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抗皱包芯纱线及其织成的面料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9:31


一种抗皱包芯纱线及其织成的面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纱线领域,特别涉及为一种抗皱包芯纱线及其织成的面料。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满足人们不同需要的纺织品面料层出不穷,人们对服装性能的要求也不断提高,面料的表面抗皱性能、手感柔和度以及穿着舒适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如申请号为《CN202010244261.3》公开了一种红豆绒柔软轻薄透气功能面料,涉及面料制备技术领域。该红豆绒柔软轻薄透气功能面料,所述面料由40s精梳棉、20D莱卡氨纶与40s赛络纺编织而成;其中,所述面料包括以下制备步骤:S1、编织:准备40s精梳棉、20D莱卡氨纶与40s赛络纺,利用大圆机进行编织成型;S2、预处理:将步骤1中编织成型的面料放入到处理池中,往处理池中加入柔软剂让面料浸泡一段时间;S3、漂白:将预处理之后的面料放入到漂白液中进行漂白处理。本发明中,与现有的保暖服装相比具有良好的强度,柔软的手感,较高的吸汗透气性,卓越的舒适性,具有较好的保暖功能,可使人的体感温度上升,使得红豆面料的各方面性能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生产工艺也得到了明显的优化。

但是,这种红豆面料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碾压、摩擦、水洗等机械外力的作用,使得纤维大分子无定形区的分子链发生移动,分子的重排被相邻的基团间所形成的分子间作用力而又重新固定下来,最终导致出现严重的褶皱现象,影响美观性,近年出现的抗皱面料舒适感差,且抗皱性能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面料抗皱性能差的问题,提供一种抗皱包芯纱线及其织成的面料。

本发明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手段: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皱包芯纱线及其织成的面料,包括:

S1:包覆,将锦纶与仿真丝进行加捻卷曲制成芯层黏合纺纱线,控制芯层黏合纺纱线的捻度为200捻度-500捻度,并将芯层黏合纺纱线置于浆纱机的整经架上,并配合布料上浆机对芯层黏合纺纱线进行上浆处理,将浆料包覆后的芯层黏合纺纱线经包芯纱装置与涤纶进行卷绕包覆,得到涤纶包覆纱;

S2:定型,采用针织纬编大圆机对涤棉进行单路循环编织,纱路采用双面三角对针排列的两针循环编织法,编织成型布后配合短纤和PET纤维进行胚布定型处理,得到抗皱PET纤维;

S3:织造,将抗皱PET纤维和所述涤纶包覆纱通过纺纱工序加工成复合丝,采用添纱工艺织造,制得面料坯布后,再经机械进行水洗和干燥,制得抗皱包芯纱线织成的面料。

进一步地,制成芯层黏合纺纱线的步骤S1中,还包括:

芯层黏合纺在锦纶和仿真丝与黏合剂进行结合时需要针对黏合剂的质量分数、给液速率和纤维压实捻度进行控制,所述黏合剂的质量分数控制在3%-7%,所述给液速率保持在0.3ml/min,所述纤维压实捻度控制在60捻/10cm。

进一步地,对芯层黏合纺纱线进行上浆处理的步骤S1中,还包括:

采用环保绿色浆料马铃薯酯化淀粉PR-Su和CP-L浆料为主的浆料配方,并且由于芯层黏合纺纱线单纱强力较低,需要控制上浆时的合适上浆率为2%/min-5%/min。

进一步地,进行卷绕包覆的步骤S1中,还包括:

采用预设的包芯纱装置进行卷绕包覆时,机械包覆的捻度对应调整至偏高400捻度-500捻度。

进一步地,对涤棉进行单路循环编织的步骤S2中,包括:

将所述针织纬编大圆机的上盘针与下盘针的比例调整为1:1,单路的上盘针成圈与下盘针集圈采用纱线形成坑条效果,并作为底面布面和布底横向线圈比例为1:1,得到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

将第一线圈横列,并将下盘针集圈的织针和上盘针成圈的织针同时进行成圈编织,使下盘针集圈的织针横列但不形成线圈,上盘针成圈的织针横列成一个线圈横列;

将第二线圈的下盘针集圈的织针进行成圈编织,第二线圈的上盘针成圈不编织,第二线圈的下针盘成圈编织与第一线圈上针盘成圈编织形成纵向线圈比例为1:1,得到卷绕包覆完成的涤棉布。

