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混凝土外加剂的生产系统及其生产工艺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50:46


一种混凝土外加剂的生产系统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外加剂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混凝土外加剂的生产系统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混凝土外加剂简称外加剂,是指在拌制混凝土拌合前或拌合过程中掺入用以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物质。混凝土外加剂的掺量一般不大于水泥质量的5%。

喷射混凝土是借助喷射机械,利用压缩空气或其他动力,将一定配合比的水泥、沙子、十字及外加剂等搅拌合料,通过喷管喷射到受喷面上,在很短的数分钟之内凝结硬化而成型的混凝土补强加固材料,在现在的工程施工中,喷射混凝土被广泛地使用,为使混凝土快速凝结硬化,喷射混凝土中必须添加速凝剂或符合添加剂,因此喷射混凝土外加剂是一个重要的添加剂;现有的用于喷射混凝土外加剂的生产系统生产出的混凝土外加剂质量不佳,无法保证各物料的充分混合,产品质量堪忧,且生产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外加剂的生产系统及其生产工艺,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混凝土外加剂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储料罐、第二储料罐、第三储料罐、第一混料机和第二混料机,所述第一储料罐和第三储料罐内分别储存有膨润土和聚丙烯酸,所述第二储料罐中储存有速凝剂;所述第一储料罐的输出端与第一混料机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第三储料罐的输出端与第一混料机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第一混料机的输出端与第二混料机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第二储料罐的输出端与第二混料机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第一储料罐、第二储料罐、第三储料罐、第一混料机和第二混料机的输出端上均安装有阀门;还包括中转料槽、包装机以及用于集中控制装置,所述第二混料机的输出端与中转料槽的输入端连通,所述中转料槽的输出端与包装机的输入端连通,所述阀门为电磁阀,所述集中控制装置与第一储料罐、第二储料罐、第三储料罐、第一混料机以及第二混料机的阀门连接;所述第一混料机内设置有可将物料进行挤压、上下翻滚搅拌混合的第一搅拌组件,所述第二混料机内设置有可将物料进行揉搓搅拌的第二搅拌组件。

优选为:所述第一搅拌组件包括搅拌件,所述搅拌件位于第一混料机内部上端,所述第一混料机外壁上设置有可控制搅拌件旋转的第一电机,所述搅拌件包括设置在第一混料机内且呈圆柱状的的壳体以及设于壳体内呈长方形状的转筒,所述壳体竖直设置在第一混料机内,所述转筒受第一电机控制转动,所述转筒的一端和壳体上设置有对应的第一进料口,所述转筒的第一进料口上安装有可启闭的进料盖,所述进料盖与转筒密封设置,所述转筒与壳体之间设置有挤压单元,所述挤压单元为两个且分别位于转筒的相对两侧,所述挤压单元包括挤压动力机构和挤压网,所述挤压网设置成长方形,所述挤压网竖直设置于转筒内部,且两块挤压板相对设置,所述挤压动力机构通过缓冲机构与挤压网连接,所述挤压动力机构同步带动两个挤压单元内的挤压网在转筒内移动。

优选为:所述挤压动力机构包括固定在壳体上的挤压电机、固定在挤压电机输出端上且受挤压电机控制转动的偏转板、铰接在偏转板上下两端的两根牵引杆以及两块分别位于两侧挤压单元相背一端的压块,两根牵引杆分别位于偏转板左右两侧,所述牵引杆远离偏转板的一端与压块铰接,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弹簧和压杆,所述压杆的一端与压块固定连接、其另一端穿入转筒与挤压网连接,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压杆上,且其两端分别与压块和转筒固定连接。

