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铝型材压模成型设备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20:01:30


一种铝型材压模成型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型材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铝型材压模成型设备。

背景技术

铝合金型材作为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类有色金属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制造、船舶、建筑及化学工业中已大量应用,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以及工业经济的飞速发展,对铝合金焊接结构件的需求日益增多,作为铝合金型材加工中最常见的加工方式,挤出成型在工业生产铝型材中有着最为广泛的应用。

现有门窗铝型材反向挤压加工时,先将铝棒加热送入挤出筒内,使铝棒与模具对齐,通过挤出杆铝棒进行挤压成型,然后向挤压筒内填装下一次需要加工的铝棒,进行第二次挤出工作,在装填第二根铝棒时,要保证与第一根铝棒的对中,若二根铝棒之间未吻合,在封闭的模具空间里挤压压力的作用下,铝型材的上表面会有气泡产生,进而影响铝型材表面质量。

铝型材加工时,先将第一根铝棒送入压模设备进行挤压,当第一根铝棒加工完成后,将余压切除,然后再送入第二根铝棒进行生产,此时被切除的铝棒无法被再次利用,会导致铝棒的浪费;而当进行多个铝棒连续挤压加工时,由于铝棒生产存在直径的误差,难以保证铝棒对中,进而在挤压时会导致两根铝棒交界处有气泡产生,从而降低铝型材的抗拉强度与冲击性能;而气泡在加工过程破裂会导致表面金属与内部金属之间分离,形成起皮现象,影响铝型材成品的表面质量。

为此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铝型材挤出装置,该装置通过引导板和距离探测器,提高了对铝棒进行挤压效率,实现了铝型材的高效生产,而且挤压饼使铝棒和型材易分离,仍没有解决铝棒对中性的问题。

鉴于以上情况,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设计了一种铝型材压模成型设备,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铝型材压模成型设备,通过推料杆的往复运动,实现了铝棒与模具以及铝棒和铝棒的对中,提高了加工质量,减少了铝型材表面气泡的产生。

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铝型材压模成型设备:包括挤出机壳体、挤出杆、挤压筒、导轨、推料杆、定位组件、挤压挡块和锁紧组件,所述定位组件与导轨连接;所述导轨上设有推料杆;所述推料杆上设有挤压块与弹簧;所述推料杆通过对铝棒的输送带动定位组件进行水平位移;将铝棒送入挤压筒时,定位组件可以对铝棒进行初始定位,限制铝棒的运动轨迹,使铝棒能够顺利的进入挤压筒内,避免铝棒与挤压筒内部发生磕碰产生刮痕,导致铝棒挤压成型时,表面产生条状划伤影响铝型材本身的机械性能;所述定位组件与挤压挡块连接;所述挤压挡块安装于挤压筒一端;挤压挡块对挤压筒进行封堵,限制铝型材在挤出时的位移,避免铝棒产生径向窜动,导致铝型材表面产生模痕,所述挤压挡块将定位组件的水平前后位移转换为自身的水平左右位移;所述挤压挡块另一端与锁紧组件连接;所述锁紧组件通过挤压挡块的对挤压筒的封堵实现对工件的固定,锁紧组件对挤压筒内的铝棒进行固定锁紧,保证铝棒中心与模具中心重合,保证铝型材加工的质量,避免气泡的产生,影响铝型材的机械性能和表面加工质量,同时,锁紧组件对挤压挡块进行固定,避免挤压挡块在铝棒的挤压下发生晃动,导致封堵效果下降。

优选的,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滑动环、传动机构和夹紧块;所述滑动环与导轨滑动连接;导轨两侧设有滑轨与滑动环连接;所述滑动环与传动杆转动连接;所述传动机构与夹紧块转动连接;滑动环在推料杆的作用下在导轨上滑动,通过传动机构带动夹紧块对滑出导轨部分的铝棒进行对中定位,保证铝棒准确的进入挤压筒内,所述夹紧块环形阵列于导轨前端;夹紧块环形阵列,提高了对铝棒的固定作用,为铝棒在输送过程中提供支撑力,所述传动机构与挤压挡块连接,传动机构控制挤压挡块发生转动实现对挤压筒的封堵与开放。

