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工程车散热驱动集成控制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09:44:49


一种工程车散热驱动集成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铁路工程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工程车散热驱动集成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铁路工程车采用将发动机水散热器、增压空气散热器、传动油散热器、液压油散热器、冷却风扇和冷却装置钢结构集成为一个冷却装置来实现冷却发动机的水气、液力传动油以及液压油。冷却装置上安装的两个风扇分别由两个液压马达驱动。

现在使用的液压散热驱动系统包括散热油泵、马达、液压油箱、球阀以及安全溢流阀,操作人员根据环境温度高低,判断各介质是否需要散热,手动开启或关闭球阀,来控制液压马达是否需要工作。由于需要人为根据环境温度判断,而不是直接依据介质的温度来决定系统是否需要散热,会出现判断不准,导致工作介质温度无法控制在适宜的温度下,例如较冷气候下,风扇可能依旧快速转动。

此外,液压散热驱动系统的球阀、安全溢流阀均安装在一个阀块上,该阀块及各叠加阀组装后,体积较大,安装在车架下占用较大空间;车架下管路繁多,操作人员关闭或开启球阀非常不方便;且如果球阀关闭后忘记开启,导致散热装置不工作,导致工作介质温度过高,会造成发动机、变速箱损坏。

还有为防止马达吸空,在每个马达的进、出油口之间并联一个单向阀。在马达进、出油口之间很短距离内并联单向阀,需要安装多个接头,配管极其繁琐。同时管路泄漏点也相应增加,且系统压力损失增大。

因此,特别需要一种能够根据散热介质的温度自动控制马达开启或关闭,且安装及使用方便的散热驱动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能够根据散热介质的温度自动控制马达开启或关闭,且安装及使用方便的工程车散热驱动集成控制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程车散热驱动集成控制装置,包括:第一集成阀块,所述第一集成阀块设置在水散马达的尾部,所述第一集成阀块包括第一阀块本体、第一电磁卸荷阀、第一安全溢流阀,第一单向阀及第一测压接头,所述第一电磁卸荷阀、第一安全溢流阀,第一单向阀及第一测压接头设置在所述第一阀块本体上;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发动机出水口温度;

第二集成阀块,所述第二集成阀块设置在油散马达的尾部,所述第二集成阀块包括第二阀块本体、第二电磁卸荷阀、第二安全溢流阀,第二单向阀及第二测压接头,所述第二电磁卸荷阀、第二安全溢流阀,第二单向阀及第二测压接头设置在所述第二阀块本体上;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变速箱液力传动油温度;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连接,以控制所述第一电磁卸荷阀关闭或打开,使得水散马达启停工作及所述第二电磁卸荷阀关闭或打开,使得油散马达启停工作。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磁卸荷阀、第一安全溢流阀和第一单向阀均通过插装阀形式设置在所述第一阀块本体上;所述第二电磁卸荷阀、第二安全溢流阀和第二单向阀均通过插装阀形式设置在所述第二阀块本体上。

优选的,所述水散马达的进油口通过第一进油法兰与双联散热油泵中的一个油泵连接,出油口通过第一回油法兰与散热器液压油进口连接;所述油散马达的进油口通过第二进油法兰与双联散热油泵中的另一个油泵连接,出油口通过第二回油法兰与散热器液压油进口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磁卸荷阀设有P口、T口和线圈,所述第一电磁卸荷阀的P口通过第一阀块本体上的内部油道与第一进油法兰相通,所述第一电磁卸荷阀的T口通过第一阀块本体上的内部油道与第一回油法兰相通,所述第一电磁卸荷阀的线圈与第一继电器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二电磁卸荷阀设有P口、T口和线圈,所述第二电磁卸荷阀的P口通过第二阀块本体上的内部油道与第二进油法兰相通,所述第二电磁卸荷阀的T口通过第二阀块本体上的内部油道与第二回油法兰相通,所述第二电磁卸荷阀的线圈与第二继电器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发动机出水口温度,并基于发动机出水口温度,控制所述第一电磁卸荷阀关闭或打开;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变速箱液力传动油温度,并基于变速箱液力传动油温度,控制所述第二电磁卸荷阀关闭或打开。

