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临床医用自动引流器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0:18:07


临床医用自动引流器

本发明为2018年09月28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18111350312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对引流过程进行自动化控制的临床医用自动引流器。

背景技术

正常状态下,人体胸腔、腹腔内都有少量液体,对腔室内的脏器起润滑作用,如在病理状态下导致腔室内液体量增加超出正常生理范围时,将成为一种病症,如胸水和腹水。造成腹腔积液和胸腔积液的病因有很多,是临床非常常见的病症,虽然腹腔积液和胸腔积液仅是一种病征,但大量腹腔积液和大量腹腔积液会造成一系列的并发症而不利于病因的治疗,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对于具有大量腹腔积液和大量胸腔积液病征的病例,在临床治疗时必须先进行积液引流。

在临床对大量积液引流的操作过程中,往往根据病例的病情状况而对日引流次数、每次的引流量、引流速度等临床参数具有特定要求,在实际临床操作中,引流过程中的临床参数通常都是由医护人员或病人家属来人为主观控制而实现的,目前的这种人为控制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一方面,往往由于在医嘱的口头传达中产生误解或是操作人员疏忽等原因而造成引流过程未能按医生预期方式进行,因引流不当而给病人带来不适及伤害,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另一方面,在引流过程中实时引流量及引流速度通常都是通过人为观察来判断的,误差较大,也使得引流效果难以保证,与此同时,目前的这种控制方式显然会增加了医护人员及病人家属的负担。

引流袋是比较低廉的医疗用品,是临床积液引流中作为末端容器的最佳选择,但其只能适用于常压下的常规胸水引流操作,而无法适用于负压引流之中,如进行负压引流时通常需借助价格较引流袋高的水封瓶,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智能化设计,能够与现有引流袋和引流管配合使用而实现常压引流和负压引流,并可根据预设的引流起始时间、单次引流量、引流速度等引流参数来对每次引流过程进行自动控制的临床医用自动引流器。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临床医用自动引流器,其包括:

支架组件,其由底座、由底座支撑而竖直延伸的立柱、由立柱支撑而位于底座上方并位于立柱前侧的安置板构成;

计重式悬撑组件,其由安置板提供支撑,内置称重传感器,下端设有悬挂部;其用于为引流袋提供唯一支撑且使引流袋悬垂于安置板下方,其可调节引流袋的高度,称重传感器输出能够反映引流袋中积液的重量变化状态的重量信号;

引流调节组件,其包括凹座、中心轮、轧管总成及电机装置;凹座开设在安置板前侧且呈柱腔状,其底部设有一旋转座;中心轮位于凹座内且后侧与旋转座固定连接,中心轮的侧壁设有一辊槽,旋转座与中心轮中心开有中心孔;凹座与中心轮两者之间形成一环形间隙,安置板上开设有与凹座侧壁相通的引入孔与引出槽,引入孔与引出槽可引导引流管进入环形间隙并在环形间隙中螺旋大于一圈小于两圈后引出,引入孔开设在安置板内部且截面呈圆形,引出槽面呈U形且其前侧槽口位于安置板前侧壁;轧管总成由复合进给机构、轧辊及为轧辊提供支撑的辊架构成,复合进给机构包括蜗杆、蜗轮及丝杆;蜗杆与中心轮两者中心轴重合,其前端位于中心轮内,而后端穿过中心孔与固定于安置板后侧的驱动装置传动连接;蜗轮固定于中心轮内仅可转动,其与蜗杆构成一蜗轮蜗杆机构,蜗轮中心开有螺孔,其与丝杆构成一幅丝杠机构;辊架与中心轮经导向机构配合且辊架与丝杆一端固定连接,使得轧辊与中心轮两者的中心轴始终平行且轧辊可基于复合进给机构在辊槽与环形间隙之间移动位置;将引流管安置于环形间隙后,当蜗杆正向旋转时,首先驱使轧辊逐步的远离中心轮,使轧辊与凹座侧壁对环形间隙内引流管的挤压作用递增,直至引流管被挤压至阻断状态,此后蜗杆如继续正向旋转,将驱使轧辊随中心轮共同旋转,轧辊将通过自转始终轧着环形间隙内的引流管进行公转运动,驱使引流管中的流体持续向后流动;当蜗杆反向旋转时,首先驱使轧辊逐步的靠近中心轮,使轧辊与凹座侧壁对环形间隙内引流管的挤压作用递减,直至轧辊收纳于辊槽内,此后蜗杆如继续反向旋转,将驱使轧辊随中心轮共同旋转;

控制器,其固定于安置板上,前侧设有设置键与显示屏;设置键用于向控制器中输入每次引流的引流模式和引流参数以及开关机指令,引流模式包括常压引流和负压引流,引流参数包括引流起始时间、引流过程中单位时间内引流的积液重量即引流速度、单次引流积液重量即单次引流量;控制器可获取称重传感器连续实时反馈的重量信号,并以此计算出实时引流速度、单次实时引流量;控制器可基于对电机装置工作状态的调节来控制蜗杆旋转的启停、转向、转速及旋转角度;在负压引流模式中,控制器使蜗杆持续正向旋转,轧辊将驱使引流管中的流体持续向后流动而实现负压引流,控制器基于实时引流速度、单次实时引流量以及预设的引流参数对蜗杆正向旋转的启停、转速进行调控,实现定时引流、定速引流及定量引流;在常压引流模式中,基于虹吸效应实现常压引流,控制器使蜗杆在预定旋转角度范围内低速旋转,并基于实时引流速度、单次实时引流量以及预设的引流参数对蜗杆旋转的转向和启停进行调控,由此调节轧辊与凹座侧壁对引流管的挤压程度,实现定时引流、定速引流及定量引流;控制器在收到关机指令后,先使蜗杆反向旋转,待轧辊复位至辊槽中后再执行关机;显示屏用于显示控制器中掌握的数据信息;

