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转速倍增传动系统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3:33


一种转速倍增传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转速传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转速倍增传动系统。

背景技术

传动系统在各种机械应用中广泛应用,用于有效地传递动力和运动。在某些应用中,需要调整输出部件的转速,以满足特定的工作要求。

目前,传统的传动系统为了实现输出量的调整,通常需要引入额外的机械元件,但这不仅使传动系统更为复杂化,增加了制造和维护成本,还可能引入更多的故障点。此外,这种复杂结构也带来了传动系统的额外重量和体积,不利于对轻量化和紧凑设计有要求的应用。同时,这些额外的机械元件在传递动力时引起摩擦和能量损失,导致整个传动系统效率下降。在需要频繁调整输出转速的应用中,每个传动环节可能累积一定程度的能量损失,进一步影响传动系统的整体性能。

鉴于此,急需发明一款转速增加的传动系统,用于解决传统的传动系统中由于额外增加机械元件才实现的输出量的调整而导致的诸多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速倍增传动系统,旨用于如何解决传统的传动系统中由于额外增加机械元件才实现的输出量的调整而导致的结构复杂化,制造维修成本高,传动效率低以及整体的传动性能较差的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转速倍增传动系统,包括:

安装底座;

输入部和输出部,设置在所述安装底座的一侧,所述输入部和输出部分别与所述安装底座可转动连接;

传动部,设置在所述输入部远离所述安装底座的一侧,所述传动部一端与所述输入部相连接,所述传动部另一端与所述输出部相连接,所述传动部用于带动所述输出部与所述输入部同步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底座包括:

底座;

安装板,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底座相互垂直设置,其中,所述安装板一侧的侧壁上沿水平方向并排设置有两个第一通孔;

安装轴承,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所述安装轴承分别在所述安装板的开设有第一通孔的一侧的两端,所述安装轴承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对应设置,所述安装轴承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输出部,包括:

第一传动盘,设置在所述安装板远离所述安装轴承的一侧,所述第一传动盘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安装轴承后与所述安装轴承可转动连接;

第一安装孔,开设在所述第一传动盘远离所述安装板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安装孔沿所述第一传动盘的轴向方向进行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动盘包括:

第一齿轮盘,设置在所述安装板远离所述安装轴承的一侧;

传动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一齿轮盘远离所述安装板的一侧,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盘相连接,所述传动齿轮的中部开设有第二通孔,

第一传动轴,同时穿过所述第一齿轮盘、安装轴承和所述传动齿轮上的通孔,以使得所述第一齿轮盘与所述传动齿轮同步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输入部包括:

第二齿轮盘,设置在所述安装板远离所述安装轴承的一侧,且所述第二齿轮盘与所述第一齿轮盘并排设置;

第二传动轴,其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后与所述安装轴承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齿轮盘的中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部包括:

驱动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一齿轮盘远离所述安装板的一侧,所述驱动齿轮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后与所述第一齿轮盘相连接,且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传动齿轮可转动连接,所述驱动齿轮用于带动所述传动齿轮沿所述驱动齿轮移动方向进行转动;

传动杆组,其一端与所述驱动齿轮相连接,所述传动杆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齿轮盘相连接,所述传动杆组用于驱动所述驱动齿轮进行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杆组包括:

传动杆,其一端与所述驱动齿轮相连接,所述传动杆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齿轮盘相连接,其中,所述传动杆与所述驱动齿轮相连接一端还开设有滑孔;

