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横编织机的三角装置、手套机及编织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8:26


一种横编织机的三角装置、手套机及编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脑编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横编织机的三角装置、手套机及编织方法。

背景技术

市面上的常规针织手套机中的导针机头组件参与编织分为三种:1.从橡筋三角开始编织;2.从起针三角开始编织;3.反向进行封口编织,其结构基本只有两种,第一种:只具备正向起针功能,其反向起针仅用于封口。在正向起针过程中,织针针脚的运行轨迹是:先沿橡筋三角的斜面上升并直至最高点,然后沿橡筋密度三角的斜面下降至其底部,接着沿正向起针三角的斜面上升至最高点,之后沿三角轨道下降,下降至正向密度三角所在位置后沿正向密度三角的斜面继续下降至其底部,以完成一个单向先织入橡筋后织入纱线的编织。

第二种:同时具备正向起针和反向起针功能,这种针织手套机业内称为提花手套机或电脑横机。如若在同一针织横列中,在正向起针后还要进行反向起针,则织针针脚的运行轨迹是:在通过橡筋密度三角的底部后还要通过反向密度三角的底部进行运动。该工作方式虽然可以实现反向起针,但是这样势必会加大吃入橡筋线织针的下降幅度,进而会导致橡筋线的断裂或手套罗纹部位大小和松紧不可控。

因此,行业内的针织手套机在编织罗纹部位时一般是不实施反向起针的工作方式的,即使需要进行反向起针,也会采用如下几种方式:

1、在实施反向起针的同一个针织横列中不进行橡筋线的编织(行业术语称为折行);

2、如若需要在反向起针过程中兼顾橡筋线的编织,为防止橡筋线出现断裂或影响罗纹部的编织质量,只能大幅调高反向密度三角,使反向密度三角的底部和橡筋密度三角的底部达到一样的高度,以使得反向密度三角不会改变已经吃入橡筋线织针的下降幅度。但是这样会导致该针织横列中纱线的编织密度很高,无法实现正常的编织。

综上所述,普通的针织手套机或针织横机在编织罗纹部的同一针织横列中无法正常的实现既要反向起针编织又要进行橡筋线的编织,因此无法很好的适用于双向同步编织的加工模式。针对该问题,申请号为202210746452.9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手套罗纹部双向编织的导针机头组件,其包括安装板以及安装在其上的导针组件,导针组件包括橡筋导针结构和纱线导针结构等,通过改进导针机头组件,使得针织手套机在对手套的罗纹部进行编织时,可以实现同时正向起针及反向起针,极大的提升了针织手套机的产能。

然而该技术方案由于其自身结构的限制,无法在双向编织和单面编织中灵活转换,依然存在无法很好提高手套加工效率的问题;且织入的橡筋线只能参与下一行的纱线编织,由此导致橡筋线的受力通道和受力时间大大增长,而橡筋线长期受力容易导致橡筋线断裂、跳针,影响橡筋编织效果,编织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横编织机的三角装置、手套机及编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横编织机的三角装置,包括三角底板、设置在所述三角底板一端面的纱线导针机构和橡筋导针机构,

所述纱线导针机构包括中间三角、织针三角、第一起针三角、第二起针三角、第一密度三角和第二密度三角,所述中间三角设置在所述三角底板的中部,第一起针三角设置在所述中间三角的一侧,所述第二起针三角设置在所述中间三角的另一侧,

所述第一起针三角能够沿所述三角底板的厚度方向独立伸缩,具有全高位置和齐平位置,所述第一密度三角能够沿所述中间三角一侧的贯穿斜槽移动;

所述第二起针三角能够沿所述三角底板的厚度方向独立伸缩,所述第二密度三角能够沿所述中间三角的另一侧的贯穿斜槽移动;

所述中间三角能够沿所述三角底板的厚度方向独立伸缩,具有全高位置和半高位置;

所述橡筋导针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起针三角远离所述中间三角的一侧,包括橡筋三角和橡筋导向三角,所述橡筋三角能够沿所述三角底板的厚度方向独立伸缩,具有半高位置和齐平位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起针三角、所述第一密度三角、所述织针三角、所述第二起针三角、所述第二密度三角与处于全高位置的所述中间三角形成第一双向导针通道;

所述第一起针三角、所述第一密度三角、所述织针三角、所述第二起针三角、所述第二密度三角与处于半高位置的所述中间三角形成第二双向导针通道;

所述第二起针三角、处于全高位置的所述中间三角、所述织针三角和所述第一密度三角形成第一单向导针通道;

处于半高位置的所述橡筋三角与所述第二起针三角、所述中间三角和所述第一密度三角形成先织入橡筋后织入纱线的第二单向导针通道。

优选地,所述橡筋三角处于齐平位时,所述第二密度三角在所述三角底板的厚度方向上的投影与所述橡筋三角在所述三角底板的厚度方向上的投影部分重叠;

所述第二密度三角沿所述三角底板上的贯穿斜槽移动,使得所述第二密度三角在所述三角底板的厚度方向上的投影与所述橡筋三角在所述三角底板的厚度方向上的投影错位,所述橡筋三角能够上升至半高位置。

优选地,横编织机的三角装置还包括第一回针组件和第二回针组件,所述第一回针组件和所述第二回针组件设于所述纱线导针机构的两侧;

所述第一回针组件形成有第一回针路径,所述第二回针组件形成有第二回针路径,所述第一回针路径和所述第二回针路径的最高处均高于所述织针三角,并使织针针踵回位的高度相同。

优选地,所述第二回针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橡筋导向三角顶面的第二回针结构,所述第二密度三角位于最高处时顶面的高度不高于所述第二回针结构的高度。

优选地,所述第二回针结构包括第一抬针面、第二回针面和第二抬针面,所述第二回针面为高度一致的平面,所述第一抬针面和所述第二抬针面均具有高端和底端,所述第一抬针面的高端与所述第二抬针面的高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回针面的两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抬针面的高端与低端之间的连线与所述第二回针面之间的夹角范围为15-40°,所述第二抬针面的高端与低端之间的连线与所述第二回针面之间的夹角范围为15-40°。

优选地,所述三角底板靠近所述第一密度三角的一侧或靠近所述橡筋导向三角的另一侧设有压针三角,所述压针三角沿竖向开设在所述三角底板上的压针滑槽升降设置,并与所述第一密度三角或所述橡筋导向三角的侧壁抵接。

优选地,横编织机的三角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三角底板另一端面的三角控制机构,所述三角控制机构包括联动控制所述第一起针三角和所述中间三角的第一控制组件、联动控制所述第一密度三角和所述压针三角的第二控制组件、联动控制第二密度三角和橡筋三角的第三控制组件。

优选地,所述第一起针三角包括位于背面且贯穿所述三角底板的第一销子,所述第一控制组件包括第一起针推脚,所述第一起针推脚与所述三角底板的背面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起针推脚靠近所述第一销子的一端设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一销子包括能够延伸到所述第一起针推脚上的第一抵接部,

所述第一起针推脚转动,使得所述第一斜面能够插入所述第一抵接部和所述三角底板的背面之间,并将所述第一抵接部顶推到所述第一起针推脚的最高处,所述第一起针三角位于齐平位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销子与所述三角底板的背面之间设有使所述第一起针三角具有由齐平位置复位到全高位置的趋势的第一复位弹簧;

所述第一起针推脚与所述三角底板的背面连接有使所述第一起针推脚具有回到初始位置的趋势的第二复位弹簧。

优选地,所述中间三角包括位于背面且贯穿所述三角底板的第二销子,所述第一控制组件包括半针推脚;所述半针推脚与所述三角底板的背面转动连接,所述半针推脚靠近所述第二销子的一端设有第二斜面和第一高面,所述第二销子包括能够延伸到所述半针推脚上的第二抵接部,

所述半针推脚转动,使得所述第二抵接部与所述第二斜面相切或与所述第二斜面分离时,所述中间三角位于全高位置;所述第二抵接部与所述第一高面接触时,所述中间三角位于半高位置。

优选地,所述半针推脚还包括第三斜面和第一凹面,所述第二斜面和所述第三斜面相背设置,所述第一高面与所述第二斜面的最高处以及所述第三斜面的最高处相连形成第一凸台,所述第三斜面的最低处与所述第一凹面连接形成第一凹槽,所述第二抵接部位于第一凹槽时,所述中间三角位于全高位置,所述第二抵接部位于所述第一凸台时,所述中间三角位于半高位置。

优选地,所述第二销子与所述三角底板的背面之间设有使中间三角具有由半高位置复位到全高位置的趋势的第三复位弹簧;

所述半针推脚与所述三角底板的背面之间连接有使所述半针推脚具有回到初始位置的趋势的第四复位弹簧。

优选地,所述三角底板的背面设于与所述第一密度三角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第一密度三角沿所述贯穿斜槽移动的第一滑动座,还设有与所述压针三角连通用于带动所述压针三角沿所述压针滑槽移动的第二滑动座,

所述第二控制组件包括第一密度推脚和连杆,所述第一密度推脚一端与所述三角底板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动座转动连接,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密度推脚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动座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滑动座和所述三角底板的背面设有使所述第一滑动座具有回到初始位置的趋势的第五复位弹簧;

所述第二滑动座与所述三角底板的背面设有使所述第二滑动座具有回到初始位置的趋势的第六复位弹簧。

优选地,所述三角底板的背面固定有安装座,所述橡筋三角的背面设有穿出所述安装座的第三销子,所述第三销子的侧面延伸出第三抵接部;

所述三角底板的背面设有与所述第二密度三角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第二密度三角沿所述贯穿斜槽移动的第三滑动座,所述第三滑动座靠近所述安装座的一端连接有带斜面的压块;

所述第三控制组件包括第二密度推脚,所述第二密度推脚的一端与所述三角底板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压块或所述第三滑动座连接,所述第二密度推脚能够相对所述三角底板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三滑动座靠近或远离所述安装座;

所述第三滑动座远离所述安装座,所述抵接部由所述斜面的高位移向低位,所述橡筋三角由齐平位置移向半高位置;

所述第三滑动座靠近所述安装座,所述抵接部由所述斜面的低位移向高位,所述橡筋三角由半高位置移动至齐平位置。

优选地,所述第三滑动座上连接有使所述第三滑动座具有回到初始位置的趋势的第七复位弹簧;

所述橡筋三角与所述安装座之间设有具有将所述橡筋三角由所述齐平位置推至所述半高位置的趋势的第八复位弹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手套机,包括沿编织方向相对间隔设置的两个针床和设置在所述针床上方的至少两个纱嘴,还包括两个上述的三角装置,其中一个所述三角装置与一个所述针床对应设置,另一个所述三角装置与另一个所述针床对应设置,两个所述三角装置能够各自在所述针床沿同一编织方向作往复运动,与至少一个所述纱嘴配合编织。

优选地,所述针床的下方还设有与所述三角装置中的三角控制机构对应的三角控制驱动机构,

所述三角控制机构包括联动控制所述第一起针三角和所述中间三角的第一控制组件、联动控制所述第一密度三角和压针三角的第二控制组件、联动控制第二密度三角和橡筋三角的第三控制组件;

