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集体落纱纱管输送系统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6:06:26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集体落纱机领域,尤其涉及集体落纱纱管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集体落纱机是用于落纱的一种高度自动化设备。对于集体落纱机,需要通过纱管输送装置来输送空纱管至待机位,通过纱管输送装置来输送满纱纱管至管纱转运车内,达到满纱纱管与空纱管相互交换循环使用的目的。其满纱纱管与空纱管交换动作为初始状态为锭子上放置满纱纱管,当集体落纱完成后,握纱横梁将满纱纱管握持住,然后拔出,接着将满纱纱管插入到纱管输送装置上的寄放站管上,随后被纱管输送装置输送到管纱转运车内,接着用智能推车在纱管输送装置的寄放站管上自动插上空纱管,用握纱横梁将空纱管插到锭子上,实现空、满纱纱管交换的目的。

目前较先进的集体落纱纱管输送装置主要由导轨、托盘、拨杆、钢带以及驱动装置构成,托盘采用栓柱盘式结构,将托盘直接放置在导轨上,而每一个拨杆对应一个托盘,钢带与各拨杆连接,而拨杆上具有垂直的拨杆指与托盘连接,在驱动机构的带动下,钢带沿导轨的导向槽移动时,通过拨杆拨动托盘沿输送导轨滑向或滑离落纱待机位,以输送大量的空或满纱纱管,会造成以下问题:1.托盘直接放置在导轨上,在进行滑动的时候会出现不稳定现象,甚至出现侧翻,导致空纱管或满纱纱管遗漏现象,而且移动的时候导向性不好,导致移动后托盘出现旋转的现象;2.由于寄放站管和托盘是一体成型的,寄放站管又容易破损,在更换的时候,托盘和寄放站管只能同时更换,导致维护成本比较高的问题;3.纱管输送装置的驱动装置中的驱动电机没有任何防尘措施,导致纱管输送装置不能顺畅运行,甚至出现驱动电机直接坏死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集体落纱纱管输送系统,解决了目前纱管输送装置上的托盘可能出现侧翻,寄放站管不能单独拆除更换及驱动装置没有做好防尘措施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集体落纱纱管输送系统,包括轨道驱动装置、导轨、若干托盘组件、钢带和铲刀,所述驱动装置使得所述钢带在所述导轨内移动,若干所述托盘组件与所述钢带固定,使得所述钢带移动时带动所述托盘组件随之移动,所述铲刀将所述托盘组件上的满纱纱管铲起,

所述轨道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一个主动轮、一个被动轮、一个同步轮、三个导向轮、一个同步皮带、旋转轴和防尘罩,所述防尘罩为框体结构,其相互对立的其中一组侧面均具有开口,所述主动轮和所述被动轮均设置在所述防尘罩内,所述驱动电机的机体固定在所述防尘罩顶面,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朝下并穿入所述防尘罩内,所述主动轮固定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旋转轴下半部位于所述防尘罩内,所述旋转轴上半部位于所述防尘罩外部,所述旋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防尘罩的顶面,所述被动轮固定在所述旋转轴的下半部,所述同步轮固定在所述旋转轴的上半部,所述被动轮和所述主动轮被所述同步皮带共同环绕,所述导向轮设有三个,所述同步轮位于长车的一个转角上,三个所述导向轮分别设置在长车的另外三个转角上,所述同步轮和三个所述导向轮被所述钢带共同环绕;

所述托盘组件包括托盘、两个寄放站管和连接杆,所述寄放站管卡接在所述托盘的左右两端,所述托盘底部固定竖直方向的所述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钢带固定,所述托盘底面前侧中部和后侧中部分别设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分别滑动连接在导轨的两个侧壁上,所述连接杆底部悬空在所述导轨内。

进一步的,还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固定在所述钢带的内侧面,所述连接杆固定在所述钢带的外侧面,所述同步轮曲面设有若干环形排列的第一轮槽,所述导向轮曲面设有若干环形排列的第二轮槽,所述限位块与所述第一轮槽和所述第二轮槽均契合。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块上设有若干间隔的安装沉孔,所述钢带上设有若干通孔,所述连接杆上设有若干连接孔,所述安装沉孔的内端内沉进去,位于同一轴线的所述安装沉孔、所述通孔和所述连接孔共同穿入一个螺丝,所述螺丝的头部位于所述安装沉孔位于所述限位块的内端,所述螺丝尾端螺纹连接一个螺母。