电源部分,其安设在安置板上,由蓄电池及若干变压模块构成,用于为计重式悬撑组件、引流调节组件及控制器中的元件提供工作电流。

本临床医用自动引流器的使用方法及工作原理为:

将本临床医用自动引流器放置在地面或平台上,将引流袋上端固定在悬挂部上,使引流袋悬垂于底座的上方,如进行常压引流需保证引流袋低于引流源;将引流管穿过引入孔而进入环形间隙中,将引流管在环形间隙中以螺旋形式延伸大于一圈小于两圈后由引出槽引出,将引流管的下端与引流袋连接,利用计重式悬撑组件调节引流袋的高度,使引流管位于引出槽与引流袋之间的部分呈自然伸展状态,按常规引流操作将引流管前端与患者待引流的腔室连通并进行固定,通过设置键将临床医用自动引流器调节至开机状态,根据临床需要利用设置键将引流模式、引流参数预设在控制器中,此时便完成了引流操作的前期准备工作;此后,在负压引流模式中,控制器使蜗轮持续正向旋转,轧辊将驱使引流管中的流体持续向后流动,积液被迫由人体流入引流袋中,即实现负压引流,控制器基于实时引流速度、单次实时引流量以及预设的引流参数对蜗杆旋转的启停、转速进行调控,即可实现定时引流、定速引流及定量引流;在常压引流模式中,基于虹吸效即可实现虹吸效应,控制器使蜗杆在预定角度范围内低速旋转,并基于实时引流速度、单次实时引流量以及预设的引流参数对蜗杆旋转的转向、启停进行调控,使轧辊与中心轮远离或靠近,由此调节轧辊与凹座侧壁对引流管的挤压程度,即实现定时引流、定速引流及定量引流。

本临床医用自动引流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临床医用自动引流器采用智能化设计,在临床上与现有常规的引流管和引流袋配合即可使用,可兼容常压引流和负压引流两种工作模式,对每次引流起始时间、单次引流量、每次的引流速度等引流参数预设后,便可根据预设的引流参数对整个引流操作进行自动化控制,实现定时、定量、定速自动智能引流,由于在引流过程中无需人为干涉,大大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避免了因疏忽或操作不当而造成引流不能按预期方式进行这一情况的发生,提高了临床液引流操作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充分保证引流效果;本临床医用自动引流器对引流量、引流速度的控制基于传感装置、控制器、电动系统的协调配合,相较现有技术中人工观察操控更为精准,使得引流效果进一步的得以保证;本临床医用自动引流器对于引流速度的调节、引流负压的产生是基于轧辊对引流管进行不同方式的挤压而实现,保证了积液引流管路的密封性,且保证了积液与本临床医用自动引流器的绝对隔离,安全卫生,基于此,本临床医用自动引流器在临床使用过程中涉及的所有部件均适于循环使用,使用成本低;与此同时,引流调节组件采用了科学巧妙的结构设计,中心轮兼顾了限定引流管、安置轧辊等功能,轧辊兼顾了控制引流管通断状态、调节积液流速、在负压引流中产生负压等多重功能,复合进给机构安置在中心轮内部且兼顾了减速、将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的功能,将部件的利用率发挥至最大,使本临床医用自动引流器的结构更加趋于紧凑,实施成本更加低廉;综上所述,本临床医用自动引流器使用非常便捷,应用十分灵活,操作非常简单,其结构紧凑,设计巧妙,可往复循环使用,计量精确,制作成本及使用成本较低,极其适合在医疗单位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临床医用自动引流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实施例1中临床医用自动引流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实施例1中引流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中引流调节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1中引流管与引流调节组件的组合状态图。

图6为实施例1中引流管在环形间隙中螺旋延伸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1中引流调节组件在负压引流模式下的工作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1中引流调节组件在常压引流模式下的工作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1中临床医用自动引流器与引流袋及引流管的组合状态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1中临床医用自动引流器工作时的控制原理图。

图11为实施例1中计重式悬撑组件部分剖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2中滑动挡板位于行程始端时的状态图。

图13为实施例2中滑动挡板位于行程终端时的状态图。

图14为实施例3中计重式悬撑组件与安置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实施例3中摆动座、安置板及计重式悬撑组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16为实施例4中安置板经组合座可与卡固件和立柱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实施例4中临床医用自动引流器由输液杆提供支撑的工作示意图。

图18为实施例4中卡固件进一步改进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实施例4中卡固件进一步改进后与输液杆的组合示意图。

图20为实施例5中安置板部分剖开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立柱,3、悬挂部,4、凹座,5、辊槽,6、轧辊,7、辊架,8、中心轮,9、安置板,10、引入孔,11、显示屏,12、控制器,13、设置键,14、引出槽,15、计重式悬撑组件,16、电源部分,17、称重传感器,18、电机装置,19、导向机构,20、蜗杆,21、蜗轮,22、丝杆,23、旋转座,24、导向柱,25、支座,26、轮盖,27、中心孔,28、导向套,29、引流管,30、引流袋,31、锁紧机构,32、称重杆,33、滑套,34、挂钩,35、指柄,36、滑动挡板,37、方槽,38、弹性部件,39、第二转轴,40、第一转轴,41、摆动座,42、角度限位机构,43、阻尼垫,44、卡固件,45、T形筋,46、T形槽,47、组合座,48、输液杆,49、限位座,50、弧形端,51、防滑胶垫,52、浮动抱块,53、滑槽,54、滑块,55、卡持口,56、复位弹簧,57、推顶弹簧,58、摩擦块,59、调节螺柱。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看图1、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临床医用自动引流器,其由支架组件、计重式悬撑组件15、引流调节组件、控制器12及电源部分16构成;

