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用于古陶瓷真品或仿品鉴定分析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3:48:08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陶瓷鉴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古陶瓷真品或仿品鉴定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陶瓷鉴定,断定中国从新石器时代起各历史时期陶瓷烧制的时间、地区、窑口、窑系及辨明真伪的工作。鉴定陶瓷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鉴定工作者凭实践中获得的鉴别能力,吸取前辈经验,参考文献与图像来进行鉴定的传统方法;另一种是科技工作者运用分析、化验、测示、手持式显微镜等现代科技手段进行鉴定的方法。

现有技术中,对于没有经验的普通用户,没有参考标准,很难自行进行判断,导致一些较为贵重的东西得不到重视而损坏,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于古陶瓷真品或仿品鉴定分析方法,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对于没有经验的普通用户,没有参考标准,很难自行进行判断,导致一些较为贵重的东西得不到重视而损坏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古陶瓷真品或仿品鉴定分析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古陶瓷真品或仿品鉴定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陶瓷的外观特征进行提取,外观特征包括:胎色、胎质、釉色、纹饰、款识;

S2、对陶瓷的造型、工艺特征规律进行观察分析,得到分析报告;

S3、根据陶瓷的外观特征及分析报告,对陶瓷的真伪进行初步判断;

S4、采用不规则孔状土泌气泡检测法对陶瓷进行鉴定,根据鉴定结果对陶瓷的真伪进行判断;

S5、S3中的判断结果与S4中的判断结果若吻合,则直接得出真伪结论,若不吻合,则进行老化鉴定法;

S6、老化鉴定法结果若与S3中的判断结果一致,则以S3的真伪结论为主,若老化鉴定法结果与S4中的不规则孔状土泌气泡检测法结果一致,则以S4中的结果为主;

S7、若陶瓷是真品,则将S1中陶瓷的外观特征、S2中的陶瓷的造型、工艺特征规律数据录入数据库,同时添加鉴定数据及年代数据,对数据进行归类、存储;

S8、用户经过身份验证,可以对数据中的数据进行提取,根据提取数据与自已的陶瓷特征数据进行对比,可以供用户自行进行初步判断。

优选的,古陶瓷艺术品在不同的酸碱地层环境中,停留于不同的年限时长,釉面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改变内部结构及应力、老化现象逐步增加,外部土壤的微弱酸碱不断侵蚀,在“临界气泡”的最薄处开始随着时间慢慢脱落,形成顶端的中孔,年限越长中孔越大,即形成“不规则孔状土泌气泡”,经过数万件的观察实验对比,发现气泡直径、中孔直径、入土年限,三者有着密切正比关系,中孔直径÷气泡直径的系数值越大,入土年限越长,“不规则孔状土泌气泡”是不可复制的,因此通过对不规则孔状土泌气泡进行检测,能够得出陶瓷的真伪。

优选的,所述老化鉴定法是采用现代量子物理学检测技术来测定古陶瓷釉的老化程度,进而根据老化程度判断陶瓷的真伪。

优选的,所述S1中,对陶瓷的外观特征进行提取,并对提取的特征数据进行分析,古陶瓷器物釉面光泽深厚温润,光由内发,这种光是自然形成的,新瓷往往釉面有一层浮光,光亮刺眼,或者说叫做“生性”,即使用消光剂或其他方法去掉表面浮光,也不会呈现古瓷温润的莹光,釉面会有无数细痕,发污,失去了光泽,也失去了神韵。

优选的,所述S1中,对陶瓷的外观特征进行提取时,使用高清摄像机对陶瓷进行拍照,将拍摄的照片进行标记,上传存储。

优选的,上传时,通过图像识别器对照片进行识别,自行对特征数据进行提取,提取完成后将提取结果反馈给用户。

优选的,上传时,在数据库中匹配与该陶瓷相似度最高的陶瓷数据,将提取的数据一一与匹配的数据进行比对,根据比对情况进行真伪判断。

优选的,所述S2中,通过高清晰数码观测显微镜对陶瓷进行观察,将观测的图像直接成像于CMOS感光元件之上,微观观测并记录成像、可以清晰的观测到陶瓷的质地、微观形貌、加工痕迹和使用痕迹, 进而推测出器物的加工工艺、生产时代、器物功用。

