;

通过设于所述电子设备的至少一个部件,从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中确定主屏幕;

基于确定的主屏幕,确定所述第二显示屏与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或用户的相对关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显示屏上设有第一发射部件和第一接收部件,所述第二显示屏上设有第二发射部件和第二接收部件,通过设于所述电子设备的至少一个部件,从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中确定主屏幕,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发射部件向用户发射第一发射信号,通过所述第二发射部件向用户发射第二发射信号;

通过所述第一接收部件获得基于所述第一发射信号返回至所述第一显示屏的第一返回信号,通过所述第二接收部件获得基于所述第二发射信号返回至所述第二显示屏的第二返回信号;

获得所述第一发射信号和所述第一返回信号的第一时间差,以及所述第二发射信号和所述第二返回信号的第二时间差;

基于所述第一返回信号、第二返回信号、第一时间差以及第二时间差确定所述主屏幕。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所述第一返回信号、第二返回信号、第一时间差以及第二时间差确定所述主屏幕,包括:

若所述第一返回信号的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二返回信号的信号强度,且所述第一时间差与所述第二时间差接近,则确定所述第一显示屏为主屏幕;

若所述第一返回信号的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第二返回信号的信号强度,且所述第一时间差与所述第二时间差接近,则确定所述第二显示屏为主屏幕。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所述第一显示屏为主屏幕,基于确定的主屏幕,确定所述第二显示屏与所述第一显示屏的相对关系,包括:

通过设于所述第二显示屏的两个所述第二发射部件分别向用户发射第三发射信号和第四发射信号;

获得基于所述第三发射信号返回至所述第一显示屏的第一接收部件的第三返回信号,以及基于所述第四发射信号返回至所述第一接收部件的第四返回信号;

若所述第三返回信号的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四返回信号的信号强度,则所述第二显示屏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屏的右侧;若所述第三返回信号的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第四返回信号的信号强度,则所述第二显示屏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屏的左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所述第二显示屏为主屏幕,且用户处于第一状态,基于确定的主屏幕,确定所述第二显示屏与用户的相对关系,包括:

通过设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三部件识别所述用户的视线方向与所述第一显示屏之间的角度;

基于所述角度计算所述用户与所述第二显示屏之间的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设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三部件识别所述用户的视线方向与所述第一显示屏之间的角度,包括:

识别所述用户的第一视线与所述第一显示屏之间的第一角度,其中,所述第一视线为所述用户的眼睛与所述第二显示屏的第一边缘连线;

识别所述用户的第二视线与所述第一显示屏之间的第二角度,其中,所述第一视线为所述用户的眼睛与所述第二显示屏的第二边缘连线;

基于所述第一角度和所述第二角度计算所述第一视线或所述第二视线与所述用户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的第三视线之间的第三角度,其中,所述第三视线为所述用户的眼睛与所述第一显示屏的中心连线,所述第一视线与所述第二视线对称。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所述第二显示屏为主屏幕,基于确定的主屏幕,确定所述第二显示屏与用户的相对关系,包括:

通过设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第四部件识别所述用户相对于所述第一显示屏的第一位置坐标;

基于所述第一位置坐标计算所述用户相对于所述第二显示屏的第二位置坐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用户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相对于所述第一显示屏的第一位置坐标以及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确定所述第一位置坐标和所述第二位置坐标之间的关联关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位置坐标为极坐标,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第二位置坐标计算所述用户与所述第二显示屏之间的距离。

另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显示屏,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确定模块,所述确定模块用于:

确定第二显示屏连接至所述电子设备;

通过设于所述电子设备的至少一个部件,从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中确定主屏幕;

基于确定的主屏幕,确定所述第二显示屏与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或用户的相对关系。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在确定外接的第二显示屏连接至电子设备后,可以通过设于所述电子设备的至少一个部件从第二显示屏和电子设备自带的第一显示屏中确定出主屏幕,并基于确定的主屏幕,确定第二显示屏与第一显示屏和/或用户的相对关系,可以为用户使用显示屏进行自动配置,也可以实时监测用户使用第二显示屏的使用状态,为用户提供较佳的使用配置参数(包括上述定期提示或锁屏等),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的处理方法的第一流程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的处理方法的第二流程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的处理方法的第三流程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的处理方法的第四流程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的处理方法的第五流程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的确定主屏幕的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的确定主屏幕的另一示意图;

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的判断用户所处状态的示意图;

