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螺平纹一体编织成型的针织衫制备工艺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6:03:19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针织衫制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螺平纹一体编织成型的筒状针织衫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件针织衫通常会包括很多种编织方式,如螺纹编织以及平纹编织,传统的编织过程中,这两种编织无法一体成型,主要是将不同的编织方式的部分独立编织成型后,再将两部分缝制成型,这种传统的制作方式,工序繁多,需要的设备也多,造成成本的增加;另外,高档针织衫在编织成型后,需要对其进行清洗干燥,消除生产中带来的油污或是材料本身的异味,传统的针织衫的洗净后采用干燥筒干燥,干燥时干燥时间很长,且干燥容易造成针织衫的褶皱,影响成品的质量,且耗费电能,消耗的电能占据企业整体成本的很大一部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螺平纹一体编织成型的针织衫制备工艺,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螺平纹一体编织成型的针织衫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针织衫设计系统中对编织机的上下排编织针的出针动作进行编排形成针织图表;该针织图表可被手动地导入计算机辅助的针织衫设计系统,用于控制自动针织机生产针织衫;

S2:编织机排针器根据步骤S1中编排的出针动作针织图表对编织机上的编织针进行排针;

S3:编织,同时编织过程中,编织机排针器根据出针动作针织图表实时切换编织针的出针动作;

S4:编织完成后进行净洗处理;

S5:烘干定型;通过石墨烯分层式烘干定型装置对净洗后的针织衫进行烘干定型。

优选的,石墨烯分层式烘干定型装置包括烘干箱体,还包括石墨烯发热定型芯组件,所述石墨烯发热定型芯组件通过移动机构连接于所述烘干箱体内,通过所述移动机构将所述石墨烯发热定型芯组件推入或推出烘干箱体;所述石墨烯发热定型组件包括由上至下间隔设置有若干石墨烯发热单元,若干石墨烯发热单元固定在支架上,所述石墨烯发热单元上形成若干蜂窝状蒸发孔,所述蜂窝状蒸发孔内壁上形成有液相吸附层,将待烘干定型的针织衫均匀的排布在石墨烯发热单元上进行烘干定型;烘干箱体上设置有热气出口。

优选的,采用石墨烯分层式烘干定型装置进行烘干定型的方法,包括如下子步骤:

S51:开启石墨烯发热单元进行预热,预热温度在25℃-35℃;

S52:通过移动机构将石墨烯发热定型芯组件移出烘干箱体,将待定型针织衫均匀的排布在石墨烯发热单元上;铺设完成后,将石墨烯发热定型芯组件推入烘干箱体内;

S53:针织衫上的液体通过石墨烯发热单元表面流经蜂窝状蒸发孔,并在液相吸附层上形成液膜;

S54:石墨烯发热单元对不断形成的液膜气化蒸发形成高温气体;

S55:烘干箱体位于相对底层的石墨烯发热单元对针织衫烘干产生的气体,上升并通过相对上层的石墨烯发热单元进一步加热,形成高温气体,高温气体将铺设在上层石墨烯发热单元的针织衫进行干燥;

S56:降温后的气体由上层石墨烯发热单元继续加热继续形成高温气体;

S57:重复步骤S55-步骤S56直到气体导出烘干箱体。

优选的,所述石墨烯发热单元由高导热碳纤维编织形成的蜂窝状导热芯体,所述蜂窝状导热芯体的外表面包裹形成大比表面积树脂吸附层,蜂窝状导热芯体的两侧上设置有石墨烯加热膜,石墨烯加热膜包括聚酰亚胺底层、多片石墨烯发热纤维片、两块长条形的电极片、聚酰亚胺面层,聚酰亚胺底层粘合在蜂窝状导热芯体的表面上,其中,两块电极片分别与石墨烯发热纤维片的两端连接,两块电极片分别连接正负电源。

本发明蜂窝状导热芯体由多层蜂窝状片层层叠形成,即高导热碳纤维首先编织成蜂窝状片层,然后将若干蜂窝状片层叠加成型。

优选的,移动机构包括所述支架的底部设置有一齿条,所述烘干箱体的内壁上设置有滑行轨,所述滑行块滑动连接在滑行轨上。

优选的,编织机为筒状编织机。

优选的,针织图表内包括若干成圈的排针数据,各圈的排针数据为螺纹针织排针数据或平纹针织排针数据。

优选的,步骤S4进行净洗处理的方法为:

S41:通过离心机对洗涤用水进行除油处理;

S42:将除油后洗涤水导入工业洗衣机,并加温至50℃,加入毛能净洗剂;

S43:启动工业洗衣机混合均匀,再将全羊绒针织衫入缸;控制工业洗衣机的转速为35-40r/min,运行为6-13min;再调整工业洗衣机的转速为10-16r/min,运行40min;然后排水部分污水;

S44:继续加入除油后洗涤水,调整工业洗衣机的转速为35-40r/min,运行为5-9min;排出全部污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通过排针器根据针织图表对编织机上的编织针进行排针,完成螺纹以及平纹一体编织成型,成型完成后通过石墨烯分层式烘干定型装置进行烘干定型,较常规旋转烘干方式其干燥时间明显缩小,且消耗的电能显著降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石墨烯分层式烘干定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螺纹针织排针的排针形式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平纹针织的排针形式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石墨烯发热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石墨烯加热膜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1

