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多线式碳纤维布的织造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9:07:35


一种多线式碳纤维布的织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工艺纺织工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多线式碳纤维布的织造方法。

背景技术

碳纤维布又称碳素纤维布、碳纤布、碳纤维编织布、碳纤维预浸布、碳纤维加固布、碳布、碳纤维织物、碳纤维带、碳纤维片材等。随着碳纤维布行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和企业运用到了碳纤维布,碳纤维布不仅具有碳材料的固有本质特指,还兼备纺织限位柔软可加工性,在国防军工和民用方面都是重要材料。

碳纤维布在织造过程中,碳纤维线在料辊上摩擦会产生损耗,导致碳纤维线会产生毛丝等粘附在碳纤维线表面,同时碳纤维线在摩擦时产生的静电造成灰尘以及空气中的杂质会粘附在碳纤维线表面,影响碳纤维布的织造,同时使得织造得到的碳纤维布表面粘附杂物多,影响后续的加工,需要多次清理后才能进行下一步工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线式碳纤维布的织造方法,解决以下技术问题:碳纤维线在摩擦时产生的静电造成灰尘以及空气中的杂质会粘附在碳纤维线表面影响后续的加工。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多线式碳纤维布的织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一列列碳纤维经线从碳纤维布织机的料辊上引出后从导向辊上绕过,并将各条碳纤维经线相互错开分成两半,一半穿过第一分线组件的分线圈内,另一半穿过第二分线组件的分线圈内,碳纤维经线随后依次穿过顶线框的间隙内;

步骤二:碳纤维经线经过除尘机构下方时,通过静电消除器消除各个碳纤维经线上的静电,去除因静电吸附作用粘附在碳纤维经线上的灰尘和毛丝杂质,风机通过吸尘罩抽取固定架底部的空气,带有灰尘和毛丝的空气经过排气罩上的过滤网过滤,空气从过滤网上排出,灰尘和毛丝等杂质落入排气罩底部的卸料板上,通过卸料气缸活塞杆带动卸料板转动,进而排出排气罩内存储的灰尘和毛丝杂质;

步骤三:启动升降电机,升降电机输出轴带动驱动齿轮转动,驱动齿轮同时带动第一升降齿条和第二升降齿条相对运动,进而分别带动第一分线组件的碳纤维经线和第二分线组件的碳纤维经线上下交错,同时在顶线框前端形成的梭口内通过剑杆引入纬线,启动滑动电机,滑动电机输出轴带动滑动丝杠转动,滑动丝杠转动通过滑动块带动顶线框往复运动,可重复移动的顶线框的顶线杆将引入的纬线与经线进行压纬,完成碳纤维布的织造作业。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该碳纤维布织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分线机构,所述分线机构一侧设置有用于对缠绕一列列碳纤维经线的料辊,所述分线机构靠近料辊一侧设置有除尘机构,所述分线机构背离除尘机构一侧设置有顶线机构。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除尘机构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用于去除碳纤维经线表面静电的静电消除组件,所述静电消除组件包括静电消除器;所述静电消除组件一侧设置有除尘组件,所述除尘组件的固定罩贯穿固定架顶部并连通有吸尘罩,所述固定罩顶部连通有排气罩,所述排气罩开口处设置有用于过滤空气中的灰尘、毛丝杂质的过滤网,所述排气罩底部转动设置有卸料板,述排气罩两侧对称固定有卸料气缸,两个所述卸料气缸活塞杆转动连接于卸料板两侧,通过启动卸料气缸,卸料气缸活塞杆带动卸料板转动,进而排出排气罩内存储的灰尘和毛丝等杂质,所述固定罩内设置有用于抽取固定架下方空气的风机。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架安装于机架上,所述静电消除器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滑动安装于固定架上,所述第二固定杆螺纹连接于固定架上,所述第二固定杆顶部设置有转动手柄,通过旋转转动手柄,转动手柄带动第二固定杆在固定架上转动,进而带动静电消除器上下移动,通过将静电消除器移动至碳纤维经线上方,去除因静电吸附作用的粘附在碳纤维经线上的灰尘、毛丝等杂质,静电消除器自身存在静电消除距离,可上下移动的静电消除器用于调整静电消除器的高度,方便获取最佳的静电消除距离。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分线机构包括第一分线杆和第二分线杆,所述第一分线杆和第二分线杆之间设置有第一分线组件和第二分线组件,所述第一分线组件和第二分线组件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分线组件包括分线框,所述分线框内固定安装的多个分线器中部均设置有分线圈,所述第一分线杆和第二分线杆上均开设有第一升降槽和第二升降槽,所述第一分线组件的分线框两侧分别滑动安装于第一分线杆和第二分线杆的第一升降槽上,所述第二分线组件的分线框两侧分别滑动安装于第一分线杆和第二分线杆的第二升降槽上。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分线杆一侧固定安装的升降电机输出轴贯穿第一分线杆侧壁并固定连接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设置于第一分线杆内,所述驱动齿轮两侧分别啮合连接第一升降齿条和第二升降齿条,所述第一升降齿条与第一分线组件的分线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升降齿条与第二分线组件的分线框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顶线机构的顶线框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滑动块,两个所述滑动块分别滑动安装于机架两侧开设的滑动槽内,所述顶线框内设置有多个顶线杆,相邻顶线杆之间设置有供碳纤维经线穿过的间隙。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其中一个滑动槽内转动安装有滑动丝杠,位于滑动丝杠一侧的滑动块螺纹连接于滑动丝杠上,所述机架内固定安装有用于带动滑动丝杠转动的滑动电机。