优选的,所述S8中,用户经过身份验证后,可以自行输入需要查找的内容,数据库根据用户输入的内容匹配相应的数据。

优选的,所述S8中,用户经过身份验证后,可以将陶瓷的照片上传,数据库根据用户上传的照片匹配相应的数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根据陶瓷的外观特征及分析报告,对陶瓷的真伪进行初步判断,并结合不规则孔状土泌气泡检测法及老化鉴定法进行综合判断,提高鉴定的准确性,鉴定更加科学合理;

本发明通过将陶瓷的造型、工艺特征规律数据录入数据库,同时添加鉴定数据及年代数据,对数据进行归类、存储,用户经过身份验证,可以对数据中的数据进行提取,根据提取数据与自已的陶瓷特征数据进行对比,可以供用户自行进行初步判断,让普通用户有了参考标准,避免较为贵重的东西得不到重视而损坏;

本发明提高鉴定的准确性,鉴定更加科学合理,可以供用户自行进行初步判断,让普通用户有了参考标准,避免较为贵重的东西得不到重视而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古陶瓷真品或仿品鉴定分析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参照图1,一种用于古陶瓷真品或仿品鉴定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陶瓷的外观特征进行提取,外观特征包括:胎色、胎质、釉色、纹饰、款识;

S2、对陶瓷的造型、工艺特征规律进行观察分析,得到分析报告;

S3、根据陶瓷的外观特征及分析报告,对陶瓷的真伪进行初步判断;

S4、采用不规则孔状土泌气泡检测法对陶瓷进行鉴定,根据鉴定结果对陶瓷的真伪进行判断,“不规则孔状土泌气泡检测法”是“目鉴”的延伸,使用显微镜观察、简单透明、计算方便,对古陶瓷艺术品无任何损伤,鉴定准确、价格低廉、可设计成软件显微识别检测仪器;

S5、S3中的判断结果与S4中的判断结果若吻合,则直接得出真伪结论,若不吻合,则进行老化鉴定法;

S6、老化鉴定法结果若与S3中的判断结果一致,则以S3的真伪结论为主,若老化鉴定法结果与S4中的不规则孔状土泌气泡检测法结果一致,则以S4中的结果为主;

S7、若陶瓷是真品,则将S1中陶瓷的外观特征、S2中的陶瓷的造型、工艺特征规律数据录入数据库,同时添加鉴定数据及年代数据,对数据进行归类、存储;

S8、用户经过身份验证,可以对数据中的数据进行提取,根据提取数据与自已的陶瓷特征数据进行对比,可以供用户自行进行初步判断。

本实施例中,老化鉴定法是采用现代量子物理学检测技术来测定古陶瓷釉的老化程度,进而根据老化程度判断陶瓷的真伪。

本实施例中,S1中,对陶瓷的外观特征进行提取,并对提取的特征数据进行分析,古陶瓷器物釉面光泽深厚温润,光由内发,这种光是自然形成的,新瓷往往釉面有一层浮光,光亮刺眼,或者说叫做“生性”,即使用消光剂或其他方法去掉表面浮光,也不会呈现古瓷温润的莹光,釉面会有无数细痕,发污,失去了光泽,也失去了神韵。

本实施例中,S1中,对陶瓷的外观特征进行提取时,使用高清摄像机对陶瓷进行拍照,将拍摄的照片进行标记,上传存储。

本实施例中,上传时,通过图像识别器对照片进行识别,自行对特征数据进行提取,提取完成后将提取结果反馈给用户。

本实施例中,上传时,在数据库中匹配与该陶瓷相似度最高的陶瓷数据,将提取的数据一一与匹配的数据进行比对,根据比对情况进行真伪判断。

本实施例中,S2中,通过高清晰数码观测显微镜对陶瓷进行观察,将观测的图像直接成像于CMOS感光元件之上,微观观测并记录成像、可以清晰的观测到陶瓷的质地、微观形貌、加工痕迹和使用痕迹, 进而推测出器物的加工工艺、生产时代、器物功用。