所述三角控制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一控制组件和所述第三控制组件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二控制组件传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第一顶杆、第二顶杆、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所述第一电机带动所述第一凸轮转动,使得所述第一顶杆具有第一休止位置和至少一个驱动位置,所述第一顶杆位于所述驱动位置时能够驱动所述第一控制组件的第一起针推脚和半针推脚;

所述第一电机带动所述第二凸轮转动,使得所述第二顶杆具有第二休止位置和至少一个驱动范围,所述第二顶杆位于所述驱动范围时能够驱动所述第二控制组件的第一密度推脚。

优选地,所述第一顶杆的驱动位置包括第一驱动位置和第二驱动位置,

所述第一顶杆位于所述第一休止位置时,与所述第一起针推脚和所述半针推脚接触并使所述第一起针推脚和所述半针推脚处于初始位置,所述第一起针三角位于全高位置,所述中间三角位于全高位置;

所述第一顶杆位于所述第一驱动位置时,顶推所述第一起针推脚和所述半针推脚,并使所述第一起针推脚靠近第一抵接部,所述半针推脚的第一高面与第二抵接部抵接,所述第一起针三角处于全高位置,所述中间三角处于半高位置;

所述第一顶杆位于第二驱动位置时,顶推所述第一起针推脚和所述半针推脚,并使所述第一起针推脚的高面与所述第一抵接部抵接,所述半针推脚的第一凹面与所述第二抵接部抵接,所述第一起针三角处于齐平位置,所述中间三角处于全高位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凸轮上设有能够使所述第一顶杆到达所述第一休止位置、所述第一驱动位置和所述第二驱动位置的第一曲线槽;

所述第一顶杆上设有第一斜槽和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轮的中心轴穿过所述第一斜槽且所述第一凸起置于所述第一曲线槽中,所述第一电机转动使得所述第一凸起沿所述第一曲线槽移动,以改变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一凸轮的中心轴的相对位置,驱动所述第一顶杆在所述第一休止位置、所述第一驱动位置和所述第二驱动位置之间移动。

优选地,所述第二顶杆的驱动范围包括第一驱动范围和第二驱动范围,

所述第二顶杆位于所述第二休止位置时,与所述第一密度推脚接触并使所述第一密度推脚处于初始位置,所述第一密度三角和压针三角位于原位;

所述第二顶杆位于所述第一驱动范围时,顶推所述第一密度推脚,所述第一密度三角沿贯穿斜槽移动,所述压针三角在不工作的范围内移动;

所述第二顶杆位于所述第二驱动范围时,顶推所述第一密度推脚,所述第一密度三角沿贯穿斜槽移动,所述压针三角在工作的范围内移动。

优选地,所述第二凸轮上设有能够使所述第二顶杆到达所述第二休止位置、所述第一驱动范围和所述第二驱动范围的第二曲线槽,

所述第二顶杆上设有第二斜槽和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轮的中心轴穿过所述第二斜槽且所述第二凸起置于所述第二曲线槽中,所述第一电机转动使得所述第二凸起沿所述第二曲线槽移动,以改变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第二凸轮的中心轴的相对位置,驱动所述第二顶杆在所述第二休止位置、所述第一驱动范围、所述第二驱动范围之间移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曲线槽的起始端设有第一对准孔,所述第二曲线槽的起始端设有第二对准孔,所述第一对准孔与所述第一凸轮的中心连线和所述第二对准孔与所述第二凸轮的中心连线共线。

优选地,所述第一曲线槽包括由起始端到末端依次连通的曲线段a1,曲线段a2、曲线段a3、曲线段a4和曲线段a5,

所述第二曲线槽包括由起始端到末端依次连通的曲线段b1,曲线段b2、曲线段b3、曲线段b4和曲线段b5,且

所述曲线段a1与所述曲线段b1对应,使得所述第一顶杆位于所述第二驱动位置时,所述第二顶杆位于所述第二驱动范围;

所述曲线段a2与所述曲线段b2对应,使得所述第一顶杆在所述第二驱动位置和所述第一驱动位置之间移动时,所述第二顶杆位于所述第二休止位置;

所述曲线段a3与所述曲线段b3对应,使得所述第一顶杆位于所述第一驱动位置时,所述第二顶杆位于所述第二休止位置;

所述曲线段a4与所述曲线段b4对应,使得所述第一顶杆在所述第一驱动位置和所述第一休止位置之间移动时,所述第二顶杆位于所述第二休止位置;

所述曲线段a5与所述曲线段b5对应,使得所述第一顶杆位于所述第一休止位置时,所述第二顶杆位于所述第一驱动范围中。

优选地,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第三顶杆和第三凸轮,所述第二电机带动所述第三凸轮转动,使得所述第三顶杆具有第三休止位置和至少一个工作位置,所述第三顶杆位于所述工作位置时能够驱动所述第三控制组件的第二密度推脚。

优选地,所述第三顶杆的工作位置包括第一工作范围、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

所述第三顶杆位于所述第三休止位置时,与所述第二密度推脚接触并使所述第二密度推脚处于初始位置,所述第二密度三角位于原位,所述橡筋三角位于齐平位置;

所述第三顶杆位于所述第一工作范围时,顶推所述第二密度推脚使得所述第二密度推脚沿贯穿斜槽移动,所述第二密度三角在密度调节范围内移动,所述橡筋三角位于齐平位置;

所述第三顶杆位于所述第一工作位置时,顶推所述第二密度推脚使得所述第二密度推脚沿贯穿斜槽移动,所述第二密度三角超出密度调节范围,所述橡筋三角处于半高位置;

所述第三顶杆位于所述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橡筋三角处于半高位置,所述第二密度三角与所述橡筋三角形成限定橡筋高度的橡筋导针通道。

优选地,所述第三凸轮上设有能够使所述第三顶杆导到所述第三休止位置、第一工作范围、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的第三曲线槽,

所述第三顶杆上设有第三斜槽和第三凸起,所述第三凸轮的中心轴穿过所述第三斜槽且所述第三凸起置于所述第三曲线槽中,所述第二电机转动使得所述第三凸起沿所述第三曲线槽移动,以改变所述第三凸起与所述第三凸轮的中心轴的相对位置,驱动所述第三顶杆在所述第三休止位置、第一工作范围、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之间移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编织方法,采用上述的手套机,包括如下步骤:

双向全目编织模式:控制所述第一起针三角位于全高位置,所述第二起针三角位于全高位置,控制所述中间三角位于全高位置,控制所述橡筋三角位于齐平位置;

双向吊目编织模式:控制所述第一起针三角位于全高位置,所述第二起针三角位于全高位置,控制所述中间三角位于半高位置,控制所述橡筋三角位于齐平位置;

单向橡筋编织模式:控制所述第一起针三角位于全高位置,所述第二起针三角位于全高位置,控制所述中间三角位于全高位置,控制所述橡筋三角位于半高位置;

单向全目编织模式:控制所述第一起针三角位于齐平位置,所述第二起针三角位于全高位置,控制所述中间三角位于全高位置,控制所述橡筋三角位于齐平位置;

单向吊目编织模式:控制所述第一起针三角位于齐平位置,所述第二起针三角位于全高位置,控制所述中间三角位于半高位置,控制所述橡筋三角位于齐平位置;

带度目调节编织模式:在双向全目编织模式、双向吊目编织模式或单向编织模式的基础上,控制所述第一密度三角或所述第二密度三角沿三角底板上的贯穿斜槽移动设定距离。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提供的横编织机的三角装置、手套机及编织方法,其中横编织机的三角装置的每个三角均可独立移动,第一起针三角、第二起针三角、中间三角、橡筋三角均能够独立沿所述三角底板的厚度方向独立伸缩,在三角底板的厚度方向均具有两个高度的位置,不同三角的不同位置的组合,能够满足不同的编织需求,手套机能够实现包括但不限于双向全目编织、双向吊目编织模式、双向缝口编织、单向橡筋编织、单向全目编织、单向吊目编织等模式,还能够调节编织密度和压针高度,且能够简单地实现多个编织模式的灵活切换,极大的提升了手套机的产能,丰富了生产灵活性和多样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两个三角装置安装在针床上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两个三角装置在行程上错位。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其中一个三角装置的正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其中一个三角装置的背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三角装置的正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三角装置的背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控制组件与第一起针三角和中间三角的配合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控制组件与第二密度三角和橡筋三角的配合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滑动座和压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橡筋三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组件的俯视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组件与三角装置的配合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凸轮和第一顶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凸轮上的第一曲线槽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凸轮和第二顶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凸轮上的第二曲线槽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驱动机构与三角装置的配合示意图,其中,第一顶杆位于第二驱动位置,第二顶杆位于第二休止位置。

图18为图17中的第一起针三角与中间三角的俯视示意图,其中,中间三角处于全高位置,第一起针三角处于齐平位置。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驱动机构与三角装置的配合示意图,其中,第一顶杆位于第二驱动位置,第二顶杆位于第二驱动范围的最高处。

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驱动机构与三角装置的配合示意图,其中,第一顶杆位于第一驱动位置,第二顶杆位于第二休止位置。

图21为图20中的第一起针三角与中间三角的俯视示意图,其中,中间三角处于半高位置,第一起针三角处于全高位置。

图2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驱动机构与三角装置的配合示意图,其中,第一顶杆位于第一休止位置,第二顶杆位于第二休止位置。

图23为图22中的第一起针三角与中间三角的俯视示意图,其中,中间三角处于全高位置,第一起针三角处于全高位置。

图2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驱动机构与三角装置的配合示意图,其中,第一顶杆位于第一休止位置,第二顶杆位于第一驱动范围中。

图2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控制组件与第二驱动组件的配合示意图,26a为第一顶杆处于第一休止位置,第二密度三角处于初始位置,橡筋三角处于齐平位,26b为第一顶杆处于第一驱动位置,第二密度三角沿三角底板上的贯穿斜槽远离橡筋三角,橡筋三角处于半高位置。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导针机头;2、第二导针机头;

10、三角底板;101、贯穿斜槽;102、压针滑槽;103、第一滑动座;104、第二滑动座;105、第五复位弹簧;106、第六复位弹簧;107、第三滑动座;108、第七复位弹簧;109、安装座;

11、中间三角;111、第二销子;112、第二抵接部;113、第三复位弹簧;

12、第一起针三角;121、第一销子;122、第一抵接部;123、第一复位弹簧;

13、第二起针三角;

14、第一密度三角;

15、第二密度三角;151、第一导向块;

16、橡筋三角;161、第三销子;162、第三抵接部;163、第八复位弹簧;164、本体;165、三角部;166、外缘部;167、走针侧壁;168、限位块;

17、橡筋导向三角; 171、第二导向块;

18、压针三角; 19、织针三角;

