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电控增压泵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6:06:26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增压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控增压泵。

背景技术

增压泵是指用来增压的泵,其用途主要有热水器增压用、高楼低水压、桑拿浴、洗浴等加压用、公寓最上层水压不足的加压、太阳能自动增压、反渗透净水器增压用等等。现有技术中,常采用电控增压泵的方式实现燃油或用水的增压,利用电磁阀通电时带动流体在增压泵内的增压腔进行增压。

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号为:CN110030171A的“一种增压泵”,包括第一增压部、第二增压部、活塞组件、换向组件、供料通道和单向组件。第一增压部包括第一腔体;第二增压部包括第二腔体。活塞组件的第一活塞在第一腔体内分隔出第一低压腔和第一高压腔,第二活塞在第二腔体内分隔出第二低压腔和第二高压腔,连接件连接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换向组件在第一状态能将第一流体输入第一低压腔并将第二低压腔与外界连通;在第二状态能将第一流体输入第二低压腔并将第一低压腔与外界连通。供料通道的第一通道连通第一高压腔和第二高压腔,第二通道连通第一高压腔和第二高压腔。单向组件包括第一通道内的第一单向阀组和第二通道内的第二单向阀组。

但是现有技术中,电控增压泵在使用时会产生较大的震动和噪音,影响增压泵的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当增压泵突然停止对流体进行增压时,由于惯性流体会继续向增压泵的进入管冲入,长期如此,冲击力较大的流体会屡次撞击在增压泵内部,从而导致增压泵内部件的损坏,导致增压泵的使用寿命降低;同时现有的增压泵不能对流道内的流速进行调节,影响增压泵的正常使用。

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电控增压泵,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控增压泵,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电控增压泵在使用时会产生较大的震动和噪音,影响增压泵的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当增压泵突然停止对流体进行增压时,由于惯性流体会继续向增压泵的进入管冲入,长期如此,冲击力较大的流体会屡次撞击在增压泵内部,从而导致增压泵内部件的损坏,导致增压泵的使用寿命降低;同时现有的增压泵不能对流道内的流速进行调节,影响增压泵的正常使用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增加的缓冲管可以使流入的液体得到缓冲,避免冲击力较大的液体直接冲在壳体内,延长进入管组件的使用寿命,连接空腔的内侧材质为柔性材料,并且在连接空腔内填充非牛顿流体,利用非牛顿流体的特性,增压泵在使用时会产生震动,该设计可以吸收增压泵的微小形变量,减缓移动,从而起到减震和降噪的效果,同时当增压泵产生大幅度晃动时,非牛顿流体“变硬”,对增压泵起到较好的支撑效果,通过调流组件的设置,转动调节杆使调节三角板移动,从而对排出管组件内的液体流速进行调节,提高装置的实用性,避免影响增压泵的正常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控增压泵,包括增压泵,所述增压泵包括底座、进入管组件、泵体、增压管和排出管组件,所述进入管组件包括输送管、磁块一、壳体和叶轮,所述壳体的一端与输送管的一端固定连通,所述输送管的一侧贯穿开设有输送孔,所述输送管的两侧对称开设有两个导流孔,所述导流孔的外侧固定连通有缓冲管,所述缓冲管的一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磁块二,所述磁块二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设置有磁块一,所述磁块一的底部与缓冲管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排出管组件包括主体外壳、主体内壳、弧形板、滑动架、锥形管和调流组件,所述主体外壳的内壁与主体内壳的外壁套接,所述主体内壳的外壁设置有连接空腔,所述锥形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密封环,所述锥形管的另一端与调流组件的一端活动安装,所述调流组件包括固定环、连接环、内环和调节三角板,所述连接环的内壁滑动连接有齿牙环,所述连接环和内环的一侧均与固定环的一侧固定安装,所述齿牙环的内侧均匀设置有多个齿轮杆,所述齿轮杆的一端啮合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一侧与调节三角板的内侧固定安装,所述固定环的一侧与锥形管的一端固定连通。

优选的,所述齿牙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调节杆,所述滑动架的顶部设置有滑槽,所述调节杆的顶端与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锥形管的底部与弧形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所述弧形板的两端与滑动架的底部两端固定安装,所述滑动架的顶端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杆。

优选的,所述密封环的一侧与支撑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所述密封环的另一侧与主体外壳的一端固定连通,所述主体外壳的外壁均匀固定连接有四个加固杆。

优选的,所述主体外壳的一端设置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的一侧与加固杆的一端固定安装。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叶轮,所述增压管的一端与安装环的一端固定连通,所述增压管的另一端与壳体的一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增压管的顶部与泵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增压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柱。

