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桥梁墩身的混凝土修复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19:16


一种桥梁墩身的混凝土修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墩身修复方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桥梁墩身的混凝土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基建工程的不断强大,公路桥梁的使用里程不断增加,铁路、快速路、高架等桥梁式道路广泛使用,桥梁式道路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桥面的震动,于水的冲刷,以及人为的损坏等情况下,在一段时间后会在桥梁墩身的底部出现开裂或者片状剥落,因此在桥梁的使用期限内需要不断的进行检查,并对出现问题的桥梁墩身进行修补,保证桥梁的安全性,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由于缺少相应的技术积累,在修复的施工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只对表层空隙进行填充,但是内部损坏的部位还处于待修复状态,存在一定的修复缺陷,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桥梁墩身的混凝土修复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如:施工流程不清晰,操作方式不规范,修补达不到预期效果的现象。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梁墩身的混凝土修复方法,用来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施工流程不清晰,修补达不到预期效果的现象,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桥梁墩身的混凝土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选定修复长度的桥梁墩身范围,利用探测雷达或者超声波检测装置对修复范围内的桥墩进行探测,确定损坏位置的深度、延伸范围和形状,以确定修复所需的用料数值;探测桥墩内部的损伤情况时,需对表层的附着杂物进行去除;

b)选出中心点位置,选定连接固定点位置;中心点的作用为计算所需的原点,用来测量裂缝深度以及计算连接固定点位置,确定桥梁墩身整体是否发生变形;

c)对桥梁墩身上选定的连接点固定点周围进行表面处理并钻孔,去除松动表层,钻孔、并在桥梁墩身的外侧进行支模;在表面转孔的深度能够直通缝隙内部,或者直通空腔内部,保证后续的混凝土浆液能够到达目标位置,保证浇筑效果,且设置支模后能够使用带有流动性的混凝土浆液,修复效果更好;

d)调整支模与中心点的位置及高度值,并对支模的数值进行测量,收集到准确的测量数据;计算支模的位置,用以保证浇筑后外观与原桥梁墩身的外表面处于合理的尺寸内,如果外侧相差超过十公分,则需要重新支模操作,保证修复后的尺寸合理;

e)根据测量数据进行测算,验算各项几何参数与标准值之间的差值,确定是否处于合理的变化范围内;通过测算能够降低支模产生的偏差,能够获得及时调整的机会,实用性较好;

f)对支模进行注浆操作;注浆时从一侧进行浇筑,保证浆液能够匀速流动;

g)拆模;

h)使用雷达探测或者超声波装置进行探测,检测施工质量;再次检查,保证施工后的桥梁墩身内部空隙完全填充,否则再次进行修补操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中,在检测时需要同时对桥梁墩身所选定范围边缘向外二十公分以内的墩体进行检测,确定所选区域需要修复面积的准确和完整。对边缘位置进行检测能够及时发现是否存在连接性的内部空隙,保证修补区域的完整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中心点经过计算不能够满足连接固定点的需求时需要重新进行b)步骤,再次选定中心点。当中心点的位置处于缝隙正中间,或者容易松动剥落的位置时,需要对中心点的位置进行更换,保证位置在施工过程中不发生改变,中心点也可以位于施工区域的边缘部位。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点固定点需要对桥梁墩身表层松动部位进行清除,并进行打孔,孔洞的深度伸至修补裂缝中心或者缺口的内壁处。在孔洞的开设过程中,对于一个空腔或者裂缝中,至少开设两个直通的孔洞,保证在浇筑的过程中气体能够排出,避免内部集聚气体。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模安装时在上端预留出注浆口。在注浆时从一侧开始依次注入浆液,保证浆液能够流动到每个缝隙之中,使得内部气体排出通道畅通。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注浆修复所使用的原料为混凝土浆液或者发泡型混凝土浆料中的一种。液体的会凝土浆液能够流动至缝隙的深处,同时可以采用发泡型混凝土浆料或者发泡型树脂浆料进行填充,保证在复杂情况下的正常施工需求。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模预留的注浆口可等距设置多个通道。注浆口的数量可以等距设置多个,能够减少注浆耗费的时间,同时形成一侧流入浆液,另一侧及时将气体排出的流动过程,提升浇筑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注浆操作完成后,间隔二十分钟对注浆口进行封堵。封堵后能够减少水分的蒸发,同时对内部形成一定的压力,保证凝固后的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设置详细的修复流程操作,施工人员按照设置的操作步骤即可实现对桥梁墩身的正常修复,减少因为施工人员操作不便而发生的仅对外表可进行修复的现象,流程操作完毕后再次检测施工后的效果,最大限度的提升了修复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梁墩身的混凝土修复方法,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桥梁墩身的混凝土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选定修复长度的桥梁墩身范围,利用探测雷达或者超声波检测装置对修复范围内的桥墩进行探测,确定损坏位置的深度、延伸范围和形状,以确定修复所需的用料数值;探测桥墩内部的损伤情况时,需对表层的附着杂物进行去除;