本实施例中,S8中,用户经过身份验证后,可以自行输入需要查找的内容,数据库根据用户输入的内容匹配相应的数据。

本实施例中,S8中,用户经过身份验证后,可以将陶瓷的照片上传,数据库根据用户上传的照片匹配相应的数据。

以景德镇青花瓷釉为例;新仿品的老化系数在0.06-0.10之间,绝大多数为0.08;清代末期的产品,老化系数在0.12-0.18之间;明代末期至清代中期的产品,老化系数在0.16-0.22之间;明代早期至中期的产品,老化系数在0.20-0.26之间;元代产品的老化系数在 0.24-0.28之间。

中国上千年的视死如生文化传承,使先民们在墓葬中埋葬很多古代艺术品,随着社会的发展,因各种原因、以各种形式不断出土流入民间,这些古陶瓷艺术品在不同的酸碱地层环境中,停留于不同的年限时长,釉面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改变内部结构及应力、老化现象逐步增加,外部土壤的微弱酸碱不断侵蚀,在“临界气泡”的最薄处开始随着时间慢慢脱落,形成顶端的中孔,年限越长中孔越大,即形成“不规则孔状土泌气泡”,经过数万件的观察实验对比,发现气泡直径、中孔直径、入土年限,三者有着密切正比关系,中孔直径÷气泡直径的系数值越大,入土年限越长,经实验研究计算、探索出一个规律的正比系数陶瓷制作年限套查表。

观察确定“不规则孔状土泌气泡”的前提条件

釉面必须“光亮如新”。在釉面的亮度判断方面人们思维存在着很大误区与分歧,原“眼鉴”有贼光与宝光一说,但出土近千年干坑的名窑名瓷其亮度与新瓷的亮度差别,用肉眼根本无法区别,有经验的专家是综合判断后,给以定论。但用“鉴赏”的形容词解释、是不能说服藏品持有人的,所以,在识别“不规则孔状土泌气泡”均定为“光亮如新”,排除人工打磨伪造失光现象(水坑,及水涝瓷失光和打磨失光差别较大,另行“纹线检测”)

“不规则孔状土泌气泡”的孔内边沿必须有一圈黄色的土泌结晶,或黑色的土泌结晶,一般白色或淡灰色胎质土泌结晶色,呈黄色。黑色或红褐色胎质色时,土泌色结晶色呈黑色或红色。

气泡的中孔边沿必须自然脱落且形成不规则锯刺状。

以上三条是区别高仿陶瓷的人工打磨及化学失光的关键细节、须仔细分辨。

“不规则孔状土泌气泡”的作伪复制局限性及各类胎质的瓷胎釉面上“不规则孔状土泌气泡”中,几种色、型、特征的微观机理。

用100倍率左右的显微镜观察“不规则孔状土泌气泡”的平均直径约在150μm,中孔直径最小应在15μm左右。(明代末期至清三代陶瓷)

“临界气泡”的顶端最薄处厚度理论上应在10μm以内,它是多种综合外因偶合形成的“恒定”厚度,如同恒星与行星的自然关系。我们不研究“临界气泡”的形成因素,只阐述“不规则孔状气泡”的破损规律。有多重因素原因,但主要有2条。

第一条:资料研究得知,经高温熔融形成的釉子是一种玻璃态均质体,其内部结构是无序的,在自然环境中,呈亚稳定状态,随着时间推移,他的内部结构不断的进行自动调整,由无序的亚稳定状态向有序的稳定状态转变,形成微细晶体且不断改变内应力方向,形成微裂纹,这是釉子的老化现象。