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的确定第二显示屏与户的相对关系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公开实施例的确定第二显示屏与户的相对关系的另一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第一显示屏;20-第二显示屏、201-第一区域、202-第二区域;1-第一发射部件、11-第一子发射部件、12-第一子发射部件、2-第一接收部件、3-第二发射部件、31-第二子发射部件、32-第二子发射部件、4-第二接收部件;30-确定模块;40-计算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此处参考附图描述本公开的各种方案以及特征。

应理解的是,可以对此处申请的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因此,上述说明书不应该视为限制,而仅是作为实施例的范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想到在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内的其他修改。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且与上面给出的对本公开的大致描述以及下面给出的对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通过下面参照附图对给定为非限制性实例的实施例的优选形式的描述,本公开的这些和其它特性将会变得显而易见。

还应当理解,尽管已经参照一些具体实例对本公开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确定地实现本公开的很多其它等效形式。

当结合附图时,鉴于以下详细说明,本公开的上述和其他方面、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为显而易见。

此后参照附图描述本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所申请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的实例,其可采用多种方式实施。熟知和/或重复的功能和结构并未详细描述以避免不必要或多余的细节使得本公开模糊不清。因此,本文所申请的具体的结构性和功能性细节并非意在限定,而是仅仅作为权利要求的基础和代表性基础用于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以实质上任意合适的详细结构多样地使用本公开。

图1出了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处理方法,应用于包含第一显示屏10的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S101:确定第二显示屏20连接至所述电子设备。

其中,电子设备可以为台式计算机(PC)、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具有第一显示屏10的设备,第二显示屏20可以为独立的显示器,第二显示屏20连接至电子设备后,通过电子设备可以对第二显示屏20的显示进行控制,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将第一显示屏10和第二显示屏20中的一个确定为为主屏幕,另一个即为扩展屏幕(辅助屏幕)。

第二显示屏20至少为一个,即本实施例中,可以同时有多个第二显示屏20连接至所述电子设备,当从第一显示屏10和多个显示屏中确定一个为主屏幕时,其他显示屏为扩展屏幕。本实施例中,以一个第二显示屏20为例,对处理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S102:通过设于所述电子设备的至少一个部件,从所述第一显示屏10和所述第二显示屏20中确定主屏幕。

具体地,可以通过电子设备的内置雷达进行雷达测距,测量第一显示屏10与用户之间的距离来确定主屏幕,若第一显示屏10与用户之间的距离在预设距离范围,则确定用户专注使用第一显示屏10,第一显示屏10未主屏幕;若第一显示屏10与用户之间的距离超出预设距离范围,则确定用户未专注使用第一显示屏10,第二显示屏20为主屏幕。

具体实施中,还可以通过设于所述电子设备的至少一个部件进行超声波测距等来确定主屏幕,本公开不具体限定。上述方式根据用户与显示屏之间的距离自动确定主屏幕,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用户选择确定主屏幕,例如,可以通过用户对电子设备的鼠标、键盘等输入装置的操作手动确定主屏幕。

