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触控感应层、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2:16:29


触控感应层、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控感应层、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具有触控功能的显示装置因操作简单方便,给用户带来了更好的使用体验,而倍受青睐。触控显示装置包括触控感应层和显示面板,触控感应层设置在显示面板的出光侧,以方便触控操作。

然而,触控显示装置仍然面临触控不准确的问题,即会出现触控感受不到、触控报点位置错误等现象。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触控准确的触控显示装置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感应层、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用于用于改良触控信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提供一种触控感应层。所述触控感应层包括触控区域、走线区域、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块、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块和至少一个第一触控辅助部。所述走线区域位于所述触控区域外围。所述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块位于所述触控区域。所述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块位于所述触控区域,所述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块与所述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块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互交错且同层设置,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触控辅助部,其中,位于最外围、且靠近所述触控区域同一侧的一组第一触控电极块中,至少部分第一触控电极块的,朝向所述走线区域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一触控辅助部,所述第一触控辅助部用于改良所述触控感应层中的触控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控感应层还包括多条第一触控引线。所述多条第一触控引线位于所述走线区域,所述第一触控引线位于所述触控区域第一侧的一端为第一端;所述第一触控辅助部设置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块与所述第一触控引线的第一端之间;所述第一触控辅助部分别和与其相邻的第一触控电极块以及所述第一触控引线的第一端耦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触控引线在所述触控区域的第一侧沿第三方向延伸;靠近所述触控区域第一侧、且最背离所述第三方向的第一触控电极块,朝向所述走线区域的一侧未设置所述第一触控辅助部、直接与所述第一触控引线耦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第三方向,所述第一触控辅助部的电阻逐渐增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控感应层还包括多个第二触控引线。所述多个第二触控引线位于所述走线区域,位于同一排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块的至少一端与所述第二触控引线耦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控感应层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触控辅助部。所述第二触控辅助部设置在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块与所述第二触控引线之间,所述第二触控辅助部分别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块和所述第二触控引线耦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控感应层还包括多条第一触控引线。所述多条第一触控引线位于所述走线区域,所述第一触控引线位于所述触控区域第一侧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块耦接;所述第一触控辅助部设置于靠近所述第一端的一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块朝向所述走线区域的一侧;所述第一触控辅助部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块相互绝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触控辅助部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块均为金属网格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触控辅助部为金属走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控感应层还包括第一信号屏蔽线。所述第一信号屏蔽线位于所述多条第一触控引线的外围;所述第一触控辅助部与所述第一信号屏蔽线耦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控感应层还包括多个第二触控引线。所述多个第二触控引线,位于所述走线区域,位于同一排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块的至少一端与所述第二触控引线耦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控感应层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触控辅助部。靠近所述第二触控引线端部的一排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块中至少部分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块的,朝向所述走线区域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二触控辅助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控感应层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触控辅助部。靠近所述触控区域第二侧的一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块中至少部分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块的,朝向所述走线区域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三触控辅助部;所述触控区域第二侧与所述触控区域的第一侧相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触控辅助部位于所述触控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触控引线、所述第一触控辅助部以及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块中的至少两个同层同材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触控引线从所述触控区域的第一侧延伸至所述触控区域的第三侧,所述触控区域的第一侧与所述触控区域的第三侧相交。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触控屏。所述触控屏包括显示面板和触控感应层。其中,所述触控感应层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表面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为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封装层,所述触控感应层的第一触控电极块和第二电极块设置于所述封装层表面上。

又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壳体和触控屏。其中,所述触控屏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本发明的触控感应层包括第一触控辅助部和第二触控辅助部。一方面第一触控辅助部和第二触控辅助部分别与第一触控电极块和第二触控电极块耦接。第一触控辅助部和第二触控辅助部也分别与第一触控引线和第二触控引线耦接。第一触控辅助部自身具有电阻,可以补偿第一触控引线的电阻,使得每根第一触控引线上的负载差别不大,从而每根第一触控引线对第一触控信号的损耗相等或近似相等。那么,每个第一通道传输的第一触控信号的强度相同或近似相同,进而可以改良第一触控信号。同理,第二触控辅助部自身具有电阻,可以补偿第二触控引线的电阻,使得每根第二触控引线上的负载差别不大,每根第二触控引线对第一触控信号的损耗就相等或近似相等,从而每个第二通道传输的第二触控信号的强度相同或近似相同,进而可以改良第二触控信号。这样一来,就可以提升触控感应层的触控均一性,提高触控准确性。

另一方面,第一触控辅助部和第二触控辅助部分别与第一触控电极块和第二触控电极块相互绝缘。第一触控辅助部的设置相当于增加了第一触控引线和靠近该第一触控引线端部的第一触控电极块之间的距离。该距离的增大,有益于降低第一触控引线上第二触控信号对第一触控电极块上第一触控信号的干扰。这样一来,第一触控辅助部的设置有益于提高第一触控电极块上第一触控信号的质量,从而改良第一触控信号,最终降低触控屏发生触控位置报错或触控感受不到的可能性。同理,第二触控辅助部的设置相当于增加了第二触控引线和靠近该第二触控引线端部的第二触控电极块之间的距离。该距离的增大,有益于降低第二触控引线上第一触控信号对第二触控电极块上第二触控信号的干扰。这样一来,第二触控辅助部的设置有益于提高第二触控电极块上第二触控信号的质量,从而改良第二触控信号,最终降低触控屏发生触控位置报错或触控感受不到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结构图;

图2A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触控屏的结构图;

图2B为根据另一些实施例的触控屏的结构图;

图3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触控屏的剖视结构图;

图4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触控感应层的结构图;

图5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触控屏的俯视结构图;

图6为根据另一些实施例的触控感应层的结构图;

图7A为根据又一些实施例的触控感应层的结构图;

图7B为根据又一些实施例的触控感应层的结构图;

图7C为根据又一些实施例的触控感应层的结构图;

图7D为根据又一些实施例的触控感应层的结构图;

图7E为根据又一些实施例的触控感应层的结构图;

图8A为根据又一些实施例的触控感应层的结构图;

图8B为根据又一些实施例的触控感应层的结构图;

图9A为根据又一些实施例的触控感应层的结构图;

图9B为根据又一些实施例的触控感应层的结构图;

图10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触控感应层部分放大的结构图;

图11为根据又一些实施例的触控感应层的结构图;

图12A为根据又一些实施例的触控感应层的结构图;

图12B为根据又一些实施例的触控感应层的结构图;

图12C为根据又一些实施例的触控感应层的结构图;

图13A为根据又一些实施例的触控感应层的结构图;

图13B为根据又一些实施例的触控感应层的结构图;

图14为根据又一些实施例的触控感应层的结构图;

图15为根据又一些实施例的触控感应层的结构图;

图16A为根据又一些实施例的触控感应层的结构图;

图16B为根据又一些实施例的触控感应层的结构图;

图17A为根据另一些实施例的触控感应层部分放大的结构图;

图17B为根据又一些实施例的触控感应层部分放大的结构图;

图18为根据又一些实施例的触控感应层的结构图;

图19为根据又一些实施例的触控感应层的结构图;

图20为根据又一些实施例的触控感应层的结构图;

图21为根据又一些实施例的触控感应层的结构图;

图22为根据又一些实施例的触控感应层的结构图;

图23为根据又一些实施例的触控感应层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以下,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此外,本申请中,“上”、“下”等方位术语是相对于附图中的部件示意置放的方位来定义的,应当理解到,这些方向性术语是相对的概念,它们用于相对于的描述和澄清,其可以根据附图中部件所放置的方位的变化而相应地发生变化。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显示装置例如可以是:平板电脑、手机、电子阅读器、遥控器、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简称PC)、笔记本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简称PDA)、车载设备、网络电视、可穿戴设备、电视机等。

本申请实施例对上述显示装置的具体形式不做特殊限制,以下为了方便说明,是以显示装置为手机为例进行的说明。

在本申请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上述显示装置1000,主要包括触控屏100、中框110、壳体120以及盖板130,触控屏100和中框110设置于壳体120内。

其中,上述中框110位于触控屏100和壳体120之间,中框110远离触控屏100的表面(朝向壳体120的表面)用于安装电池、电路板、摄像头(camera)、天线等内部元件。

盖板130位于触控屏100远离中框110一侧,盖板130例如可以是盖板玻璃(coverglass,简称CG),该盖板玻璃可以具有一定的韧性。

触控屏100具有能够看到显示画面的出光侧和与上述出光侧相对设置的背面,中框110设置在触控屏100的背面,盖板130设置在触控屏100的出光侧。

上述触控屏100,包括显示面板(display panel,DP)和设置在显示面板出光侧表面的触控感应层。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A所示,上述显示面板1可以为液晶显示(liquidcrystal display,LCD)面板。在此情况下,该触控屏100还包括设置在液晶显示面板背面,用于向该液晶显示面板提供光源的背光模组(back light unit,BLU)3。

或者,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B所示,上述显示面板1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显示面板;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uantum dotlight emitting diodes,QLED)显示面板。在此情况下,OLED显示面板和QLED显示面板能够实现自发光,因此触控屏100中无需设置上述背光模组3。

以下为了便于说明,以显示面板1为OLED显示面板为例进行说明。

其中,OLED显示面板可以为顶栅型结构,也可以为底栅型结构。另外,OLED显示面板可以为单栅型结构,也可以为双栅型结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OLED显示面板仅为一种示意,不做任何限定。

如图3所示,显示面板1包括衬底11、像素驱动电路D、发光器件12以及封装层13。

关于像素驱动电路D,示例的,如图3所示,像素驱动电路D设置在衬底11的一侧,像素驱动电路D(或称像素电路)一般由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简称TFT)、电容(capacitance)等电子器件组成。例如像素电路D可以是由两个薄膜晶体管(一个开关TFT和一个驱动TFT)和一个电容C构成的2T1C结构的像素电路,当然像素驱动电路D还可以是由两个以上的薄膜晶体管(多个开关TFT和一个或多个驱动TFT)和至少一个电容构成。像素驱动电路D中包括的多个开关TFT可以与驱动TFT可以同步形成,图3中仅示意出了驱动像素电路D中的驱动TFT。

关于发光器件12的结构,示例的,如图3所示,发光器件12设置在像素驱动电路D远离衬底11的一侧。发光器件12包括阳极121、阴极122和设置在阳极121和阴极122之间的发光材料层123,发光材料层123在阳极121和阴极122之间的驱动电流的驱动下发光。

其中,上述像素驱动电路D可以与发光器件12的阳极121耦接,像素驱动电路D用于向发光器件12的阳极121传输驱动信号,发光器件12的阴极122接收电源信号,从而在阳极121和阴极122之间形成驱动电流,以驱动发光材料层123发光。

多个发光器件12可以发出多种颜色光,例如至少包括第一颜色、第二颜色和第三颜色,第一颜色、第二颜色和第三颜色为三基色(例如红色、绿色和蓝色)。也可以说显示面板1包括发红色光的红色亚像素(R),发绿色光的绿色亚像素(G),发蓝色光的蓝色亚像素(B)。

另外,为了避免相邻发光器件12发出的基色光发生串扰,如图3所示,显示面板1还包括像素界定层(pixel define layer,简称PDL),PDL设置在相邻发光材料层123之间。

