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缝纫机的稳线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09:49:27


一种缝纫机的稳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缝纫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缝纫机的稳线装置。

背景技术

缝纫机是用一根或多根缝纫线,在缝料上形成一种或多种线迹,使一层或多层缝料交织或缝合起来的机器;缝纫机能缝制棉、麻、丝、毛、人造纤维等织物和皮革、塑料、纸张等制品,缝出的线迹整齐美观、平整牢固,缝纫速度快、使用简便,在服装制造领域应用广泛。目前缝纫机在形成锁式线迹的时候,缝纫机的挑线杆通过上下往复运动进行放线与收线,缝线随着挑线杆的往复运动,会产生晃动与震动,沿着缝线传递到机针位置,影响机针的稳定性;更明显的表现是,缝纫机运行过程中,缝线晃动,被缝纫机机针刺到会造成断线;当前缝纫机转速通常是4000转/分钟甚至更快,转速越快,这种晃动与震动的频率和幅度越大。因此有必要在缝纫机上设计维持缝线稳定的装置。

我国专利(公告号:CN209456682U;公告日:2019-10-01)公开了一种平缝机的过线机构,包括挑线杆,挑线杆的下方两侧分别设有左线勾组件和右线勾组件,左线勾组件包括勾线板一,勾线板一弯折形成上下贯穿的折弯孔一,折弯孔一内嵌设有缓冲稳定物一,缓冲稳定物一与折弯孔一的孔壁之间具有过线孔一;右线勾组件包括勾线板二,勾线板二上具有安装槽,安装槽内嵌设有缓冲稳定物二,缓冲稳定物二与安装槽的槽壁之间具有过线孔二。

该专利文献中的过线机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小缝线的晃动与震动,但是其油毛毡等缓冲稳定物没有固定,缓冲稳定物容易移动,过线间隙的大小没法保证;在穿线的时候,缝线,特别是粗线会带动油毛毡等缓冲稳定物,导致其变形、间隙变小,从而使得缝线的张力前后不一样,影响缝纫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缝纫机的稳线装置,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缝纫机中缝线的稳定可靠性。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缝纫机的稳线装置,缝纫机包括挑线杆和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稳线装置包括固设在缝纫机的机头或壳体上且位于所述挑线杆和机针之间的左线钩,所述左线钩上固设有左线钩盖,所述左线钩盖内具有安装腔体,所述安装腔体内设有缓冲稳定物且所述缓冲稳定物被限制固定在所述左线钩盖与所述左线钩之间,所述缓冲稳定物与所述左线钩的内侧壁之间具有过线间隙孔。

其工作原理如下:通常缝纫机的机壳上还设有三眼或二眼线钩、小夹线器、主夹线器、缓线钩、右线钩、挑线杆、针杆下衬套线钩、针杆线钩,本技术方案中缝线依次穿过三眼或二眼线钩、小夹线器、主夹线器、缓线钩、右线钩、挑线杆、本稳线装置、针杆下衬套线钩、针杆线钩,最后到达机针处。在缝纫过程中,挑线杆对缝线进行放线与收线,缝线随着挑线杆上下往复运动;锁式线迹形成线环过程中,缝线并不是时时刻刻都处于绷紧状态,在从主夹线器到机针位置之间,缝线表现为一个冗余量,在每一个线环形成过程中,挑线杆将缝线的一部份冗余量收紧,但是始终有一部份冗余量随着挑线杆放线、旋梭钩线和重力的作用,松弛在针板以上、机针上下运动区间,当这种冗余量过多,缝线线环变得不稳定,缝线出现散股、退捻等现象机率增加,旋梭勾到缝线其中若干股,机针容易刺到缝线,缝线过多刮蹭过线部件或者缝线挂到其他部件,如机针固定螺钉等等,容易造成断线,并影响机针的稳定性,造成跳针现象;本技术方案中将缝线冗余量控制在本稳线装置和右线钩之间的位置,使机针上下运动区间的缝线处于绷直状态,从而进一步有效减少断线机率。本技术方案中缝线穿过缓冲稳定物与左线钩的内侧壁之间的过线间隙孔,消除了缝线的晃动,控制了缝线的冗余,消除了震动波,保持了机针和线环的稳定性,极大的降低了断线的机率。同时,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固定住缓冲稳定物,有效防止了缓冲稳定物的移动,从而保证了过线间隙孔的大小稳定,进一步减少了缝线了晃动,保证了缝线的稳定可靠性。

在上述的缝纫机的稳线装置中,缝纫机的机头一端具有罩壳面板,所述左线钩的上端具有向一侧弯折延伸至所述罩壳面板内侧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通过连接螺栓固连在所述罩壳面板的内侧。这样能够减少零部件的相互干涉,便于左线钩的安装固定。

