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船用应急登船桥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2:40


一种船用应急登船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应急登船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船用应急登船桥。

背景技术

大型船舶下水后,一方面,主甲板面比码头岸边高出20米左右,另一方面,由于潮汐作用导致船舶甲板面与岸边的落差变化超过4米。因此为了登船作业,需要配置登船桥。但现有的登船桥普遍为固定式,调整和装配不便,无法根据实际需要作为应急临时搭建和使用,且现有登船桥也不能很好的随着涨落潮时水位的升降调节高度,也不能随船体移动而进行长度调整,给应急登船或下船带来不便。

现有申请号为201921400526.3的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了一种用于海上桥梁施工的浮动式码头,供施工人员乘船往来岸边和海上施工点使用,包括设置在水中的登船平台和连接登船平台与岸边的步梯,登船平台是漂浮在水上的箱体,并通过缆索与固定在岸边的锚桩连接;所述步梯包括固定段和活动段,固定段固定支撑在岸边地面上,活动段一端与所述固定段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另一端支撑在所述登船平台上。本实用新型使登船平台能与船只一起随水位升降而不存在落差,给登船带来便利。

上述浮动式码头虽然采用可转动调整的步梯,但上述步梯只能通过固定段和活动段的转动,实现步梯高度和长度的调整,调节范围有限,且步梯在随动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横向移动,影响了步梯的稳定性,不利于提高步梯上人员应急使用时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用应急登船桥,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船用应急登船桥,包括架体,所述架体包括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所述第一箱体上端设置有接船斜梯,所述第二箱体上端设置有接地斜梯,所述第一箱体上端与接船斜梯之间设置有导向行走机构,所述接地斜梯与接船斜梯下端一侧均设置有用于组合的连接机构,所述接地斜梯下端连接机构用于连接第二箱体,所述接船斜梯下端连接机构用于连接船体,所述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上端设置有顶板,所述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下端设置有底板。

优选的,所述导向行走机构包括固定框架、安装块、行走轮、滑槽;所述接船斜梯下端固定设置有固定框架,所述接船斜梯下端在固定框架一侧固定设置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内部通过转轴活动设置行走轮,所述行走轮设置有两个且对称分布在接船斜梯下端两侧;所述第一箱体上端顶板表面固定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设置有两个,且对称分布在顶板上端,所述行走轮活动卡合设置在滑槽内部。

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块、第一卡扣、第二卡扣、弹性连接绳,所述接地斜梯与接船斜梯下端均固定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下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卡扣,所述第一卡扣表面一侧通过转轴活动设置有第二卡扣,所述连接块内部固定设置有弹性连接绳,所述弹性连接绳下端与第二卡扣之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箱体上端靠近接地斜梯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用于配合连接机构的挂杆。

优选的,所述底板与顶板之间设置有对拉斜杆。

优选的,所述顶板、接船斜梯、接地斜梯上端均设置有防护栏杆;所述防护栏杆对称分布在顶板、接船斜梯、接地斜梯上端两侧。

优选的,所述接地斜梯与接船斜梯两端均通过转轴活动设置有连接板。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外侧表面设置有防滑凹槽。

优选的,所述第二箱体一侧设置有延伸斜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在导向行走机构的作用下,可以在所连接的船只晃动时允许船只发生一定程度的前后移动,从而可以带动接船斜梯在滑槽内部前后移动一端距离;但导向行走机构只允许接船斜梯进行前后移动,而在滑槽的限位作用下,无法发生横向移动从而可以保证装置使用时的安全性;并且通过本装置的连接原理,使得接船斜梯允许和转轴之间发生一定程度的相对转动;以及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是卡合在挂杆外侧表面,不会阻止接船斜梯的转动;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装置使用时的灵活性。

2、本发明震动以及船体的晃动时无法将第一卡扣、第二卡扣与挂杆分离的,从而可以保证装置整体的连接稳定性以及安全性;而在需要拆卸分离第一卡扣与挂杆时,只需利用吊机缓慢将接地斜梯、接船斜梯吊起,给予第二卡扣充分的张开时间即可,如此装置使用不仅安装方便,并且还具有优良的安全性。

3、本发明组装时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的组装方便;通过对拉斜杆将底板与顶板安装在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外侧表面,随后可以根据需要快速将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与底板、顶板拆卸开;而后续需要再次组装也较为方便;本装置的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都是传统的集装箱;在码头可以轻易寻找;如此通过对拉斜杆可以便于随时组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船用应急登船桥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船用应急登船桥仰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船用应急登船桥中接船斜梯的整体结构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船用应急登船桥中接船斜梯与第一箱体的安装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船用应急登船桥图2中A处的放大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船用应急登船桥中连接机构的整体结构视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船用应急登船桥中第二卡扣的转动视图。

