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内窥镜用帽、光治疗用内窥镜系统以及光治疗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8:21


内窥镜用帽、光治疗用内窥镜系统以及光治疗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窥镜用帽、光治疗用内窥镜系统以及光治疗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正在进行如下的光免疫疗法(Photo-immuno Therapy(PIT))的研究:向被检体投放由与癌细胞表面结合的抗体和酞菁衍生物IR700构成的抗体药剂后,照射光治疗用的波段的光,仅对癌细胞特异性地杀伤(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此时,抗体药剂通过光治疗用的波段的光的照射而被激励,从而发出荧光。并且,该荧光强度被用作治疗效果的指标。因此,通过由拍摄装置拍摄该荧光,能够根据由该拍摄装置拍摄的荧光强度来掌握治疗效果。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0-7296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20-11446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2所记载的技术中,在掌握治疗效果时,为了得到规定的荧光强度的荧光,需要增大来自光源装置的光治疗用的波段的光的照射功率。因此,在专利文献1、2所记载的技术中,作为射出光治疗用的波段的光的光源装置,需要输出大的光源装置,该光源装置变得大型化并且高成本化。

因此,期望能够抑制射出光治疗用的波段的光的光源的输出,并且能够在稳定的状态下均匀地照射该光治疗用的波段的期望的光量的技术。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射出光治疗用的波段的光的光源的输出,并且能够在稳定的状态下均匀地照射该光治疗用的波段的期望的光量的内窥镜用帽、光治疗用内窥镜系统以及光治疗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实现目的,本发明的内窥镜用帽具备:透光性部件,其具有由透光性材料构成的筒形状,在该筒形状的内表面或外表面设置有涂层;以及固定部件,其将所述透光性部件固定到内窥镜的插入部的前端,从所述插入部的前端分别射出光治疗用的波段的光和白色光图像拍摄用的波段的光,在从沿着所述插入部的中心轴的方向观察时,所述透光性部件以包围所述插入部的前端中的射出部位的状态固定于所述插入部的前端,所述射出部位是分别射出所述光治疗用的波段的光和所述白色光图像拍摄用的波段的光的部位,所述涂层反射所述光治疗用的波段的光,并使所述白色光图像拍摄用的波段的光透射。

本发明所涉及的光治疗用内窥镜系统具备:第一光源,其供给光治疗用的波段的光;第二光源,其供给白色光图像拍摄用的波段的光;内窥镜,其具有插入到被检体内的插入部,从所述插入部的前端分别照射所述光治疗用的波段的光和所述白色光图像拍摄用的波段的光;以及内窥镜用帽,其拆装自如地与所述插入部的前端连接,所述内窥镜用帽具有:透光性部件,其具有由透光性材料构成的筒形状,在该筒形状的内表面或外表面设置有涂层;以及固定部件,其将所述透光性部件固定到所述插入部的前端,在从沿着所述插入部的中心轴的方向观察时,所述透光性部件以包围所述插入部的前端中的射出部位的状态固定于所述插入部的前端,所述射出部位是分别射出所述光治疗用的波段的光和所述白色光图像拍摄用的波段的光的部位,所述涂层反射所述光治疗用的波段的光,并使所述白色光图像拍摄用的波段的光透射。

本发明所涉及的光治疗方法具备如下步骤:以在从沿着内窥镜的插入部的中心轴的方向观察时,由筒形状的内窥镜用帽包围所述插入部的前端中的射出部位的状态,将所述内窥镜用帽固定到所述插入部的前端,其中所述射出部位是分别射出光治疗用的波段的光和白色光图像拍摄用的波段的光的部位,所述内窥镜用帽在所述筒形状的内表面或外表面设置有反射所述光治疗用的波段的光、并使所述白色光图像拍摄用的波段的光透射的涂层;将所述内窥镜用帽的前端按压于生物体组织;从所述插入部的前端照射所述白色光图像拍摄用的波段的光,取得基于所述白色光图像拍摄用的波段的光的白色光图像;以及从所述插入部的前端向所述生物体组织中的处置对象部位照射所述光治疗用的波段的光。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内窥镜用帽、光治疗用内窥镜系统以及光治疗方法,能够抑制射出光治疗用的波段的光的光源的输出,并且能够在稳定的状态下均匀地照射该光治疗用的波段的所希望的光量。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的结构的图。

