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吸湿导热高档面料加工工艺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6:09:34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面料加工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吸湿导热高档面料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面料是一种用来制作服装的材料,其作为服装三要素之一,在纺织生产行业中具有较为较为重要的意义,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面对不同环境状况以及生活情景时,往往需要穿着不同面料制作而成的服装。

其中,在现今生活中,棉、冰感纤维面料是炎热夏天中常见的服装面料,而面对在炎热环境,人体温度受周围环境温度升高影响,会导致毛孔张开排汗,人体表面附着大量汗珠,冰感纤维面料虽然可以为肌肤提供冰凉的触感,但是由于汗液张力对面料产生的吸附性,容易导致冰感纤维面料粘黏在肌肤表面,使肌肤产生不适感,并且过量的汗液持续附着在肌肤表层,难以向外排出,导致人体周围环境过于潮湿,严重时甚至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而棉质面料虽然可以有效的对汗液进行吸附,但是其难以将人体过高温度向外导出,导致热量堆积在肌肤表层,肌肤无法体验到冰凉触感,同样会影响穿着舒适性。

环境的复杂性,导致现如今仅具有单一特性的布料难以适用,因此,为提高人们炎热环境中穿着服装的舒适性,提供一中具有高效吸湿导热性能的高档面料,具有较为深远的意义。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湿导热高档面料加工工艺,可以有效的提高所产生面料的吸湿导热性,通过将由棉线构成的经线a、纬线a,以及由冰感纤维丝线构成的经线b、纬线b相互交错编织,使得棉线与冰感纤维丝线中相互包含,通过棉线构成的经线a和纬线a提高该吸湿导热面料的吸湿性能,借助冰感纤维丝线构成的经线b、纬线b与人体肌肤接触,提高肌肤表层清凉的触感,进而提升该吸湿导热面料的导热性,以棉线材料为骨架,以冰感纤维丝线进行穿插,两者相互配合,有效的提升了吸湿导热面料的吸湿性与导热性。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吸湿导热高档面料加工工艺,包括吸湿导热面料、纺织机和浸胶箱,吸湿导热面料通过横纵相互交错的经线和纬线编织而成,经线包括由棉线构成的经线a以及由冰感纤维丝线构成的经线b,纬线包括有同样由棉线构成的纬线a,以及由冰感纤维丝线构成的纬线b,相邻两个经线a之间穿插有经线b,相邻两个纬线a之间穿插有纬线b,吸湿导热面料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穿插经线,多个并排设置的经线b分别穿插在位于纺织机内部同一高度的多个综线环a内部,多个并排设置的经线a分别穿插在位于纺织机内部同一高度的多个综线环b内部,多个综线环a与综线环b相互交错设置,多个综线环a与综线环b上下对称设置在纺织机内部,通过上下对称设置的多个综线环a以及综线环b,将并排交错设置的多个经线a以及经线b的同一端拉伸为上下张开状;

S2、穿插第一组纬线,通过安装在纺织机左右两侧可移动的剑杆织机对纬线a进行输送,使得纬线a穿插在上下张开的多个经线a以及经线b之间;

S3、挤压第一组纬线,通过安装在纺织机上可沿经线方向反复移动的筘,对穿插在多个经线a和经线b之间的纬线a进行挤压,使得纬线a与经线a以及经线b之间编织紧密,随后控制筘退出复位;

S4、变换经线,控制纺织机内部安装的多个综线环a与纺织机上下置换位置,使得多个经线a和经线b张开的方向对换;

S5、穿擦第二组纬线,通过剑杆织机将纬线b穿插在变换位置后的经线a和经线b之间;

S6、挤压第二组纬线,通过筘对穿插在多个经线a和经线b之间的纬线b进行挤压,使得纬线b与经线a、经线b以及纬线a之间的编织紧密,随后再次控制筘退出复位;

S7、循环编织,重复上述S2-S6中的生产步骤,通过对经线a、经线b、纬线a以及纬线b的编织生产出吸湿导热面料。

进一步的,经线b和纬线b的内部均包含有多股冰感纤维丝线。

进一步的,剑杆织机共设置有两组,两组剑杆织机沿经线方向依次布设在纺织机的内部。

进一步的,构成经线a和纬线a的棉线在使用前还需进行水性凝胶的浸泡操作,吸湿导热面料生产成型后还需进行水洗操作,用以清洗棉线上附着的水性凝胶,且进行水洗操作时需添加乙酸。