关于封装层13,示例的,如图3所示,封装层13设置在发光器件12远离衬底11的一侧,该封装层13可以为封装基板或者封装薄膜。封装层13用于对显示面板1进行封装,防止水汽入侵。

关于触控感应层2,在本申请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从截面图上看,如图3所示,触控感应层2设置在显示面板1的出光侧表面上,也可以说触控感应层2设置在封装层13的表面。

其中,触控感应层2可以直接与封装层13接触,也可以和封装层13之间间隔有其它层(图中未示出),例如平坦层等。这就相当于,显示面板1作为触控感应层2的载板,触控感应层2中无需设置单独的载板,可减小触控屏100的厚度。

基于此,以下以四个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感应层2的结构进行详细示意说明。

示例一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感应层2,如图4所示,触控感应层2包括触控区域S和位于触控区域S外围的走线区域Q,其中,触控感应层2的触控区域S作为显示装置1000的触控区域,与显示装置1000的显示区交叠,触控感应层2的走线区域Q作为显示装置1000的走线区域,位于显示装置1000的周边区内。

在本申请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触控感应层2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块21、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块22、多条第一触控引线21′、多条第二触控引线22′、第一信号屏蔽线23、第二信号屏蔽线24、触控集成电路(touch integrated circuit,也可称为触控IC)以及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简称FPC)。

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块21和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块22位于触控感应层2的触控区域S,多条第一触控引线21′、多条第二触控引线22′、第一信号屏蔽线23、第二信号屏蔽线24、触控IC以及FPC位于触控感应层2的走线区域Q。

如图4所示,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块21和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块22在第一方向Y和第二方向X相互交错且同层设置,第一方向Y与第二方向X相交。

其中,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块21和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块22同层设置。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块21和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块22采用构图工艺(例如包括曝光、显影、刻蚀等步骤)同步形成,同层同材料。

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块21和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块22交错排布,可以理解为,如图4所示,相邻两排第一触控电极块21和第二触控电极块22依次串联起来呈折线排布。或者理解为,第一触控电极块21的周边被第二触控电极块22环绕,第二电极块22的周边被第一触控电极块21环绕。或者理解为,任意相邻的第一触控电极块21和第二触控电极块22的连线与第一方向Y和第二方向X相交,不平行。或者理解为,相邻第一触控电极块21未被第二触控电极块22间隔开。相邻第二触控电极块22未被第一触控电极块21间隔开。

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块21沿第一方向Y划分为多排,位于同一排的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块21相互耦接,多排第一触控电极块中相邻排的第一触控电极块相互绝缘。示例的,沿第一方向Y,第一排中的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块21相互耦接,第一排中的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块21和第二排中的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块21相互绝缘。其中,每排中的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块21沿第二方向X依次排布,每排第一触控电极块例如可以作为一个第一通道,第一通道用于传输第一触控信号。

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块22沿第二方向X划分为多排,位于同一排的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块22相互耦接,多排第二触控电极块22中相邻排的第二触控电极块22相互绝缘。示例的,沿第二方向X方向,第一排中的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块22相互耦接,第一排中的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块22和第二排中的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块22相互绝缘。其中,每排中的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块22沿第一方向Y依次排布,每排第二触控电极块例如可以作为一个第二通道,第二通道用于传输第二触控信号。

其中,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例如可以互为接收信号通道和触发信号通道。第一触控信号和第二触控信号互为触发信号和接收信号。示例的,第一通道作为接收信号通道,第二通道作为触发信号通道。第一触控信号为接收信号,第二触控信号为触发信号。或者反之也可。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触控电极块21和第二触控电极块22虽然同层设置,但第一触控电极块21和第二触控电极块22相互绝缘。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桥接跳线的方式,实现同一排第一触控电极块21耦接,同一排第二触控电极块22耦接,但第一触控电极块21和第二触控电极块22相互绝缘。

示例的,如图4所示,同一排第一触控电极块21直接耦接,同一排第二触控电极块22通过桥接部耦接,桥接部与第一触控电极块21和第二触控电极块22异层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触控电极块21和第二触控电极块22所在导电层,相对桥接部所在导电层,靠近上述显示面板1设置。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触控电极块21和第二触控电极块22所在导电层,相对桥接部所在导电层,远离上述显示面板1设置。这样一来,第一触控电极块21和第二触控电极块22所在导电层更远离显示面板1,因此可以降低显示面板1中发光控制单元的信号对第一触控电极块21上的第一触控信号和第二触控电极块22上的第二触控信号的干扰。

关于第一触控电极块21和第二触控电极块22的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触控电极块21和第二触控电极块22均为实体块状结构。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触控电极块21和第二触控电极块22均为网格块状结构。

示例的,第一触控电极块21和第二触控电极块22例如可以通过柔性多层结构(flexible multi-layer on cell,简称FMLOC)工艺制作。

如图5所示,在封装层13远离衬底11的一侧,在PDL开口之间制作金属网格(metalmesh)走线,metal mesh走线构成上述第一触控电极块21和第二触控电极块22。

关于第一触控引线21′,在本申请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触控引线21′从触控区域S的左侧延伸至下侧,第一触控引线21′的一端和一排第一触控电极块21耦接,另一端和触控IC耦接。第一触控引线21′用于传输第一触控信号。

关于第二触控引线22′,在本申请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二触控引线22′从触控区域S的上侧经右侧延伸至下侧,第二触控引线22′的一端和一排第二触控电极块22耦接,另一端和触控IC耦接。第二触控引线22′用于传输第二触控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同一排第二触控电极块22的两端分别耦接有一条第二触控引线22′。因此,部分第二触控引线22′在触控区域S的下侧,位于第二触控电极块22和触控IC之间。

关于第一信号屏蔽线23,在本申请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信号屏蔽线23位于多条第一触控引线21′和多条第二触控引线22′的外围,绕多条第一触控引线21′和多条第二触控引线22′的外轮廓设置。第一信号屏蔽线23的一端和触控IC耦接,另一端浮空,触控IC可以向第一信号屏蔽线23传输一种屏蔽信号,该屏蔽信号可以减小外界噪音对第一触控引线21′上第一触控信号和第二触控引线22′上第二触控信号的干扰。

关于第二信号屏蔽线24,在本申请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二信号屏蔽线24位于触控区域S右侧,设置在触控区域S与最靠近触控区域S的第二触控引线22′之间,第二信号屏蔽线24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Y平行。第二信号屏蔽线24的一端和触控IC耦接,第二信号屏蔽线24的另一端浮空。

其中,第二信号屏蔽线24上传输的屏蔽信号和第一信号屏蔽线23上传输的屏蔽信号可以相同。第二信号屏蔽线24上的屏蔽信号可防止第二触控引线22′上的第二触控信号和靠近第二触控引线22′的第一触控电极块21上的第一触控信号发生串扰。

上述FPC用于使多条第一触控引线21′、多条第二触控引线22′、第一信号屏蔽线23、第二信号屏蔽线24与触控IC连通。FPC上设置多个引脚,多条第一触控引线21′、多条第二触控引线22′分别与多个引脚耦接。与多条第一触控引线21′耦接的多个引脚与FPC的和触控IC耦接的同一输出端耦接。也就是说,多条第一触控引线21′在FPC中集成为一条第一触控引线21′后与触控IC耦接。与多条第二触控引线22′耦接的多个引脚与FPC的和触控IC耦接的同一输出端耦接。也就是说,多条第二触控引线22′在FPC中集成为一条第二触控引线22′后与触控IC耦接。

触控IC用于发射和接收触控信号,触控IC例如可以向第二触控引线22′发射第二触控信号,触控IC例如可以接收第一触控引线21′上的第一触控信号。触控IC上也设置有多个引脚,第一信号屏蔽线23和第二信号屏蔽线24分别耦接不同的引脚,触控IC向第一信号屏蔽线23和第二信号屏蔽线24发射同一屏蔽信号。

关于触控感应层2的触控原理:第二触控电极块22和第一触控电极块21可构成一个电容器,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块21和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块22可构成多个电容器(例如C1、C2、C3…)。每个电容器在触控感应层2中的位置不同,也可以说在由第一方向Y和第二方向X构成的坐标系里,每个电容器位于不同的点上。触控IC向第二触控引线22′发射第二触控信号(例如触发信号),第二触控信号通过第二触控引线22′传输至第二触控电极块22。此时,上述不同位置处的各个电容器上均会有一个初始的电容值。由于人体本身为导体,因此当人手指触碰到触控屏100的某一位置时,该位置处的电容器的电容值会发生变化。依据该电容值的变化量,该位置处的第一触控电极块21上会接收到对应的第一触控信号(例如接收信号)。该位置处的第一触控电极块21上的第一触控信号通过第一触控引线21′传输至触控IC。而未触碰的位置处的电容器的电容值不变。因此,通过判断各个电容器上的电容值,即可确定触控点,从而实现功能。

基于本示例提供的触控感应层2,由于位于触控区域S的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块21的结构相同或近似相同,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块22的结构相同或近似相同。因此,每个电容器的电容值差别不大,使得每个电容器的负载(负载=电容x电阻)差别不大。这样一来,每个电容器上触控信号的损耗就差别不大,对于同一强度的多个第二触控信号(例如触发信号),经过不同位置处的多个电容器后,不同位置处的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块21上接收到的第一触控信号(例如接收信号)强度差别不大。

但是,如图4所示,由于每排第一触控电极块到FPC的距离不同,例如,沿靠近FPC的方向,各排第一触控电极块到FPC的距离逐渐减小。因此,沿靠近FPC的方向,与各排第一触控电极块耦接的第一触控引线21′的长度逐渐减小。由于,第一触控引线21′的长度越小,第一触控引线21′的电阻越小。因此,沿靠近FPC的方向,与各排第一触控电极块耦接的第一触控引线21′的电阻逐渐减小。而第一触控引线21′的电阻越小,第一触控引线21′的负载越小。因此,沿靠近FPC的方向,与各排第一触控电极块耦接的第一触控引线21′的负载逐渐减小。

例如,与第二排第一触控电极块耦接的第一触控引线21′的长度,小于,与第一排第一触控电极块耦接的第一触控引线21′的长度。那么与第二排第一触控电极块耦接的第一触控引线21′的电阻,小于,与第一排第一触控电极块耦接的第一触控引线21′的电阻。因此,与第二排第一触控电极块耦接的第一触控引线21′的负载,小于,与第一排第一触控电极块耦接的第一触控引线21′的负载。

