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煤矸石细骨料混凝土的制备及应用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9:04:0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煤矸石细骨料混凝土的制备及应用。

背景技术

煤炭生产的伴生物煤矸石堆积量和产量巨大,不仅占用了宝贵的土地资源,对矿区空气、水源和土地造成了严重污染,严重威胁着矿区居民的健康安全。煤矸石与普通砂石具有近似性,为缓解自然砂石资源的紧张,将煤矸石代替普通砂石应用到混凝土是一种缓解自然砂石资源紧张的解决方案。目前的煤矸石混凝土大多是煤矸石作为粗骨料部分替代普通石子,而矿区的煤矸石经挑选破碎筛分后分为粗骨料、细骨料,破碎后的煤矸石粗骨料制备性能优异的煤矸石混凝土能提高生产效率,并最大化利用煤矸石“固废”,但细骨料煤矸石却大量堆积,无处使用,造成浪费,怎样利用煤矸石细骨料制备呈混凝土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煤矸石细骨料混凝土的制备及应用,它结构合理,解决了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煤矸石细骨料混凝土的制备及应用,包括水泥、粉煤灰、骨料、减水剂、水、引气剂,其质量份比为:

进一步的,所述骨料为石灰岩碎石与自燃煤矸砂或自燃煤矸石中的一种组成,石灰岩碎石为5~20mm石灰岩碎石,自燃煤矸砂或自燃煤矸石为细骨料。

进一步的,所述水为拌合水或由拌合水和吸附水组成。

进一步的,采用的水泥为硅酸盐水泥;

进一步的,自燃煤矸砂为经人工破碎筛、筛分和组配制的自燃煤矸石;

进一步的,减水剂均为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减水率分别是27%及22%。

进一步的,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水泥210份、粉煤灰130份、骨料180份、减水剂5份、水220份、引气剂6份。

进一步的,制备方法为:按照配方量,在水中加入引气剂6份,再加入粉煤灰130份混合搅拌均匀,再将水泥210份、骨料180份混合搅拌均匀后,向其中加入减水剂5份,继续搅拌均匀即可。

进一步的,煤矸石细骨料混凝土于地坪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制备出的煤矸石细骨料混凝土透水性能强,硬化后的地坪中具有较强的透水性,可缓解煤矸石细骨料大量堆积、无处使用的难题,且制备出的混凝土孔隙率较高,在自燃后的矸石山上也可种草造林,美化环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是对本发明实施例的示意性说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煤矸石细骨料混凝土的制备及应用,包括水泥、粉煤灰、骨料、减水剂、水、引气剂,其质量份比为:

所述骨料为石灰岩碎石与自燃煤矸砂或自燃煤矸石中的一种组成,石灰岩碎石为5~20mm石灰岩碎石,自燃煤矸砂或自燃煤矸石为细骨料。

所述水为拌合水或由拌合水和吸附水组成。

采用的水泥为硅酸盐水泥;

自燃煤矸砂为经人工破碎筛、筛分和组配制的自燃煤矸石;

减水剂均为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减水率分别是27%及22%。

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水泥210份、粉煤灰130份、骨料180份、减水剂5份、水220份、引气剂6份。

制备方法为:按照配方量,在水中加入引气剂6份,再加入粉煤灰130份混合搅拌均匀,再将水泥210份、骨料180份混合搅拌均匀后,向其中加入减水剂5份,继续搅拌均匀即可。

煤矸石细骨料混凝土于地坪中的应用。

实施例1

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水泥210份、粉煤灰130份、骨料180份、减水剂5份、水220份、引气剂6份。

制备方法为:按照配方量,在220份水中加入引气剂6份,再加入粉煤灰130份混合搅拌均匀,再将水泥210份、骨料180份混合搅拌均匀后,向其中加入减水剂5份,继续搅拌均匀即可。

实施例2

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水泥170份、骨料120份、粉煤灰90份、减水剂3份、水150份、引气剂5份。

制备方法为:按照配方量,在150份水中加入引气剂5份,再加入粉煤灰90份混合搅拌均匀,再将水泥170份、骨料120份混合搅拌均匀后,向其中加入减水剂7份,继续搅拌均匀即可。

实施例3

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水泥170-320份、骨料120-230份、粉煤灰90-190份、减水剂3-7份、水150-280份、引气剂5-8份。

制备方法为:按照配方量,在280份水中加入引气剂5份,再加入粉煤灰190份混合搅拌均匀,再将水泥320份、骨料230份混合搅拌均匀后,向其中加入7份减水剂,继续搅拌均匀即可。

在实施例1-3的基础上,骨料为石灰岩碎石与自燃煤矸砂或自燃煤矸石的配比为1:3,自燃煤矸砂或自燃煤矸石为细骨料。

本发明制备出的煤矸石细骨料混凝土应用于地坪使用中,透水性能强,硬化后的地坪中具有较强的透水性,可缓解煤矸石细骨料大量堆积、无处使用的难题,且制备出的混凝土孔隙率较高,在自燃后的矸石山上也可种草造林,美化环境。

以上所述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改进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技术分类

06120115783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