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用于旧房改造的移动式悬挂刚架结构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5:47:5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旧房改造的移动式悬挂刚架结构。

背景技术

老旧小区的改造是促进经济内循环、拉动内需、创造社会效益的重要途径。由于改造任务主要从城镇老旧小区房屋质量出发,其内容包括对城镇老旧小区房屋主体结构加固、房屋部件构件修缮更新、屋面整修改造、外墙及楼梯间粉饰。而这些改造任务是在原有住宅建筑构造基础上进行的。

传统脚手架体系的搭建与施工就存在如下一些问题:(1)外墙砌筑、粉刷都需在悬挑外脚手架上操作,而悬挑外脚手架拆除后,型钢通过外墙处会产生预留洞口;当建筑超过一定高度时,需要连墙件固定,连墙件在外墙除也会产生预留洞口;而这些预留洞口后期需较大人力和资金进行修补,不仅增加工期,还会产生外墙渗漏水隐患;(2)高空搭拆量大,高空坠落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临边防护工作量大;(3)扫地杆的设置影响居民的正常通行,且存在一定安全隐患;(4)水平杆无法穿过居民安装的外挑防盗窗,搭建灵活性、适用性差;(5)脚手架影响沿街商铺的正常经营,影响来往行人正常通行。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简化脚手架结构、降低改造成本、不占用建筑物底层空间的用于旧房改造的移动式悬挂刚架结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出一种用于旧房改造的移动式悬挂刚架结构,包括有:

支撑于地面上的立柱;

设置在建筑物上方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置在所述立柱上,所述支撑架包括绕所述建筑物周向设置的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所述第二支撑梁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梁上;

脚手架,可活动地悬挂于所述第二支撑梁上,且所述脚手架可沿所述第一支撑梁和/或所述第二支撑梁的长度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梁平行于建筑物的墙面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梁与所述第一支撑梁呈垂直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梁上设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远离所述第二支撑梁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梁相连;所述第一支撑梁上沿其自身的长度方向设有第一导轨,所述第一连接件可沿所述第一导轨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脚手架上设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远离所述脚手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梁相连;所述第二支撑梁上沿其自身的长度方向设有第二导轨,所述第一连接件可沿所述第二导轨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板和多个第一滚轮,所述第一连接板套设在所述第一支撑梁上,所述第一导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梁的两侧,所述第一滚轮可滚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连接板和多个第二滚轮,所述第二连接板套设在所述第二支撑梁上,所述第二导轨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梁的两侧,所述第二滚轮可滚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导轨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还包括第一连接梁、第二连接梁和多个外挑梁,多个所述外挑梁绕所述建筑物的周向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梁和第二连接梁相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梁远离所述第二连接梁的一端与一所述外挑梁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梁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梁的一端与另一所述外挑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梁和第二连接梁均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连接梁和第二连接梁沿建筑物的长度方向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上设有第一铰接座和与所述第一铰接座相铰接的两第三连接梁,一所述外挑梁上设有第二铰接座,另一所述外挑梁上设有第三铰接座,两所述第三连接梁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铰接座和第三铰接座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脚手架包括底座和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多个纵梁,所述纵梁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相连;且所述纵梁之间设有均可伸缩的栏杆和踢脚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该支撑架通过设置在地面上的立柱支撑于建筑物的上方,脚手架悬挂于支撑架上,由顶部的支撑架承受脚手架的重力,因此脚手架无需从地面从下至上设置,节省扫地杆的设置,保证建筑物底层居民的正常通行,不影响沿街商铺的正常经营;且在支撑架上设有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该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绕建筑物的周向设置,脚手架设置在第二支撑梁上,且第二支撑梁与第一支撑梁之间、以及脚手架与第二支撑梁之间均活动连接,进而使脚手架可绕建筑物移动,使脚手架可移动至所需改造工作外墙处,减少脚手架的铺设面积,且根据实际施工需求调整脚手架与建筑物墙面之间的距离,防止脚手架与建筑物外挑防盗窗等发生干涉。

本发明中,支撑架由若干个第一连接梁、第二连接梁和外挑梁铰接而成,可根据不用建筑物房顶结构调整第一连接梁与第二连接梁的夹角,便于适配不同房顶坡度的建筑物;且立柱与外挑梁之间设有第三连接梁,该第三连接梁与外挑梁和立柱铰接,各铰接点具有自锁功能,便于调整立柱安装位置,保证支撑架结构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移动式悬挂刚架结构示意图(含建筑物);

图2为图1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移动式悬挂刚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脚手架及第二支撑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各立柱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立柱与外挑梁连接的外挑梁