而每条第一触控引线21′的负载的存在,会导致第一触控引线21′对通过该第一触控引线21′传输的第一触控信号有损耗。第一触控引线21′的负载越小,对第一触控信号的损耗越小。通过上述描述可知,沿靠近FPC的方向,与各排第一触控电极块耦接的第一触控引线21′的负载逐渐减小,也就是说,沿靠近FPC的方向,各条第一触控引线21′对第一触控信号的损耗逐渐减小。而由上述可知,每个电容器上触控信号的损耗差别不大,对于同一强度的多个第二触控信号(例如触发信号),经过不同位置处的多个电容器后,不同位置处的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块21上接收到的第一触控信号(例如接收信号)强度差别不大。那么,对于强度差别不大的第一触控信号,经过不同第一触控引线21′传输至触控IC后(不同第一触控引线21′的负载不同),触控IC接收到的第一触控信号的强度各不相同。而触控IC是根据第一触控信号的强度判断电容器的电容值,从而确定触控点。未触摸的区域的电容器(电容值相同或者近似相同),因第一触控引线21′的负载不同,导致触控IC识别到的电容值不同。因此,因第一触控引线21′的负载不同,会导致触控屏100中各电容器的电容值均一性差。而,理论上触控点的电容器的电容值变化,非触控点的电容值不变化,这样就能准确的确定触控点。但因第一触控引线21′的负载不同,导致电容器的电容值会有不同程度的损耗,这就使得触控IC对接收的信号做处理后,会识别出有多个电容器的电容值发生变化。这就导致,通过判断各个电容器上的电容值,无法准确确定触控点,容易出现触控位置报错的问题。另外,当某条第一触控引线21′的负载过大时,与该条第一触控引线21′耦接的电容器的信号在该条第一触控线引线21′上传输时,会有较大的损耗。导致触控IC接收到的信号强度较小或者接收不到信号,影响触控准确性。

同理,如图4所示,由于每排第二触控电极块到触控区域S一侧(例如右侧)的距离不同。

示例的,每排第二触控电极块靠近触控区域S下侧的一端对应耦接有第二触控引线22′,第二触控引线22′的长度不完全相同。因此第二触控引线22′的电阻也不完全相同,第二触控引线22′的的负载也不完全相同。那么第二触控引线22′上第二触控信号的损耗也不完全相同。例如,与最背离第二触控引线22′延伸方向的一排第二触控电极耦接的第二触控引线22′,其长度最长,负载最大,对第二触控信号的损耗最大。

示例的,每排第二触控电极块靠近触控区域S上侧的一端对应耦接有第二触控引线22′,每条第二触控引线22′的长度也不同。因此每条第二触控引线22′的电阻也不同,每条第二触控引线22′的负载也不同,那么,每条第二触控引线22′上第二触控信号的损耗也不同。另外,沿第二触控引线22′的延伸方向,与各排第二触控电极块上侧一端耦接的第二触控引线22′长度逐渐减小,则与各排第二触控电极块上侧一端耦接的第二触控引线22′负载逐渐减小,因此,与各排第二触控电极块上侧一端耦接的第二触控引线22′上第二触控信号的损耗逐渐减小。

基于此,触控IC发射同一强度第二触控信号(例如触发信号)后,经过不同第二触控引线22′传输后(例如传输至第二触控电极块),第二触控电极块接收到的第二触控信号不相同。而由上述描述可知,每个电容器上触控信号的损耗差别不大。因此,第二触控引线22′的负载不同,会导致电容器的初始电容值不同。那么,每个电容器的第一触控电极块21接收到对应的第一触控信号(例如接收信号)的强度就不相同。第一触控信号(例如接收信号)在经第一触控引线21′传输至触控IC,触控IC接收到的第一触控信号的强度也就不相同。

而触控IC是根据第一触控信号的强度判断电容器的电容值,从而确定触控点。理论上触控点的电容器的电容值变化,非触控点的电容值不变化,这样就能准确的确定触控点。而此时因各条第二触控引线22′的负载不同,导致各个电容器的初始电容值不同。即使未发生触控,若以其中电容值最大的电容器为基准,那么其他的电容器的电容值相当于均发生变化(实际未发生触控动作)。因此,触控IC会识别出有多个电容器的电容值发生变化。这就导致,通过判断各个电容器上的电容值,无法准确确定触控点,即容易出现触控位置报错的问题。另外,当某一条第二触控引线22′的负载过大时,与该条第二触控引线22′耦接的电容器的初始电容值就过小,从而该电容器的第一触控电极块21接收到的第一触控信号的强度就过小,第一触控信号经第一触控引线21′传输至触控IC(第一触控引线21′上还会有损耗),导致触控IC接收到的第一触控信号强度较小或者接收不到信号,影响触控准确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触控感应层2,通过在触控感应层2的触控区域S的下侧(也就是FPC所在侧),增加触控引线的长度(不同触控引线增加的长度不同)来补偿触控引线的电阻,使得各个触控引线的电阻差别不大。示例的,如图6所示,在触控感应层2的触控区域S的下侧,对各个第一触控引线21′进行了绕线电阻补偿(图6中绕线补偿区域所示),使得各个第一触控引线21′的电阻差别不大,从而降低各个第一触控信号强度的差别,提升触控屏100的触控信号均一性。

然而,这样一来,会导致触控感应层2的FPC所在侧的面积较大,进而造成显示装置1000的下边框较宽,无法满足市场对窄边框化显示装置1000的需求。

示例二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触控感应层2。如图7A所示,触控感应层2包括第一触控辅助部210、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块21、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块22、多条第一触控引线21′、多条第二触控引线22′、第一信号屏蔽线23、触控IC以及FPC。

本示例提供的FPC、触控IC以及第一信号屏蔽线23可以与示例一中相同,可参考示例一中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示例中,第一触控电极块21和第二触控电极块22的结构可以与示例一中相同,可参考示例一中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为了便于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以触控区域S为矩形为例进行说明。基于此,引线区域Q划分为位于触控区域S四侧的部分。例如,触控区域S的四侧分别为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与第一侧和第二侧相交且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和第四侧。

如图7A所示,触控感应层2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触控辅助部210,图7A中以触控感应层2包括多个第一触控辅助部210为了进行示意。

位于最外围、且靠近触控区域S同一侧的一组第一触控电极块中,至少部分第一触控电极块21的,朝向走线区域Q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触控辅助部210。第一触控辅助部210,用于改良触控感应层2中的触控信号。

可以理解的是,以触控区域S为矩形为例,第一触控电极块21阵列排布在触控区域S中。位于最外围、且靠近触控区域S同一侧的一组第一触控电极块可以是触控区域S中最外围一圈中的朝向左侧的一组第一触控电极块(图7A所示)。最外围、且靠近触控区域S同一侧的一组第一触控电极块也可以是最外围一圈中的朝向右侧的一组第一触控电极块。最外围、且靠近触控区域S同一侧的一组第一触控电极块也可以是最外围一圈中的朝向上侧的一组第一触控电极块。最外围、且靠近触控区域S同一侧的一组第一触控电极块也可以是最外围一圈中的朝向下侧的一组第一触控电极块。

其中,无论是靠近触控区域S哪一侧的一组第一触控电极块旁边设置有第一触控辅助部210,该组中的若干个第一触控电极块21相互绝缘。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A所示,第一触控辅助部210分别和与该第一触控辅助部210相邻的第一触控电极块21以及第一触控引线21′耦接,用于通过补偿第一触控引线21′的电阻,来改良触控感应层2的触控信号。

也就是说,第一触控辅助部210位于第一触控引线21′和第一触控电极块21之间。或者理解为,位于最外围、且靠近触控区域S的设置有第一触控引线21′一侧的一组第一触控电极块的,朝向走线区域Q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触控辅助部210。

下面,对第一触控辅助部210的设置位置和第一触控引线21′以及第二触控引线22′的排布方式进行举例说明。

在一些实施例中,触控区域S为长方形。

可选的,如图7A所示,触控区域S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为触控区域S的长边侧(例如左侧和右侧),触控区域S的第三侧和第四侧为触控区域S的短边侧(例如上侧和下侧)。

或者,可选的,触控区域S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为触控区域S的短边侧,触控区域S的第三侧和第四侧为触控区域S的长边侧。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如图7A所示,触控区域S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为触控区域S的长边侧,触控区域S的第三侧和第四侧为触控区域S的短边侧。

其中,一排第一触控电极块仅与位于触控区域S第一侧的第一触控线引线21′耦接。

可以理解的是,位于同一排中的第一触控电极块沿触控区域S的短边侧依次排布,一排第一触控电极块包括的第一触控电极块21的数量相对较少,第一触控信号沿与第一触控引线21′耦接的一排第一触控电极块21传输。虽然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第一触控信号会逐渐衰减。但在第一触控电极块21数量较少的情况下,一排第一触控电极块仅在一端与第一触控线引线21′耦接就足以保证一排第一触控电极块中最远离第一触控引线21′的第一触控电极块21接收到第一触控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朝向走线区域Q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触控辅助部210的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块21沿第一方向Y依次排布。

或者理解为,朝向走线区域Q的同一侧设置有第一触控辅助部210的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块21靠近触控区域S第一侧设置。此时,最外围、且靠近触控区域S同一侧的一组第一触控电极块是触控区域S中最外围一圈中的朝向第一侧的一组第一触控电极块。

在本申请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A所示,位于最外围、且靠近触控区域S第一侧的一组第一触控电极块中全部第一触控电极块21的,朝向走线区域Q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触控辅助部210。

在本申请提供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B所示,位于最外围、且靠近触控区域S第一侧的一组第一触控电极块中部分第一触控电极块21的,朝向走线区域Q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触控辅助部210。

示例的,如图7B所示,第一触控引线21′在触控区域S的第一侧沿第三方向延伸。第三方向与第一方向Y平行,第三方向为朝向FPC的方向。

位于最外围、且靠近触控区域S第一侧的一组第一触控电极块中,最背离第三方向的第一触控电极块21,朝向走线区域Q的一侧未设置第一触控辅助部210,该第一触控电极块21直接与第一触控引线21′耦接。

也就是说,沿第一方向Y依次排部的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块21中,最远离FPC的第一触控电极块21,其朝向走线区域Q的一侧未设置第一触控辅助部210,其他第一触控电极块21朝向走线区域Q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触控辅助部210。

由于第一触控辅助部210自身也存在电阻,因此,第一触控引线21′通过第一触控辅助部210与第一触控电极块21耦接,相当于增加了第一触控引线21′的负载。而通过示例一中描述可知,与最远离FPC的第一触控电极块21耦接的第一触控引线21′的长度相对最长,电阻最大,因此不需要进行电阻补偿。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最远离FPC的第一触控电极块21,其朝向走线区域Q的一侧不设置第一触控辅助部210,相当于以与最远离FPC的第一触控电极块21耦接的第一触控引线21′为基准,对其他第一触控引线21′进行电阻补偿,从而可使每根第一触控引线21′上的电阻相等或近似相等,即,每根第一触控引线21′对第一触控信号的损耗相等或近似相等。这样一来,触控IC获得的非触控位置处的各个电容器的电容值差别不大,则触控屏100的容值均一性相对较好。也就是说,触碰的位置处电容器的电容值会变化,未触碰位置处的电容器的电容值不变或近似不变。因此,通过判断各个电容器上的电容值,即可相对准确的确定触控点。

或者,示例的,沿第一方向Y依次排部的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块21中,相对远离FPC的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块21,其朝向走线区域Q的一侧均未设置第一触控辅助部210,其他第一触控电极块21朝向走线区域Q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触控辅助部210。

关于第一触控引线21′,多条第一触控引线21′为一组,第一触控引线21′位于触控区域S的第一侧的一端为第一端,第一触控引线21′位于触控区域S的第三侧的一端为第二端。

