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电脑横机山板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20:01:23


电脑横机山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脑横机配件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电脑横机山板。

背景技术

横机山板是电脑横机的重要部件之一,对针织的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现在市场横机山板大体分为两种:第一种两段针即同一针槽内,同时排列着织针和选针。编织状态包括:1、不编织;2、编织;3、集圈;4、移圈;5、接圈;第二种四段针即同一针槽内,同时排列着织针、挺针片、推片和选针。编织状态包括:1、不编织;2、编织;3、集圈;4、既编织又集圈;5、移圈;6、接圈;7、既移圈又接圈。

相较四段针的山板,两段针的山板在编织功能上少了既编织又集圈和既移圈又接圈。在花型的编织上,少了很多。在四段针的山板中,推片与不织压片、接针压片、集圈压片这三个三角的运动位置配合不同,而形成不同的编织状态。但是推片作为弹簧针在多数编织状态一直压在不织压片、接针压片、集圈压片这三个三角上,对三角和推片都会磨损。

因此需要提出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电脑横机山板。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电脑横机山板,包括三角底板,所述三角底板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左侧护山、中间护山和右侧护山,所述左侧护山与中间护山之间以及中间护山与右侧护山之间均设置有尖山,所述尖山V型开口处设置有编织三角和翻针三角,所述尖山两侧分别设置有左度目三角和右度目三角,所述左侧护山、中间护山和右侧护山远离V型开口的一侧依次分别对应设置有左可调护山、中间可调护山和右可调护山,所述左可调护山、中间可调护山和右可调护山远离V型开口的一侧对应设置有左归位三角、中间归位三角和右归位三角,所述左归位三角与中间归位三角之间以及中间归位三角与右归位三角之间均设置有起针三角,所述起针三角连接设置有中接针三角,所述起针三角可沿三角底板平面垂直方向活动,所述起针三角远离V型开口的一侧均设置有上选针三角,所述左归位三角、中间归位三角和右归位三角一侧对应设置有左上选针三角、中上选针三角、右上选针三角,两个所述上选针三角分别位于左上选针三角和中上选针三角以及中上选针三角和右上选针三角之间,所述左上选针三角、中上选针三角和右上选针三角远离起针三角的一侧均设置有选针器,所述选针器设置有四个,所述选针器远离左上选针三角的一侧对应设置有起针三角的一侧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左下选针三角、中下选针三角和右下选针三角,所述左下选针三角与中下选针三角之间以及中下选针三角与右下选针三角之间均设置有复位三角,所述左下选针三角和中下选针三角之间以及中下选针三角和右下选针三角之间均设置有推针组件,所述推针组件可沿三角底板平面垂直方向活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起针三角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左起针三角、左接针三角、右接针三角和右起针三角,所述左起针三角和左接针三角位于中接针三角的一侧,右接针三角和右起针三角位于中接针三角的另一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左起针三角、左接针三角、右接针三角和右起针三角均可沿三角底板平面垂直方向活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推针组件包括左推针三角和右推针三角,所述左推针三角和右推针三角均可沿三角底板平面垂直方向活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上选针三角对应选针器设置有两个,剩余两个所述选针器分别设置在左上选针三角和右上选针三角的一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在编织过程中,通过起针三角的位置高度改变,实现改变推针运动轨迹,进而实现编织走针轨迹的改变,来替代现有四段针的山板结构,实现三段针结构将原有的弹簧针取消,进而避免现有弹簧针带来的磨损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不编织走针轨迹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编织走针轨迹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集圈走针轨迹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既编织又集圈走针轨迹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移圈走针轨迹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接圈走针轨迹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既移圈又接圈走针轨迹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左侧护山;2、中间护山;3、右侧护山;4、尖山;5、左度目三角;6、右度目三角;7、编织三角;8、翻针三角;9、左可调护山;10、右可调护山;11、中间可调护山;12、左归位三角;13、中间归位三角;14、右归位三角;15、左起针三角;16、左接针三角;17、右接针三角;18、右起针三角;19、中接针三角;20、左上选针三角;21、上选针三角;22、中上选针三角;23、右上选针三角;24、左下选针三角;25、中下选针三角;26、右下选针三角;27、左推针三角;28、右推针三角;29、复位三角;30、三角底板;31、选针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电脑横机山板,如图1-图8所示,包括三角底板30,三角底板30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左侧护山1、中间护山2和右侧护山3,左侧护山1与中间护山2之间以及中间护山2与右侧护山3之间均设置有尖山4,尖山4V型开口处设置有编织三角7和翻针三角8,通过两个尖山4形成T1和T2两个成圈系统,尖山4两侧分别设置有左度目三角5和右度目三角6,左度目三角5和右度目三角6由步进电机控制,可上下移动以调整弯纱深度,改变织物密度,左侧护山1、中间护山2和右侧护山3远离V型开口的一侧依次分别对应设置有左可调护山9、中间可调护山11和右可调护山10,左可调护山9、中间可调护山11和右可调护山10远离V型开口的一侧对应设置有左归位三角12、中间归位三角13和右归位三角14,左归位三角12与中间归位三角13之间以及中间归位三角13与右归位三角14之间均设置有起针三角,起针三角连接设置有中接针三角19,起针三角可沿三角底板30平面垂直方向活动,从而在编织过程中,通过起针三角的位置高度改变,实现改变推针运动轨迹,进而实现编织走针轨迹的改变,同时起针三角远离V型开口的一侧均设置有上选针三角21,左归位三角12、中间归位三角13和右归位三角14一侧对应设置有左上选针三角20、中上选针三角22、右上选针三角23,两个上选针三角21分别位于左上选针三角20和中上选针三角22以及中上选针三角22和右上选针三角23之间,左上选针三角20、中上选针三角22和右上选针三角23远离起针三角的一侧均设置有选针器31,选针器31设置有四个,从左到右依次形成有C1、C2、C3和C4选针系统,选针器31远离左上选针三角20的一侧对应设置有起针三角的一侧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左下选针三角24、中下选针三角25和右下选针三角26,左下选针三角24与中下选针三角25之间以及中下选针三角25与右下选针三角26之间均设置有复位三角29,左下选针三角24和中下选针三角25之间以及中下选针三角25和右下选针三角26之间均设置有推针组件,推针组件可沿三角底板30平面垂直方向活动,通过推针组件实现改变推针的位置效果。