进一步的,还包括有用于对棉线进行水性凝胶浸泡操作的浸胶箱,浸胶箱的内部并排安装有多个竖直设置的主轴杆,浸胶箱的右端壁顶部固定安装有与多个主轴杆相对应的刮套,且刮套的外形设置为圆锥型结构,刮套的顶部开设有通槽,多个主轴杆上均套设有棉线筒,棉线筒上的棉线通过通槽活动穿插在刮套内部。

进一步的,刮套的外端壁上固定安装有设置在通槽前后两侧的引导板,前后对应的两个引导板构建为V字型结构。

进一步的,刮套右端开口与引导板的连接处均固定安装有具有弹性的压板,压板的顶部设置为向下倾斜结构,压板的底部设置为紧密贴合在棉线外侧的圆弧型结构。

进一步的,多个主轴杆的底端与浸胶箱的底部转动连接,多个主轴杆的底端贯穿至浸胶箱底部下方位置处,浸胶箱的外端壁上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相邻两个主轴杆的底端之间传动连接有传动皮带,伺服电机的驱动轴与其中一个主轴杆的底端同样传动连接有传动皮带,主轴杆的外端壁上固定安装有支撑在棉线筒下方的限位块。

进一步的,浸胶箱的外端壁上固定安装有抽泵,且抽泵的进出口分别通过管道与浸胶箱的前后两端内部固定连通。

进一步的,浸胶箱的左端壁中间位置处固定连通有进料控制仓,且进料控制仓的左端壁上方位置处固定连通有进料管,进料控制仓的内部中间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竖直设置的限位杆,且限位杆的外侧活动套设有与进料控制仓内部尺寸相适配的浮块a,限位杆的外侧活动套设有设置在浮块a下方的浮块b,浮块a与浮块b之间固定连接有软绳,进料控制仓的前后两侧外端壁上固定安装有与进料管对应设置的永磁铁a,浮块a的内部镶嵌有与永磁铁a磁性相吸的永磁铁b,浮块a和浮块b受到的重力之和大于永磁铁a与永磁铁b磁性相吸作用在浮块a上的拉扯力。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通过将由棉线构成的经线a、纬线a,以及由冰感纤维丝线构成的经线b、纬线b相互交错编织,使得棉线与冰感纤维丝线中相互包含,通过棉线构成的经线a和纬线a提高该吸湿导热面料的吸湿性能,借助冰感纤维丝线构成的经线b、纬线b与人体肌肤接触,提高肌肤表层清凉的触感,进而提升该吸湿导热面料的导热性,以棉线材料为骨架,以冰感纤维丝线进行穿插,两者相互配合,有效的提升了吸湿导热面料的吸湿性与导热性。

(2)通过多股冰感纤维丝线构建成经线b和纬线b,有利于保障经线b和纬线b的结构稳定性,同时,也有利于提升经线b和纬线b穿插在经线a和纬线a内部的数量,有利于增强吸湿导热面料上冰感纤维丝线的存有量,进而有效的增强其导热性能,有利于该面料在炎热环境下使用。

(3)通过设置有两组剑杆织机分别对纬线a和纬线b进行交错输送,无需在剑杆织机输送过程时对纬线a和纬线b进行更换,有利于提升其输送纬线a以及纬线b的稳定性。

(4)通过浸泡操作将水性凝胶包裹在构成经线a和纬线a的棉线上,可以有效的提升经线a以及纬线a的结构强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经线a和纬线a发生断裂的概率,同时,水性凝胶的附着,还可以使得棉线上的棉絮收拢,避免高速编织操作时棉絮肆意飘散,有利于保障周围空气健康,通过在水洗时添加乙酸,借助乙酸可以有效的提升棉线的蓬松性以及柔顺性,有利于提升生产成型的吸湿导热面料的品质。

(5)通过将主轴杆竖直固定在浸胶箱的内部,并将棉线筒套设在主轴杆外侧,借助主轴杆的限制,可以保障拉扯棉线时棉线筒的稳定性,同时,通过设置有刮套对棉线上多余的水性凝胶进行刮除,并借助其圆锥型结构的引导,使得刮下的多余水性凝胶回流至浸胶箱内部,有效的避免水性凝胶浪费。

(6)通过将两个引导板固定安装在通槽的前后两侧,并设置对应的两个引导板构建为V字型结构,可以对棉线通过通槽进入刮套内部的行为进行引导,有利于提高棉线进入刮套内部的便捷性。