进一步的,所述托盘上设有两个上下贯通的卡接口,每个所述卡接口包括圆形主体、第一豁口和第二豁口,所述第一豁口和所述第二豁口对称设置在所述圆形主体边缘,且所述第一豁口和所述第二豁口与所述圆形主体连通,两个所述寄放站管下部设有圆形托底、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所述第一卡块和所述第二卡块均设置在所述圆形托底下方,且所述第一卡块和所述第二卡块对称设置,所述圆形托底的直径大于所述圆形主体的直径,所述圆形托底在所述卡接口上表面,所述第一卡块和所述第二卡块在所述卡接口的下表面,所述圆形托底和所述第一卡块能够将相应所述卡接口的边缘卡接在一起,所述圆形托底和所述第二卡块能够将相应所述卡接口的边缘卡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的外侧面各设有第一弧形凹口和第二弧形凹口,所述第一弧形凹口和所述第二弧形凹口分别卡套在所述导轨的两个侧壁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防尘罩顶面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固定一个转动轴承,所述旋转轴与所述转动轴承的内圈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防尘罩包括顶板、底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底板两端各设有第一卡口和第二卡口,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底部各设有第一凸柱和第二凸柱,所述第一凸柱卡入到所述第一卡口内,所述第二凸柱卡入到所述第二卡口内,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顶部各设有第一卡柱和第二卡柱,所述顶板的两侧边缘各设有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所述顶板的两端分别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顶部,且所述第一卡柱卡入到所述第一缺口内,所述第二卡柱卡入到所述第二缺口内。

进一步的,所述防尘罩上设有开口的一个侧面设有一个加固条,所述加固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导轨包括第一长轨、第一短轨和避让衔接部件,所述第一长轨和所述第一短轨均围绕在所述长车的其中一个长边外,且所述第一短轨在所述电气控制箱的外部,所述第一短轨的轴向比所述第一长轨的轴向偏移在外侧,所述第一长轨和所述第一短轨之间设有间距,所述避让衔接部件两端分别固定第一长轨和所述第一短轨,所述避让衔接部件包括托板、第一围板、第二围板、第一导向部和第二导向部,所述托板为平行四边形,所述托板包括互相平行的左边和右边及互相平行的内边和外边,所述托板左右两边各设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托板的内边固定所述第一围板,所述托板的外边固定第二围板,所述第一导向部固定在所述第一围板的顶部,所述第二导向部固定在所述第二围板的顶部,所述第一导向部和所述第二导向部相互对立的一边均为弧形。

进一步的,还包括铲刀,所述铲刀包括内侧板和外侧板,所述内侧板包括第一水平铲入段和第一提升段,所述外侧板包括第二水平铲入段、第二提升段和水平承载段,所述外侧板固定在所述导轨的外侧壁的顶部,所述内侧板固定在所述导轨的内侧壁的顶部,所述外侧板固定在所述导轨的外侧壁的顶部,所述第一提升段和所述第二提升段倾斜向上,所述第二提升段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提升段的长度,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托盘盘底部设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下半部又与钢带连接,当钢带移动的时候,直接能够带动托盘,且托盘前侧中部和后侧中部分别设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分别滑动连接在导轨的两个侧壁上,能够更好地为托盘的移动导向,保证托盘滑动的稳定性,避免空纱筒管和满纱筒管在输送过程中掉落。

2.本发明两个寄放站管与托盘均是卡接关系,当寄放站管严重破损影响到使用时,可以将寄放站管从托盘上拆解下来,重新更换上新的寄放站管,降低了维护成本。

3.驱动电机的机体设置在防尘罩顶面,然后将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朝下且通入到防尘罩内,将主动轮固定在驱动电机输出轴位于防尘罩内的部分上,并将一个竖直的旋转轴设置在防尘罩上,旋转轴下半部位于防尘罩内,上半部位于防尘罩外部,旋转轴下半部固定一个被动轮,主动轮和被动轮用同步皮带环绕,旋转轴上半部固定一个同步轮,长车的其它三个转角上各设有一个旋转轮,旋转轮和同步轮共同被钢带环绕。本发明对驱动电机进行防尘,避免驱动电机的定子与转子相磨发热,粉尘进入轴承中影响润滑。

附图说明

图1为集体落纱机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集体落纱纱管输送系统的第一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集体落纱纱管输送系统的第二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轨道驱动装置图;

图5为本发明轨道驱动装置爆炸图;

图6为本发明托盘组件的纵向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托盘组件的横向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托盘组件的第一立体图;