进一步地,进行胚布定型处理的步骤S2中,包括:

所述胚布定型的定型温度需要设定在170℃-200℃,速度设定在20m/min-28m/min,且所述胚布定型完毕的成品需要保持在低温50-70℃。

进一步地,进行水洗的步骤S3前,还包括:

将所述面料坯布放入预设有的膨化罐中进行膨化,膨化时间为30-50min,将可循环使用的润涨液添加至面料坯布,并连续3-5次地重复进行添加润涨液,以便使所述面料坯布充分膨化。

进一步地,进行干燥的步骤S3中,包括:

将所述面料坯布放入预设有的干燥箱内;

将预设有的丝束进入所述干燥箱进行干燥处理,处理次数为3次,依次为70℃,120℃,80℃;

将所述干燥箱调整为循环风冷却,使所述面料坯布可以被丝束的张力吸取水分。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抗皱包芯纱线,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锦纶1-6份;

涤纶2-5份;

仿真丝1-5份;

短纤1-3份;

涤棉4-6份;

PET纤维1-5份;

采用预设的浆纱机将锦纶与仿真丝进行上浆,得到上浆完毕的芯层黏合纺纱线;其中,所述锦纶具体为1-6份,仿真丝1-5份;

将浆料包覆后的芯层黏合纺纱线经包芯纱装置与涤纶进行卷绕包覆,采用针织纬编大圆机对预设有的涤棉进行单路循环编织,得到卷绕包覆完成的涤棉布;其中,所述涤纶具体为2-5份,涤棉4-6份;

将卷绕包覆完成的涤棉布配合短纤和PET纤维一同至放入预设有的定型机器中,待胚布定型完毕后得到抗皱PET纤维;其中,所述短纤具体为1-3份,PET纤维1-5份;

将抗皱PET纤维和涤纶包覆纱通过普通的纺纱工序和织造机配合人工操作,加工成复合丝,得到抗皱包芯纱线。

进一步地,涤纶的原料成分包括:

苯二甲酸二甲酯1-3份;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1-3份。

本发明提供了抗皱包芯纱线及其织成的面料,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采用芯层黏合纺技术加工抗皱包芯纱线,在提高纱线强力的同时,保留了传统环锭纺纱线的柔软结构,攻克了抗皱性能无法提高的技术难题,面料又接近传统环锭纺织物的手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抗皱包芯纱线织成的面料制备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抗皱包芯纱线一个实施例的成分制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本发明为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考附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抗皱包芯纱线织成的面料,包括:

S1:包覆,将锦纶与仿真丝进行加捻卷曲制成芯层黏合纺纱线,控制芯层黏合纺纱线的捻度为200捻度-500捻度,并将芯层黏合纺纱线置于浆纱机的整经架上,并配合布料上浆机对芯层黏合纺纱线进行上浆处理,将浆料包覆后的芯层黏合纺纱线经包芯纱装置与涤纶进行卷绕包覆,得到涤纶包覆纱;

S2:定型,采用针织纬编大圆机对涤棉进行单路循环编织,纱路采用双面三角对针排列的两针循环编织法,编织成型布后配合短纤和PET纤维进行胚布定型处理,得到抗皱PET纤维;