图2是示出内窥镜用帽的结构的图。

图3是示出涂层的透射特性的图。

图4是表示光治疗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说明光治疗方法的图。

图6是说明光治疗方法的图。

图7是说明光治疗方法的图。

图8是说明光治疗方法的图。

图9是说明光治疗方法的图。

图10是说明光治疗方法的图。

图11是说明光治疗方法的图。

图12是说明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的图。

图13是说明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的图。

图14是说明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的图。

标记说明

1 内窥镜系统

2 内窥镜

3 显示装置

4 处理装置

5 内窥镜用帽

21 插入部

22 操作部

23 通用缆线

24 连接器部

25 光导

26 照明透镜

27 拍摄装置

51 透光性部件

52 固定部件

41 控制装置

42 光源装置

271 镜头单元

272 截止滤光片

273 摄像元件

411 控制部

412 存储部

413 输入部

421 第一光源

422 第二光源

511 涂层

512 扩散部件

Ax1、Ax2中心轴

FL荧光图像

L1、L2曲线

LT 生物体组织

LT1 处置对象部位

LE1 第一激励光

LW 白色光

S11、S12、S21、S22、S31、S32、S41、S42光谱

SI1 长边侧

SI2 短边侧

WLI 白色光图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以下,称为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此外,在附图的记载中对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记。

[内窥镜系统的结构]

内窥镜系统1在医疗领域中使用,是一边观察被检体内(生物体内)一边进行治疗的系统。如图1所示,该内窥镜系统1具备内窥镜2、显示装置3、处理装置4以及内窥镜用帽5。

在本实施方式中,内窥镜2是所谓的软性内窥镜。该内窥镜2的一部分插入生物体内,对该生物体内进行拍摄,并输出通过该拍摄而生成的图像信号。而且,如图1所示,内窥镜2具备插入部21、操作部22、通用缆线23以及连接器部24。

插入部21是至少一部分具有挠性、插入到生物体内的部分。在该插入部21内设置有光导25、照明透镜26和拍摄装置27。

光导25从插入部21通过操作部22及通用缆线23而引绕至连接器部24。而且,光导25的一端位于插入部21内的前端部分。并且,在内窥镜2与处理装置4连接的状态下,光导25的另一端位于该处理装置4内。而且,光导25将从处理装置4内的光源装置42供给的光从另一端向一端传递。

照明透镜26在插入部21内与光导25的一端相对。并且,照明透镜26向生物体内照射由光导25传递的光。

拍摄装置27设置于插入部21内的前端部分。而且,拍摄装置27对生物体内进行拍摄,并输出通过该拍摄而生成的图像信号。如图1所示,该拍摄装置27具备镜头单元271、截止滤光片272和摄像元件273。

镜头单元271取入被摄体像,将该被摄体像成像在摄像元件273的受光面。

截止滤光片272配置在镜头单元271与摄像元件273之间,仅将通过该镜头单元271的光中的后述的第二波段的光截止。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后所述,作为该第二波段的光,采用在PIT中使用的光治疗用的波段(比680nm长的波长(690nm左右))的光(以下,记载为第一激励光)。因此,截止滤光片272仅将中心波长:690nm的光截止(参照图3中单点划线所示的曲线L1)。即,截止滤光片272将第一激励光的大致全部截止。

另外,关于截止滤光片272的配设位置,不限于镜头单元271与摄像元件273之间,只要是该摄像元件273的光路前段,也可以是其他位置,例如该镜头单元271内。

因此,在对生物体内仅照射白色光图像拍摄用的波段的光(以下,记载为白色光)的情况下,被摄体像由在该生物体内反射的白色光构成。另外,在对生物体内仅照射第一激励光的情况下,被摄体像不包含在该生物体内反射的第一激励光,仅由通过该第一激励光而从抗体药剂发出的荧光构成。并且,在对生物体内同时照射白色光和第一激励光的情况下,被摄体像不包含在该生物体内反射的第一激励光,而由在该生物体内反射的白色光和通过该第一激励光而从抗体药剂发出的荧光构成。

摄像元件273由接收被摄体像并转换为电信号的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或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等构成,通过拍摄被摄体像来生成图像信号。

操作部22与插入部21的基端部分连接。并且,操作部22接受针对内窥镜2的各种操作。

通用缆线23从操作部22向与插入部21的延伸方向不同的方向延伸,是配设有将拍摄装置27以及处理装置4内的控制装置41电连接的信号线、光导25等的缆线。

连接器部24设置于通用缆线23的端部,装卸自如地与处理装置4连接。

显示装置3是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或EL(ElectroLuminescence:电致发光)显示器等,显示由处理装置4执行了图像处理后的图像等。