图9为本发明托盘组件的第二立体图;

图10为图1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铲刀的立体图;

图12为图1的B部放大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轨道避让部件和轨道的连接图;

图14为本发明轨道让部件的立体图。

上述附图中,10、轨道驱动装置;11、驱动电机;12、主动轮;13、被动轮;14、同步轮;15、导向轮;16、同步皮带;17、旋转轴;18、防尘罩;141、第一轮槽;151、第二轮槽;181、安装孔;182、顶板;183、底板;184、第一侧板;185、第二侧板;186、加固条;187、开口;183a、第一卡口;183b、第二卡口;184a、第一凸柱;185a、第二凸柱;184b、第一卡柱;185b、第二卡柱;182a、第一缺口;182b、第二缺口;20、导轨;21、长轨;22、短轨;23、避让衔接部件;231、托板;232、第一围板;234、第二围板;235、第一导向部;236、第二导向部;237、第一连接部;238、第二连接部;30、托盘组件;31、托盘;32、寄放站管;33、连接杆;331、连接孔;34、第一滑块;35、第二滑块;341、第一弧形凹口;351、第二弧形凹口;36、限位块;361、安装沉孔;311、圆形主体;312、第一豁口;313、第二豁口;321、圆形托底;322、第一卡块;323、第二卡块;40、钢带;41、通孔;50、铲刀;51、内侧板;52、外侧板;511、第一水平铲入段;512、第一提升段;521、第二水平铲入段;522、第二提升段;523、水平承载段;60、压板;61、固定部;62、下压部;621、下压主体;622、第一提段;623、第二提段;70、转动轴承;80、电气控制箱;90、理管箱;1、螺丝;2、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14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提供集体落纱纱管输送系统,包括轨道驱动装置10、导轨20、若干托盘组件30、钢带40和铲刀50,轨道驱动装置10使得钢带40在导轨20内移动,若干托盘组件30与钢带40固定,使得钢带40移动时带动托盘组件30随之移动。当锭子上的纱管落满纱线后,由插拔管装置将满纱纱管拔出,再由插拔管装置放入托盘组件30上,所有托盘组件30由钢带40带动后依次移动到铲刀50处,因为托盘组件30上的满纱纱管的底部高于铲刀50的上表面,托盘组件30的顶面低于铲刀50的下表面,所以当托盘组件30移动到铲刀50处时,托盘组件30继续从铲刀50的下方通过,而满纱纱管就被截留在了铲刀50的上表面。

轨道驱动装置10包括一个驱动电机11、主动轮12、一个被动轮13、一个同步轮14、三个导向轮15、一个同步皮带16、旋转轴17和防尘罩18,防尘罩18为框体结构,其相互对立的其中一组侧面均具有开口187,主动轮12和被动轮13均设置在防尘罩18内,驱动电机11的机体固定在防尘罩18顶面,驱动电机11的输出轴朝下并穿入防尘罩18内,主动轮12固定在驱动电机11的输出轴上,旋转轴17下半部位于防尘罩18内,旋转轴17上半部位于防尘罩18外部,旋转轴17转动连接在防尘罩18的顶面,被动轮13固定在旋转轴17的下半部,同步轮14固定在旋转轴17的上半部,被动轮13和主动轮12被同步皮带16共同环绕,导向轮15设有三个,同步轮14位于长车的一个转角上,三个导向轮15分别设置在长车的另外三个转角上,同步轮14和三个导向轮15被钢带40共同环绕。

当启动驱动电机11后,驱动电机11的输出轴开始旋转,带动主动轮12旋转,接着带动被动轮13旋转,同时同步轮14旋转,因为同步轮14和三个导向轮15被钢带40共同环绕,所以带动钢带40环绕移动。

因为主动轮12、被动轮13和同步皮带16均设置在防尘罩18内,可以有效对主动轮12、被动轮13和同步皮带16进行防尘,主要是对驱动电机11进行防尘,粉尘会造成以下问题:第一粉尘进入驱动电机11的轴承环后引起定子与转子相磨发热,进而烧坏线圈;第二粉尘在轴承中影响润滑,严重会卡死。所以防尘罩18可以有效避免上述问题。

当然为了对驱动电机11进行散热,防尘罩18并不是密封的,防尘罩18为框体结构,其相互对立的其中一组侧面均具有开口187,其中一个开口187进入外部空气,再从另一个开口187出去,顺便将热量带出去。