第二条:不同地层中含有不同程度的水质及不同程度的酸碱性物质,对埋入地下的古陶瓷缓慢侵蚀,进入老化形成的微裂纹中,致使“临界气泡”的顶端薄弱处,在双层的内外因素作用下,逐渐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有时间规律的的无序脱落,最终形成“不规则孔状土泌气泡”的中孔。例如60、70年代的农村房基的砖基础有“硝碱砖”,砖棱角全脱落,有的脱皮,它是在潮湿环境中老化破碎,两者属一个原理。

中孔内边沿黄色土泌及黑色土泌,红色土泌的形成因素。

资料试验证明中孔形成初期,瓷胎中的毛细现象已和中孔连通,外界温度变化会导致瓷胎出现微呼吸现象。胎的成份经过测试,其中有SiO2、Al2O3、Fe2O3、TiO2、CaO、MgO、K2O、Na2O、MnO、P2O3、CuO等化学物质组成,而各窑口的胎土成份配比不同,所烧窑温不同,则呈现的颜不同,所以经过地层水的侵蚀及微量酸碱侵蚀后,又会发生二次化学反应,则产生出不同的二次化学结晶体,在不同胎色的陶瓷釉面裂缝中或“不规则孔状土泌气泡”内,同样是不同化学物质的颜色表现。例如:我们常见到的是水泥砖墙在砌筑十几天外就会有白色的结晶体从墙面毛细孔内淅出。陶瓷的胎体在潮湿的地层下是同样会淅出各色微粒化学结晶体。它们随着瓷胎的微呼吸经过数百年就贴附在“不规则孔状气泡”中孔的边沿上,形成各色的“不规则孔状土泌气泡”。

例如:含铁成分少的白胎古瓷“孔状不规则土泌气泡”内边沿上的结晶体为白色或黄色(如青花瓷、柴瓷、越窑青瓷、定窑等;黑胎哥瓷、官瓷的不规则孔状土泌气泡的色为黑色;红胎哥瓷、官瓷则为红色的“不规则孔状土泌气泡”)。

“不规则孔状土泌气泡”是不可复制的。

“不规则孔状土泌气泡”它是多顶综合条件下偶合自然形成。在同窑的瓷器中,有的“临界气泡”多,有的“临界气泡”少,有5%的瓷器还没有“临界气泡”,还需要对比鉴定。气泡中孔边沿的土泌结晶体则需要“时效”长期自然微呼吸现象来完成。所以“不规则孔状土泌气泡”可完全排除人工复制的可能性。

“不规则孔状土泌气泡”形成的最低年限及确定制作陶瓷年代的计算办法

(一)根据长期对上万件古陶瓷的实际统计观察(包括出土瓷片),清雍正只发现一例青花瓷有“不规则孔状土泌气泡”,乾隆青花发现一例“不规则孔状土泌气泡”,同时发现划伤面有“干黄”出现,按近几年出土的时间计算,“不规则孔状土泌气泡”的出现及瓷器划伤面出现干黄时,该器最少入土250年以上,换句话可说,入土250 年以上方可生成“不规则孔状土泌气泡”的结论。

(二)经实践对比研究表明,“不规则孔状土泌气泡”的直径与不规则中孔的直接比值和陶瓷制作年代存在正比关系,是一种规律的“时效”特征,即比值系数愈大,中孔愈大,则陶瓷的生产年代愈久远。

“临界气泡”形成中孔的主要因素为土层中所含各种酸碱物质长期侵蚀及釉面的自然老化双重作用,但釉面配料成分的不同烧制火温的高低,气泡顶端的釉厚差异,均影响“时效”中孔形成的规律性,在计算系数前,按不同因素做了经验糸数调整,在断代环节尽量减少误差,以还原历吏真相。

此鉴定办法属传统“目鉴”的延伸,是“目鉴”规避高仿艺术品误判,而从“人工时代特征”转向”自然时效特征+人工时代特征”的发展,且此成果时刻可用“机鉴”代替“目鉴”,以简单的运算,清晰明确的确定”真伪”,以数字套查断代,解决鉴定者在鉴定过程中受主观或客观因素的影响,以达到文物保护的目的。

