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3D网布绗缝设备及绗缝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20:01:55


一种3D网布绗缝设备及绗缝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缝纫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3D网布绗缝设备及绗缝方法。

背景技术

3D网布俗称特厚,也称或者,是一款透气性、弹性以及支撑性都很出色的新型纯织物材料。3D网布是通过经编双针床特有的双层结构工艺,把具有高回弹支撑的涤纶高弹丝织入两层面料中间,使得面料兼具缓冲和回弹舒适性,尤其是面层采用网眼结构,底层采用平纹结构,使得面料的面层具有透气散热,柔软舒适的触感,而底层具有硬挺顺滑的手感,而中层则兼具支撑性和回弹性。

绗缝工艺指代用缝制有夹层的,使里面的棉絮等固定。

目前,绗缝设备主要包括布料固定平台、三轴移动平台和绗缝头,面料固定平台用于固定面料,三轴移动平台通过带动绗缝头在固定平台上移动,使得绗缝头能够对固定平台上的面料进行绗缝加工。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由于3D网布具有一定厚度且十分蓬松,所以,在3D网布加工的工艺较差或者在3D网布输送过程之中的保护较差时,容易使得3D网布部分位置出现凹坑,这就导致3D网布出现厚度不均的情况,这种厚度不均的情况会导致绗缝加工时针脚的不均匀,从而影响绗缝加工效果的美观度和牢固度。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3D网布绗缝设备及绗缝方法,其目的是在3D网布的绗缝加工过程之中,消除或减弱3D网布厚度不均的情况,进而增加绗缝加工时的针脚的均匀性,从而增加绗缝加工的美观度和牢固度。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3D网布绗缝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3D网布绗缝设备,包括绗缝机构,所述绗缝机构一侧设置有调厚机构;

所述绗缝机构包括绗缝头和绗缝平台,所述绗缝头与所述绗缝平台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

所述调厚机构包括预热组件和热压组件,所述预热组件包括能够对3D网布进行加热的加热平台;

所述热压组件包括调厚平台,所述调厚平台上侧间隔设置有压厚板,所述压厚板上设置有能够驱动所述压厚板沿竖直方向运动的压厚驱动件;

所述加热平台沿自身长度方向与所述绗缝平台相互间隔设置,所述调厚平台位于所述加热平台和所述绗缝平台之间;

所述加热平台、所述调厚平台以及所述绗缝平台上设置有能够输送3D网布的输送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绗缝机构内的绗缝头和绗缝平台能够实现3D网布的固定以及绗缝加工。

其次,在绗缝机构之前设置有加热平台,在3D网布经过加热平台时,加热平台能够对3D网布进行加热,使得3D网布软化。

在加热平台与绗缝平台之间设置有调厚平台,而调厚平台上设置有压厚板和压厚驱动件,因此,加热软化后的3D网布能够移动至调厚平台上,压厚板向下移动,使得3D网布被压缩,进而在3D网布冷却定型后,能够调节3D网布的厚度。

而输送机构的设置,则用于3D网布在加热平台、调厚平台和绗缝品台之间的输送。

因此,在3D网布进行绗缝加工之前,对3D网布进行软化,从而使得3D网布的厚度能够改变,通过压厚板下压3D网布,使得3D网布凸出位置被下压,而凹陷位置受到较小或不受到压力,所以能够调节3D网布的各个部位厚度趋向一致,进而提高3D网布整体的厚度均匀性,所以,能够提高3D网布进行绗缝加工的加工效果和美观度。

可选的,所述加热平台上开设有加热槽,所述加热槽连接有能够输入热水的热水供应管道;

所述加热平台上设置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沿竖直方向与所述加热槽插接配合,所述第一支撑板沿竖直方向与所述加热槽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下侧设置有能够驱动所述第一支撑板沿竖直方向运动的支撑驱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热平台上开设有加热槽,加热槽内连通有热水供应管道,而加热槽内沿竖直方向插接有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能够沿竖直方向移动。所以,在3D网布移动至第一支撑板上时,第一支撑板下移,使得3D网布落入加热槽内,通过在加热槽内通入热水,能够对3D网布进行热水浴加热,使得3D网布加热均匀且能够对3D网布进行清洗。

