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全成型马鞍肩背心肩部的编织方法及针织物

文献发布时间:2024-01-17 01:15:20


一种全成型马鞍肩背心肩部的编织方法及针织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针织领域,具体讲是一种全成型马鞍肩背心肩部的编织方法及针织物。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的全成型马鞍肩背心服装肩部编织方向的编织示意图,在肩部部分顺着大身边缘编织收针形成马鞍部分,由于结构受力的影响,在肩点会形成自然的圆弧型转角,从而使得成品不够美观,无法满足消费者更高层次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全成型马鞍肩背心肩部的编织方法及针织物,该编织方法使得编织而成的针织物的肩点形状不收大身的受力的影响,改善了肩部外观,满足消费者需求。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全成型马鞍肩背心肩部的编织方法,使用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且在前后方向彼此相对的前后一对以上针床的横机,在编织至背心袖笼部位时,在袖笼部位两侧空针位上进行废纱编织,直至废纱长度受罗拉影响产生拉力后,再编织袖笼部位,然后在编织到肩部部位时,将马鞍肩部分单独在废纱上进行编织,同时将马鞍肩部分与肩部进行连接,形成背心马鞍肩。

具体的,以马鞍肩右肩为例,进行如下编织,

步骤1:编织至大身袖笼部位时,在袖笼右侧距离1英寸-1.2英寸的位置编织废纱,该作用是防止大身的纱嘴与废纱纱嘴距离太近会相互影响。废纱宽度针数等于马鞍肩的宽度针数;由于马鞍肩部分编织方向不同,为重新起底编织,所以考虑到起底拉力,假设针板到罗拉的距离为L,罗拉高度为H,则编织废纱长度需大于等于L+H,使得废纱足够受罗拉拉力影响,然后编织大身袖笼部份,直到肩线位置。

步骤2:在编织肩线前,一边编织废纱一边将废纱向大身方向靠近,直至与大身部分相邻;

步骤3:在编织大身肩部的同时,编织马鞍肩部分,并且通过移针和多织的方式与大身的肩部连接,直至完成背心马鞍肩肩部结构。

进一步的,假设马鞍肩马鞍宽度10针,横机针距为15针,具体进行如下编织,

步骤1:纱嘴编织大身区域后下针床针位线圈,在间隔右侧15个针位距离处同时废纱纱嘴编织后下针床10个针位线圈;纱嘴编织大身区域前下针床针位线圈,在间隔右侧15个针位距离处同时废纱纱嘴编织前下针床10个针位线圈;重复步骤1直至编织至肩线位置;

步骤2:废纱纱嘴编织后下针床马鞍区域线圈,再编织前下针床马鞍区域线圈,再将马鞍区域后下针床左移2个针位,前下针床左移2个针位,重复步骤2直至马鞍区域与大身部分相邻;

步骤3:纱嘴编织大身和马鞍区域后下针床针位线圈,再编织大身和马鞍区域前下针床针位线圈,将马鞍区域前后针床针位线圈左移2针,形成肩斜,根据马鞍肩形状需求重复步骤3,直至马鞍肩肩部编织完成。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由上述全成型马鞍肩背心肩部的编织方法编织而成的针织物。

采用以上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在在马鞍肩的部分进行单独编织,再通过移针动作与大身领位连接,使得肩点形状不收大身的受力的影响,改善了肩部外观,满足消费者需求;本发明突破了传统编织方法的局限性,为马鞍肩背心服装的编织开辟新路径,对更好地诠释设计理念和提高产品的品质感、艺术价值、审美价值起到一定的作用,为针织产品开发及市场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工业实用性方面,本发明的编织方法能广泛应用于所有电脑横机,可满足并吸引更多的消费群体,推动我国针织行业的国际影响力。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马鞍肩背心服装编织方向的编织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马鞍肩背心服装编织方向的编织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马鞍肩右肩的工艺方法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编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就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全成型马鞍肩背心肩部的编织方法,在编织至背心袖笼部位时,在袖笼部位两侧空针位上进行废纱编织,直至废纱长度受罗拉影响产生拉力后,再编织袖笼部位,然后在编织到肩部部位时,将马鞍肩部分单独在废纱上进行编织,同时将马鞍肩部分与肩部进行连接,形成背心马鞍肩。

也就是说,在结构上,如图2所示,在编织到背心袖笼部位时,在其两侧空针位上废纱单独编织直至产生拉力后,在编织到肩部位置时,将马鞍肩部分单独在废纱上进行编织,同时与肩部进行连接,从而形成背心马鞍肩,使其肩部不再如现有技术一样形成圆弧拐角,而是呈现更加自然的类似直角的形状。

为了更好表达并便于理解,以马鞍肩右肩为例,如图3所示,说明具体的编织方法,使用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且在前后方向彼此相对的前后一对以上针床的横机,进行如下编织,

步骤1:编织至大身袖笼部位时,在袖笼右侧距离1英寸-1.2英寸的位置编织废纱,该作用是防止大身的纱嘴与废纱纱嘴距离太近会相互影响。废纱宽度针数等于马鞍肩的宽度针数;由于马鞍肩部分编织方向不同,为重新起底编织,所以考虑到起底拉力,假设针板到罗拉的距离为L,罗拉高度为H,则编织废纱长度需大于等于L+H,使得废纱足够受罗拉拉力影响,然后编织大身袖笼部份,直到肩线位置。

步骤2:在编织肩线前,一边编织废纱一边将废纱向大身方向靠近,直至与大身部分相邻;

步骤3:在编织大身肩部的同时,编织马鞍肩部分,并且通过移针和多织的方式与大身的肩部连接,直至完成背心马鞍肩肩部结构。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假设马鞍肩马鞍宽度10针,以15针针距机器为例,进行如下编织,

步骤1:纱嘴编织大身区域后下针床针位线圈,在间隔右侧15个针位距离处同时废纱纱嘴编织后下针床10个针位线圈;纱嘴编织大身区域前下针床针位线圈,在间隔右侧15个针位距离处同时废纱纱嘴编织前下针床10个针位线圈;重复步骤1直至编织至肩线位置;

步骤2:废纱纱嘴编织后下针床马鞍区域线圈,再编织前下针床马鞍区域线圈,再将马鞍区域后下针床左移2个针位,前下针床左移2个针位,重复步骤2直至马鞍区域与大身部分相邻;

步骤3:纱嘴编织大身和马鞍区域后下针床针位线圈,再编织大身和马鞍区域前下针床针位线圈,将马鞍区域前后针床针位线圈左移2针,形成肩斜,根据马鞍肩形状需求重复步骤3,直至马鞍肩肩部编织完成。

由上述编织方法编织而成的针织物,通过在在马鞍肩的部分进行单独编织,再通过移针动作与大身领位连接,使得肩点形状不收大身的受力的影响,改善了肩部外观,满足消费者需求。

以上仅就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所做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分类

06120116084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