20、第一回针组件;21、第一回针路径;22、第一回针三角;221、第一回针面;222、第一导向面;223、第二导向面;23、第一拦针三角;231、第一拦针面;232、第一引导面;233、第二引导面;24、下凹面;

30、第二回针组件;31、第二回针路径;32、第一抬针面;33、第二回针面;34、第二抬针面;35、第二拦针三角;

40、织针;41、挺针片针踵;42、回针针踵;

50、第一控制组件;51、第一起针推脚;511、第一斜面;512、第一顶推件;513、第二复位弹簧;52、半针推脚;521、第二顶推件;522、第二斜面;523、第一高面;524、第三斜面;525、第一凹面;526、第四复位弹簧;

60、第二控制组件;61、第一密度推脚;611、第三顶推件;62、第三连杆;

70、第三控制组件;71、第二密度推脚;711、第四顶推件;712、第一连杆;713、第二连杆;72、压块;721、第四斜面;

80、第一驱动组件;81、第一电机;82、第一凸轮;821、第一曲线槽;822、第一对准孔;83、第二凸轮;831、第二曲线槽;832、第二对准孔;84、第一顶杆;841、第一凸起;842、第一斜槽;85、第二顶杆;851、第二凸起;852、第二斜槽;

90、第二驱动组件;91、第二电机;92、第三凸轮;921、第三曲线槽;93、第三顶杆;931、第三凸起;932、第三斜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附图1至附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横编织机的三角装置,三角装置的作用在于与针床配合编织织物,当应用在手套机中时,一般包括两个横编织机的三角装置,分别称为第一导针机头1和第二导针机头2,第一导针机头1用于编织手套的第一面,第二导针机头2用于编织手套的第二面,且如附图1所示,第一导针机头1和第二导针机头2设置在针床上时,三角的正面朝向针床,能够沿编织方向作同方向的往复编织运动,以同时编织第一面和第二面;第一面和第二面在编织状态下为相对设置,对应的第一导针机头1和第二导针机头2也是相对设置,应用在编织设备中时,编织设备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两个针床,两个针床分别沿编织方向延伸,第一导针机头1对应一个针床编织第一面,第二导针机头2对应另一个针床编织第二面。第一面包括竖向依次连接的若干第一线圈行,每个第一线圈行包括横向依次连接的若干第一线圈,第二面包括竖向依次连接的若干第二线圈行,每个第二线圈行包括横向依次连接的若干第二线圈。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的竖向可以是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也可以非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横向可以是水平方向,也可以非水平方向,且竖向与横向之间的角度可以是直角,也可以是非直角。第一导针机头1和第二导针机头2沿编织方向作同方向的往复编织运动时,第一导针机头1和第二导针机头2可同步,则进行缝口编织,第一导针机头1和第二导针机头2将第一面和第二面的端部缝合,第一导针机头1和第二导针机头2错位设定行程,则为独立编织对应面,第一导针机头1独立编织第一面,第二导针机头2独立编织第二面,而后在边缘接合处相接,将第一面和第二面的侧边连接在一起。编织方向包括平行且方向相反的第一编织方向和第二编织方向,编织方向为手套机的编织方向,一般为用户正面对手套机时,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的方向。

为实现第一导针机头1和第二导针机头2的编织功能,三角装置均包括三角底板10、设置在三角底板10一端面的纱线导针机构和橡筋导针机构,纱线导针机构用于编织手套的手指和手掌部位,橡筋导针机构和纱线导针机构配合编织手套的罗口部位。具体的,纱线导针机构包括中间三角11、织针三角19、第一起针三角12、第二起针三角13、第一密度三角14和第二密度三角15,中间三角11设置在三角底板10的中部,第一起针三角12设置在中间三角11的一侧,第二起针三角13设置在中间三角11的另一侧,中间三角11又名中山三角,其作用为顶针,织针三角19又名人字三角,其作用为限制织针40的最高位置,并对织针40进行导向,第一起针三角12和第二起针三角13均为起针三角,当三角装置中的三角的正面朝向用户时,如附图2所示,中间三角11位于三角底板10的中间,织针三角19位于中间三角11的上方,并间隔设置,第一起针三角12位于中间三角11的左侧,因此也可被称为左起针三角,第一密度三角14对应间隔设置在第一起针三角12的上方,因此也可被称为左密度三角,第二起针三角13位于中间三角11的右侧,因此也可被称为右起针三角,第二密度三角15对应间隔设置在第二起针三角13的上方,因此也可被称为右密度三角。

本实施例中,第一起针三角12能够沿三角底板10的厚度方向独立伸缩,具有全高位置和齐平位置,第一密度三角14能够沿中间三角11一侧的贯穿斜槽101移动;第二起针三角13能够沿三角底板10的厚度方向独立伸缩,第二密度三角15能够沿中间三角11的另一侧的贯穿斜槽101移动;中间三角11能够沿三角底板10的厚度方向独立伸缩,具有全高位置和半高位置;由此能够组合出多种编织模式,且能够轻松实现单向编织和双向编织的切换。

本实施例中的三角装置中的橡筋导针机构用于与纱线导针机构配合实现橡筋编织,第一导针机头1和第二导针机头2中均具有橡筋导针机构,橡筋导针机构设置在第二起针三角13远离中间三角11的一侧,包括橡筋三角16和橡筋导向三角17,橡筋三角16能够沿三角底板10的厚度方向独立伸缩,具有半高位置和齐平位置,与纱线导针机构配合实现更多的编织模式,且当需要橡筋编织时,为先织入橡筋后织入纱线的模式,橡筋不易断裂或跳针。

本实施例的齐平位置指的是,三角的正面与三角底板10的正面齐平,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安装时,由于加工误差或装配误差,三角的正面与三角底板10正面无法完全齐平,齐平位置实际为存在可接受误差的基本齐平。需要注意的是,处于齐平位置的三角不参与编织,也就无法形成导针通道。

本实施例的半高位置指的是,三角突出于三角底板10的高度能够使低针从三角表面跨过,高针需沿三角的导针面(边缘)进入导针通道的高度;本实施例的全高位置指的是,三角突出于三角底板10的高度能够使得高针和低针均沿三角的导针面(边缘)进入导针通道的高度的高度。第一起针三角12、中间三角11的全高位置的高度基本统一,中间三角11和橡筋三角16的半高位至的高度基本统一。半高位置以全高位置为对比,半高位置的高度可为全高位置的35%-65%,例如:当全高位置的的高度为4±0.5mm,半高位置的高度为2±0.5mm。

基于上述结构,本实施例的三角装置中,第一起针三角12、第一密度三角14、织针三角19、第二起针三角13、第二密度三角15与处于全高位置的中间三角11形成第一双向导针通道。具体的,以第一导针机头1为例,如附图1所示,当第一导针机头1沿第一编织方向移动,织针40的针踵由第一起针三角12和第一密度三角14之间进入导针通道,沿第一起针三角12的导针面上升,而后沿中间三角11通过其顶点,再由织针三角19控制并对织针40导向,使得织针40的针踵沿织针三角19下降,再沿第二密度三角15继续下降,调整第二密度三角15的高度即可调整度目值,最后,织针40的针踵从第二密度三角15的底部通过,走出导针通道,该导针通道为一个方向的全目导针通道;当第一导针机头1沿第二编织方向移动,织针40的针踵由第二起针三角13和第二密度三角15之间进入导针通道,沿第二起针三角13的导针面上升,而后沿中间三角11通过其顶点,再由织针三角19控制并对织针40导向,使得织针40的针踵沿织针三角19下降,再沿第一密度三角14继续下降,调整第一密度三角14的高度即可调整度目值,最后,织针40的针踵从第一密度三角14的底部通过,走出导针通道,该导针通道为另一个方向的全目导针通道;从而实现第一导针机头1在第一编织方向上和第二编织方向上均能够编织,由此第一导针机头1具有第一双向导针通道,即双向全目导针通道,如附图2中所示,此时,橡筋三角16处于齐平位置,不参与编织,针踵直接越过橡筋三角16。

基于上述结构,第一起针三角12、第一密度三角14、织针三角19、第二起针三角13、第二密度三角15与处于半高位置的中间三角11形成第二双向导针通道;第二双向导针通道可为双向吊目导针通道。以第一导针机头1为例,具体的,当第一导针机头1沿第一编织方向移动,织针40的针踵由第一起针三角12和第一密度三角14之间进入导针通道,沿第一起针三角12的导针面上升,由于中间三角11处于半高位置,低针的织针40针踵不受阻拦,横跨过中间三角11,而后沿第二密度三角15继续下降,调整第二密度三角15的高度即可调整度目值,最后,织针40的针踵从第二密度三角15的底部通过,走出导针通道,该导针通道为一个方向的吊目导针通道;当第一导针机头1沿第二编织方向移动,织针40的针踵由第二起针三角13和第二密度三角15之间进入导针通道,沿第二起针三角13的导针面上升,由于中间三角11处于半高位置,低针的织针40针踵不受阻拦,横跨过中间三角11,再沿第一密度三角14继续下降,调整第一密度三角14的高度即可调整度目值,最后,织针40的针踵从第一密度三角14的底部通过,走出导针通道,该导针通道为另一个方向的吊目导针通道;从而实现第一导针机头1在第一编织方向上和第二编织方向上均能够进行吊目编织,由此第一导针机头1具有第二双向导针通道,即双向吊目导针通道,如附图2中所示,此时,橡筋三角16处于齐平位置,不参与编织,针踵直接越过橡筋三角16。

上述结构中,第一起针三角12和第二起针三角13均能够沿三角底板10的厚度方向独立伸缩,第一起针三角12(左起针三角)可主动从全高位置移动至齐平位置,第二起针三角13(右起针三角)可主动从全高位置移动至齐平位置,也可为受针踵作用被动从全高位置移动至齐平位置。为简化三角装置的结构,本实施例中,第二起针三角13为受针踵作用被动从全高位置移动至齐平位置,具体结构与常规技术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上述结构,第二起针三角13、处于全高位置的中间三角11、织针三角19和第一密度三角14形成第一单向导针通道,第一起针三角12主动处于齐平位置,不参与编织;以第一导针机头1为例,具体的,当第一导针机头1沿第二编织方向移动,织针40的针踵由第二起针三角13和第二密度三角15之间进入导针通道,沿第二起针三角13的导针面上升,由于中间三角11处于半高位置,低针的织针40针踵不受阻拦,横跨过中间三角11,再沿第一密度三角14继续下降,调整第一密度三角14的高度即可调整度目值,最后,织针40的针踵从第一密度三角14的底部通过,走出导针通道,此时,橡筋三角16处于齐平位置,不参与编织,针踵直接越过橡筋三角16;而由于第一起针三角12处于齐平位置,当第一导针机头1沿第一编织方向移动时,无法起针,针踵从第二起针三角13的斜面上压过,将第二起针三角13从全高位置移动至齐平位置,而后针踵直接越过橡筋三角16,第一导针机头1换向后继续沿第二编织方向移动编织,重复上述步骤,第一单向导针通道即为单向全目导针通道。