其中起针三角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左起针三角15、左接针三角16、右接针三角17和右起针三角18,左起针三角15和左接针三角16位于中接针三角19的一侧,右接针三角17和右起针三角18位于中接针三角19的另一侧,左起针三角15、左接针三角16、右接针三角17和右起针三角18均可沿三角底板30平面垂直方向活动,推针组件包括左推针三角27和右推针三角28,左推针三角27和右推针三角28均可沿三角底板30平面垂直方向活动,中上选针三角22对应选针器31设置有两个,剩余两个选针器31分别设置在左上选针三角20和右上选针三角23的一侧。

如图2所示,其中左推针三角27和右推针三角28向下移动缩入三角底板30中,为不编织走针轨迹,假定机头左行,四个选针系统将选针压入针板针槽内,选针不沿选针,其中三角上下运动,从而不推动推针及织针向上运动。推针处于B位置,织针处于初始位置不进入编织轨道。

如图3所示,其中翻针三角8和右推针三角28向下移动缩入三角底板30中,为编织走针轨迹,假定机头左行,这时右推针三角28、翻针三角8都缩入三角底板30。在机头还是右行时,C1选针系统将T1成圈系统需要编织的织针所对应的选针选上(预选)。这时机头左行,被选上的选针沿左下选针三角24上升,推动相应的推针到H位置。选针沿左上选针三角20下降回到初始位置。C1选针系统再次将T1需要编织的织针所对应的选针选上(重选)。选针沿左推针三角27上升,推动相应的推针到A位置。在A位置的推针此时进入左归位三角12的针道继续上升,进而推动织针上升。织针此时可沿编织三角7继续上升,达到编织高度,完成退圈,之后沿尖山4、右度目三角6完成编织。同步的推针将沿中间归位三角13回到初始B位置,选针沿上选针三角21回到初始位置。

如图4所示,其中右推针三角28和翻针三角8缩入三角底板30中,为集圈走针轨迹,假定机头左行,这时右推针三角28、翻针三角8都缩入三角底板30。在机头还是右行时,C1选针系统将T1成圈系统需要集圈的织针所对应的选针选上(预选)。这时机头左行,被选上的选针沿左下选针三角24上升,推动相应的推针到H位置。选针沿左上选针三角20下降回到初始位置。C1选针系将集圈和不编织的织针所对应的选针压入针板针槽内,选针不沿选针三角上下运动,从而不推动推针。集圈的织针所对应的推针处于H位置,不编织的织针所对应的推针处于B位置。在H位置的推针沿左起针三角15继续上升,进而推动织针上升,达到集圈高度,之后沿尖山4、右度目三角6完成集圈。同步的推针将沿中间归位三角13回到初始B位置。