优选的,所述支撑柱的底部与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空腔的内部设置有非牛顿流体,所述连接环和内环的外侧均与活动杆的内侧滑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缓冲管、磁块一和磁块二的组合设置,输送管两侧增加对称的缓冲管,磁块一和磁块二通过中间的压缩弹簧进行连接,且磁块二的一侧固定在缓冲管的一端内侧,磁块一和磁块二之间存在磁斥力,液体通过输送孔和导流孔到达缓冲管内,液体撞击磁块一,磁块一挤压压缩弹簧,使磁块一和磁块二接近,通过增加的缓冲管可以使流入的液体得到缓冲,避免冲击力较大的液体直接冲在壳体内,从而避免了壳体内部件的损坏,延长进入管组件的使用寿命;

2、通过连接空腔的设置,排出管组件的管道为双层设计,主体外壳和主体内壳之间为连接空腔,连接空腔的内侧材质为柔性材料,并且在连接空腔内填充非牛顿流体,利用非牛顿流体的特性,增压泵在使用时会产生震动,该设计可以吸收增压泵的微小形变量,减缓移动,从而起到减震和降噪的效果,同时当增压泵产生大幅度晃动时,非牛顿流体受到较大的冲击进而“变硬”,从而对增压泵起到较好的支撑效果;

3、通过调流组件的设置,当操作人员转动调节杆时,调节杆带动齿牙环转动,齿牙环带动齿轮杆转动,齿轮杆最后带动活动杆和调节三角板向外侧移动,从而使调流组件的可通过范围变大,反方向转动调节杆时调节三角板向内侧移动使调流组件的可通过范围变小,从而达到对排出管组件内的液体流速进行调节,使操作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液体流速进行调节,提高装置的实用性,避免影响增压泵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电控增压泵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电控增压泵的后侧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电控增压泵的排出管组件的结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电控增压泵的排出管组件的俯视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电控增压泵的调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电控增压泵的图5中A处的细节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电控增压泵的进入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种电控增压泵的输送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种电控增压泵的输送管的剖视图。

图中:

1、增压泵;11、底座;12、进入管组件;13、支撑柱;14、泵体;15、增压管;16、排出管组件;121、缓冲管;122、输送管;123、输送孔;124、磁块一;125、压缩弹簧;126、磁块二;127、壳体;128、导流孔;129、叶轮;161、弧形板;162、调流组件;163、滑动架;164、锥形管;165、主体外壳;166、安装环;167、连接空腔;168、主体内壳;169、支撑杆;1610、密封环;1611、加固杆;1612、滑槽;1621、固定环;1622、连接环;1623、齿轮杆;1624、调节杆;1625、调节三角板;1627、活动杆;1628、齿牙环;1629、内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条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9,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控增压泵,包括增压泵1,增压泵1包括底座11、进入管组件12、泵体14、增压管15和排出管组件16,进入管组件12包括输送管122、磁块一124、壳体127和叶轮129,壳体127的一端与输送管122的一端固定连通,输送管122的一侧贯穿开设有输送孔123,输送管122的两侧对称开设有两个导流孔128,导流孔128的外侧固定连通有缓冲管121,缓冲管121的一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磁块二126,磁块二126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压缩弹簧125,压缩弹簧125的一端设置有磁块一124,磁块一124的底部与缓冲管121的内壁滑动连接,液体通过输送孔123和导流孔128到达缓冲管121内,液体撞击磁块一124,磁块一124挤压压缩弹簧125,使磁块一124和磁块二126接近,通过增加的缓冲管121可以使流入的液体得到缓冲,排出管组件16包括主体外壳165、主体内壳168、弧形板161、滑动架163、锥形管164和调流组件162,主体外壳165的内壁与主体内壳168的外壁套接,主体内壳168的外壁设置有连接空腔167,锥形管16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密封环1610,锥形管164的另一端与调流组件162的一端活动安装,调流组件162包括固定环1621、连接环1622、内环1629和调节三角板1625,连接环162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齿牙环1628,连接环1622和内环1629的一侧均与固定环1621的一侧固定安装,齿牙环1628的内侧均匀设置有多个齿轮杆1623,齿轮杆1623的一端啮合有活动杆1627,活动杆1627的一侧与调节三角板1625的内侧固定安装,固定环1621的一侧与锥形管164的一端固定连通,该调流组件162为虹膜机械设计,固定环1621的一侧固定有连接环1622和内环1629,连接环1622内侧有可以转动的齿牙环1628,齿牙环1628和内环1629之间有多个齿轮杆1623,齿轮杆1623可以和齿牙环1628啮合。