优选为:所述第一搅拌件上还设置有用于将第三储料罐内的聚丙烯酸向转筒进料的进料机构,所述进料机构用于将聚丙烯酸喷射到两个挤压网上,两个挤压网上还设置有凸起以及与凸起相匹配且可承载部分聚丙烯酸的凹槽,一个挤压网上的凹槽与相对的另一个挤压网上的凸起相对应,所述进料机构包括可拆卸连接在进料盖上的进料管以及安装在进料盖下端且可将聚丙烯酸向两侧喷射到挤压网上的喷头,所述进料盖内开设有进料腔,所述喷头与进料腔连通,所述进料盖上端安装有与进料腔连通的连接管,所述进料管安装在第三储料罐的输出端上,所述连接管与进料管螺纹连接;所述喷头包括外筒、设于外筒内与进料腔连通的进液管、绕进液管周向均匀设置的软管、设于软管上的喷射头以及用于控制喷射头上下移动的控制组件,所述软管与进液管连通,各喷射头的输出端均穿出所述外筒,所述控制组件包括设于外筒内底部的变距电机、设于变距电机输出端上的螺杆、设于螺杆上与螺杆螺纹连接的螺母以及铰接固定在螺母上的连杆,所述连杆远离螺母的一端与喷射头铰接。

优选为:所述第二搅拌组件包括第一搅拌筒和第二搅拌筒,所述第一搅拌筒位于第二搅拌筒下端,且所述第一搅拌筒和第二搅拌筒内部均设置有揉搓块,所述第一搅拌筒上端开口,所述第二搅拌筒下端开口,所述第二搅拌筒上端还设置有第二进料口,所述第一搅拌筒与第二搅拌筒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混料机上设置有控制所述第一搅拌筒和第二搅拌筒转动的传动机构,所述第一搅拌筒和第二搅拌筒通过传动机构的驱动以相反的方向旋转或者以相同的方向旋转但各自的速度不同。

优选为:所述第一混料机内部下端还设置有第三搅拌组件,所述第二混料机底部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三搅拌组件转动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三搅拌组件包括用于左右旋转搅拌物料的第一搅拌单元和用于搅拌物料上下流动的第二搅拌单元,所述第二搅拌单元安装在第一搅拌单元上端,所述第一搅拌单元包括第一搅拌盘,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穿过第一混料机与第一搅拌盘底部中心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搅拌盘上端中心处设置有支撑座,所述第二搅拌单元设置在支撑座上,所述第一搅拌盘上设置有若干搅拌刀叶,所述搅拌刀叶绕所述支撑座周向均匀设置。

优选为: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转动机构,所述第二搅拌单元通过转动机构与第一搅拌单元相对旋转,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倾斜设置在支撑座上的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插入支撑座内至支撑座内底部,该转轴的另一端向上穿过第二搅拌单元,所述转轴与第二搅拌单元的接触面上设置有滚珠轴承,所述转轴向上穿出第二搅拌单元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该转轴上端螺纹连接有限制第二搅拌单元向上脱出转轴的螺帽;所述第二搅拌单元为直径比第一搅拌盘小的第二搅拌盘。

优选为:所述第一混料机内还设置有热循环机构,所述热循环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混料机上端且可启闭第一混料机输入端的密封盖、设于第一混料机内底部的加热板以及设于加热板底部的风机,所述密封盖与第一混料机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密封盖内部设置有第一循环通道,该密封盖上开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连通第一混料机内腔与第一循环通道,所述第一混料机的侧壁内部设置有第二循环通道,所述第二循环通道与第一循环通道连通,该第二循环通道与风机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第一混料机外壁上设置有抽气机构,所述抽气机构包括固定在第一混料机外侧壁上的抽气泵以及安装在抽取泵输入端上的抽气管,所述抽气管的一端穿入第一混料机侧壁与第二循环通道连通。

优选为:所述第二循环通道内设置有切换件,所述切换件位于风机下端,且所述第一混料机底部设置有用于控制切换件旋转的第三电机,所述切换件分隔所述第二循环通道,所述切换件包括呈环状设置的分隔块以及连接在分隔块外壁上的分隔板,所述风机位于分隔块的正上端,所述分隔块的一侧设置有开口,所述分隔板为两块且对称设置在所述分隔块外壁上。