(7)通过将具有弹性的压板安装在刮套右端开口与引导板的连接处,棉线自上而下进入刮套内部的过程中,通过压板的弹性形变,可以保障棉线进入过程的顺畅性,同时,通过压板复位后可以对嵌入在刮套内部的棉线上方进行挤压,有利于增强棉线上多余水性凝胶刮除的全面性。

(8)通过设置有伺服电机对多个主轴杆进行旋转驱动,使得套设在主轴杆外侧的棉线筒跟随棉线的拉扯进行同步旋转,避免棉线拉出过程中断裂,同时,通过设置有限位块对棉线筒进行支撑,避免棉线筒底部与浸胶箱底部内端壁接触,有利于保障该装置工作稳定性。

(9)通过抽泵对浸胶箱内部的水性凝胶进行持续抽取以及循环释放,使得水性凝胶在浸胶箱的内部循环流动,有利于提升水性凝胶附着在棉线上的充分性,同时,通过通过对水性凝胶的循环流动操作,有利于水性凝胶提前凝结,保障了水性凝胶附着在棉线外侧的稳定性。

(10)通过将与进料控制仓内部尺寸相适配的浮块a套设在限位杆外侧,借助水性凝胶液面带来的上浮力,可以在液面上升到进料管处借助浮块a对进料管进行封堵,实现注料操作的自动中断操作,同时,通过软绳在浮块a的下方连接有浮块b,借助永磁铁a和永磁铁b的磁性吸引,以及浮块b的配重,使得该装置可以在液面下降后实现进料管的延迟开启,避免进料管往复开启导致供料装置频繁启动,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能源以及设备使用寿命的损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吸湿导热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纺织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图2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吸湿导热面料编织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浸胶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俯视图;

图8为图6的侧面剖视图;

图9为图6的正面剖视图;

图10为图9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进料控制仓的剖视图。

图中标号说明:

1、吸湿导热面料;101、经线a;102、经线b;103、纬线a;104、纬线b;2、纺织机;201、综线环a;202、综线环b;203、剑杆织机;204、筘;3、浸胶箱;301、主轴杆;302、刮套;303、引导板;304、压板;4、伺服电机;401、传动皮带;402、限位块;5、抽泵;6、进料控制仓;601、进料管;602、限位杆;603、浮块a;604、浮块b;605、软绳;606、永磁铁a;607、永磁铁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图11,一种吸湿导热高档面料加工工艺,包括吸湿导热面料1、纺织机2和浸胶箱3,吸湿导热面料1通过横纵相互交错的经线和纬线编织而成,经线包括由棉线构成的经线a101以及由冰感纤维丝线构成的经线b102,纬线包括有同样由棉线构成的纬线a103,以及由冰感纤维丝线构成的纬线b104,相邻两个经线a101之间穿插有经线b102,相邻两个纬线a103之间穿插有纬线b104,吸湿导热面料1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穿插经线,多个并排设置的经线b102分别穿插在位于纺织机2内部同一高度的多个综线环a201内部,多个并排设置的经线a101分别穿插在位于纺织机2内部同一高度的多个综线环b202内部,多个综线环a201与综线环b202相互交错设置,多个综线环a201与综线环b202上下对称设置在纺织机2内部,通过上下对称设置的多个综线环a201以及综线环b202,将并排交错设置的多个经线a101以及经线b102的同一端拉伸为上下张开状;

S2、穿插第一组纬线,通过安装在纺织机2左右两侧可移动的剑杆织机203对纬线a103进行输送,使得纬线a103穿插在上下张开的多个经线a101以及经线b102之间;

S3、挤压第一组纬线,通过安装在纺织机2上可沿经线方向反复移动的筘204,对穿插在多个经线a101和经线b102之间的纬线a103进行挤压,使得纬线a103与经线a101以及经线b102之间编织紧密,随后控制筘204退出复位;

S4、变换经线,控制纺织机2内部安装的多个综线环a201与纺织机2上下置换位置,使得多个经线a101和经线b102张开的方向对换;

S5、穿擦第二组纬线,通过剑杆织机203将纬线b104穿插在变换位置后的经线a101和经线b102之间;

S6、挤压第二组纬线,通过筘204对穿插在多个经线a101和经线b102之间的纬线b104进行挤压,使得纬线b104与经线a101、经线b102以及纬线a103之间的编织紧密,随后再次控制筘204退出复位;