S103:基于确定的主屏幕,确定所述第二显示屏20与所述第一显示屏10和/或用户的相对关系。

从第一显示屏10和第二显示屏20中确定出主屏幕后,可以确定第二显示屏20与第一显示屏10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例如第二显示屏20位于第一显示屏10的左侧还是右侧,或者第二显示屏20与第一显示屏10之间的距离等),无需用户操作即可自动确定二者的相对位置,同时还可以调整二者之间的距离等,以为用户提供良好的视觉体验(例如方便同时观察两个显示屏)。确定出主屏幕后,还可以确定第二显示屏20与使用用户之间的距离这一相对位置关系以及交互状况等相对关系,例如,可以在确定第二显示屏20为主屏幕时,根据第二显示屏20与用户之间的距离判断用户是否处于专注使用第二显示屏20的状态;或者监测用户使用第二显示屏20的状态,从而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等为用户定制第二显示屏20的使用参数,例如,用户使用第二显示屏20一定时间后提示用户休息,避免用户疲劳。特别是在第一显示屏10为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的情况下,由于屏幕尺寸较小,不便于用户查看,用户可能会接入一较大尺寸的显示器以方便查看,显示器这一第二显示屏20的亮度通常较亮,可能会比较刺眼,因此,用户在将显示器确定为主屏幕时,可以根据用户与显示器之间的距离等确定最佳的显示亮度,保证用户看清的同时避免太过刺眼对用户造成影响,提高用户体验。另外,在确定出第二显示屏20为主屏幕后,若用户长时间未使用第二显示屏20,可以通过控制电子设备使第二显示屏20锁屏或进入睡眠状态,避免信息泄露的同时,节省电量。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第一显示屏10为电子设备自带的屏幕,因此,可以直接通过设置在电子设备上的部件(例如雷达)直接获取第一显示屏10与用户的相对关系,从而对第一显示屏10进行锁屏等。即本公开主要考虑接入电子设备的未知的第二显示屏20与第一显示屏10和/或用户的相对关系,第一显示屏10的相关参数本公开不作具体说明。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处理方法在确定第二显示屏20连接至电子设备后,可以通过设于所述电子设备的至少一个部件从第二显示屏20和电子设备自带的第一显示屏10中确定出主屏幕,并基于确定的主屏幕,确定第二显示屏20与第一显示屏10和/或用户的相对关系,可以为用户使用显示屏(包含第一显示屏10和第二显示屏20)进行自动配置,也可以实时监测用户使用第二显示屏20的使用状态,为用户提供较佳的使用配置参数(包括上述定期提示或锁屏等),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6所示,所述第一显示屏10上设有第一发射部件1和第一接收部件2,所述第二显示屏20上设有第二发射部件3和第二接收部件4,步骤S102中,通过设于所述电子设备的至少一个部件,从所述第一显示屏10和所述第二显示屏20中确定主屏幕,包括:

S201:通过所述第一发射部件1向用户发射第一发射信号,通过所述第二发射部件3向用户发射第二发射信号;

S202:通过所述第一接收部件2获得基于所述第一发射信号返回至所述第一显示屏10的第一返回信号,通过所述第二接收部件4获得基于所述第二发射信号返回至所述第二显示屏20的第二返回信号;

S203:获得所述第一发射信号和所述第一返回信号的第一时间差Δt

S204:基于所述第一返回信号、第二返回信号、第一时间差以及第二时间差确定所述主屏幕。

其中,第一发射部件1和第二发射部件3为扬声器,第一接收部件2和第二接收部件4为麦克风。第一发射信号为设于第一显示屏10的第一发射部件1发射的超声波信号,第二发射信号为设于第二显示屏20的第二发射部件3发射的超声波信号。超声波信号在遇到障碍物(本实施例中为第一显示屏10和第二显示屏20之前的用户)便会生成返回信号,并被接收部件捕获,第一接收部件2接收第一发射信号返回的第一返回信号,第二接收部件4接收第二发射信号返回的第二返回信号,第一接收部件2和第二接收部件4分别接收上述的第一返回信号和第二返回信号后,可以将上述返回信号发送至电子设备的处理器;处理器在通过第一发射部件1和第二发射部件3发射超声波信号时,同步计时获得从发射第一发射信号到接收第一返回信号的第一时间差Δt

需要说明的是,若用户坐在第一显示屏10或第二显示屏20之前,上述返回信号可以被接收部件接收。当接收部件未接收到返回信号后,可以确定用户可能不在指定位置,可以重新发射信号,直至第一接收部件2和第二接收部件4均能够接收到返回信号,且第一时间差Δt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204中,基于所述第一返回信号、第二返回信号、第一时间差以及第二时间差确定所述主屏幕,包括:

S2041:若所述第一返回信号的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二返回信号的信号强度,且所述第一时间差Δt

S2042:若所述第一返回信号的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第二返回信号的信号强度,且所述第一时间差Δt

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比较第一返回信号和第二返回信号的信号强度,从而根据比较结果确定主屏幕。若第一返回信号的信号强度大于第二返回信号的信号强度,可以确定用户距离第一显示屏10较近(正对着第一显示屏10),可以将第一显示屏10确定为主屏幕;若第一返回信号的信号强度小于第二返回信号的信号强度,可以确定用户距离第二显示屏20较近,可以将第二显示屏20确定为主屏幕。

同时,步骤S2041和步骤S2042中,在所述第一时间差Δt

本实施例中,将超声波反射特性和测距原理结合,利用设置在两个显示屏上的扬声器和麦克风的配合,可以发送和接收超声波信号,从而根据识别出的用户和显示屏的相对位置,自动确定主屏幕,无需用户手动配置主屏幕,操作方便,且通过设置在显示屏的扬声器和麦克风即可实现,无需增加特殊传感器,成本较低。