如图1所示,处理装置4具备控制装置41和光源装置42。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光源装置42和控制装置41作为处理装置4设置在1个框体内,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将光源装置42和控制装置41分别设置在不同的框体内。

光源装置42在控制装置41的控制下,对光导25的另一端供给特定的光。如图1所示,该光源装置42具备第一光源421和第二光源422。

第一光源421射出第一波段的光。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光源421射出白色光作为第一波段的光。作为该第一光源421,能够例示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等。

第二光源422射出与第一波段不同的第二波段的光。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光源422射出在PIT中使用的第一激励光(比680nm长的波长(690nm左右))作为第二波段的光。另外,当该抗体药剂被该第一激励光激励时,发出在比该第一激励光的波段的中心波长靠长波长侧具有中心波长的荧光。作为该第二光源422,能够例示半导体激光器等。

控制装置41统一控制内窥镜系统1整体的动作。如图1所示,该控制装置41具备控制部411、存储部412以及输入部413。

控制部411构成为包括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MPU(Micro Processing Unit:微处理单元)等控制器、或者ASIC(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等集成电路,控制内窥镜系统1整体的动作。

例如,控制部411从摄像元件273取得图像信号,对该图像信号执行图像处理。作为该图像处理,能够例示光学黑减法处理、白平衡调整处理、去马赛克处理、颜色校正处理、伽马校正处理、将RGB信号转换为亮度信号以及色差信号(Y、C

存储部412存储控制部411执行的各种程序、以及控制部411的处理所需的信息等。

输入部413使用键盘、鼠标、开关、触摸面板等构成,接受手术者等用户的用户操作。然后,输入部413对控制部411输出与该用户操作对应的操作信号。

内窥镜用帽5是装卸自如地与插入部21的前端连接的部件。

以下,对内窥镜用帽5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

[内窥镜用帽的结构]

图2是表示内窥镜用帽5的结构的图。另外,在图2中,为了便于说明,用剖面仅图示了一部分。

如图2所示,内窥镜用帽5由透光性部件51和固定部件52一体构成。该内窥镜用帽5由具有透光性的树脂材料构成。

透光性部件51具有圆筒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透光性部件51的前端与和该透光性部件51的中心轴Ax1(图2)正交的平面平行。另外,如图2所示,在透光性部件51的内表面设置有涂层511。设置该涂层511的位置不限于透光性部件51的内表面,也可以是外表面。

另外,关于涂层511的透射特性,在后述的“涂层的透射特性”中进行说明。

固定部件52具有圆筒形状,以与透光性部件51同轴的状态一体地形成于该透光性部件51的一端。并且,固定部件52通过与插入部21的前端嵌合而将透光性部件51固定于该插入部21的前端。在该状态下,从沿着插入部21的中心轴Ax2(图1)的方向观察,透光性部件51成为包围该插入部21的前端的分别射出第一激励光和白色光的射出部位(照明透镜26)的状态。

[涂布层的透射特性]

图3是表示涂层511的透射特性的图。具体而言,在图3中,纵轴表示透射率[%],横轴表示波长[nm]。另外,在图3中,由点划线表示的曲线L1表示截止滤光片272的透射特性。另外,实线所示的曲线L2表示涂层511的透射特性。并且,光谱S11表示第一激励光的光谱。另外,光谱S12表示通过第一激励光而从抗体药剂发出的荧光的光谱。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的光谱S11所示,第一激励光是690nm左右的波段的光。另外,如图3的光谱S12所示,通过第一激励光而从抗体药剂发出的荧光是700nm左右的波段的光。并且,虽然省略了具体的图示,但白色光是小于680nm的波段的光。

并且,如图3的曲线L2所示,涂层511反射680nm以上的波段的光,使小于680nm的波段的光透射。即,涂层511反射第一激励光和通过该第一激励光而从抗体药剂发出的荧光,使白色光透射。