固定件,穿过所述滑孔与所述驱动齿轮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件用于将所述传动杆与所述驱动齿轮之间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述滑孔为长条型。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还设置有偏心轴,所述偏心轴一端与所述传动杆固定连接,所述偏心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齿轮盘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齿轮盘还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偏心轴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后与所述第二齿轮盘相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一种转速倍增传动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安装底座上设置输入部和输出部,使输入部和输出部能够灵活旋转并与安装底座可转动连接,以及在安装底座另一侧配置传动部,一端与输入部相连,另一端与输出部相连,进一步的通过输入部与传动部的协同工作,从而推动输出部在输入方向上进行流畅运动。由此产生的优势包括提高了传动系统的灵活性和可调性,使得整体传动系统能够更加高效地适应不同工作需求。同时,减少了机械元件之间的摩擦,从而降低了能量损失,进一步提升了传动系统的整体效率。此外,简化的结构设计不仅有助于减轻了传动系统的重量和体积,也有效的降低了制造和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转速倍增传动系统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输入部的剖解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输出部的剖解示意图。

图中,110、底座;120、安装板;130、安装轴承;210、第二齿轮盘;220、第二传动轴;230、链条;311、第一齿轮盘;312、传动齿轮;313、第一传动轴;410、驱动齿轮;421、传动杆;422、固定件;423、偏心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转速倍增传动系统,包括:安装底座、输入部、输出部和传动部。输入部和输出部设置在安装底座的一侧,输入部和输出部分别与安装底座可转动连接;传动部设置在输入部远离安装底座的一侧,传动部一端与输入部相连接,传动部另一端与输出部相连接,传动部用于带动输出部与输入部同步运动。

可以看出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一种转速倍增传动系统由安装底座、输入部、输出部和传动部四个主要组成部分。首先,输入部和输出部被设置在安装底座的一侧,并与安装底座可转动连接,为整个传动系统提供了灵活性和可旋转性。其次,传动部被布置在输入部和输出部远离安装底座的另一侧,一端与输入部相连接,另一端与输出部相连接。这一设计使得输入部在沿输入方向移动时,传动部可以有效地传递动力,从而带动输出部沿输入方向进行运动,实现了转速的倍增效果。通过巧妙的布局和连接方式,使得输入部的运动能够有效传递到输出部,并在传递过程中实现了转速的倍增。这种创新性的结构设计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包括提高传动系统的灵活性、简化结构、降低能量损失,并且有望在机械应用中提供更高效、可靠的传动解决方案。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输入部和输出部分别设置在安装底座的一侧并与安装底座可转动连接,实现了更灵活的结构设计,使得整个传动系统能够在不同角度和方向上进行运动,从而适应多样化的工作环境。其次,传动部的设置在输入部和输出部远离安装底座的另一侧,使得传动部能够有效地传递输入部的运动到输出部,实现了转速的倍增效果。这进一步提高了传动系统的性能和效率,使得在相同输入条件下可以获得更大的输出功率。此外,由于结构布局的巧妙设计,该传动系统在传递动力时减少了摩擦和能量损失,有助于提高整体能效。同时,通过在安装底座上设置输入部和输出部,以及将传动部布置在远离安装底座的位置,整体结构更为简化,降低了传动系统的重量和体积。这对于一些对轻量化和紧凑设计有要求的应用,如移动设备或空间受限的机械系统,提供了更为优越的解决方案。最终,这种转速倍增传动系统不仅提高了性能和效率,还具备了更为灵活、轻便的特性,为各种工程应用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

具体而言,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安装底座包括:底座110、安装板120和安装轴承130。安装板120设置在底座110的上表面,安装板120与底座110相互垂直设置,其中,安装板120一侧的侧壁上沿水平方向并排设置有两个第一通孔;安装轴承130,设置有两组,且两组安装轴承130分别在安装板120的开设有第一通孔的一侧的两端,安装轴承130与第一通孔相对应设置,安装轴承130与安装板120固定连接。