在清洗完成之后,第一支撑板上移,能够将3D网布重新送至加热平台上侧。

这样的设置,能够实现3D网布的加热,也便于3D网布的移动。

可选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第一输送组件,所述第一输送组件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宽度方向一侧;所述第一输送组件包括第一输送辊组和第二输送辊组,所述第一输送辊组和所述第二输送辊组沿所述第一支撑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输送辊组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加热平台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输送辊组连接有能够驱动所述第二输送辊组沿所述第一支撑板长度方向运动的直线驱动件;所述第一输送辊组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朝向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侧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有主动辊和从动辊,所述主动辊和从动辊均与所述安装板转动连接,所述主动辊轴向和从动辊轴向相互平行且沿所述第一支撑板宽度方向设置,所述主动辊同轴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主动辊和从动辊沿竖直方向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第一输送辊组中,主动辊和从动辊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主动辊一端连接有驱动电机,从动辊与安装板转动连接,所以在3D网布移动至主动辊和从动辊之间时,主动辊转动能够沿第一支撑板长度方向输送3D网布。

其次,第二输送辊组与第一输送辊结构相同,所以二者配合能够提高3D网布输送的稳定性。

并且,第二输送辊组能够沿第一支撑板长度方向移动,因此,在3D网布送入第二输送辊组内时,移动第二输送辊组能够沿第一支撑板的长度方向快速输送3D网布,一方面,能够对3D网布进行牵引,使得防止3D网布褶皱;另一方面,能够加快3D网布的输送速度。

可选的,所述安装板上朝向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侧开设有竖直滑槽,所述竖直滑槽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宽度方向贯穿所述安装板;所述主动辊以及所述从动辊均沿自身轴向与所述竖直滑槽插接配合且所述主动辊以及所述从动辊均与所述竖直滑槽内壁转动连接;所述主动辊以及所述从动辊均沿竖直方向与所述竖直滑槽内壁滑动连接,所述主动辊和从动辊之间设置有能够驱动所述主动辊和从动辊沿竖直方向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运动的竖直驱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板上竖直滑槽的开设,配合竖直驱动件,使得主动辊和从动辊能够沿竖直方向相互靠近和相互远离运动,所以,在第二输送辊组内的主动辊和从动辊相互靠近运动时,能够提高第二输送辊组对3D网布的固定力,使得第二输送辊组能够更好的牵引3D网布移动至第一支撑板上。

其中,由于3D网布本身能够弹性,因此,在第一支撑板的宽度小于3D网布宽度时,第一支撑板将3D网布从加热槽向上输送,从动辊会抵触3D网布变形,在继续向上输送3D网布,3D网布能够恢复原状,进而使得3D网布重新移动至从动辊和主动辊之间,因此,第二输送辊组能够实现3D网布朝向调厚平台方向的输送。

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板上开设有若干第一让位槽,所述第一让位槽与所述从动辊一一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一让位槽沿竖直方向与所述从动辊正对设置,所述从动辊沿竖直方向与所述第一让位槽内壁滑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让位槽的开设,使得从动辊能够移动至第一支撑板上侧面之下,从而使得第一输送辊组和第二输送辊组能够将3D网布平整的铺设在第一支撑板上。

可选的,所述从动辊沿自身轴向与所述竖直滑槽内壁滑动连接,所述从动辊一端同轴连接有能够驱动所述从动辊沿自身轴向移动的伸缩驱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3D网布的宽度小于第一支撑板时,为了让3D网布能够重新进入到从动辊和主动辊之间。所以,从动辊沿自身轴向与竖直滑槽滑动连接,因此,在从动辊缩入竖直滑槽内时,此时3D网布能够平铺在第一支撑板上;同时,在从动辊伸出竖直滑槽时,此时3D网布能够重新移动至主动辊和从动辊之间,因此能够实现3D网布的继续输送。

