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喷气式织机的引纬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9:28:50


喷气式织机的引纬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喷气式织机的引纬装置,该引纬装置具备多个供给装置,该供给装置由一个电磁开闭阀和将经由电磁开闭阀从供给源供给的空气分配至两个副喷嘴的分配器构成,分配器包括一端与电磁开闭阀连通且另一端被前端壁封堵的主管路以及与主管路的另一端侧连通且连接对应的副喷嘴的一对分支管路,两个分支管路形成为指向织机的前后方向。

背景技术

作为喷气式织机中的上述的引纬装置,例如有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装置。在该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引纬装置中,遍及织机的宽度方向设有多个用于将从主喷嘴射出至经纱开口内的纬纱进行输送的副喷嘴。并且,引纬装置具备多个用于将来自供给源的空气供给至副喷嘴的供给装置。而且,在该引纬装置中,从主喷嘴侧起各以多根喷嘴为单位将副喷嘴进行分组,针对副喷嘴的各组连接有对应的供给装置。

此外,各供给装置由一个电磁开闭阀和经由电磁开闭阀将来自供给源的空气分配至多个副喷嘴的分配器构成。而且,在该分配器的内部形成有一端与电磁开闭阀连通且另一端被前端壁封堵的主管路以及与主管路的另一端侧连通且连接对应的副喷嘴的多个分支管路。因此,从供给源向供给装置供给的空气在经由电磁开闭阀被送至主管路之后通过各分支管路向各副喷嘴供给。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3916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可是,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引纬装置中的供给装置中,该分配器内的分支管路在该主管路的另一端侧以在该主管路的周壁开口的形式形成。此外,由于从电磁开闭阀被供给至主管路的空气在沿着主管路的轴线的方向(即,沿着主管路的周壁的方向)上流动并朝向分支管路侧,所以在该专利文献1的结构(以下,称作“现有结构”。)中,到达分支管路的位置的空气大多成为不会流入至分支管路而是流向比分支管路靠前端侧的位置的形式。而且,该流向前端侧的空气成为在前端壁反弹而流向分支管路侧并与来自电磁开闭阀侧的空气相碰而流入分支管路的形式。

这样,在上述现有结构中,流向比分支管路靠前端侧的位置的(在前端壁反弹的)空气的流量变多,其结果,来自电磁开闭阀侧的空气与在前端壁反弹的空气相碰导致的气流的紊乱变得剧烈。而且,作为这种气流剧烈地紊乱的结果,有产生对引纬造成不良影响的问题的担忧。

并且,若像这样朝向各分支管路的气流剧烈地紊乱,则也会产生副喷嘴的喷射压力上升至期望的压力花费时间的现象。而且,在像这样上述喷射压力的上升花费时间的情况下,为了在纬纱到达该副喷嘴的位置的时刻使上述喷射压力上升至期望的压力,必须提前开始空气的供给的时机(打开电磁开闭阀的时机)。故而,还会产生副喷嘴的喷射期间变长、空气的消耗量增加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减轻朝向各分支管路的气流的紊乱的引纬装置的结构,从而能够尽量减小气流的紊乱对引纬的影响,并且减少空气的消耗量。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的引纬装置中,各分支管路以至少一部分在主管路的前端壁开口的形式与主管路连通。

并且,在本发明中,各分支管路也可以形成为,在沿引纬方向观察时,与上游侧的副喷嘴连接的分支管路(第一分支管路)的中心线(通过管路的中心且沿管路的延伸方向延伸的线)相对于主管路的中心线所成的角度比与下游侧的副喷嘴连接的分支管路(第二分支管路)的中心线相对于主管路的中心线所成的角度大。

再有,在本发明中,两个分支管路也可以在主管路侧的端部以相互重叠的形式形成。而且,在像这样形成两个分支管路的基础上,各分支管路也可以形成为,在沿主管路的长度方向观察时,入口的中心位于主管路的存在范围内。

发明的效果如下。

根据本发明的引纬装置,各分支管路以在主管路中的前端壁的至少一部分开口的形式连通,因此与上述现有结构相比,向主管路导入且到达分支管路的形成位置的空气变得容易直接流入至各分支管路。由此,与上述现有结构相比,在主管路的前端壁反弹的空气的流量变少,因此能够抑制在主管路中产生扰乱向分支管路流入的气流之类的气流。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引纬装置的结构,朝向各分支管路的气流变得难以紊乱(减轻气流的紊乱),因而尽可能减小气流的紊乱对引纬的影响。并且,像这样减轻气流的紊乱,从而也缩短上述喷射压力上升至期望的压力所花费的时间,因此能够缩短副喷嘴的喷射期间,能够减少空气的消耗量。

