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再生聚酯纤维制备吸湿抗静电涤纶长丝的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9:30:3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再生纤维长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再生聚酯纤维制备吸湿抗静电涤纶长丝的方法。

背景技术

聚酯纤维是合成纤维中的一个重要品种,主要由有机二元酸和二元醇缩聚而成的聚酯经过纺丝得到的合成纤维,具有耐用、抗皱等优点。涤纶长丝是用涤纶做成的长丝,广泛应用于纺织、建筑内饰等领域。再生涤纶长丝可通过化学法和物理法制得,目前主要的原料为聚酯塑料瓶和涤纶服装。

公告号CN113279081B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涤纶长丝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涤纶长丝的原料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后进行干燥,得到干燥后的混合物;将干燥后的混合物进行熔融挤出,经过滤后得到挤出后的涤纶丝条;将挤出后的涤纶丝条经分配、纺丝、冷却、后处理、干燥、卷绕后得到涤纶长丝;涤纶长丝的原料包括聚酯切片、促进剂、兰炭粉、沸石粉、粉煤灰、聚乙烯吡咯烷酮,该发明得到的涤纶长丝具有透气性好的优点。但是研究再生聚酯纤维制备复合型涤纶长丝的过程中发现,无法在保障力学性能的基础上,通过成分改进结合层级料改进,保持涤纶长丝持久的吸湿性能和抗静电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再生聚酯纤维制备吸湿抗静电涤纶长丝的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在保障力学性能的基础上,通过成分改进结合层级料改进,保持涤纶长丝持久的吸湿性能和抗静电性能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提供一种再生聚酯纤维制备吸湿抗静电涤纶长丝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再生聚酯切片制备:将PET材质的瓶片经清洗、切碎、熔融、醇解、缩聚、冷却得到分子量17000~18000、特性粘度0.7~0.8dl/g、结晶度28%、熔点249±2℃、水分含量小于1200ppm的再生聚酯切片;

S2、熔融挤出:按照重量份,将85~100份再生聚酯切片与2~6份壳聚糖季铵盐、0.4~1.8份石墨烯、1~3份活性白土、0.2~0.8份聚乙烯吡咯烷酮、5~11份瓜尔胶混合后,熔融挤出、过滤得到再生聚酯纤维条;

S3、纺丝冷却:将再生聚酯纤维条进行分配后纺丝,纺丝速度为800~900m/min,风吹冷却至室温得到再生聚酯纤维丝;

S4、抗静电粘结层制备:将再生聚酯纤维丝在抗静电粘结层料中浸泡穿过,烘干定型得到包裹抗静电粘结层的再生聚酯纤维丝;

S5、亲水吸湿层制备:将包裹抗静电粘结层的再生聚酯纤维丝在亲水吸湿层料中浸泡穿过,烘干定型得到包裹亲水吸湿层的再生聚酯纤维丝;

S6、干燥卷绕:包裹亲水吸湿层的再生聚酯纤维丝经干燥、卷绕得到吸湿抗静电涤纶长丝。

本发明吸湿抗静电涤纶长丝的制备方法,步骤包括再生聚酯切片制备、熔融挤出、纺丝冷却、抗静电粘结层制备、亲水吸湿层制备和干燥卷绕;其中,PET材质瓶片的重新熔融、醇解、缩聚能够使聚酯瓶片重新分解、聚合以得到理化指标稳定、高纯度的再生聚酯切片,熔融挤出步骤再生聚酯切片配合具有良好抗菌性、成膜性、阳离子吸附性、吸湿保湿性、絮凝性、抗静电性能的壳聚糖季铵盐,良好韧性、光学特性的石墨烯,良好脱色、吸附性能的活性白土,优良成膜性、粘结性、吸湿性、增溶作用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具有抗静电和增稠作用的瓜尔胶;使得在瓜尔胶、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良好分散增稠作用下,活性白土对壳聚糖季铵盐、石墨烯进行吸附后分散在再生聚酯切片的熔体内,经熔融挤出得到吸湿性能、抗静电性能、抗菌性能改善且成分分布均匀的再生聚酯纤维条;浸泡穿过、烘干定型得到复合抗静电粘结层、亲水吸湿层的三层结构,不仅亲水吸湿性能、抗静电性能、抗菌性能得到提升,复合结构也提升了稳定性和力学性能,保持持久的吸湿性能和抗静电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抗静电粘结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1.5g多壁碳纳米管加入到烧瓶内,加入8~12g的木质素磺酸钠、100mL去离子水,水浴超声分散20min,8000~12000rpm转速下离心10min,加入0.3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抗静电分散液;