优选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固定板、转动板、V形杆、锁紧块、推杆、限位板;所述固定板安装于挤压筒内;所述固定板中心开设有圆孔直径与挤压筒内径一致;所述固定板上阵列有滑槽;所述固定板上安装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与V形杆连接;所述V形杆另一端与锁紧块连接;V形杆可以减少自身带动转动板发生转动时的受力,V形杆只需要发生轻微转动便可以带动转动板发生转动,V形杆不必偏心布置就可以使转动板发生转动,锁紧块对挤压筒内的铝棒进行锁紧,使其保持固定,使铝棒与挤出杆对齐,使铝棒进入挤出杆内,与模具中心对齐,保证铝型材生产的质量,所述锁紧块滑动安装于固定板滑槽内;所述锁紧块一端与推杆连接;所述推杆另一端与挤压挡块连接;所述转动板上安装有限位板与挤压挡块连接,V形杆通过锁紧块的作用力,带动转动板发生转动,限位板通过转动块的转动实现挤压筒与挤压挡块的固定,进而增强挤压挡块对挤压筒的封堵,保证铝型材挤出的顺利进行,同时,限位板限制锁紧块的移动,保证对铝棒的夹紧定位,避免铝棒对中性发生偏移。

优选的,所述挤出杆开设有出料通道;所述出料通道靠近挤压筒一端开设有斜面;出料通道用于成型铝型材的运输,出料通道进入端的斜面对铝棒起到引导作用,铝棒在进入时,如果铝棒发生偏斜未与模具中心对齐,铝棒会与斜面接触,在挤出杆移动的过程中,斜面会引导铝棒发生改变,逐步与模具中心对齐,保证对中性,进而提高加工质量。

优选的,所述斜面上设有分流棱,所述出料通道内线性阵列有支撑块,分流棱在挤出过程中可以起到提前将整块铝棒切割分流的效果,减少铝棒挤出成型的受力,进而减少铝棒对挤压挡块的挤压力,从而避免挤压挡块发生晃动,影响锁紧块对铝棒的对中夹紧,铝棒经由挤出杆内的模具时,自身形状发生改变,并由挤出杆另一端运送出,由于挤出铝型材的长度较长,运送出去的铝型材会对残留在运输通道内的铝棒产生向下的拉力,进而使的铝棒的位置发生偏移,影响后续铝棒与之前残留铝棒的对中性,导致铝型材表面有气泡产生,支撑板可以对出料通道内的铝型材提供一个支撑力,减少残余铝棒受到的向下拉力,进而提高两铝棒之间的对中性。

优选的,所述夹紧块为双层结构;所述双层结构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夹紧块为双层结构;所述双层结构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双层结构上阵列有球形凸起;夹紧块通过弹簧实现双层结构之间距离的改变,满足对不同直径的铝棒进行夹紧,实现夹紧块的自适应夹紧,保证对不同直径铝棒的定位效果;双层结构上的球形结构增强了夹紧块与铝棒之间的摩擦力,对铝棒表面的氧化层进行去除,避免铝棒在进行挤压时,表面氧化层脱落堆积于挤压筒内,影响后续铝棒进入挤压筒的平直度,进而影响铝棒的对中性能。

优选的,所述弹簧网格阵列于双层结构之间;所述弹簧靠近挤压挡块端圈数大于靠近滑动环端圈数,弹簧网格阵列与双层结构之间保证夹紧块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同时,保证挤压块受力时,在弹簧的作用下力能的均匀分布在夹紧块内,弹簧靠近挤压挡块端圈数大于靠近滑动环端圈数,弹簧圈数越多,弹簧产生形变所需的力越大,当夹紧块对铝棒进行夹紧时,夹紧块前端先与铝棒接触,此时,夹紧块靠近滑动环一端受力大于夹紧块靠近挤压挡块一端,会导致夹紧块靠近挤压挡块一端发生轻微翘起,但由于靠近挤压挡块端的弹簧圈数较多,需要较大的拉力才能使其发生形变,保证了挤压块的受力平衡与稳定。