并且,在本发明的引纬装置中,在沿引纬方向观察时,关于各分支管路的管路结构、即各分支管路的中心线相对于主管路的中心线形成怎样的角度,以使上述第一分支管路的上述角度比上述第二分支管路的上述角度大的方式形成各分支管路,从而就针对流入的空气的各分支管路的流路阻力而言,上述第一分支管路比上述第二分支管路小。由此,在上述第一分支管路侧更顺畅地进行空气向各分支管路的流入。其结果,关于上述喷射压力上升至期望的压力为止的时间,上游侧的副喷嘴比下游侧的副喷嘴早。因此,根据该结构,在引纬中,能够成为使纬纱更快地到达的一侧亦即上游侧的副喷嘴的上述喷射压力比下游侧的副喷嘴的上述喷射压力更快地上升的状态,因而能够进一步缩短副喷嘴的喷射期间,进而能够进一步减少空气的消耗量。

并且,在本发明的引纬装置中,将两个分支管路在主管路侧的端部以相互重叠的形式形成,从而与两个分支管路整体分离(独立)地形成的情况相比,能够使从各副喷嘴喷射的空气的喷射形态成为对应于上述管路结构的适当的形态。

详细而言,关于从副喷嘴喷射的空气,假定其压力的上升等喷射形态对应于上述管路结构。但前提是,空气向上述各分支管路的流入对应于上述管路结构。但是,在两个分支管路独立地形成的情况下,至少在空气从主管路侧开始流入分支管路的初始阶段,有时流入各分支管路的空气的流量不对应于上述管路结构而导致上述喷射压力的上升延迟等,从副喷嘴喷射的上述喷射形态不对应于上述管路结构。

与此相对,若将两个分支管路在主管路侧的端部以相互重叠的形式形成,则各分支管路成为在通过其重叠而形成的共用部分与主管路连通的形式。由此,从电磁开闭阀侧被供给至主管路的空气首先向该共用部分流入,从构成该各分支管路的一部分的共用部分向比其靠下游侧的各部分流入。因此,根据该结构,与两个分支管路独立地形成的情况相比,在上述初始阶段中流入各分支管路的空气的流量对应于上述管路结构,因此从副喷嘴喷射的空气的喷射形态也能够成为对应于上述管路结构的适当的形态。

再有,若在如上所述地以重叠的形式形成两个分支管路之后,以在沿主管路的长度方向观察时分支管路的入口的中心位于主管路的存在范围内的方式形成各分支管路,则成为各分支管路在更靠前端壁侧的位置与主管路连通的状态。由此,与分支管路的入口的中心位于主管路的存在范围外的情况相比,更顺畅地进行空气向各分支管路的流入。因此,根据该结构,能够成为使各副喷嘴的上述喷射压力更快地上升的状态,因而能够进一步减少空气的消耗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喷气式织机的引纬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

图4是图3的主视图。

图5是图4的供给装置中的主管路以及分支管路的侧视图。

符号说明

1—织机,2—引纬装置,MN—主喷嘴,SN—副喷嘴,3—打纬装置,5—筘,7—筘座,9—筘座脚,11—摇轴,12—侧框架,13—前上撑条(空气用容器),13a—供给孔,13b—喷出孔,14—供给装置,15—电磁开闭阀,16—分配器,17—供给管路,18—主管路,18a—前端壁,18b—周壁,19a—分支管路(第一分支管路),19b—分支管路(第二分支管路),21—管接头,22—管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图1~图5对本发明的喷气式织机(以下也简称作“织机”)的引纬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实施例)进行说明。

织机1具备摆动驱动筘5的打纬装置3。在该打纬装置3中,筘5经由筘座7以及筘座脚9被摇轴11支撑。该摇轴11以架设在织机框架之间的形式以能够摆动的方式被支撑。另外,织机框架由在织机1的宽度方向(与引纬方向平行的方向)上分离地设置的一对侧框架12(附图中仅示出其中一方)和将两个侧框架12连结的多个(一般为四根)梁部件构成。其中,附图中,仅示出了该多个梁部件中的、在比织口更靠织布W的卷取侧位于侧框架12的上端侧的前上撑条13。

