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整车碰撞试验车载灯光系统

文献发布时间:2024-01-17 01:20:32


一种整车碰撞试验车载灯光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整车试验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整车碰撞试验车载灯光系统。

背景技术

整车碰撞试验是整车安全性能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车辆与壁障的碰撞试验,试验员通过对试验中获得的数据进行观察与分析,从而对车身结构、乘员伤害、气囊及气帘保护性能等方面对车辆的安全性能进行分析与评价。

在整车高速碰撞试验过程中,车载灯光系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车载灯光系统与车载高速摄像系统相辅相成,车载相机用来分析碰撞后假人的运动状态、座椅的滑动、安全气囊的展开时间和状态的清晰画面。车载灯光系统为车载高速摄像系统提供灯光亮度条件,保证了车载高速摄像系统需要的采集视频画面的质量。

现有的车载灯光系统设备一般与车载高速摄像系统设备能结合为一体,共用一个固定位置固定,由于安装支架体积较大占用很多空间,安装位置受限,导致车载灯光系统灯光角度覆盖不全,与车载摄像系统配合效果不佳。同时,在整车高速碰撞试验恶劣的环境下,安装支架容易掉落,极容易造成设备的损坏,造成试验成本的增加。

另外,整车高速碰撞试验中车载灯光系统与车载高速摄像系统共用一个ESP数控电源,通常安装车载灯光系统与车载高速摄像系统处于整个试验准备工作的后期,当由不可抗力因素导致车载灯光系统与车载高速摄像系统调试时间过长时,ESP数控电源容易发生亏电,无法正常供电,ESP数控电源充电需要30分钟才满足试验要求,此过程大大增加了不必要的工作时间,降低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整车碰撞试验车载灯光系统,以解决现在车载灯光系统电源容易发生亏电以及灯光角度覆盖不全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整车碰撞试验车载灯光系统,应用于整车碰撞试验,为车载摄像系统提供灯光亮度条件,包括:

灯光装置10,安装于试验车辆驾驶室内顶棚;

电源装置20,为所述灯光装置10供电,所述电源装置20包括第一电源21和第二电源22;

控制装置30,对所述灯光装置10进行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整车碰撞试验包括准备阶段以及试验阶段,在所述准备阶段时,所述灯光装置10采用所述第二电源22供电;在所述试验阶段,所述灯光装置10采用所述第一电源21供电。

进一步地,所述灯光装置10采用柔性布灯。

进一步地,所述灯光装置10通过自粘带连接于试验车辆内部顶棚。

进一步地,所述灯光装置10背面设置有散热装置40。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装置40为粘贴于所述灯光装置10背面的散热铜箔。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装置20的第二电源22采用ESP数控电源。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装置20的第一电源21采用V口锂电池。

进一步地,还包括遥控器50,与所述控制装置30信号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装置30通过2.4G天线接收所述遥控器50的信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整车碰撞试验车载灯光系统,采用柔性布灯作为光源,由于柔性布灯柔软轻便的特点,可以使用自粘带紧密粘贴于汽车驾驶室顶棚中部区域,合理利用了车内狭小空间,将车载灯光系统与车载摄像系统分开单独安装,避免了因传统车载灯光系统支架体积过大导致在高速碰撞试验恶劣环境下的损坏,布置更加灵活;同时,车载灯光系统的光源安装于车辆驾驶室顶棚,优化了安装方式和安装位置,可以将照明角度最大化,对车载高速摄像系统画面捕捉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柔性布灯由多点光源组成,其覆盖面积较大,亮度均衡,可以有效解决单点光源造成局部过曝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整车碰撞试验车载灯光系统,车载灯光系统分阶段采用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两种供电方式,在准备试验阶段采用第二电源使用,试验阶段采用V口锂电池作为第一电源供电,从根本上解决了ESP数控电源亏电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整车碰撞试验车载灯光系统,车载灯光系统配备遥控器,可以实现远距离调节车载灯光系统,方便灵活。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整车碰撞试验车载灯光系统组成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灯光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10.灯光装置、11.输入连接线;

20.电源装置、21.第一电源、22.第二电源;

30.控制装置、31.控制器、32.接收器、33.输出连接线、34.电源输入接口;

40.散热装置;

50.遥控器;

60.AC/DC适配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整车高速碰撞试验过程中,车载灯光系统为车载高速摄像系统提供灯光亮度条件,车载灯光系统需要保证灯光覆盖角度全面,才能保证车载高速摄像系统需要的采集的碰撞后假人的运动状态、座椅的滑动、安全气囊的展开时间和状态的画面质量。