基于上述结构,处于半高位置的橡筋三角16与第二起针三角13、中间三角11和第一密度三角14形成先织入橡筋后织入纱线的第二单向导针通道。以第二导针机头2为例,如附图4所示,橡筋三角16处于半高位置,第二导针机头2沿第二编织方向移动,织针40的针踵由橡筋三角16和橡筋导向三角17之间进入导针通道,并沿橡筋三角16的起针面上升,到达橡筋三角16的顶点后沿第二密度三角15下降,进入第二起针三角13和第二密度三角15之间,沿第二起针三角13的起针面上升,而后沿中间三角11通过其顶点,再由织针三角19控制并对织针40导向,使得织针40的针踵沿织针三角19下降,再沿第一密度三角14继续下降,调整第一密度三角14的高度即可调整度目值,最后,织针40的针踵从第一密度三角14的底部通过,走出导针通道,第二单向导针通道即为单向橡筋编织通道。此时,若第二导针机头2沿第一编织方向移动,则可控制橡筋三角16主动处于齐平位置,避免针踵撞击到橡筋三角16。

综上,本实施例的三角装置不仅能够进行双向全目编织,双向吊目编织,还能进行单向全目编织和单向橡筋编织,编织功能更多样,编织效率更高,且在不需要橡筋编织时,织针40的针踵不会与橡筋三角16接触,避免对针踵的磨损和无效行程,减少对编织物的影响。另一方面,当橡筋三角16处于半高位置时,当第一导针机头1或第二导针机头2沿第二编织方向移动时,与橡筋对应的织针40针踵会先进入橡筋三角16和橡筋导向三角17之间,而后再进入第二起针三角13和第二密度三角15之间,由此实现先织入橡筋后织入纱线的第一导针通道,由此,橡筋能够在本行直接织入纱线线圈中,而不是等到下一行再织入纱线线圈,橡筋不易断裂或跳针。橡筋三角16处于半高位置进行橡筋编织时,第二密度三角15还能用于调整橡筋走针的高度,使得橡筋能够与沉降片的插线口精准配合,避免橡筋撞上沉降片的插脚而断裂,由此从多方面降低了橡筋断裂的概率。

优选地,如附图2所示,橡筋三角16处于齐平位置时,第二密度三角15在三角底板10的厚度方向上的投影与橡筋三角16在三角底板10的厚度方向上的投影部分重叠;第二密度三角15能够沿三角底板10上的贯通斜槽移动,使得第二密度三角15在三角底板10的厚度方向上的投影与橡筋三角16在三角底板10的厚度方向上的投影错位,橡筋三角16能够上升至半高位置,上移后的第二密度三角15的部分结构在三角底板10的高度方向上与橡筋三角16间隔设置,形成橡筋导针通道的一部分,由此也使得第二密度三角15能够调整橡筋走针的高度。本实施例在不增大三角底板10的尺寸的前提下,在靠近第二密度三角15的地方设置橡筋三角16,由此不会增加现有的编织行程,第一导针机头1和第二导针机头2的结构更为紧凑,提高了编织效率。

优选地,三角底板10靠近第一密度三角14的一侧或靠近橡筋导向三角17的另一侧设有压针三角18,压针三角18沿竖向开设在三角底板10上的压针滑槽102升降设置,并与第一密度三角14或橡筋导向三角17的侧壁抵接。如附图2所示的第一导针机头1中,压针三角18设置在三角底板10靠近第一密度三角14的一侧,并与第一密度三角14抵接;如附图4所示的第二导针机头2中,压针三角18设置在三角底板10靠近橡筋导向三角17的一侧,并与橡筋导向三角17抵接。而后如附图1所示,当第一导针机头1和第二导针机头2安装在手套机中,压针三角18朝向手机套的同一方向。

基于上述的双向编织模式,本实施例的三角装置还包括第一回针组件20和第二回针组件30,第一回针组件20和第二回针组件30设于纱线导针机构的两侧;第一回针组件20形成有第一回针路径21,第二回针组件30形成有第二回针路径31,第一回针路径21和第二回针路径31的最高处均高于织针三角19,并使织针40针踵回位的高度相同,从而保证三角装置沿第一编织方向或第二编织方向进行编织时,织针40的针踵在进入导针通道前或离开导针通道后,都能够被第一回针组件20或第二回针组件30校正,使织针40的针踵回至一定的高度,且保持统一,从而保证编织线圈的一致性和织物的编织质量。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回针路径21和第二回针路径31均位于织针三角19上方,因而形成第一回针路径21和第二回针路径31的第一回针组件20和第二回针组件30安装在三角底板10的两侧的偏上方,而不是位于三角底板10的两侧靠中间的位置,由此,可以缩短三角底板10的横向体积,三角装置的结构可以更紧凑;织针40上具有两个针踵,一个为位于下方的挺针片针踵41,另一个位于上方的回针针踵42,本实施例中,与第一回针组件20和第二回针组件30接触回针的针踵并不是进入导针通道的挺针片针踵41,而是位于挺针片上方的回针针踵42,回针针踵42在整个编织过程中的使用频率较低,因而受到的冲击较少,采用回针针踵42进行回针,可以减少挺针片针踵41与三角装置的碰撞,降低挺针片针踵41的损伤,增加织针40的使用寿命。

如附图2所示的具体示例,第一导针机头1上的第一回针组件20位于压针三角18和第一密度三角14之间,具体的,第一回针组件20包括第一回针三角22和第一拦针三角23,其中第一拦针三角23下端具有第一拦针面231,第一回针三角22上端具有导向面和第一回针面221,导向面倾斜设置,导向面的高端与第一回针面221连接,导向面用于对回针针踵42进行导向,使其通过导向面能够稳定的运动至第一回针面221上,但是回针针踵42通过导向面运动之后,由于惯性会继续沿导向面的切线方向移动,而后回针针踵42会与第一拦针面231相接触,从而阻止回针针踵42继续沿着导向面的方向继续运动,使回针针踵42到达第一回针面221所处的高度,并沿着第一回针面221水平运动一段距离,从而使参与编织的织针40在进入或者脱离编织区域后能够稳定地处于一致的高度上,保证了编织线圈的一致性;其中第一回针组件20内第一回针面221高于织针三角19的最高点,即回针路径位于织针三角19的上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三角底板10的横向体积。

具体的,导向面包括第一导向面222和第二导向面223,第一导向面222倾斜向上设置,第二导向面223倾斜向下设置,第一导向面222、第一回针面221和第二导向面223从左到右依次连接,使用时,回针针踵42相对于第一回针三角22无论从左向右运动还是从右向左,由于其他因素导致部分回针针踵42所处的高度低于第一回针面221高度时,其针踵会通过第一导向面222或第二导向面223的引导,然后再经过第一拦针面231的阻挡,最终运动至第一回针面221,而后稳定沿着第一回针面221运动,使得进入或者脱离编织区域的织针40均处于同一高度上,保证编织物线圈的一致性。

具体的,第一拦针三角23下端还具有第一引导面232和第二引导面233,第一引导面232倾斜向下设置,第二引导面233倾斜向上设置,第一引导面232、第一拦针面231和第二引导面233从左到右依次连接,回针针踵42相对于第一回针三角22无论是从左向右运动还是从右向左,由于其他因素导致部分回针针踵42所处的高度高于第一回针面221高度时,仍能在第一引导面232和第二引导面233的引导下,向下压针踵,从而回针针踵42能够稳定进入第一回针路径21内,最终与第一回针面221接触并沿着第一回针面221运动。例如,如图2所示,第一回针组件20位于第一密度三角14的左侧时,回针针踵42相对于三角底板10从左向右运动时,部分织针40会因为惯性、针槽的松紧、纱线的张力强弱会引起上下串针,从而回针针踵42的高度会低于或者高于第一回针面221,从而回针针踵42会在第一引导面232或者第一导向面222的导向下,运动至第一回针面221;回针针踵42相对于三角底板10从右向左运动时,由于第一密度三角14的密度调节,走出导针通道的织针40高度较低或较高,回针针踵42的高度会低于或者高于第一回针面221,回针针踵42会在第二引导面233或者第二导向面223的导向下,运动至第一回针面221。

优选地,如附图2所示,第一引导面232的倾斜角度A设置为30-60°,第二引导面233的倾斜角度B设置为30-60°,若第一引导面232和第二引导面233的倾斜角度太小,第一引导面232和第二引导面233较为缓和,虽然对回针针踵42的保护较好,会导致整体编织行程太长,若第一引导面232和第二引导面233的倾斜角度过大时,虽可缩小整体的编织行程,但也会导致三角装置在沿编织方向快速移动时,回针针踵42快速上升或下降,横向冲击力变大,容易会引起打针和针踵磨损严重的问题,因此,上述范围内的倾斜角度,能够保护回针针踵42,保证其使用寿命,并适当缩短整体编织行程;更优的,第一引导面232和第二引导面233的倾斜角度设置为45°。

第二回针组件30的结构有多种。其中一个实施例,在附图2所示的第一导针机头1中,第二回针组件30包括设置在橡筋导向三角17顶面的第二回针结构,第二密度三角15位于最高处时顶面的高度不高于第二回针结构的高度,避免回针针踵42撞击第二密度三角15。第二回针组件30的设置原则与第一回针组件20的相同,且由于第二密度三角15的右侧空间较大,第二回针组件30的第二回针结构的横向宽度较大,坡度较缓。

具体的,第二回针结构包括第一抬针面32、第二回针面33和第二抬针面34,第二回针面33为高度一致的平面,第一抬针面32和第二抬针面34均具有高端和底端,第一抬针面32的高端与第二抬针面34的高端分别与第二回针面33的两端连接,第二回针面33的高度与第一回针面221的高度一致,由于第一抬针面32和第二抬针面34的设置,不论第一导针机头1是沿第一编织方向移动,还是沿第二编织方向移动,都会被引导至第二回针面33,从而保证回针高度一致。

优选地,如附图2所示,第一抬针面32的高端与低端之间的连线与第二回针面33之间的夹角C的范围为15-40°,第二抬针面34的高端与低端之间的连线与第二回针面33之间的夹角D的范围为15-40°。此角度范围内的第一抬针面32和第二抬针面34坡度会相对平缓,避免回针针踵42在第一抬针面32或第二抬针面34运动完之后,惯性过大,导致跳针幅度大的情况发生,相应的,第一抬针面32可为斜面也可为弧面,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抬针面32的高端与低端之间的连线与第二回针结构之间的夹角C角度为20°,第二抬针面34的高端与低端之间的连线与第二回针结构之间的夹角D角度为20°,第一抬针面32和第二抬针面34为弧面,能够起到一定缓冲作用。