可选的,所述加热平台上侧设置有第一封闭板,所述第一封闭板朝向所述加热平台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就位槽,所述第一就位槽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长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一封闭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位于所述第一就位槽内;所述第一封闭板长度方向两侧均设置有能够封闭所述第一就位槽的第一密封板,所述第一密封板沿竖直方向与所述第一封闭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密封板上设置有能够驱动所述第一密封板沿竖直方向滑动的密封驱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热平台上设置第一封闭板,第一封闭板开设第一就位槽,并且配合能够封闭第一就位槽的第一密封板,因此,能够在加热平台上形成一个密闭空间,从而在对3D网布进行加热时,能够提高3D网布的加热速度,降低热水的散热速度。

可选的,所述调厚平台上侧设置有第二封闭板,所述第二封闭板朝向所述调厚平台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就位槽,所述第二就位槽沿所述调厚平台长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二封闭板;所述第二封闭板长度方向两侧均设置有能够封闭所述第二就位槽的第二密封板,所述第二密封板沿竖直方向与所述第二封闭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密封板上设置有能够驱动所述第二密封板沿竖直方向运动的第一辅助驱动件;所述压厚板位于所述第二就位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厚平台上设置有第二封闭板,第二封闭板开设第二就位槽,并且配合能够封闭第二就位槽的第二密封板,因此,能够在调厚平台上形成一个密闭空间,使得第二就位槽内空间的温度均匀,防止外界空气流动使得3D网布各个部位的降温速度不同而导致3D网布的厚度调节效果较差。

可选的,所述第二封闭板上开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出气口均与所述第二就位槽相互连通,所述进气口以及所述出气口连通有能够提供热风的热风循环系统。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进气口和出气口连通热风循环系统,能够通入热风实现3D网布的快速烘干以及冷却定型。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3D网布绗缝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3D网布绗缝方法,利用上述绗缝设备进行绗缝加工,包括以下步骤:

S1:加热软化;

S11:将3D网布送入加热平台上;

S12:对3D网布进行热水浴加热;

S13:加热完成之后,将3D网布朝调厚平台输送;

S2:烘干定型;

S21:将3D网布移动至调厚平台上;

S22:下降压厚板,调节压厚板与调厚平台之间的间隔;

S23:通风烘干;

S24:3D网布烘干后降低逐渐降低热风温度,使3D网布冷却定型;

S25:将3D网布朝绗缝平台移动;

S3:绗缝加工;

S31:将3D网布移动至绗缝平台上;

S32:进行绗缝加工;

S33:加工完成,将3D网布卸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3D网布先加热软化,然后厚度调节,提高3D网布的厚度的均匀性,在此基础上在3D网布上进行绗缝加工,能够提高消除或减弱3D网布厚度不均的情况,进而增加绗缝加工时的针脚的均匀性,从而增加绗缝加工的美观度和牢固度。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本申请通过对3D网布进行厚度调节,提高3D网布表面的均匀性,在此基础上对3D网布进行绗缝加工,进而增加绗缝加工时的针脚的均匀性,从而增加绗缝加工的美观度和牢固度。

2.本申请通过热水浴的方式对3D网布进行加热,能够提高3D网布的加热均匀性并对3D网布进行清洗。

3.本申请在对3D网布进行厚度调节时,通入热风循环,使得3D网布进行烘干并提高3D网布受热烘干的均匀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绗缝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预热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的预热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的第一输送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的第一输送辊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的热压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的第二输送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的热压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的宽度限位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的绗缝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的第三输送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绗缝机构;11、绗缝头;12、绗缝平台;13、二轴移动平台;14、第一轴驱动件;

2、调厚机构;

21、预热组件;211、加热平台;2111、加热槽;2112、热水槽;2113、通孔;2114、循环管道;2115、循环水泵;2116、热水供应管道;212、第一支撑板;2121、第一让位槽;2122、第二让位槽;213、支撑驱动件;214、第一封闭板;2141、第一就位槽;2142、第一密封板;2143、密封驱动件;