〔光治疗方法〕

接着,对光治疗方法进行说明。

图4是表示光治疗方法的流程图。图5至图11是说明光治疗方法的图。具体而言,图5是表示步骤S1-S3的图,是表示安装于插入部21的前端的内窥镜用帽5与生物体组织LT的位置关系的图。图6是示出在步骤S4中生成的白色光图像WLI的图。图7是示出在步骤S4中生成的荧光图像FL的图。图8是与图5对应的图,是表示步骤S5的图。图9是与图5对应的图,是表示步骤S6的图。图10是示出在步骤S6中生成的白色光图像WLI的图。图11是示出在步骤S6中生成的荧光图像FL的图。

首先,如图5所示,手术者等用户将内窥镜用帽5固定于插入部21的前端(步骤S1)。

在步骤S1之后,如图5所示,手术者等用户将内窥镜用帽5的前端按压于生物体组织LT(步骤S2)。

在步骤S2之后,手术者等用户对操作部22、输入部413进行操作。由此,控制部411使第一光源421或第二光源422工作,如图5所示,射出白色光LW或第一激励光LE1(步骤S3)。

在此,如图5所示,从插入部21的前端(照明透镜26)射出的白色光LW不被形成于内窥镜用帽5的内表面的涂层511反射,即,照射区域不被该内窥镜用帽5限制地照射到生物体组织LT。另外,对于由该生物体组织LT反射的白色光LW,也不受内窥镜用帽5限制,而被取入到拍摄装置27中。

另一方面,如图5所示,从插入部21的前端(照明透镜26)射出的第一激励光LE1的大致全部被形成于内窥镜用帽5的内表面的涂层511反射,照射到生物体组织LT中的位于内窥镜用帽5内的部位。另外,被该部位反射的第一激励光LE1和来自该部位的荧光的大致全部被涂层511反射,并被取入到拍摄装置27中。

在步骤S3之后,控制部411从摄像元件273取得图像信号,对该图像信号执行图像处理。由此,控制部411生成图6所示的白色光图像WLI或图7所示的荧光图像FL(步骤S4)。然后,控制部411使显示装置3显示该生成的白色光图像WLI或荧光图像FL。

另外,在步骤S4中,控制部411在生成了白色光图像WLI和荧光图像FL双方的情况下,也可以生成将该白色光图像WLI和该荧光图像FL在对应的像素之间重叠的重叠图像,并使显示装置3显示该重叠图像。

在此,手术者等用户一边确认显示于显示装置3的白色光图像WLI或荧光图像FL,一边在将内窥镜用帽5的前端按压于生物体组织LT的状态下移动插入部21的前端,搜索处置对象部位LT1(图6、图7)。作为该处置对象部位LT1,能够例示肿瘤。另外,已经对处置对象部位LT1进行了抗体药剂的投放。该抗体药剂的投放可以使用内窥镜2来实施,也可以使用其他设备来实施,还可以让患者饮用药剂。

在步骤S4之后,手术者等用户对操作部22、输入部413进行操作。由此,控制部411仅使第一、第二光源421、422中的第二光源422工作,如图8所示,使第一激励光LE1射出。即,实施针对处置对象部位LT1的治疗(步骤S5)。

另外,将从第二光源422射出的第一激励光LE1用于治疗,但不限于此。例如,将该第一激励光LE1用于确认治疗效果。而且,也可以从与第二光源422不同的其他光源射出与该第一激励光LE1同样的第二波段的光,将该光作为用于治疗的治疗光。例如,能够采用如下结构:从贯穿插入到设置于插入部21的处置器具通道(省略图示)中、自该插入部21的前端突出的处置器具向处置对象部位LT1照射该治疗光。

并且,在步骤S5中的处置对象部位LT1的治疗中,控制部411也可以生成荧光图像FL和将白色光图像WLI和荧光图像FL在对应的像素之间重叠的重叠图像中的一方,并使显示装置3显示该一方的图像。

在步骤S5之后,手术者等用户对操作部22、输入部413进行操作。由此,控制部411使第一光源421或第二光源422工作,如图9所示,射出白色光LW或第一激励光LE1。另外,控制部411从摄像元件273取得图像信号,对该图像信号执行图像处理。由此,控制部411生成图10所示的白色光图像WLI或图11所示的荧光图像FL。然后,控制部411使显示装置3显示该生成的白色光图像WLI或荧光图像FL。手术者等用户通过确认显示于显示装置3的白色光图像WLI或荧光图像FL,来确认处置对象部位LT1的治疗效果(步骤S6)。