步骤二,称取80g松香改性季戊四醇酯,加热至120~130℃使其融化,完全融化后加入22~30g抗静电分散液,以200~300rpm的转速搅拌均匀得到抗静电粘结层料。

进一步的,所述多壁碳纳米管的直径为10~30nm,长度为1~2μm;松香改性季戊四醇酯的软化点为100~105℃,最大酸值为30mgKOH/g。

进一步的,所述亲水吸湿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含水率80%的聚丙烯酸钠溶液在80~90℃下真空脱水,升温至120~130℃,保温交联30min,粉碎、研磨、筛分得到粒径10~20μm的吸水微粉,加入吸水微粉质量5倍的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得到吸水微粉分散液;

步骤二,称取60g松香改性季戊四醇酯,加热至120~130℃使其融化,完全融化后加入15~30g吸水微粉分散液,以200~300rpm转速搅拌均匀得到亲水吸湿层料。

进一步的,步骤S1熔融温度为270~280℃,醇解是在260℃下通过乙二醇处理20min,乙二醇的用量为PET材质的瓶片质量的1.5倍;缩聚是在280℃下将乙二醇和三羟甲基丙烷蒸馏除去。

进一步的,步骤S2熔融挤出采用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温度为285℃,螺杆转速为120rpm,过滤采用网孔尺寸20μm的过滤网。

进一步的,纺丝时的温度为270~285℃,再生聚酯纤维丝的线密度为200dtex,牵伸倍数为3.5。

进一步的,步骤S4烘干定型的温度为85~95℃,时间为30~40min;步骤S5烘干定型的温度为80~90℃,时间为20~30min。

本发明具备下述有益效果:

1、本发明吸湿抗静电涤纶长丝的制备方法,熔融挤出步骤在瓜尔胶、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良好分散增稠作用下,活性白土对壳聚糖季铵盐、石墨烯进行吸附后分散在再生聚酯切片的熔体内,经熔融挤出得到吸湿性能、抗静电性能、抗菌性能改善且成分分布均匀的再生聚酯纤维条;浸泡穿过、烘干定型得到复合抗静电粘结层、亲水吸湿层的三层结构,不仅亲水吸湿性能、抗静电性能、抗菌性能得到提升,复合结构也提升了稳定性和力学性能,保持持久的吸湿性能和抗静电性能。

2、抗静电粘结层料以具有分散、絮凝作用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木质素磺酸钠对多壁碳纳米管进行非共价修饰,在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的乳化作用下分散形成抗静电分散液;由于多壁碳纳米管的表面结合有大量的表面基团如羧基、羟基,碳原子上的P电子形成大范围的离域π键,共轭效应显著,导电性能良好;在松香改性季戊四醇酯的包覆粘结作用下,抗静电分散液内的水分蒸发并被包裹,烘干后具备致密网孔,得到结构强度大、不易水洗除去、长效抗静电的抗静电粘结层。

3、亲水吸湿层料将具有高吸水性的聚丙烯酸钠交联、粉碎、研磨、过筛得到流动性良好的吸水微粉分散液,在松香改性季戊四醇酯的包覆粘结作用下,吸水微粉分散液内的水分蒸发并被包覆,烘干后具备致密网孔,得到结构强度大、不易水洗除去、长效亲水吸湿的亲水吸湿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一种再生聚酯纤维制备吸湿抗静电涤纶长丝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再生聚酯切片制备:将PET材质的瓶片经清洗、切碎、熔融、醇解、缩聚、冷却得到分子量17000~18000、特性粘度0.7~0.8dl/g、结晶度28%、熔点249±2℃、水分含量小于1200ppm的再生聚酯切片;其中,熔融温度为276℃,醇解是在260℃下通过乙二醇处理20min,乙二醇的用量为PET材质的瓶片质量的1.5倍;缩聚是在280℃下将乙二醇和三羟甲基丙烷蒸馏除去;

S2、熔融挤出:将890g再生聚酯切片与42g壳聚糖季铵盐、16g石墨烯、26g活性白土、7g聚乙烯吡咯烷酮、75g瓜尔胶混合后,熔融挤出、过滤得到再生聚酯纤维条;其中,熔融挤出采用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温度为285℃,螺杆转速为120rpm,过滤采用网孔尺寸20μm的过滤网;

