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自动缝蕾丝花边两侧织带机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59:12


一种自动缝蕾丝花边两侧织带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缝纫设备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缝蕾丝花边两侧织带机。

背景技术

在纺织生产领域,布料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处理,缝边处理不仅能提高布料的美观度,还能增强布料的牢固度,目前在处理蕾丝布料时,需要现将蕾丝花边裁剪成块,再进行人工缝制,然而蕾丝花边弹力大,质地柔软,手工缝制不易保持平整,止口也无法控制,且现有的织带机多为单边缝制,一边缝制完成后需要翻转缝制另一边,工作效率低,而且两边按不同方向缝制,导致产品不良率升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市场空白,提供了一种自动缝蕾丝花边两侧织带机。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缝蕾丝花边两侧织带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蕾丝花边弹力大,质地柔软,手工缝制不易保持平整,止口也无法控制,且现有的织带机多为单边缝制,一边缝制完成后需要翻转缝制另一边,工作效率低,而且两边按不同方向缝制,导致产品不良率升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缝蕾丝花边两侧织带机,包括:

送料辊,安装于固定板的顶部,所述送料辊通过固定板连接机架,所述送料辊用于输送布料;

前道三角针车,固定在第一工作平台上,所述前道三角针车用于输送布料并对输送的布料一侧进行缝边操作;

后道三角针车,固定在第二工作平台上,所述后道三角针车用于输送布料并对输送布料的另一侧进行缝边操作;

收料辊,用于收卷双边缝合好的布料;

其中,所述第一工作平台和所述第二工作平台均架设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工作平台和所述第二工作平台的顶面上均设置有标尺和刻度,所述第一工作平台和所述第二工作平台的右侧分别连接有第一缓冲箱和第二缓冲箱,所述第一缓冲箱和所述第二缓冲箱内分别安装有传感器Ⅰ和传感器Ⅱ。

进一步的,所述送料辊上套装有限位板,所述送料辊的后端穿过固定板与送料电机相连,所述固定板的底端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送料辊和所述收料辊分别位于所述机架的右部和左部,所述收料辊的后端连接有收料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工作平台与所述第二工作平台为尺寸相同的两块矩形板,所述第一工作平台和所述第二工作平台相互平行且错开,所述第一工作平台的顶面右侧边处印制有刻度。

进一步的,所述传感器Ⅰ位于所述送料辊和所述前道三角针车之间,所述传感器Ⅱ位于所述前道三角针车和所述后道三角针车之间,所述传感器Ⅰ和所述传感器Ⅱ分别用于检测输送向前道三角针车和后道三角针车的布料信号,所述传感器Ⅰ高于所述传感器Ⅱ。

进一步的,所述传感器Ⅰ和所述传感器Ⅱ分别固定在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的侧面,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后端连接所述第一缓冲箱的内壁,所述第二安装板的后端连接所述第二缓冲箱的内壁,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的前端悬空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缓冲箱的右侧板高度大于所述第二缓冲箱的右侧板高度,所述第一缓冲箱与所述第一工作平台的连接处安装有第一倒料杆,所述第二缓冲箱与所述第二工作平台的连接处安装有第二倒料杆。

进一步的,所述标尺横向放置在所述第一工作平台和所述第二工作平台上,所述标尺用于防止布料在输送过程中跑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自动缝蕾丝花边两侧织带机,结构设置合理,利用前道三角针车和后道三角针车前后使用缝制蕾丝花边,代替人工缝制和翻边缝制,提高了生产效率,利用传感器Ⅰ和传感器Ⅱ接收来料信号,可以平稳控制止口大小,解决花边柔软人工操作难的问题,稳定产品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结构的送料辊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结构的第一工作平台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结构的第二工作平台示意图。

图中:1、送料辊;2、前道三角针车;3、后道三角针车;4、收料辊;5、机架;6、传感器Ⅰ;7、传感器Ⅱ;8、标尺;9、刻度;11、送料电机;12、限位板;13、固定板;21、第一工作平台;22、第一倒料杆;31、第二工作平台;32、第二倒料杆;41、收料电机;61、第一安装板;62、第一缓冲箱;71、第二安装板;72、第二缓冲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一:请参阅图1-5,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自动缝蕾丝花边两侧织带机,包括:

送料辊1,安装于固定板13的顶部,送料辊1通过固定板13连接机架5,送料辊1用于输送布料;

前道三角针车2,固定在第一工作平台21上,前道三角针车2用于输送布料并对输送的布料一侧进行缝边操作;

后道三角针车3,固定在第二工作平台31上,后道三角针车3用于输送布料并对输送布料的另一侧进行缝边操作;