第一触控辅助部210设置于第一触控电极块21与第一触控引线21′的第一端之间,第一触控辅助部210分别和与该第一触控辅助部210相邻的第一触控电极块21以及第一触控引线21′的第一端耦接。

也就是说,第一触控辅助部210设置在第一触控电极块21和第一触控引线21′之间,第一触控引线21′的第一端通过第一触控辅助部210与第一触控电极块21耦接。在第一触控引线21′的第一端与第一触控电极块21之间未设置第一触控辅助部210的情况下,第一触控引线21′的第一端与第一触控电极块21直接耦接。

第一触控引线21′的第二端与FPC耦接(也就是说,FPC位于触控区域S的第三侧)。

关于第二触控引线22′,多条第二触控引线22′分为两组,第一组的第二触控引线22′从触控区域S的第四侧经第二侧延伸至第三侧,第二组的第二触控引线22′位于触控区域S的第三侧。

也就是说,每排第二触控电极块的两端分别与每组中的一条第二触控引线22′耦接。

可以理解的是,位于同一排中的第二触控电极块沿触控区域S的长边侧依次排布,一排第二触控电极块包括的第二触控电极块22的数量相对较多,第二触控信号从与第二触控引线22′耦接第一个第二触控电极块开始,沿向远离第二触控引线22′的方向,沿着一排第二触控电极块依次传输。但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第二触控信号会逐渐衰减。基于此,在第二触控电极块22的数量较多的情况下,同一排第二触控电极块的两端分别与不同的第二触控引线22′耦接,可以保证一排第二触控电极块中最远离第二触控引线22′的第二触控电极块22接收到第二触控信号。

其中,第一组的第二触控引线22′位于触控区域S的第四侧的一端为第一端,第二触控引线22′位于触控区域S的第三侧的一端为第二端。第二组的第二触控引线22′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均位于触控区域S的第三侧。第二触控引线22′的第一端与靠近第二触控引线22′的第一端的一排第二触控电极块耦接,第二触控引线22′的第二端与触控IC耦接。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第一触控电极块21和第二触控电极块22互为触发电极块Tx和接收电极块Rx。第一触控引线21′和第二触控引线22′互为触发信号引线Tx′和接收信号引线Rx′。因此,图7A所示的这种布线方式也可以称为2T1R或1T2R。

这样一来,触控引线的布线方式即可以是2T1R,也可以是1T2R,布线方式多样化,可以适用于不同长宽比的触控屏100。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C所示,触控感应层2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触控辅助部220,图7C中以触控感应层2包括多个第二触控辅助部220为例进行示意。

第二触控辅助部220设置在第二触控电极块22与第二触控引线22′之间,第二触控辅助部220分别与第二触控电极块22和第二触控引线22′耦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如图7C所示,朝向走线区域Q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触控辅助部220的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块22沿第二方向X依次排布。

或者理解为,朝向走线区域Q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触控辅助部220的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块22靠近触控区域S第四侧设置。

在本申请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C所示,与一组第二触控引线22′耦接的若干个第二触控电极块22中全部第二触控电极块22的,朝向走线区域Q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触控辅助部220。

在本申请提供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D所示,与一组第二触控引线22′耦接的若干个第二触控电极块22中部分第二触控电极块22的,朝向走线区域Q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触控辅助部220。

示例的,与一组第二触控引线22′耦接的若干个第二触控电极块22中,靠近触控区域S第一侧的第二触控电极块22的,朝向走线区域Q的一侧未设置第二触控辅助部220。

由于第二触控辅助部220自身也存在电阻,因此,第二触控引线22′通过第二触控辅助部220与第二触控电极块22耦接,相当于增加了第二触控引线22′的负载。而通过示例一中描述可知,与最背离第二触控引线22′延伸方向的第二触控电极块22耦接的第二触控引线22′的长度相对最长,也可以说与最靠近触控区域S第一侧的第二触控电极块22耦接的第二触控引线22′的长度相对最长,该第二触控引线22′的电阻最大,因此不需要进行电阻补偿。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最靠近触控区域S第一侧的第二触控电极块22的,朝向走线区域Q的一侧不设置第二触控辅助部220,相当于以与最靠近触控区域S第一侧的第二触控电极块22耦接的第二触控引线22′为基准,对其他第二触控引线22′进行电阻补偿,从而可使每根第二触控引线22′上的电阻相等或近似相等。从而,每根第二触控引线22′对第二触控信号的损耗相等或近似相等。那么,非触碰位置处各个电容器的实际电容值就会差别不大,则触控屏100的容值均一性相对较好。而触碰的位置处电容器的电容值会变化,未触碰位置处的电容器的电容值不变或近似不变,通过判断各个电容器上的电容值,即可相对准确的确定触控点。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如图7E所示,朝向走线区域Q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触控辅助部220的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块22分为两组,每组中的第二触控电极块22沿第二方向X依次排布。

或者理解为,一组中的第二触控电极块22靠近触控区域S第三侧设置,该组第二触控电极块22中至少部分第二触控电极块22的朝向触控区域S第三侧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触控辅助部220。另一组中的第二触控电极块22靠近触控区域S第四侧设置,该组第二触控电极块22中至少部分第二触控电极块22的朝向触控区域S第四侧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触控辅助部220。

每组中的第二触控电极块22与第二触控辅助部220的位置关系,可以参考上述朝向走线区域Q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触控辅助部220的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块22仅分为一组的情况,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触控感应层2还包括第二信号屏蔽线24。如图7A-7E所示,第二信号屏蔽线24位于触控区域S的第二侧,设置在触控区域S与最靠近触控区域S的第二触控引线22′之间,第二信号屏蔽线24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Y平行。第二信号屏蔽线24的一端和触控IC耦接,第二信号屏蔽线24的另一端浮空。

其中,第二信号屏蔽线24上传输的屏蔽信号和第一信号屏蔽线23上传输的屏蔽信号可以相同。第二信号屏蔽线24上的屏蔽信号可防止第二触控引线22′上的第二触控信号和靠近第二触控引线22′的第一触控电极块21上的第一触控信号发生串扰。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如图8A所示,触控区域S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为触控区域S的长边侧,触控区域S的第三侧和第四侧为触控区域S的短边侧。

或者,触控区域S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为触控区域S的短边侧,触控区域S的第三侧和第四侧为触控区域S的长边侧。以下仅以触控区域S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为触控区域S的长边侧为例进行说明。

其中,一排第一触控电极块的两端分别耦接有不同的第一触控线引线21′。

第一触控辅助部210设置于第一触控电极块21与第一触控引线21′的第一端之间。

可以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A所示,位于最外围、且靠近触控区域S第一侧的一组第一触控电极块与一组第一触控引线21′之间设置有第一触控辅助部210。位于最外围、且靠近触控区域S第二侧的一组第一触控电极块与一组第一触控引线21′之间也设置有第一触控辅助部210。

也可以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位于最外围、且靠近触控区域S第一侧的一组第一触控电极块与一组第一触控引线21′之间设置有第一触控辅助部210。位于最外围、且靠近触控区域S第二侧的一组第一触控电极块与一组第一触控引线21′直接耦接。

其中,每组中的第一触控电极块21沿第一方向Y依次排布。

或者理解为,一组中的第一触控电极块21靠近触控区域S第一侧设置,该组第一触控电极块21中至少部分第一触控电极块21的朝向触控区域S第一侧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触控辅助部210。另一组中的第一触控电极块21靠近触控区域S第二侧设置,该组第一触控电极块21中至少部分第一触控电极块21的朝向触控区域S第二侧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触控辅助部210。

每组中的第一触控电极块21与第一触控辅助部210的位置关系,可以参考上述朝向走线区域Q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触控辅助部210的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块21仅分为一组的情况,此处不再赘述。

关于第一触控引线21′,多条第一触控引线21′分为两组,第一组的第一触控引线21′从触控区域S的第一侧延伸至第三侧,第二组的第一触控引线21′从触控区域S的第二侧延伸至第三侧。

也就是说,每排第一触控电极块的两端分别与每组中的一条第一触控引线21′耦接。

其中,第一组的第一触控引线21′位于触控区域S的第一侧的一端为第一端,第一触控引线21′位于触控区域S的第三侧的一端为第二端。第二组的第一触控引线21′位于触控区域S的第二侧的一端为第一端,第一触控引线21′位于触控区域S的第三侧的一端为第二端。第一触控引线21′的第一端与靠近第一触控引线21′的第一端的一排第一触控电极块耦接,第一触控引线21′的第二端与触控IC耦接。

关于第二触控引线22′,在本申请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A所示,多条第二触控引线22′分为两组,第一组的第二触控引线22′从触控区域S的第四侧经第二侧延伸至第三侧,第二组的第二触控引线22′位于触控区域S的第三侧。

也就是说,每排第二触控电极块的两端分别与每组中的一条第二触控引线22′耦接。可参考上述图7A中关于第二触控引线22′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因此,图8A所示的这种布线方式也可以称为2T2R,这种布线方式可保证与触控引线耦接的一排触控电极块中,距离触控引线较远的触控电极块接收到触控信号和距离触控引线较近的触控电极块接收到触控信号相差不大,确保尺寸相对较大的触控屏100的触控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B所示,触控感应层2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触控辅助部220,图8B中以触控感应层2包括多个第二触控辅助部220为例进行示意。

第二触控辅助部220的设置方式可以与上述第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相同,可以参考上述第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关于第二触控辅助部220的描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A-8B所示,触控感应层2还包括第二信号屏蔽线24。第二信号屏蔽线24位于触控区域S的第二侧,设置在最远离触控区域S第一侧的第一触控引线21′与最靠近触控区域S的第二触控引线22′之间,第二信号屏蔽线24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Y平行。第二信号屏蔽线24的一端和触控IC耦接,第二信号屏蔽线24的另一端浮空。第二信号屏蔽线24上的屏蔽信号可防止第二触控引线22′上的第二触控信号和靠近第二触控引线22′的第一触控引线21′上的第一触控信号发生串扰。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如图9A所示,触控区域S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为触控区域S的短边侧(例如左侧和右侧),触控区域S的第三侧和第四侧为触控区域S的长边侧(例如上侧和下侧)。

第一触控辅助部210设置于第一触控电极块21与第一触控引线21′的第一端之间。

可以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A所示,位于最外围、且靠近触控区域S第一侧的一组第一触控电极块与一组第一触控引线21′之间设置有第一触控辅助部210。位于最外围、且靠近触控区域S第二侧的一组第一触控电极块与一组第一触控引线21′之间也设置有第一触控辅助部210。

也可以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位于最外围、且靠近触控区域S第一侧的一组第一触控电极块与一组第一触控引线21′之间设置有第一触控辅助部210。位于最外围、且靠近触控区域S第二侧的一组第一触控电极块与一组第一触控引线21′直接耦接。

其中,每组中的第一触控电极块21沿第一方向Y依次排布。

或者理解为,一组中的第一触控电极块21靠近触控区域S第一侧设置,该组第一触控电极块21中至少部分第一触控电极块21的朝向触控区域S第一侧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触控辅助部210。另一组中的第一触控电极块21靠近触控区域S第二侧设置,该组第一触控电极块21中至少部分第一触控电极块21的朝向触控区域S第二侧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触控辅助部210。