S3、纺丝冷却:将再生聚酯纤维条进行分配后纺丝,纺丝速度为860m/min,风吹冷却至室温得到再生聚酯纤维丝;纺丝时的温度为280℃,再生聚酯纤维丝的线密度为200dtex,牵伸倍数为3.5;

S4、抗静电粘结层制备:将再生聚酯纤维丝在抗静电粘结层料中浸泡穿过,烘干定型得到包裹抗静电粘结层的再生聚酯纤维丝;其中,烘干定型的温度为88℃,时间为40min;

抗静电粘结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1.5g多壁碳纳米管加入到烧瓶内,加入9g的木质素磺酸钠、100mL去离子水,水浴超声分散20min,9000rpm转速下离心10min,加入0.3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抗静电分散液;多壁碳纳米管的直径为10~30nm,长度为1~2μm;

步骤二,称取80g松香改性季戊四醇酯,加热至125℃使其融化,完全融化后加入28g抗静电分散液,以270rpm的转速搅拌均匀得到抗静电粘结层料;松香改性季戊四醇酯的软化点为100~105℃,最大酸值为30mgKOH/g;

S5、亲水吸湿层制备:将包裹抗静电粘结层的再生聚酯纤维丝在亲水吸湿层料中浸泡穿过,烘干定型得到包裹亲水吸湿层的再生聚酯纤维丝;其中,烘干定型的温度为86℃,时间为28min;

亲水吸湿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含水率80%的聚丙烯酸钠溶液在86℃下真空脱水,升温至125℃,保温交联30min,粉碎、研磨、筛分得到粒径10~20μm的吸水微粉,加入吸水微粉质量5倍的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得到吸水微粉分散液;

步骤二,称取60g松香改性季戊四醇酯,加热至125℃使其融化,完全融化后加入26g吸水微粉分散液,以280rpm转速搅拌均匀得到亲水吸湿层料;松香改性季戊四醇酯的软化点为100~105℃,最大酸值为30mgKOH/g;

S6、干燥卷绕:包裹亲水吸湿层的再生聚酯纤维丝经干燥、卷绕得到吸湿抗静电涤纶长丝。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一种再生聚酯纤维制备吸湿抗静电涤纶长丝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再生聚酯切片制备:将PET材质的瓶片经清洗、切碎、熔融、醇解、缩聚、冷却得到分子量17000~18000、特性粘度0.7~0.8dl/g、结晶度28%、熔点249±2℃、水分含量小于1200ppm的再生聚酯切片;其中,熔融温度为280℃,醇解是在260℃下通过乙二醇处理20min,乙二醇的用量为PET材质的瓶片质量的1.5倍;缩聚是在280℃下将乙二醇和三羟甲基丙烷蒸馏除去;

S2、熔融挤出:将986g再生聚酯切片与32g壳聚糖季铵盐、9g石墨烯、15g活性白土、5g聚乙烯吡咯烷酮、92g瓜尔胶混合后,熔融挤出、过滤得到再生聚酯纤维条;其中,熔融挤出采用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温度为285℃,螺杆转速为120rpm,过滤采用网孔尺寸20μm的过滤网;

S3、纺丝冷却:将再生聚酯纤维条进行分配后纺丝,纺丝速度为900m/min,风吹冷却至室温得到再生聚酯纤维丝;纺丝时的温度为282℃,再生聚酯纤维丝的线密度为200dtex,牵伸倍数为3.5;

S4、抗静电粘结层制备:将再生聚酯纤维丝在抗静电粘结层料中浸泡穿过,烘干定型得到包裹抗静电粘结层的再生聚酯纤维丝;其中,烘干定型的温度为94℃,时间为38min;

抗静电粘结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1.5g多壁碳纳米管加入到烧瓶内,加入11g的木质素磺酸钠、100mL去离子水,水浴超声分散20min,11000rpm转速下离心10min,加入0.3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抗静电分散液;多壁碳纳米管的直径为10~30nm,长度为1~2μm;

步骤二,称取80g松香改性季戊四醇酯,加热至130℃使其融化,完全融化后加入28g抗静电分散液,以300rpm的转速搅拌均匀得到抗静电粘结层料;松香改性季戊四醇酯的软化点为100~105℃,最大酸值为30mgKOH/g;