优选的,当发动机出水口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所述控制器输出第一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一继电器,控制所述第一电磁卸荷阀打开,所述水散马达停止工作;当变速箱液力传动油温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所述控制器输出第二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二继电器,控制所述第二电磁卸荷阀打开,所述油散马达停止工作。

优选的,所述第一安全溢流阀设有P口和T口,所述第一安全溢流阀的P口通过第一阀块本体上的内部油道与第一进油法兰相通,所述第一安全溢流阀的T口通过第一阀块本体上的内部油道与第一回油法兰相通;所述第二安全溢流阀设有P口和T口,所述第二安全溢流阀的P口通过第二阀块本体上的内部油道与第二进油法兰相通,所述第二安全溢流阀的T口通过第二阀块本体上的内部油道与第二回油法兰相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测压接头设于第一阀块本体上,所述第一测压接头通过第一阀块本体上的内部油道与第一进油法兰相通,用于测量双联散热油泵中的一个油泵的压力;所述第二测压接头设于第二阀块本体上,所述第二测压接头通过第二阀块本体上的内部油道与第二进油法兰相通,用于测量双联散热油泵中的另一个油泵的压力。

优选的,当所述双联散热油泵中的一个油泵的压力大于第一预设压力时,所述第一安全溢流阀打开;当所述双联散热油泵中的另一个油泵的压力大于第二预设压力时,所述第二安全溢流阀打开。

优选的,所述第一单向阀插装于第一阀块本体上,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出口通过第一阀块本体上的内部油道与第一进油法兰相通,进口通过第一阀块本体上的内部油道与第一回油法兰相通;所述第二单向阀插装于第二阀块本体上,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出口通过第二阀块本体上的内部油道与第二进油法兰相通,进口通过第二阀块本体上的内部油道与第二回油法兰相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工程车散热驱动集成控制装置通过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及安装在马达尾部的马达驱动控制集成阀块,实现根据散热介质的温度自动控制马达开启或停止工作,使其合理驱动散热装置,提高了散热器工作的合理性及可靠性,简化了人员操作流程。在马达尾部安装马达驱动控制集成阀块,大大简化了散热驱动液压管路,减少了管路泄漏点,提升了液压系统运行安全性。同时减少了很多配管工作,节省车下空间。

本发明的系统具有其它的特性和优点,这些特性和优点从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具体实施例中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将在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具体实施例中进行详细陈述,这些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共同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附图标记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工程车散热驱动集成控制装置的第一集成阀块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工程车散热驱动集成控制装置的第二集成阀块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工程车散热驱动集成控制装置的第一集成阀块工作原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工程车散热驱动集成控制装置的连接结构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工程车散热驱动集成控制装置的液压原理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工程车散热驱动集成控制装置的电气控制原理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

8、第一阀块本体;9、第二阀块本体;11、第一电磁卸荷阀;12、第二电磁卸荷阀;13、双联散热油泵中的一个油泵;14、双联散热油泵中的另一个油泵;15、第一回油法兰;16、第二回油法兰;17、第一进油法兰;18、第二进油法兰;21、第一安全溢流阀;22、第二安全溢流阀;23、第一温度传感器;25、第二温度传感器;26、控制器;31、第一测压接头;41、第一单向阀;32、第二测压接头;42、第二单向阀;51、水散马达;52、油散马达;61、水散风扇;62、油散风扇;71、第一继电器;72第二继电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发明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发明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能够根据散热介质的温度自动控制马达开启或关闭,且安装及使用方便的工程车散热驱动集成控制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程车散热驱动集成控制装置,包括:第一集成阀块,第一集成阀块设置在水散马达的尾部,第一集成阀块包括第一阀块本体、第一电磁卸荷阀、第一安全溢流阀,第一单向阀及第一测压接头,第一电磁卸荷阀、第一安全溢流阀,第一单向阀及第一测压接头设置在第一阀块本体上;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发动机出水口温度;

第二集成阀块,第二集成阀块设置在油散马达的尾部,第二集成阀块包括第二阀块本体、第二电磁卸荷阀、第二安全溢流阀,第二单向阀及第二测压接头,第二电磁卸荷阀、第二安全溢流阀,第二单向阀及第二测压接头设置在第二阀块本体上;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变速箱液力传动油温度;