一种混凝土外加剂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初步混合:将第一储料罐内的膨润土按规定的比例加入到第一混料机内的转筒中,关闭进料盖,将进料管与连接管连接,第三储料罐内的聚丙烯酸通过进料管进入到进料腔由喷头喷射至转筒内的挤压网上,部分聚丙烯酸粘连吸附在挤压网上的凹槽内,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带动转筒转动,使膨润土与聚丙烯酸在转筒内上下翻转搅动,在翻转的同时挤压电机带动挤压网对转筒内的膨润土与聚丙烯酸进行挤压分散,将挤压网上的聚丙烯酸与膨润土充分挤压接触,膨润土与聚丙烯酸经过上下的混合翻滚以及挤压分散后初步混合,启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带动第一搅拌盘和第二搅拌盘转动,将混合后的膨润土与聚丙烯酸在第一混料机底部进行左右搅拌上下搅拌,促进膨润土与聚丙烯酸充分混合;

S2:保温定性:通过风机带动第一混料机内的气体循环,配合加热板对气体进行加热控温,保持第一混料机中的温度为100~110℃,并将混合后的膨润土与聚丙烯酸的混合物在第一混料机内保温15-25分钟,然后将膨润土与聚丙烯酸搅拌后的混合物转放到第二混料机中,控制第二混料机中的温度设置为不大于60℃,继续保温15-25分钟;

S3:速凝搅拌:按规定的比例将第二储料罐中的速凝剂加入第二混料机中,启动第四电机和第五电机,驱动第一搅拌筒和第二搅拌筒以相反的方向旋转或者以相同的方向旋转但各自的速度不同,通过第一搅拌筒和第二搅拌筒内的揉搓块对速凝剂以及膨润土与聚丙烯酸的混合物进行反复揉搓搅拌,利用多种揉搓方式将膨润土与聚丙烯酸的混合物与速凝剂充分混合,持续搅拌混合5-15分钟,使速凝剂与混合物充分混合;

S4:包装储存:充分混合后的物料即为混凝土外加剂成品,将成品混凝土外加剂放入中转料槽,并通过包装机进行包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将膨润土、聚丙烯酸和速凝剂的分步混合,不同温度进行保温,因此使喷射混凝土外加剂性能的稳定性更好;设置了中转料槽、包装机和集中控制装置,使生产流程更合理,自动化程度更高,提高了生产的产量。

(2)通过第一搅拌组件和第二搅拌组件的设置,第一搅拌机构对物料的翻滚挤压、第二搅拌机构对物料的揉搓混合,同时配合第三搅拌组件带动物料在第一混料机底部的充分运动(包含左右旋转以及上下翻转),提高物料的混合分散效率,大幅度提高混合的均匀度,保证搅拌效果,提高混凝土外加剂的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3)通过热循环机构的设置,通过加热气体的方式来对第一混料机内部进行控温以及保温,保温效果好,提高生产的稳定性,保证了混凝土外加剂的质量,同时降低热能消耗,减少能源的浪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混料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搅拌组件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挤压动力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进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喷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挤压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二搅拌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三搅拌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热循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切换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示例为:1第一储料罐,2第二储料罐,3第三储料罐,4第一混料机,5第二混料机,6第一搅拌组件,7第二搅拌组件,8第三搅拌组件,9热循环机构,10中转料槽,11包装机,12集中控制装置;

31进料管,32连接管,33进料腔,34喷头,341外筒,342进液管,343软管,344喷射头,345变距电机,346螺杆,347螺母,348连杆;

61第一电机,62壳体,63转筒,631第一进料口,632进料盖,64挤压网,641凸起,642凹槽,65挤压动力机构,651挤压电机,652偏转板,653牵引杆,654压块,66缓冲机构,661弹簧,662压杆;

71第一搅拌筒,72第二搅拌筒,73揉搓块,74第二进料口,75a第四电机,76a第一皮带轮,77a第一皮带,78a第四皮带轮,79a第二转轴,75b第五电机,76b第二皮带轮,77b第二皮带,78b第三皮带轮,79b第一转轴,70连接支架;

81第二电机,82第一搅拌盘,83支撑座,84搅拌刀叶,85转轴,86滚珠轴承,87螺帽,88第二搅拌盘;