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一种螺平纹一体编织成型的针织衫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在针织衫设计系统中对编织机的上下排编织针的出针动作进行编排形成针织图表;该针织图表可被手动地导入计算机辅助的针织衫设计系统,用于控制自动针织机生产针织衫;

S2:编织机排针器根据步骤S1中编排的出针动作针织图表对编织机上的编织针进行排针;

S3:编织,同时编织过程中,编织机排针器根据出针动作针织图表实时切换编织针的出针动作;

S4:编织完成后进行净洗处理;

S5:烘干定型;通过石墨烯分层式烘干定型装置对净洗后的针织衫进行烘干定型。

本实施例石墨烯分层式烘干定型装置包括烘干箱体100,还包括石墨烯发热定型芯组件102,所述石墨烯发热定型芯组件通过移动机构连接于所述烘干箱体内,通过所述移动机构将所述石墨烯发热定型芯组件推入或推出烘干箱体;所述石墨烯发热定型组件包括由上至下间隔设置有若干石墨烯发热单元103,若干石墨烯发热单元固定在支架104上,所述石墨烯发热单元上形成若干蜂窝状蒸发孔108,所述蜂窝状蒸发孔内壁上形成有液相吸附层,将待烘干定型的针织衫均匀的排布在石墨烯发热单元上进行烘干定型;烘干箱体上设置有热气出口。

且采用石墨烯分层式烘干定型装置进行烘干定型的方法,包括如下子步骤:

S51:开启石墨烯发热单元进行预热,预热温度在25℃-35℃;

S52:通过移动机构将石墨烯发热定型芯组件移出烘干箱体,将待定型针织衫单层均匀的排布在石墨烯发热单元上;铺设完成后,将石墨烯发热定型芯组件推入烘干箱体内;

S53:针织衫上的液体通过石墨烯发热单元表面流经蜂窝状蒸发孔,并在液相吸附层上形成液膜;

S54:石墨烯发热单元对不断形成的液膜气化蒸发形成高温气体;

S55:烘干箱体位于相对底层的石墨烯发热单元对针织衫烘干产生的气体,上升并通过相对上层的石墨烯发热单元进一步加热,形成高温气体,高温气体将铺设在上层石墨烯发热单元的针织衫进行干燥;

S56:降温后的气体由上层石墨烯发热单元继续加热继续形成高温气体;

S57:重复步骤S55-步骤S56直到气体导出烘干箱体。

本实施例所述石墨烯发热单元由高导热碳纤维编织形成的蜂窝状导热芯体109,所述蜂窝状导热芯体的外表面包裹形成大比表面积树脂吸附层,蜂窝状导热芯体的两侧上设置有石墨烯加热膜110,石墨烯加热膜包括聚酰亚胺底层704、多片石墨烯发热纤维片705、两块长条形的电极片706、聚酰亚胺面层707,聚酰亚胺底层粘合在蜂窝状导热芯体的表面上,其中,两块电极片分别与石墨烯发热纤维片的两端连接,两块电极片分别连接正负电源。本发明蜂窝状导热芯体由多层蜂窝状片层层叠形成,即高导热碳纤维首先编织成蜂窝状片层,然后将若干蜂窝状片层叠加成型。

移动机构包括所述支架的底部设置有一齿条(未视出),所述烘干箱体的内壁上设置有滑行轨112,所述滑行块滑动连接在滑行轨上。

本实施例编织机为筒状编织机,编织出的针织衫为筒状结构。

本实施例一件筒状针织衫包括230圈,针织图表内包括48圈螺纹针织排针数据,其余为平纹针织排针数据。图2,图3为螺纹针织排针的排针形式以及平纹针织的排针形式;

步骤S4进行净洗处理的方法为:

S41:通过离心机对洗涤用水进行除油处理;

S42:将除油后洗涤水导入工业洗衣机,并加温至50℃,加入毛能净洗剂;

S43:启动工业洗衣机混合均匀,再将全羊绒针织衫入缸;控制工业洗衣机的转速为35-40r/min,运行为6-13min;再调整工业洗衣机的转速为10-16r/min,运行40min;然后排水部分污水;

S44:继续加入除油后洗涤水,调整工业洗衣机的转速为35-40r/min,运行为5-9min;排出全部污水。

本实施例中,烘干定型的时间为37min;消耗电能为13.3KWH;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在石墨烯发热单元上铺设两层针织衫;烘干定型的时间为39min;消耗电能为14.3KWH;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在石墨烯发热单元上铺设三层针织衫;烘干定型的时间为38min;消耗电能为16.3KWH;

实施例4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在石墨烯发热单元上铺设三层针织衫;烘干定型的时间为67min;消耗电能为32.8KWH;

对比例1

基本步骤S1-步骤S4同实施例1,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采用传统的滚筒式干燥机,干燥与实施例1同等数量的针织衫,整个干燥过程所需的时间为58min,消耗电能为35.3KWH。

实验结论:

实施例1与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对比,说明在一定范围内,针织衫的铺设厚度对干燥时间影响不大,当针织衫铺设达到4层时,干燥时间和干燥消耗的电能大大增加,对比例1说明,本申请相对于普通的旋转干燥,其干燥时间明显缩小,且消耗的电能显著降低。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分类

06120114684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