关于第一触控引线21′,多条第一触控引线21′分为两组,第一组的第一触控引线21′从触控区域S的第一侧延伸至第三侧,第二组的第一触控引线21′从触控区域S的第二侧延伸至第三侧。

也就是说,每排第一触控电极块的两端分别与每组中的一条第一触控引线21′耦接。

关于第二触控引线22′,多条第二触控引线22′为一组,第二触控引线22′从触控区域S的第四侧经第二侧延伸至第三侧。

也就是说,每排第二触控电极块的一端与第二触控引线22′耦接。

因此,图9A所示的这种布线方式也可以称为2T1R或者1T2R。这样一来,触控引线的布线方式即可以是2T1R,也可以是1T2R,布线方式多样化,可以适用于不同长宽比的触控屏100。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B所示,触控感应层2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触控辅助部220,图9B中以触控感应层2包括多个第二触控辅助部220为例进行示意。

在一些实施例中,朝向走线区域Q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触控辅助部220的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块22沿第二方向X依次排布。

或者理解为,朝向走线区域Q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触控辅助部220的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块22靠近触控区域S第三侧或者第四侧设置。

第二触控辅助部220的设置方式可以与上述第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单侧设置有第二触控辅助部220的情况相同,可以参考上述第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关于第二触控辅助部220的描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A-9B所示,触控感应层2还包括第二信号屏蔽线24。第二信号屏蔽线24位于触控区域S的第四侧,设置在触控区域S与最靠近触控区域S的第一触控引线21′之间,第二信号屏蔽线24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Y平行。第二信号屏蔽线24的一端和触控IC耦接,第二信号屏蔽线24的另一端浮空。

其中,第二信号屏蔽线24上传输的屏蔽信号和第一信号屏蔽线23上传输的屏蔽信号可以相同。第二信号屏蔽线24上的屏蔽信号可防止第一触控引线21′上的第一触控信号和靠近第一触控引线21′的第二触控电极块22上的第二触控信号发生串扰。

如图7A-9B所示,触控区域S为长方形时,第一触控引线21′和第二触控引线22′的布线方式包括2T R、1T2R或2T2R,布线方式多样化,可适用用不同长宽比和不同尺寸的触控屏100。

关于第一触控辅助部210的设置位置,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触控辅助部210位于走线区域Q。

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触控辅助部210部分位于走线区域Q部分位于触控区域S。

这样一来,对第一触控辅助部210设置位置的精确度要求较低,可降低制备第一触控辅助部210时的工艺精度。

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触控辅助部210位于触控区域S。

由上述描述可知,触控区域S与显示装置1000的显示区交叠,走线区域Q位于显示装置1000的周边区内。这样一来,可以避免因第一触控辅助部210设置在触控区域S外围的走线区域Q时,导致走线区域Q增大,进而导致显示装置1000的周边区增大,造成显示装置1000边框较宽的问题。

无论第一触控辅助部210设置在上述哪个区域,第一触控辅助部210可以为相同结构的第一触控辅助部210。

关于第一触控辅助部210的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第一触控辅助部210与第一触控电极块21均为金属网格(metal mesh)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图10是以第一触控电极块21为接收电极块Rx,第二触控电极块22为触发电极块Tx为例进行示意的,触发电极块Tx中间设置哑元图案,起到平衡触发电极块Tx负载的作用。

其中,如图10所示,在第一触控辅助部210位于触控区域S的情况下,可通过对第一触控电极块21进行处理,将部分原属于第一触控电极块21的结构,作为第一触控辅助部210。第一触控辅助部210和第一触控电极块21可以同层设置,同步形成,同层同材料,这样可以简化工艺步骤。另外,第一触控辅助部210为金属网格结构,可避免第一触控辅助部210为块状结构时,容易造成显示装置1000边缘区域显示和中间区域显示不均一的问题。因此,有利于提升显示装置1000的显示效果。

示例的,作为第一触控电极块21的金属网格,为四面八方连通结构。即,信号沿网格四面八方传导。处理后作为第一触控辅助部210的金属网格,通过对网格进行打断处理,使网格结构实为单路线信号传导结构。即,信号沿单一路线传导。

这样一来,第一触控辅助部210的金属网格一侧与第一触控引线21′的第一端耦接,第一触控辅助部210的金属网格另一侧与靠近第一端的第一触控电极块21耦接。第一触控引线21′、第一触控辅助部210和第一触控电极块21连通,可传输第一触控信号。

例如可以是,第一触控引线21′上的第一触控信号传输至第一触控辅助部210,第一触控辅助部210上的第一触控信号沿着第一触控辅助部210金属网格的绕行方向传输,最终传输至与第一触控电极块21。也可以是第一触控电极块21上的第一触控信号传输至第一触控辅助部210,第一触控辅助部210上的第一触控信号沿着第一触控辅助部210金属网格的绕行方向传输,最终传输至第一触控引线21′。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触控辅助部210和第一触控电极块21可以同层设置,同步形成,以简化制备工艺。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触控辅助部210通过自身的电阻来补偿各个第一触控引线21′的电阻,而第一触控辅助部210金属网格面积的大小直接关系到第一触控辅助部210的电阻大小。因此,第一触控辅助部210面积的大小视需要补偿的电阻值而定。需要补偿的电阻值越大,第一触控辅助部210的面积越大。

关于第一触控辅助部210的结构,在本申请提供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触控辅助部210为金属块或者非网格状的绕线结构等等。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各条第一触控引线21′的电阻不同,因此,各条第一触控引线21′待补偿的电阻值不同。

在本申请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沿第一触控引线21′在触控区域的第一侧的延伸方向(例如上述第三方向,在图11所示的结构下,第三方向和第一方向Y平行,也可以是靠近FPC的方向),第一触控辅助部210的电阻逐渐增大。

其中,第一触控辅助部210的电阻逐渐增大,可以理解为,沿第三方向,下一个第一触控辅助部210的电阻比上一个第一触控辅助部210的电阻大。

通过示例一可知,沿第三方向,第一触控引线21′的电阻逐渐减小,第一触控引线21′的线损逐渐减小。因此,通过将第一触控辅助部210设置为沿第三方向第一触控辅助部210的电阻逐渐增大,可以实现第一触控引线21′电阻大时,与其匹配耦接的第一触控辅助部210的电阻小。第一触控引线21′电阻小时,与其匹配耦接的第一触控辅助部210的电阻大。从而使得与每排第一触控电极21耦接的每对第一触控引线21′加第一触控辅助部210的电阻相等或近似相等。也就是说,实现与每排第一触控电极21耦接的每对第一触控引线21′加第一触控辅助部210的负载相等或近似相等。这样一来,一方面有益于触控屏100的触控均一性的提升,最终降低触控屏100出现触控不准确问题的可能性。另一方面,通过增加位于触控区域S的第一触控辅助部210来补偿各个第一触控引线21′的电阻的方式,避免了通过增加各个第一触控引线21′的长度来补偿各个第一触控引线21′的电阻时容易造成显示装置1000宽边框化的问题,可以满足市场对窄边框显示装置1000的需求。

在本申请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触控引线21′、第一触控辅助部210以及第一触控电极块21中的至少两个同层同材料。

也就是说,第一触控引线21′、第一触控辅助部210以及第一触控电极块21中任意两个可以同层同材料。第一触控引线21′、第一触控辅助部210以及第一触控电极块21三者也可以同层同材料。

也可理解为,第一触控引线21′、第一触控辅助部210以及第一触控电极块21中的至少两个可以采用构图工艺(例如包括曝光、显影、刻蚀等步骤)同步形成,同层同材料。这样一来,一方面可以简化制备第一触控引线21′、第一触控辅助部210以及第一触控电极块21的工艺步骤,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因第一触控辅助部210和第一触控电极块21不同层时容易出现的摩尔纹现象,即,显示装置1000的显示画面出现各种条纹,从而有利于提升显示装置1000的显示效果。

第二触控辅助部220的设置位置可以和第一触控辅助部210的设置位置相同。

在本申请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触控辅助部220位于走线区域Q。

在本申请提供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触控辅助部220部分位于走线区域Q部分位于触控区域S。这样一来,对第二触控辅助部220设置位置的精确度要求较低,可降低制备第二触控辅助部220时的工艺精度。

在本申请提供的又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触控辅助部220位于触控区域S。

由上述描述可知,触控区域S与显示装置1000的显示区交叠,走线区域Q位于显示装置1000的周边区内。这样一来,可以避免因第二触控辅助部220设置在触控区域S外围的走线区域Q时,导致走线区域Q增大,进而导致显示装置1000的周边区增大,造成显示装置1000边框较宽的问题。

无论第二触控辅助部220设置在上述哪个区域,第二触控辅助部220可以为相同结构的第二触控辅助部220。

第二触控辅助部220的结构可以和上述第一触控辅助部210的结构相同,可以参考上述关于第一触控辅助部210的描述。

在本申请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触控辅助部22为金属网格结构。通过对第二触控电极块22进行处理,将部分原属于第二触控电极块22的结构,作为第二触控辅助部220。第二触控辅助部220和第一触控电极块21可以同层设置,同步形成,同层同材料,这样可以简化工艺步骤。另外,第一触控辅助部210为金属网格结构,可避免第一触控辅助部210为块状结构时,容易造成显示装置1000边缘区域显示和中间区域显示不均一的问题。因此,有利于提升显示装置1000的显示效果。

在本申请提供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触控辅助部210为金属块或者非网格状的绕线结构等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触控辅助部210和第二触控辅助部220同层设置,同步形成。这样一来,可以简化制备第一触控辅助部210和第二触控辅助部220时的工艺步骤。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触控区域S为正方形。

如图12A所示,触控区域S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相对设置,触控区域S的第三侧和第四侧相对设置。FPC和触控IC设置于触控区域S的第三侧。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如图12A所示,一排第一触控电极块仅与位于触控区域S第一侧的第一触控线引线21′耦接。一排第二触控电极块仅与位于触控区域S第四侧的第二触控线引线22′耦接。图12A所示的布线方式称为1T1R,当触控屏100的尺寸较小时,1T1R的布线方式即可满足需求,无需复杂的布线方式,简化布线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朝向走线区域Q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触控辅助部210的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块21沿第一方向Y依次排布。

在本申请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A所示,位于最外围、且靠近触控区域S第一侧的一组第一触控电极块中全部第一触控电极块21的,朝向走线区域Q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触控辅助部210。

在本申请提供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B所示,位于最外围、且靠近触控区域S第一侧的一组第一触控电极块中部分第一触控电极块21的,朝向走线区域Q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触控辅助部210。

示例的,如图12A所示,第一触控引线21′在触控区域S的第一侧沿第三方向延伸。第三方向与第一方向Y平行,第三方向为朝向FPC的方向。

与第一触控引线21′耦接的若干个第一触控电极块21中,靠近触控区域S第四侧的第一触控电极块21,朝向走线区域Q的一侧未设置第一触控辅助部210,该第一触控电极块21直接与第一触控引线21′耦接。