S5、亲水吸湿层制备:将包裹抗静电粘结层的再生聚酯纤维丝在亲水吸湿层料中浸泡穿过,烘干定型得到包裹亲水吸湿层的再生聚酯纤维丝;其中,烘干定型的温度为87℃,时间为28min;

亲水吸湿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含水率80%的聚丙烯酸钠溶液在90℃下真空脱水,升温至128℃,保温交联30min,粉碎、研磨、筛分得到粒径10~20μm的吸水微粉,加入吸水微粉质量5倍的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得到吸水微粉分散液;

步骤二,称取60g松香改性季戊四醇酯,加热至130℃使其融化,完全融化后加入30g吸水微粉分散液,以300rpm转速搅拌均匀得到亲水吸湿层料;松香改性季戊四醇酯的软化点为100~105℃,最大酸值为30mgKOH/g;

S6、干燥卷绕:包裹亲水吸湿层的再生聚酯纤维丝经干燥、卷绕得到吸湿抗静电涤纶长丝。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一种再生聚酯纤维制备吸湿抗静电涤纶长丝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再生聚酯切片制备:将PET材质的瓶片经清洗、切碎、熔融、醇解、缩聚、冷却得到分子量17000~18000、特性粘度0.7~0.8dl/g、结晶度28%、熔点249±2℃、水分含量小于1200ppm的再生聚酯切片;其中,熔融温度为280℃,醇解是在260℃下通过乙二醇处理20min,乙二醇的用量为PET材质的瓶片质量的1.5倍;缩聚是在280℃下将乙二醇和三羟甲基丙烷蒸馏除去;

S2、熔融挤出:将920g再生聚酯切片与53g壳聚糖季铵盐、16g石墨烯、15g活性白土、3g聚乙烯吡咯烷酮、66g瓜尔胶混合后,熔融挤出、过滤得到再生聚酯纤维条;其中,熔融挤出采用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温度为285℃,螺杆转速为120rpm,过滤采用网孔尺寸20μm的过滤网;

S3、纺丝冷却:将再生聚酯纤维条进行分配后纺丝,纺丝速度为830m/min,风吹冷却至室温得到再生聚酯纤维丝;纺丝时的温度为276℃,再生聚酯纤维丝的线密度为200dtex,牵伸倍数为3.5;

S4、抗静电粘结层制备:将再生聚酯纤维丝在抗静电粘结层料中浸泡穿过,烘干定型得到包裹抗静电粘结层的再生聚酯纤维丝;其中,烘干定型的温度为95℃,时间为34min;

抗静电粘结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1.5g多壁碳纳米管加入到烧瓶内,加入12g的木质素磺酸钠、100mL去离子水,水浴超声分散20min,12000rpm转速下离心10min,加入0.3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抗静电分散液;多壁碳纳米管的直径为10~30nm,长度为1~2μm;

步骤二,称取80g松香改性季戊四醇酯,加热至123℃使其融化,完全融化后加入30g抗静电分散液,以290rpm的转速搅拌均匀得到抗静电粘结层料;松香改性季戊四醇酯的软化点为100~105℃,最大酸值为30mgKOH/g;

S5、亲水吸湿层制备:将包裹抗静电粘结层的再生聚酯纤维丝在亲水吸湿层料中浸泡穿过,烘干定型得到包裹亲水吸湿层的再生聚酯纤维丝;其中,烘干定型的温度为85℃,时间为28min;

亲水吸湿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含水率80%的聚丙烯酸钠溶液在87℃下真空脱水,升温至122℃,保温交联30min,粉碎、研磨、筛分得到粒径10~20μm的吸水微粉,加入吸水微粉质量5倍的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得到吸水微粉分散液;

步骤二,称取60g松香改性季戊四醇酯,加热至130℃使其融化,完全融化后加入18g吸水微粉分散液,以280rpm转速搅拌均匀得到亲水吸湿层料;松香改性季戊四醇酯的软化点为100~105℃,最大酸值为30mgKOH/g;

S6、干燥卷绕:包裹亲水吸湿层的再生聚酯纤维丝经干燥、卷绕得到吸湿抗静电涤纶长丝。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一种再生聚酯纤维制备吸湿抗静电涤纶长丝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再生聚酯切片制备:将PET材质的瓶片经清洗、切碎、熔融、醇解、缩聚、冷却得到分子量17000~18000、特性粘度0.7~0.8dl/g、结晶度28%、熔点249±2℃、水分含量小于1200ppm的再生聚酯切片;其中,熔融温度为277℃,醇解是在260℃下通过乙二醇处理20min,乙二醇的用量为PET材质的瓶片质量的1.5倍;缩聚是在280℃下将乙二醇和三羟甲基丙烷蒸馏除去;