S3:织造,将抗皱PET纤维和所述涤纶包覆纱通过纺纱工序加工成复合丝,采用添纱工艺织造,制得面料坯布后,再经机械进行水洗和干燥,制得抗皱包芯纱线织成的面料。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预设的浆纱机将锦纶与仿真丝进行加捻卷曲,并且控制芯层黏合纺纱线的捻度为200捻度-500捻度,即可制成芯层黏合纺纱线,将制成的芯层黏合纺纱线放置在浆纱机的整经架上,等待布料上浆机对芯层黏合纺纱线进行上浆处理,采用环保绿色浆料马铃薯酯化淀粉PR-Su和CP-L浆料为主的浆料配方,并且由于芯层黏合纺纱线单纱强力较低,需要控制上浆时的合适上浆率为2%/min-5%/min,得到上浆完毕的芯层黏合纺纱线;将浆料包覆后的芯层黏合纺纱线经包芯纱装置与涤纶进行卷绕包覆,采用预设的包芯纱装置进行卷绕包覆时,机械包覆的捻度对应调整至偏高400捻度-500捻度,具体调整的幅度根据纱线的风格要求,做相应的调整,得到涤纶包覆纱;进而采用针织纬编大圆机对预设有的涤棉进行单路循环编织,纱路采用双面三角对针排列的两针循环编织法,将针织纬编大圆机的上盘针与下盘针的比例调整为1:1,单路的上盘针成圈与下盘针集圈采用纱线形成坑条效果,并作为底面布面和布底横向线圈比例为1:1,得到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将第一线圈横列,并将下盘针集圈的织针和上盘针成圈的织针同时进行成圈编织,使下盘针集圈的织针横列但不形成线圈,上盘针成圈的织针横列成一个线圈横列;将第二线圈的下盘针集圈的织针进行成圈编织,第二线圈的上盘针成圈不编织,第二线圈的下针盘成圈编织与第一线圈上针盘成圈编织形成纵向线圈比例为1:1,得到卷绕包覆完成的涤棉布;将卷绕包覆完成的涤棉布配合短纤和PET纤维一同至放入预设有的定型机器中,胚布定型机器的定型温度需要设定在170℃-200℃,速度设定在20m/min-28m/min,待胚布定型完毕的成品布需要保持在低温50-70℃,得到抗皱PET纤维,由于染料升华牢度不好,成品布定型必须低温,如高温会严重粘污产品;而后将抗皱PET纤维和涤纶包覆纱通过普通的纺纱工序和织造机配合人工操作,加工成复合丝,得到面料胚布;将面料坯布放入预设有的膨化罐中进行膨化,膨化时间为30-50min,将可循环使用的润涨液添加至面料坯布,并连续3-5次地重复进行添加润涨液,以便使面料坯布充分膨化,而后进行水洗,水洗完毕后将面料坯布放入预设有的干燥箱内;将预设有的丝束进入干燥箱进行干燥处理,处理次数为3次,依次为70℃,120℃,80℃;将干燥箱调整为循环风冷却,使面料坯布可以被丝束的张力吸取水分,制得抗皱包芯纱线织成的面料。

实施例1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预设的浆纱机将锦纶与仿真丝进行加捻卷曲,并且控制芯层黏合纺纱线的捻度为200捻度,即可制成芯层黏合纺纱线,将制成的芯层黏合纺纱线放置在浆纱机的整经架上,等待布料上浆机对芯层黏合纺纱线进行上浆处理,采用环保绿色浆料马铃薯酯化淀粉PR-Su和CP-L浆料为主的浆料配方,并且由于芯层黏合纺纱线单纱强力较低,需要控制上浆时的合适上浆率为2%/min,得到上浆完毕的芯层黏合纺纱线;将浆料包覆后的芯层黏合纺纱线经包芯纱装置与涤纶进行卷绕包覆,采用预设的包芯纱装置进行卷绕包覆时,机械包覆的捻度对应调整至偏高400捻度,具体调整的幅度根据纱线的风格要求,做相应的调整,得到涤纶包覆纱;进而采用针织纬编大圆机对预设有的涤棉进行单路循环编织,纱路采用双面三角对针排列的两针循环编织法,将针织纬编大圆机的上盘针与下盘针的比例调整为1:1,单路的上盘针成圈与下盘针集圈采用纱线形成坑条效果,并作为底面布面和布底横向线圈比例为1:1,得到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将第一线圈横列,并将下盘针集圈的织针和上盘针成圈的织针同时进行成圈编织,使下盘针集圈的织针横列但不形成线圈,上盘针成圈的织针横列成一个线圈横列;将第二线圈的下盘针集圈的织针进行成圈编织,第二线圈的上盘针成圈不编织,第二线圈的下针盘成圈编织与第一线圈上针盘成圈编织形成纵向线圈比例为1:1,得到卷绕包覆完成的涤棉布;将卷绕包覆完成的涤棉布配合短纤和PET纤维一同至放入预设有的定型机器中,胚布定型机器的定型温度需要设定在200℃,速度设定在20m/min,待胚布定型完毕的成品布需要保持在低温50,得到抗皱PET纤维,由于染料升华牢度不好,成品布定型必须低温,如高温会严重粘污产品;而后将抗皱PET纤维和涤纶包覆纱通过普通的纺纱工序和织造机配合人工操作,加工成复合丝,得到面料胚布;将面料坯布放入预设有的膨化罐中进行膨化,膨化时间为30,将可循环使用的润涨液添加至面料坯布,并连续3次地重复进行添加润涨液,以便使面料坯布充分膨化,而后进行水洗,水洗完毕后将面料坯布放入预设有的干燥箱内;将预设有的丝束进入干燥箱进行干燥处理,处理次数为3次,依次为70℃,120℃,80℃;将干燥箱调整为循环风冷却,使面料坯布可以被丝束的张力吸取水分,制得抗皱包芯纱线织成的面料。