由于第一触控辅助部210自身也存在电阻,因此,第一触控引线21′通过第一触控辅助部210与第一触控电极块21耦接,相当于增加了第一触控引线21′的负载。而通过示例一中描述可知,与最远离FPC的第一触控电极块21耦接的第一触控引线21′的长度相对最长,电阻最大,因此不需要进行电阻补偿。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最远离FPC的第一触控电极块21,其朝向走线区域Q的一侧不设置第一触控辅助部210,相当于以与最远离FPC的第一触控电极块21耦接的第一触控引线21′为基准,对其他第一触控引线21′进行电阻补偿,从而可使每根第一触控引线21′上的电阻相等或近似相等,即,每根第一触控引线21′对第一触控信号的损耗相等或近似相等。这样一来,触控IC获得的非触控位置处的各个电容器的电容值差别不大,则触控屏100的容值均一性相对较好。也就是说,触碰的位置处电容器的电容值会变化,未触碰位置处的电容器的电容值不变或近似不变。因此,通过判断各个电容器上的电容值,即可相对准确的确定触控点。

或者,示例的,沿第一方向Y依次排部的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块21中,相对远离FPC的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块21,其朝向走线区域Q的一侧均未设置第一触控辅助部210,其他第一触控电极块21朝向走线区域Q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触控辅助部210。

关于第一触控引线21′,多条第一触控引线21′为一组,第一触控引线21′位于触控区域S的第一侧的一端为第一端,第一触控引线21′位于触控区域S的第三侧的一端为第二端。

第一触控辅助部210设置于第一触控电极块21与第一触控引线21′的第一端之间,第一触控辅助部210分别和与该第一触控辅助部210相邻的第一触控电极块21以及第一触控引线21′的第一端耦接。第一触控引线21′的第二端与FPC耦接(也就是说,FPC位于触控区域S的第三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C所示,触控感应层2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触控辅助部220,图12C中以触控感应层2包括多个第二触控辅助部220为例进行示意。

第二触控辅助部220设置在第二触控电极块22与第二触控引线22′之间,第二触控辅助部220分别与第二触控电极块22和第二触控引线22′耦接。

朝向走线区域Q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触控辅助部220的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块22沿第二方向X依次排布。

关于第二触控辅助部220的设置方式,在一些实施例中,位于最外围、且靠近触控区域S第四侧的一组第二触控电极块中全部第二触控电极块22的,朝向走线区域Q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触控辅助部220。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位于最外围、且靠近触控区域S第四侧的一组第二触控电极块中部分第二触控电极块22的,朝向走线区域Q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触控辅助部220。

关于第二触控引线22′,多条第二触控引线22′为一组,第二触控引线22′从触控区域S的第四侧经第二侧延伸至第三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A-12C所示,触控感应层2还包括第二信号屏蔽线24。第二信号屏蔽线24位于触控区域S的第二侧,设置在触控区域S与最靠近触控区域S的第二触控引线22′之间,第二信号屏蔽线24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Y平行。第二信号屏蔽线24的一端和触控IC耦接,第二信号屏蔽线24的另一端浮空。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如图13A所示,一排第一触控电极块仅与位于触控区域S第一侧的第一触控线引线21′耦接。一排第二触控电极块仅与位于触控区域S第四侧的第二触控线引线22′耦接。图13A所示的布线方式也称为1T1R,当触控屏100的尺寸较小时,1T1R的布线方式即可满足需求,无需复杂的布线方式,简化布线结构。

第一触控辅助部210和第一触控引线21′的结构位置与上述第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相同,可以参考上述关于图12A的描述。

关于第二触控引线22′,多条第二触控引线22′为一组,第二触控引线22′位于触控区域S的第三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3B所示,触控感应层2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触控辅助部220,第二触控辅助部220设置在第二触控电极块22与第二触控引线22′之间,第二触控辅助部220分别与第二触控电极块22和第二触控引线22′耦接。图13B中以触控感应层2包括多个第二触控辅助部220为例进行示意。

朝向走线区域Q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触控辅助部220的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块22沿第二方向X依次排布。

位于最外围、且靠近触控区域S第三侧的一组第二触控电极块中全部或者部分第二触控电极块22的,朝向走线区域Q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触控辅助部220。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一排第一触控电极块的两端分别耦接有不同的第一触控线引线21′。一排第二触控电极块的两端分别耦接有不同的第二触控线引线22′。

也就是上述图8A和图8B所示的2T2R的结构,不同之处在于触控区域S的形状不同,可以参考上述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12A-14所示,触控区域S为正方形时,第一触控引线21′和第二触控引线22′的布线方式包括1T1R或2T2R,布线方式多样化,可适用不同尺寸的触控屏100。

综上所述,第一触控辅助部210自身具有电阻,可以补偿第一触控引线21′的电阻,使得每根第一触控引线21′上的负载差别不大,从而每根第一触控引线21′对第一触控信号的损耗相等或近似相等。那么,每个第一通道传输的第一触控信号的强度相同或近似相同,进而可以改良第一触控信号。同理,第二触控辅助部220自身具有电阻,可以补偿第二触控引线22′的电阻,使得每根第二触控引线22′上的负载差别不大,每根第二触控引线22′对第一触控信号的损耗就相等或近似相等,从而每个第二通道传输的第二触控信号的强度相同或近似相同,进而可以改良第二触控信号。这样一来,就可以提升触控感应层2的触控均一性,提高触控准确性。另外,采用触控辅助部来补偿触控引线电阻,可避免通过增加触控引线的长度补偿电阻时,容易造成显示装置1000边框宽化的问题。

示例三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触控感应层2,触控感应层2包括触控区域S和位于触控区域S外围的走线区域Q。触控感应层2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块21、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块22、多条第一触控引线21′、多条第二触控引线22′、第一信号屏蔽线23、第二信号屏蔽线24、触控IC以及FPC。

其中,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块21和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块22位于触控感应层2的触控区域S,多条第一触控引线21′、多条第二触控引线22′、第一信号屏蔽线23、第二信号屏蔽线24、触控IC以及FPC位于触控感应层2的走线区域Q。

关于FPC和触控IC,本示例中和示例一中FPC和触控IC相同,可参考示例一中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15所示,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块21和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块22在第一方向Y和第二方向X相互交错且同层设置,第一方向Y与第二方向X相交。

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块21沿第二方向X划分为多排,位于同一排的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块21相互耦接,多排第一触控电极块中相邻排的第一触控电极块相互绝缘。其中,每排中的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块21沿第一方向Y依次排布,每排第一触控电极块例如可以作为一个第一通道,第一通道用于传输第一触控信号。

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块22沿第一方向Y方向划分为多排,位于同一排的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块22相互耦接,多排第二触控电极块22中相邻排的第二触控电极块22相互绝缘。其中,每排中的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块22沿第二方向X依次排布,每排第二触控电极块例如可以作为一个第二通道,第二通道用于传输第二触控信号。

其中,第一触控信号和第二触控信号互为触发信号和接收信号。第一触控电极块21和第二触控电极块22互为触发电极块Tx和接收电极块Rx。

关于第一触控电极块21和第二触控电极块22的结构,可以参考示例一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关于第一触控引线21′,在本申请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第一触控引线21′从触控区域S的左侧延伸至下侧,第一触控引线21′的一端与一排第二触控电极块22耦接,另一端和和触控IC耦接。第一触控引线21′用于传输第二触控信号。

关于第二触控引线22′,在本申请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第二触控引线22′从触控区域S的上侧经右侧延伸至下侧,第二触控引线22′的一端和一排第一触控电极块21耦接,另一端和触控IC耦接。第二触控引线22′用于传输第一触控信号。

示例的,如图15所示,第一信号屏蔽线23位于多条第一触控引线21′和多条第二触控引线22′的外围。第一信号屏蔽线23的一端与触控IC耦接,另一端浮空。触控IC用于向第一信号屏蔽线23发射一种屏蔽信号,该屏蔽信号的可以减小外界噪音对第一触控引线21′上的触控信号和第二触控引线22′上的触控信号的干扰。

关于第二信号屏蔽线24,在本申请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第二信号屏蔽线24位于触控区域S左侧,设置在触控区域S与最靠近触控区域S的第二触控引线22′之间,第二信号屏蔽线24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Y平行。第二信号屏蔽线24的一端和触控IC耦接,第二信号屏蔽线24的另一端浮空。

其中,第二信号屏蔽线24上传输的屏蔽信号和第一信号屏蔽线23上传输的屏蔽信号可以相同。第二信号屏蔽线24上的屏蔽信号可防止第二触控引线22′上的第一触控信号和靠近第二触控引线22′的第二触控电极块21上的第二触控信号发生串扰。

然而,目前窄边框的显示装置1000因屏占比大,可视化效果好,受到用户的青睐。对于窄边框的显示装置1000,位于显示装置1000的显示区外围的周边区的面积比较小。而触控感应层2的走线区域Q位于显示装置1000的周边区内,那么,走线区域Q的面积也就比较小。示例的,如图15所示,多条第一触控引线21′位于触控区域S左侧走线区域Q内,多条第二触控引线22′位于触控区域S上侧的走线区域Q内,多条第二触控引线22′位于触控区域S下侧的走线区域Q内。因此,最靠近触控区域S的第一触控引线21′与部分第一触控电极块21之间的距离,不可避免的比较小。最靠近触控区域S第二触控引线22′与部分第二触控电极块22之间的距离,不可避免的比较小。

如图15所示,位于触控区域S左侧的第一触控引线21′和靠近触控区域S左侧的第一触控电极块21距离很近。可以理解为,该距离小于第一触控引线21′上第二触控信号场的半径和第一触控电极块21上第一触控信号场的半径之和。而第一触控引线21′和第一触控电极块21之间无任何屏蔽线设置,因此,位于触控区域S左侧的第一触控引线21′上的第二触控信号会对靠近触控区域S左侧的第一触控电极块21上的第一触控信号产生干扰,导致第一触控电极块21上的第一触控信号的质量降低。且上述距离越小,第一触控引线21′上的第二触控信号对第一触控电极块21上的第一触控信号的干扰程度越大。也可以理解为,增大上述距离,可以减小第一触控引线21′上的第二触控信号对第一触控电极块21上的第一触控信号的干扰,有益于提高第一触控电极块21上的第一触控信号的质量。

第二触控信号(例如是触发信号)对第一触控信号(例如是接收信号)产生轻微干扰时,第一触控电极块21上的第一触控信号的强度会有所变化。那么,发生干扰的位置处的电容器的电容值就会变化,而发生触控动作位置处的电容器的电容值也会变化,导致无法通过判断电容器上的电容值来准确确定触控点。即,导致触控位置报错的问题。第二触控信号(例如是触发信号)对第一触控信号(例如是接收信号)产生严重干扰时,可能导致触发信号和接收信号耦合,触控IC实际接收到的是第二触控信号而并非第一触控信号,那么无法实现触控功能。即,导致触控感受不到的问题。

如图15所示,位于触控区域S上侧的第二触控引线22′和靠近触控区域S上侧的第二触控电极块22距离很近。可以理解为,该距离小于第二触控引线22′上第一触控信号场的半径和第二触控电极块22上第二触控信号场的半径之和。位于触控区域S上侧的第二触控引线22′和靠近触控区域S上侧的第二触控电极块22之间无任何屏蔽信号线。因此,第二触控引线22′上的第一触控信号会对靠近第二触控引线22′的第二触控电极块22上的第二触控信号产生干扰,导致第二触控电极块22上的第二触控信号的质量降低。

