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高效的基坑降水结构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19:16


一种高效的基坑降水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基坑降水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的基坑降水结构。

背景技术

基坑降水是指在开挖基坑时,地下水位高于开挖底面,地下水会不断渗入坑内,为保证基坑能在干燥条件下施工,防止边坡失稳、基础流砂、坑底隆起、坑底管涌和地基承载力下降而做的降水工作。基坑降水方法主要有:明沟加集水井降水、轻型井点降水、喷射井点降水、电渗井点降水、深井井点降水等等。

基坑工程中的井点降水,是人工降低地下水位的一种方法,故又称“井点降水法”。在基坑开挖前,先在基坑四周埋设一定数量的滤水管,再将多个滤水管的顶端通过弯联管与环形的总管连通,同时利用抽水设备进行抽水,并将抽出的水排出至排水井内,从而使得所挖基坑的土始终保持干燥状态。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由于每个井点周围的水位降低是呈漏斗状分布,整个基坑周围的水位降落必然是近大远小呈曲面分布,而地下水位降落的曲面分布必然引起邻近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

发明内容

为了缩小基坑周围的水位下降差,使得基坑周围的建筑物均匀沉降,本申请提供一种高效的基坑降水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高效的基坑降水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的基坑降水结构,包括预埋在基坑四周的滤水管,基坑顶端的设置有环形的总管,滤水管与总管之间设置有弯联管,弯联管一端与滤水管的顶端连通,弯联管的另一端与总管连通,总管上连接有抽水装置,基坑的四周均挖设有第一排水井,第一排水井靠近基坑的一侧挖设有第二排水井,第一排水井与第二排水井之间设置有连通管,连通管的一端与第一排水井的底部连通,连通管的另一端与第二排水井的底部连通,连通管的中部插设有闸门,闸门上连接有钢绳,钢绳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地面上;第一排水井内设置有浮板,浮板上连接有用于将钢绳顶起的顶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基坑进行降水时,启动抽水装置,将基坑下方的水抽出至第一排水井内,当第一排水井内的水位逐渐升高时,第一排水井内的浮板上浮,直至顶杆将第一排水井上方的钢绳顶起,使得钢绳向上提起闸门,从而使得第一排水井与第二排水井能够通过连通管连通,进而使得第一排水井内的回流至第二排水井内,有效的减少基坑周围的水位下降差,保证了地下水位的稳定,避免了基坑周围的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提高了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可选的,所述抽水装置包括抽水泵和抽水管,抽水泵放置在第一排水井上方,总管与抽水泵的进水口通过管道连通,抽水管的一端与抽水泵的出水口连通,抽水管的另一端伸入第一排水井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抽水泵,使得滤水管将基坑下方的水通过总管抽出,并由与抽水泵出水口连通的抽水管排至第一排水井内,从而便于快速准确的对基坑进行排水,进而提高了基坑的降水效率。

可选的,所述浮板与第一排水井之间设置有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包括限位块和限位槽,限位块固定连接在浮板上,限位槽开设在第一排水井的内壁上,限位块与限位槽配合使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排水井内的水位逐渐升高时,第一排水井内的浮板受浮力影响随水位上升,使得浮板上的限位块在第一排水井的内壁上开设的限位槽内移动,从而使得浮板在上升过程中能够保持稳定,进而便于浮板上的顶杆能够准确的顶起钢绳。

可选的,所述限位块和限位槽均为T型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限位块和限位槽设置为T型结构,使得浮板在移动过程中,不易发生水平方向的偏移,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浮板移动的稳定性,便于浮板上的顶杆能够准确稳定的顶起钢绳,使得第一排水井内的水回流至第二排水井内。

可选的,所述顶杆竖直设置,顶杆的底端固定连接在浮板上,顶杆的顶端开设有弧形槽,弧形槽的横截面尺寸大于钢绳的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顶杆的顶端开设弧形槽,使得钢绳置于弧形槽内,从而增大了顶杆与钢绳的接触面积,提高了顶杆对钢绳的支撑效果,使得顶杆能够准确稳定的顶起钢绳,从而使得钢绳能够向上提起闸门,使得第一排水井与第二排水井能够通过连通管连通,进而使得第一排水井内的回流至第二排水井内,有效的减少基坑周围的水位下降差,保证了地下水位的稳定,避免了基坑周围的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提高了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可选的,所述弧形槽的底壁上开设有用于容置钢绳的容置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弧形槽的底壁上开设有用于容置钢绳的容置槽,使得进入弧形槽内的钢绳能够顺着弧形槽的弧形面向弧形槽的底壁滑动,从而使得钢绳嵌入弧形槽底壁上开设的容置槽内,进一步提高了顶杆对钢绳的支撑效果。