具体实施中,发射部件和接收部件可以为同一部件,且发射和接收的信号可以为红外信号等其他信号,本公开不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7所示,若所述第一显示屏10为主屏幕,步骤S103中,基于确定的主屏幕,确定所述第二显示屏20与所述第一显示屏10的相对关系,包括:

S301:通过设于所述第二显示屏20的两个所述第二发射部件3分别向用户发射第三发射信号和第四发射信号;

S302:获得基于所述第三发射信号返回至所述第一显示屏10的第一接收部件2的第三返回信号,以及基于所述第四发射信号返回至所述第一接收部件2的第四返回信号;

S303:若所述第三返回信号的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四返回信号的信号强度,则所述第二显示屏20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屏10的右侧;若所述第三返回信号的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第四返回信号的信号强度,则所述第二显示屏20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屏10的左侧。

具体地,如图7所示,第一接收部件2安装于第一显示屏10的中间位置,第一接收部件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第一发射部件1;第二接收部件4安装于第二显示屏20的中间位置,第二接收部件4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第二发射部件3(分别为第二子发射部件31和第二子发射部件32),在确定出第一显示屏10为主屏幕后,可以通过设置在第二显示屏20上的两个第二发射部件3同时向用户发射第三发射信号和第四发射信号,并通过信号的反射将基于第三发射信号和第四发射信号生成的第三返回信号和第四返回信号返回至第一接收部件2,第一接收部件2接收到上述两个返回信号后,比较二者的信号强度,进而根据信号强度确定两个第二发射部件3与第一接收部件2的距离,从而确定第二显示屏20和第一显示屏10的相对位置。当第三返回信号的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四返回信号的信号强度,可以确定第二子发射部件31距离第一接收部件2较近,第二显示屏20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屏10的右侧;当第三返回信号的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第四返回信号的信号强度,可以确定第二子发射部件32距离第一接收部件2较近,则第二显示屏20位于第一显示屏10的左侧。

即步骤S301至S303同样通过超声波测距的方式来确定第二显示屏20和第一显示屏10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发射部件和接收部件分别设置在第二显示屏20和第一显示屏10。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303的基础上,若所述第三返回信号的信号强度与所述第四返回信号的信号强度接近,所述方法还包括:

S3031:获得所述第三发射信号与所述第三返回信号的第三时间差Δt

S3032:比较所述第三时间差Δt

S3033:若所述第三时间差Δt

具体地,所述第三发射信号与所述第三返回信号的第三时间差Δt

类似地,若确定所述第二显示屏20为主屏幕,可以通过所述第一显示屏10的两个所述第一发射部件1(第一子发射部件11和第一子发射部件12)分别向用户发射第五发射信号和第六发射信号;第二显示屏20的第二接收部件4接收基于所述第五发射信号返回至所述第二接收部件4的第五返回信号,以及基于所述第六发射信号返回至所述第二接收部件4的第六返回信号,并将上述第五返回信号和第六返回信号发送至电子设备的处理器,电子设备的处理器对第五返回信号和第六返回信号的信号强度进行比较,若所述第五返回信号的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六返回信号的信号强度,则第一子发射部件11靠近第二接收部件4,第一显示屏10位于第二显示屏20的右侧;若所述第五返回信号的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第六返回信号的信号强度,则第一子发射部件12靠近第二接收部件4,第一显示屏10位于第二显示屏20的左侧。

若所述第五返回信号的信号强度与所述第六返回信号的信号强度接近,则可以通过比较第五发射信号与第五返回信号的第五时间差Δt

本实施例中,通过步骤S301-S303,可以在确定出主屏幕后,进一步利用扬声器和麦克风进行测距确定第一显示屏10和第二显示屏20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方便用户后续进行相应的操作,例如,确定出第一显示屏10为主屏幕后,确定出作为扩展屏幕的第二显示屏20在第一显示屏10的左侧,用户主要利用第一显示屏10进行操作的过程中,需要观察扩展屏幕时,可以直接朝向左侧观看,或者可以调整第二显示屏20的位置以便用户能够同时查看两个显示屏等。

