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高效、高原料利用率双绉织造工艺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9:14:59


一种高效、高原料利用率双绉织造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织造技术领域,具体为用于高效、高原料利用率双绉织造工艺。

背景技术

双绉织造的织物属于绸缎,织物的组织为平纹也可以被称为双纡绉。做成的织物表面有微小的凹凸皱纹,但是手感比较柔润、细软,由双绉面料制作而成的衣服亲肤性效果好,抗皱性能佳,由双绉买料制作而成的衣物特别的容易展平,透气性能也特别好,但是比较容易缩水,所以较为适合做衬衣,以及绣衣,用途广泛,且双绉面料有时表面会有彩色空格或彩色小花,种类各样且较为美观。

现有的双绉织造工艺在经纱的强捻过程中不对纬纱进行加强,追求细腻化,但是织造形成的工艺,会造成纹路不够清楚,过于平缓不够美观的问题;并且在丝线的利用率上由于长度不够的桑蚕丝不能被加工利用,而造成一旦断裂或者长度不够会被大量淘汰,造成丝线的利用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高原料利用率双绉织造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高原料利用率双绉双绉织造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选丝,经纱选用20/22D4根并合无捻的桑蚕丝,纬纱选用20/22D5-7根并合S向强捻的桑蚕丝;

步骤2,经纱处理,经纱清洁干燥处理后集中利用加强弹性的浸泡工艺;

步骤3,纬纱处理,先将纬纱的桑蚕丝芯中的连接部位通过加压线环进行节点固定,同时加入新的桑蚕丝原料,而后转动捻合机利用加捻台将桑蚕丝原料强捻成一根桑蚕丝芯,并在桑蚕丝芯周向侧壁螺纹形缠绕地包裹6根桑蚕丝线进行捻度分为S捻和Z捻两种交叉织入加捻,而后清洁干燥处理后集中利用加强弹性的浸泡工艺;

步骤4,定型,将处理后的经纱与纬纱通过加热和加压进行控制稳定效果,经纱的加热定型的温度为78℃,纬纱的加热定型温度为88℃;

步骤5,编织,将经纱与纬纱通过编织设备设置并编织成固定的花纹;

步骤6,编织完成后检查强度。

优选的,所述纬纱由桑蚕丝芯与强捻外层组成。

优选的,所述桑蚕丝芯内部包括四股桑蚕丝原料和加压线环,所述桑蚕丝原料的断点被加压线环包裹。

优选的,所述高效、高原料利用率双绉面料的纬密度为70根/cm。

优选的,所述高效、高原料利用率双绉面料的经密度为40根/cm。

优选的,所述加捻台顶端的一侧表面安装有控制座,所述控制座一侧的加捻台顶端表面安装有连接杆。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一侧的加捻台顶端表面安装有收线座。

优选的,所述控制座一侧安装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远离控制座的一端安装有加捻筒,所述加捻筒周向侧壁设置有滑筒。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顶端安装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内部轴向贯穿设置有穿槽。

优选的,所述收线座一侧表面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另一端安装有收线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高效、高原料利用率双绉织造工艺,通过设置强捻外层、桑蚕丝原料和加压线环,通过加压线环将桑蚕丝原料中的长度不够的丝线利用起来,将连接外围通过加压线环进行固定,并且外围通过强捻外层包裹环绕,避免由于受力不均的而造成丝线断裂的问题发生,可以将利用其长度不足的桑蚕丝,减少织造工艺过程中的原料浪费,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2、本高效、高原料利用率双绉织造工艺,通过设置桑蚕丝芯和强捻外层,通过将强捻外层围住桑蚕丝芯,使得纬纱的强度有所增加,并且更加有利于纹路的显现,提高了双绉制造工艺的纹路多样性的织造效果。

3、本高效、高原料利用率双绉织造工艺,通过设置加压线环,通过加压线环加强桑蚕丝芯的强度,使得桑蚕丝芯不易松散且固定节点有利于减少勾丝的问题。

4、本高效、高原料利用率双绉织造工艺,通过设置滑筒和加捻筒,通过将桑蚕丝穿过滑筒,在加捻筒转动时对多个丝线进行转动,并且加捻后的丝线穿过连接筒内部的穿槽,实现稳定的加捻保护效果,保护丝线减少磨损,提高设备加工的高原料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经纱俯剖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组织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的桑蚕丝芯局部立体组织图;