S2、熔融挤出:将1000g再生聚酯切片与60g壳聚糖季铵盐、18g石墨烯、28g活性白土、7g聚乙烯吡咯烷酮、108g瓜尔胶混合后,熔融挤出、过滤得到再生聚酯纤维条;其中,熔融挤出采用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温度为285℃,螺杆转速为120rpm,过滤采用网孔尺寸20μm的过滤网;

S3、纺丝冷却:将再生聚酯纤维条进行分配后纺丝,纺丝速度为840m/min,风吹冷却至室温得到再生聚酯纤维丝;纺丝时的温度为282℃,再生聚酯纤维丝的线密度为200dtex,牵伸倍数为3.5;

S4、抗静电粘结层制备:将再生聚酯纤维丝在抗静电粘结层料中浸泡穿过,烘干定型得到包裹抗静电粘结层的再生聚酯纤维丝;其中,烘干定型的温度为90℃,时间为38min;

抗静电粘结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1.5g多壁碳纳米管加入到烧瓶内,加入11g的木质素磺酸钠、100mL去离子水,水浴超声分散20min,9500rpm转速下离心10min,加入0.3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抗静电分散液;多壁碳纳米管的直径为10~30nm,长度为1~2μm;

步骤二,称取80g松香改性季戊四醇酯,加热至128℃使其融化,完全融化后加入25g抗静电分散液,以260rpm的转速搅拌均匀得到抗静电粘结层料;松香改性季戊四醇酯的软化点为100~105℃,最大酸值为30mgKOH/g;

S5、亲水吸湿层制备:将包裹抗静电粘结层的再生聚酯纤维丝在亲水吸湿层料中浸泡穿过,烘干定型得到包裹亲水吸湿层的再生聚酯纤维丝;其中,烘干定型的温度为85℃,时间为30min;

亲水吸湿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含水率80%的聚丙烯酸钠溶液在87℃下真空脱水,升温至130℃,保温交联30min,粉碎、研磨、筛分得到粒径10~20μm的吸水微粉,加入吸水微粉质量5倍的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得到吸水微粉分散液;

步骤二,称取60g松香改性季戊四醇酯,加热至130℃使其融化,完全融化后加入26g吸水微粉分散液,以230rpm转速搅拌均匀得到亲水吸湿层料;松香改性季戊四醇酯的软化点为100~105℃,最大酸值为30mgKOH/g;

S6、干燥卷绕:包裹亲水吸湿层的再生聚酯纤维丝经干燥、卷绕得到吸湿抗静电涤纶长丝。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一种再生聚酯纤维制备吸湿抗静电涤纶长丝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再生聚酯切片制备:将PET材质的瓶片经清洗、切碎、熔融、醇解、缩聚、冷却得到分子量17000~18000、特性粘度0.7~0.8dl/g、结晶度28%、熔点249±2℃、水分含量小于1200ppm的再生聚酯切片;其中,熔融温度为274℃,醇解是在260℃下通过乙二醇处理20min,乙二醇的用量为PET材质的瓶片质量的1.5倍;缩聚是在280℃下将乙二醇和三羟甲基丙烷蒸馏除去;

S2、熔融挤出:将885g再生聚酯切片与37g壳聚糖季铵盐、9g石墨烯、16g活性白土、5g聚乙烯吡咯烷酮、86g瓜尔胶混合后,熔融挤出、过滤得到再生聚酯纤维条;其中,熔融挤出采用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温度为285℃,螺杆转速为120rpm,过滤采用网孔尺寸20μm的过滤网;

S3、纺丝冷却:将再生聚酯纤维条进行分配后纺丝,纺丝速度为890m/min,风吹冷却至室温得到再生聚酯纤维丝;纺丝时的温度为282℃,再生聚酯纤维丝的线密度为200dtex,牵伸倍数为3.5;

S4、抗静电粘结层制备:将再生聚酯纤维丝在抗静电粘结层料中浸泡穿过,烘干定型得到包裹抗静电粘结层的再生聚酯纤维丝;其中,烘干定型的温度为95℃,时间为36min;