图中:1、第一箱体;2、第二箱体;3、接船斜梯;4、接地斜梯;5、顶板;6、底板;7、固定框架;8、安装块;9、行走轮;10、滑槽;11、连接块;12、第一卡扣;13、第二卡扣;14、弹性连接绳;15、挂杆;16、对拉斜杆;17、防护栏杆;18、连接板;19、防滑凹槽;20、延伸斜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船用应急登船桥,包括架体,所述架体包括第一箱体1与第二箱体2,所述第一箱体1上端设置有接船斜梯3,所述第二箱体2上端设置有接地斜梯4,所述第一箱体1上端与接船斜梯3之间设置有导向行走机构,所述接地斜梯4与接船斜梯3下端一侧均设置有用于组合的连接机构,所述接地斜梯4下端连接机构用于连接第二箱体2,所述接船斜梯3下端连接机构用于连接船体,所述第一箱体1与第二箱体2上端设置有顶板5,所述第一箱体1与第二箱体2下端设置有底板6。

所述导向行走机构包括固定框架7、安装块8、行走轮9、滑槽10;所述接船斜梯3下端固定设置有固定框架7,所述接船斜梯3下端在固定框架7一侧固定设置有安装块8,所述安装块8内部通过转轴活动设置行走轮9,所述行走轮9设置有两个且对称分布在接船斜梯3下端两侧;所述第一箱体1上端顶板5表面固定设置有滑槽10,所述滑槽10设置有两个,且对称分布在顶板5上端,所述行走轮9活动卡合设置在滑槽10内部;使用装置时接船斜梯3只需要连接船只,而导向行走机构可以在所连接的船只晃动时允许船只发生一定程度的前后移动,从而可以带动接船斜梯3在滑槽10内部前后移动一端距离;但导向行走机构只允许接船斜梯3进行前后移动,而在滑槽10的限位作用下,无法发生横向移动从而可以保证装置使用时的安全性;

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块11、第一卡扣12、第二卡扣13、弹性连接绳14,所述接地斜梯4与接船斜梯3下端均固定设置有连接块11,所述连接块11下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卡扣12,所述第一卡扣12表面一侧通过转轴活动设置有第二卡扣13,所述连接块11内部固定设置有弹性连接绳14,所述弹性连接绳14下端与第二卡扣13之间固定连接;通过连接机构可以方便将接地斜梯4与第二箱体2进行连接,方便将接船斜梯3与船体进行连接;

所述第一箱体1上端靠近接地斜梯4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用于配合连接机构的挂杆15;通过挂杆15可以方便与接地斜梯4表面的连接机构进行固定;而由于每个视图中没有画出本装置所接驳的船体,为了配合本装置使用本装置所接驳的船体表面应当也安装对应的挂杆15;由于接地斜梯4表面的连接机构与挂杆15的连接原理、限位原理和接船斜梯3与船体表面挂杆15的连接原理、限位原理相同;因此本申请只叙述接地斜梯4与挂杆15的连接原理、限位原理;其中连接原理:当需要连接接地斜梯4和第一箱体1时,将接地斜梯4吊起此时连接机构中第二卡扣13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处于转动张开状态,具体状态可以如图6所示,此时第二卡扣13与第一卡扣12之间的距离较大,在起吊的状态下可以轻易的卡在挂杆15外侧表面,从而即可完成第一箱体1与接地斜梯4的连接;

其中限位原理:在第一箱体1与接地斜梯4的连接、接船斜梯3与船体连接后,在接地斜梯4自身的重力下,会挤压第二卡扣13的上端外侧表面,从而使得第二卡扣13围绕转轴转动,从而可以形成图5以及图7所示状态,此时即可第一卡扣12与第二卡扣13之间的缝隙变得很小,挂杆15与第一卡扣12、第二卡扣13之间无法脱离;而在接驳时,船体发生晃动,带动装置整体上下震动、晃动;接地斜梯4相对挂杆15发生相对上移的运动时;此时第二卡扣13失去挤压会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逐渐复位成图6所示状态,但是此时在弹性连接绳14的作用下,所以第二卡扣13在转动打开时需要克服弹性连接绳14的弹力,从而只能缓慢打开,但是由于震动都是瞬间的;这就使得第二卡扣13还没在重力的作用转动到阈值角度;接地斜梯4又在震动的过程中复位了;并使得第二卡扣13与挂杆15再次接触;如此震动以及船体的晃动时无法将第一卡扣12、第二卡扣13与挂杆15分离的,从而可以保证装置整体的连接稳定性以及安全性;而在需要拆卸分离第一卡扣12与挂杆15时,只需利用吊机缓慢将接地斜梯4、接船斜梯3,给予第二卡扣13充分的张开时间即可;