与现有方案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在机架上设置除尘机构,除尘机构上的静电消除组件用于去除碳纤维经线上的静电,去除因静电吸附作用的粘附在碳纤维经线上的灰尘、毛丝等杂质,可调节高度的静电消除器方便获取最佳的静电消除距离,提高了静电消除的质量;

除尘机构上的除尘组件用于吸附并过滤空气中的灰尘、毛丝等杂质,对因静电消除后飘散在空气中的灰尘以及毛丝杂质进行吸附,同时利用卸料板进行收集,降低了空气中的灰尘和毛丝杂质,提高了碳纤维布的织造质量,避免影响到碳纤维布的后续加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碳纤维布织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分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第一分线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机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顶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除尘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静电消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除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11、滑动槽;12、滑动丝杠;2、料辊;3、分线机构;31、第一分线杆;311、第一升降槽;312、第二升降槽;32、第二分线杆;33、第一分线组件;331、分线框;332、分线器;333、分线圈;34、第二分线组件;35、升降电机;36、第一升降齿条;37、第二升降齿条;38、驱动齿轮;4、除尘机构;41、固定架;42、静电消除组件;421、静电消除器;422、第一固定杆;423、第二固定杆;424、转动手柄;43、除尘组件;431、固定罩;432、排气罩;433、卸料板;434、卸料气缸;435、过滤网;5、顶线机构;51、顶线框;52、滑动块;53、顶线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参照图1-图8所示,本发明为一种多线式碳纤维布的织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一列列碳纤维经线从碳纤维布织机的料辊2上引出后从导向辊上绕过,并将各条碳纤维经线相互错开分成两半,一半穿过第一分线组件33的分线圈333内,另一半穿过第二分线组件34的分线圈333内,碳纤维经线随后依次穿过顶线框51的间隙内;

步骤二:碳纤维经线经过除尘机构4下方时,通过静电消除器421消除各个碳纤维经线上的静电,去除因静电吸附作用粘附在碳纤维经线上的灰尘和毛丝等杂质,启动固定罩431内的风机,风机通过吸尘罩抽取固定架41底部的空气,带有灰尘和毛丝的空气经过排气罩432上的过滤网435过滤,空气从过滤网435上排出,灰尘和毛丝等杂质落入排气罩432底部的卸料板433上,通过启动卸料气缸434,卸料气缸434活塞杆带动卸料板433转动,进而排出排气罩432内存储的灰尘和毛丝等杂质;

步骤三:启动升降电机35,升降电机35输出轴带动驱动齿轮38转动,驱动齿轮38同时带动第一升降齿条36和第二升降齿条37相对运动,进而分别带动第一分线组件33的碳纤维经线和第二分线组件34的碳纤维经线上下交错,同时在顶线框51前端形成的梭口内通过剑杆引入纬线,启动滑动电机,滑动电机输出轴带动滑动丝杠12转动,滑动丝杠12转动通过滑动块52带动顶线框51往复运动,可重复移动的顶线框51的顶线杆53将引入的纬线与经线进行压纬,完成碳纤维布的织造作业。

具体的,该碳纤维布织机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置有分线机构3,分线机构3一侧设置有用于对缠绕一列列碳纤维经线的料辊2,料辊2通过电机驱动并转动,料辊2一侧设置有对碳纤维经线起到导向作用的导向辊,碳纤维经线从料辊2上引出后接着从导向辊上绕过,分线机构3靠近料辊2一侧设置有除尘机构4,分线机构3背离除尘机构4一侧设置有顶线机构5,碳纤维经线和碳纤维纬线均为碳纤维线。