91密封盖,92加热板,93风机,94第一循环通道,95第二循环通道,96气泵,97抽气管,98第三电机,99切换件,991分隔块,992分隔板,993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外加剂的生产系统,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包括第一储料罐1、第二储料罐2、第三储料罐3、第一混料机4和第二混料机5,所述第一储料罐1和第三储料罐3内分别储存有膨润土和聚丙烯酸,所述第二储料罐2中储存有速凝剂;所述第一储料罐1的输出端与第一混料机4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第三储料罐3的输出端与第一混料机4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第一混料机4的输出端与第二混料机5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第二储料罐2的输出端与第二混料机5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第一储料罐1、第二储料罐2、第三储料罐3、第一混料机4和第二混料机5的输出端上均安装有阀门;还包括中转料槽10、包装机11以及用于集中控制装置12,所述第二混料机5的输出端与中转料槽10的输入端连通,所述中转料槽10的输出端与包装机11的输入端连通,所述阀门为电磁阀,所述集中控制装置12与第一储料罐1、第二储料罐2、第三储料罐3、第一混料机4以及第二混料机5的阀门连接;所述第一混料机4内设置有可将物料进行挤压、上下翻滚搅拌混合的第一搅拌组件6,所述第二混料机5内设置有可将物料进行揉搓搅拌的第二搅拌组件7。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膨润土、聚丙烯酸和速凝剂的分步混合,不同温度进行保温,因此使喷射混凝土外加剂性能的稳定性更好;设置了中转料槽、包装机和集中控制装置,使生产流程更合理,自动化程度更高,提高了生产的产量。

如图2~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搅拌组件6包括搅拌件,所述搅拌件位于第一混料机4内部上端,所述第一混料机4外壁上设置有可控制搅拌件旋转的第一电机61,所述搅拌件包括设置在第一混料机4内且呈圆柱状的的壳体62以及设于壳体62内呈长方形状的转筒63,所述壳体62竖直设置在第一混料机4内,所述壳体62和转筒63均受第一电机61控制同步转动,所述转筒63的一端和壳体62上设置有对应的第一进料口631,所述转筒63的第一进料口631上安装有可启闭的进料盖632,所述进料盖632与转筒63密封设置,所述转筒63与壳体62之间设置有挤压单元,所述挤压单元为两个且分别位于转筒63的相对两侧,所述挤压单元包括挤压动力机构65和挤压网64,所述挤压网64设置成长方形,所述挤压网64竖直设置于转筒63内部,且两块挤压板相对设置,所述挤压动力机构65通过缓冲机构66与挤压网64连接,所述挤压动力机构65同步带动两个挤压单元内的挤压网64在转筒63内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挤压动力机构65包括固定在壳体62上的挤压电机651、固定在挤压电机651输出端上且受挤压电机651控制转动的偏转板652、铰接在偏转板652上下两端的两根牵引杆653以及两块分别位于两侧挤压单元相背一端的压块654,两根牵引杆653分别位于偏转板652左右两侧,所述牵引杆653远离偏转板652的一端与压块654铰接,所述缓冲机构66包括弹簧661和压杆662,所述压杆662的一端与压块654固定连接、其另一端穿入转筒63与挤压网64连接,所述弹簧661套设在所述压杆上,且其两端分别与压块654和转筒63固定连接;通过弹簧提供挤压时的缓冲,并保持一定的回弹力。

如图5到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搅拌件上还设置有用于将第三储料罐内的聚丙烯酸向转筒进料的进料机构,所述进料机构用于将聚丙烯酸喷射到两个挤压网64上,两个挤压网64上还设置有凸起641以及与凸起相匹配且可承载部分聚丙烯酸的凹槽642,一个挤压网上的凹槽642与相对的另一个挤压网上的凸起641相对应,所述进料机构包括可拆卸连接在进料盖上的进料管31以及安装在进料盖下端且可将聚丙烯酸向两侧喷射到挤压网上的喷头34,所述进料盖内开设有进料腔33,所述喷头34与进料腔33连通,所述进料盖上端安装有与进料腔33连通的连接管32,所述进料管31安装在第三储料罐的输出端上,所述连接管32与进料管31螺纹连接;所述喷头34包括外筒341、设于外筒341内与进料腔33连通的进液管342、绕进液管342周向均匀设置的软管343、设于软管343上的喷射头344以及用于控制喷射头上下移动的控制组件,所述软管与进液管342连通,各喷射头的输出端均穿出所述外筒341,所述控制组件包括设于外筒341内底部的变距电机345、设于变距电机345输出端上的螺杆346、设于螺杆上与螺杆346螺纹连接的螺母347以及铰接固定在螺母上的连杆348,所述连杆348远离螺母的一端与喷射头344铰接,在本实施例中,喷射头大多朝向两侧的挤压网。