22、热压组件;221、调厚平台;2211、移动板;2212、让位驱动件;2213、压厚板;2214、压厚驱动件;2215、宽度限位槽;2216、宽度限位板;2217、填充块;2218、限位驱动件;222、第二支撑板;223、第二封闭板;2231、第二就位槽;2232、第二密封板;2233、第一辅助驱动件;2234、进气口;2235、出气口;

3、输送机构;

31、第一输送组件;311、第一输送辊组;3111、安装板;3112、主动辊;3113、从动辊;3114、竖直滑槽;3115、驱动电机;3116、伸缩驱动件;3117、安装箱;3118、竖直驱动件;312、第二输送辊组;313、直线驱动件;

32、第二输送组件;321、第三输送辊组;322、第四输送辊组;323、第二辅助驱动件;

33、第三输送组件;331、固定架;332、抓取件;3321、移动座;3322、抓取板;3323、压合驱动件;333、抓取驱动件;334、辅助压合件;3341、辅助压合板;3342、锁定驱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附图11,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3D网布绗缝设备,参照图1,包括绗缝机构1和调厚机构2,绗缝机构1包括绗缝头11和绗缝平台12,绗缝头11沿竖直方向位于绗缝平台12上侧,

所以,在3D网布移动到绗缝平台12之后,绗缝头11能够对3D网布进行绗缝加工。

参照图1,调厚机构2包括预热组件21和热压组件22,预热组件21与热压组件22沿水平方向依次设置且绗缝平台12位于热压组件22远离预热组件21一侧。

因此,3D网布首先进入到预热组件21内,对3D网布进行加热,使得3D网布软化;然后将3D网布移动至热压组件22内,对3D网布的厚度进行固定,从而使得排出调厚机构2的3D网布的厚度能够均匀,这样能够让最后的绗缝加工的加工效果更好。

参照图1,绗缝设备还包括输送机构3,输送机构3包括第一输送组件31、第二输送组件32和第三输送组件33,其中,第一输送组件31安装在预热组件21上,第二输送组件32安装在热压组件22上,第三输送组件33安装在绗缝平台12上。因此,第一输送组件31、第二输送组件32和第三输送组件33的设置能够实现3D网布的输送。

参照图2和图3,预热组件21包括加热平台211,加热平台211上侧开设有加热槽2111,加热槽2111内沿竖直方向插接有第一支撑板212,第一支撑板212沿竖直方向与加热槽2111内壁滑动连接,第一支撑板212下侧设置有若干支撑驱动件213,支撑驱动件213沿竖直方向设置且支撑驱动件213沿竖直方向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板212以及加热槽2111的槽底相互连接。本申请中支撑驱动件213能够采用液压推杆或气动推杆或电动推杆。

因此,第一支撑板212能够移动至与加热平台211上侧面之上,此时,第一支撑板212能够支撑3D网,而在第一支撑板212朝下侧移动时,3D网布会落入加热槽2111内,从而3D网布能够被加热。

参照图2和图3,加热平台211内开设有两个热水槽2112,两个热水槽2112位于加热槽2111宽度方向两侧,加热槽2111沿自身宽度方向两侧壁均开设有通孔2113,通孔2113分别连通加热槽2111以及对应的热水槽2112。加热平台211下侧设置有循环管道2114,循环管道2114两端分别与对应的热水槽2112相互连通,循环管道2114上设置有循环水泵2115,循环管道2114上接通有热水供应管道2116,热水供应管道2116连通有热水供应泵。

所以,热水供应泵能够排出热水进入到热水槽2112并排入加热槽2111内,从而能够对3D网布进行加热。而循环管道2114和循环水泵2115的配合,使得加热槽2111与两个热水槽2112之间的热水能够循环流通,从而确保加热槽2111的热水温度均匀,提高3D网布的加热均匀性;并且,能够对3D网布进行清洗。

