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基于疏浚物模袋的生态护岸施工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4-01-17 01:21:27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态护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疏浚物模袋的生态护岸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江河、湖泊、滩涂等中,存在水底淤泥层增厚、水体自净能力降低等情况,这降低了河道的排涝泄洪能力、影响航运,同时对于两岸未经固化的护岸,水流的冲刷带走了大量的护岸泥土,两岸景观、滩涂等也遭到了破坏。在综合治理和疏浚过程中,清淤会产生大量的疏浚淤泥,疏浚淤泥中一般含有有害物质,并且具有高含水性、高压缩性、透水性差等特点,无法直接应用于工程上。因此,如何避免疏浚疏浚的二次污染、如何将疏浚淤泥资源化利用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疏浚物模袋的生态护岸施工方法。

为此,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疏浚物模袋的生态护岸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沿水流流向在岸旁底部设置中转渠;

2)将待疏浚区划分为若干个疏浚分区,依次将各个疏浚分区底部的淤泥泵送至所述中转渠中,并向其中加入添加剂;

3)在待施工护岸铺设至少一层第一密封层,在所述第一密封层上铺设一层模袋,将所述中转渠内的淤泥泵送至所述模袋中;

4)在所述一层模袋的上方铺设第二密封层,然后对所述第二密封层和第一密封层之间的模袋进行抽真空,使淤泥固化;

5)去除第二密封层,在一层模袋上方铺设另一层模袋,将所述中转渠内的淤泥泵送至所述模袋中;

6)重复步骤4)和步骤5)直至多层模袋的高度达到了所需高度。

优选的是,所述的基于疏浚物模袋的生态护岸施工方法中,步骤2)中,将待疏浚区划分为若干个疏浚分区,依次将各个疏浚分区底部的淤泥泵送至所述中转渠中包括如下步骤:

将待疏浚区划分为若干个疏浚分区,将边界的一个疏浚区命名为第1疏浚分区,其他区域依次命名为第2疏浚分区、第3疏浚分区、……、第n疏浚分区,在第1疏浚分区和第2疏浚分区之间设置挡水装置,挡水装置的下端固定到水底,所述挡水装置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侧的护岸上,

将所述第1疏浚分区内的水抽到其他疏浚分区内,首先从所述第1疏浚分区底部的淤泥泵入所述中转渠,

在第2疏浚分区和第3疏浚分区之间设置挡水装置,挡水装置的下端固定到水底,所述挡水装置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侧的护岸上,

将所述第2疏浚分区内的水输送到疏浚完毕的所述第1疏浚分区内,然后将所述第2疏浚分区底部的淤泥泵入所述中转渠,

在第3疏浚分区和第4疏浚分区之间设置挡水装置,挡水装置的下端固定到水底,所述挡水装置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侧的护岸上,

将所述第3疏浚分区内的水输送到疏浚完毕的所述第1疏浚分区和第2疏浚分区内,然后将所述第3疏浚分区底部的淤泥泵入所述中转渠,

如此循环,将待疏浚分区的水抽到疏浚完毕的疏浚分区内,然后将待疏浚分区底部的淤泥泵入所述中转渠,直至待疏浚区完全疏浚完毕。

优选的是,所述的基于疏浚物模袋的生态护岸施工方法中,所述添加剂包括固化剂、纳米活性炭和发泡剂,所述固化剂、纳米活性炭和发泡剂的质量比为以及多孔填料的重量比为2∶2∶1;

所述添加剂与淤泥的质量比为1-3:100。

优选的是,所述的基于疏浚物模袋的生态护岸施工方法中,步骤4)中,抽真空之前,首先将多个排水板插入所述模袋中,所述排水板的两端露出于所述模袋外,将所述排水板的两端均连通至一流体管路中,并将真空泵与所述流体管路连通,利用所述真空泵通过所述流体管路和所述排水板对所述模袋抽空。

优选的是,所述的基于疏浚物模袋的生态护岸施工方法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7)在达到所需高度的多层模袋的上方依次铺设营养土层和种植土层,在所述种植土层上种植植物。

优选的是,所述的基于疏浚物模袋的生态护岸施工方法中,密封层内的真空度至少达到100Kpa,抽真空1-5天,当所述淤泥固化后落淤,于该层模袋内再次进行充淤。

优选的是,所述的基于疏浚物模袋的生态护岸施工方法中,所述第一密封层和所述排水板均为可生物降解材料制成。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优势:

本发明将疏浚淤泥填充到模袋内,通过真空的方式使得疏浚淤泥中的水分能够快速排出,同时在添加剂的作用下,能够加速模袋内疏浚淤泥的固化,本发明将疏浚底泥就地固化,也避免了淤泥中污染物的迁移;将充填了固化淤泥的模袋作为护岸材料,发泡剂使得模袋内的疏浚淤泥具有良好的透气性,纳米活性炭使得疏浚淤泥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和透气性,不仅使得固化后的护岸的强度高、稳定性好,且也利于植被生长,使得护岸生态稳定,美化环境,同时,能够节省砂石等建筑材料,避免了将疏浚淤泥运输转移等的物力浪费。本发明将疏浚淤泥真空固化与生态护岸相结合,提供了一种生态绿色环保的治理体系,推动了边坡防护工程的生态化发展。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疏浚物模袋的生态护岸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沿水流流向在岸旁底部设置中转渠;作为优选,中转渠可选用气泵床或其他容器,能够用于混匀、中转即可。

2)将待疏浚区划分为若干个疏浚分区,依次将各个疏浚分区底部的淤泥泵送至所述中转渠中,并向其中加入添加剂;

3)在待施工护岸铺设至少一层第一密封层,在所述第一密封层上铺设一层模袋,将所述中转渠内的淤泥泵送至所述模袋中;模袋的铺设方向可沿水流方向或者垂直于水流方向均可。按需要铺设即可。

4)在所述一层模袋的上方铺设第二密封层,然后对所述第二密封层和第一密封层之间的模袋进行抽真空,使淤泥固化;

5)去除第二密封层,在一层模袋上方铺设另一层模袋,将所述中转渠内的淤泥泵送至所述模袋中;

6)重复步骤4)和步骤5)直至多层模袋的高度达到了所需高度。

本发明将疏浚淤泥填充到模袋内,通过真空的方式使得疏浚淤泥中的水分能够快速排出,同时在添加剂的作用下,能够加速模袋内疏浚淤泥的固化,本发明将疏浚底泥就地固化,也避免了淤泥中污染物的迁移;将充填了固化淤泥的模袋作为护岸材料,发泡剂使得模袋内的疏浚淤泥具有良好的透气性,纳米活性炭使得疏浚淤泥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和透气性,不仅使得固化后的护岸的强度高、稳定性好,且也利于植被生长,使得护岸生态稳定,美化环境,同时,能够节省砂石等建筑材料,避免了将疏浚淤泥运输转移等的物力浪费。本发明将疏浚淤泥真空固化与生态护岸相结合,提供了一种生态绿色环保的治理体系,推动了边坡防护工程的生态化发展。

在上述方案中,作为优选,步骤2)中,将待疏浚区划分为若干个疏浚分区,依次将各个疏浚分区底部的淤泥泵送至所述中转渠中包括如下步骤:

将待疏浚区划分为若干个疏浚分区,将边界的一个疏浚区命名为第1疏浚分区,其他区域依次命名为第2疏浚分区、第3疏浚分区、……、第n疏浚分区,在第1疏浚分区和第2疏浚分区之间设置挡水装置,挡水装置的下端固定到水底,所述挡水装置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侧的护岸上,作为优选,所述挡水装置可采用拦水坝。

将所述第1疏浚分区内的水抽到其他疏浚分区内,抽水时,注意从上层水逐渐向下抽水,避免引起底部淤泥流动,首先从所述第1疏浚分区底部的淤泥泵入所述中转渠,

在第2疏浚分区和第3疏浚分区之间设置挡水装置,挡水装置的下端固定到水底,所述挡水装置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侧的护岸上,

将所述第2疏浚分区内的水输送到疏浚完毕的所述第1疏浚分区内,然后将所述第2疏浚分区底部的淤泥泵入所述中转渠,

在第3疏浚分区和第4疏浚分区之间设置挡水装置,挡水装置的下端固定到水底,所述挡水装置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侧的护岸上,

将所述第3疏浚分区内的水输送到疏浚完毕的所述第1疏浚分区和第2疏浚分区内,然后将所述第3疏浚分区底部的淤泥泵入所述中转渠,

如此循环,将待疏浚分区的水抽到疏浚完毕的疏浚分区内,然后将待疏浚分区底部的淤泥泵入所述中转渠,直至待疏浚区完全疏浚完毕。

作为优选,若待疏浚区域治理1/2时,可将剩余部分未治理区域的水缓慢输送到已治理区域内,节省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

本发明将疏浚区分为若干个区域,将待疏浚分区的水冲走到其他区域,避免引起底部淤泥的流动,使得淤泥中的有害物质不会扩散、迁移,这样再除去淤泥时能够最大化地除去有害物质,保持水体的干净。

在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所述添加剂包括固化剂、纳米活性炭和发泡剂,所述固化剂、纳米活性炭和发泡剂的质量比为以及多孔填料的重量比为2∶2∶1;

所述添加剂与淤泥的质量比为1-3:100。固化剂能够使得加速淤泥的固化,发泡剂能够使得淤泥发泡,同时纳米活性炭和发泡剂一起作用,使得疏浚淤泥在固化过程中,能够发泡和构成空隙,增加固化淤泥的透水性和透气性。