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搅拌组件7包括第一搅拌筒71和第二搅拌筒72,所述第一搅拌筒71位于第二搅拌筒72下端,且所述第一搅拌筒71和第二搅拌筒72内部均设置有揉搓块73,所述第一搅拌筒71上端开口,所述第二搅拌筒72下端开口,所述第二搅拌筒72上端还设置有第二进料口74,所述第一搅拌筒71与第二搅拌筒72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混料机5上设置有控制所述第一搅拌筒71和第二搅拌筒72转动的传动机构,所述第一搅拌筒71和第二搅拌筒72通过传动机构的驱动以相反的方向旋转或者以相同的方向旋转但各自的速度不同。

其中,控制第一搅拌筒71的传动机构包括第四电机75a、第一皮带轮76a、第一皮带77a、第四皮带轮78a和第二转轴79a,第四电机75a驱动第四皮带轮78a旋转,第四皮带轮78a通过第一皮带77a与第一皮带轮76a连接,第一皮带轮76a与第二转轴79a的一端部连接,第二转轴79a的另一端部与第一搅拌筒71的筒底连接,第四电机75a工作时,可以使得第一搅拌筒71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控制第二搅拌筒72的传动机构包括第五电机75b、第二皮带轮76b、第二皮带77b、第三皮带轮78b以及第一转轴79b,第五电机75b驱动第三皮带轮78b旋转,第三皮带轮78b通过第二皮带77b与第二皮带轮76b连接,第二皮带轮76b与第一转轴79b的一端部连接,第一转轴79b的另一端部通过连接支架70与第二搅拌筒72的筒壁连接,第五电机75b工作时,可以使得第二搅拌筒72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第一转轴79b向设有通孔,第二转轴79a穿过第一转轴79b并且两者之间通过轴承进行支撑,第一转轴79b外壁也通过轴承进行支撑。

在生产时,首先将第一储料罐和第三储料罐内的膨润土和聚丙烯酸按一定比例加入到第一混料机内,此时,打开进料盖,将物料从第一进料口加入到转筒中,然后关闭密封进料盖,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带动壳体和转筒同步转动,使物料在转筒内上下翻转搅动,在转动一段时间后反正转动以此循环,同时挤压电机启动,挤压电机带动偏转板转动,拉动两侧的牵引杆相互靠近,从而带动两侧的压块同时向转筒靠近,推动两块挤压网在转筒内靠近挤压,物料受到挤压同时从挤压网的网孔中挤出分散,挤压后控制挤压电机反转带动两块挤压网分开,然后再次反转进行挤压,对物料进行反复挤压分散。

在聚丙烯酸进料时,先将膨润土进料,然后关闭进料盖,将进料管与连接管连接,第三储料罐内的聚丙烯酸通过自身重力或动力带动进入到进料腔内,然后进入到外筒的进液管中,经过软管进入到喷射头,由喷射头将聚丙烯酸喷射到两侧的挤压网上,同时,通过启动变距电机带动螺杆转动,使螺母在螺杆上上下运动,通过连杆的传动,使喷射头上下移动倾斜,当电机转动螺母上升时通过连杆推动喷射头向上倾斜,当电机反向转动螺母下降时通过连杆推动喷射头向下倾斜,从而将聚丙烯酸均匀喷射到挤压网上,使聚丙烯酸粘连吸附在挤压网上,特别是在挤压网上的凹槽中的下端以及凸起上端聚丙烯酸堆积,从而在挤压电机控制挤压板挤压时,膨润土与粘连在挤压网上的聚丙烯酸充分接触挤压,使膨润土与聚丙烯酸大面积接触充分结合,从而提高两者的混合效果;通过第一电机带动转筒转动使物料在转筒内翻滚进行混合、同时挤压电机带动挤压网对物料进行挤压使挤压网上的聚丙烯酸与膨润土充分接触混合,进行充分混合揉搓,使膨润土与聚丙烯酸充分接触混合,挤压可使聚丙烯酸与膨润土充分接触,同时施力混合,提高两者的接触混合效果,从而配合翻滚搅拌进一步提高搅拌混合效果。