其中,如图1、2所示,所述的支架组件由底座1、立柱2及安置板9构成,立柱2由底座1支撑而竖直延伸,安置板9由立柱2支撑而位于底座1上方并位于立柱2的前侧;安置板9用于为其他部件提供支撑及安装空间;

其中,参看图2、9、10所示,所述的计重式悬撑组件15由安置板9提供支撑,其内置称重传感器17,下端设有用于固定引流袋30的悬挂部3;计重式悬撑组件15用于为引流袋30提供唯一支撑且使引流袋30悬垂于安置板9下方,并且其可调节引流袋30的高度,称重传感器17输出能够反映引流袋30中积液的重量变化状态的重量信号;

其中,参看图3-6所示,所述的引流调节组件包括凹座4、中心轮8、轧管总成及电机装置18;凹座4开设在安置板9前侧且呈柱腔状,其底部设有一由安置板9支撑且可转动的旋转座23;中心轮8后端与旋转座23固定连接,使得中心轮8位于凹座4内且可旋转,中心轮8的侧壁设有一豁口状的辊槽5,旋转座23与中心轮8中心开有将两者前后贯穿的中心孔27;凹座4与中心轮8两者之间形成一环形间隙,安置板9上开设有与凹座4侧壁相通的引入孔10与引出槽14,引入孔10与引出槽14可引导引流管29进入环形间隙并在环形间隙中螺旋大于一圈小于两圈后引出,引入孔10开设在安置板9内部且截面呈圆形,引出槽14面呈U形且其前侧槽口位于安置板9前侧壁;轧管总成由复合进给机构、轧辊6及为轧辊6提供支撑的辊架7构成,复合进给机构包括蜗杆20、蜗轮21及丝杆22;蜗杆20与中心轮8两者中心轴重合,其前端位于中心轮8内,而后端穿过中心孔27与固定于安置板9后侧的驱动装置传动连接,由此蜗杆20可由驱动装置带动旋转;蜗轮21经支座25固定于中心轮8内仅可绕其转动,蜗轮21与蜗杆20构成一蜗轮21蜗杆20机构,即蜗杆20通过不同方向的旋转可带动蜗轮21产生对应的转动,蜗轮21中心开有螺孔,蜗轮21与丝杆22又构成一幅丝杠机构,即蜗轮21通过不同方向的旋转可驱使丝杆22进行相应的轴向移动;辊架7与中心轮8经导向机构19配合且辊架7与丝杆22一端固定连接,使得轧辊6与中心轮8两者的中心轴始终平行且轧辊6可基于复合进给机构在辊槽5与环形间隙之间移动位置;将引流管29安置于环形间隙后,当蜗杆20正向旋转时,首先驱使轧辊6逐步的远离中心轮8而使轧辊6对环形间隙内引流管29的挤压作用递增,直至环形间隙内的引流管29被挤压至阻断状态,此后蜗杆20如继续正向旋转,将驱使轧辊6随中心轮8共同旋转,轧辊6将通过自转始终轧着环形间隙内的引流管29进行公转运动,驱使引流管29中的流体持续向后流动;当蜗杆20反向旋转时,首先驱使轧辊6逐步的靠近中心轮8而使轧辊6对环形间隙内引流管29的挤压作用递减,直至轧辊6收纳于辊槽5内而不再对引流管29构成挤压,此后蜗杆20如继续反向旋转,将驱使轧辊6随中心轮8共同旋转;当引流调节组件采用上述结构后,将引流管29以前述螺旋状安置在环形间隙中后,如使蜗杆20持续正向旋转,可使引流管29中的流体持续向后流动,即积液由人体流入引流袋30中,由此即可实现负压引流,通过调节蜗杆20正向旋转的启停和转速即可调节负压引流状态;同时,在通过虹吸效应进行常压引流时,蜗杆20通过不同方向的旋转可调节轧辊6与凹座4侧壁对环形间隙内的引流管29的挤压程度,由此即可调节常压引流状态;此外,由于中心轮8内部安置的部件较多,且多为活动件,为了便于对中心轮8内部的部件进行维护、维修,可在中心轮8的前侧设置一可以拆卸的轮盖26;

其中,参看图1、10所示,所述的控制器12固定于安置板9上,其前侧设有设置键13与显示屏11;设置键13用于向控制器12中输入每次引流的引流模式和引流参数以及开关机指令,引流模式包括常压引流和负压引流,引流参数包括引流起始时间、引流过程中单位时间内引流的积液重量即引流速度、单次引流积液重量即单次引流量;控制器12可获取称重传感器17连续实时反馈的重量信号,并以此计算出实时引流速度、单次实时引流量;控制器12对电机装置18的工作状态进行调节,从而可控制蜗杆20旋转的启停、转向、转速及旋转角度;如图7、10所示,在负压引流模式中,控制器12使蜗杆20持续正向旋转,轧辊6将驱使引流管29中的流体持续向后流动而实现负压引流,控制器12基于实时引流速度、单次实时引流量以及预设的引流参数对蜗杆20正向旋转的启停、转速进行调控,实现定时引流、定速引流及定量引流;如图8、10所示,在常压引流模式中,基于虹吸效应实现常压引流,控制器12使蜗杆20在预定旋转角度范围内低速旋转,并基于实时引流速度、单次实时引流量以及预设的引流参数对蜗杆20旋转的转向和启停进行调控,由此调节轧辊6与凹座4侧壁对引流管29的挤压程度,实现定时引流、定速引流及定量引流;如图5所示,控制器12在收到关机指令后,先使蜗杆20反向旋转,待轧辊6复位至辊槽5中后再执行关机,由此保证引流操作结束后,引流管29可顺利的从环形间隙中分离出来,也保证了在下次使用本临床医用自动引流器时,可顺利的将引流管29安置在环形间隙中;显示屏11用于显示控制器12中掌握的数据信息,包括实时引流速度、单次实时引流量以及设定的引流模式和引流参数等信息,同时也可显示基于上述信息间接获得的引流状态,如引流进行中、引流暂停、引流结束等工作状态,以便操作者可及时的了解引流情况;