在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步骤4)中,抽真空之前,首先将多个排水板插入所述模袋中,所述排水板的两端露出于所述模袋外,将所述排水板的两端均连通至一流体管路中,并将真空泵与所述流体管路连通,利用所述真空泵通过所述流体管路和所述排水板对所述模袋抽空。作为优选,排水板可沿模袋的横向设置,流体管路的各个管路分别设置在模袋之间的区域,这样,在使用后,能够将其回收用于其他层的施工中。

在本发明的其中一种实施例中,作为优选,还包括如下步骤:

7)在达到所需高度的多层模袋的上方依次铺设营养土层和种植土层,在所述种植土层上种植植物。

通过种植植被进一步促进生态和谐发展。

在本发明的其中一种实施例中,作为优选,密封层内的真空度至少达到100Kpa,抽真空1-5天,当所述淤泥固化后落淤,于该层模袋内再次进行充淤,一般需要重复充淤1-4次。通过真空负压加速疏浚淤泥固化。

在本发明的其中一种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密封层和所述排水板均为可生物降解材料制成。对环境更加友好。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现提供如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一种基于疏浚物模袋的生态护岸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沿水流流向在岸旁底部设置中转渠;中转渠可采用废弃船体,可移动。

2)将待疏浚区划分为若干个疏浚分区,依次将各个疏浚分区底部的淤泥泵送至所述中转渠中,包括如下步骤:

将待疏浚区划分为若干个疏浚分区,将边界的一个疏浚区命名为第1疏浚分区,其他区域依次命名为第2疏浚分区、第3疏浚分区、……、第n疏浚分区,在第1疏浚分区和第2疏浚分区之间设置挡水装置,挡水装置的下端固定到水底,所述挡水装置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侧的护岸上,

将所述第1疏浚分区内的水抽到其他疏浚分区内,抽水时,注意从上层水逐渐向下抽水,避免引起底部淤泥流动,首先从所述第1疏浚分区底部的淤泥泵入所述中转渠,

在第2疏浚分区和第3疏浚分区之间设置挡水装置,挡水装置的下端固定到水底,所述挡水装置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侧的护岸上,

将所述第2疏浚分区内的水输送到疏浚完毕的所述第1疏浚分区内,然后将所述第2疏浚分区底部的淤泥泵入所述中转渠,

在第3疏浚分区和第4疏浚分区之间设置挡水装置,挡水装置的下端固定到水底,所述挡水装置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侧的护岸上,

将所述第3疏浚分区内的水输送到疏浚完毕的所述第1疏浚分区和第2疏浚分区内,然后将所述第3疏浚分区底部的淤泥泵入所述中转渠,

如此循环,将待疏浚分区的水抽到疏浚完毕的疏浚分区内,然后将待疏浚分区底部的淤泥泵入所述中转渠,直至待疏浚区完全疏浚完毕。

若待疏浚区域治理1/2时,可将剩余部分未治理区域的水缓慢输送到已治理区域内。

并向中转渠中加入添加剂;所述添加剂包括固化剂、纳米活性炭和发泡剂,所述固化剂、纳米活性炭和发泡剂的质量比为以及多孔填料的重量比为2∶2∶1;所述添加剂与淤泥的质量比为2:100。

3)在待施工护岸铺设至少一层第一密封层,在所述第一密封层上铺设一层模袋,将所述中转渠内的淤泥泵送至所述模袋中;

4)在所述一层模袋的上方铺设第二密封层,然后对所述第二密封层和第一密封层之间的模袋进行抽真空,使淤泥固化;抽真空之前,首先将多个排水板插入所述模袋中,所述排水板的两端露出于所述模袋外,将所述排水板的两端均连通至一流体管路中,并将真空泵与所述流体管路连通,利用所述真空泵通过所述流体管路和所述排水板对所述模袋抽空。密封层内的真空度至少达到100Kpa,抽真空1-5天,当所述淤泥固化后落淤,于该层模袋内再次进行充淤。

5)去除第二密封层,在一层模袋上方铺设另一层模袋,将所述中转渠内的淤泥泵送至所述模袋中;

6)重复步骤4)和步骤5)直至多层模袋的高度达到了所需高度。

7)在达到所需高度的多层模袋的上方依次铺设营养土层和种植土层,在所述种植土层上种植植物。

所述第一密封层采用密封膜。所述第一密封层和所述排水板均为可生物降解材料制成。

这里说明的模块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发明的说明的。对本发明的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实施例。

相关技术
  • 基于疏浚泥就地再生生态护岸的施工方法及其生态护坡
  • 一种有孔模袋混凝土生态护岸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6155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