在经过第一混料机的搅拌混料以及保温处理后,将混合后的物料加入到第二混料机中,然后将速凝剂按比例加入第二混料机中,此时,物料从第二进料口进入到第一搅拌筒和第二搅拌筒内,启动第四电机和第五电机,分别带动第一搅拌筒和第二搅拌筒转动,控制第一搅拌筒和第二搅拌筒相对反向转动,使两者的转动方向不同,转动时,第一搅拌筒和第二搅拌筒内的揉搓块对物料进行反复揉搓混合,同时改变第一搅拌筒或第二搅拌筒的转动速度,并且一段时间后控制第一搅拌筒和第二搅拌筒同向转动,但控制两者的转速不同,从而对物料进行多重的反复揉搓混合,提高混合效率,提高物料的均匀性,保证制成的混凝土外加剂的性能,保证其稳定性,通过第一搅拌机构对物料的翻滚挤压以及第二搅拌机构对物料的揉搓混合,提高了生产混凝土外加剂的效率,提高了混凝土外加剂的质量。

实施例2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混料机4内部下端还设置有第三搅拌组件8,所述第二混料机5底部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三搅拌组件8转动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三搅拌组件8包括用于左右旋转搅拌物料的第一搅拌单元和用于搅拌物料上下流动的第二搅拌单元,所述第二搅拌单元安装在第一搅拌单元上端,所述第一搅拌单元包括第一搅拌盘,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穿过第一混料机4与第一搅拌盘底部中心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搅拌盘上端中心处设置有支撑座,所述第二搅拌单元设置在支撑座上,所述第一搅拌盘上设置有若干搅拌刀叶,所述搅拌刀叶绕所述支撑座周向均匀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转动机构,所述第二搅拌单元通过转动机构与第一搅拌单元相对旋转,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倾斜设置在支撑座上的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插入支撑座内至支撑座内底部,该转轴的另一端向上穿过第二搅拌单元,所述转轴与第二搅拌单元的接触面上设置有滚珠轴承,所述转轴向上穿出第二搅拌单元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该转轴上端螺纹连接有限制第二搅拌单元向上脱出转轴的螺帽;所述第二搅拌单元为直径比第一搅拌盘小的第二搅拌盘。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物料经过初步混合后,停止第一电机和挤压电机,并控制第一进料口朝下,打开进料盖,混合后的物料从转筒内排出进入到第一混料机底部,此时打开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带动第一搅拌盘转动,通过搅拌刀叶对物料进行切割搅拌,将物料进行水平方向的搅拌,并且通过搅拌刀叶对物料进行切割分散,提高物料混合分散的效果;在第一搅拌盘搅拌时,物料的重力以及冲击力冲击到第二搅拌盘上,推动第二搅拌盘,第二搅拌盘和转轴一并旋转,在受力转动时,转轴不自转,转轴位于支撑座内的一端在支撑座内绕支撑座中心转动(且该端无法脱离支撑座),工作时,转轴的位置实时变化但始终保持倾斜,同时由于物料的冲击使第二搅拌盘绕转轴转动,第二搅拌盘在自转的同时做跷跷板运动,即带动物料水平转动的同时带有上下运动;通过第三搅拌组件带动物料在第一混料机底部的充分运动(包含左右旋转以及上下翻转),提高物料的混合分散效率,大幅度提高混合的均匀度,保证搅拌效果,提高混凝土外加剂的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实施例3