制得的抗皱包芯纱线织成的面料手感柔软、持久抗菌,还具有吸湿排汗的功能,手感非常舒适,但是由于涤纶包覆纱在上浆的过程中,上浆率不够效率,导致包覆完成的芯层黏合纺纱线的纱线不易浸透,纺纱的耐磨性一般,因此该实施例并非最优的实施步骤。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预设的浆纱机将锦纶与仿真丝进行加捻卷曲,并且控制芯层黏合纺纱线的捻度为300捻度,即可制成芯层黏合纺纱线,将制成的芯层黏合纺纱线放置在浆纱机的整经架上,等待布料上浆机对芯层黏合纺纱线进行上浆处理,采用环保绿色浆料马铃薯酯化淀粉PR-Su和CP-L浆料为主的浆料配方,并且由于芯层黏合纺纱线单纱强力较低,需要控制上浆时的合适上浆率为5%/min,得到上浆完毕的芯层黏合纺纱线;将浆料包覆后的芯层黏合纺纱线经包芯纱装置与涤纶进行卷绕包覆,采用预设的包芯纱装置进行卷绕包覆时,机械包覆的捻度对应调整至偏高450捻度,具体调整的幅度根据纱线的风格要求,做相应的调整,得到涤纶包覆纱;进而采用针织纬编大圆机对预设有的涤棉进行单路循环编织,纱路采用双面三角对针排列的两针循环编织法,将针织纬编大圆机的上盘针与下盘针的比例调整为1:1,单路的上盘针成圈与下盘针集圈采用纱线形成坑条效果,并作为底面布面和布底横向线圈比例为1:1,得到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将第一线圈横列,并将下盘针集圈的织针和上盘针成圈的织针同时进行成圈编织,使下盘针集圈的织针横列但不形成线圈,上盘针成圈的织针横列成一个线圈横列;将第二线圈的下盘针集圈的织针进行成圈编织,第二线圈的上盘针成圈不编织,第二线圈的下针盘成圈编织与第一线圈上针盘成圈编织形成纵向线圈比例为1:1,得到卷绕包覆完成的涤棉布;将卷绕包覆完成的涤棉布配合短纤和PET纤维一同至放入预设有的定型机器中,胚布定型机器的定型温度需要设定在200℃,速度设定在20m/min,待胚布定型完毕的成品布需要保持在低温50℃,得到抗皱PET纤维,由于染料升华牢度不好,成品布定型必须低温,如高温会严重粘污产品;而后将抗皱PET纤维和涤纶包覆纱通过普通的纺纱工序和织造机配合人工操作,加工成复合丝,得到面料胚布;将面料坯布放入预设有的膨化罐中进行膨化,膨化时间为40min,将可循环使用的润涨液添加至面料坯布,并连续4次地重复进行添加润涨液,以便使面料坯布充分膨化,而后进行水洗,水洗完毕后将面料坯布放入预设有的干燥箱内;将预设有的丝束进入干燥箱进行干燥处理,处理次数为3次,依次为70℃,120℃,80℃;将干燥箱调整为循环风冷却,使面料坯布可以被丝束的张力吸取水分,制得抗皱包芯纱线织成的面料。

制得的抗皱包芯纱线织成的面料弹性超强,弹性接近羊毛,当伸长5%~6%时,几乎可以完全恢复,将涤纶面料反复揉搓,很快就能恢复原形,且不留下皱褶,弹性模数为22~141cN/dtex,比锦纶高2~3倍,耐热性好,可塑性强,如果做成面料,能够很好地保持褶裥,不需要过多的熨烫,这是其它面料无法比及的,因此该实施例为最优的实施步骤。