如图5所示,其中右推针三角28和翻针三角8缩入三角底板30中,为既编织又集圈走针轨迹,假定机头左行,这时右推针三角28、翻针三角8都缩入三角底板30。在机头还是右行时,C1选针系统将T1成圈系统需要编织和集圈的织针所对应的选针选上(预选)。这时机头左行,被选上的选针沿左下选针三角24上升,推动相应的推针到H位置。选针沿左上选针三角20下降回到初始位置。C1选针系统再次将T1需要编织的织针所对应的选针选上(重选),集圈和不编织的织针所对应的选针压入针板针槽内。被选上的选针沿左推针三角27上升,推动相应的推针到A位置。集圈的织针所对应的推针处于H位置,不编织的织针所对应的推针处于B位置。在A位置的推针此时进入左归位三角12的针道继续上升,进而推动织针上升。织针此时可沿编织三角7继续上升,达到编织高度,完成退圈,之后沿尖山4、右度目三角6完成编织。在H位置的推针沿左起针三角15继续上升,进而推动织针上升,达到集圈高度,之后沿尖山4、右度目三角6完成集圈。同步的推针将沿中间归位三角13回到初始B位置,选针沿上选针三角21回到初始位置。

如图6所示,其中右推针三角28、左起针三角15、左接针三角16和右起针三角18都缩入三角底板30中,为移圈走针轨迹,假定机头左行,这时右推针三角28、左起针三角15、左接针三角16、右起针三角18都缩入三角底板30。在机头还是右行时,C1选针系统将T1成圈系统需要移圈的织针所对应的选针选上(预选)。这时机头左行,被选上的选针沿左下选针三角24上升,推动相应的推针到H位置。选针沿左上选针三角20下降回到初始位置。C1选针系统再次将T1需要移圈的织针所对应的选针选上(重选)。被选上的选针沿左推针三角27上升,推动相应的推针到A位置。在A位置的推针此时进入左归位三角12的针道继续上升,进而推动织针上升。织针此时可沿编织三角7继续上升,之后沿翻针三角8上升,达到移圈高度,之后沿尖山4、右度目三角6完成移圈。同步的推针将沿中间归位三角13回到初始B位置,选针沿上选针三角21回到初始位置。

如图7所示,其中右推针三角28、左起针三角15、左接针三角16和右起针三角18都缩入三角底板30中,为接圈走针轨迹,假定机头左行,这时右推针三角28、左起针三角15、左接针三角16、右起针三角18都缩入三角底板30。在机头还是右行时,C1选针系统将T1成圈系统需要接圈的织针所对应的选针选上(预选)。这时机头左行,被选上的选针沿左下选针三角24上升,推动相应的推针到H位置。选针沿左上选针三角20下降回到初始位置。C1选针系将接圈和不编织的织针所对应的选针压入针板针槽内,选针不沿选针三角上下运动,从而不推动推针。接圈的织针所对应的推针处于H位置,不编织的织针所对应的推针处于B位置。在H位置的推针沿中接针三角19及右接针三角17继续上升,进而推动织针上升,达到接圈高度,之后沿翻针三角8下沿、右度目三角6完成接圈。同步的推针将沿中间归位三角13回到初始B位置。

如图8所示,其中右推针三角28、左起针三角15、左接针三角16和右起针三角18都缩入三角底板30中,为既移圈又接圈走针轨迹,假定机头左行,这时右推针三角28、左起针三角15、左接针三角16、右起针三角18都缩入三角底板30。在机头还是右行时,C1选针系统将T1成圈系统需要移圈和接圈的织针所对应的选针选上(预选)。这时机头左行,被选上的选针沿左下选针三角24上升,推动相应的推针到H位置。选针沿左上选针三角20下降回到初始位置。C1选针系统再次将T1需要移圈的织针所对应的选针选上(重选),接圈和不编织的织针所对应的选针压入针板针槽内。被选上的选针沿左推针三角27上升,推动相应的推针到A位置。接圈的织针所对应的推针处于H位置,不编织的织针所对应的推针处于B位置。在A位置的推针此时进入左归位三角12的针道继续上升,进而推动织针上升。织针此时可沿编织三角7继续上升,之后沿翻针三角8上升,达到移圈高度,之后沿尖山4、右度目三角6完成移圈。在H位置的推针沿中接针三角19及右接针三角17继续上升,进而推动织针上升,达到接圈高度,之后沿翻针三角8下沿、右度目三角6完成接圈。同步的推针将沿中间归位三角13回到初始B位置,选针沿上选针三角21回到初始位置。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分类

06120116546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