另外,在步骤S6中,控制部411在生成了白色光图像WLI和荧光图像FL双方的情况下,也可以生成将该白色光图像WLI和该荧光图像FL在对应的像素之间重叠的重叠图像,并使显示装置3显示该重叠图像。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起到以下的效果。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内窥镜用帽5具备:透光性部件51,其在筒形状的内表面设置有涂层511;以及固定部件52,其将该透光性部件51固定于插入部21的前端。并且,涂层511具有反射第一激励光LE1的透射特性。即,在将内窥镜用帽5按压于生物体组织LT的状态下,从插入部21的前端射出的第一激励光LE1的大致全部被涂层511反射,照射到该生物体组织LT中的位于该内窥镜用帽5内的部位。因此,即使不增大来自第二光源422的第一激励光LE1的输出,也能够对特定的区域高效地照射该第一激励光LE1。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内窥镜用帽5,能够抑制射出第一激励光LE1的第二光源422的输出,并且能够在稳定的状态下均匀地进行照射该第一激励光LE1的期望光量。另外,能够实现第二光源422的小型化以及低成本化。

特别是,在将内窥镜用帽5按压于生物体组织LT的状态下,从插入部21的前端射出第一激励光LE1,因此该生物体组织LT与该插入部21的前端的距离不会变动。因此,能够将第一激励光LE1的照射范围和照射密度设为恒定的状态,能够稳定地进行处置对象部位LT1的治疗。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帽5中,涂层511具有使白色光LW透射的透射特性。因此,不会因内窥镜用帽5而限制白色光LW的视野。并且,也不会因内窥镜用帽5而破坏白色光图像WLI的白平衡。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内窥镜用帽5中,涂层511具有反射通过第一激励光LE1从抗体药剂发出的荧光的透射特性。即,在将内窥镜用帽5按压于生物体组织LT的状态下,通过从插入部21的前端射出并照射到该生物体组织LT中的位于该内窥镜用帽5内的部位的第一激励光LE1而从存在于该部位的抗体药剂发出的荧光的大致全部被涂层511反射,并被取入到拍摄装置27中。因此,能够高效地取入荧光,能够进一步提高荧光图像FL上的荧光的荧光强度,能够良好地确认治疗效果。

(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说明了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然而本发明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以下所示的变形例1~3的结构。

以下,依次说明变形例1~3。

(变形例1)

图12是说明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的图。具体而言,图12是与图3对应的图。在图12中,点划线所示的曲线L1表示本变形例1的截止滤光片272的透射特性。另外,实线所示的曲线L2表示本变形例1的涂层511的透射特性。并且,光谱S21表示本变形例1的第二激励光的光谱。另外,光谱S22表示通过第二激励光而从抗体药剂发出的荧光的光谱。并且,光谱S31表示本变形例1的第三激励光的光谱。并且,光谱S32表示通过第三激励光而从抗体药剂发出的荧光的光谱。并且,光谱S41表示本变形例1的第四激励光的光谱。另外,光谱S42表示通过第四激励光而从抗体药剂发出的荧光的光谱。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第一激励光LE1,如图12的光谱S11所示,是690nm左右的波段的光。另外,通过第一激励光LE1从而抗体药剂发出的荧光如图12的光谱S12所示,是700nm左右的波段的光。

但是,作为激励光,不限于第一激励光LE1,也可以采用本变形例1的第二~第四激励光。

如图12的光谱S21所示,第二激励光是780nm左右的波段的光。另外,通过第二激励光而从抗体药剂发出的荧光如图12的光谱S22所示,是800nm左右的波段的光。

如图12的光谱S31所示,第三激励光是400nm左右的波段的光。另外,通过第三激励光而从抗体药剂发出的荧光如图12的光谱S32所示,是420nm~460nm左右的波段的光。

如图12的光谱S41所示,第四激励光是488nm左右的波段的光。另外,通过第四激励光而从抗体药剂发出的荧光如图12的光谱S42所示,是520nm左右的波段的光。

在此,本变形例1的截止滤光片272如图12中单点划线所示的曲线L1那样,具有将第一激励光LE1以及第二~第四激励光的光截止并使其他波段的光(光谱S12、S22、S32、S42所示的各荧光)透射的透射特性。