经过大量实践,观察研究总结出各朝代不同的“不规则孔状土泌气泡”的比例系数。

系数的计算公式为:中孔直接÷气泡直径=查代系数。

古陶瓷釉面【直径≥25γm】不规则孔状土泌气泡d1÷d(d1=中孔直径、d=气泡直径)系数查年表如下:

实施例二

参照图1,一种用于古陶瓷真品或仿品鉴定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陶瓷的外观特征进行提取,外观特征包括:胎色、胎质、釉色、纹饰、款识;

S2、对陶瓷的造型、工艺特征规律进行观察分析,得到分析报告;

S3、根据陶瓷的外观特征及分析报告,对陶瓷的真伪进行初步判断;

S4、通过脱玻化结构分析法对陶瓷进行鉴定,根据鉴定结果对陶瓷的真伪进行判断;

S5、S3中的判断结果与S4中的判断结果若吻合,则直接得出真伪结论,若不吻合,则进行老化鉴定法;

S6、老化鉴定法结果若与S3中的判断结果一致,则以S3的真伪结论为主,若老化鉴定法结果与S4中的脱玻化结构分析法结果一致,则以S4中的结果为主;

S7、若陶瓷是真品,则将S1中陶瓷的外观特征、S2中的陶瓷的造型、工艺特征规律数据录入数据库,同时添加鉴定数据及年代数据,对数据进行归类、存储;

S8、用户经过身份验证,可以对数据中的数据进行提取,根据提取数据与自已的陶瓷特征数据进行对比,可以供用户自行进行初步判断。

脱玻化结构分析法:经高温熔融形成的瓷器釉质呈现一种玻璃态均质体状态,其内部结构自诞生之日起就会随着时间推移不断自行调整,由无序的亚稳定状态逐步向有序化转变,就是釉子的“老化现象”,老化程度不断加深,较少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如果使用物理、化学方法做旧对釉子表面会有损伤,对釉子的内部结构影响较少。

本实施例中,老化鉴定法是采用现代量子物理学检测技术来测定古陶瓷釉的老化程度,进而根据老化程度判断陶瓷的真伪。

本实施例中,S1中,对陶瓷的外观特征进行提取,并对提取的特征数据进行分析,古陶瓷器物釉面光泽深厚温润,光由内发,这种光是自然形成的,新瓷往往釉面有一层浮光,光亮刺眼,或者说叫做“生性”,即使用消光剂或其他方法去掉表面浮光,也不会呈现古瓷温润的莹光,釉面会有无数细痕,发污,失去了光泽,也失去了神韵。

本实施例中,S1中,对陶瓷的外观特征进行提取时,使用高清摄像机对陶瓷进行拍照,将拍摄的照片进行标记,上传存储。

本实施例中,上传时,通过图像识别器对照片进行识别,自行对特征数据进行提取,提取完成后将提取结果反馈给用户。

本实施例中,上传时,在数据库中匹配与该陶瓷相似度最高的陶瓷数据,将提取的数据一一与匹配的数据进行比对,根据比对情况进行真伪判断。

本实施例中,S2中,通过高清晰数码观测显微镜对陶瓷进行观察,将观测的图像直接成像于CMOS感光元件之上,微观观测并记录成像、可以清晰的观测到陶瓷的质地、微观形貌、加工痕迹和使用痕迹, 进而推测出器物的加工工艺、生产时代、器物功用。

本实施例中,S8中,用户经过身份验证后,可以自行输入需要查找的内容,数据库根据用户输入的内容匹配相应的数据。

本实施例中,S8中,用户经过身份验证后,可以将陶瓷的照片上传,数据库根据用户上传的照片匹配相应的数据。

以景德镇青花瓷釉为例;新仿品的老化系数在0.06-0.10之间,绝大多数为0.08;清代末期的产品,老化系数在0.12-0.18之间;明代末期至清代中期的产品,老化系数在0.16-0.22之间;明代早期至中期的产品,老化系数在0.20-0.26之间;元代产品的老化系数在 0.24-0.28之间。