实施例3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预设的浆纱机将锦纶与仿真丝进行加捻卷曲,并且控制芯层黏合纺纱线的捻度为500捻度,即可制成芯层黏合纺纱线,将制成的芯层黏合纺纱线放置在浆纱机的整经架上,等待布料上浆机对芯层黏合纺纱线进行上浆处理,采用环保绿色浆料马铃薯酯化淀粉PR-Su和CP-L浆料为主的浆料配方,并且由于芯层黏合纺纱线单纱强力较低,需要控制上浆时的合适上浆率为5%/min,得到上浆完毕的芯层黏合纺纱线;将浆料包覆后的芯层黏合纺纱线经包芯纱装置与涤纶进行卷绕包覆,采用预设的包芯纱装置进行卷绕包覆时,机械包覆的捻度对应调整至偏高500捻度,具体调整的幅度根据纱线的风格要求,做相应的调整,得到涤纶包覆纱;进而采用针织纬编大圆机对预设有的涤棉进行单路循环编织,纱路采用双面三角对针排列的两针循环编织法,将针织纬编大圆机的上盘针与下盘针的比例调整为1:1,单路的上盘针成圈与下盘针集圈采用纱线形成坑条效果,并作为底面布面和布底横向线圈比例为1:1,得到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将第一线圈横列,并将下盘针集圈的织针和上盘针成圈的织针同时进行成圈编织,使下盘针集圈的织针横列但不形成线圈,上盘针成圈的织针横列成一个线圈横列;将第二线圈的下盘针集圈的织针进行成圈编织,第二线圈的上盘针成圈不编织,第二线圈的下针盘成圈编织与第一线圈上针盘成圈编织形成纵向线圈比例为1:1,得到卷绕包覆完成的涤棉布;将卷绕包覆完成的涤棉布配合短纤和PET纤维一同至放入预设有的定型机器中,胚布定型机器的定型温度需要设定在200℃,速度设定在20m/min,待胚布定型完毕的成品布需要保持在低温50℃,得到抗皱PET纤维,由于染料升华牢度不好,成品布定型必须低温,如高温会严重粘污产品;而后将抗皱PET纤维和涤纶包覆纱通过普通的纺纱工序和织造机配合人工操作,加工成复合丝,得到面料胚布;将面料坯布放入预设有的膨化罐中进行膨化,膨化时间为50min,将可循环使用的润涨液添加至面料坯布,并连续5次地重复进行添加润涨液,以便使面料坯布充分膨化,而后进行水洗,水洗完毕后将面料坯布放入预设有的干燥箱内;将预设有的丝束进入干燥箱进行干燥处理,处理次数为3次,依次为70℃,120℃,80℃;将干燥箱调整为循环风冷却,使面料坯布可以被丝束的张力吸取水分,制得抗皱包芯纱线织成的面料。

制得的抗皱包芯纱线织成的面料由于控制芯层黏合纺纱线的控制捻度始终控制并保持在500捻度上下,使得芯层黏合纺纱线的粗细分明,提高了面料的耐光性与耐热性,但是由于将面料胚布进行膨化的过程中,膨化时间过长,导致面料胚布的表层有变形的迹象,布料不平整,有些许褶皱,因此该实施例并非最优的实施步骤。

参考附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抗皱包芯纱线,包括以下成分:

锦纶1-6份;

涤纶2-5份;

仿真丝1-5份;

短纤1-3份;

涤棉4-6份;

PET纤维1-5份;

采用预设的浆纱机将锦纶与仿真丝进行上浆,得到上浆完毕的芯层黏合纺纱线;其中,所述锦纶具体为1-6份,仿真丝1-5份;

将浆料包覆后的芯层黏合纺纱线经包芯纱装置与涤纶进行卷绕包覆,采用针织纬编大圆机对预设有的涤棉进行单路循环编织,得到卷绕包覆完成的涤棉布;其中,所述涤纶具体为2-5份,涤棉4-6份;

将卷绕包覆完成的涤棉布配合短纤和PET纤维一同至放入预设有的定型机器中,待胚布定型完毕后得到抗皱PET纤维;其中,所述短纤具体为1-3份,PET纤维1-5份;

将抗皱PET纤维和涤纶包覆纱通过普通的纺纱工序和织造机配合人工操作,加工成复合丝,得到抗皱包芯纱线。

对比例1,

在本实施例中,

锦纶2份;

涤纶2份;

仿真丝3份;

短纤1份;

涤棉5份;