本实施例中未设置拦针件,为了避免回针针踵42沿第一抬针面32或第二抬针面34的切面方向继续抬升,橡筋导向三角17的下边缘与第二回针面33之间的竖向距离L与回针针踵42和挺针片针踵41之间的距离相当,距离之差在1-1.5mm,可以避免织针40在运行过程中,上下串针的幅度过大的情况,同时也留有余量,使织针40稳定运行,由此,当回针针踵42沿第一抬针面32或第二抬针面34的切面方向继续抬升,挺针片针踵41与橡筋导向三角17的下边缘抵触,将回针针踵42拉回至第二回针路径31中。在一具体示例中,回针针踵42和挺针片针踵41之间的距离为22mm,橡筋导向三角17的下边缘与第二回针面33之间的竖向距离L为20.5-21mm。

第二回针组件30的另一种结构如在附图4中的具体示例,第二回针组件30包括设置在橡筋导向三角17顶面的第二回针结构和设置在第二回针结构上方的第二拦针三角35,此时,由于第二回针组件30设置在第二密度三角15和压针三角18之间,空间较小,第二回针结构的横向长度较小,坡度较大,因此需要设置第二拦针三角35,防止织针40跳针,第二拦针三角35的作用与第一拦针三角23的作用相同,结构也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第一回针组件20和第二回针组件30中的第二导向面223和第一抬针面32相对设置,第一导向面222和第二抬针面34相背设置,本实施例中,将第一回针组件20和第二回针组件30与第一密度三角14或橡筋导向三角17之间的距离缩短,使得第一回针路径21和第二回针路径31与导针通道的出口处距离缩短甚至有部分重合,由此可能导致挺针片针踵41还未走出导针通道就被回针组件引导回针,进而发生挺针片针踵41与第一密度三角14或第二密度三角15碰撞的情况,因此,在第一回针组件20和第二回针组件30相对的第二导向面223和第一抬针面32的低端设置下凹面24,下凹面24与第一密度三角14或第二密度三角15位于最低端时的导针通道的出口处对应,下凹面24相对第二导向面223和第一抬针面32的低端更低,使得挺针片针踵41沿第一密度三角14或第二密度三角15的导针面走出导针通道下移成圈时,上方的回针针踵42位于下凹面24中,避免了回针针踵42与第一回针组件20或第二回针组件30碰撞,织针40能够在纱线成圈后再沿第一回针组件20或第二回针组件30回位。如附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回针组件20位于第一密度三角14的左边,第二回针组件30位于第二密度三角15的右边,从而下凹面24位于第二导向面223和第一抬针面32的低端。

如附图3和附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三角装置还包括设置在三角底板10另一端面的三角控制机构,为简化结构,本实施例将多个三角实现联动,以减少控制机构的数量,具体的,三角控制机构包括联动控制第一起针三角12和中间三角11的第一控制组件50、联动控制第一密度三角14和压针三角18的第二控制组件60、联动控制第二密度三角15和橡筋三角16的第三控制组件70。

为了实现第一导针机头1和第二导针机头2的独立控制,本实施例的第一导针机头1对应设有一三角控制机构,第二导针机头2对应设有另一三角控制机构,由此,第一导针机头1和第二导针机头2的各个三角能够分别独立移动,第一导针机头1和第二导针机头2分别具有不同的编织模式,从而配合实现更多的编织方式。

由于第一导针机头1和第二导针机头2上的压针三角18的位置不同,因此,三角控制机构也有些差别,本实施例先以第一导针机头1为例对两个三角控制机构的相同部分进行描述。

具体的,如附图3所示,第一起针三角12包括位于背面且贯穿三角底板10的第一销子121,第一控制组件50包括第一起针推脚51,第一起针推脚51与三角底板10的背面转动连接,第一起针推脚51靠近第一销子121的一端设有第一斜面511,第一销子121包括能够延伸到第一起针推脚51上的第一抵接部122,

第一起针推脚51转动,使得第一斜面511能够插入第一抵接部122和三角底板10的背面之间,并将第一抵接部122顶推到第一起针推脚51的最高处,第一起针三角12位于齐平位置。

第一起针推脚51上还设有第一顶推件512,第一顶推件512与第一起针推脚51转动连接,第一顶推件512受外力顶推,进而带动第一起针推脚51转动,第一斜面511能够插入第一抵接部122和三角底板10的背面之间,使得第一抵接部122移动至第一斜面511的最高处,第一起针三角12位于齐平位置,正面与三角底板10的正面齐平。

作为优选方式,本实施例中,第一起针三角12和中间三角11具有联动关系,具体的,中间三角11包括位于背面且贯穿三角底板10的第二销子111,第一控制组件50包括半针推脚52;半针推脚52与三角底板10的背面转动连接,半针推脚52上设有第二顶推件521,第二顶推件521受外力顶推,进而带动半针推脚52转动,半针推脚52靠近第二销子111的一端设有第二斜面522和第一高面523,第二销子111包括能够延伸到半针推脚52上的第二抵接部112,半针推脚52转动,使得第二抵接部112与第二斜面522相切或与第二斜面522分离时,中间三角11位于全高位置;第二抵接部112与第一高面523接触时,中间三角11位于半高位置。

为了实现第一起针三角12和中间三角11的联动,需要在半针推脚52上设有更多结构,具体的,半针推脚52还包括第三斜面524和第一凹面525,第二斜面522和第三斜面524相背设置,第一高面523与第二斜面522的最高处以及第三斜面524的最高处相连形成第一凸台,第三斜面524的最低处与第一凹面525连接形成第一凹槽,第二抵接部112位于第一凹槽时,中间三角11位于全高位置,第二抵接部112位于第一凸台时,中间三角11位于半高位置。

第一起针推脚51的转动依靠第一顶推件512在外力作用下顶起或下落,半针推脚52的转动依靠第二顶推件521在外力作用下顶起或下落,因此,第一顶推件512和第二顶推件521会与三角装置以外的部件(比如下文中的顶杆)接触,且由于三角装置会在手套机中作往复运动,因此,第一顶推件512和第二顶推件521可为轴承或滚轮,以减小第一导针机头1和第二导针机头2在做往复运动时,第一顶推件512和第二顶推件521与对应顶杆的摩擦力。

由此,第一导针机头1具有如下状态,当第一顶推件512和第二顶推件521未被顶起时,第一起针推脚51和半针推脚52处于初始位置,如附图3所示,第一抵接部122与第一斜面511分离,第二抵接部112与第二斜面522相切或分离时,第一起针三角12位于全高位置,中间三角11位于全高位置,对应双向全目编织模式;当第一顶推件512和第二顶推件521被顶起第一设定高度(对应第一驱动组件80的第二驱动位置)时,第一起针推脚51转动一定角度,第一抵接部122与第一斜面511相切或分离,半针推脚52转动一定角度,第二抵接部112与第一高面523抵接时,第一起针三角12位于全高位置,中间三角11位于半高位置,对应双向吊目编织模式;当第一顶推件512和第二顶推件521被顶起第二设定高度(对应第一驱动组件80的第一驱动位置)时,第一起针推脚51继续转动一定角度,第一抵接部122与第一起针推脚51的最高处抵接,半针推脚52继续转动一定角度,第二抵接部112与第一凹面525抵接时,第一起针三角12的正面与三角底板10的正面齐平,中间三角11位于全高位置,对应第一起针三角12不参与编织的单向全目编织模式。

由于第一控制组件50、第一起针三角12和中间三角11自身无动力,需要第一驱动组件80或针踵的外力,因此,第一销子121与三角底板10的背面之间设有使第一起针三角12具有由齐平位置复位到全高位置的趋势的第一复位弹簧123,用于在失去外力作用后将第一起针三角12由齐平位置复位至全高位置,如附图23所示;第一控制组件50中的第一起针推脚51自身也无动力,因此,第一起针推脚51与三角底板10的背面连接有使第一起针推脚51具有回到初始位置的趋势的第二复位弹簧513,如附图3所示,用于在第一顶推件512失去外部的顶推力后将第一斜面511拉离第一抵接部122。同理,半针推脚52也需要进行复位,半针推脚52的初始位置为第三抵接部162与第三斜面524相切或与第三斜面524分离时的位置;半针推脚52与三角底板10的背面之间连接有使半针推脚52具有回到初始位置的趋势的第四复位弹簧526,当对半针推脚52的外部顶推力消失,半针推脚52在第四复位弹簧526的作用下向初始位置转动;而第二销子111与三角底板10的背面之间设有使中间三角11具有由半高位置复位到全高位置的趋势的第三复位弹簧113,当半针推脚52转动回到初始位置,或使得第二抵接部112与第一凹槽对应,第三销子161在第二复位弹簧513的作用下,向三角底板10的背面靠近,第二抵接部112与第一凹面525抵接,中间三角11由半高位置复位到全高位置。

如附图3和附图5所示,为了实现第一密度三角14和压针三角18的联动,三角底板10的背面设于与第一密度三角14连接用于带动第一密度三角14沿贯穿斜槽101移动的第一滑动座103,还设有与压针三角18连通用于带动压针三角18沿压针滑槽102移动的第二滑动座104,第二控制组件60包括第一密度推脚61和第三连杆62,第一密度推脚61一端与三角底板10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滑动座103转动连接,第三连杆62的一端与第一密度推脚61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滑动座104转动连接。

第一密度推脚61上设有第三顶推件611,第一密度推脚61的转动依靠第三顶推件611在外力作用下上升或下降。因此,第三顶推件611会与三角装置以外的部件(比如下文中的顶杆)接触,且由于三角装置会在手套机中作往复运动,因此,第三顶推件611可为轴承或滚轮,以减小第一导针机头1和第二导针机头2在做往复运动时,第三顶推件611与对应顶杆的摩擦力。

第一导针机头1和第二导针机头2上的第一控制组件50的区别主要在驱动第二滑动座104的连杆的结构不同,如附图3所示的第一导针机头1中,压针三角18与第一密度三角14在三角底板10的同侧,距离较近,因而第三连杆62的长度较短,且为折弯型,转轴位于折弯处,第三连杆62与第一密度推脚61连接的一端上升,则另一端下降,从而带动压针三角18下降;如附图5所示的第二导针机头2中,压针三角18和第一密度三角14分别位于三角底板10的两侧,距离较远,因而第三连杆62的长度较长,且为跷跷板型,一端能够与第一滑动座103的顶端抵接,另一端与第二滑动座104连接,第一密度推脚61带动第一滑动座103上移,第一滑动座103的顶端抵推连杆的一端,第三连杆62的另一端下降,从而带动第二滑动座104和压针三角18下降。

第一密度三角14和压针三角18自身无动力,因此,第一滑动座103和三角底板10的背面设有使第一滑动座103具有回到初始位置的趋势的第五复位弹簧105,第一滑动座103的初始位置为第一密度三角14处于贯穿斜槽101的最下端时的位置;第二滑动座104与三角底板10的背面设有使第二滑动座104具有回到初始位置的趋势的第六复位弹簧106,第二滑动座104的初始位置为压针三角18处于压针滑槽102的最上端时的位置。