图8为第一支撑梁与第二支撑梁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脚手架与第二支撑梁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立柱;110、第一铰接座;120、第三连接梁;200、支撑架;210、第一支撑梁;211、第一导轨;220、第二支撑梁;221、第二导轨;230、第一连接件;231、第一连接板;232、第一滚轮;240、第一连接梁;250、第二连接梁;260、外挑梁;261、第二铰接座;262、第三铰接座;300、脚手架;310、第二连接件;311、第二连接板;312、第二滚轮;320、底座;330、纵梁;340、栏杆;350、踢脚板;400、建筑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6所示,一种用于旧房改造的移动式悬挂刚架结构,包括有:支撑于地面上的立柱100;设置在建筑物400上方的支撑架200,支撑架200设置在立柱100上,支撑架200包括绕建筑物400周向设置的第一支撑梁210和第二支撑梁220,第二支撑梁220可活动地设置在第一支撑梁210上;脚手架300,可活动地悬挂于第二支撑梁220上,且脚手架300可沿第一支撑梁210和/或第二支撑梁220的长度方向移动。具体地,该支撑架200通过多个立柱100悬置于建筑物400的上方,进而可用于悬挂脚手架300,在支撑架200上设置突伸出建筑物400的第一支撑梁210和第二支撑梁220,即第一支撑梁210和第二支撑梁220均外挑于建筑物400外;且第一支撑梁210和第二支撑梁220绕建筑物400的周向设置,以使脚手架300可移动至建筑物400的各个墙面上,节省脚手架300的铺设面积,降低旧房改造成本;此外,脚手架300悬挂于支撑架200上,从而使脚手架300无需从地面往上铺设,不与防盗窗等干涉,无需在外墙上打孔来安装,离地面具有一定距离,不占用建筑物400底层空间,不影响居民正常生活。

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梁210平行于建筑物400的墙面设置,第二支撑梁220与第一支撑梁210呈垂直设置。实际使用时,第一支撑梁210和第二支撑梁220均设置有多根,多根第一支撑梁210环绕建筑物400的墙面设置,使脚手架300可沿第一支撑梁210移动至建筑物400的任意一侧墙面上;且第二支撑梁220与第一支撑梁210呈垂直设置,即脚手架300可沿墙面的垂直方向运动,进而可调整脚手架300与墙面之间的距离,避免在脚手架300移动过程中与建筑物400外挑防盗窗等发生干涉,并可使脚手架300尽量靠近建筑物400,便于施工。

如图8和图9所示,第二支撑梁220上设有第一连接件230,第一连接件230远离第二支撑梁220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梁210相连;第一支撑梁210上沿其自身的长度方向设有第一导轨211,第一连接件230可沿第一导轨211移动。具体地,第一连接件230包括第一连接板231和多个第一滚轮232,第一连接板231套设在第一支撑梁210上,第一导轨211设置在第一支撑梁210的两侧,第一滚轮232可滚动地设置在第一导轨211上;其中,第一连接板231为U型板,第一连接板231的中部通过螺栓连接在第二支撑梁220上,第一滚轮232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连接板231的两端上,以使第一连接板231可沿第一导轨211滚动。

同理,在脚手架300上设有第二连接件310,第二连接件310远离脚手架300的一端与第二支撑梁220相连;第二支撑梁220上沿其自身的长度方向设有第二导轨221,第一连接件230可沿第二导轨221移动。具体地,第二连接件310包括第二连接板311和多个第二滚轮312,第二连接板311套设在第二支撑梁220上,第二导轨221设置在第二支撑梁220的两侧,第二滚轮312可滚动地设置在第二导轨221上;其中,第二连接板311与第一连接板231结构相似,第二连接板311的中部通过螺栓连接在脚手架300上,第二滚轮312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连接板311的两端上,以使脚手架300可沿第二导轨221滚动。

如图4所示,支撑架200还包括第一连接梁240、第二连接梁250和多个外挑梁260,多个外挑梁260绕建筑物400的周向设置,第一连接梁240和第二连接梁250相铰接,第一连接梁240远离第二连接梁250的一端与一外挑梁260连接,第二连接梁250远离第一连接梁240的一端与另一外挑梁260连接。实际使用时,该支撑架200包括上下两对呈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接梁240和第二连接梁250,位于建筑物400前后两侧的外挑梁260与建筑物400的墙面呈垂直设置,两侧外挑梁260连接该两对第一连接梁240和第二连接梁250;且第一连接梁240与第二连接梁250之间、第一连接梁240与外挑梁260之间、以及第二连接梁250与外挑梁260之间均铰接,可调整外挑梁260的长度并根据不用建筑物400房顶结构调整第一连接梁240与第二连接梁250的夹角,便于适配不同房顶坡度的建筑物400,各铰接点具有自锁功能,保证支撑架200结构稳定。

优选地,第一连接梁240和第二连接梁250均设置有多个,多个第一连接梁240和第二连接梁250沿建筑物400的长度方向设置。即,可根据房屋改造区域调整支撑架200的铺设面积,节省材料。

如图6和图7所示,立柱100上设有第一铰接座110和与第一铰接座110相铰接的两第三连接梁120,一外挑梁260上设有第二铰接座261,另一外挑梁260上设有第三铰接座262,两第三连接梁120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铰接座261和第三铰接座262铰接。该铰接点同样具有自锁功能,便于立柱100与外挑梁260的连接,且可调整立柱100安装位置,保证支撑架200结构稳定。

优选地,脚手架300包括底座320和设置在底座320上的多个纵梁330,纵梁330与第二连接件310相连;且纵梁330之间设有均可伸缩的栏杆340和踢脚板350。该可伸缩的栏杆340和踢脚板350便于适配不同长度的脚手架300,且保证施工人员安全;同时,在底座320上具有可开合的通道口,通过每层配备可伸缩式的楼梯实现人员的上下移动。

本方案中,通过该刚架结构,外墙砌筑、粉刷都在悬挑外脚手架300上操作,避免在外墙处设置预留洞口,节省工期,避免外墙渗漏水隐患;且悬挂设置的脚手架300保证沿街商铺的正常经营、往行人正常通行,能满足老旧小区外墙改造需求。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一”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分类

06120114586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