参照图2和图3,加热平台211上侧设置有第一封闭板214,第一封闭板214下侧开设有第一就位槽2141,第一就位槽2141沿第一封闭板214的长度方向贯穿第一封闭板214。第一封闭板214长度方向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密封板2142,第一密封板2142沿竖直方向与第一封闭板214滑动连接,第一密封板2142上连接有密封驱动件2143,密封驱动件2143采用气缸或电动推杆,密封驱动件2143沿竖直方向设置且密封驱动件2143两端分别与第一密封板2142以及第一封闭板214相互连接。

所以,第一就位槽2141配合第一封闭板214能够让加热平台211上侧空间封闭,从而能够提高加热平台211对3D网布的加热效果。

参照图3和图4,第一输送组件31沿竖直方向位于第一封闭板214和加热平台211之间,第一输送组件31沿第一支撑板212的宽度方向位于第一支撑板212的一侧。第一输送组件31包括第一输送辊组311,第一输送辊组311沿加热平台211的长度方向远离热压组件22设置。

参照图4和图5,第一输送辊组311包括安装板3111,安装板3111朝向第一支撑板212的一侧设置有主动辊3112和从动辊3113,主动辊3112和从动辊3113的轴向相互平行设置且均沿第一支撑板212的宽度方向设置,主动辊3112和从动辊3113沿竖直方向相互间隔设置。

参照图4和图5,安装板3111朝向第一支撑板212的一侧开设有竖直滑槽3114,竖直滑槽3114的长度方向沿竖直方向设置且竖直滑槽3114沿第一支撑板212的宽度方向贯穿安装板3111。

参照图4和图5,主动辊3112以及从动辊3113均沿自身轴向与竖直滑槽3114插接配合,且主动辊3112与从动辊3113均与竖直滑槽3114内壁转动连接,主动辊3112同轴连接有驱动电机3115,驱动电机3115与安装板3111相互连接。

因此,通过驱动电机3115的驱动,主动辊3112能够转动,从而在3D网布位于主动辊3112和从动辊3113之间时,能够沿第一支撑板212长度方向输送3D网布。

参照图4和图5,从动辊3113沿自身轴向与竖直滑槽3114的内壁滑动连接,从动辊3113沿自身轴向一端设置有伸缩驱动件3116,伸缩驱动件3116采用气缸或油缸或电动推杆,伸缩驱动件3116的输出轴与从动辊3113相互连接。因此,在需要将3D网布放置在第一支撑板212上时,需要从动辊3113让位,所以,在从动辊3113缩入安装板3111时,此时,3D网布能够放置在第一支撑板212上。

参照图4和图5,主动辊3112以及从动辊3113均沿竖直方向与竖直滑槽3114内壁滑动,主动辊3112与从动辊3113之间设置有竖直驱动件3118,竖直驱动件3118采用双杆气缸或两个气缸组成,竖直驱动件3118沿竖直方向设置且竖直驱动件3118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主动辊3112以及从动辊3113相互连接,因此,能够沿竖直方向移动主动辊3112以及从动辊3113,实现主动辊3112以及从动辊3113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运动。

参照图4和图5,第一输送辊组311还包括安装箱3117,安装箱3117的开口沿第一支撑板212的宽度方向朝向第一支撑板212的设置,安装板3111沿第一支撑板212宽度方向与安装箱3117的开口插接配合,安装箱3117下侧与加热平台211相互连接。因此,安装箱3117的设置能够实现安装板3111的安装。

参照图4和图5,第一输送组件31还包括第二输送辊组312,第二输送辊组312沿加热平台211的长度方向位于第一输送辊组311朝向热压组件22的一侧。第一输送辊组311与第二输送辊组312的结构相同。因此,第二输送辊组312能够配合第一输送辊组311,增加3D网布输送的稳定性。

参照图4和图5,第二输送辊组312背离第一支撑板212的一侧设置有直线驱动件313,第二输送辊组312沿加热平台211的长度方向与加热平台211滑动连接,直线驱动件313采用直线模组或气缸或电动推杆,第二输送辊组312与直线驱动件313的输出端相互连接。所以,在第二输送辊组312夹持柱3D网布之后,通过直线驱动件313拉住3D网布移动至第一支撑板212上,所以能够提高3D网布的输送速度。