同理,位于触控区域S下侧的第二触控引线22′上的第一触控信号也会对靠近该第二触控引线22′的第二触控电极块22上的第二触控信号产生干扰,导致第二触控电极块22上的第二触控信号的质量降低。

那么,第一触控信号(例如是接收信号)对第二触控信号(例如是触发信号)产生轻微干扰时,第二触控电极块22上的第二触控信号的强度会有所变化。那么,发生干扰的位置处的电容器的电容值就会变化,而发生触控动作位置处的电容器的电容值也会变化,导致无法通过判断电容器上的电容值来准确确定触控点。即,导致触控位置报错的问题。第一触控信号(例如是接收信号)对第二触控信号(例如是触发信号)产生严重干扰时,可能导致发生干扰处的触发信号和接收信号耦合,无法实现触控功能。即,导致触控感受不到的问题。

示例四

为了解决示例三中的信号干扰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触控感应层2。如图16A所示,触控感应层2包括触控区域S和位于触控区域S外围的走线区域Q。

关于触控感应层2的结构,触控感应层2包括第一触控辅助部210、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块21、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块22、多条第一触控引线21′、多条第二触控引线22′、第一信号屏蔽线23、触控IC以及FPC。

本示例提供的FPC、触控IC以及第一信号屏蔽线23可以与示例一中相同,可参考示例一中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示例中,第一触控电极块21和第二触控电极块22的结构可以与示例三中相同,可参考示例三中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为了便于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以触控区域S为矩形为例进行说明。基于此,引线区域Q划分为位于触控区域S四侧的部分。例如,触控区域S的四侧分别为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与第一侧和第二侧相交且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和第四侧。

如图16A所示,触控感应层2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触控辅助部210,图16A中以包括多个第一触控辅助部210为例进行示意。

位于最外围、且靠近触控区域S同一侧的一组第一触控电极块中,至少部分第一触控电极块21的,朝向走线区域Q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触控辅助部210。第一触控辅助部210,用于改良触控感应层2中的触控信号。

可以理解的是,以触控区域S为矩形为例,第一触控电极块21阵列排布在触控区域S中。位于最外围、且靠近触控区域S同一侧的一组第一触控电极块可以是触控区域S中最外围一圈中的朝向左侧的一组第一触控电极块(图16A所示)。最外围、且靠近触控区域S同一侧的一组第一触控电极块也可以是最外围一圈中的朝向右侧的一组第一触控电极块。最外围、且靠近触控区域S同一侧的一组第一触控电极块也可以是最外围一圈中的朝向上侧的一组第一触控电极块。最外围、且靠近触控区域S同一侧的一组第一触控电极块也可以是最外围一圈中的朝向下侧的一组第一触控电极块。

其中,无论是靠近触控区域S哪一侧的一组第一触控电极块旁边设置有第一触控辅助部210,该组中的若干个第一触控电极块21相互耦接为一排,与同一第一触控信号线21′耦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6A所示,一条第一触控引线21′与一排第二电极块耦接,一条第二触控引线22′与一排第一触控电极块耦接。

第一触控辅助部210设置于靠近第一触控引线21′端部的第一触控电极块21朝向走线区域Q的一侧,第一触控辅助部210与第一触控电极块21相互绝缘,第一触控辅助部210用于减轻第一触控引线21′上第二触控信号对第一触控电极块21上第一触控信号的干扰来改良触控感应层2的触控信号。

也就是说,如图16A所示,在本示例中,第一触控引线21′与第二电极块22耦接,第二触控引线22′与第一触控电极块21耦接。第一触控辅助部210设置在靠近第一触控引线21′所在侧的一组第一触控电极的朝向第一触控引线21′的一侧,第一触控辅助部210与第一触控电极块21相互绝缘。

下面,对第一触控辅助部210的设置位置和第一触控引线21′以及第二触控引线22′的排布方式进行举例说明。

在一些实施例中,触控区域S为长方形。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如图16A所示,触控区域S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为触控区域S的长边侧,触控区域S的第三侧和第四侧为触控区域S的短边侧。

其中,一排第二触控电极块仅与位于触控区域S第一侧的第一触控线引线21′耦接。一排第一触控电极块的两端各自与位于触控区域S第三侧和第四侧的第二触控引线耦接。也是就示例二中第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示意的2T1R或1T2R的布线方式,可以参考上述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关于第一触控辅助部210的设置方式,在本申请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6A所示,位于最外围、且靠近触控区域S第一侧的一组第一触控电极块中全部第一触控电极块21的,朝向走线区域Q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触控辅助部210。

在本申请提供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6B所示,位于最外围、且靠近触控区域S第一侧的一组第一触控电极块中部分第一触控电极块21的,朝向走线区域Q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触控辅助部210。

关于第一触控辅助部210的结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例中,如图17A所示,第一触控辅助部210与第一触控电极块21均为金属网格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图17A是以第一触控电极块21为接收电极块Rx,第二触控电极块22为触发电极块Tx为例进行示意的,触发电极块Tx中间设置哑元图案,起到平衡触发电极块Tx负载的作用。

其中,如图17A所示,通过对第一触控电极块21进行处理,将部分原属于第一触控电极块21的结构,作为第一触控辅助部210。第一触控辅助部210和第一触控电极块21可以同层设置,同步形成,同层同材料,这样可以简化工艺步骤。另外,第一触控辅助部210为金属网格结构,可避免第一触控辅助部210为块状结构时,容易造成显示装置1000边缘区域显示和中间区域显示不均一的问题。因此,有利于提升显示装置1000的显示效果。

在此情况下,第一触控辅助部210位于触控区域S。由上述描述可知,触控区域S与显示装置1000的显示区交叠,走线区域Q位于显示装置1000的周边区内。这样一来,可以避免因第一触控辅助部210设置在触控区域S外围的走线区域Q时,导致走线区域Q增大,进而导致显示装置1000的周边区增大,造成显示装置1000边框较宽的问题。

示例的,如图17A所示,第一触控辅助部210和第一触控电极块21之间有断口,也就是说第一触控辅助部210与第一触控电极块21相互绝缘。第一触控辅助部210上不传递任何信号,对靠近第一触控辅助部210的第一触控引线21′上的第二触控信号和靠近第一触控辅助部210的第一触控电极块21上的第一触控信号不会造成干扰。

这样一来,第一触控辅助部210的设置相当于增加了第一触控引线21′和靠近该第一触控引线21′端部的第一触控电极块21之间的距离。由示例三可知,该距离太小,小于第一触控引线21′上第二触控信号场和第一触控电极块21上第一触控信号场的半径之和时,第一触控引线21′上第二触控触控信号会对第一触控电极块21上第一触控信号产生干扰,导致第一触控电极块21上第一触控信号的质量降低,最终导致触控屏100可能出现触控位置报错或触控感受不到的问题。第一触控引线21′和靠近第一触控引线21′端部的第一触控电极块21之间距离越大,越有益于降低上述干扰,提高第一触控电极块21上第一触控信号的质量。

因此,第一触控辅助部210的设置可以减小第一触控引线21′上第二触控触控信号对第一触控电极块21上第一触控触控信号的干扰,进而提高第一触控电极块21上第一触控信号的质量,起到改良第一触控信号的作用,最终降低触控屏100发生触控位置报错或触控感受不到的可能性。

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7B所示,第一触控辅助部210为金属走线。

同理,金属走线上不传递任何信号,对靠近第一触控辅助部210的第一触控引线21′上的第二触控信号和靠近第一触控辅助部210的第一触控电极块21上的第一触控信号不会造成干扰。这样一来,第一触控辅助部210的设置相当于增加了第一触控引线21′和靠近该第一触控引线21′端部的第一触控电极块21之间的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触控辅助部210与上述第一信号屏蔽线23耦接。

示例的,第一触控辅助部210与上述第一信号屏蔽线23耦接。例如采用桥接跳线的方式,将第一触控辅助部210和第一信号屏蔽线23通过桥接部耦接。

这样一来,第一触控辅助部210直接从第一信号屏蔽线23上引出,第一触控辅助部210上传输一种屏蔽信号,该屏蔽信号与第一信号屏蔽线23上的屏蔽信号相同,此屏蔽信号可以防止第一触控引线21′上的第二触控信号和靠近第一触控引线21′端部的第一触控电极块21上的第一触控信号之间发生串扰,进而提高第一触控电极块21上第一触控信号的质量,起到改良第一触控信号的作用,最终降低触控屏100发生触控位置报错或触控感受不到的可能性。另外,第一触控辅助部210上传输的屏蔽信号可以直接避免第一触控引线21′上的第二触控信号和第一触控电极块21上的第一触控信号发生串扰,从而防止两个信号之间产生干扰,这种改良第一触控信号的方式相当于是从根本上解决上述第二触控信号对上述第一触控信号的干扰,因此改良第一触控信号的程度最优。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触控引线21′、第一触控辅助部210以及第一触控电极块21中的至少两个同层同材料。

也可理解为,第一触控引线21′、第一触控辅助部210以及第一触控电极块21中的至少两个可以采用构图工艺(例如包括曝光、显影、刻蚀等步骤)同步形成,同层同材料。这样一来,一方面可以简化制备第一触控引线21′、第一触控辅助部210以及第一触控电极块21的工艺步骤,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因第一触控辅助部210和第一触控电极块21不同层时容易出现的摩尔纹现象,即,显示装置1000的显示画面出现各种条纹,从而有利于提升显示装置1000的显示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8所示,触控感应层2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触控辅助部220,图18中以触控感应层2包括多个第二触控辅助部220为例进行示意。

第二触控辅助部220设置于靠近第二触控引线22′端部的一排第二触控电极块22中至少部分第二触控电极块22的,朝向走线区域Q的一侧,第二触控辅助部220与第二触控电极块22相互绝缘,第二触控辅助部220通过减轻第二触控引线22′上第一触控信号对第二触控电极块22上第二触控信号的干扰来改良触控感应层2的第二触控信号。

同样,第二触控辅助部220的设置方式也可以与示例二中第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示意的设置方式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靠近一组第二触控引线22′的一排第二触控电极块22中全部第二触控电极块22的,朝向走线区域Q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触控辅助部220。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靠近一组第二触控引线22′的一排第二触控电极块22中部分第二触控电极块22的,朝向走线区域Q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触控辅助部220。

第二触控辅助部220的结构可以是金属网格,也可以是金属线。

其中,在第二触控辅助部220的结构是金属网格的情况下,可通过对第二触控电极块22进行处理,将部分原属于第二触控电极块22的结构,作为第二触控辅助部220。第二触控辅助部220和第二触控电极块22可以同层设置,同步形成,同层同材料,这样可以简化工艺步骤。另外,第二触控辅助部220为金属网格结构,可避免第二触控辅助部220为块状结构时,容易造成显示装置1000边缘区域显示和中间区域显示不均一的问题。因此,有利于提升显示装置1000的显示效果。