在上述的缝纫机的稳线装置中,所述左线钩的上端具有向另一侧弯折延伸的卡接部,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左线钩的本体之间形成横向的U型卡口,所述左线钩盖通过固定螺钉固连在所述卡接部上;所述过线间隙孔位于所述缓冲稳定物与所述U型卡口的底部之间;所述U型卡口的底面呈倾斜面。进一步的,U型卡口的本体靠近缝纫机的机壳,卡接部远离缝纫机的机壳一侧,U型卡口的底面与左线钩的本体侧面之间形成锐角。

在上述的缝纫机的稳线装置中,所述左线钩盖的上下两侧以及一端均具有向一侧翻折形成的挡边;所述左线钩盖的另一端具有由上下两侧挡边向相对方向延伸的限位凸条,所述缓冲稳定物呈“凸”字型结构,所述缓冲稳定物嵌设在所述挡边和限位凸条之间形成的所述安装腔体内,所述缓冲稳定物的凸出部穿过两个所述限位凸条之间的间隙且朝向所述U型卡口的底面。进一步的,限位凸条与左线钩盖的本体侧面之间、位于一端的挡边与左线钩盖的本体侧面之间具有缝隙,便于左线钩盖安装在卡接部上时,卡接部能够穿过该缝隙;整个结构既便于放置缓冲稳定物,又能够便于左线钩盖的安装固定,同时还能够有效防止缓冲稳定物脱落或移动。

在上述的缝纫机的稳线装置中,所述左线钩盖上侧的挡边外端为一斜边,该斜边由所述U型卡口的内部向所述U型卡口的外部方向延伸且靠近所述过线间隙孔的一端突出于所述U型卡口的内侧面;所述左线钩盖下侧的挡边外端与所述U型卡口的内侧面相平行且两者之间具有一供缝线滑过的间隙。

在上述的缝纫机的稳线装置中,所述左线钩的下端一侧还具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经过至少三次连续顺向弯折形成的过线孔;所述过线间隙孔与所述过线孔上下对齐。

在上述的缝纫机的稳线装置中,所述缓冲稳定物为羊毛毡、油毛毡、厚布、橡胶或铁氟龙材质。当然其具体材质也可以是其它等同替代物。

在上述的缝纫机的稳线装置中,所述左线钩盖的中部具有横向的条形孔,所述卡接部上具有固定孔,所述固定螺钉穿过所述条形孔并螺接在所述固定孔内。左线钩盖安装在左线钩上后,可以左右调节,缓冲稳定物通过配合随左线钩盖左右移动。当缝制具有较大晃动与振动的粗线时,将左线钩盖向左移动,以缝线轻轻滑过过线间隙孔为最佳状态;当缝制晃动量较小的细线或容易起皱的布料时,将左线钩盖向右移动,以缝线自由通过过线间隙孔,且其晃动与振动被削弱、少断线、形成良好线迹为优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的稳线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中的稳线装置中缝线穿过缓冲稳定物与左线钩的内侧壁之间的过线间隙孔,消除了缝线的晃动,控制了缝线的冗余,消除了震动波,保持了机针和线环的稳定性,极大的降低了断线的机率。

2、本发明中的稳线装置中通过固定住缓冲稳定物,有效防止了缓冲稳定物的移动,从而保证了过线间隙孔的大小稳定,进一步减少了缝线了晃动,保证了缝线的稳定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缝纫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稳线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稳线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4是本稳线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一。

图5是本稳线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二。

图6是本稳线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7是本稳线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三。

图中,1、挑线杆;2、机针;3、机头;3a、罩壳面板;4、壳体;5、左线钩;51、连接部;52、卡接部;52a、固定孔;53、U型卡口;54、弯折部;54a、过线孔;6、左线钩盖;61、挡边;61a、斜边;61b、间隙;62、限位凸条;63、条形孔;64、安装腔体;7、缓冲稳定物;8、过线间隙孔;9、固定螺钉;10、三眼或二眼线钩;11、小夹线器;12、主夹线器;13、缓线钩;14、右线钩;15、针杆下衬套线钩;16、针杆线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至图5所示,缝纫机包括挑线杆1和机针2;缝纫机的机壳上还设有三眼或二眼线钩10、小夹线器11、主夹线器12、缓线钩13、右线钩14、挑线杆1、针杆下衬套线钩15、针杆线钩16,本实施例中缝线依次穿过三眼或二眼线钩10、小夹线器11、主夹线器12、缓线钩13、右线钩14、挑线杆1、本稳线装置、针杆下衬套线钩15、针杆线钩16,最后到达机针2处。本稳线装置包括固设在缝纫机的机头3或壳体4上且位于挑线杆1和机针2之间的左线钩5,左线钩5上固设有左线钩盖6,左线钩盖6内具有安装腔体64,安装腔体64内设有缓冲稳定物7且缓冲稳定物7被限制固定在左线钩盖6与左线钩5之间,缓冲稳定物7与左线钩5的内侧壁之间具有过线间隙孔8。在缝纫过程中,挑线杆1对缝线进行放线与收线,缝线随着挑线杆1上下往复运动;锁式线迹形成线环时,缝线并不是时时刻刻都处于绷紧状态,在从主夹线器到机针2位置之间,缝线表现为一个冗余量,在每一个线环形成过程中,挑线杆1将缝线的一部份冗余量收紧,但是始终有一部份冗余量随着挑线杆1放线、旋梭钩线和重力的作用,松弛在针板以上、机针2上下运动区间,当这种冗余量过多,缝线线环变得不稳定,缝线出现散股、退捻等现象机率增加,旋梭勾到缝线其中若干股,机针2容易刺到缝线,缝线过多刮蹭过线部件或者缝线挂到其他部件,如机针2固定螺钉9等等,容易造成断线,并影响机针2的稳定性,造成跳针现象;本实施例中将缝线冗余量控制在本稳线装置和右线钩之间的位置,使机针2上下运动区间的缝线处于绷直状态,从而进一步有效减少断线机率。本实施例中缝线穿过缓冲稳定物7与左线钩5的内侧壁之间的过线间隙孔8,消除了缝线的晃动,控制了缝线的冗余,消除了震动波,保持了机针2和线环的稳定性,极大的降低了断线的机率。同时,本实施例中通过固定住缓冲稳定物7,有效防止了缓冲稳定物7的移动,从而保证了过线间隙孔8的大小稳定,进一步减少了缝线了晃动,保证了缝线的稳定可靠性。