实施三

参照图1,一种用于古陶瓷真品或仿品鉴定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陶瓷的外观特征进行提取,外观特征包括:胎色、胎质、釉色、纹饰、款识;

S2、对陶瓷的造型、工艺特征规律进行观察分析,得到分析报告;

S3、根据陶瓷的外观特征及分析报告,对陶瓷的真伪进行初步判断;

S4、通过锈蚀层衍射分析法对陶瓷进行鉴定,根据鉴定结果对陶瓷的真伪进行判断;

S5、S3中的判断结果与S4中的判断结果若吻合,则直接得出真伪结论,若不吻合,则进行老化鉴定法;

S6、老化鉴定法结果若与S3中的判断结果一致,则以S3的真伪结论为主,若老化鉴定法结果与S4中的锈蚀层衍射分析法结果一致,则以S4中的结果为主;

S7、若陶瓷是真品,则将S1中陶瓷的外观特征、S2中的陶瓷的造型、工艺特征规律数据录入数据库,同时添加鉴定数据及年代数据,对数据进行归类、存储;

S8、用户经过身份验证,可以对数据中的数据进行提取,根据提取数据与自已的陶瓷特征数据进行对比,可以供用户自行进行初步判断。

锈蚀层衍射分析法: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可以正确全面的把握陶瓷的成分结构信息,鉴定得出较准确的断代鉴定结论。

本实施例中,老化鉴定法是采用现代量子物理学检测技术来测定古陶瓷釉的老化程度,进而根据老化程度判断陶瓷的真伪。

本实施例中,S1中,对陶瓷的外观特征进行提取,并对提取的特征数据进行分析,古陶瓷器物釉面光泽深厚温润,光由内发,这种光是自然形成的,新瓷往往釉面有一层浮光,光亮刺眼,或者说叫做“生性”,即使用消光剂或其他方法去掉表面浮光,也不会呈现古瓷温润的莹光,釉面会有无数细痕,发污,失去了光泽,也失去了神韵。

本实施例中,S1中,对陶瓷的外观特征进行提取时,使用高清摄像机对陶瓷进行拍照,将拍摄的照片进行标记,上传存储。

本实施例中,上传时,通过图像识别器对照片进行识别,自行对特征数据进行提取,提取完成后将提取结果反馈给用户。

本实施例中,上传时,在数据库中匹配与该陶瓷相似度最高的陶瓷数据,将提取的数据一一与匹配的数据进行比对,根据比对情况进行真伪判断。

本实施例中,S2中,通过高清晰数码观测显微镜对陶瓷进行观察,将观测的图像直接成像于CMOS感光元件之上,微观观测并记录成像、可以清晰的观测到陶瓷的质地、微观形貌、加工痕迹和使用痕迹, 进而推测出器物的加工工艺、生产时代、器物功用。

本实施例中,S8中,用户经过身份验证后,可以自行输入需要查找的内容,数据库根据用户输入的内容匹配相应的数据。

本实施例中,S8中,用户经过身份验证后,可以将陶瓷的照片上传,数据库根据用户上传的照片匹配相应的数据。

以景德镇青花瓷釉为例;新仿品的老化系数在0.06-0.10之间,绝大多数为0.08;清代末期的产品,老化系数在0.12-0.18之间;明代末期至清代中期的产品,老化系数在0.16-0.22之间;明代早期至中期的产品,老化系数在0.20-0.26之间;元代产品的老化系数在 0.24-0.28之间。

实施例四

参照图1,一种用于古陶瓷真品或仿品鉴定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陶瓷的外观特征进行提取,外观特征包括:胎色、胎质、釉色、纹饰、款识;

S2、对陶瓷的造型、工艺特征规律进行观察分析,得到分析报告;

S3、根据陶瓷的外观特征及分析报告,对陶瓷的真伪进行初步判断;

S4、通过C14测年分析法对陶瓷进行鉴定,根据鉴定结果对陶瓷的真伪进行判断;

S5、S3中的判断结果与S4中的判断结果若吻合,则直接得出真伪结论,若不吻合,则进行老化鉴定法;