所述底板6与顶板5之间设置有对拉斜杆16,通过对拉斜杆16将底板6与顶板5安装在第一箱体1与第二箱体2外侧表面,随后可以根据需要快速将第一箱体1与第二箱体2与底板6、顶板5拆卸开;而后续需要再次组装也较为方便;本装置的第一箱体1与第二箱体2都是传统的集装箱;在码头可以轻易寻找;如此通过对拉斜杆16可以便于随时组装;

所述顶板5、接船斜梯3、接地斜梯4上端均设置有防护栏杆17;所述防护栏杆17对称分布在顶板5、接船斜梯3、接地斜梯4上端两侧;通过防护栏杆17可以保证装置使用时的基本安全性;

所述接地斜梯4与接船斜梯3两端均通过转轴活动设置有连接板18,通过连接板18可以起到弥补接地斜梯4与接船斜梯3两端接缝的作用;方便使用者行走;

所述连接板18外侧表面设置有防滑凹槽19,通过防滑凹槽19可以防止使用者在连接板18上端滑倒;

所述第二箱体2一侧设置有延伸斜梯20,通过延伸斜梯20可以方便连接接客平台或者地面。

需要注意的是本发明没有画出接驳船只,在使用前为了配合本装置使用本装置所接驳的船体表面应当也安装对应的挂杆15;

工作原理:使用本发明时,需要先组装本装置,组装时第一箱体1与第二箱体2的组装方便;通过对拉斜杆16将底板6与顶板5安装在第一箱体1与第二箱体2外侧表面,随后可以根据需要快速将第一箱体1与第二箱体2与底板6、顶板5拆卸开;而后续需要再次组装也较为方便;本装置的第一箱体1与第二箱体2都是传统的集装箱;在码头可以轻易寻找;如此通过对拉斜杆16可以便于随时组装;

随后进行接船斜梯3以及接地斜梯4的安装,安装时将接地斜梯4、接船斜梯3吊起此时连接机构中第二卡扣13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处于转动张开状态,具体状态可以如图6所示,此时第二卡扣13与第一卡扣12之间的距离较大,在起吊的状态下可以轻易的卡在挂杆15外侧表面,从而即可完成第一箱体1与接地斜梯4、接船斜梯3与船只的连接;(并且装置的第二箱体2与接船斜梯3的连接方式也可以利用此原理)

而在连接完成后;在导向行走机构的作用下,可以在所连接的船只晃动时允许船只发生一定程度的前后移动,从而可以带动接船斜梯3在滑槽10内部前后移动一端距离;但导向行走机构只允许接船斜梯3进行前后移动,而在滑槽10的限位作用下,无法发生横向移动从而可以保证装置使用时的安全性;并且通过本装置的连接原理,使得接船斜梯3允许和转轴之间发生一定程度的相对转动;以及第一卡扣12和第二卡扣13是卡合在挂杆15外侧表面,不会阻止接船斜梯3的转动;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装置使用时的灵活性;

而装置组装后本装置的连接机构还有限位功能;

在第一箱体1与接地斜梯4的连接、接船斜梯3与船体连接后,在接地斜梯4自身的重力下,会挤压第二卡扣13的上端外侧表面,从而使得第二卡扣13围绕转轴转动,从而可以形成图5以及图7所示状态,此时即可第一卡扣12与第二卡扣13之间的缝隙变得很小,挂杆15与第一卡扣12、第二卡扣13之间无法脱离;而在接驳时,船体发生晃动,带动装置整体上下震动、晃动;接地斜梯4相对挂杆15发生相对上移的运动时;此时第二卡扣13失去挤压会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逐渐复位成图6所示状态,但是此时在弹性连接绳14的作用下,(弹性连接绳14的弹力是始终带动第二卡扣13转动闭合的,也就是说弹性连接绳14的弹力是始终想带动第二卡扣13处于图5以及图7所示状态的,但是弹力有限抵不过第二卡扣13的重力,仅仅起到阻尼的作用),所以第二卡扣13在转动打开时需要克服弹性连接绳14的弹力,从而只能缓慢打开,但是由于震动都是瞬间的;这就使得第二卡扣13还没在重力的作用转动到阈值角度(此阈值角度指的是第一卡扣12与第二卡扣13之间的夹角允许挂杆15脱离的角度);接地斜梯4又在震动的过程中复位了;并使得第二卡扣13与挂杆15再次接触;并且在晃动、震动时第二卡扣13下端距离挂杆15较远,有足够的晃动空间,以防止在晃动时第二卡扣13与挂杆15接触;如此震动以及船体的晃动时无法将第一卡扣12、第二卡扣13与挂杆15分离的,从而可以保证装置整体的连接稳定性以及安全性;而在需要拆卸分离第一卡扣12与挂杆15时,只需利用吊机缓慢将接地斜梯4、接船斜梯3吊起,给予第二卡扣13充分的张开时间即可完成拆卸。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分类

06120116332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