使得橡筋三角16能够移动至齐平位置和半高位置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在橡筋三角16的背面对应设置气缸,由气缸驱动橡筋三角16。但由于编织设备内部结构紧凑,空间不足,且三角装置不宜太重,会影响其做往复编织运动,因此,作为优选,如附图8所示,本实施例将第二密度三角15和橡筋三角16均采用第三控制组件70联动控制,考虑到第二密度三角15需要沿三角底板10上的贯通斜槽移动,橡筋三角16沿三角底板10的厚度方向移动,三角底板10的背面设有与第二密度三角15连接用于带动第二密度三角15沿贯通斜槽移动的第三滑动座107,第三滑动座107靠近安装座109的一端连接有带第四斜面721的压块72,第三滑动座107与压块72可为一体式结构或固定安装,如附图9所示。

如附图8所示,三角底板10的背面固定有安装座109,其作用在于安装橡筋三角16,使其稳定地设置在三角底板10对应的贯穿槽中,橡筋三角16的背面设有穿出安装座109的第三销子161,第三销子161的轴向垂直于三角底板10的背面,第三销子161的侧面延伸出第三抵接部162,第三抵接部162的延伸方向与第三销子161的径向平行,第三抵接部162能够沿压块72的表面移动。具体的,第三滑动座107远离安装座109,第三抵接部162由第四斜面721的高位移向低位,橡筋三角16由齐平位置移向半高位置;第三滑动座107靠近安装座109,第三抵接部162由第四斜面721的低位移向高位,橡筋三角16由半高位置移动至齐平位置。

本实施例还可以通过设置压块72的高面长度、第四斜面721的长度和倾角,使得第二密度三角15由初始位置向上移动一定距离,第三抵接部162仍位于压块72的高面,橡筋三角16仍处于齐平位置,第四斜面721的长度较短,倾角较大,使得第三抵接部162能够快速从第四斜面721的低位移向高位,或由高位移向低位,实现橡筋三角16在齐平位置和半高位置的快速切换;这样设置的好处还在于:一方面,第二密度三角15能够保持原有的功能,实现度目调节,当橡筋三角16处于齐平位置时,第二密度三角15能够正常进行第二起针三角13的度目调节,当橡筋三角16处于半高位置时,第二密度三角15能够进行橡筋导向三角17的度目调节;另一方面,当第二密度三角15向上移动至一个位置后,橡筋三角16才能顶起至半高位置,在进行橡筋编织时,针踵首先沿着橡筋三角16上升至一个高度,而后下降进入第二密度三角15和第二起针三角13之间,第二密度三角15上移后,针踵的下降行程就可以缩短,缩短了针踵的整体行程,提高编织效率,还有利于保持针踵的稳定,提高编织质量。

为了简化三角控制机构,减少动力源,本实施例采用弹性件对橡筋三角16和第二密度三角15进行复位,具体的,如附图3所示,第三滑动座107上连接有使第三滑动座107具有回到初始位置的趋势的第七复位弹簧108,第三滑动座107的初始位置为第二密度三角15位于贯穿斜槽101的最低端时的位置,第七复位弹簧108可连接第三滑动座107和三角底板10,也可连接第三滑动座107与安装座109,当第三滑动座107在外力推动下远离安装座109时,第七复位弹簧108被拉伸,当外力消失,第三滑动座107在第七复位弹簧108的拉动下向安装座109靠近。如附图18所示,橡筋三角16与安装座109之间设有具有将橡筋三角16由齐平位置推至半高位置的趋势的第八复位弹簧163,当第三抵接部162位于压块72的高位,第八复位弹簧163处于压缩状态,当第三抵接部162由第四斜面721的高位移向低位,第八复位弹簧163将橡筋三角16由齐平位置推向半高位置。

第三控制组件70包括第二密度推脚71,第二密度推脚71上设有第四顶推件711,第二密度推脚71的一端与三角底板10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压块72或第三滑动座107连接,在第四顶推件711的作用下,第二密度推脚71相对三角底板10转动,以带动第三滑动座107靠近或远离安装座109。具体的,第二密度推脚71包括设置第四顶推件711的第一连杆712和连接压块72的第二连杆713,三角底板10的背面固定有转轴,第一连杆712的一端与转轴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杆713转动连接,而第二连杆713的另一端与压块72转动连接,第一连杆712为折弯状,朝向三角底板10的底部的方向突出,第四顶推件711设置在折弯处,由此,当第四顶推件711受到向上的力,带动第一连杆712转动,并将第二连杆713向上推动,第二连杆713带动压块72和第三滑动座107向上移动,远离安装座109;当第四顶推件711上的力消失,第七复位弹簧108带动压块72和第三滑动座107复位,第一连杆712、第二连杆713和第四顶推件711均被带动复位。

由于第一导针机头1和第二导针机头2需要沿编织方向来回移动,因此,第四顶推件711与第二密度推脚71转动连接,可为轴承或滚轮,以减小第四顶推件711与其他驱动机构的摩擦力。

如附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橡筋三角16还包括本体164和突出于本体164正面的三角部165,第三销子161设置在本体164的背面,三角部165包括朝向橡筋导向三角17的走针侧壁167,本体164包括朝向橡筋导向三角17相对突出于走针侧壁167的外缘部166,外缘部166的形成原因在于,橡筋三角16在加工初期,橡筋三角16以最大尺寸制作胚体,然后根据需要切削形成三角部165,因此,外缘部166的侧面尺寸为坯体的原始尺寸,需要注意的是,最大尺寸的橡筋三角16的三角部165即为胚体的原始尺寸,不存在外缘部166,采用这样结构,使得所有的橡筋三角16在加工初期采用同一胚体,减少模具数量,降低加工成本。

如附图10所示,橡筋三角16还包括限位块168,限位块168突出设置在本体164的底部,能够在橡筋三角16处于半高位置时,与三角底板10的背面抵接,以限制橡筋三角16突出三角底板10正面的高度。

前文中,描述到与橡筋对应的织针40针踵沿橡筋三角16的起针面上升,到达橡筋三角16的顶点后沿第二密度三角15下降,具体的,如附图4所示,第二密度三角15包括位于侧面的向橡筋导向三角17方向延伸的第一导向块151,橡筋三角16处于半高位置时,三角部165的正面突出于三角底板10的正面,外缘部166与三角底板10的正面齐平,走针侧壁167、橡筋导向三角17的侧壁和第一导向块151形成橡筋走针槽,第一导向块151能够限制与橡筋对应的织针40的高度,用于调整橡筋走针的高度,若橡筋走针的高度过高或过低,橡筋的高度也会过高或过低,则在沉降片插取橡筋时,橡筋会与沉降片的插脚碰撞,进而提高橡筋断裂的概率,也可能导致沉降片无法插取橡筋,纱线线圈无法圈住橡筋,橡筋编织失效;通过移动第二密度三角15在贯通斜槽中的位置,使得第一导向块151与橡筋三角16之间的间距变化,进而改变与橡筋对应的织针40的高度,使得橡筋能够与沉降片的插线口精准配合,橡筋编织效果更好。

如附图4所示,橡筋导向三角17固定在三角底板10的正面,橡筋导向三角17的另一个作用为,稳定第二密度三角15,形成无缝的导针通道,避免针踵卡入第二密度三角15和橡筋导向三角17中,具体的,橡筋导向三角17的侧面的倾斜角度与贯通斜槽的倾斜角度一致,第二密度三角15包括位于侧面的向橡筋导向三角17方向延伸的第一导向块151,第一导向块151与橡筋导向三角17的侧面抵接,橡筋导向三角17包括位于侧面的向第二密度三角15方向延伸的第二导向块171,第二导向块171与第二密度三角15的侧面抵接,第一导向块151和第二导向块171之间具有空间,使得第二密度三角15向上移动时,第一导向块151和第二导向块171不会彼此干涉,第二密度三角15在移动过程中与橡筋导向三角17的侧壁抵靠,提高了第二密度三角15在贯穿斜槽101中的稳定性,进而保证了橡筋三角16能够稳定地从齐平位置顶升至半高位置。

本发明还公开一种手套机,包括沿编织方向相对间隔设置的两个针床(未画出)和设置在针床上方的至少两个纱嘴(未画出),还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三角装置,其中一个三角装置与一个针床对应设置,另一个三角装置与另一个针床对应设置,两个三角装置能够各自在针床沿同一编织方向作往复运动,与至少一个纱嘴配合编织。针床的下方还设有与三角装置中的三角控制机构对应的三角控制驱动机构,每个三角装置对应设置一个三角控制驱动机构,从而实现第一导针机头1和第二导针机头2的独立控制。基于每个三角装置的多种编织模式,手套机能够在两个三角装置及纱嘴的配合下实现多种编织方法。

基于此,本发明还公开一种编织方法,采用上述实施例的手套机,其中,第一导针机头1和第二导针机头2均具有双向全目编织模式、双向吊目编织模式、单向橡筋编织模式、单向全目编织模式、单向吊目编织模式和带度目调节编织模式,具体的,编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双向全目编织模式:控制第一起针三角12位于全高位置,第二起针三角13位于全高位置,控制中间三角11位于全高位置,控制橡筋三角16位于齐平位置;

双向吊目编织模式:控制第一起针三角12位于全高位置,第二起针三角13位于全高位置,控制中间三角11位于半高位置,控制橡筋三角16位于齐平位置;

单向橡筋编织模式:控制第一起针三角12位于全高位置,第二起针三角13位于全高位置,控制中间三角11位于全高位置,控制橡筋三角16位于半高位置;

单向全目编织模式:控制第一起针三角12位于齐平位置,第二起针三角13位于全高位置,控制中间三角11位于全高位置,控制橡筋三角16位于齐平位置;

单向吊目编织模式:控制第一起针三角12位于齐平位置,第二起针三角13位于全高位置,控制中间三角11位于半高位置,控制橡筋三角16位于齐平位置;

带度目调节编织模式:在双向全目编织模式、双向吊目编织模式或单向编织模式的基础上,控制第一密度三角14或第二密度三角15沿三角底板10上的贯穿斜槽101移动设定距离。

用户可根据自身需要设置某个时间点的每个三角装置的编织模式,从而实现多样化编织方法。

具体的,当第一导针机头1和第二导针机头2均处于双向全目编织模式时,则第一导针机头1对应一个纱嘴在一个针床上作往复编织运动,同时,第二导针机头2与第一导针机头1同方向错位设定行程,并与另一个纱嘴在另一个针床上作往复编织运动,则第一导针机头1独立编织手套的第一面,第二导针机头2独立编织手套的第二面,而后在第一面和第二面的边缘接合处相接,将第一面和第二面的侧边连接在一起,同方向错位设定行程指的是第一导针机头1和第二导针机头2中的中间三角11的最高处错位,使得对应针床中的织针40先后伸出。

当第一导针机头1和第二导针机头2均处于双向全目编织模式,且沿同一编织方向上作同步的单向编织运动,则其中一个纱嘴同时与第一导针机头1和第二导针机头2配合,实现沿第一编织方向或第二编织方向的缝口编织,同步状态指的是第一导针机头1和第二导针机头2分别控制对应针床中的织针40伸出并勾住同一股纱线,第一导针机头1和第二导针机头2将手套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的端部缝合。