其中,参看图2所示,所述的电源部分16安设在安置板9上,其由蓄电池及若干变压模块构成,用于为计重式悬撑组件15、引流调节组件及控制器12中的元件提供工作电流;由于电源部分16的结构及其与其他元件的连接关系采用现有技术可轻易实现,故未做详细描述。

上述临床医用自动引流器的使用方法及工作原理为:

参看图9、10所示,将本临床医用自动引流器放置在地面或平台上,将引流袋30上端经悬挂部3进行固定,使引流袋30悬垂于底座1的上方,如进行常压引流需保证引流袋30低于引流源;将引流管29穿过引入孔10而进入环形间隙中,使引流管29在环形间隙中以螺旋形式延伸大于一圈小于两圈后由引出槽14引出,将引流管29的下端与引流袋30连接,利用计重式悬撑组件15调节引流袋30的高度,使引流管29位于引出槽14与引流袋30之间的部分呈自然伸展状态,按常规引流操作将引流管29前端与患者待引流的腔室连通并进行固定,通过设置键13将临床医用自动引流器调节至开机状态,根据临床需要利用设置键13将引流模式、引流参数预设在控制器12中,此时便完成了引流操作的前期准备工作;此后,控制器12便可基于实时引流速度、单次实时引流量以及预设的引流模式和引流参数对引流调节组件的工作状态进行自动控制,具体调控方式为:

(1)在常压引流模式中,如图7、8、10所示;

a、在初次引流时,控制器12首先使蜗杆20持续正向旋转,轧辊6将促使引流管29中空气或积液持续向后流动,待称重传感器17感应到重量变化时,说明引流袋30中已经有积液进入,此后控制器12使蜗杆20反向旋转,轧辊6将向中心轮8靠近,使引流管29达到导通状态,此时初次引流便开始,依靠虹吸效应便可使常压引流正常进行;在此后的每次引流中,控制器12根据预设的每次引流起始时间,对蜗杆20旋转的转向与启停进行调控,由此调节轧辊6与凹座4侧壁对引流管29的挤压程度,使引流管29达到导通状态,即实现定时引流;

b、在引流过程中,控制器12根据实时引流速度对蜗杆20旋转的转向与启停进行调控,由此来调节轧辊6与凹座4侧壁对引流管29的挤压程度,使引流管29中的积液流速增大或减小,最终使实时引流速度与预设的引流速度趋于相等,即实现定速引流;

c、在引流过程中,控制器12实时计算出该次引流起始至目前所达到的单次实时引流量,当单次实时引流量达到预设的单次引流量时,控制器12将对蜗杆20旋转的转向与启停进行调控,由此来调节轧辊6与凹座4侧壁对引流管29的挤压程度,使引流管29被挤压至阻断状态,此时此次引流结束,即实现定量引流;

(2)在负压引流模式中,如图7、10所示;

a、根据预设的引流起始时间,控制器12使蜗杆20持续正向旋转,轧辊6将促使引流管29中空气或积液持续向后流动,即实现定时引流;

b、在引流过程中,控制器12根据实时引流速度来调节蜗杆20正向旋转的转速,使引流管29中的积液流速增大或减小,最终使实时引流速度与预设的引流速度趋于相等,即实现定速引流;

c、在引流过程中,控制器12实时计算出该次引流起始至目前所达到的单次实时引流量,当单次实时引流量达到预设的单次引流量后,控制器12将使蜗杆20停止旋转,此时此次引流结束且此时引流管29仍被静止的轧辊6挤压而保持截止状态,即实现定量引流。

参看图9、10所示,在上述的临床医用自动引流器中,计重式悬撑组件15主要兼具两方面的功能,一方面,计重式悬撑组件15为引流袋30提供稳定的支撑,使引流袋30呈悬垂状而具备引流过程中容纳引流积液的基本功能,另一方面,在引流过程中,计重式悬撑组件15中的称重传感器17可输出反映引流袋30中积液重量变化状态的重量信号,为控制器12的数据处理提基础数据,与此同时,计重式悬撑组件15还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引流袋30的高度,以便将引流袋30、引流管29与临床医用自动引流器组合后,可将引流管29位于引出槽14与引流袋30之间的部分调节至自然伸展状;就现有技术而言,计重式悬撑组件15可在现有电子秤结构基础之上进行稍微改进而获得,且具体结构具有多种实施方式;但为了使计重式悬撑组件15满足前述要求的情况下,使其结构更加紧凑,工作更加稳定,计重式悬撑组件15优先采用下述结构进行实施:

如图11所示,所述的计重式悬撑组件15包括滑套33、称重杆32、称重传感器17及悬挂部3;滑套33固定在安置板9上,其设有下端开放而上端为盲端的内腔,称重杆32的中上部位于滑套33中且两者仅可上下相对滑动,称重传感器17固定于滑套33中而为称重杆32提供向上的支撑;所述的悬挂部3上端与称重杆32下端采用插接方式连接,且两者之间设置用于锁定两者相对位置的锁紧机构31;当引流袋30与悬挂部3固定连接后,称重传感器17可拾取引流袋30中积液的重量变化状态并输出对应的重量信号;

另外,一般而言,目前临床使用的引流袋30大都在顶部设置有便于悬挂的挂环,由此悬挂部3下端可设置用于与引流袋30挂环配合的挂钩34,为了防止引流袋30与悬挂部3发生相对旋转,挂钩34可采用板条状材料弯曲制成;与此同时,悬挂部3下端也可为可对引流袋30上端实施夹持固定的夹持机构;