可选的,所述顶杆上连接有平衡杆,平衡杆倾斜设置有多个,多个平衡杆关于顶杆对称设置,平衡杆的一端与顶杆固定连接,平衡杆的另一端与浮板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顶杆与浮板之间设置平衡杆,提高了顶杆与浮板的连接强度,使得顶杆在顶起钢绳时不易发生弯折,使得顶杆能够准确稳定的顶起钢绳,从而使得第一排水井内的水回流至第二排水井内,有效的减少基坑周围的水位下降差,保证了地下水位的稳定,避免了基坑周围的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提高了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可选的,所述闸门与钢绳之间设置有辅助提拉组件,辅助提拉组件包括定滑轮和动滑轮,定滑轮固定连接在闸门的正上方,动滑轮通过绳索与闸门固定连接,钢绳的一个自由端依次绕过动滑轮和定滑轮,并固定连接在动滑轮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定滑轮和动滑轮的配合使用,节省了钢绳的拉力,从而便于顶板顶起钢绳,带动闸门上升,使得第一排水井内的水回流至第二排水井内,有效的减少基坑周围的水位下降差,保证了地下水位的稳定,避免了基坑周围的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提高了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可选的,所述第二排水井靠近基坑的一侧挖设有第三排水井,第二排水井与第三排水井通过管道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排水井靠近基坑的一侧挖设与第二排水井连通的第三排水井,进一步使得基坑下方排出的水向靠近基坑的位置回流,从而有效的减少基坑周围的水位下降差,保证了地下水位的稳定,避免了基坑周围的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提高了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可选的,所述抽水管伸入第一排水井内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排水井的内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抽水管固定连接在第一排水井的内壁上,避免了抽水管随着水面上升而浮动,从而防止抽水管影响浮板的上浮,进而提高了浮板和顶杆上浮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高效的基坑降水结构有益技术效果:

第一排水井、第二排水井和抽水组件的配合使用,对基坑进行降水时,启动抽水装置,将基坑下方的水抽出至第一排水井内,当第一排水井内的水位逐渐升高时,第一排水井内的浮板上浮,直至顶杆将第一排水井上方的钢绳顶起,使得钢绳向上提起闸门,从而使得第一排水井与第二排水井能够通过连通管连通,进而使得第一排水井内的回流至第二排水井内,有效的减少基坑周围的水位下降差,保证了地下水位的稳定,避免了基坑周围的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提高了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旨在显示辅助提拉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基坑;2、滤水管;3、总管;4、弯联管;5、抽水装置;51、抽水泵;52、抽水管;6、第一排水井;7、第二排水井;8、连通管;9、闸门;10、钢绳;11、浮板;12、顶杆;121、弧形槽;1211、容置槽;122、平衡杆;13、限位组件;131、限位块;132、限位槽;14、辅助提拉装置;141、定滑轮;142、动滑轮;15、第三排水井。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高效的基坑降水结构,包括预埋在基坑1四周的多个滤水管2,多个滤水管2的顶端连通有总管3,总管3上连接有抽水装置5。基坑1四周由外向内依次挖设有第一排水井6、第二排水井7和第三排水井15,抽水装置5设置在总管3与第一排水井6之间,。结合图3和图4,第一排水井6与第二排水井7之间设置有连通管8,连通管8的中部插设有闸门9,闸门9上连接有钢绳10,钢绳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地面上;第一排水井6内设置有浮板11,浮板11上连接有用于将钢绳10顶起的顶杆12。第二排水井7与第三排水井15通过管道连通。

使用时,启动抽水装置5,将基坑1下方的水抽出至第一排水井6内,当第一排水井6内的水位逐渐升高时,第一排水井6内的浮板11上浮,直至顶杆12将第一排水井6上方的钢绳10顶起,使得钢绳10向上提起闸门9,从而使得第一排水井6与第二排水井7能够通过连通管8连通,进而使得第一排水井6内的回流至第二排水井7内,同时第二排水井7内的部分水也会通过管道再回流至第三排水井15内,减少基坑1周围的水位下降差。