S7、循环编织,重复上述S2-S6中的生产步骤,通过对经线a101、经线b102、纬线a103以及纬线b104的编织生产出吸湿导热面料1。

采用该工艺生产吸湿导热面料1时,通过将由棉线构成的经线a101、纬线a103,以及由冰感纤维丝线构成的经线b102、纬线b104相互交错编织,使得棉线与冰感纤维丝线中相互包含,通过棉线构成的经线a101和纬线a103提高该吸湿导热面料1的吸湿性能,借助冰感纤维丝线构成的经线b102、纬线b104与人体肌肤接触,提高肌肤表层清凉的触感,进而提升该吸湿导热面料1的导热性,以棉线材料为骨架,以冰感纤维丝线进行穿插,两者相互配合,有效的提升了吸湿导热面料1的吸湿性与导热性。

请参阅图1,经线b102和纬线b104的内部均包含有多股冰感纤维丝线,采用该工艺生产吸湿导热面料1时,由于冰感纤维丝线本身较细,通过多股冰感纤维丝线构建成经线b102和纬线b104,有利于保障经线b102和纬线b104的结构稳定性,同时,也有利于提升经线b102和纬线b104穿插在经线a101和纬线a103内部的数量,有利于增强吸湿导热面料1上冰感纤维丝线的存有量,进而有效的增强其导热性能,有利于该面料在炎热环境下使用。

请参阅图3,剑杆织机203共设置有两组,两组剑杆织机203沿经线方向依次布设在纺织机2的内部,采用该工艺生产吸湿导热面料1时,两组剑杆织机203相互交错启动,通过设置有两组剑杆织机203分别对纬线a103和纬线b104进行交错输送,无需在剑杆织机203输送过程时对纬线a103和纬线b104进行更换,有利于提升其输送纬线a103以及纬线b104的稳定性。

构成经线a101和纬线a103的棉线在使用前还需进行水性凝胶的浸泡操作,吸湿导热面料1生产成型后还需进行水洗操作,用以清洗棉线上附着的水性凝胶,且进行水洗操作时需添加乙酸,采用该工艺生产吸湿导热面料1时,通过浸泡操作将水性凝胶包裹在构成经线a101和纬线a103的棉线上,可以有效的提升经线a101以及纬线a103的结构强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经线a101和纬线a103发生断裂的概率,同时,水性凝胶的附着,还可以使得棉线上的棉絮收拢,避免高速编织操作时棉絮肆意飘散,有利于保障周围空气健康,通过在水洗时添加乙酸,借助乙酸可以有效的提升棉线的蓬松性以及柔顺性,有利于提升生产成型的吸湿导热面料1的品质。

请参阅图6,还包括有用于对棉线进行水性凝胶浸泡操作的浸胶箱3,浸胶箱3的内部并排安装有多个竖直设置的主轴杆301,浸胶箱3的右端壁顶部固定安装有与多个主轴杆301相对应的刮套302,且刮套302的外形设置为圆锥型结构,刮套302的顶部开设有通槽,多个主轴杆301上均套设有棉线筒,棉线筒上的棉线通过通槽活动穿插在刮套302内部。

该装置工作时,缠绕有棉线的棉线筒套设在多个主轴杆301的外侧,工作人员向浸胶箱3的内部投放适量的水性凝胶,使得棉线筒完全浸泡在水性凝胶的内部,通过引导使得棉线自刮套302内部穿过,在棉线向外移动过程中,借助刮套302将棉线上多余的水性凝胶进行挤出,挤出的水性凝胶通过圆锥型结构的刮套302引导回流至浸胶箱3内部,有效的避免了水性凝胶的浪费,通过将主轴杆301竖直固定在浸胶箱3的内部,并将棉线筒套设在主轴杆301外侧,借助主轴杆301的限制,可以保障拉扯棉线时棉线筒的稳定性,同时,通过设置有刮套302对棉线上多余的水性凝胶进行刮除,并借助其圆锥型结构的引导,使得刮下的多余水性凝胶回流至浸胶箱3内部,有效的避免水性凝胶浪费。

请参阅图7、图9和图10,刮套302的外端壁上固定安装有设置在通槽前后两侧的引导板303,前后对应的两个引导板303构建为V字型结构,该装置工作时,通过将两个引导板303固定安装在通槽的前后两侧,并设置对应的两个引导板303构建为V字型结构,可以对棉线通过通槽进入刮套302内部的行为进行引导,有利于提高棉线进入刮套302内部的便捷性。