b)选出中心点位置,选定连接固定点位置;中心点的作用为计算所需的原点,用来测量裂缝深度以及计算连接固定点位置,确定桥梁墩身整体是否发生变形;

c)对桥梁墩身上选定的连接点固定点周围进行表面处理并钻孔,去除松动表层,钻孔、并在桥梁墩身的外侧进行支模;在表面转孔的深度能够直通缝隙内部,或者直通空腔内部,保证后续的混凝土浆液能够到达目标位置,保证浇筑效果,且设置支模后能够使用带有流动性的混凝土浆液,修复效果更好;

d)调整支模与中心点的位置及高度值,并对支模的数值进行测量,收集到准确的测量数据;计算支模的位置,用以保证浇筑后外观与原桥梁墩身的外表面处于合理的尺寸内,如果外侧相差超过十公分,则需要重新支模操作,保证修复后的尺寸合理;

e)根据测量数据进行测算,验算各项几何参数与标准值之间的差值,确定是否处于合理的变化范围内;通过测算能够降低支模产生的偏差,能够获得及时调整的机会,实用性较好;

f)对支模进行注浆操作;注浆时从一侧进行浇筑,保证浆液能够匀速流动;

g)拆模;拆除支模,露出修复表面;

h)使用雷达探测或者超声波装置进行探测,检测施工质量;再次检查,保证施工后的桥梁墩身内部空隙完全填充,否则再次进行修补操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步骤中,在检测时需要同时对桥梁墩身所选定范围边缘向外二十公分以内的墩体进行检测,确定所选区域需要修复面积的准确和完整。对边缘位置进行检测能够及时发现是否存在连接性的内部空隙,保证修补区域的完整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中心点经过计算不能够满足连接固定点的需求时需要重新进行b)步骤,再次选定中心点。当中心点的位置处于缝隙正中间,或者容易松动剥落的位置时,需要对中心点的位置进行更换,保证位置在施工过程中不发生改变,中心点也可以位于施工区域的边缘部位。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连接点固定点需要对桥梁墩身表层松动部位进行清除,并进行打孔,孔洞的深度伸至修补裂缝中心或者缺口的内壁处。在孔洞的开设过程中,对于一个空腔或者裂缝中,至少开设两个直通的孔洞,保证在浇筑的过程中气体能够排出,避免内部集聚气体。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支模安装时在上端预留出注浆口。在注浆时从一侧开始依次注入浆液,保证浆液能够流动到每个缝隙之中,使得内部气体排出通道畅通。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注浆修复所使用的原料为混凝土浆液或者发泡型混凝土浆料中的一种。液体的会凝土浆液能够流动至缝隙的深处,同时可以采用发泡型混凝土浆料或者发泡型树脂浆料进行填充,保证在复杂情况下的正常施工需求。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支模预留的注浆口可等距设置多个通道。注浆口的数量可以等距设置多个,能够减少注浆耗费的时间,同时形成一侧流入浆液,另一侧及时将气体排出的流动过程,提升浇筑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注浆操作完成后,间隔二十分钟对注浆口进行封堵。封堵后能够减少水分的蒸发,同时对内部形成一定的压力,保证凝固后的效果。

本发明在操作的过程中按照步骤依次进行,其中对桥梁的数据检测较为重要,且依次施工,支模控制浇筑的厚度在合理范围内,实现对常见桥梁墩身的修补,保证桥梁的正常使用。

本文中未详细说明的部件为现有技术。

上述虽然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而不具备创造性劳动的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

相关技术
  • 一种桥梁墩身的混凝土修复方法
  • 一种桥梁底节墩身浇筑防漏浆装置和桥梁墩身浇筑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2884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