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连接,以控制第一电磁卸荷阀关闭或打开,使得水散马达启停工作及第二电磁卸荷阀关闭或打开,使得油散马达启停工作。

具体的,由水散马达和油散马达分别直接驱动两个风扇,水散热和油散热两套回路完全相同。以水散热回路为例,第一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发动机上,采集发动机出水口的温度,发动机出水口温度信号传输至控制器上。第一集成阀块包括第一阀块本体、第一电磁卸荷阀、第一安全溢流阀,第一单向阀及第一测压接头;第一电磁卸荷阀为常闭位,即在常态下为闭合状态,从油泵流出的油流入水散马达,使得水散马达处于运转工作状态,驱动风扇转动。当发动机出水口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时,控制器输出控制信号至第一继电器,使得第一继电器的触点闭合,与第一继电器的触点连接的第一电磁卸荷阀的线圈通电,第一电磁卸荷阀打开,从油泵流出的油经过第一电磁卸荷阀直接流回至液压油箱,水散马达没有油进入进而停止工作;当发动机出水口温度高于或等于预设温度时,控制器不输出控制信号至第一继电器,第一电磁卸荷阀的线圈不得电,第一电磁卸荷阀处于闭合状态,从油泵流出的油经过管路流入水散马达,水散马达工作。

以油散热回路为例,第二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液力传动箱上,采集变速箱内液力传动油的温度,即油散温度,变速箱液力传动油温度信号传输至控制器上。第二集成阀块包括第二阀块本体、第二电磁卸荷阀、第二安全溢流阀,第二单向阀及第二测压接头;第二电磁卸荷阀为常闭位,即在常态下为闭合状态,从油泵流出的油流入油散马达,使得油散马达处于运转工作状态,驱动风扇转动。当变速箱液力传动油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时,控制器输出控制信号至第二继电器,使得第二继电器的触点闭合,与第二继电器的触点连接的第二电磁卸荷阀的线圈得电,第二电磁卸荷阀打开,从油泵流出的油经过第二电磁卸荷阀直接流回至液压油箱,油散马达没有油进入进而停止工作;当变速箱液力传动油温度高于或等于预设温度时,控制器不输出控制信号至第二继电器,第二电磁卸荷阀的线圈不得电,第二电磁卸荷阀处于闭合状态,从油泵流出的油经过管路流入油散马达,油散马达工作。

根据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工程车散热驱动集成控制装置通过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及安装在马达尾部的马达驱动控制集成阀块,实现根据散热介质的温度自动控制马达开启或停止工作,使其合理驱动散热装置,提高了散热器工作的合理性及可靠性,简化了人员操作流程。在马达尾部安装马达驱动控制集成阀块,大大简化了散热驱动液压管路,减少了管路泄漏点,减少了很多配管工作,节省车下安装空间,提升了液压系统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

作为优选方案,第一电磁卸荷阀、第一安全溢流阀和第一单向阀均通过插装阀形式设置在第一阀块本体上;第二电磁卸荷阀、第二安全溢流阀和第二单向阀均通过插装阀形式设置在第二阀块本体上。

具体的,各阀均采用插装阀形式设置在阀块本体上,有效减少了安装空间。

作为优选方案,水散马达的进油口通过第一进油法兰与双联散热油泵中的一个油泵连接,出油口通过第一回油法兰与散热器液压油进口连接;油散马达的进油口通过第二进油法兰与双联散热油泵中的另一个油泵连接,出油口通过第二回油法兰与散热器液压油进口连接。

具体的,水散马达的进油口与双联散热油泵中的一个油泵,油散马达的进油口与另一个油泵连接,两个马达的出油口均与散热器液压油进口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第一电磁卸荷阀设有P口、T口和线圈,第一电磁卸荷阀的P口通过第一阀块本体上的内部油道与第一进油法兰相通,第一电磁卸荷阀的T口通过第一阀块本体上的内部油道与第一回油法兰相通,第一电磁卸荷阀的线圈与第一继电器连接,第一继电器与控制器连接;第二电磁卸荷阀设有P口、T口和线圈,第二电磁卸荷阀的P口通过第二阀块本体上的内部油道与第二进油法兰相通,第二电磁卸荷阀的T口通过第二阀块本体上的内部油道与第二回油法兰相通,第二电磁卸荷阀的线圈与第二继电器连接,第二继电器与控制器连接。