参照图2,滤水管2竖直设置有多个,多个滤水管2在基坑1的四周均匀分布,总管3为水平设置的方环形结构,总管3固定连接在基坑1顶端的外周上,总管3与滤水管2滤水管2与总管3之间设置有弯联管4,弯联管4一端与滤水管2的顶端连通,弯联管4的另一端与总管3连通。

参照图1和图4,第一排水井6设置有四个,四个第一排水井6分别分布在基坑1的四周。第二排水井7、第三排水井15均设置有四个,四个第二排水井7、四个第三排水井15均匀分布在基坑1的四周。连通管8为U型结构,连通管8的一端与第一排水井6的底部连通,连通管8的另一端与第二排水井7的底部连通。

参照图2,抽水装置5包括抽水泵51和抽水管52,抽水泵51设置有四个,四个抽水泵51分别放置在基坑1顶端的四周,放环形总管3的四个边分别通过管道与水泵的进水口连通,抽水管52设置有四个,四个抽水管52的一端分别与四个抽水泵51的出水口连通,四个抽水管52的另一端分别伸入四个第一排水井6内,并固定连接在第一排水井6的内壁上。

使用时,同时启动四个抽水泵51,使得多根滤水管2将基坑1下方的水通过总管3抽出,并由与抽水泵51出水口连通的抽水管52排至第一排水井6内。

参照图3,浮板11为水平设置的矩形板,浮板11的横截面尺寸小于第一排水井6的横截面尺寸,顶杆12竖直设置,顶杆12的底端固定连接在浮板11顶面的中心处,顶杆12的顶端开设有弧形槽121,弧形槽121的底壁上开设有容置槽1211,钢绳10的纵投影落在容置槽1211内。顶杆12与浮板11之间设置有平衡杆122,平衡杆122倾斜设置有多个,多个平衡杆122关于顶杆12对称设置,平衡杆122的顶端与顶杆12的外壁固定连接,平衡杆122的底端与浮板11的顶面固定连接。

使用时,当第一排水井6内的水位逐渐升高时,第一排水井6内的浮板11受浮力影响随水位上升,使得顶杆12不断向钢绳10靠近,直至钢绳10落入顶杆12顶端的弧形槽121内的容置槽1211内,从而使得顶杆12稳定的将钢绳10顶起。

参照图3,浮板11与第一排水井6之间设置有限位组件13,限位组件13包括限位块131和限位槽132,限位块131为T型块,限位块131设置有两个,两个限位块131分别位于浮板11长度方向的两侧上,限位块131与浮板11固定连接,限位槽132设置有两条,两条限位槽132分别开设在第一排水井6两侧的内壁上,限位槽132竖直设置,限位槽132的横截面呈T型,限位块131与限位槽132配合使用。

使用时,浮板11受浮力影响随水位上升,带动浮板11上的限位块131在第一排水井6的内壁上开设的限位槽132内移动,从而使得浮板11在上升过程中能够保持稳定。

参照图4,闸门9与钢绳10之间设置有辅助提拉组件,辅助提拉组件包括定滑轮141和动滑轮142,定滑轮141设置在闸门9的正上方,动滑轮142通过绳索与闸门9固定连接,定滑轮141的轴线方向与动滑轮142的轴线方向相同,钢绳10的一个自由端依次绕过动滑轮142和定滑轮141,并固定连接在动滑轮142上。

使用时,顶杆12将绳索向上顶起,使得钢索带动动滑轮142和闸门9一起向上移动,使得第一排水井6与第二排水井7能够通过连通管8连通。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高效的基坑降水结构的实施原理为:启动抽水装置5,将基坑1下方的水抽出至第一排水井6内,当第一排水井6内的水位逐渐升高时,第一排水井6内的浮板11上浮,直至顶杆12将第一排水井6上方的钢绳10顶起,使得钢绳10向上提起闸门9,从而使得第一排水井6与第二排水井7能够通过连通管8连通,进而使得第一排水井6内的回流至第二排水井7内,同时第二排水井7内的部分水也会通过管道再回流至第三排水井15内,有效的减少基坑1周围的水位下降差,保证了地下水位的稳定,避免了基坑1周围的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提高了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一种高效的基坑降水结构
  • 一种环基坑水平砂井降水疏干结构及降水疏干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2884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