并且,织机1具备用于将纬纱引入经纱开口内的引纬装置2。而且,该引纬装置2具有主喷嘴MN以及多个副喷嘴SN。在此基础上,主喷嘴MN以及多个副喷嘴SN以安装在筘座7上的形式设置。并且,该多个副喷嘴SN在上述宽度方向上隔开预定的间隔并列设置。而且,在织造中,在遍及引纬期间中的预先设定的期间,向各副喷嘴SN供给空气,从各副喷嘴SN进行空气的喷射。

关于向该各副喷嘴SN供给的空气,织机1具备用于贮存该空气的空气用容器。而且,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前上撑条13作为该空气用容器来使用。因此,该前上撑条13在外观上呈棱柱状,成为在内部存在空间的中空状的柱体。并且,该前上撑条(以下也称作“空气用容器”)13具有供给从供给源(省略图示)经由调节器等调压后的空气的供给孔13a,从该供给孔13a向内部供给空气。

此外,在引纬装置2中,从主喷嘴MN侧起各以两根喷嘴为单位将副喷嘴SN进行分组,按每组喷射空气。因此,引纬装置2具备按照该副喷嘴SN的每组设置的多个供给装置14。而且,在本实施例中,该各供给装置14以经由螺纹部件20安装于空气用容器(前上撑条)13的侧壁的形式设置。

该供给装置14由电磁开闭阀15和将经由电磁开闭阀15从空气用容器13供给的空气分配至两根副喷嘴SN、SN的分配器16构成。并且,该分配器16具有形成为使来自空气用容器13的空气朝向电磁开闭阀15流通的供给管路17。而且,该供给管路17形成为,在分配器16中,在将供给装置14安装于空气用容器13的状态下,在其一端与形成于空气用容器13的喷出孔13b连通。并且,供给管路17形成为在其另一端与电磁开闭阀15的输入端口连通。

再有,该分配器16具有:主管路18,在其一端与电磁开闭阀15的输出端口连通地形成并且另一端侧被封堵地形成;以及两个分支管路19、19,其形成为与该主管路18的另一端侧连通。因此,在供给装置14中,从空气用容器13导入分配器16中的供给管路17的空气经由电磁开闭阀15向主管路18、分支管路19导入。另外,在供给装置14中,电磁开闭阀15和分配器16一体地设置。并且,分配器16中的主管路18形成为其前端壁18a是与正交于主管路18的长度方向的方向平行的平面。

在此基础上,供给装置14利用经由管接头21而与各分支管路19连结的管件22,与对应的两根副喷嘴SN、SN连接。由此,导入各分支管路19的空气经由各管件22向各副喷嘴SN供给。

如上所述,引纬装置2中的供给装置14构成为,使从空气用容器13导入分配器16内的空气在分支管路19分支并向两根副喷嘴SN、SN供给。而且,在本发明中,各分支管路19相对于主管路18中的被封堵的另一端侧的壁亦即前端壁18a以在其至少一部分开口的形式与主管路18连通地形成。在此基础上,本实施例是该两个分支管路19、19在主管路18侧的端部以相互重叠的形式形成的例子。这样的本实施例的供给装置14的详细内容如下。

在供给装置14中,两个分支管路19、19以在主管路18的前端壁18a开口的形式形成。此外,如图3所示,在沿引纬方向观察时,两个分支管路19、19朝向织机的前后方向的后方(相对于空气用容器13的摇轴11侧),并且指向斜上方地形成。并且,如图4所示,在沿上述前后方向观察时,两个分支管路19、19以相对于主管路18的中心线为相同的角度β向左右倾斜地形成。

在此基础上,如图4所示,两个分支管路19a、19b在该主管路18侧的端部以相互重叠的形式形成。由此,各分支管路19成为在因其重叠而形成的共用部分与主管路18连通的形式。并且,两个分支管路19a、19b(上述共用部分)如上所述地在主管路18的前端壁18a开口地形成,但在本实施例中,以一部分还在主管路18的周壁18b开口(该开口跨过前端壁18a和周壁18b)的方式形成。但是,该开口的大部分成为前端壁18a侧,由此各分支管路19中的主管路18侧的端部(入口)的中心存在于前端壁18a侧。即,在沿主管路18的长度方向观察时,各分支管路19中的入口的中心位于主管路18的存在范围内。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以与各组中的两根副喷嘴SN、SN中的上游侧的副喷嘴SN连接的分支管路亦即第一分支管路19a(图4中的左侧的分支管路19)的中心线以及与下游侧的副喷嘴SN连接的分支管路亦即第二分支管路19b(图4中的右侧的分支管路19)的中心线在主管路18的中心线上交叉的方式形成各分支管路19。再有,如图5所示,两个分支管路19a、19b形成为,在沿引纬方向观察时,第一分支管路19a的中心线与主管路18的中心线所成的角度α1比第二分支管路19b的中心线与主管路18的中心线所成的角度α2大。