当第一导针机头1和第二导针机头2均处于双向吊目编织模式,则第一导针机头1对应一个纱嘴在一个针床上作往复编织运动,同时,第二导针机头2与第一导针机头1同方向错位设定行程,并与另一个纱嘴在另一个针床上作往复编织运动,则第一导针机头1独立编织手套的第一面,第二导针机头2独立编织手套的第二面,而后在第一面和第二面的边缘接合处相接,将第一面和第二面的侧边连接在一起,第一面和第二面均进行吊目编织。

当第一导针机头1处于双向吊目编织模式,第二导针机头2处于双向全目编织模式,则第一导针机头1对应一个纱嘴在一个针床上作往复编织运动,同时,第二导针机头2与第一导针机头1同方向错位设定行程,并与另一个纱嘴在另一个针床上作往复编织运动,则第一导针机头1独立编织手套的第一面,第二导针机头2独立编织手套的第二面,而后在第一面和第二面的边缘接合处相接,将第一面和第二面的侧边连接在一起,第一面进行吊目编织,第二面进行全目编织。

当第二导针机头2处于双向吊目编织模式,第一导针机头1处于双向全目编织模式,则第一导针机头1对应一个纱嘴在一个针床上作往复编织运动,同时,第二导针机头2与第一导针机头1同方向错位设定行程,并与另一个纱嘴在另一个针床上作往复编织运动,则第一导针机头1独立编织手套的第一面,第二导针机头2独立编织手套的第二面,而后在第一面和第二面的边缘接合处相接,将第一面和第二面的侧边连接在一起,第二面进行吊目编织,第一面进行全目编织。

本实施例中,第一导针机头1和第二导针机头2的单向橡筋编织模式可与双向全目编织模式或双向吊目编织模式结合,并且增加了橡筋纱嘴,在第一编织方向上,一个纱嘴和橡筋纱嘴与第二导针机头2配合,第二导针机头2上的橡筋三角16处于半高位置,在第二面先织入橡筋后再织入纱线,第一导针机头1与另一纱嘴配合编织第一面,在第二编织方向上,一个纱嘴和橡筋纱嘴与第一导针机头1配合,第一导针机头1上的橡筋三角16处于半高为孩子,在第一面先织入橡筋后再织入纱线,第二导针机头2与另一纱嘴配合编织第二面,由此实现单向的橡筋编织。橡筋编织一般用在手套的罗口,一般与吊目编织配合使用。

当第一导针机头1和第二导针机头2均处于单向全目编织模式,则在第一编织方向上,第一导针机头1与纱嘴配合编织第一面,第二导针机头2空跑,在第二编织方向上,第二导针机头2与纱嘴配额和编织第二面,第一导针机头1空跑,为常规的螺旋式编织方式。单向吊目编织模式也基本相同,为常规编织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编织方法的基础上,第一导针机头1和第二导针机头2还可进行带度目调节编织模式:在双向全目编织模式、双向吊目编织模式或单向编织模式的基础上,控制第一密度三角14或第二密度三角15沿三角底板10上的贯穿斜槽101移动设定距离。

为了实现对每个三角装置中的三角的控制,三角控制机构包括联动控制第一起针三角12和中间三角11的第一控制组件50、联动控制第一密度三角14和压针三角18的第二控制组件60、联动控制第二密度三角15和橡筋三角16的第三控制组件70;如附图11和附图12所示,三角控制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组件80和第二驱动组件90,第一驱动组件80与第一控制组件50和第三控制组件70传动连接;第二驱动组件90与第二控制组件60传动连接。

如附图17所示,第一驱动组件80包括第一电机81、第一顶杆84、第二顶杆85、第一凸轮82和第二凸轮83,第一电机81带动第一凸轮82转动,使得第一顶杆84具有第一休止位置和至少一个驱动位置,第一顶杆84位于驱动位置时能够驱动第一控制组件50的第一起针推脚51和半针推脚52;第一电机81带动第二凸轮83转动,使得第二顶杆85具有第二休止位置和至少一个驱动范围,第二顶杆85位于驱动范围时能够驱动第二控制组件60的第一密度推脚61。

第一顶杆84的驱动位置包括第一驱动位置和第二驱动位置,

如附图22和附图23所示,第一顶杆84位于第一休止位置时,与第一起针推脚51和半针推脚52接触并使第一起针推脚51和半针推脚52处于初始位置,第一起针三角12位于全高位置,中间三角11位于全高位置;

如附图20和附图21所示,第一顶杆84位于第一驱动位置时,顶推第一起针推脚51和半针推脚52,并使第一起针推脚51靠近第一抵接部122,半针推脚52的第一高面523与第二抵接部112抵接,第一起针三角12处于全高位置,中间三角11处于半高位置;

如附图17和附图18所示,第一顶杆84位于第二驱动位置时,顶推第一起针推脚51和半针推脚52,并使第一起针推脚51的高面与第一抵接部122抵接,半针推脚52的第一凹面525与第二抵接部112抵接,第一起针三角12处于齐平位置,中间三角11处于全高位置。

如附图13和附图14所示,第一凸轮82上设有能够使第一顶杆84到达第一休止位置、第一驱动位置和第二驱动位置的第一曲线槽821;

第一顶杆84上设有第一斜槽842和第一凸起841,第一凸轮82的中心轴穿过第一斜槽842且第一凸起841置于第一曲线槽821中,第一电机81转动使得第一凸起841沿第一曲线槽821移动,以改变第一凸起841与第一凸轮82的中心轴的相对位置,驱动第一顶杆84在第一休止位置、第一驱动位置和第二驱动位置之间移动。

第二顶杆85的驱动范围包括第一驱动范围和第二驱动范围,如附图22所示,第二顶杆85位于第二休止位置时,与第一密度推脚61接触并使第一密度推脚61处于初始位置,第一密度三角14和压针三角18位于原位。

如附图19所示,第二顶杆85位于第一驱动范围时,顶推第一密度推脚61,第一密度三角14沿贯穿斜槽101移动,压针三角18在不工作的范围内移动。

如附图24所示,第二顶杆85位于第二驱动范围时,顶推第一密度推脚61,第一密度三角14沿贯穿斜槽101移动,压针三角18在工作的范围内移动。

如附图15和附图16所示,第二凸轮83上设有能够使第二顶杆85到达第二休止位置、第一驱动范围和第二驱动范围的第二曲线槽831,第二顶杆85上设有第二斜槽852和第二凸起851,第二凸轮83的中心轴穿过第二斜槽852且第二凸起851置于第二曲线槽831中,第一电机81转动使得第二凸起851沿第二曲线槽831移动,以改变第二凸起851与第二凸轮83的中心轴的相对位置,驱动第二顶杆85在第二休止位置、第一驱动范围、第二驱动范围之间移动。

如附图17所示,第一曲线槽821的起始端设有第一对准孔822,第二曲线槽831的起始端设有第二对准孔832,第一对准孔822与第一凸轮82的中心连线和第二对准孔832与第二凸轮83的中心连线共线。

第一曲线槽821包括由起始端到末端依次连通的曲线段a1,曲线段a2、曲线段a3、曲线段a4和曲线段a5,第二曲线槽831包括由起始端到末端依次连通的曲线段b1,曲线段b2、曲线段b3、曲线段b4和曲线段b5,且曲线段a1与曲线段b1对应,使得第一顶杆84位于第二驱动位置时,第二顶杆85位于第二驱动范围;曲线段a2与曲线段b2对应,使得第一顶杆84在第二驱动位置和第一驱动位置之间移动时,第二顶杆85位于第二休止位置;曲线段a3与曲线段b3对应,使得第一顶杆84位于第一驱动位置时,第二顶杆85位于第二休止位置;曲线段a4与曲线段b4对应,使得第一顶杆84在第一驱动位置和第一休止位置之间移动时,第二顶杆85位于第二休止位置;曲线段a5与曲线段b5对应,使得第一顶杆84位于第一休止位置时,第二顶杆85位于第一驱动范围中。

由此,第一顶杆84同时与第一起针三角12(左起针三角)和中间三角11对应,第二顶杆85同时与第一密度三角14(左密度三角)和压针三角18对应,第一电机81能够实现对第一起针三角12、中间三角11、第一密度三角14和压针三角18的控制,减少了驱动组件的数量,降低成本,也节省了安装空间,使得三角装置的重量更轻,移动速度更快。

如附图17所示,第一曲线槽821的起始端设有第一对准孔822,第二曲线槽831的起始端设有第二对准孔832,第一对准孔822与第一凸轮82的中心连线和第二对准孔832与第二凸轮83的中心连线共线,使得第一曲线槽821和第二曲线槽831的基准相同。当第一电机81处于初始状态,第一对准孔822与第一凸轮82的中心连线为附图17中的竖直状态,第二对准孔832与第二凸轮83的中心连线也为附图17中的竖直状态,第一凸起位于曲线段a1的末端,第一顶杆84位于第二驱动位置,第二凸起位于曲线段b1和曲线段b2的交界处,曲线段b1的末端与第二凸轮83的中心B的距离为Lb2,第二顶杆85处于第二休止位置,此时,第一起针三角12向三角底板10内侧移动,与三角底板10的平面齐平,不参与导针通道,中间三角11处于全高位置,突出于三角底板10的平面,参与导针通道,对应的编织方法可如单向编织方法或封口编织方法,同时,第一密度三角14处于初始位置,压针三角18不工作,三角装置为无密度调节模式,综合来说,三角装置为无密度调节的单向编织模式。

当第一电机81从附图17中的初始位置顺时针转动,第一凸起841相对第一凸轮82由曲线段a1的末端向起始端移动,第二凸起851相对第二凸轮83由曲线段a2的末端向起始端,曲线段a1与曲线段b1对应,使得第一顶杆84位于第二驱动位置时,第二顶杆85位于第二驱动范围,曲线段a1的起始端为第一曲线槽821的起始端,且由起始端到末端与第一凸轮82的中心A的距离均为La1,第一凸起841位于曲线段a1中时,第一顶杆84位于第二驱动位置;曲线段b1的起始端为第二曲线槽831的起始端,且由起始端到末端与第二凸轮83的中心B的距离逐渐变大,最大距离为Lb1,最小距离为Lb2,第二凸起851位于曲线段b1中时,第二顶杆85位于第二驱动范围,如附图19所示的具体示例,第二凸起851处于曲线段b1的起始端,第二顶杆85位于第二驱动范围的最高高度,此时,第一起针三角12向三角底板10内侧移动,与三角底板10的平面齐平,不参与导针通道,中间三角11处于全高位置,突出于三角底板10的平面,参与导针通道,对应的编织方法可如单向编织方法或封口编织方法,同时,第一密度三角14沿三角底板10上的贯穿斜槽101移动,调整第二起针三角13的编织密度,压针三角18不工作,三角装置为密度调节模式,综合来说,三角装置为具有密度调节的单线编织模式。第二凸起851在曲线段b1的位置与第二顶杆85在第二驱动范围中的位置对应,可根据所需的编织密度调整。