可以看出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安装底座由底座110、安装板120和安装轴承130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首先,底座110作为整个结构的基础,其上表面设置了安装板120。安装板120通过固定连接与底座110紧密结合,确保了整个底座110的稳定性和牢固性。其次,安装板120的一侧设计有两个并排的第一通孔,这为后续组件的安装提供了固定位置和引导。这两个第一通孔被设置在安装板120中线的两端,有助于保持对称性和均衡性。其次,安装轴承130分为两组,分别安装在安装板120的开设有第一通孔的一侧。安装轴承130与第一通孔相对应设置,实现了安装轴承130与第一通孔的对齐和准确定位。通过将安装轴承130与安装板120进行固定连接,形成了牢固的支撑结构。这种设计不仅使得安装轴承130的安装更加简便,而且为后续的机械元件提供了可靠的支撑和旋转基准。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底座110、安装板120和安装轴承130结合构成了一个稳定而可靠的支撑基础,确保了整个传动系统的结构牢固性。安装板120被紧固于底座110上表面,通过固定连接确保了底座110和安装板120的紧密结合,为后续机械装置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其次,安装板120的设计考虑了实用性,一侧开设有两个并排的第一通孔,并沿着安装板120中线的两端设置。这一布局使得安装板120对称且均衡,为后续的装配提供了方便和准确的定位点。第一通孔的设置为安装轴承130提供了稳定的位置和引导,从而简化了安装过程,降低了误差风险。进一步的两组安装轴承130分别安装在安装板120的一侧的两端,与第一通孔相对应设置,并通过固定连接于安装板120上。这种结构保证了安装轴承130的准确定位,不仅能够支持和固定旋转部件,还能够有效地传递和分散机械负荷,提高了整个传动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最后,通过底座110、安装板120和安装轴承130组合,实现了一个结构牢固、易于装配和准确定位的底座110。这为后续机械装置的搭建提供了方便,减少了装配过程中的困难和误差,同时有效的增强了整个传动系统的稳定性。

参阅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输出部包括:第一传动盘和第一安装孔。第一传动盘设置在安装板120远离安装轴承130的一侧,第一传动盘穿过第一通孔和安装轴承130后与安装轴承130可转动连接;第一安装孔开设在第一传动盘远离安装板120的一侧,且第一安装孔沿第一传动盘的轴向方向进行设置。

具体而言,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传动盘包括:第一齿轮盘311、传动齿轮312和第一传动轴313。第一齿轮盘311设置在安装板120远离安装轴承130的一侧;传动齿轮312设置在第一齿轮盘311远离安装板120的一侧,传动齿轮312与第一齿轮盘311相连接,传动齿轮312的中部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一传动轴313同时穿过第一齿轮盘311、安装轴承130和传动齿轮312上的通孔,以使得第一齿轮盘311与传动齿轮312同步运动。

可以看出的是,第一传动盘被设置在安装板120的另一侧,远离安装轴承130。该传动盘穿过第一通孔和安装轴承130后与安装板120可转动连接,而第一安装孔则位于第一传动盘的另一侧,沿着第一传动盘的轴向开设。进一步,第一传动盘包括第一齿轮盘311、传动齿轮312和第一传动轴313。第一齿轮盘311位于安装板120另一侧的中部,与第一通孔相对应。传动齿轮312设置在第一齿轮盘311的另一侧,通过连接到第一齿轮盘311实现与其转动的关联。第一传动轴313一端穿过第一齿轮盘311和第一通孔后与安装轴承130可转动连接,而另一端穿过传动齿轮312的第二通孔后与之固定连接。这样设计的结果是,在传动齿轮312转动时,其带动第一齿轮盘311旋转,从而使第一传动轴313进行旋转输出。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第一传动盘被巧妙地设置在安装板120的另一侧,远离安装轴承130,通过穿过第一通孔和安装轴承130与安装板120可转动连接。这种设计使得第一传动盘能够在安装板120上稳定且可靠地进行旋转运动。同时,在第一传动盘的另一侧开设的第一安装孔沿其轴向设置,为后续组件的安装提供了方便而准确的定位点,有助于简化装配过程,提高了传动系统的装配效率。其次,第一传动盘的构成部分:第一齿轮盘311、传动齿轮312和第一传动轴313的设计,进一步加强了整个输出部的性能。第一齿轮盘311的中部与第一通孔相对应设置,保证了第一传动盘在安装板120上的稳定位置。传动齿轮312连接在第一齿轮盘311的另一侧,通过中部的第二通孔与第一传动轴313连接,实现了与第一齿轮盘311的转动关联。这种巧妙的组合使得传动齿轮312转动时能够有效地带动第一齿轮盘311旋转,最终驱动第一传动轴313进行运动。这种传动机制不仅能够提供稳定的转速倍增效果,而且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保持了高度的可控性和精确性。