S6、老化鉴定法结果若与S3中的判断结果一致,则以S3的真伪结论为主,若老化鉴定法结果与S4中的C14测年分析法结果一致,则以S4中的结果为主;

S7、若陶瓷是真品,则将S1中陶瓷的外观特征、S2中的陶瓷的造型、工艺特征规律数据录入数据库,同时添加鉴定数据及年代数据,对数据进行归类、存储;

S8、用户经过身份验证,可以对数据中的数据进行提取,根据提取数据与自已的陶瓷特征数据进行对比,可以供用户自行进行初步判断。

C14测年分析法:含C物质的C14含量在C元素中所含的比例几乎是保照衰变规律减少,每隔5730年减少一半,因此只要测出含C物质中C14的减少程度,就可以计算出它停止与大气进行交换的年代,这就是C14测年的原理。

本实施例中,老化鉴定法是采用现代量子物理学检测技术来测定古陶瓷釉的老化程度,进而根据老化程度判断陶瓷的真伪。

本实施例中,S1中,对陶瓷的外观特征进行提取,并对提取的特征数据进行分析,古陶瓷器物釉面光泽深厚温润,光由内发,这种光是自然形成的,新瓷往往釉面有一层浮光,光亮刺眼,或者说叫做“生性”,即使用消光剂或其他方法去掉表面浮光,也不会呈现古瓷温润的莹光,釉面会有无数细痕,发污,失去了光泽,也失去了神韵。

本实施例中,S1中,对陶瓷的外观特征进行提取时,使用高清摄像机对陶瓷进行拍照,将拍摄的照片进行标记,上传存储。

本实施例中,上传时,通过图像识别器对照片进行识别,自行对特征数据进行提取,提取完成后将提取结果反馈给用户。

本实施例中,上传时,在数据库中匹配与该陶瓷相似度最高的陶瓷数据,将提取的数据一一与匹配的数据进行比对,根据比对情况进行真伪判断。

本实施例中,S2中,通过高清晰数码观测显微镜对陶瓷进行观察,将观测的图像直接成像于CMOS感光元件之上,微观观测并记录成像、可以清晰的观测到陶瓷的质地、微观形貌、加工痕迹和使用痕迹, 进而推测出器物的加工工艺、生产时代、器物功用。

本实施例中,S8中,用户经过身份验证后,可以自行输入需要查找的内容,数据库根据用户输入的内容匹配相应的数据。

本实施例中,S8中,用户经过身份验证后,可以将陶瓷的照片上传,数据库根据用户上传的照片匹配相应的数据。

以景德镇青花瓷釉为例;新仿品的老化系数在0.06-0.10之间,绝大多数为0.08;清代末期的产品,老化系数在0.12-0.18之间;明代末期至清代中期的产品,老化系数在0.16-0.22之间;明代早期至中期的产品,老化系数在0.20-0.26之间;元代产品的老化系数在 0.24-0.28之间。

实施例五

参照图1,一种用于古陶瓷真品或仿品鉴定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陶瓷的外观特征进行提取,外观特征包括:胎色、胎质、釉色、纹饰、款识;

S2、对陶瓷的造型、工艺特征规律进行观察分析,得到分析报告;

S3、根据陶瓷的外观特征及分析报告,对陶瓷的真伪进行初步判断;

S4、通过拉曼光谱分析法对陶瓷进行鉴定,根据鉴定结果对陶瓷的真伪进行判断;

S5、S3中的判断结果与S4中的判断结果若吻合,则直接得出真伪结论,若不吻合,则进行老化鉴定法;

S6、老化鉴定法结果若与S3中的判断结果一致,则以S3的真伪结论为主,若老化鉴定法结果与S4中的拉曼光谱分析法结果一致,则以S4中的结果为主;

S7、若陶瓷是真品,则将S1中陶瓷的外观特征、S2中的陶瓷的造型、工艺特征规律数据录入数据库,同时添加鉴定数据及年代数据,对数据进行归类、存储;