参阅图1,本实施列提供一种整车碰撞试验车载灯光系统,应用于整车碰撞试验,为车载摄像系统提供灯光亮度条件,可以有效解决车载灯光系统灯光角度覆盖不全以及灯光电源亏电的问题。所述车载灯光系统包括:灯光装置10、电源装置20、控制装置30以及遥控器50。

所述灯光装置10安装于试验车辆驾驶室内顶棚,目前所有的车载高速摄像系统在车内的摄像角度均为平视或俯视角度,这种方式的摄录需要对驾驶舱空间照明最大化才能记录清晰,所以将所述灯光装置10安装于试验车辆驾驶室内顶棚,可以保证照明角度是最大化的,将要记录的范围全部照亮。

参阅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灯光装置10采用LED柔性布灯,LED柔性布灯由多点LED光源组成,其覆盖面积较大,亮度均衡,可以有效解决单点LED光源造成局部过曝的问题。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灯光装置10通过自粘带连接于试验车辆内部顶棚。由于柔性布灯柔软轻便的特点,可以使用自粘带紧密粘贴于汽车顶棚中部区域,合理利用了车内狭小空间,将所述车载灯光系统与车载摄像系统分开单独安装,避免了因传统车载灯光系统支架体积过大导致在高速碰撞试验恶劣环境下的损坏,布置更加灵活。

所述电源装置20为所述灯光装置10供电,所述电源装置20包括第一电源21和第二电源22,整车碰撞试验包括准备阶段以及试验阶段,通常安装所述车载灯光系统与车载高速摄像系统处于所述准备阶段的后期,目前,由于所述车载灯光系统与车载高速摄像系统共用一个ESP数控电源,当由不可抗力因素导致车载灯光系统与车载高速摄像系统调试时间过长时,ESP数控电源容易发生亏电,无法正常供电,ESP数控电源充电需要30分钟才满足试验要求,此过程大大增加了不必要的工作时间,降低工作效率,因此,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准备阶段时,所述灯光装置10采用所述第二电源22供电;在所述试验阶段,所述灯光装置10采用所述第一电源21供电。

在一个实施例中,由于所述灯光装置10在照明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容易造成设备损坏,因此,所述灯光装置10背面设置有散热装置40。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散热装置40为粘贴于所述灯光装置10背面的散热铜箔,所述散热铜箔整张粘贴于所述灯光装置10背面,相比以往的通过安装散热风扇作为散热装置,使用所述散热铜箔散热面积大,散热效果好,同时安装方便,节约安装空间。

参阅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30配置具有控制器31和接收器32,用于接收所述遥控器50信号,所述控制器31通过输出连接线33与所述灯光装置10的输入连接线11电连接,并对所述灯光装置10进行控制,可调节所述灯光装置10的亮度以及关闭。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控制器31上设置有电源输入接口34,用于连接所述第二电源22,所述控制器31还连接有V口锂电池作为所述第一电源21。

所述控制器31可选择的通过V口锂电池或者外接电源作为输入电源为所述灯光装置10供电。

在所述准备阶段,所述灯光装置10采用所述第二电源22供电时,由于所述第二电源22采用ESP数控电源,输出的为交流电,因此所述控制器31的所述电源输入接口34通过AC/DC适配器60与所述第二电源22连接。

所述遥控器50与所述控制装置30的接收器32信号连接,所述控制装置30通过2.4G天线接收所述遥控器50的信号。

应用本实施列提供的一种整车碰撞试验车载灯光系统进行试验时:

首先将所述灯光装置10通过自粘带紧密粘贴于试验车辆驾驶室的顶棚中央,保证灯光照射角度覆盖全面。

然后将所述控制装置30的所述输出连接线33与所述灯光装置10的输入连接线11连接,再将所述控制装置30的电源输入接口34通过AC/DC适配器60与所述电源装置20的第二电源22连接。

在所述准备阶段,通过调节所述控制器31,选择通过所述第二电源22即原有的ESP数控电源对所述灯光装置10供电,进行安装调试工作。

在所述试验阶段,通过所述调节所述控制器32,选择通过所述第一电源21既V口锂电池对所述灯光装置10供电,进行试验工作。

试验员根据试验需要调节所述遥控器50,所述控制装置30通过所述的接收器32的2.4G天线接收所述遥控器50的信号,所述控制器31识别到控制信号后,调节所述灯光装置10的开闭以及亮度。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技术分类

06120116145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