由于本实施例中,可以在每个显示屏上配置两个发射部件,因此,如图6所示,在执行步骤S201至S203时,可以分别通过两个所述第一发射部件1向用户发射第一发射信号,通过两个所述第二发射部件3向用户发射第二发射信号;通过所述第一接收部件2获得基于所述第一发射信号返回至所述第一显示屏10的两个第一返回信号,通过所述第二接收部件4获得基于所述第二发射信号返回至所述第二显示屏20的两个第二返回信号;以及获得每个第一发射信号和所述第一返回信号的第一时间差Δt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8所示,若所述第二显示屏20为主屏幕,且用户处于第一状态,步骤S103中,基于确定的主屏幕,确定所述第二显示屏与用户的相对关系,包括:

S401:通过设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三部件识别所述用户的视线方向与所述第一显示屏10之间的角度;

S402:基于所述角度计算所述用户与所述第二显示屏20之间的距离。

其中,第一状态为专注使用状态,在确定出第二显示屏20为主屏幕后,判断用户是否处于专注使用第二显示屏20的状态(用户是否正对第二显示屏20),若是,则确定所述第二显示屏20与用户的相对关系。当用户处于专注使用状态时,用户眼睛与第二显示屏20的中心之间的连线(图8中OD)与第二显示屏20的屏幕表面垂直。

第三部件可以为设于电子设备的摄像头,通过摄像头可以实时采集用户视线,识别出用户的视线方向与第一显示屏10之间的角度(图8中的∠AOH和∠COH),进而根据上述角度计算用户与第二显示屏20之间的距离(OB)。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401中,通过设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三部件识别所述用户的视线方向与所述第一显示屏10之间的角度,包括:

S4011:识别所述用户的第一视线与所述第一显示屏10之间的第一角度,其中,所述第一视线为所述用户的眼睛与所述第二显示屏20的第一边缘连线;

S4012:识别所述用户的第二视线与所述第一显示屏10之间的第二角度,其中,所述第一视线为所述用户的眼睛与所述第二显示屏20的第二边缘连线;

S4013:基于所述第一角度和所述第二角度计算所述第一视线或所述第二视线与所述用户处于第一状态时的第三视线之间的第三角度,其中,所述第三视线为所述用户的眼睛与所述第一显示屏10的中心连线,所述第一视线与所述第二视线对称。

具体地,用户的眼睛(O)与第二显示屏20的第一边缘连线形成的第一视线(OA)与平行于第一显示屏10的平行线(OH)形成的第一角度(∠AOH)为α,用户眼睛与第二显示屏20的第二边缘连线形成的第二视线(OC)与平行于第一显示屏10的平行线(OH)形成的第二角度(∠COH)为β。

由于用户观察第二显示屏20的视线中,用户的眼睛与第二显示屏20的第一边缘之间的第一视线(OA)和用户的眼睛与第二显示屏20的第二边缘之间的第二视线(OB)相对于用户的眼睛与第二显示屏20的中心连线(OD)对称,因此,第三角度∠BOC的大小Ψ=1/2×(β–α)。

由于第二显示屏20的长度AC为L,可由屏幕宽度乘以对应比例得出,OB垂直平分AC,可计算出OB的长度S=1/2×L×cotΨ。其中,S即为用户与作为主屏幕的第二显示屏20之间的距离。

具体实施中,可以通过第三部件多次采集获取多对第一角度和第二角度,然后,在计算第三角度时,取多个第一角度的平均值和多个第二角度的平均值作为输入进行计算,以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本实施例中,确定第二显示屏20为主屏幕后,可以根据用户对第二显示屏20的输入操作判断用户是否处于第一状态(识别用户是否正对着第二显示屏20)。如图8所示,当用户以第二显示屏20作为主屏幕时,第一显示屏10放置在一侧。如图9所示,可以在第二显示屏20中心划定一块区域,例如是一块长和宽各占屏幕长和宽20%的长方形区域(第一区域201)。如果在较长的一段时间(例如2分钟)内,在该中心区域持续检测到鼠标点击和/或键盘输入事件,则认为用户正在专注地看着第二显示屏20,并且正对着第二显示屏20(专注使用第二显示屏20)。

在检测到用户正对着第二显示屏20后,进一步捕获用户在第二显示屏20左右两侧各10%的面积里(第二区域202)的鼠标点击事件和键盘输入事件,并通过设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三部件识别所述用户的视线方向与所述第一显示屏10之间的角度,进而计算用户与所述第二显示屏20之间的距离。具体实施中,也可以直接通过摄像头采集用户观看第二显示屏20的图像,进而识别用户是否处于专注使用状态。