在以上说明的本实施例的引纬装置2中,供给装置14(分配器16)中的各分支管路19形成为其大部分在主管路18的前端壁18a开口。因此,根据像这样构成了供给装置14的引纬装置2,与在分配器中各分支管路仅在主管路的周壁开口的现有的结构相比,导入主管路18且到达分支管路19的形成位置的空气容易直接流入各分支管路19。由此,与现有的结构相比,在主管路18的前端壁18a反弹的空气的流量变少,因此能够尽量抑制向分支管路19流入的气流的紊乱。

其结果,能够使经由各分支管路19向副喷嘴SN供给的气流的紊乱尽量小,气流的紊乱对引纬的影响变小。并且,像这样减轻气流的紊乱,从而也缩短副喷嘴SN的喷射压力上升至期望的压力所花费的时间,因此能够缩短副喷嘴SN的喷射期间,能够减少空气的消耗量。

再有,在本实施例中,在沿引纬方向观察时,第一分支管路19a的中心线与主管路18的中心线所成的角度α1比第二分支管路19b的中心线与主管路18的中心线所成的角度α2大。根据这样的各分支管路19的管路结构,关于针对流入空气的各分支管路19的流路阻力,第一分支管路19a比第二分支管路19b小。因此,在第一分支管路19a侧更顺畅地进行空气向各分支管路19的流入。其结果,关于上述喷射压力上升至期望的压力为止的时间,上游侧的副喷嘴SN比下游侧的副喷嘴SN短。即,在引纬中,成为纬纱更快地到达的一侧亦即上游侧的副喷嘴SN的上述喷射压力比下游侧的副喷嘴SN的上述喷射压力更快地上升的状态。因此,根据该结构,能够进一步缩短每组副喷嘴SN的喷射期间,进而能够进一步减少空气的消耗量。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分支管路19a、19b在通过在其主管路18侧的端部相互重叠而形成的上述共用部分与主管路18连通。由此,导入主管路18的空气会首先向上述共用部分流入并从构成各分支管路19的一部分的上述共用部分向比其靠下游侧的各部分流入。而且,根据该结构,与两个分支管路19、19独立地形成的情况相比,至少在空气从主管路侧开始流入分支管路的初始阶段中,成为流入各分支管路19的空气的流量对应于上述管路结构的适当的结构。其结果,关于从副喷嘴SN喷射的空气的喷射形态,能够至少使上述初始阶段的压力的上升等喷射形态成为对应于上述管路结构的适当的形式。

再有,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分支管路19a、19b如上所述地以重叠的形式形成,并且在形成为在沿主管路18的长度方向观察时,分支管路19的入口的中心位于主管路18的存在范围内。即,各分支管路19成为在更靠前端壁18a侧的位置与主管路18连通的状态。由此,与分支管路19的入口的中心位于主管路18的存在范围外的情况相比,会更顺畅地进行空气向各分支管路19的流入。因此,根据该结构,成为各副喷嘴SN的上述喷射压力更快地上升的状态,因而能够进一步减少空气的消耗量。

以上,对应用了本发明的织机的引纬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以下称作“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在上述实施例中说明的结构,也能够在以下的其它实施方式(变形例)中实施。

(1)关于分支管路相对于主管路的前端壁开口的开口位置,在上述实施例中,两个分支管路19a、19b双方形成为其开口跨过前端壁18a和周壁18b。但是,在本发明中,两个分支管路不限定于形成为这样的形式,也可以形成为其一方或双方仅在前端壁开口。