托盘组件30包括托盘31、两个寄放站管32和连接杆33,寄放站管32卡接在托盘31的左右两端,托盘31底部固定竖直方向的连接杆33,连接杆33与钢带40固定,托盘31底面前侧中部和后侧中部分别设有第一滑块34和第二滑块35,第一滑块34和第二滑块35分别滑动连接在导轨20的两个侧壁上,连接杆33底部悬空在导轨20内。

寄放站管32与所述托盘31卡接,可以方便对破损的寄放站管32进行更换,避免托盘31、寄放站管32其中一个破损时,需要进行整体更换,降低维护成本。

第一滑块34和第二滑块35滑动连接在导轨20上,可以使得钢带40带动托盘组件30移动的时候,托盘组件30可以沿着导轨20方向移动,不会出现左右摇摆的不稳定现象,避免托盘组件30移动并停止后托盘31出现旋转的情况,进而避免由于托盘31旋转而使得托盘31上的满纱纱管与铲刀50位置不匹配或者避免由于托盘31旋转而使得托盘31上的空纱管与插拔管装置的上的抓管器不同轴的情况。具体的,第一滑块34和第二滑块35的外侧面各设有第一弧形凹口341和第二弧形凹口351,第一弧形凹口341和第二弧形凹口351分别卡套在导轨20的两个侧壁顶部。

钢带40的内侧面固定一个限位块36,连接杆33固定在钢带40的外侧面,同步轮14曲面设有若干环形排列的第一轮槽141,导向轮15曲面设有若干环形排列的第二轮槽151,限位块36与第一轮槽141和第二轮槽151均契合。当限位块36经过同步轮14时,限位块36正好卡入到第一轮槽141内,限位块36和第一轮槽141相互配合;当限位块36经过导向轮15时,限位块36正好卡入到第二轮槽151内,限位块36和第二轮槽151相互配合,使得钢带40能够始终稳定沿着同步轮14和三个导向轮15组合成的外轮廓环绕移动。

限位块36上设有若干间隔的安装沉孔361,钢带40上设有若干通孔41,连接杆33上设有若干连接孔331,安装沉孔361的内端内沉进去,位于同一轴线的安装沉孔361、通孔41和连接孔331共同穿入一个螺丝1,螺丝1的头部位于安装沉孔361的内端,螺丝1尾端螺纹连接一个螺母2。因为安装沉孔361的内端正好与同步轮14及导向轮15相对,且限位块36要与第一轮槽141及第二轮槽151契合,所以螺丝1头部不能在限位块36表面突出,所以安装沉孔361在其内端沉进去。

托盘31上设有两个上下贯通的卡接口,每个卡接口包括圆形主体311、第一豁口312和第二豁口313,第一豁口312和第二豁口313对称设置在圆形主体311边缘,且第一豁口312和第二豁口313与圆形主体311连通,两个寄放站管32下部设有圆形托底321、第一卡块322和第二卡块323,第一卡块322和第二卡块323均设置在圆形托底321下方,且第一卡块322和第二卡块323对称设置,圆形托底321的直径大于圆形主体311的直径,圆形托底321在卡接口上表面,第一卡块322和第二卡块323在卡接口的下表面,圆形托底321和第一卡块322能够将相应卡接口的边缘卡接在一起,圆形托底321和第二卡块323能够将相应卡接口的边缘卡接在一起。

当需要将寄放站管32与托盘31卡接时,首先将寄放站管32的下部穿入到卡接口,在寄放站管32穿入前,需要将第一卡接块和第二卡接块分别对应在第一豁口312和第二豁口313上方,然后将寄放站管32旋转,直到第一卡接块和第二卡接块分别旋转到远离第一豁口312和第二豁口313之间的圆形主体311边缘,至此,寄放站管32卡接在托盘31上;当需要将寄放站管32从托盘31上拆解时,再次旋转寄放站管32,直到第一卡块322和第二卡块323分别旋转到第一豁口312和第二豁口313位置处,这样就可以将寄放站管32从下往上从托盘31上取出来。

两个寄放站管32分别套入满纱管和空纱管,圆形托底321承托满纱纱管和空纱管的底部。

因为托盘31本身是向外侧倾斜9.5°的,为了防止托盘31的寄放站管32在套有满纱纱管的时候倾斜更加严重,从而避免满纱纱管倾斜严重,影响铲刀50对其铲起,所以在两个托盘31之间设有压板60,压板60包括固定部61和下压部62,固定部61和下压部62垂直,固定部61平贴在导轨20靠里的侧壁外表面,并且固定部61与该侧壁固定,下压部62的两侧同时压在两个托盘31的顶面。下压部62包括下压主体621、第一提段622和第二提段623,第一提段622和第二提段623分别固定在下压主体621的两侧,且第一提段622和第二提段623分别向下压主体621的两侧向上提升,方便手部拿着第一提段622或者第二提段623拆取。