优选的,所述挤压挡块分为凹模挡块与凸模挡块;所述凹模挡块与凸模挡块构成阶梯状,挤压挡块的凹模挡块固定安装在挤压筒表面,保持固定为固定挡块,凸模挡块滑动安装于挤压筒表面,为移动挡块,凹模挡块与凸模挡块构成阶梯性,相互卡合,增强挤压挡块连接的紧密性,使挤压挡块在闭合时连为整体,并且,凸模挡块在凹模挡块的作用下,保持固定,避免铝棒在挤压时的晃动,影响铝棒的对中效果,进而影响铝棒加工的质,导致气泡的产生。

优选的,所述锁紧块分为固定块与移动块;所述固定块与移动块交错布置;所述锁紧块为圆弧状;锁紧块分为固定块与移动块,固定板用于限制铝棒的最大直径,移动块用于限制铝棒的最小直径,当锁紧块进行锁紧时,移动块在推杆的作用下发生位移,实现对送入挤压筒内的铝棒的夹紧与定位,保证铝型材挤出成型的加工质量,锁紧块为圆弧状能适应不同直径的铝棒,实现对不同直径的铝型材表面进行贴合,进而实现对不同直径的铝棒进行夹紧,避免铝棒在挤出过程中的位移,提高了定位精度,保证了铝棒与模具的对中性。

优选的,所述圆弧状两侧设有橡胶凸块;所述移动块分为主动块与从动块;所述主动块移动距离与凸模挡块一致主动块与凸模挡块的运动行程一致,可以保证锁紧块与铝棒紧密接触,进而增强锁紧块对铝棒的锁紧效果,同时,锁紧块两侧设有橡胶凸块,橡胶具有一定弹性,当与直径较大的铝棒接触时,橡胶凸块可以发生形变与铝棒更加紧密的贴合,以保证锁紧块更好的适应不同直径的铝棒,橡胶凸块也能增加锁紧块与铝棒之间的摩擦力,更好的对铝棒进行锁紧、固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的一种铝型材压模成型设备,该设备通过推料杆对铝棒的精准输送,进而提高铝棒与模具、铝棒与铝棒之间的对中性,从而避免了铝棒表面发生气泡现象,降低铝型材的机械性能与表面质量。

2.本发明的一种铝型材压模成型设备,该设备通过定位组件与锁紧组件的相互配合,提高了对铝棒挤压时的封堵效果,减少了铝棒在被挤压时的径向窜动,提高了铝型材挤压的稳定性,保证了加工质量。

3.本发明的一种铝型材压模成型设备,该设备通过定位组件与锁紧组件的相互配合,减少了挤压筒内氧化层的堆积,进而避免氧化层堆积导致铝棒平直度发生改变,从而导致铝棒对中性下降,影响铝型材的加工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定位组件整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锁紧组件立体主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锁紧组件立体后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挤出杆立体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夹紧块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的锁紧组件立体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锁紧组件与挤压挡块配合图。