并且,在上述实施例中,两个分支管路19a、19b双方形成为相对于主管路18的开口的大部分为前端壁18a侧。但是,在本发明中,两个分支管路只要至少一部分在前端壁开口即可。即,两个分支管路中的一方或双方也可以形成为,与前端壁侧相比在周壁侧更大地开口。而且,在该情况下,关于像这样形成为在周壁侧更大地开口的分支管路,在沿主管路的长度方向观察时其入口的中心位于主管路的存在范围外。这样,在本发明中,两个分支管路不限定于在沿主管路的长度方向观察时如上述实施例那样形成为其双方的入口的中心位于主管路18的存在范围内,也可以形成为至少一方的入口的中心位于主管路18的存在范围外。

(2)关于两个分支管路的关系,在上述实施例中,两个分支管路19a、19b在主管路18侧的端部以相互重叠的形式形成。但是,在本发明中,两个分支管路不限定于像这样形成,也可以包括相对于主管路的开口位置地相互独立地(分离地)形成。

(3)关于两个分支管路的管路的形成方向,在上述实施例中,两个分支管路19a、19b形成为,在沿引纬方向观察时,第一分支管路19a的中心线与主管路18的中心线所成的角度α1比第二分支管路19b的中心线与主管路18的中心线所成的角度α2大。但是,在本发明中,两个分支管路也可以形成为,在沿引纬方向观察时与主管路的中心线成相同的角度。

并且,在上述实施例中,两个分支管路19a、19b形成为,在沿织机的前后方向观察时,以相对于主管路18的中心线为相同的角度β向左右倾斜。但是,在本发明中,两个分支管路也可以形成为,在沿上述前后方向观察时,以相对于主管路的中心线为不同的角度向左右倾斜。

再有,在上述实施例中,以两个分支管路19a、19b的中心线交叉的方式形成各分支管路19。并且,该两个分支管路19a、19b形成为,双方的中心线与主管路18的中心线交叉,并且两个分支管路19a、19b的中心线交叉的位置在主管路18的中心线上。但是,在本发明中,两个分支管路不限定于像这样形成。

例如,两个分支管路即使在其中心线交叉地形成的情况下,也可以形成为其交叉的位置是主管路的中心线上以外的位置。并且,两个分支管路也可以在其中心线交叉地形成之后,形成为仅一方的分支管路的中心线与主管路的中心线交叉。再有,两个分支管路可以形成为其中心线不交叉,在该情况下,可以形成为一方或双方的中心线与主管路的中心线交叉,也可以形成为双方的中心线与主管路的中心线不交叉。

(4)关于供给装置的设置方法,在上述实施例中,供给装置14以直接安装于前上撑条13的侧壁的形式设置。但是,在本发明中,供给装置并不限定于像这样直接安装于前上撑条。

例如,供给装置也可以使用托架等支撑部件,以经由该支撑部件安装于前上撑条的形式设置。而且,在该情况下,前上撑条的喷出孔与供给装置的分配器中的供给管路经由管接头、管件等连接。

此外,在像这样使用支撑部件来设置供给装置的情况下,与上述实施例的情况相比,供给装置的在上述前后方向上的配置、方向的自由度增加。因此,在该情况下,也可以代替在沿引纬方向观察时如上述实施例那样以分支管路19朝向后方的方式设置供给装置,而以分支管路朝向前方的方式设置供给装置。

再有,在上述实施例中,就供给装置14而言,根据其安装位置、安装状态等设置状态,以分支管路19指向斜上方的方式构成分配器16(在分配器16内形成有分支管路19)。但是,供给装置在如上所述地使用支撑部件来设置的情况下,也可以以在该上述设置状态下分支管路指向水平方向(前后方向)或斜下方的方式构成分支管路。换言之,上述设置状态下的供给装置中的分支管路的指向方向只要包括上述前后方向即可,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的斜上方,也可以是水平方向或斜下方。再有,关于作为其指向方向的斜上方、水平方向、斜下方,供给装置(分配器)不限定于构成为两个分支管路指向相同的方向,也可以构成为一方的分支管路和另一方的分支管路指向不同的方向。

(5)关于主管路,在上述实施例中,主管路18形成为其前端壁18a是与正交于主管路18的长度方向的方向平行的平面。但是,在本发明中,主管路并不限定于形成为前端壁呈这样的平面。例如,主管路也可以形成为其前端部分呈圆锥形状,在该情况下,主管路的前端壁形成为相对于主管路的长度方向倾斜。

(6)并且,在本发明中,分配器中的管路(主管路、分支管路)可以形成为其截面形状呈圆形,也可以形成为呈椭圆形状、多边形状。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适当变更。

技术分类

06120115919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