收料辊4,用于收卷双边缝合好的布料;

其中,第一工作平台21和第二工作平台31均架设在机架5上,第一工作平台21和第二工作平台31的顶面上均设置有标尺8和刻度9,第一工作平台21和第二工作平台31的右侧分别连接有第一缓冲箱62和第二缓冲箱72,第一缓冲箱62和第二缓冲箱72内分别安装有传感器Ⅰ6和传感器Ⅱ7。

在使用该自动缝蕾丝花边两侧织带机时,将成卷的蕾丝布料套装在送料辊1上,限位板12夹持在料卷两侧,送料电机11带动送料辊1转动展开料卷,使蕾丝布料下落到第一缓冲箱62内,蕾丝布料穿过传感器Ⅰ6的下方后向上进入第一工作平台21,传感器Ⅰ6检测正下方的布料,启动前道三角针车2输送并缝合经过机头的布料,缝合一边的蕾丝布料继续向左输送,落入第二缓冲箱72内,蕾丝布料穿过传感器Ⅱ7的下方后向上进入第二工作平台31,传感器Ⅱ7检测正下方的布料,启动后道三角针车3输送并缝合经过机头的布料,从而完成对布料两侧的缝制,最后收料电机41带动收料辊4转动,将缝合好的布料收卷起来。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为具体实施方式一的进一步限定,如图2和图3所示,送料辊1上套装有限位板12,送料辊1的后端穿过固定板13与送料电机11相连,固定板13的底端固定安装在机架5上,送料电机11驱动送料辊1转动,送料辊1上的料卷随之转动,布料得以展开,限位板12能定位并固定料卷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为具体实施方式二的进一步限定,如图2所示,送料辊1和收料辊4分别位于机架5的右部和左部,收料辊4的后端连接有收料电机41,收料电机41驱动收料辊4转动收卷布料,送料电机11和收料电机41的运行分别由传感器Ⅰ6和传感器Ⅱ7的检测结果决定,当传感器Ⅰ6检测到正下方的布料较长时,送料电机11停止转动,当传感器Ⅰ6检测到正下方的布料较短时,送料电机11启动释放布料进入第一缓冲箱62。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为具体实施方式一的进一步限定,第一工作平台21与第二工作平台31为尺寸相同的两块矩形板,第一工作平台21和第二工作平台31相互平行且错开,第一工作平台21的顶面右侧边处印制有刻度9,前道三角针车2和后道三角针车3分别固定在第一工作平台21与第二工作平台31上,通过调整第一工作平台21和第二工作平台31在机架5上的位置,进而实现调整前道三角针车2和后道三角针车3位置,方便使前道三角针车2和后道三角针车3的针头处于布料的两侧,通过工作台上的刻度9可以精准调节前后针头之间的间距,调高缝制的精准度。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为具体实施方式一的进一步限定,如图2、图4和图5,传感器Ⅰ6位于送料辊1和前道三角针车2之间,传感器Ⅱ7位于前道三角针车2和后道三角针车3之间,传感器Ⅰ6和传感器Ⅱ7分别用于检测输送向前道三角针车2和后道三角针车3的布料信号,传感器Ⅰ6高于传感器Ⅱ7,根据传感器Ⅰ6和传感器Ⅱ7检测的信号确保前后针车平稳运行。

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为具体实施方式五进一步限定,传感器Ⅰ6和传感器Ⅱ7分别固定在第一安装板61和第二安装板71的侧面,第一安装板61的后端连接第一缓冲箱62的内壁,第二安装板71的后端连接第二缓冲箱72的内壁,第一安装板61和第二安装板71的前端悬空设置,方便拆装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为具体实施方式五的进一步限定,第一缓冲箱62的右侧板高度大于第二缓冲箱72的右侧板高度,第一缓冲箱62与第一工作平台21的连接处安装有第一倒料杆22,第二缓冲箱72与第二工作平台31的连接处安装有第二倒料杆32,由于传感器Ⅰ6高于传感器Ⅱ7,传感器Ⅱ7深入第二缓冲箱72,通过降低第二缓冲箱72的右侧板高度,防止布料在输送过程中与传感器Ⅱ7产生压力。

具体实施方式八:本实施方式为具体实施方式一的进一步限定,如图2和图4所示,标尺8横向放置在第一工作平台21和第二工作平台31上,标尺8用于防止布料在输送过程中跑偏,标尺8沿布料的运行方向设置,布料输送时,标尺8始终保持与布料平行,避免布料偏移,同时保证前后两工作台上的布料处于同一直线上。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分类

06120113122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