抗静电粘结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1.5g多壁碳纳米管加入到烧瓶内,加入9g的木质素磺酸钠、100mL去离子水,水浴超声分散20min,10600rpm转速下离心10min,加入0.3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抗静电分散液;多壁碳纳米管的直径为10~30nm,长度为1~2μm;

步骤二,称取80g松香改性季戊四醇酯,加热至127℃使其融化,完全融化后加入27g抗静电分散液,以260rpm的转速搅拌均匀得到抗静电粘结层料;松香改性季戊四醇酯的软化点为100~105℃,最大酸值为30mgKOH/g;

S5、亲水吸湿层制备:将包裹抗静电粘结层的再生聚酯纤维丝在亲水吸湿层料中浸泡穿过,烘干定型得到包裹亲水吸湿层的再生聚酯纤维丝;其中,烘干定型的温度为86℃,时间为28min;

亲水吸湿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含水率80%的聚丙烯酸钠溶液在90℃下真空脱水,升温至128℃,保温交联30min,粉碎、研磨、筛分得到粒径10~20μm的吸水微粉,加入吸水微粉质量5倍的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得到吸水微粉分散液;

步骤二,称取60g松香改性季戊四醇酯,加热至124℃使其融化,完全融化后加入30g吸水微粉分散液,以300rpm转速搅拌均匀得到亲水吸湿层料;松香改性季戊四醇酯的软化点为100~105℃,最大酸值为30mgKOH/g;

S6、干燥卷绕:包裹亲水吸湿层的再生聚酯纤维丝经干燥、卷绕得到吸湿抗静电涤纶长丝。

对比例1

本对比例提供的一种再生聚酯纤维制备吸湿抗静电涤纶长丝的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熔融挤出步骤未加入壳聚糖季铵盐和石墨烯。

对比例2

本对比例提供的一种再生聚酯纤维制备吸湿抗静电涤纶长丝的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取消抗静电粘结层制备步骤。

对比例3

本对比例提供的一种再生聚酯纤维制备吸湿抗静电涤纶长丝的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取消亲水吸湿层制备步骤。

对比例4

本对比例提供的一种再生聚酯纤维制备吸湿抗静电涤纶长丝的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亲水吸湿层制备时未进行烘干定型。

涤纶长丝性能测试

针对实施例1-5、对比例1-4中再生聚酯纤维制备的吸湿抗静电涤纶长丝,参照标准DB35/T1058-2019《抗菌涤纶长丝通用技术条件》进行线密度变异系数、断裂强度和水洗20次后抑菌率的测试,并对吸湿性能和抗静电性能进行了测试;

其中,吸湿性能测试是将温度控制在(20±2)℃、相对湿度控制在(65±3)%,长丝放在水中浸2h以上,然后将长丝提出自然排水,最后放入离心器内以1500rpm的转速脱水10min,取出长丝迅速在电子天平上称重标记为W1,然后再在(105±3)℃的电热鼓风干燥箱中将长丝烘干到恒重,迅速在电子天平上称重标记为W0,使用下列公式计算保水率:保水率=(W1-W0)/W0*100%;抗静电性能测试参照标准GB/T12703.4-2010测试表面电阻率,具体的测试结果见下表:

/>

从上表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制备的涤纶长丝,线密度变异系数和表面电阻率小于对比例,断裂强度、水洗20次后抑菌率和保水率大于对比例,说明实施例的涤纶长丝线密度离散程度更低,断裂强度、抑菌性能、吸湿排汗性能和抗静电性能更优,适合进一步加工成吸湿排汗、抗静电的运动服面料;对比例1由于熔融挤出步骤未加入壳聚糖季铵盐和石墨烯,不具备壳聚糖季铵盐的抗菌性、抗静电性能以及石墨烯的韧性、光学特性,使得断裂强度有所降低,抑菌率、吸湿性能和抗静电性能有比较明显的降低;对比例2由于取消抗静电粘结层,使得涤纶长丝的整体结构强度以及抗静电性能降低显著;对比例3由于取消亲水吸湿层,使得涤纶长丝的整体结构强度以及吸湿性能降低显著;对比例4由于亲水吸湿层制备时未进行烘干定型,使得亲水吸湿层的结构不够稳定,亲水成分未与聚酯纤维良好结合,使得断裂强度、吸湿性能和抗静电性能有所降低。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结构所做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做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技术分类

06120115938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