具体的,第一电磁卸荷阀的P口和T口分别通过第一阀块本体上的内部油道与第一进油法兰和第一回油法兰连接,当发动机出水口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时,控制器输出控制信号至第一继电器,使得第一继电器的触点闭合,与第一继电器的触点连接的第一电磁卸荷阀的线圈得电,第一电磁卸荷阀打开,第一电磁卸荷阀的P口与T口相通,从油泵流出的油经过第一进油法兰直接流入第一电磁卸荷阀的P口,再经由T口和第一阀块本体上的内部油道流至第一回油法兰,之后直接流回至液压油箱;当发动机出水口温度高于或等于预设温度时,控制器不输出控制信号至第一继电器上,第一电磁卸荷阀处于闭合状态,从油泵流出的油经过第一进油法兰直接流入水散马达,水散马达工作。

具体的,第二电磁卸荷阀的P口和T口分别通过第二阀块本体上的内部油道与第二进油法兰和第二回油法兰连接,当变速箱液力传动油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时,控制器输出控制信号至第二继电器,使得第二继电器的触点闭合,与第二继电器的触点连接的第二电磁卸荷阀的线圈得电,第二电磁卸荷阀打开,第二电磁卸荷阀的P口与T口相通,从油泵流出的油经过第二进油法兰直接流入第二电磁卸荷阀的P口,再经由T口和第二阀块本体上的内部油道至第一回油法兰,之后直接流回至液压油箱;当变速箱液力传动油温度高于或等于预设温度时,控制器不输出控制信号至第二继电器,第二电磁卸荷阀处于闭合状态,从油泵流出的油经过第二进油法兰直接流入油散马达,油散马达工作。

作为优选方案,控制器接收发动机出水口温度,并基于发动机出水口温度,控制第一电磁卸荷阀关闭或打开;以及控制器接收变速箱液力传动油温度,并基于变速箱液力传动油温度,控制第二电磁卸荷阀关闭或打开。

作为优选方案,当发动机出水口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器输出第一控制信号至第一继电器,控制第一电磁卸荷阀打开,水散马达停止工作;当变速箱液力传动油温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器输出第二控制信号至第二继电器,控制第二电磁卸荷阀打开,油散马达停止工作。

具体的,第一电磁卸荷阀常态下为闭合状态,从油泵流出的油通过第一进油法兰流入水散马达,使得水散马达处于运转工作状态,驱动风扇转动。当发动机出水口温度低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器输出第一控制信号至第一继电器,第一继电器的触点闭合,与第一继电器的触点连接的第一电磁卸荷阀的线圈得电,第一电磁卸荷阀的P口与T口相通,从油泵流出的油由第一进油法兰流入第一电磁卸荷阀,经由第一电磁卸荷阀后由第一回油法兰直接流回至液压油箱,水散马达没有油进入进而停止工作。

第二电磁卸荷阀常态下为闭合状态,从油泵流出的油通过第二进油法兰流入油散马达,使得油散马达处于运转工作状态,驱动风扇转动。当变速箱液力传动油温度低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器输出第二控制信号至第二继电器,第二继电器的触点闭合,与第二继电器的触点连接的第二电磁卸荷阀的线圈得电,第二电磁卸荷阀的P口与T口相通,从油泵流出的油由第二进油法兰流入第二电磁卸荷阀,经由第二电磁卸荷阀后由第二回油法兰直接流回至液压油箱,油散马达没有油进入进而停止工作。

作为优选方案,第一安全溢流阀设有P口和T口,第一安全溢流阀的P口通过第一阀块本体上的内部油道与第一进油法兰相通,第一安全溢流阀的T口通过第一阀块本体上的内部油道与第一回油法兰相通;第二安全溢流阀设有P口和T口,第二安全溢流阀的P口通过第二阀块本体上的内部油道与第二进油法兰相通,第二安全溢流阀的T口通过第二阀块本体上的内部油道与第二回油法兰相通。