在上述计重式悬撑组件15的结构中,悬挂部3不会与安置板9相对旋转,可为引流袋30提供稳定支撑,避免引流过程中引流袋30旋转或晃动而造成计重不精确;悬挂部3、称重杆32可将引流袋30中积液的重量变化传递给称重传感器17;悬挂部3可在竖直方向调节位置进而可调节引流袋30的高度;即上述结构满足了计重式悬撑组件15的基本功能所需,且结构简单,计量精确,小巧紧凑,易于实施。

参看图7、8、10所示,在上述的临床医用自动引流器中,蜗杆20根据旋方向的不同而具有正向旋转与反向旋转两种旋转形式,其中的“正向”与“反向”是相对而言,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设定的一种旋转方向参照,因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引流管29与轧辊6的配合方式、辊架7与复合进给机构的配合方式以及复合进给机构中各部件的配合方式均并非仅局限于特定的一种;在本临床医用自动引流器中,如将蜗杆20旋转过程中可使轧辊6对环形间隙内引流管29的挤压作用递增时的旋转方向设为转向a,将轧辊6公转过程中可驱使引流管29中流体向后流动的公转方向设为转向b,在对临床医用自动引流器进行具体实施时,使转向a与转向b为同一方向,此转向a即为前述的“正向”,反之为“反向”;同时,基于上述原因,本临床医用自动引流器在多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中,蜗杆20正向公转时的实际转向未必相同。

参看图5、6所示,在上述的临床医用自动引流器中,安置板9上开设有与凹座4侧壁相通的引入孔10与引出槽14;一方面,引入孔10与引出槽14用于引导引流管29较为平顺的进入环形间隙并从环形间隙中引出,有助于引流管29在环形间隙中按特定方式进行螺旋延伸,同时避免引流管29折弯处形成死弯而增加管阻;另一方面,引入孔10与引出槽14对引流管29施以一定的卡固作用,避免引流管29受轧辊6挤压作用而串动,提高了环形间隙内引流管29与轧辊6配合的稳定性;

此外,如图6所示,在上述的临床医用自动引流器中,存在引入孔10开设在安置板9内部且截面呈圆形,引出槽14的前侧槽口暴露于安置板9前侧的技术特征,其用意存在两方面,一方面,在满足引流管29可引入并引出环形间隙的条件下,最大限度的提高凹座4侧壁的完整性,以便保证轧辊6旋转至任何位置都可与凹座4侧壁对环形间隙中的引流管29施加稳定的挤压效果,另一方面,在满足前述效果下,降低引流管29与引入孔10、环形间隙及引出槽14之间拆组的操作难度。

参看图6所示,在上述的临床医用自动引流器中,引流管29在环形间隙中以螺旋形式延伸大于一圈而小于两圈,其中“大于一圈”的用意是,在负压引流过程中轧辊6持续公转时,将会连续性的对环形间隙中的引流管29实施挤压,引流管29整体受到的挤压作用并不会间断,由此可保证引流管29中的流体持续向后流动,同时避免了引流管29中流体回流,其中“小于两圈”的用意是避免引流管29在环形间隙内过度螺旋,一方面避免增大引流管29的整体管阻,另一方面有效降低环形间隙、中心轮8及轧辊6在前后方向上的尺寸,使上述部件结构更加紧凑;

不可置否,在负压引流过程中,轧辊6持续公转过程中与引流管29相对位置的变化会引起引流管29中积液流速产生一定的变化,但该流速变化不会太显著,并不影响实际临床引流效果;而与此同时,亦可在引流管29上增设缓冲容器等手段来缓解流速不均一这一问题。

参看图7所示,上述临床医用自动引流器在临床使用时,在负压引流过程中,引流管29需依靠自身的弹性能力来为负压引流提供必要的压力,一般而言,目前临床使用的引流管29都具有较好的弹性,在负压引流的初始阶段,引流管29的弹性性能最佳,可满足前述负压要求,但随着被挤压次数的增多,位于环形间隙内的引流管29的弹性性能会减弱,依靠其自身弹性能力所能提供的最大负压将变小;但本临床医用自动引流器使用过程中,其可放置于低于患者的位置,加之引流调节组件作用于引流管29的中下部,引流过程中引流管29内积液的重力势能会缓解所需要的负压要求,这种情况下所需要额外提供的负压较小,即使位于环形间隙内的引流管29弹性减弱,也仍可为负压引流提供充足的负压。

参看图2、9、10所示,上述临床医用自动引流器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引流袋30及其内部积液的重量几乎全由悬挂部3承担,即引流袋30及其内部积液的近乎全部重量可传递至称重传感器17上,计重式悬撑组件15及安置后的引流袋30这些部件的重量在引流过程中是恒定不变的,由此称重传感器17所感应到的重量变化全部是由引流袋30中积液的增加而引起的,故在引流过程中控制器12根据称重传感器17连续实时反馈的重量信号,是能够计算出引流袋30中积液重量变化速度的,即实时引流速度,是能够计算出在该次引流起始至目前这段期间引流袋30中积液累计增加重量的,即单次实时引流量,因此,控制器12可基于称重传感器17连续实时反馈的重量信号来计算出实时引流速度、单次实时引流量的这一技术要求采用现有技术是可以实现的;

不可置否,在引流过程中,引流袋30与引流管29尾端固定连接,引流管29不可避免的会对引流袋30产生一定的作用力,且随着引流袋30的变形前述的作用力可能会发生变化,从而对实时引流速度与单次实时引流量的数据精确性具有一定的影响;但在本临床医用自动引流器中,在临床引流实施前,可经计重式悬撑组件15来调节引流袋30的高度,使引流管29位于引出槽14与引流袋30之间的部分呈自然伸展状态,由此可减小引流管29下端对引流袋30产生的作用力并可使这一作用力趋于恒定,由此降低前述因素对实时引流速度与单次实时引流量的数据精确性所带来的影响。