参照图4和图5,第一输送组件31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输送组件31位于第一支撑板212宽度方向两侧且两个第一输送组件31沿着第一支撑板212宽度方向正对设置。所以,两个第一输送组件31的配合能够提高3D网布输送的稳定性。

参照图4和图5,第一支撑板212上开设有四个第一让位槽2121,第一让位槽2121沿竖直方向贯穿第一支撑板212,第一让位槽2121与从动辊3113一一对应设置,第一让位槽2121沿竖直方向位于对应从动辊3113下侧,且当从动辊3113沿竖直方向运动时,第一让位槽2121内侧壁与对应的从动辊3113侧壁相互间隔设置或滑动连接。所以,第一让位槽2121的设置能够让从动辊3113移动至第一支撑板212上侧面之下,从而使得3D网布能够平铺至第一支撑板212上。

参照图4和图5,第一支撑板212上开设有两个第二让位槽2122,第二让位槽2122沿竖直方向贯穿第一支撑板212,两个第二让位槽2122沿第一支撑板212的宽度方向相互间隔设置。第二让位槽2122沿第一支撑板212的长度方向位于第一让位槽2121朝向热压组件22的一侧。第二让位槽2122与第二输送辊组312的从动辊3113一一对应设置,且当第二输送辊组312的从动辊3113沿第一支撑板212长度方向移动至靠近热压组件22的一侧时,第二输送辊组312内的从动辊3113与第二让位槽2122沿竖直方向一一对应设置。当第二输送辊组312内的从动辊3113沿竖直方向运动时,从动辊3113与对应的第二让位槽2122内侧壁相互间隔设置或滑动连接。

因此,在需要将第一支撑板212上的加热好的3D网布输送至热压组件22时,第二输送辊组312的从动辊3113能够移动至对应的第二让位槽2122内,此时3D网布位于从动辊3113与主动辊3112之间,因此,能够实现3D网布的再次输送。

参照图1和图6,热压组件22包括调厚平台221,调厚平台221沿自身长度方向一侧与加热平台211相互连接,调厚平台221长度方向与加热平台211长度方向相同。

参照图6和图7,调厚平台221上设置有第二支撑板222,第一支撑板212与第二支撑板222的结构相同。第二输送组件32位于调厚平台221上,第二输送组件32包括第三输送辊组321、第四输送辊组322以及第二辅助驱动件323,第三输送辊组321与第一输送辊组311的结构相同,第四输送辊组322与第二输送辊组312的结构相同,第二辅助驱动件323与直线驱动件313结构相同,且第二辅助驱动件323与第四输送辊组322相互连接。所以,第二输送组件32与第一输送组件31的功能相同,3D网布能够通过第一输送组件31输送至调厚平台221上,也能够通过第二输送组件32将3D网布移动至第二支撑板222上,并且通过第二输送组件32将3D网布输送至绗缝平台12上。

参照图6和图7,调厚平台221上侧设置有第二封闭板223,第二封闭板223与第一封闭板214的结构相同,第二封闭板223上开设有与第一就位槽2141结构相同的第二就位槽2231,第二密封板2232长度方向两侧设置有与第一密封板2142结构相同的第二密封板2232,第二密封板2232上设置有与密封驱动件2143结构相同的第一辅助驱动件2233。因此,3D网布均能够移动至第二就位槽2231上。

参照图6和图7,第二封闭板223上贯穿开设有进气口2234和出气口2235,进气口2234与出气口2235均与第二让位槽2122相互连通。通过进气口2234连通进气管道,通过出气口2235连通出气管道,进气管道和出气管道连通有热风循环系统。

因此,在第二封闭板223两侧的第二密封板2232封闭第二就位槽2231之后,通过进气口2234通入热风,出气口2235将第二就位槽2231内的气体排出,所以,能够对3D网布进行烘干;并且,在不断的降低热风温度的过程之中,能够使3D网布烘干并定型。