本实施例中,可以在确定第二显示屏20为主屏幕后,通过设于电子设备的第三部件识别用户观看屏幕时视线摆动的幅度大小,进而测量用户与第二显示屏20之间的距离,为后续用户使用第二显示屏20提供参考,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10所示,若所述第二显示屏20为主屏幕,步骤S103中,基于确定的主屏幕,确定所述第二显示屏20与用户的相对关系,包括:

S501:通过设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第四部件识别所述用户相对于所述第一显示屏10的第一位置坐标;

S502:基于所述第一位置坐标计算所述用户相对于所述第二显示屏20的第二位置坐标。

其中,第四部件为安装与电子设备内的雷达,可以直接用于测量用户相对第一显示屏10的位置。当用户是正对第一显示屏10时,可以通过第一位置坐标识别用户是否在指定的区域范围内。由于第二显示屏20为主屏幕时,第二显示屏20与第一显示屏10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关系,本实施例中,可以雷达探测到的用户相对第一显示屏10的位置,计算用户相对第二显示屏20的位置,为第二显示屏20添加虚拟的雷达检测功能,从而实现与用户使用第一显示屏10时相似的雷达检测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S503:基于所述用户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相对于所述第一显示屏10的第一位置坐标以及第一显示屏10和所述第二显示屏20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确定所述第一位置坐标和所述第二位置坐标之间的关联关系。

由于第一显示屏10和第二显示屏20的相对位置关系确定,因此,本实施例中,可以利用第一显示屏10和第二显示屏20的相对位置,以及雷达探测到的用户相对第一显示屏10的位置,确定所述第一位置坐标和所述第二位置坐标之间的关联关系,进而计算用户相对第二显示屏20的位置。

本实施例中,可以以雷达(E)为坐标原点建立一个极坐标系,用极坐标(r,θ)表示用户的第一位置坐标,其中,r是雷达与用户之间的距离,θ是雷达与用户连线和第一显示屏10之间的夹角。当用户是正对第一显示屏10时,只要判断r与θ是否在设置的范围内就能识别用户是否在指定的区域范围内。因此,本实施例中,只要能以第二显示屏20的中点为原点建立极坐标系,用类似的坐标(R,ξ)表示用户的第二位置坐标,也就能够识别用户是否在屏幕前指定区域范围内。本实施例中,通过确定第二位置坐标(R,ξ)与第一位置坐标(r,θ)的对应关系,即求解函数R=f(r,θ),ξ=g(r,θ),即可计算用户相对于第二显示屏20的坐标,从而识别用户在第二显示屏20前的位置。

如图10所示,AC为第二显示屏20,DF为第一显示屏10,O为用户处于第一状态时的位置,B为AC的中点(第二显示屏20的中心),E为DF中点(第一显示屏10的中心),用户处于第一状态时,OB垂直平分AC,GH为DF的平行线且经过点O。

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上述步骤S401和S402,计算用户处于第一状态正对第二显示屏20(即∠OBC为直角)时用户与第二显示屏20的距离(OB的边长L),由上述步骤S4011至S4013可知,∠AOH的角度大小为α,∠COH的角度大小为β,OB是∠AOC角平分线,∠BOH大小δ=1/2×(α+β)。由于GH和DF平行,则∠HOE的大小γ与∠DEO的大小相等,通过第四部件(雷达)可获取∠FEO的大小θ′和OE的边长r′,则γ=180°–θ′。因此,∠EOB的大小δ′=δ–γ。

由三角形余弦定理可计算算出第一显示屏10的中心和第二显示屏20的中心之间的连线BE的边长:S=(r′

在计算出∠ABE和∠DEB的大小以及BE的边长后,可以知道两个显示屏的相对位置关系,从而可以利用这个相对位置关系将雷达获取的用户相对于第一显示屏10的第一位置坐标转换为相对于第二显示屏20的第二位置坐标。即求解函数R=f(r,θ)和ξ=g(r,θ)。

如图10所示,假设用户移动到O′位置,雷达检测到O′E边长r和∠O′EF大小θ。∠O′EB大小a′=180°–θ–c,O′B边长R=f(r,θ)=(S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位置坐标为极坐标,所述方法还包括:

S504:基于所述第二位置坐标计算所述用户与所述第二显示屏之间的距离。

利用上述极坐标下第一位置坐标和第二位置坐标之间的关联关系,计算出第二位置坐标的极坐标后,即可计算出用户与所述第二显示屏20之间的距离,且该距离是用户处于任意状态(无论是否处于专注使用状态)下的距离。即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用户处于特殊状态时用户与第二显示屏20之间的距离,计算任意状态下用户与第二显示屏20之间的距离,适用范围更广。