参看图2、9、10所示,在上述的临床医用自动引流器中,称重传感器17可拾取引流袋30中积液重量的变化状态,并以此输出重量信号,为控制器12计算实时引流速度、单次实时引流量等参数提供数据基础,由此来看,称重传感器17输出的重量信号的精确性是影响本临床医用自动引流器能否对引流过程实现精确控制的关键因素;计重式悬撑组件15中的重量计量功能部分可视为一个常规的计重机构,众所周知,这类计重机构只有在特定的方向下才可稳定精准的工作,即只有当临床医用自动引流器水平放置时,才可保证称重传感器17输出的重量信号的精确性,反之则会造成引流袋30中积液所产生的重力被分解,而使得称重传感器17输出的重量信号不精确;一般而言,随着医疗单位病房条件的逐步改善,病房内的地面较为平整且趋于水平,因此将本临床医用自动引流器放置在病房地面使用时,可满足其水平放置的技术要求,可保证重传感器所输出的重量信号较为精确;

退一步而言,即使病房内的地面未能达到趋于水平的要求,但可通过在底座1下方垫设物品的方式来调整,使临床医用自动引流器呈水平放置,保证临床引流过程中重传感器输出的重量信号的精确性。

在上述的临床医用自动引流器中,控制器12可基于对电机装置18的控制来调节蜗杆20旋转的启停、转向、转速及旋转角度,就现有技术而言,电机装置18可采用伺服电机,其输出轴与蜗杆20同轴连接,蜗杆20旋转的启停、转向、转速及旋转角度直接由伺服电机的工作状态所决定,通过控制器12对伺服电机工作状态进行调控的应用非常常见与成熟,因此实施前述技术特征并无难度。

参看图3所示,在上述的临床医用自动引流器中,辊架7与中心轮8经导向机构19配合且辊架7与丝杆22一端固定连接,导向机构19用于为辊架7提供必要的限定与支撑,一方面,使得辊架7在丝杆22的驱动作用下,可且仅可在预定的行程内移动位置,另一方面,使得辊架7在特定方式下可带动中心轮8共同旋转,就现有技术而言,导向机构19具有多种实施方式,比如采用导块与滑轨构成的直线导向机构19就可实现预期技术效果;同时,由于丝杆22可对辊架7提供一定的限位作用,为了使导向机构19的结构更加简单,工作更加稳定,阻力更小,如图4所示,所述的导向机构19可由滑动配合的导向柱24与导向套28构成,导向柱24与辊架7固定连接且与丝杆22平行,导向套28则固定在中心轮8内。

参看图3、4所示,在上述的临床医用自动引流器中,当蜗杆20正向旋转时,首先驱使轧辊6逐步的远离中心轮8直至将引流管29挤压至阻断状态,此后将驱使轧辊6随中心轮8共同旋转,当蜗杆20反向旋转时,首先驱使轧辊6靠近中心轮8直至轧辊6收纳于辊槽5内,此后蜗杆20将驱使轧辊6随中心轮8共同旋转;实现前述技术要求并无难度,因为驱动装置在动力输出过程中,其输出的动力将直接作用于复合进给机构而间接的作用于旋转座23,只需对旋转座23的旋转阻力加以调试,确保复合进给机构在进给过程中对旋转座23间接施加的作用力不足以驱动旋转座23旋转,而当复合进给机构无法继续进给后,旋转座23的受力将剧增,此后轧辊6将随中心轮8共同旋转,即实现前述技术要求。

参看图8、10所示,上述医用引流控制装置在临床使用时,在常压引流模式中,控制器12使蜗杆20在预定旋转角度范围内低速旋转,来调节轧辊6与凹座4侧壁对引流管29的挤压程度,实现定时引流、定速引流及定量引流;

其中“预定的角度范围”是指,蜗杆20在该角度范围内正向旋转至界端时,可使轧辊6逐渐的远离中心轮8直至轧辊6与凹座4侧壁将环形间隙内的引流管29挤压至阻断状态,蜗杆20在该角度范围内反向旋转至界端时,可使轧辊6逐渐的靠近中心轮8直至轧辊6收纳于辊槽5中;在医用引流控制装置进行实施时,在明确复合进给机构中各部件、凹座4、辊架7及轧辊6等相关部件之间配合关系及部件尺寸的前提下,预定的角度范围所指代的具体数据经过调试是很容易确定的;

其中“低速旋转”的用意是,在进行常压引流时,蜗杆20以较低的转速进行旋转,复合进给机构将较为缓慢的驱动轧辊6移动,降低轧辊6与凹座4侧壁对引流管29挤压程度的变化速度,由此来提高流速调节精度。

如图9、10所示,本临床医用自动引流器采用智能化设计,在临床引流操作中,可根据预设的引流参数实现定时引流、定速引流及定量引流等功能,达到全自动引流控制的目的,节省了人力负担,提高了引流操作的安全性、稳定性及精准性;本临床医用自动引流器与现有常规的引流袋30、引流管29配合使用,而无需对引流袋30与引流管29的现有结构进行改变,使得其更加容易推广使用;本临床医用自动引流器具有常压引流和负压引流两种工作模式,可满足胸腔积液引流、腹腔积液引流等不同引流操作需求,适用性更强,应用范围更广;同时,本临床医用自动引流器体积小巧,移动方便,携带方便,占用的空间小,灵活性高,具有较大的临床推广价值。

实施例2

参看图1、5所示,在前述实施例公开的临床医用自动引流器中,引入孔10的横截面呈圆形,以便最大限度的保证凹座4侧壁的完整性,基于引入孔10所采用的这种圆孔结构,在将引流管29引入环形间隙时,需将引流管29尾端由前向后穿过引入孔10,操作不够便捷;为此,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对安置板9具有如下改进:

如图12、13所示,所述的安置板9在前侧壁上开有一可完全暴露引入孔10的方槽37,方槽37内限定有一具有移动行程的滑动挡板36;当滑动挡板36位于其行程始端时,其将引入孔10前侧进行封堵并可将引入孔10中的引流管29压紧;当滑动挡板36位于行程终端时,引入孔10经方槽37完全暴露,由安置板9前侧即可向引入孔10中取放引流管29;所述的滑动挡板36与安置板9之间设有驱使滑动挡板36自动复位至行程始端的弹性部件38;滑动挡板36与安置板9上设有便于手动驱使滑动挡板36向行程终端移动的指柄35;

基于上述改进结构,如图13所示,用手指驱使滑动挡板36克服弹性部件38的弹力而移动至行程终端,此时引入孔10经方槽37完全暴露,由安置板9前侧即可方便快捷的向引入孔10中取放引流管29;如图12所示,松开指柄35后,滑动挡板36在弹性部件38的驱使下自动复位至行程始端,将引入孔10前侧进行封堵,同时将引入孔10内的引流管29压紧,使引入孔10内的引流管29被牢固固定,并保证了凹座4侧壁趋于完整。

实施例3

参看图2、10所示,在实施例1公开的临床医用自动引流器中,称重传感器17所输出称重信号的精确性受临床医用自动引流器是否水平放置影响较大已被阐明;如遇地面水平度较差时虽然可通过在底座1下方垫设物品的方式进行解决,但操作起来较为麻烦,费时费力,为此,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所公开的临床医用自动引流器的结构基础之上,还具有如下改进:

参看图14、15所示,所述的安置板9后侧固定有一水平向后延伸的第一转轴40,一摆动座41经第一转轴40固定而可进行小幅度的左右摆动;计重式悬撑组件15的上端与摆动座41经第二转轴39连接而使计重式悬撑组件15可进行小幅度的前后摆动;所述的第一转轴40与第二转轴39相互垂直;当引流袋30经悬挂部3固定后,计重式悬撑组件15受重力驱使而始终维持一特定方向,在该特定方向下称重传感器17可精准的拾取引流袋30中积液的重量变化状态;

当临床医用自动引流器经采用结构改进后,计重式悬撑组件15将具有一个方向自动调节机制,即使临床医用自动引流器在临床使用时并非水平放置,计重式悬撑组件15可通过左右摆动与前后摆动,自动调整至并维持在特定方向,使称重传感器17稳定精准的工作;

在上述改进结构中,摆动座41可进行小幅度的左右摆动,计重式悬撑组件15可进行小幅度的前后摆动,所述的前后摆动与左右摆动均是“小幅度”,该用意是将安置板9与计重式悬撑组件15相对位置的变化限定在一个小范围之内,避免安置板9与计重式悬撑组件15相对位置不稳定而给临床医用自动引流器的安置、携带等操作带来不便;而“小幅度”的具体摆动角度范围并无精确要求,旨在保证临床医用自动引流器能够在大部分的地面条件下稳定精准工作即可;

与此同时,计重式悬撑组件15与摆动座41分别仅能在“小幅度”范围内进行前后摆动与左右摆动的技术要求,通过在计重式悬撑组件15与摆动座41之间、摆动座41与安置板9之间设置对应的角度限位机构42即可轻易实现;

对于计重式悬撑组件15受重力驱使可自动调整至并维持在特定方向这一技术要求而言,在制作临床医用自动引流器时,通过对计重式悬撑组件15的具体结构形式进行调试,并将悬挂部3与引流袋30的连接方式设置一标准的操作方式,实现前述技术要求是并无难度的;所述的特定方向是指计重式悬撑组件15在该方向下,引流袋30中积液所产生的重力趋于全部的反馈至称重传感器17中,使称重传感器17可精确的拾取引流袋30中积液重量变化状态。

实施例4

参看图9所示,引流术是目前临床比较常用的医疗手段,而临床引流过程大都在病房中进行的,临床医用自动引流器需要经常的在病房与病房、病房与器械室之间来回的搬动;而前述的临床医用自动引流器在临床使用时,整个装置可谓是由底座1来提供稳定支撑,底座1势必较大较笨重,临床医用自动引流器整体移动较为费力,且受底座1影响,临床医用自动引流器整体体积较大,使用时占用的空间也较大,灵活性差;

通常而言,输液架是病房中必备的医用装置,其结构相对简单,占用空间较小,如临床医用自动引流器可去除笨重的底座1部分而可配合输液架进行使用,势必会给临床引流操作带来诸多便捷;基于上述因由,本实施例对前述实施例所公开的临床引流控制装置具有进一步的改进,具体实施结构为:

如图16、17所示,所述的临床医用自动引流器还包括一可卡持固定在输液架的输液杆48上的卡固件44;所述的安置板9后侧设有一组合座47,组合座47与立柱2上端采用可拆组的方式连接;所述的卡固件44与组合座47两者之间设有组接机构,当卡固件44与组合座47进行连接后,临床医用自动引流器可由输液杆48提供支撑而进行工作;组合座47与立柱2可采用插接结构来实现可拆组的技术目的,且拆组操作也较为便捷;

由此一来,在临床使用中,临床医用自动引流器可不依赖底座1来提供支撑,而可配合病房通常都具备的输液架来进行工作,使得临床医用自动引流器的移动更加方便,使用更加灵活,操作更加便捷。

在前述改进结构中,卡固件44与组合座47可借助组接机构实现连接,旨在确保卡固件44可为临床医用自动引流器提供足够与稳定的支撑,就现有技术而言,组接机构具有多种实施方式,但为了确保卡固件44与组合座47组合后的稳定性及拆组的便捷性,组接机构优先采用下述设计,具体结构为:

如图16、17所示,所述的组接机构由设置在组合座47一侧的T形槽46和设置在卡固件44上的T形筋45构成,所述的T形槽46上下延伸且上端为盲端、下端为开放端,所述的T形筋45与T形槽46可进行组合且T形筋45的下端安设有用于卡紧T形槽46的阻尼垫43;

基于组接机构所采用的上述结构,将卡固件44的T形筋45由下向上插入组合座47的T形槽46内,即完成了组合座47与卡固件44的组接,反之则可将组合座47与卡固件44进行分离;当T形筋45与T形槽46进行完全组合后,阻尼垫43将卡紧T形槽46而使T形筋45与T形槽46相对位置得以锁定,避免卡固件44与组合座47自行脱离。

在前述改进结构中,卡固件44用于与输液杆48卡持配合而为临床医用自动引流器提供稳定的支撑,就现有技术而言,卡固件44具有多种实施方式,比如可在卡固件44上设置一用于夹持输液杆48的夹持机构,或是在卡固件44上设置一C形卡,同时在夹持机构和C形卡上增设紧固螺丝、在与输液杆48的接触面上增设防滑衬垫等手段来提高卡固件44与输液杆48组合后的稳定性;卡固件44采用上述结构进行实施虽可满足为临床医用自动引流器提供支撑的基本技术需求,但存在结构不够简洁,外形不够美观,使用较为麻烦等不足;同时,一般而言,同一医疗单位所使用的输液架型号大都一致,即输液杆48的直径是相同的,但也不乏有例外情况,而前述卡固件44所采用的实施结构难以兼容不同尺寸输液杆48使用,在临床使用中势必会构成一定的限制;为此,本实施例还针对卡固件44而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实施方式,具体结构如下:

如图18、19所示,所述的卡固件44的一侧设有用于容纳输液杆48的卡持口55,所述的卡持口55相对的两侧壁上各开设有一个限位座49,限位座49内各设置有一浮动抱块52,两浮动抱块52相对的端部均为弧形端50,两弧形端50的端面均呈弧形且分别固定有防滑胶垫51,两弧形端50分别用于抱持输液杆48的两侧;浮动抱块52与限位座49经由滑槽53与滑块54构成的导向机构19配合而使浮动抱块52具有一个斜向的浮动行程,当两浮动抱块52同时沿各自浮动行程向上移动时,两弧形端50将逐渐的靠近而均进入卡持口55内部,当两浮动抱块52同时沿各自浮动行程向下移动时,两弧形端50将逐渐的远离并最终均回缩至对应的限位座49内部;两限位座49内各设置有驱使对应浮动抱块52复位至浮动行程最上端的复位弹簧56;

当卡固件44采用上述结构后,如图19所示,将卡固件44的卡持口55卡在输液杆48外部后,两浮动抱块52可从输液杆48相对的两侧将输液杆48夹持抱紧,临床医用自动引流器的重量会对卡固件44产生向下的作用力,两浮动抱块52将分别会受到水平的分力而使两者进一步抱紧输液杆48,简而言之,卡固件44承担的重量越大,两浮动抱块52将输液杆48抱持的将越牢固,可避免卡固件44与输液杆48发生相对移动,从而提高卡固件44与输液杆48组合后的稳定性;

与此同时,由于两浮动抱块52均具有一定的浮动行程,使得两者的间距可根据输液杆48的直径不同而自行进行调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卡固件44的适用性,使其可与直径不同的多种输液杆48配合使用。

实施例5

参看图4所示,在前述实施例公开的临床医用自动引流器中,当蜗杆20正向旋转时,首先驱使轧辊6逐步的远离中心轮8直至将引流管29挤压至阻断状态,此后将驱使轧辊6随中心轮8共同旋转,当蜗杆20反向旋转时,首先驱使轧辊6靠近中心轮8直至轧辊6收纳于辊槽5内,此后蜗杆20将驱使轧辊6随中心轮8共同旋转;在实施例1中已经阐明,通过对旋转座23的旋转阻力进行合理调试,即可使复合进给机构与中心轮8按前述方式配合工作;但存在的问题是,复合进给机构中包含多个啮合件与回转件,旋转座23也是通过回转方式进行安置,随着临床医用自动引流器的频繁使用,前述部件将由于磨合、磨损、润滑情况等状态的变化而受力或传动效率发生变化,当超出预定的配合关系后,复合进给机构与旋转座23将无法按预期方式配合工作,基于上述原因,使得临床医用自动引流器的使用寿命仍有待提高;为此,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所公开的临床医用自动引流器基础之上,还具有进一步的改进:

如图20所示,所述的安置板9内部设有一位于旋转座23外侧且可沿旋转座23径向进行浮动的摩擦块58,摩擦块58的外端外侧设有一推顶弹簧57;在推顶弹簧57的推顶下,摩擦块58的里端与旋转座23外侧壁抵顶,使得摩擦块58可对旋转座23施加旋转阻力;安置板9上开设有一螺孔,螺孔内设有与推顶弹簧57外端抵顶的调节螺柱59,旋转调节螺柱59可调节前述旋转阻力的大小;

基于上述结构改进,旋转座23的旋转阻力主要依赖摩擦块58来提供,当复合进给机构和旋转座23受力或传动效率变化较大时,可人为对旋转座23的旋转阻力进行调控,使复合进给机构与旋转座23仍按预定的方式配合工作,由此一来可大大的提高临床医用自动引流器的整体工作寿命;

而与此同时,由于摩擦块58对旋转座23所施加的旋转阻力的大小可进行人为调节,本临床医用自动引流器在实际应用中,可在保证复合进给机构和旋转座23可按预定方式配合工作的前提下,能够将摩擦块58对旋转座23所施加的旋转阻力调整至最小,由此可最大限度的降低负压引流过程中的动能消耗,减少能量浪费。

相关技术
  • 一种临床医用自动引流器
  • 临床医用自动引流装置
技术分类

06120112493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