分线机构3包括第一分线杆31和第二分线杆32,第一分线杆31和第二分线杆32之间设置有第一分线组件33和第二分线组件34,第一分线组件33和第二分线组件34结构相同,第一分线组件33包括分线框331,分线框331内固定安装有多个分线器332,多个分线器332中部均设置有分线圈333,第一分线杆31和第二分线杆32上均开设有第一升降槽311和第二升降槽312,第一分线组件33的分线框331两侧分别滑动安装于第一分线杆31和第二分线杆32的第一升降槽311上,第二分线组件34的分线框331两侧分别滑动安装于第一分线杆31和第二分线杆32的第二升降槽312上,第一分线杆31和第二分线杆32固定安装于机架1上;

第一分线杆31一侧固定安装有升降电机35,升降电机35输出轴贯穿第一分线杆31侧壁并固定连接驱动齿轮38,驱动齿轮38设置于第一分线杆31内,驱动齿轮38两侧分别啮合连接第一升降齿条36和第二升降齿条37,第一升降齿条36与第一分线组件33的分线框331固定连接,第二升降齿条37与第二分线组件34的分线框331固定连接;使用时,启动升降电机35,升降电机35输出轴带动驱动齿轮38转动,驱动齿轮38同时带动第一升降齿条36和第二升降齿条37相对运动,进而分别带动第一分线组件33的碳纤维经线和第二分线组件34的碳纤维经线上下交错,便于在顶线框51前端形成的梭口内通过剑杆引入纬线。

顶线机构5包括顶线框51,顶线框51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滑动块52,机架1两侧均开设有滑动槽11,其中一个滑动槽11内转动安装有滑动丝杠12,两个滑动块52分别滑动安装滑动槽11内,且位于滑动丝杠12一侧的滑动块52螺纹连接于滑动丝杠12上,机架1内固定安装有滑动电机,滑动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滑动丝杠12端部,顶线框51内设置有多个顶线杆53,相邻顶线杆53之间设置有供碳纤维经线穿过的间隙,顶线机构5用于实现碳纤维纬线的压纬作业,启动滑动电机,滑动电机输出轴带动滑动丝杠12转动,滑动丝杠12转动通过滑动块52带动顶线框51往复运动,可重复移动的顶线框51的顶线杆53方便剑杆向梭口内引入纬线。

除尘机构4包括固定架41,固定架41安装于机架1上,固定架41上设置有用于去除碳纤维经线表面静电的静电消除组件42,静电消除组件42包括静电消除器421,静电消除器421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杆422和第二固定杆423,第一固定杆422滑动安装于固定架41上,第二固定杆423螺纹连接于固定架41上,第二固定杆423顶部设置有转动手柄424,通过旋转转动手柄424,转动手柄424带动第二固定杆423在固定架41上转动,进而带动静电消除器421上下移动,通过将静电消除器421移动至碳纤维经线上方,方便静电消除器421去除碳纤维经线上的静电,去除因静电吸附作用的粘附在碳纤维经线上的灰尘、毛丝等杂质,静电消除器421自身存在静电消除距离,可上下移动的静电消除器421用于调整静电消除器421的高度,方便获取最佳的静电消除距离;

静电消除组件42一侧设置有除尘组件43,除尘组件43包括固定罩431,固定罩431贯穿固定架41顶部并连通有吸尘罩,固定罩431顶部连通有排气罩432,排气罩432开口处设置有过滤网435,过滤网435用于过滤空气中的灰尘、毛丝等杂质,排气罩432底部设置有卸料板433,卸料板433转动安装于排气罩432底部一侧,排气罩432两侧对称固定有卸料气缸434,两个卸料气缸434活塞杆转动连接于卸料板433两侧,通过启动卸料气缸434,卸料气缸434活塞杆带动卸料板433转动,进而排出排气罩432内存储的灰尘和毛丝等杂质,固定罩431内设置有风机,风机转动通过吸尘罩抽取固定架41下方的空气,并将空气输送至排气罩432上,带有灰尘和毛丝的空气经过排气罩432上的过滤网435过滤,空气从过滤网435上排出,灰尘和毛丝等杂质落入排气罩432底部的卸料板433上,通过卸料气缸434带动卸料板433转动,进而排出排气罩432内存储的灰尘和毛丝等杂质,降低了空气中的灰尘和毛丝杂质,提高了碳纤维布的织造质量,避免影响到碳纤维布的后续加工。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及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第一”、“第二”仅由于描述目的,且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因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技术分类

06120115801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