PET纤维5份。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预设的浆纱机将锦纶与仿真丝进行上浆,得到上浆完毕的芯层黏合纺纱线;其中,所述锦纶具体为2份,仿真丝3份;

将浆料包覆后的芯层黏合纺纱线经包芯纱装置与涤纶进行卷绕包覆,采用针织纬编大圆机对预设有的涤棉进行单路循环编织,得到卷绕包覆完成的涤棉布;其中,所述涤纶具体为2份,涤棉5份;

将卷绕包覆完成的涤棉布配合短纤和PET纤维一同至放入预设有的定型机器中,待胚布定型完毕后得到抗皱PET纤维;其中,所述短纤具体为1份,PET纤维5份;

将抗皱PET纤维和涤纶包覆纱通过普通的纺纱工序和织造机配合人工操作,加工成复合丝,得到抗皱包芯纱线。

使用此原料成分制得的抗皱包芯纱线,由于使用的涤棉分量与PET纤维分量完美中和,使得抗皱包芯纱线拥有非常好的弹性的同时,还具备反复揉搓,很快就能恢复原形,且不留下皱褶的优异之处,即该原料成分制得的抗皱包芯纱线为最佳成分。

对比例2,

在本实施例中,

锦纶5份;

涤纶5份;

仿真丝5份;

短纤3份;

涤棉5份;

PET纤维5份。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预设的浆纱机将锦纶与仿真丝进行上浆,得到上浆完毕的芯层黏合纺纱线;其中,所述锦纶具体为5份,仿真丝5份;

将浆料包覆后的芯层黏合纺纱线经包芯纱装置与涤纶进行卷绕包覆,采用针织纬编大圆机对预设有的涤棉进行单路循环编织,得到卷绕包覆完成的涤棉布;其中,所述涤纶具体为5份,涤棉5份;

将卷绕包覆完成的涤棉布配合短纤和PET纤维一同至放入预设有的定型机器中,待胚布定型完毕后得到抗皱PET纤维;其中,所述短纤具体为3份,PET纤维5份;

将抗皱PET纤维和涤纶包覆纱通过普通的纺纱工序和织造机配合人工操作,加工成复合丝,得到抗皱包芯纱线。

使用此原料成分制得的抗皱包芯纱线,虽然拥有非常好的弹性,且还具备反复揉搓,很快就能恢复原形,不留下皱褶的优异之处,但是由于锦纶和仿真丝使用的分量过多,导致制得出来的抗皱包芯纱线厚度大于其他面料,变相降低了抗皱包芯纱线的气体液体的渗透率,使得抗皱包芯纱线受到潮气易湿,吸收异味难挥发,即该原料成分所制得的抗皱包芯纱线并非为最佳成分。

对比例3,

在本实施例中,

锦纶2份;

涤纶2份;

仿真丝5份;

短纤1份;

涤棉2份;

PET纤维2份。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预设的浆纱机将锦纶与仿真丝进行上浆,得到上浆完毕的芯层黏合纺纱线;其中,所述锦纶具体为2份,仿真丝5份;

将浆料包覆后的芯层黏合纺纱线经包芯纱装置与涤纶进行卷绕包覆,采用针织纬编大圆机对预设有的涤棉进行单路循环编织,得到卷绕包覆完成的涤棉布;其中,所述涤纶具体为2份,涤棉2份;

将卷绕包覆完成的涤棉布配合短纤和PET纤维一同至放入预设有的定型机器中,待胚布定型完毕后得到抗皱PET纤维;其中,所述短纤具体为1份,PET纤维2份;

将抗皱PET纤维和涤纶包覆纱通过普通的纺纱工序和织造机配合人工操作,加工成复合丝,得到抗皱包芯纱线。

使用此原料成分制得的抗皱包芯纱线,虽然锦纶和仿真丝使用的分量相匹配,导致制得出来的抗皱包芯纱线的厚度粗细分明,提高了抗皱包芯纱线的气体液体的渗透率,使得抗皱包芯纱线受到潮气不易湿,吸收异味易挥发,但是由于织造时采用的PET纤维过少,导致制得的抗皱包芯纱线耐热性和耐冷型不高,受到高温或低温时,面料容易变形,变相使面料褶皱,即该原料成分所制得的抗皱包芯纱线并非为最佳成分。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分类

06120116516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