S8、用户经过身份验证,可以对数据中的数据进行提取,根据提取数据与自已的陶瓷特征数据进行对比,可以供用户自行进行初步判断。

本实施例中,老化鉴定法是采用现代量子物理学检测技术来测定古陶瓷釉的老化程度,进而根据老化程度判断陶瓷的真伪。

本实施例中,S1中,对陶瓷的外观特征进行提取,并对提取的特征数据进行分析,古陶瓷器物釉面光泽深厚温润,光由内发,这种光是自然形成的,新瓷往往釉面有一层浮光,光亮刺眼,或者说叫做“生性”,即使用消光剂或其他方法去掉表面浮光,也不会呈现古瓷温润的莹光,釉面会有无数细痕,发污,失去了光泽,也失去了神韵。

本实施例中,S1中,对陶瓷的外观特征进行提取时,使用高清摄像机对陶瓷进行拍照,将拍摄的照片进行标记,上传存储。

本实施例中,上传时,通过图像识别器对照片进行识别,自行对特征数据进行提取,提取完成后将提取结果反馈给用户。

本实施例中,上传时,在数据库中匹配与该陶瓷相似度最高的陶瓷数据,将提取的数据一一与匹配的数据进行比对,根据比对情况进行真伪判断。

本实施例中,S2中,通过高清晰数码观测显微镜对陶瓷进行观察,将观测的图像直接成像于CMOS感光元件之上,微观观测并记录成像、可以清晰的观测到陶瓷的质地、微观形貌、加工痕迹和使用痕迹, 进而推测出器物的加工工艺、生产时代、器物功用。

本实施例中,S8中,用户经过身份验证后,可以自行输入需要查找的内容,数据库根据用户输入的内容匹配相应的数据。

本实施例中,S8中,用户经过身份验证后,可以将陶瓷的照片上传,数据库根据用户上传的照片匹配相应的数据。

以景德镇青花瓷釉为例;新仿品的老化系数在0.06-0.10之间,绝大多数为0.08;清代末期的产品,老化系数在0.12-0.18之间;明代末期至清代中期的产品,老化系数在0.16-0.22之间;明代早期至中期的产品,老化系数在0.20-0.26之间;元代产品的老化系数在 0.24-0.28之间。

对比例一

一种用于古陶瓷真品或仿品鉴定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陶瓷的外观特征进行提取,外观特征包括:胎色、胎质、釉色、纹饰、款识;

S2、对陶瓷的造型、工艺特征规律进行观察分析,得到分析报告;

S3、根据陶瓷的外观特征及分析报告,对陶瓷的真伪进行判断。

对比例二

一种用于古陶瓷真品或仿品鉴定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对陶瓷的外观特征进行提取,外观特征包括:胎色、胎质、釉色、纹饰、款识;

S2、对陶瓷的造型、工艺特征规律进行观察分析,得到分析报告;

S3、根据陶瓷的外观特征及分析报告,对陶瓷的真伪进行初步判断;

S4、采用元素鉴定法对陶瓷中的微量元素和痕量元素进行鉴定,根据鉴定结果结合S3的分析报告对陶瓷的真伪进行判断。

对比例三

一种用于古陶瓷真品或仿品鉴定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陶瓷的外观特征进行提取,外观特征包括:胎色、胎质、釉色、纹饰、款识;

S2、对陶瓷的造型、工艺特征规律进行观察分析,得到分析报告;

S3、根据陶瓷的外观特征及分析报告,对陶瓷的真伪进行初步判断;

S4、采用老化鉴定法对陶瓷进行鉴定,根据鉴定结果结合S3的分析报告对陶瓷的真伪进行判断。

实验例一

采用实施例一、二、三、四、五与对比例一、二、三提出的鉴定分析方法对一批陶瓷进行鉴定,鉴定准确率如下表:

采用实施例一中的鉴定分析方法对景德镇青花瓷釉进行检测,检测报告如下: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一种用于古陶瓷真品或仿品鉴定分析方法
  • 一种适用于仿射非线性系统的故障可诊断性分析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3809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