如图10和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混料机4内还设置有热循环机构9,所述热循环机构9包括设置在第一混料机4上端且可启闭第一混料机4输入端的密封盖91、设于第一混料机4内底部的加热板92以及设于加热板92底部的风机93,所述密封盖91与第一混料机4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密封盖91内部设置有第一循环通道94,该密封盖91上开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连通第一混料机4内腔与第一循环通道94,所述第一混料机4的侧壁内部设置有第二循环通道95,所述第二循环通道95与第一循环通道94连通,该第二循环通道95与风机93的输入端连通,所述加热板上开设有供气体通过的孔洞。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循环通道95内设置有切换件99,所述切换件99位于风机93下端,且所述第一混料机4底部设置有用于控制切换件99旋转的第三电机98,所述切换件99分隔所述第二循环通道95,所述切换件99包括呈环状设置的分隔块991以及连接在分隔块991外壁上的分隔板992,所述风机93位于分隔块991的正上端,所述分隔块991的一侧设置有开口993,所述分隔板为两块且对称设置在所述分隔块991外壁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混料机进行混料工作时,关闭密封盖,通过第三电机带动分隔件的开口朝向左侧,此时第二循环通道的左侧部分与风机连通,启动风机将第二循环通道内的气体抽出,使第二循环通道内左侧部分为真空状态,继续控制第三电机带动分隔件转动,将分隔件的开口转动至朝向右侧,此时,第二循环通道的左侧封闭、其右侧与风机连通,风机带动第二循环通道右侧的气体进入到第一混料机内部由加热板进行加热后输送至第一混料机内腔,同时气体上升经过通气孔进入到第一选好通道内,在风机的带动下再次进入第二循环通道形成气体热循环;通过加热气体的方式来对第一混料机内部进行控温以及保温,保温效果好,提高生产的稳定性,保证了混凝土外加剂的质量,同时降低热能消耗,减少能源的浪费。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混料机4外壁上设置有抽气机构,所述抽气机构包括固定在第一混料机4外侧壁上的抽气泵96以及安装在抽取泵输入端上的抽气管97,所述抽气管97的一端穿入第一混料机4侧壁与第二循环通道95连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混料机内气压不稳定时,可通过气泵对第二循环通道的气体进行抽取,实现控压的目的,同时也可通过气泵抽取真空状态,保证物料搅拌工作的稳定。

实施例4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外加剂的生产工艺,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包括如下步骤:

S1:初步混合:将第一储料罐内的膨润土按规定的比例加入到第一混料机内的转筒中,关闭进料盖,将进料管与连接管连接,第三储料罐内的聚丙烯酸通过进料管进入到进料腔由喷头喷射至转筒内的挤压网上,部分聚丙烯酸粘连吸附在挤压网上的凹槽内,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带动转筒转动,使膨润土与聚丙烯酸在转筒内上下翻转搅动,在翻转的同时挤压电机带动挤压网对转筒内的膨润土与聚丙烯酸进行挤压分散,将挤压网上的聚丙烯酸与膨润土充分挤压接触,膨润土与聚丙烯酸经过上下的混合翻滚以及挤压分散后初步混合,启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带动第一搅拌盘和第二搅拌盘转动,将混合后的膨润土与聚丙烯酸在第一混料机底部进行左右搅拌上下搅拌,促进膨润土与聚丙烯酸充分混合;

S2:保温定性:通过风机带动第一混料机内的气体循环,配合加热板对气体进行加热控温,保持第一混料机中的温度为100~110℃,并将混合后的膨润土与聚丙烯酸的混合物在第一混料机内保温15-25分钟,然后将膨润土与聚丙烯酸搅拌后的混合物转放到第二混料机中,控制第二混料机中的温度设置为不大于60℃,继续保温15-25分钟;

S3:速凝搅拌:按规定的比例将第二储料罐中的速凝剂加入第二混料机中,启动第四电机和第五电机,驱动第一搅拌筒和第二搅拌筒以相反的方向旋转或者以相同的方向旋转但各自的速度不同,通过第一搅拌筒和第二搅拌筒内的揉搓块对速凝剂以及膨润土与聚丙烯酸的混合物进行反复揉搓搅拌,利用多种揉搓方式将膨润土与聚丙烯酸的混合物与速凝剂充分混合,持续搅拌混合5-15分钟,使速凝剂与混合物充分混合;

S4:包装储存:充分混合后的物料即为混凝土外加剂成品,将成品混凝土外加剂放入中转料槽,并通过包装机进行包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一种混凝土外加剂的生产系统及其生产工艺
  • 一种混凝土外加剂生产工艺
技术分类

06120113076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