参照图6和图7,调厚平台221上还设置有两个移动板2211,两个移动板2211沿调厚平台221的宽度方向位于第二支撑板222宽度方向两侧,移动板2211位于调厚平台221上且移动板2211沿调厚平台221的宽度方向与调厚平台221滑动连接。移动板2211与第二输送辊组312一一对应设置,第二输送辊组312安装在对应的移动板2211上。移动板2211下侧设置有让位驱动件2212,让位驱动件2212采用直线模组,让位驱动件2212沿调厚平台221的宽度方向设置,让位驱动件2212与对应的移动板2211相互连接。

因此,通过让位驱动件2212能够带动对应的第二输送辊组312沿第二支撑板222的宽度方向移动,从而使得第三输送辊组321和第四输送辊组322从第二支撑板222上侧移动开。

参照图7和图8,第二就位槽2231内壁设置有压厚板2213,压厚板2213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在第二支撑板222上侧,压厚板2213与第二支撑板222沿竖直方向正对设置,压厚板2213背离第二支撑板222的一侧设置有压厚驱动件2214,压厚驱动件2214采用气缸或液压缸或直线电机,压厚驱动件2214与第二封闭板223相互连接。所以,在3D网布位于第二支撑板222上时,通过下降压厚板2213,调节压厚板2213与第二支撑板222之间的间隔距离,从而能够调节3D网布的厚度,因此,在3D网布烘干定型的过程之中,能够对3D网布的整体的厚度进行调节,使得3D网布上各个位置的厚度能够均匀。

参照图7和图8,调厚平台221上开设有两个宽度限位槽2215,两个宽度限位槽2215沿着第二支撑板222的宽度方向位于第二支撑板222宽度方向两侧,宽度限位槽2215的长度方向沿第二支撑板222的长度方向设置。

参照图8和图9,宽度限位槽2215内插接有宽度限位板2216,宽度限位板2216朝向支撑板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填充块2217,若干填充块2217与第二支撑板222上的第一让位槽2121以及第二让位槽2122一一对应设置,宽度限位板2216沿竖直方向与宽度限位槽2215内壁滑动连接,宽度限位板2216上连接有限位驱动件2218,限位驱动件2218沿竖直方向设置且限位驱动件2218采用气缸或电动推杆。因此,限位驱动件2218能够推动宽度限位板2216沿竖直方向移动,进而使得填充块2217能够封闭第二支撑板222上的对应的第一让位槽2121或第二让位槽2122,进而能够填补第二支撑板222上的缺口,使得3D网布各个地方能够受力均匀,因此,能够确保可3D网布各个位置的厚度能够调节均匀。

参照图1和图10,绗缝平台12的长度方向沿调厚平台221的长度方向设置,绗缝头11上设置有二轴移动平台13,二轴移动平台13包括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第一驱动件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二驱动件沿绗缝平台12的宽度方向设置,第二驱动件与第一驱动件相互连接,第一驱动件与绗缝头11相互连接,绗缝头11沿竖直方向位于绗缝平台12上侧,因此,绗缝头11能够实现3D网布上的绗缝加工。其中,第一驱动件与第二驱动件均采用直线模组。

参照图10和图11,绗缝平台12上设置有第三输送组件33,第三输送组件33包括固定架331,固定架331沿绗缝平台12的长度方向与绗缝平台12滑动连接,固定架331与绗缝平台12之间设置有第一轴驱动件14,第一轴驱动件14采用直线模组,第一轴驱动件14的长度方向沿绗缝平台12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一轴驱动件14的输出端与固定架331相互连接。因此,固定架331能够沿绗缝平台12的长度方向在绗缝平台12上移动。

参照图10和图11,固定架331上沿固定架331的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有抓取件332,抓取件332沿固定架331的长度方向与固定架331滑动连接,抓取件332与固定架331之间设置有抓取驱动件333,抓取驱动件333沿固定架331的长度方向设置且抓取驱动件333的驱动端与抓取件332相互连接,抓取驱动件333采用气缸或电动推杆。所以,能够沿固定架331的长度方向移动抓取件332。