图4为本发明的加捻台结构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的加捻筒正剖图。

图中:1、纬纱;2、经纱;3、加捻台;4、控制座;5、连接杆;6、收线座;11、桑蚕丝芯;12、强捻外层;41、转动杆;42、加捻筒;43、滑筒;51、连接筒;52、穿槽;61、电动伸缩杆;62、收线卷;111、桑蚕丝原料;112、加压线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高效、高原料利用率双绉织造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选丝,经纱2选用20/22D4根并合无捻的桑蚕丝,纬纱1选用20/22D5-7根并合S向强捻的桑蚕丝,将经纱2与纬纱1挑选后进行家中处理,便于快速高效地加工织造;

步骤2,经纱2处理,经纱2清洁干燥处理后集中利用加强弹性的浸泡工艺,未经纱2清洁,使得织物干净平整,并且经浸泡工艺后的弹性佳,使得拉伸编织时不易断裂,提高了织造的成功率,减少了经纱2原料的浪费,优化了经纱2的触感;

步骤3,纬纱1处理,先将纬纱1的桑蚕丝芯11中的连接部位通过加压线环112进行节点固定,同时加入新的桑蚕丝原料111,而后转动捻合机利用加捻台3将桑蚕丝原料111强捻成一根桑蚕丝芯11,并在桑蚕丝芯11周向侧壁螺纹形缠绕地包裹6根桑蚕丝线进行捻度分为S捻和Z捻两种交叉织入加捻,而后清洁干燥处理后集中利用加强弹性的浸泡工艺,经过加压线环112将桑蚕丝的端点进行组装后,可以加强双绉织物的稳定效果,并且提高桑蚕丝原料111的利用率,并通过外围的桑蚕丝线进行包裹后加强纹路的显现,提高织物的美观效果,鲶鱼对织物进行美化加工;

步骤4,定型,将处理后的经纱2与纬纱1通过加热和加压进行控制稳定效果,经纱2的加热定型的温度为78℃,纬纱1的加热定型温度为88℃,将经纱2与纬纱1定型起到保护织物稳定的效果,避免经纱2与纬纱1变形回弹,保护织物的美感与耐用性;

步骤5,编织,将经纱2与纬纱1通过编织设备设置并编织成固定的花纹,织物形成的花纹种类各异,可以通过不同的编制手法完成,可以不受限定且更加美观多样;

步骤6,编织完成后检查强度,织物的强度影响织物使用后的耐用与形态的稳定效果。

具体的,纬纱1由桑蚕丝芯11与强捻外层12组成,加强了纬纱1的稳定效果,并且显现的纹路更加明显可以更加明显有质感地显示双绉织物的手法的艺术感,桑蚕丝芯11内部包括四股桑蚕丝原料111和加压线环112,桑蚕丝原料111的断点被加压线环112包裹,通过稳定地连接桑蚕丝原料111,并提高桑蚕丝原料111的利用率,提高双绉织物的强度与原料利用率。

进一步的,减少桑蚕丝原料111的浪费,高效、高原料利用率双绉面料的经密度为40根/cm,高效、高原料利用率双绉面料的纬密度为70根/cm,经密度与纬密度的差别可以在整体平整的情况加,加强细致的纹路显现,提高双绉织物的美观效果,并且不影响舒适度。

更进一步的,加捻台3顶端的一侧表面安装有控制座4,控制座4一侧的加捻台3顶端表面安装有连接杆5,连接杆5一侧的加捻台3顶端表面安装有收线座6,控制座4一侧安装有转动杆41,转动杆41远离控制座4的一端安装有加捻筒42,加捻筒42周向侧壁设置有滑筒43,滑筒43表面经过光滑加工,减少与丝线之间的磨损,连接杆5顶端安装有连接筒51,连接筒51内部轴向贯穿设置有穿槽52,收线座6一侧表面安装有电动伸缩杆61,电动伸缩杆61另一端安装有收线卷62,达到高效加捻的效果。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为:双绉制造工艺需要有选丝、经纱2处理、纬纱1处理、定型、编织、检查等加工步骤,将双绉织造工艺制成的织物经过清洁,而后加工美化,最后加工成衣物使用即可,但是双绉制造工艺的织物需要注意先落水,待其充分缩水后,再裁剪制衣,避免缩水变形,且洗涤时,要注意不能大力揉搓,不要用毛刷刷,且不宜用熨斗重烫;在使用加捻台3时,通过将桑蚕丝穿过滑筒43,在加捻筒42转动时对多个丝线进行转动,并且加捻后的丝线穿过连接筒51内部的穿槽52,实现稳定的加捻保护效果,保护丝线减少磨损,提高设备加工的高原料利用率,最后将加捻好的丝线收卷在收线卷62上进行收集。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分类

06120115847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