如图2所示,缝纫机的机头3一端具有罩壳面板3a,左线钩5的上端具有向一侧弯折延伸至罩壳面板3a内侧的连接部51,连接部51通过连接螺栓固连在罩壳面板3a的内侧,这样能够减少零部件的相互干涉,便于左线钩5的安装固定。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左线钩5的上端具有向另一侧弯折延伸的卡接部52,卡接部52与左线钩5的本体之间形成横向的U型卡口53,左线钩盖6通过固定螺钉9固连在卡接部52上;过线间隙孔8位于缓冲稳定物7与U型卡口53的底部之间;U型卡口53的底面呈倾斜面,左线钩5的下端一侧还具有弯折部54,弯折部54经过至少三次连续顺向弯折形成的过线孔54a;过线间隙孔8与过线孔54a上下对齐。进一步的,U型卡口53的本体靠近缝纫机的机壳,卡接部52远离缝纫机的机壳一侧,U型卡口53的底面与左线钩5的本体侧面之间形成锐角。左线钩盖6的上下两侧以及一端均具有向一侧翻折形成的挡边61;左线钩盖6的另一端具有由上下两侧挡边61向相对方向延伸的限位凸条62,缓冲稳定物7呈“凸”字型结构,缓冲稳定物7嵌设在挡边61和限位凸条62之间形成的安装腔体64内,缓冲稳定物7的凸出部穿过两个限位凸条62之间的间隙且朝向U型卡口53的底面;限位凸条62与左线钩盖6的本体侧面之间、位于一端的挡边61与左线钩盖6的本体侧面之间具有缝隙,便于左线钩盖6安装在卡接部52上时,卡接部52能够穿过该缝隙;整个结构既便于放置缓冲稳定物7,又能够便于左线钩盖6的安装固定,同时还能够有效防止缓冲稳定物7脱落或移动。

如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左线钩盖6上侧的挡边61外端为一斜边61a,该斜边61a由U型卡口53的内部向U型卡口53的外部方向延伸且靠近过线间隙孔8的一端突出于U型卡口53的内侧面;左线钩盖6下侧的挡边61外端与U型卡口53的内侧面相平行且两者之间具有一供缝线滑过的间隙61b。左线钩盖6上下两侧的挡边61形状不相同,本稳线装置安装后,位于下侧的挡边61端部与左线钩5的配合面平行,并有一供缝线滑过的间隙61b;位于上侧的挡边61外端为斜边61a,斜边61a较宽的部位突出于左线钩5的配合面,用以防止缝线从稳线装置中脱落出来。

本实施例中缓冲稳定物7为羊毛毡、油毛毡、厚布、橡胶或铁氟龙材质。当然其具体材质也可以是其它等同替代物。

如图4和图5所示,左线钩盖6的中部具有横向的条形孔63,卡接部52上具有固定孔52a,固定螺钉9穿过条形孔63并螺接在固定孔52a内;左线钩盖6安装在左线钩5上后,可以左右调节,缓冲稳定物7通过配合随左线钩盖6左右移动。当缝制具有较大晃动与振动的粗线时,将左线钩盖6向左移动,以缝线轻轻滑过过线间隙孔8为最佳状态;当缝制晃动量较小的细线或容易起皱的布料时,将左线钩盖6向右移动,以缝线自由通过过线间隙孔8,且其晃动与振动被削弱、少断线、形成良好线迹为优选。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技术分类

06120112317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