参照图10和图11,抓取件332包括移动座3321,移动座3321沿固定架331的长度方向与固定架331滑动连接,移动座3321上侧设置有抓取板3322,抓取板3322与移动座3321之间设置有压合驱动件3323,压合驱动件3323沿竖直方向设置,压合驱动件3323的输出端与抓取板3322相互连接。因此,在3D网布移动至压合板与移动座3321之间时,压合驱动件3323能够驱动压合板将3D网布固定在移动板2211上,实现3D网布的抓取。

参照图10和图11,固定架331宽度方向两侧间隔设置有辅助压合件334,辅助压合件334包括辅助压合板3341辅助压合板3341的长度方向沿固定架331的长度方向设置,辅助压合板3341与固定架331之间设置有锁定驱动件3342,锁定驱动件3342沿竖直方向设置,锁定驱动件3342的输出段与辅助压合板3341相互连接。所以,在抓取件332抓取3D网布并带动3D网布移动就位后,锁定驱动件3342能够驱动辅助压合板3341将3D网布固定在固定架331上,从而能够实现3D网布的固定,因此,能够实现3D网布的绗缝工艺。

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首先,将3D网布长度方向移动推入加热平台211上,在经过加热槽2111内的加热之后,3D网布会被加热软化;然后将软化后的3D网布移动至调厚平台221上,通过压厚板2213下降,使得压厚板2213下侧面沿竖直方向低于3D网布上侧的最低点;固定之后,通入热风,并逐渐降低热风温度,在这个过程之中,3D网布组件烘干并冷却定型,此时3D网布的厚度调节至均匀。最后,将3D网布移动至绗缝平台12上,实现3D网布的绗缝。

在上述过程之中,除3D网布的上料和下料过程,在3D网布的加热、调厚和绗缝加工均全自动进行,大大提高了3D网布绗缝加工的速度和便捷性。

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3D网布绗缝方法,利用上述绗缝设备进行3D网布的绗缝加工,包括以下步骤:

S1:加热软化。

S11:将3D网布送入加热平台211上。

S12:对3D网布进行热水浴加热。

具体的,通入热水对3D网布进行加热,能够提高3D网布加热的均匀性,防止3D网布出现受热不均的象限,最终导致3D网布各个位置的变形性能不相同,使得最终的较难调节至厚度均匀。另外,热水浴还能够对3D网布进行清洗,使得最终绗缝完成的产品就能够直接打包。

S13:加热完成之后,将3D网布朝调厚平台221输送。

S2:烘干定型。

S21:将3D网布移动至调厚平台221上。

S22:下降压厚板2213,调节压厚板2213与调厚平台221之间的间隔。

具体的,确定3D网布上凹陷程度最深的位置,确定此处3D网布的厚度,然后以该厚度值为基准,调节压厚板2213与调厚平台221之间的间隔等于或略小于该厚度。

S23:通风烘干。

S24:3D网布烘干后降低逐渐降低热风温度,使3D网布冷却定型。

具体的,先通入热风,快速烘干3D网布,烘干之后,由于3D网布温度较高,容易变形,所以组件降低热风的温度,最终将热风温度降低至室温或低于室温,将3D网布组件冷却定型,此时,3D网布的厚度固定。

S25:将3D网布朝绗缝平台12移动。

S3:绗缝加工。

S31:将3D网布移动至绗缝平台12上。

S32:进行绗缝加工。

S33:加工完成,将3D网布卸下。

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对3D网布先加热软化,然后厚度调节,提高3D网布的厚度的均匀性,在此基础上在3D网布上进行绗缝加工,能够提高消除或减弱3D网布厚度不均的情况,进而增加绗缝加工时的针脚的均匀性,从而增加绗缝加工的美观度和牢固度。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用于飞行器的控制表面的致动器组件、包含该致动器组件的飞行器及使用它们的方法
  • 飞行器致动器组件、飞行器致动器、保持装置及一套部件
  • 摄像头致动器及包括该摄像头致动器的摄像头模块
  • 摄像头致动器及包括它的光折射式摄像头模块
技术分类

06120116569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