图中:1、挤出机壳体;2、挤出杆;21、出料通道;22、斜面;23、分流棱;24、支撑块;3、挤压筒;4、导轨;5、推料杆;6、定位组件;61、滑动环;62、传动机构;621、主动杆;622、从动杆;623、传动轮;624、推动杆;63、夹紧块;631、双层结构;632、弹簧;633、球形凸起;7、挤压挡块;71、凹模挡块;72、凸模挡块;8、锁紧组件;81、固定板;82、转动板;83、V形杆;84、锁紧块;841、圆弧状;842、固定块;843、移动块;8431、主动块;8432、从动块;85、推杆;86、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和5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铝型材压模成型设备:包括挤出机壳体1、挤出杆2、挤压筒3、导轨4、推料杆5、定位组件6、挤压挡块7和锁紧组件8,挤出杆2中端开设有出料通道21,出料通道21靠近挤压筒3一端开设有模具槽,出料通道21靠近挤压筒3一端开设有斜面,斜面上设有分流棱22,如果铝棒在进入时发生偏斜未与模具中心对齐,铝棒会与斜面接触,在挤出杆2移动的过程中,斜面会引导铝棒发生改变,逐步与模具中心对齐,保证对中性,分流棱22在挤出过程中可以起到提前将整块铝棒切割分流的效果,减少铝棒挤出成型的受力,进而减少铝棒对挤压挡块7的挤压力,从而避免挤压挡块7发生晃动,影响锁紧块84对铝棒的对中夹紧;

出料通道21内线性阵列有支撑块23,铝棒经由挤出杆2内的模具时,自身形状发生改变,并由挤出杆2另一端运送出,由于挤出铝型材的长度较长,运送出去的铝型材会对残留在运输通道内的铝棒产生向下的拉力,进而使的铝棒的位置发生偏移,影响后续铝棒与之前残留铝棒的对中性,导致铝型材表面有气泡产生,支撑板可以对出料通道21内的铝型材提供一个支撑力,减少残余铝棒受到的向下拉力,进而提高两铝棒之间的对中性;

定位组件6与导轨4连接;导轨4上设有推料杆5;推料杆5上设有弹簧632与挤压块;推料杆5上开设有凹槽,凹槽内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挤压块;复位弹簧用于实现挤压块的收缩与复位,挤压块用于驱动定位组件6发生位移,推料杆5通过对铝棒的输送带动定位组件6进行水平位移;推料杆5上的挤压块与定位组件6接触,推动定位组件6实现对铝棒的夹紧、定位,当定位组件6实现对铝棒的定位后,挤压块收缩与定位组件6脱离接触,并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复位,推料杆5进继续运动,将铝棒送入挤压筒3,定位组件6可以对铝棒进行定位,限制铝棒的运动轨迹,使铝棒能够顺利的进入挤压筒3内,避免铝棒与挤压筒3内部发生磕碰产生刮痕,导致铝棒挤压成型时,表面产生条状划伤影响铝型材本身的机械性能;

定位组件6与挤压挡块7连接;挤压挡块7分为凹模挡块71与凸模挡块72;挤压挡块7的凹模挡块71固定安装在挤压筒3表面,保持固定为固定挡块,凸模挡块72滑动安装于挤压筒3表面,为移动挡块,凹模挡块71与凸模挡块72构成阶梯性,相互卡合,增强挤压挡块7连接的紧密性,使挤压挡块7在闭合时连为整体,并且,凸模挡块72在凹模挡块71的作用下,保持固定,避免铝棒在挤压时的晃动,影响铝棒的对中效果,进而影响铝棒加工的质,导致气泡的产生;凹模挡块71和凸模挡块72相对面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凸块和凹槽,凸块与凹槽错位布置,一一对应,当凹模挡块71和凸模挡块72闭合时,凸块与凹槽相互配合,使左挡块和右挡块构成一个整体,当受到铝棒的挤压时,凹模挡块71和凸模挡块72能够同步运动,避免封堵端凹凸不平,导致铝棒受到的挤压力不均匀,进而影响铝型材挤出成型的表面质量,错位布置增强了凹模挡块71与凸模挡块72之间的作用力,加强了两者之间的卡合力,同时,减少了单一挤压挡块7的受力,增强了挤压挡块7的使用寿命,保证了挤压效果;