具体的,设定第一安全溢流阀的第一预设压力,当双联散热油泵中的一个油泵的压力大于第一预设压力时,第一安全溢流阀打开,第一安全溢流阀的P口和T口相通,由第一进油法兰流出的部分油通过第一安全溢流阀的P口和T口,再经由第一回油法兰流回至液压油箱;

设定第二安全溢流阀的第二预设压力,当双联散热油泵中的另一个油泵的压力大于第二预设压力时,第二安全溢流阀打开,第二安全溢流阀的P口和T口相通,由第二进油法兰流出的部分油通过第二安全溢流阀的P口和T口,再经由第二回油法兰流回至液压油箱。

在一个示例中,电磁卸荷阀、安全溢流阀由插装式电液比例溢流阀代替,电液比例溢流阀,可以按输入的电流大小比例控制溢流阀的开启压力。工作原理为在发动机冷却水、传动油管路中设置温度传感器,将温度传感器测量的不同温度转换为大小不同的电流信号,该电流信号通过放大电路后控制电液比例插装溢流阀的溢流压力,实现根据散热介质的实际温度,由散热马达驱动风扇,提供恰当的散热量。该方案保留了采用集成阀块的优点,可以更精准的提供散热量,达到散热介质工作的适宜温度。

作为优选方案,第一测压接头设于第一阀块本体上,第一测压接头通过第一阀块本体上的内部油道与第一进油法兰相通,用于测量双联散热油泵中的一个油泵的压力;第二测压接头设于第二阀块本体上,第二测压接头通过第二阀块本体上的内部油道与第二进油法兰相通,用于测量双联散热油泵中的另一个油泵的压力。

作为优选方案,当双联散热油泵中的一个油泵的压力大于第一预设压力时,第一安全溢流阀打开;当双联散热油泵中的另一个油泵的压力大于第二预设压力时,第二安全溢流阀打开。

具体的,通过第一测压接头测量双联散热油泵中的一个油泵的压力,当双联散热油泵中的一个油泵的压力大于第一预设压力时,第一安全溢流阀打开;通过第二测压接头测量双联散热油泵中的另一个油泵的压力,当双联散热油泵中的另一个油泵的压力大于第二预设压力时,第二安全溢流阀打开。

作为优选方案,第一单向阀插装于第一阀块本体上,第一单向阀的出口通过第一阀块本体上的内部油道与第一进油法兰相通,进口通过第一阀块本体上的内部油道与第一回油法兰相通;第二单向阀插装于第二阀块本体上,第二单向阀的出口通过第二阀块本体上的内部油道与第二进油法兰相通,进口通过第二阀块本体上的内部油道与第二回油法兰相通。

具体的,由于停机后风扇惯性带动水散马达继续旋转,在第一阀块本体上插装有第一单向阀,可防止水散马达吸空,在第二阀块本体上插装有第二单向阀,可防止油散马达吸空。

在一个示例中,只采用第一集成阀块和第二集成阀块,不配置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电磁卸荷阀直接由设置在司机室操控台上的手动开关控制,电磁卸荷阀的开、关位有指示灯指示。在该示例中保留了采用集成阀块的优点,但散热装置是否工作,需要作业人员根据环境温度及使用工况人为判断。

实施例一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工程车散热驱动集成控制装置的第一集成阀块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工程车散热驱动集成控制装置的第二集成阀块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工程车散热驱动集成控制装置的第一集成阀块工作原理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工程车散热驱动集成控制装置的连接结构图。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工程车散热驱动集成控制装置的液压原理图。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工程车散热驱动集成控制装置的电气控制原理框图。

结合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该工程车散热驱动集成控制装置,包括:第一集成阀块,第一集成阀块设置在水散马达51的尾部,第一集成阀块包括第一阀块本体8、第一电磁卸荷阀11、第一安全溢流阀21,第一单向阀41及第一测压接头31,第一电磁卸荷阀11、第一安全溢流阀21,第一单向阀41及第一测压接头31设置在第一阀块本体8上;第一温度传感器23,第一温度传感器23用于检测发动机出水口温度;

第二集成阀块,第二集成阀块设置在油散马达52的尾部,第二集成阀块包括第二阀块本体9、第二电磁卸荷阀12、第二安全溢流阀22,第二单向阀42及第二测压接头32,第二电磁卸荷阀12、第二安全溢流阀22,第二单向阀42及第二测压接头32设置在第二阀块本体9上;第二温度传感器25,第二温度传感器25用于检测变速箱液力传动油温度;