在此情况下,第二触控辅助部220位于触控区域S。由上述描述可知,触控区域S与显示装置1000的显示区交叠,走线区域Q位于显示装置1000的周边区内。这样一来,可以避免因第二触控辅助部220设置在触控区域S外围的走线区域Q时,导致走线区域Q增大,进而导致显示装置1000的周边区增大,造成显示装置1000边框较宽的问题。

同样的,第二触控辅助部220和第二触控电极块22之间有断口,也就是说第二触控辅助部220与第二触控电极块22相互绝缘。第二触控辅助部220上不传递任何信号,对靠近第二触控辅助部220的第二触控引线22′上的第一触控信号和靠近第二触控辅助部220的第二触控电极块22上的第二触控信号不会造成干扰。

这样一来,第二触控辅助部220的设置相当于增加了第二触控引线22′和靠近该第二触控引线22′端部的第二触控电极块22之间的距离。由示例三可知,该距离太小,小于第二触控引线22′上第一触控信号场和第二触控电极块22上第二触控信号场的半径之和时,第二触控引线22′上第一触控触控信号会对第二触控电极块22上第二触控信号产生干扰,导致第二触控电极块22上第二触控信号的质量降低,最终导致触控屏100可能出现触控位置报错或触控感受不到的问题。第二触控引线22′和靠近第二触控引线22′端部的第二触控电极块22之间距离越大,越有益于降低上述干扰,提高第二触控电极块22上第二触控信号的质量。

因此,第二触控辅助部220的设置可以减小第二触控引线22′上第一触控触控信号对第二触控电极块22上第二触控触控信号的干扰,进而提高第二触控电极块22上第二触控信号的质量,起到改良第二触控信号的作用,最终降低触控屏100发生触控位置报错或触控感受不到的可能性。

在第二触控辅助部220的结构是金属线的情况下,第二触控辅助部220位于走线区域Q。

在一些实施例中,金属走线上不传递任何信号,对靠近第二触控辅助部220的第二触控引线22′上的第一触控信号和靠近第二触控辅助部220的第二触控电极块22上的第二触控信号不会造成干扰。这样一来,第二触控辅助部220的设置相当于增加了第二触控引线22′和靠近该第二触控引线22′端部的第二触控电极块22之间的距离。该距离的增大,有益于降低第二触控引线22′上第一触控信号对第二触控电极块22上第二触控信号的干扰,从而改良触控感应层2的第二触控信号,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触控辅助部220与上述第一信号屏蔽线23耦接。例如采用桥接跳线的方式,将第二触控辅助部220和第一信号屏蔽线23通过桥接部耦接。

这样一来,第二触控辅助部220直接从第一信号屏蔽线23上引出,第二触控辅助部220上传输一种屏蔽信号,该屏蔽信号与第一信号屏蔽线23上的屏蔽信号相同,此屏蔽信号可以防止第二触控引线22′上的第一触控信号和靠近第二触控引线22′端部的第二触控电极块22上的第二触控信号之间发生串扰,进而提高第二触控电极块22上第二触控信号的质量,起到改良第二触控信号的作用,最终降低触控屏100发生触控位置报错或触控感受不到的可能性。另外,第二触控辅助部220上传输的屏蔽信号可以直接避免第二触控引线22′上的第一触控信号和第二触控电极块22上的第二触控信号发生串扰,从而防止两个信号之间产生干扰,这种改良第二触控信号的方式相当于是从根本上解决上述第一触控信号对上述第二触控信号的干扰,因此改良第二触控信号的程度最优。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触控辅助部210和第二触控辅助部220同层设置,同步形成。这样一来,可以简化制备第一触控辅助部210和第二触控辅助部220的工艺步骤。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如图19所示,触控区域S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为触控区域S的长边侧,触控区域S的第三侧和第四侧为触控区域S的短边侧。

其中,一排第二触控电极块的两端各自与位于触控区域S第一侧和第二侧的第一触控线引线21′耦接。一排第一触控电极块的两端各自与位于触控区域S第三侧和第四侧的第二触控引线耦接。也是就示例二中第二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示意的2T2R的布线方式,可以参考上述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同样,第一触控辅助部210的设置方式可以与示例二中第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示意的设置方式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9所示,触控感应层2还包括第二触控辅助部220。

同样,第二触控辅助部220的设置方式也可以与示例二中第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示意的设置方式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9所示,触控感应层2还包括第三触控辅助部230。第三触控辅助部230与示例二中第二种可能的实施例中,位于触控区域S右侧的第二触控辅助部220的设置方式相同。

第一触控辅助部210、第二触控辅助部220及第三触控辅助部230的结构可以和本示例中第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一触控辅助部210的结构相同,可参考上述相关描述。即,第一触控辅助部210可以为金属网格结构,也可以为金属走线。

在第一触控辅助部210为金属网格结构的情况下,第一触控辅助部210位于触控区域S,第一触控辅助部210与第一触控电极块21相互绝缘。第一触控辅助部210的设置相当于增加了第一触控引线21′和靠近该第一触控引线21′端部的第一触控电极块21之间的距离,从而可减轻第一触控引线21′上的第二触控信号对第一触控电极块21上的第一触控信号的干扰。

在第一触控辅助部210为金属走线的情况下,第一触控辅助部210位于走线区域Q。

在一些实施例中,金属走线上不传递任何信号,第一触控辅助部210设置相当于增加了第一触控引线21′和靠近该第一触控引线21′端部的第一触控电极块21之间的距离,从而可减轻第一触控引线21′上的第二触控信号对第一触控电极块21上的第一触控信号的干扰。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触控辅助部210与第一信号屏蔽线23耦接。第一触控辅助部210上传输和第一信号屏蔽线23形同的屏蔽信号。该屏蔽信号可防止第一触控引线21′上的第二触控信号和靠近第一触控引线21′端部的第一触控电极块21上的第一触控信号之间发生串扰。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如图20所示,触控区域S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为触控区域S的短边侧,触控区域S的第三侧和第四侧为触控区域S的长边侧。

其中,一排第二触控电极块仅与位于触控区域S第一侧的第一触控线引线21′耦接。一排第一触控电极块的两端各自与位于触控区域S第三侧和第四侧的第二触控引线耦接。也是就示例二中第三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示意的2T1R或1T2R的布线方式,可以参考上述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同样,第一触控辅助部210的设置方式可以与示例二中第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示意的设置方式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0所示,触控感应层2还包括第二触控辅助部220。

同样,第二触控辅助部220的设置方式也可以与示例二中第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示意的设置方式相同。

第一触控辅助部210及第二触控辅助部220的结构可以和本示例中第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一触控辅助部210的结构相同,可参考上述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触控区域S为正方形。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如图21所示,触控区域S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相对设置,触控区域S的第三侧和第四侧相对设置。FPC和触控IC设置于触控区域S的第三侧。

其中,一排第二触控电极块仅与位于触控区域S第一侧的第一触控线引线21′耦接。一排第一触控电极块仅与位于触控区域S第四侧的第二触控线引线22′耦接。也就是示例二中,触控区域S为正方形时,第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示意的1T1R的布线方式,可以参考上述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同样,第一触控辅助部210的设置方式也可以与示例二中第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示意的设置方式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触控引线21′、第一触控辅助部210以及第一触控电极块21中的至少两个同层同材料。

这样一来,一方面可以简化制备第一触控引线21′、第一触控辅助部210以及第一触控电极块21的工艺步骤,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因第一触控辅助部210和第一触控电极块21不同层时容易出现的摩尔纹现象,即,显示装置1000的显示画面出现各种条纹,从而有利于提升显示装置1000的显示效果。

第一触控辅助部210的结构和本示例中,触控区域S为长方形时,第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一触控辅助部210的结构相同,可参考上述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第一触控辅助部210的设置位置和本示例中,触控区域S为长方形时,第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一触控辅助部210的设置位置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1所示,触控感应层2还包括第二触控辅助部220。

同样,第二触控辅助部220的设置方式也可以与示例二中第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示意的设置方式相同。

第二触控辅助部220的结构及第二触控辅助部220的设置位置可以和本示例中,触控区域S为长方形时,第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一触控辅助部210的结构和第一触控辅助部210的设置位置相同,可参考上述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如图22所示,触控区域S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相对设置,触控区域S的第三侧和第四侧相对设置。FPC和触控IC设置于触控区域S的第三侧。

其中,一排第二触控电极块仅与位于触控区域S第一侧的第一触控线引线21′耦接。一排第一触控电极块仅与位于触控区域S第三侧的第二触控线引线22′耦接。也就是示例二中,触控区域S为正方形时,第二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示意的1T1R的布线方式,可以参考上述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同样,第一触控辅助部210的设置方式也可以与示例二中第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示意的设置方式相同。第一触控辅助部210的设置位置和本示例中,触控区域S为长方形时,第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一触控辅助部210的设置位置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2所示,触控感应层2还包括第二触控辅助部220。

同样,第二触控辅助部220的设置方式也可以与示例二中第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示意的设置方式相同。

第二触控辅助部220的结构及第二触控辅助部220的设置位置可以和本示例中,触控区域S为长方形时,第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一触控辅助部210的结构和第一触控辅助部210的设置位置相同,可参考上述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如图23所示,触控区域S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相对设置,触控区域S的第三侧和第四侧相对设置。FPC和触控IC设置于触控区域S的第三侧。

其中,一排第二触控电极块的两端分别耦接有不同的第一触控线引线21′。一排第一触控电极块的两端分别耦接有不同的第二触控线引线22′。也就是示例二中,触控区域S为正方形时,第三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示意的2T2R的布线方式,可以参考上述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同样,第一触控辅助部210的设置方式也可以与示例二中第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示意的设置方式相同。

第一触控辅助部210的设置位置和本示例中,触控区域S为长方形时,第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一触控辅助部210的设置位置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3所示,触控感应层2还包括第二触控辅助部220。

同样,第二触控辅助部220的设置方式也可以与示例二中第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示意的设置方式相同。

第二触控辅助部220的结构及第二触控辅助部220的设置位置可以和本示例中,触控区域S为长方形时,第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一触控辅助部210的结构和第一触控辅助部210的设置位置相同,可参考上述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第一触控辅助部210的设置相当于增加了第一触控引线21′和靠近该第一触控引线21′端部的第一触控电极块21之间的距离。该距离的增大,有益于降低第一触控引线21′上第二触控信号对第一触控电极块21上第一触控信号的干扰。这样一来,第一触控辅助部210的设置有益于提高第一触控电极块21上第一触控信号的质量,从而改良触控感应层2的第一触控信号,最终降低触控屏100发生触控位置报错或触控感受不到的可能性。第二触控辅助部220的设置相当于增加了第二触控引线22′和靠近该第二触控引线22′端部的第二触控电极块22之间的距离。该距离的增大,有益于降低第二触控引线22′上第一触控信号对第二触控电极块22上第二触控信号的干扰。这样一来,第二触控辅助部220的设置有益于提高第二触控电极块22上第二触控信号的质量,从而改良触控感应层2的第二触控信号,最终降低触控屏100发生触控位置报错或触控感受不到的可能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相关技术
  • 触控感应单元、触控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 触控层、触控面板、触控装置、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分类

06120113229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