本实施例中,第一位置坐标和第二位置坐标均为极坐标,具体实施中,第一位置坐标和第二位置坐标也可以为直角坐标系下或球坐标下的位置坐标。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显示屏10,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确定模块30,所述确定模块30用于:

确定第二显示屏20连接至所述电子设备;

通过设于所述电子设备的至少一个部件,从所述第一显示屏10和所述第二显示屏20中确定主屏幕;

基于确定的主屏幕,确定所述第二显示屏20与所述第一显示屏10和/或用户的相对关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显示屏10上设有第一发射部件1和第一接收部件2,所述第二显示屏20上设有第二发射部件3和第二接收部件4,通过设于所述电子设备的至少一个部件,从所述第一显示屏10和所述第二显示屏20中确定主屏幕,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发射部件向用户发射第一发射信号,通过所述第二发射部件向用户发射第二发射信号;

通过所述第一接收部件获得基于所述第一发射信号返回至所述第一显示屏的第一返回信号,通过所述第二接收部件获得基于所述第二发射信号返回至所述第二显示屏的第二返回信号;

获得所述第一发射信号和所述第一返回信号的第一时间差,以及所述第二发射信号和所述第二返回信号的第二时间差;

基于所述第一返回信号、第二返回信号、第一时间差以及第二时间差确定所述主屏幕。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模块30进一步用于:

若所述第一返回信号的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二返回信号的信号强度,且所述第一时间差与所述第二时间差接近,则确定所述第一显示屏为主屏幕;

若所述第一返回信号的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第二返回信号的信号强度,且所述第一时间差与所述第二时间差接近,则确定所述第二显示屏为主屏幕。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所述第一显示屏为主屏幕,确定模块30进一步用于:

通过设于所述第二显示屏的两个所述第二发射部件分别向用户发射第三发射信号和第四发射信号;

获得基于所述第三发射信号返回至所述第一显示屏的第一接收部件的第三返回信号,以及基于所述第四发射信号返回至所述第一接收部件的第四返回信号;

若所述第三返回信号的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四返回信号的信号强度,则所述第二显示屏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屏的右侧;若所述第三返回信号的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第四返回信号的信号强度,则所述第二显示屏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屏的左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所述第二显示屏为主屏幕,且用户处于第一状态,确定模块30进一步用于:

通过设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三部件识别所述用户的视线方向与所述第一显示屏之间的角度;

基于所述角度计算所述用户与所述第二显示屏之间的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设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三部件识别所述用户的视线方向与所述第一显示屏之间的角度,包括:

识别所述用户的第一视线与所述第一显示屏之间的第一角度,其中,所述第一视线为所述用户的眼睛与所述第二显示屏的第一边缘连线;

识别所述用户的第二视线与所述第一显示屏之间的第二角度,其中,所述第一视线为所述用户的眼睛与所述第二显示屏的第二边缘连线;

基于所述第一角度和所述第二角度计算所述第一视线或所述第二视线与所述用户处于第一状态时的第三视线之间的第三角度,其中,所述第三视线为所述用户的眼睛与所述第一显示屏的中心连线,所述第一视线与所述第二视线对称。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所述第二显示屏为主屏幕,确定模块30进一步用于:

通过设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第四部件识别所述用户相对于所述第一显示屏的第一位置坐标;

基于所述第一位置坐标计算所述用户相对于所述第二显示屏的第二位置坐标。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模块30还用于:

基于所述用户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相对于所述第一显示屏的第一位置坐标以及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确定所述第一位置坐标和所述第二位置坐标之间的关联关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位置坐标为极坐标,电子设备还包括计算模块40,用于:

基于所述第二位置坐标计算所述用户与所述第二显示屏之间的距离。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与上述实施例中的处理方法相对应,基于上述的处理方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公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其各种变化形式,处理方法实施例中的任何可选项也适用于电子设备,在此不再赘述。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用于储存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储存的所述可执行指令时实现上述的处理方法的步骤。

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processor,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

存储器可能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存储器优选为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以存储上述用户与所述第二显示屏20之间的距离计算公式、第一位置坐标和所述第二位置坐标之间的关联关系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公开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公开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公开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当通过软件实现时,可以将这些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由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处理方法。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公开,本公开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公开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公开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分类

06120114696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