参阅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输入部包括:第二齿轮盘210和第二传动轴220。第二齿轮盘210设置在安装板120远离安装轴承130的一侧,且第二齿轮盘210与第一齿轮盘311并排设置;第二传动轴220其一端穿过第一通孔后与安装轴承130可转动连接,第二传动轴220的另一端与第二齿轮盘210的中部固定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第二齿轮盘210被设置在安装板120的远离安装轴承130的一侧,与第一齿轮盘311并排设置,并直接与安装板120相连接。这样的布局不仅确保了输入部的稳定性,还通过与第一齿轮盘311的相邻设置,使得两者能够有效协同工作,从而实现更为协调的传动效果。其次通过将第二传动轴220的一端穿过第一通孔后与安装轴承130转动连接,而另一端则固定连接于第二齿轮盘210的中部。这种设计使得第二传动轴220能够在安装轴承130处实现稳定的转动连接,同时与第二齿轮盘210的中部相固定,确保了轴与齿轮之间的可靠传动。这样的配置在传递输入部的运动到整个传动系统时提供了高度的可控性和稳定性。

优选的是,第二齿轮盘210与第一齿轮盘311之间还设置有链条230,链条230套设在第二齿轮盘210和第一齿轮盘311的轮齿部。

具体而言,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传动部包括:驱动齿轮410和传动杆组,驱动齿轮410设置在第一齿轮盘311远离安装板120的一侧,驱动齿轮410穿过第一安装孔后与第一齿轮盘311相连接,且驱动齿轮410与传动齿轮312可转动连接,驱动齿轮410用于带动传动齿轮312沿驱动齿轮410移动方向进行转动;传动杆组其一端与驱动齿轮410相连接,传动杆组另一端与第二齿轮盘210相连接,传动杆组用于驱动驱动齿轮410进行移动。

可以看出的是,通过驱动齿轮410被设置在第一齿轮盘311的另一侧,远离安装板120。该驱动齿轮410穿过第一安装孔后与第一齿轮盘311相连接,与传动齿轮312转动连接。这一设计允许驱动齿轮410沿第一齿轮盘311的周向进行移动,实现了传动齿轮312在驱动齿轮410的转动下,沿特定方向进行旋转。进一步的确保了动力传输过程中的倍增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将传动杆组的一端与驱动齿轮410固定连接,而另一端与第二齿轮盘210相连接。通过这一布局,传动杆组实现了对驱动齿轮410的固定和连接,同时驱动驱动齿轮410进行移动。这一结构使得驱动齿轮410能够在传动系统内精准而可控地传递动力,确保了传动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具体而言,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传动杆组包括:传动杆421和固定件422:传动杆421其一端与驱动齿轮410相连接,传动杆421另一端与第二齿轮盘210相连接,其中,传动杆421与驱动齿轮410相连接一端还开设有滑孔;固定件422,穿过滑孔与驱动齿轮410固定连接,固定件422用于将传动杆421与驱动齿轮410之间进行固定。

具体而言,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传动杆421的另一端还设置有偏心轴,偏心轴一端与传动杆421固定连接,偏心轴的另一端与第二齿轮盘210相连接。

具体而言,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齿轮盘210还开设有第二安装孔,偏心轴的另一端穿过第二安装孔后与第二齿轮盘210相连接。