另外,本变形例1的涂层511如图12中实线所示的曲线L2那样,具有反射全部波段的光的透射特性。即,从插入部21的前端(照明透镜26)射出的白色光LW、第一激励光LE1以及第二~第四激励光的大致全部被形成于内窥镜用帽5的内表面的涂层511反射,分别照射到生物体组织LT中的位于内窥镜用帽5内的部位。另外,被该部位反射的白色光LW、第一激励光LE1、第二~第四激励光以及来自该部位的各荧光的大致全部被涂层511反射并被取入到拍摄装置27中。

在采用以上说明的本变形例1的结构的情况下,也起到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变形例2)

图13是说明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的图。具体而言,图13是与图12对应的图。在图13中,实线所示的曲线L2表示本变形例2的涂层511的透射特性。

在上述的变形例1中,作为涂层511的透射特性,也可以采用图13所示的曲线L2的透射特性。

具体而言,如图13的曲线L2所示,涂层511反射680nm以上的波段的光。另外,涂层511对于小于680nm的波段的光具有50%的透射率。

即,从插入部21的前端(照明透镜26)射出的第一激励光LE1和第二激励光的大致全部被形成于内窥镜用帽5的内表面的涂层511反射,分别照射到生物体组织LT中的位于内窥镜用帽5内的部位。另外,被该部位反射的第一激励光LE1及第二激励光和来自该部位的各荧光的大致全部被涂层511反射,并被取入到拍摄装置27中。

另一方面,从插入部21的前端(照明透镜26)射出的白色光LW的大致一半的光量的光、第三激励光的大致一半的光量的光以及第四激励光的大致一半的光量的光不被涂层511反射,即,照射区域不被内窥镜用帽5限制地照射到生物体组织LT。另外,从插入部21的前端(照明透镜26)射出的白色光LW的剩余的大致一半的光量的光、第三激励光的剩余的大致一半的光量的光、以及第四激励光的剩余的大致一半的光量的光被涂层511反射,分别照射到生物体组织LT中的位于内窥镜用帽5内的部位。涂层511对于被生物体组织LT反射的白色光LW以及第三、第四激励光和通过该第三、第四激励光而产生的荧光,也仅分别反射大致一半的光量的光。

在采用以上说明的本变形例2的结构的情况下,也起到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和变形例1同样的效果。

(变形例3)

图14是说明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的图。具体而言,图14是与图2对应的图。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如图14所示的本变形例3那样,使内窥镜用帽5(透光性部件51)的前端平行于如下的平面:该平面相对于与该透光性部件51的中心轴Ax1正交的平面倾斜。即,也可以将该前端设为以与中心轴Ax1交叉的状态倾斜的形状。

以下,为了便于说明,在本变形例3的内窥镜用帽5中,将沿着中心轴Ax1的方向的长边侧设为长边侧SI1(图14),将短边侧设为短边侧SI2(图14)。

并且,在本变形例3的内窥镜用帽5中,在透光性部件51的内表面,如图14所示,在长边侧SI1设置有使入射的光扩散的扩散部件512。在本变形例3中,扩散部件512在透光性部件51的内表面设置于以中心轴Ax1为中心的周向的大致半周。另外,扩散部件512通过表面加工等形成于透光性部件51的内表面。设置该扩散部件512的位置不限于透光性部件51的内表面,也可以是外表面。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变形例3,除了与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效果相同的效果之外,还起到以下的效果。

在本变形例3中,由于透光性部件51的前端以与中心轴Ax1交叉的状态倾斜,因此也能够对相对于插入部21的插入方向以特定的姿势所在的生物体组织LT进行治疗。

但是,如本变形例3的内窥镜用帽5那样,在透光性部件51的前端是以与中心轴Ax1交叉的状态倾斜的形状的情况下,容易产生以下的问题。

即,在对生物体组织LT照射第一激励光LE1时,在该生物体组织LT中的位于该内窥镜用帽5内的部位中的位于长边侧SI1的部位,该第一激励光LE1的照射强度变弱,该长边侧SI1和短边侧SI2的照射强度变得不均匀。

而在本变形例3的内窥镜用帽5中,在透光性部件51的内表面的长边侧SI1设置有扩散部件512。因此,通过扩散部件512,能够使第一激励光LE1向生物体组织LT中的位于内窥镜用帽5内的部位中的位于长边侧SI1的部位的照射强度和该第一激励光LE1向位于短边侧SI2的部位的照射强度变得均匀。

相关技术
  • 内窥镜成像光动力学治疗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多功能荧光诊断及光动力治疗内窥镜诊疗系统
技术分类

06120116481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