曲线段a2与曲线段b2对应,使得第一顶杆84在第二驱动位置和第一驱动位置之间移动时,第二顶杆85位于第二休止位置;具体的,如附图14所示,曲线段a2光滑连接在曲线段a1和曲线段a3之间,且由与曲线段a1的连接端到与曲线段a3的连接端,曲线段a2与第一凸轮82的中心A的距离逐步变小,最大距离为La1,最小距离为La2,如附图16所示,曲线段b2光滑连接在曲线段b1和曲线段b3之间,且由与曲线段b1的连接端到与曲线段b3的连接端,曲线段b2与第二凸轮83的中心B的距离均为Lb2。第一电机81由附图17中的初始状态逆时针转动,第一凸起相对第一凸轮82由曲线段a2与曲线段a1的连接端向曲线段a2与曲线段a3的连接端移动,第一顶杆84由第二驱动位置向第一驱动位置移动,直至如附图20所示,第一凸起到达曲线段a2与曲线段a3的连接端,第一顶杆84处于第一驱动位置,在此过程中,第二凸起相对第二凸轮83由曲线段b2与曲线段b1的连接端向曲线段b2与曲线段b3的连接端移动,第二顶杆85始终处于第二休止位置,此时,中间三角11向三角底板10内侧移动,处于半高位置,第一起针三角12处于全高位置,突出于三角底板10的平面,参与导针通道,三角装置能够进行吊目编织,为吊目编织模式,左密度三角处于初始位置,压针三角18不工作,三角装置为无密度调节模式,综合来说,三角装置为无密度调节的吊目编织模式。

如附图20所示,曲线段a3与曲线段b3对应,使得第一顶杆84位于第一驱动位置时,第二顶杆85位于第二休止位置;具体的,如附图14所示,曲线段a3由起始端到末端与第一凸轮82的中心A的距离均为La2。由于曲线段a3的长度较短,第一电机8111基本保持在附图20中的状态,第一凸起处于曲线段a3中,第一顶杆843始终处于第一驱动位置,同时,如附图16所示,曲线段b3由起始端到末端与第二凸轮83的中心B的距离均为Lb2,第二凸起851位于曲线段b3中时,第二顶杆85始终处于第二休止位置,此时,中间三角11向三角底板10内侧移动,处于半高位置,第一起针三角12处于全高位置,突出于三角底板10的平面,参与导针通道,三角装置能够进行吊目编织,为吊目编织模式,左密度三角处于初始位置,压针三角18不工作,三角装置为无密度调节模式,综合来说,三角装置为无密度调节的吊目编织模式。曲线段a3能够将第一顶杆84保持在第一驱动位置,保证了吊目编织模式的稳定性,避免了第一凸起与第一凸轮82配合不准确而使第一顶杆84无法保持在第一驱动位置的情况。

曲线段a4与曲线段b4对应,使得第一顶杆84在第一驱动位置和第一休止位置之间移动时,第二顶杆85位于第二休止位置;具体的,如附图14所示,曲线段a4光滑连接在曲线段a3和曲线段a5之间,且由与曲线段a3的连接端到与曲线段a5的连接端,与第一凸轮82的中心A的距离逐步变小,最大距离为La2,最小距离为La3;如附图16所示,曲线段b4光滑连接在曲线段b3和曲线段b5之间,且由与曲线段b3的连接端到与曲线段b5的连接端,与第二凸轮83的中心B的距离均为Lb2。第一电机81由附图20中的状态逆时针转动,第一凸起相对第一凸轮82由曲线段a4与曲线段a3的连接端向曲线段a4与曲线段a5的连接端移动,第一顶杆84由第一驱动位置向第一休止位置移动,直至如附图22所示,第一凸起到达曲线段a4与曲线段a5的连接端,第一顶杆84处于第一休止位置,同时,第二凸起相对第二凸轮83由曲线段b4与曲线段b3的连接端向曲线段b4与曲线段b5的连接端移动,第二顶杆85始终位于第二休止位置,此时,如附图23所示,第一起针三角12和中间三角11处于全高位置,突出于三角底板10的平面,参与导针通道,为全目编织模式,左密度三角处于初始位置,压针三角18不工作,三角装置为无密度调节模式,综合来说,三角装置为无密度调节的双向全目编织模式。

如附图24所示,曲线段a5与曲线段b5对应,使得第一顶杆84位于第一休止位置时,第二顶杆85位于第一驱动范围中,具体的,曲线段a5的末端为第一曲线槽82113的末端,且由与曲线段a4的连接端到末端,曲线段a5与第一凸轮82的中心A的距离均为La3,第一凸起841位于曲线段a5中时,第一顶杆84位于第一休止位置;曲线段b5的末端与第二曲线槽831的末端,且由于曲线段b4的连接端到末端,曲线段b5与第二凸轮83的中心B的距离逐渐变大,最小距离为Lb2,最大距离为Lb3,第二凸起851位于曲线段b5中时,第二顶杆85位于第一驱动范围中。第一电机8111由附图22中的状态继续逆时针转动,第一凸起相对第一凸轮8212由曲线段a5与曲线段a4的连接端向末端移动,在此过程中,第一顶杆84位于第一休止位置,同时,第二凸起相对第二凸轮83由曲线段b5与曲线段b4的连接端到末端移动,在此过程中,第二顶杆85位于第一驱动范围中,此时,第一起针三角12和中间三角11处于全高位置,突出于三角底板10的平面,参与导针通道,为全目编织模式,第一密度三角14沿三角底板10上的密度调节槽移动,压针三角18下降所需高度,参与工作,三角装置为压针高度可调的压针调节模式,综合来说,三角装置为压针高度可调的全目编织模式,若本实施例的三角装置为可双向编织的三角装置,其全目编织模式即为双向编织模式。第二凸起851在曲线段b5的位置与第二顶杆85在第一驱动范围中的位置对应,可根据所需的压针高度调整。

需要注意的是,曲线段b5与第二凸轮83的中心B的距离较远,所需的电机力矩较大,因此,需要将曲线段b5设置得较为平滑,具体的,曲线段b5对应的圆心角为125°-145°,优选为135°,使得第二凸起能够在第二电机91的作用下在较长的曲线段b5中正常移动,避免因第二电机91力矩不足而失圈使得第二凸起无法相对第二凸轮83移动。

如附图25和附图26所示,第二驱动组件90包括第二电机91、第三顶杆93和第三凸轮92,第二电机91带动第三凸轮92转动,使得第三顶杆93具有第三休止位置和至少一个工作位置,第三顶杆93位于工作位置时能够驱动第三控制组件70的第二密度推脚71。

如附图26所示,第三顶杆93的工作位置包括第一工作范围、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第三顶杆93位于第三休止位置时,与第二密度推脚71接触并使第二密度推脚71处于初始位置,第二密度三角15位于原位,橡筋三角16位于齐平位置;第三顶杆93位于第一工作范围时,顶推第二密度推脚71使得第二密度推脚71沿贯穿斜槽101移动,第二密度三角15在密度调节范围内移动,橡筋三角16位于齐平位置;第三顶杆93位于第一工作位置时,顶推第二密度推脚71使得第二密度推脚71沿贯穿斜槽101移动,第二密度三角15超出密度调节范围,橡筋三角16处于半高位置;第三顶杆93位于第二工作位置时,橡筋三角16处于半高位置,第二密度三角15与橡筋三角16形成限定橡筋高度的橡筋导针通道,由上文可知,第二密度三角15的第一导向块151与橡筋三角16之间间距,能够限制与橡筋对应的织针40的高度,从而使得橡筋能够与沉降片的插线口精准配合,减小橡筋断裂或跳针的概率。

具体的,第三凸轮92上设有能够使第三顶杆93导到第三休止位置、第一工作范围、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的第三曲线槽921,第三顶杆93上设有第三斜槽932和第三凸起931,第三凸轮92的中心轴穿过第三斜槽932且第三凸起931置于第三曲线槽921中,第二电机91转动使得第三凸起931沿第三曲线槽921移动,以改变第三凸起931与第三凸轮92的中心轴的相对位置,驱动第三顶杆93在第三休止位置、第一工作范围、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之间移动。

如附图25所示,第三曲线槽921包括曲线段c1、曲线段c2和曲线段c3,曲线段c1的起始端为第三曲线槽921的起始端,曲线段c1由起始端到末端与第三凸轮92的中心C的距离均为Lc1,对应第三顶杆93的第三休止位置,此时,第二密度三角15处于初始位置,即为贯穿斜槽101的最低端,橡筋三角16处于齐平位置,三角装置无法进行橡筋编织。

曲线段c2光滑连接曲线段c1和曲线段c3,曲线段c2由与曲线段c1的连接端到与曲线段c3的连接端,与第三凸轮92的中心C的距离逐渐变大,曲线段c2与曲线段c1的连接端与第三凸轮92的中心C的距离为Lc1,曲线段c2与曲线段c3的连接端与第三凸轮92的中心C的距离为Lc2,当第三凸起相对第三凸轮92在曲线段c2中移动,且未达到曲线段c2与曲线段c3的连接端时,第三顶杆93位于第一工作范围,顶推第二密度推脚71使得第二密度推脚71沿贯穿斜槽101移动,第二密度三角15在密度调节范围内移动,能够调节第一起针三角12的密度,橡筋三角16位于齐平位置。

当第三凸起相对第三凸轮92移动至曲线段c2与曲线段c3的连接端时,第三顶杆93处于第一工作位置,第二密度三角15超出密度调节范围,橡筋三角16处于半高位置。

曲线段c3的末端为第三曲线槽921的末端,曲线段c3由与曲线段c2的连接端到末端,与第三凸轮92的中心C的距离逐渐变大,曲线段c3的末端与第三凸轮92的中心C的距离为Lc3,Lc3>Lc2>Lc1。当第三凸起相对第三凸轮92在曲线段c3中向末端移动时,第三顶杆93由第一工作位置向第二工作位置移动,第二密度三角15上的第一导向块151与橡筋三角16之间间距逐渐变大,直至第三凸起相对第三凸轮92移动至曲线段c3的末端,第三顶杆93达到第二工作位置,第二密度三角15在贯穿斜槽101内的高度使得第一导向块151能够限制与橡筋对应的织针40的高度,使得橡筋能够与沉降片的插线口精准配合。

由于第三顶杆93由第二驱动机构控制,相对第一驱动机构独立,因而可与第一顶杆84和第二顶杆85配合,三角装置能够实现上文的多种编织模式。

相比现有技术中的两根顶杆,本实施例的手套机中的三角控制驱动机构通过第一顶杆84、第二顶杆85和第三顶杆93,在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分别控制下,具有多个不同位置,能够与三角装置配合实现多个不同的编织模式,具有结构简单,组合方式多的优点。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相关技术
  • 一种连续回转运动编织机锭轴的电能产生装置及产生方法
  • 一种电磁选针的横机三角编织机构及其集圈、接圈编织方法
  • 一种电磁选针的横机三角编织机构及其集圈、接圈编织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6488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