防尘罩18顶面设有安装孔181,安装孔181内固定一个转动轴承70,旋转轴17与转动轴承70的内圈固定,这样就可以使得旋转轴17相对防尘罩18旋转。

为了方便更换同步皮带16,将防尘罩18设置为可拆卸结构,防尘罩18包括顶板182、底板183、第一侧板184和第二侧板185,底板183两端各设有第一卡口183a和第二卡口183b,第一侧板184和第二侧板185底部各设有第一凸柱184a和第二凸柱185a,第一凸柱184a卡入到第一卡口183a内,第二凸柱185a卡入到第二卡口183b内,第一侧板184和第二侧板185的顶部各设有第一卡柱184b和第二卡柱185b,顶板182的两侧边缘各设有第一缺口182a和第二缺口182b,顶板182的两端分别放置在第一侧板184和第二侧板185的顶部,且第一卡柱184b卡入到第一缺口182a内,第二卡柱185b卡入到第二缺口182b内。

需要更换同步皮带16或者更换主动轮12或者更换被动轮13的时候,将底板183、第一侧板184和第二侧板185拆卸,更换完毕后,再将第一侧板184、第二侧板185和底板183安装上去。具体的,主动轮12是通过键连接与驱动电机11的输出轴固定的,被动轮13是通过键连接与旋转轴17固定的,同步轮14也是通过键连接与旋转轴17固定的。

为了提高防尘罩18的稳固性,尤其是提高顶板182的承载力,防尘罩18上设有开口187的一个侧面设有一个加固条186,加固条186的两端分别与顶板182和底板183固定,使得顶板182更好地承托驱动电机11。

导轨20包括长轨21、短轨22和避让衔接部件23,长轨21和短轨22均围绕在长车的其中一个长边外,且短轨22在电气控制箱80的外部,短轨22的轴向比长轨21的轴向偏移在外侧,长轨21和短轨22之间设有间距,避让衔接部件23两端分别固定长轨21和短轨22,避让衔接部件23包括托板231、第一围板232、第二围板234、第一导向部235和第二导向部236,托板231为平行四边形,托板231包括互相平行的左边和右边及互相平行的内边和外边,托板231左右两边各设有第一连接部237和第二连接部238,托板231的内边固定第一围板232,托板231的外边固定第二围板234,第一导向部235固定在第一围板232的顶部,第二导向部236固定在第二围板234的顶部,第一导向部235和第二导向部236相互对立的一边均为弧形。

因为电气控制箱80和理管箱90正好设置在长车的车尾,而且电气控制箱80和理管箱90的宽度超出长车的宽度,长轨21沿着车头和长车中部设置,短轨22沿着车尾设置,所以短轨22的轴向要比长轨21的轴向偏移在外侧,所以两者之间需要一个衔接部件连接起来,让托盘组件30能够过渡。

第一连接部237和第二连接部238分别将长轨21的底部和短轨22的底部固定,当托盘组件30通过避让衔接部件23时,第一滑块34和第二滑块35分别卡套在第一导向部235和第二导向部236,第一导向部235和第二导向部236起到导向作用。第一导向部235和第二导向部236相互对立的一边均为弧形,可以方便第一弧形凹口341和第二弧形凹口351套设在第一导向部235和第二导向部236上。

铲刀50包括内侧板51和外侧板52,内侧板51包括第一水平铲入段511和第一提升段512,外侧板52包括第二水平铲入段521、第二提升段522和水平承载段523,外侧板52固定在导轨20的外侧壁的顶部,内侧板51固定在导轨20的内侧壁的顶部,外侧板52固定在导轨20的外侧壁的顶部,第一提升段512和第二提升段522倾斜向上,第二提升段522的长度小于第一提升段512的长度。满纱纱管的两侧分别被第一水平铲入段511和第二水平铲入段521同时铲起,满纱纱管由于惯性,依次滑入第一水平铲入段511(第二水平铲入段521)、第一提升段512前半段(第二提升段522)和第一提升段512后半段(水平承载段523),因为第一提升段512后半段的高度高于水平承载段523,所以满纱纱管会向外侧板52的外侧倾倒,最后直接落入到提升机内。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分类

06120114703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