凸模挡块72滑动安装于挤压筒3一端;挤压筒3靠近导轨4的端面水平开设有引导槽,引导槽与挤压挡块7底端的滑块相连接,引导槽使挤压挡块7只能沿固定方向产生滑移,挤压挡块7将定位组件6的水平前后位移转换为自身的水平左右位移,挤压挡块7在定位组件6的驱动下与挤压筒3端面发生滑动,实现对挤压筒3的封堵,限制挤出杆2进入挤压筒3对铝棒进行挤压时的位移,避免铝棒发生径向窜动,使铝棒与模具接触挤压发生波动,进而导致铝型材表面产生模痕,挤压挡块7另一端与锁紧组件8连接;锁紧组件8安装在挤压筒3内,锁紧组件8通过挤压挡块7的对挤压筒3的封堵实现对铝棒的固定,锁紧组件8对挤压筒3内的铝棒进行固定锁紧,使铝棒中心与模具中心重合,进而保证铝型材加工的质量,避免气泡的产生,影响铝型材的机械性能和表面加工质量,同时,锁紧组件8对挤压挡块7进行固定,避免挤压挡块7在铝棒的挤压下发生晃动,导致封堵效果下降。

如图1、2和6所示,滑动环61与导轨4滑动连接;导轨4两侧设有滑轨与滑动环61连接;导轨4分为放置区与推送区,放置区用于安装待加工的铝棒,推送区内放置有推料杆5,滑动环61设于推送区内,滑动环61内径与推料杆5相切,滑动环61与推料杆5上的挤压块相接触,滑动环61与传动杆转动连接;传动机构62由主动杆621、从动杆622、传动轮623和推动杆624;主动杆621一端与滑动环61铰接主动杆621另一端安装在壳体上,与壳体转动连接;主动杆621位于壳体一端与从动杆622铰接,从动杆622另一端与夹紧块63铰接;

主动杆621位于壳体一端外侧设有轮齿与传动轮623啮合,传动轮623转动安装于壳体上,传动轮623还与推动杆624连接;推动杆624上设有轮齿与传动轮623配合;推动杆624设有轮齿一端与可以转动连接推动杆624另一端与挤压挡块7铰接;夹紧块63为双层结构631;双层结构631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632;双层结构631上阵列有球形凸起633;夹紧块63通过弹簧632实现双层结构631之间距离的改变,满足对不同直径的铝棒进行夹紧,实现夹紧块63的自适应夹紧,保证对不同直径铝棒的定位效果;双层结构631上的球形结构增强了夹紧块63与铝棒之间的摩擦力,对铝棒表面的氧化层进行去除,避免铝棒在进行挤压时,表面氧化层脱落堆积于挤压筒3内,影响后续铝棒进入挤压筒3的平直度,进而影响铝棒的对中性能;弹簧632靠近挤压挡块7端圈数大于靠近滑动环61端圈数,弹簧632网格阵列与双层结构631之间保证夹紧块63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同时,保证夹紧块63受力时,在弹簧632的作用下力能的均匀分布在夹紧块63内,弹簧632靠近挤压挡块7端圈数大于靠近滑动环61端圈数,弹簧632圈数越多,弹簧632产生形变所需的力越大,当夹紧块63对铝棒进行夹紧时,夹紧块63靠近滑动环61一端先与铝棒接触,此时,夹紧块63靠近滑动环61一端受力大于夹紧块63靠近挤压挡块7一端,会导致夹紧块63靠近挤压挡块7一端发生轻微翘起,但由于靠近挤压挡块7端的弹簧632圈数较多,需要较大的拉力才能使其发生形变,保证了夹紧块63的受力平衡与稳定;

滑动环61在推料杆5的作用下在导轨4上滑动,滑动环61带动主动杆621同步移动,主动杆621带动从动杆622绕铰接点发生转动,从动杆622推动夹紧块63对滑出导轨4部分的铝棒进行对中定位,保证铝棒准确的进入挤压筒3内,夹紧块63环形对称布置与导轨4前端,与导轨4滑动连接,提高了对铝棒的固定作用,为铝棒在输送过程中提供支撑力,主动杆621在转动时,主动杆621上的轮齿与传动轮623啮合,带动传动轮623转动,传动轮623与推杆85上的轮齿啮合带动推动杆624发生转动;推动杆624拉动挤压挡块7在挤压筒3上滑动,使挤压筒3打开;