如图3-6所示,齿牙环162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调节杆1624,滑动架163的顶部设置有滑槽1612,调节杆1624的顶端与滑槽1612的内壁滑动连接,当操作人员转动调节杆1624时,调节杆1624带动齿牙环1628转动,齿牙环1628带动齿轮杆1623转动,齿轮杆1623最后带动活动杆1627和调节三角板1625向外侧移动,从而使调流组件162的可通过范围变大,反方向转动调节杆1624时调节三角板1625向内侧移动使调流组件162的可通过范围变小。

如图2-4所示,锥形管164的底部与弧形板161的一端固定安装,弧形板161的两端与滑动架163的底部两端固定安装,滑动架163的顶端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杆169,支撑杆169起到支撑滑动架163的目的。

如图1-4所示,密封环1610的一侧与支撑杆169的一端固定安装,密封环1610的另一侧与主体外壳165的一端固定连通,主体外壳165的外壁均匀固定连接有四个加固杆1611,密封环1610起到密封效果,加固杆1611可以使主体外壳165外部强度变大。

如图3和图4所示,主体外壳165的一端设置有安装环166,安装环166的一侧与加固杆1611的一端固定安装,安装环166用于安装主体外壳165和增压管15。

如图1-4所示,壳体127的内部设置有叶轮129,增压管15的一端与安装环166的一端固定连通,增压管15的另一端与壳体127的一侧固定连接,液体通过进入管组件12到达增压管15,液体在泵体14的作用下在增压管15内完成增压,增压后的液体再通过排出管组件16排出。

如图1和图2所示,增压管15的顶部与泵体14的底部固定连接,增压管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柱13,支撑柱13用于支撑顶部泵体14和其他部件。

如图1和图2所示,支撑柱13的底部与底座11的顶部固定连接,连接空腔167的内部设置有非牛顿流体,连接环1622和内环1629的外侧均与活动杆1627的内侧滑动连接,连接空腔167的内侧材质为柔性材料,并且在连接空腔167内填充非牛顿流体,利用非牛顿流体的特性,增压泵1在使用时会产生震动,该设计可以吸收增压泵1的微小形变量,减缓移动,从而起到减震和降噪的效果,同时当增压泵1产生大幅度晃动时,非牛顿流体受到较大的冲击进而“变硬”,从而对增压泵1起到较好的支撑效果。

本装置的使用方法及工作原理:该增压泵1在使用时,将液体通过进入管组件12导入,液体通过进入管组件12到达增压管15,液体在泵体14的作用下在增压管15内完成增压,增压后的液体再通过排出管组件16排出,该增压泵1通过对进入管组件12和排出管组件16进行改进,首先在进入管组件12的输送管122两侧增加对称的缓冲管121,缓冲管121的内部有磁块一124、磁块二126和压缩弹簧125,磁块一124和磁块二126通过中间的压缩弹簧125进行连接,且磁块二126的一侧固定在缓冲管121的一端内侧,磁块一124和磁块二126之间存在磁斥力,当关闭增压泵1时,液体会在惯性的作用下继续向输送管122内流入,液体通过输送孔123和导流孔128到达缓冲管121内,液体撞击磁块一124,磁块一124挤压压缩弹簧125,使磁块一124和磁块二126接近,通过增加的缓冲管121可以使流入的液体得到缓冲,避免冲击力较大的液体直接冲在壳体127内,从而避免了壳体127内部件的损坏,延长进入管组件12的使用寿命,同时磁块一124可以在压缩弹簧125弹力以及磁斥力的作用下回到原来位置;排出管组件16的管道为双层设计,主体外壳165和主体内壳168之间为连接空腔167,连接空腔167的内侧材质为柔性材料,并且在连接空腔167内填充非牛顿流体,利用非牛顿流体的特性,增压泵1在使用时会产生震动,该设计可以吸收增压泵1的微小形变量,减缓移动,从而起到减震和降噪的效果,同时当增压泵1产生大幅度晃动时,非牛顿流体受到较大的冲击进而“变硬”,从而对增压泵1起到较好的支撑效果;同时在排出管组件16的出口处增加调流组件162,该调流组件162为虹膜机械设计,固定环1621的一侧固定有连接环1622和内环1629,连接环1622内侧有可以转动的齿牙环1628,齿牙环1628和内环1629之间有多个齿轮杆1623,齿轮杆1623可以和齿牙环1628啮合,当操作人员转动调节杆1624时,调节杆1624带动齿牙环1628转动,齿牙环1628带动齿轮杆1623转动,齿轮杆1623最后带动活动杆1627和调节三角板1625向外侧移动,从而使调流组件162的可通过范围变大,反方向转动调节杆1624时调节三角板1625向内侧移动使调流组件162的可通过范围变小,从而达到对排出管组件16内的液体流速进行调节,使操作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液体流速进行调节,提高装置的实用性,避免影响增压泵1的正常使用。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分类

06120114705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