请参阅图10,刮套302右端开口与引导板303的连接处均固定安装有具有弹性的压板304,压板304的顶部设置为向下倾斜结构,压板304的底部设置为紧密贴合在棉线外侧的圆弧型结构,该装置工作时,通过将具有弹性的压板304安装在刮套302右端开口与引导板303的连接处,棉线自上而下进入刮套302内部的过程中,通过压板304的弹性形变,可以保障棉线进入过程的顺畅性,同时,通过压板304复位后可以对嵌入在刮套302内部的棉线上方进行挤压,有利于增强棉线上多余水性凝胶刮除的全面性。

请参阅图8,多个主轴杆301的底端与浸胶箱3的底部转动连接,多个主轴杆301的底端贯穿至浸胶箱3底部下方位置处,浸胶箱3的外端壁上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4,相邻两个主轴杆301的底端之间传动连接有传动皮带401,伺服电机4的驱动轴与其中一个主轴杆301的底端同样传动连接有传动皮带401,主轴杆301的外端壁上固定安装有支撑在棉线筒下方的限位块402,该装置工作时,主轴杆301的底端与浸胶箱3的底部之间的转动连接处进行过密封处理,可以避免水性凝胶的泄漏,通过伺服电机4的启动,以及传动皮带401的传动连接,可以带动浸胶箱3内部的多个主轴杆301旋转,通过设置有伺服电机4对多个主轴杆301进行旋转驱动,使得套设在主轴杆301外侧的棉线筒跟随棉线的拉扯进行同步旋转,避免棉线拉出过程中断裂,同时,通过设置有限位块402对棉线筒进行支撑,避免棉线筒底部与浸胶箱3底部内端壁接触,有利于保障该装置工作稳定性。

请参阅图7,浸胶箱3的外端壁上固定安装有抽泵5,且抽泵5的进出口分别通过管道与浸胶箱3的前后两端内部固定连通,该装置工作时,抽泵5通电启动后可以将浸胶箱3的一端持续抽取水性凝胶,并从另一端进行释放,通过抽泵5对浸胶箱3内部的水性凝胶进行持续抽取以及循环释放,使得水性凝胶在浸胶箱3的内部循环流动,有利于提升水性凝胶附着在棉线上的充分性,同时,通过通过对水性凝胶的循环流动操作,有利于水性凝胶提前凝结,保障了水性凝胶附着在棉线外侧的稳定性。

请参阅图9和图11,浸胶箱3的左端壁中间位置处固定连通有进料控制仓6,且进料控制仓6的左端壁上方位置处固定连通有进料管601,进料控制仓6的内部中间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竖直设置的限位杆602,且限位杆602的外侧活动套设有与进料控制仓6内部尺寸相适配的浮块a603,限位杆602的外侧活动套设有设置在浮块a603下方的浮块b604,浮块a603与浮块b604之间固定连接有软绳605,进料控制仓6的前后两侧外端壁上固定安装有与进料管601对应设置的永磁铁a606,浮块a603的内部镶嵌有与永磁铁a606磁性相吸的永磁铁b607,浮块a603和浮块b604受到的重力之和大于永磁铁a606与永磁铁b607磁性相吸作用在浮块a603上的拉扯力。

该装置工作时,进料管601的外侧端口上连接有对浸胶箱3内部进行水性凝胶持续供给的供料装置,随着水性凝胶的灌入,使其液面升高,带动浮块a603上浮,当浮块a603上浮至进料管601位置处,对进料管601与进料控制仓6的连通处进行封堵,从而截断供料操作,浸胶箱3内部的水性凝胶被棉线持续消耗,导致浸胶箱3内部水性凝胶的液面下落,在液面下落的初始过程中,由于永磁铁a606和永磁铁b607的磁性吸引,使得浮块a603保持对进料管601进料的封堵,水性凝胶液面持续下落,当水性凝胶液面的下落高度与软绳605长度相符合时,此时连接在软绳605下端的浮块b604不受液面上浮影响,浮块a603增加到浮块b604所受到的重力,使得浮块a603突破永磁铁a606和永磁铁b607的磁性吸引而下落,此时进料管601处重新进行水性凝胶的添料操作。

通过将与进料控制仓6内部尺寸相适配的浮块a603套设在限位杆602外侧,借助水性凝胶液面带来的上浮力,可以在液面上升到进料管601处借助浮块a603对进料管601进行封堵,实现注料操作的自动中断操作,同时,通过软绳605在浮块a603的下方连接有浮块b604,借助永磁铁a606和永磁铁b607的磁性吸引,以及浮块b604的配重,使得该装置可以在液面下降后实现进料管601的延迟开启,避免进料管601往复开启导致供料装置频繁启动,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能源以及设备使用寿命的损耗。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分类

06120114719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