将铝棒放置于导轨4的放置区内,启动推料杆5,推料杆5推动铝棒沿挤压筒3方向移动,在推料杆5移动过程中,推料杆5上的挤压块与滑动环61接触,推动滑动环61同向移动,滑动环61通过传动机构62带动夹紧块63向圆心位置移动,夹紧块63逐步夹紧铝棒,同时,传动机构62带动挤压挡块7滑动,将挤压筒3打开,使推料杆5将铝棒送入挤压筒3内,当夹紧块63夹紧铝棒后,推料杆5继续推送铝棒进入挤压筒3,此时,滑动环61不再移动,挤压块在滑动环61的挤压力下,对推料杆5上的复位弹簧进行压缩,滑入推料杆5内,当挤压块与滑动环61不再接触时,挤压块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复位,推料杆5继续输送铝棒直至铝棒完全进入挤压筒3内;

推料杆5将铝棒完全送入挤压筒3后,推料杆5复位,推料杆5上的挤压块再次与滑动环61接触,带动滑动环61复位,滑动环61带动传动机构62,传动机构62带动夹紧块63和挤压挡块7复位,挤压挡块7闭合,对挤压筒3进行封堵,当滑动环61运动到导轨上开设滑轨的顶端时,挤压块在滑动环61的作用下再次收缩进入推料杆5内,推料杆5继续复位,挤压块与滑动环61不再接触,挤压块复位,推料杆5复位。

如图3、4、7和8所示,挤压筒3内的送料通道两端直径不一致,对挤出杆2起到限位作用,送料通道直径大的一端位于靠近挤出杆2一侧,送料直径小的一端位于靠近挤压挡块7一侧,挤出杆2从直径大的一端移动到直径小的一端,并在直径大端终端停止运动,固定板81安装于挤压筒3靠近挤压挡块7一端内;固定板81中心开设有圆孔直径与挤压筒3送料通道直径小端内径一致;固定板81上阵列有滑槽;固定板81上转动安装有转动板82;转动板82上开设有通孔,通孔直径与固定板81上直径一致,转动板82与V形杆83转动连接;V形杆83另一端与锁紧块84连接;锁紧块84滑动安装于固定板81滑槽内;锁紧槽环形阵列在固定板81的滑槽内;

锁紧块84分为固定块842与移动块843;锁紧块84为圆弧状841;当锁紧块84进行锁紧时,移动块843在推杆85的作用下发生位移,实现对送入挤压筒3内的铝棒的夹紧与定位,保证铝型材挤出成型的加工质量,锁紧块84为圆弧状841能适应不同直径的铝棒,实现对不同直径的铝型材表面进行贴合,进而实现对不同直径的铝棒进行夹紧,避免铝棒在挤出过程中的位移,提高了定位精度,保证了铝棒与模具的对中性;移动块843分为主动块8431与从动块8432,主动块8431移动距离与凸模挡块72一致,可以保证锁紧块84与铝棒紧密接触,进而增强锁紧块84对铝棒的锁紧效果,同时,锁紧块84两侧设有橡胶凸块,橡胶具有一定弹性,当与直径较大的铝棒接触时,橡胶凸块可以发生形变与铝棒更加紧密的贴合,以保证锁紧块更好的适应不同直径的铝棒,橡胶凸块也能增加锁紧块与铝棒之间的摩擦力,更好的对铝棒进行锁紧、固定;锁紧块84对挤压筒3内的铝棒进行锁紧,使其保持固定,并使铝棒与挤出杆2对齐,便于铝棒直接进入挤出杆2内,避免铝棒与挤出杆2发生剐蹭,导致铝型材表面产生刮痕,同时,锁紧块84使铝棒与模具中心对齐,保证铝型材生产的质量,锁紧块84一端与推杆85连接;推杆85另一端与挤压挡块7连接;转动板82上安装有限位板86与挤压挡块7连接,限位板86为弧形;凹模挡块71上开设有弧形槽,限位板86为弧形与凹模挡块71上的弧形槽相对应,弧形可以增加限位板86与凹模挡块71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强限位板86与凹模挡块71之间的摩擦力,增强两者连接的稳定性,同时,弧形面对自身受到的力进行分解,减少限位板86与凹模挡块71的受力,增强两者发生滑动所需的受力,保证了挤压挡块7对挤压筒3封堵的稳定性;