控制器26,控制器26分别与第一温度传感器23和第二温度传感器25连接,以控制第一电磁卸荷阀11关闭或打开,使得水散马达51启停工作及第二电磁卸荷阀12关闭或打开,使得油散马达52启停工作。

其中,第一电磁卸荷阀11、第一安全溢流阀21和第一单向阀41均通过插装阀形式设置在第一阀块本体8上;第二电磁卸荷阀12、第二安全溢流阀22和第二单向阀42均通过插装阀形式设置在第二阀块本体9上。

其中,水散马达51的进油口通过第一进油法兰17与双联散热油泵中的一个油泵13连接,出油口通过第一回油法兰15与散热器液压油进口连接;油散马达52的进油口通过第二进油法兰18与双联散热油泵中的另一个油泵14连接,出油口通过第二回油法兰16与散热器液压油进口连接。

其中,第一电磁卸荷阀11设有P口、T口和线圈,第一电磁卸荷阀11的P口通过第一阀块本体8上的内部油道与第一进油法兰17相通,第一电磁卸荷阀11的T口通过第一阀块本体8上的内部油道与第一回油法兰15相通,第一电磁卸荷阀11的线圈与第一继电器71连接,第一继电器71与控制器26连接;第二电磁卸荷阀12设有P口、T口和线圈,第二电磁卸荷阀12的P口通过第二阀块本体9上的内部油道与第二进油法兰18相通,第二电磁卸荷阀12的T口通过第二阀块本体9上的内部油道与第二回油法兰16相通,第二电磁卸荷阀12的线圈与第二继电器72连接,第二继电器72与控制器26连接。

其中,控制器26接收发动机出水口温度,并基于发动机出水口温度,控制第一电磁卸荷阀11关闭或打开;控制器26接收变速箱液力传动油温度,并基于变速箱液力传动油温度,控制第二电磁卸荷阀12关闭或打开。

其中,当发动机出水口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器26输出第一控制信号至第一继电器71,控制第一电磁卸荷阀11打开,水散马达51停止工作;当变速箱液力传动油温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器26输出第二控制信号至第二继电器72,控制第二电磁卸荷阀12打开,油散马达52停止工作。

其中,第一安全溢流阀21设有P口和T口,第一安全溢流阀21的P口通过第一阀块本体8上的内部油道与第一进油法兰17相通,第一安全溢流阀21的T口通过第一阀块本体8上的内部油道与第一回油法兰15相通;第二安全溢流阀22设有P口和T口,第二安全溢流阀22的P口通过第二阀块本体9上的内部油道与第二进油法兰18相通,第二安全溢流阀22的T口通过第二阀块本体9上的内部油道与第二回油法兰16相通。

其中,第一测压接头31设于第一阀块本体8上,第一测压接头31通过第一阀块本体8上的内部油道与第一进油法兰17相通,用于测量双联散热油泵中的一个油泵13的压力;第二测压接头32设于第二阀块本体9上,第二测压接头32通过第二阀块本体9上的内部油道与第二进油法兰18相通,用于测量双联散热油泵中的另一个油泵14的压力。

其中,当双联散热油泵中的一个油泵13的压力大于第一预设压力时,第一安全溢流阀21打开;当双联散热油泵中的另一个油泵14的压力大于第二预设压力时,第二安全溢流阀22打开。

其中,第一单向阀41插装于第一阀块本体8上,第一单向阀41的出口通过第一阀块本体8上的内部油道与第一进油法兰17相通,进口通过第一阀块本体8上的内部油道与第一回油法兰15相通;第二单向阀42插装于第二阀块本体9上,第二单向阀42的出口通过第二阀块本体9上的内部油道与第二进油法兰18相通,进口通过第二阀块本体9上的内部油道与第二回油法兰16相通。

其中,水散马达51连接水散风扇61,油散马达52连接油散风扇62。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

相关技术
  • 一种工程车散热驱动集成控制装置
  • 工程车辆的一种液压驱动控制装置
技术分类

06120112281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