可以看出的是,通过将传动杆421的一端与驱动齿轮410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齿轮盘210相连接。这里的传动杆421与驱动齿轮410相连接的一端开设有滑孔,通过这个滑孔,固定件422穿过并与驱动齿轮410固定连接。当传动杆421的一端沿第一齿轮盘311的周向移动时,固定件422的存在使得驱动齿轮410能够沿着传动杆421另一端的移动方向进行移动,从而实现了传动效果。在传动杆421的另一端还设计有偏心轴423,其中,偏心轴423一端与传动杆421固定连接,而另一端与第二齿轮盘210相连接。第二齿轮盘210开设有第二安装孔,允许偏心轴423的另一端穿过并与第二齿轮盘210相连接。通过这一构思,当传动杆421的一端沿第一齿轮盘311的周向移动时,偏心轴423的存在使得第二齿轮盘210能够与传动杆421的移动同步,实现了对第一齿轮盘311的转速增加。进一步的通过传动杆组的设计,利用滑孔和固定件422、偏心轴423的设置,实现了对驱动齿轮410和第二齿轮盘210的有效传动和控制。这样的布局使得传动杆组在传动系统内部能够稳定地传递动力,为整个传动部的运动提供了高度的可控性和灵活性。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传动杆421的一端与驱动齿轮410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齿轮盘210相连接,实现了对两个关键组件的有效连接。通过传动杆421与驱动齿轮410连接端开设的滑孔,固定件422穿过并与驱动齿轮410固定连接,使得当传动杆421的一端沿第一齿轮盘311的周向移动时,固定件422能够带动驱动齿轮410沿传动杆421另一端的移动方向进行移动。这一机制实现了传动杆421与驱动齿轮410的协同运动,有效地传递动力。其次,传动杆421的另一端设置有偏心轴423,偏心轴423一端与传动杆42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齿轮盘210相连接。第二齿轮盘210开设有第二安装孔,允许偏心轴423的另一端穿过并与第二齿轮盘210相连接。这一设计通过偏心轴423的设置,使得第二齿轮盘210转动时,驱动传动杆421带动驱动齿轮410进行转动。这样的构思使得第一传动轴313的运动能够受到传动杆421的精确控制,从而实现了对第一传动轴313的灵活操控。

具体而言,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滑孔为长条型。

可以理解的是,长条型的滑孔设计增加了传动杆421连接驱动齿轮410的灵活性。由于长条型的形状,相比于传统的圆形滑孔,长条型滑孔能够在传动杆421的运动过程中提供更大的自由度,适应更广泛的运动轨迹。这样的灵活性使得传动杆421能够更加顺畅地沿着长条型滑孔进行移动,从而增强了传动杆421与驱动齿轮410的协同运动。其次,长条型滑孔的设置有助于减小摩擦力和磨损程度。相对于圆形滑孔,长条型滑孔的长轴方向提供了更大的接触面积,分散了传动杆421与固定件422之间的接触压力。这有助于减少摩擦的产生,降低了在滑动过程中的摩擦损耗,延长了传动系统的使用寿命。此外,长条型滑孔还有助于平稳地引导固定件422在滑动过程中,减小了不必要的振动和噪音,提升了传动系统的整体稳定性。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为:当输入部启动时,第二齿轮盘带动偏心轴423进行转动,同时偏心轴423带动传动杆421拽动驱动齿轮410沿驱动齿轮410周向进行移动,从而带动第一传动轴313进行转动。从而实现了转速倍增的传动效果。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转速倍增传动系统,其通过在安装底座上设置输入部和输出部,使输入部和输出部能够灵活旋转并与安装底座可转动连接,以及在安装底座另一侧配置传动部,一端与输入部相连,另一端与输出部相连,进一步的通过输入部与传动部的协同工作,从而推动输出部在输入方向上进行流畅运动。由此产生的优势包括提高了传动系统的灵活性和可调性,使得整体传动系统能够更加高效地适应不同工作需求。同时,减少了机械元件之间的摩擦,从而降低了能量损失,进一步提升了传动系统的整体效率。此外,简化的结构设计不仅有助于减轻了传动系统的重量和体积,也有效的降低了制造和维护成本。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做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分类

06120116336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