挤压挡块7滑动对挤压筒3进行封堵,挤压挡块7带动推杆85同步移动,推杆85推动锁紧块84沿固定板81上的滑槽移动,锁紧块84带动V形杆83发生转动,V形杆83对比正常连杆,无须错位布置即可以使转动板82发生转动,同时,V形杆83带动转动板82发生转动所需的位移与受力较小,V形杆83带动与其转动连接的转动板82发生转动,转动板82带动其余V形杆83发生转动,V形杆83拉动其余锁紧块84沿滑槽移动,锁紧块84对铝棒进行锁紧夹紧,使铝棒与模具对齐,同时,转动板82转动带动限位板86对凹模挡块71进行固定,使凹模挡块71与挤压筒3固定,提高挤压挡块7的受力,保证成铝棒的正常挤出;凸模挡块72与凹模挡块71闭合对挤压筒3进行封堵时,凹模挡块71与凸模挡块72上的凸块与凹槽对应卡合,凸模挡块72带动锁紧块84沿固定板81上的滑槽移动对铝棒进行锁紧,同时,锁紧块84带动V形杆83发生转动,V形杆83带动转动板82发生转动,转动板82带动其上固定连接的限位板86同步转动,限位板86转动进入凹模挡块71上的弧形槽,增强锁紧块84的锁紧效果和挤压挡块7对挤压筒3的封堵效果。

当需要进行铝棒挤压时,工作人员启动推料杆5,推料杆5推动铝棒沿挤压筒3方向移动,推料杆5上的挤压块与滑动环61接触,挤压块在推料杆5的作用下推动滑动环61在导轨4上滑动,滑动环61带动传动机构62发生转动,传动机构62带动夹紧块63对铝棒进行夹紧定位,同时,传动机构62带动挤压挡块7分离,打开挤压筒3,推料杆5将铝棒送入挤压筒3内,此时,滑动环61运动到导轨4开设的滑轨顶端,滑动环61停止运动,挤压块在推料杆5与滑动环61的作用力下缩紧推料杆5内,当挤压块不再与滑动环61接触后,挤压块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复位;

推料杆5复位,推料杆5上的挤压块带动滑动环61复位,滑动环61通过传动机构62分别带动夹紧块63与挤压挡块7复位,挤压挡块7闭合对挤压筒3进行封堵,挤压挡块7中的凸模挡块72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锁紧块84在固定板81的滑槽内移动,与凸模挡块72固定连接的锁紧块84带动V形杆83发生转动,V形杆83带动转动板82发生转动,转动板82通过其余V形杆83拉动剩余锁紧块84滑动对挤压筒3内的铝棒进行锁紧、定位,同时,转动板82带动固定连接的限位板86进入凹模挡块71底端的弧形槽内,限位板86与弧形槽贴合75对凹模挡块71进行锁紧,凹模挡块71通过凸块和凹槽对凸模挡块72进行卡合形成整体;

挤出杆2移动进入挤压筒3内对铝棒进行挤压,挤压完成后,推料杆5移动送入第二根铝棒,推料杆5带动滑动环61,滑动环61通过传动机构62带动挤压挡块7分离,挤压挡块7带动锁紧块84复位,铝棒不再受到锁紧,残余铝棒跟随挤出杆2同步移动退出挤压筒3,第二根铝棒进入挤压筒3,一次加工结束。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分类

06120116556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