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装配式风管及其装配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4-01-17 01:12:29


装配式风管及其装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风管及其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风管是空调系统送风、回风、排风等用管道,一般由四条板材作为管道的上下左右四个平面,并在板材边缘处通过L型角条和自攻螺丝等连接件连接形成。采用这种方式需要多个自攻螺丝一一对应旋紧固定,装配过程繁琐,效率较低。

另外,现有的风管一般都是预制的,即按照上述方式先装配好风管后再将其运输到风管安装现场进行安装。但已装配好的风管成品无论是运输还是存放都需占用较大空间,且容易在运输和存放过程中遭受挤压变形。

因此,上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风管的装配方式过程繁琐,效率较低,且运输不便,运输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装配式风管及其装配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风管的装配方式过程繁琐,效率较低,且运输不便,运输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风管,所述装配式风管包括:

多个板体,用于组合围构形成风管,且所述板体上设有卡接部和/或配合部,所述卡接部和所述配合部分别密封固定在所述板体上;

在外力作用下,任一所述板体上的卡接部能够推入与其相邻的所述板体上的配合部中形成咬合卡接,以构成相邻两所述板体之间的密封连接,从而形成风管。

进一步的,所述卡接部包括铺设在所述板体上的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通过第一固定件与所述板体密封固定连接;

所述卡接部还包括顺延所述第一固定板向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侧弯折伸出的卡接件。

进一步的,所述配合部包括铺设在所述板体上的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通过第二固定件密封固定连接在所述板体上;

所述配合部还包括顺延所述第二固定板水平伸出并向第二固定板外开口的限位槽,所述卡接件插入并约束在所述限位槽内,从而实现咬合卡接。

进一步的,所述卡接件与所述第一固定板一体成型,所述限位槽与所述第二固定板一体构造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槽由弯折挡板形成,所述弯折挡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板连接,另一端向第二固定板相对对折后再向第二固定板外弯折形成具有渐扩开口的所述限位槽,所述渐扩开口具有弹性,且所述渐扩开口朝向远离所述第二固定板的方向设置;

在外力作用下所述卡接件能够顺延所述弯折挡板的引导推入所述限位槽、并被所述弯折挡板限位约束至所述限位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卡接件上间隔设置有多个锁止件,所述锁止件的高度大于所述限位槽的最小开口口径,以防止所述卡接件从所述配合部中退出。

进一步的,所述锁止件为设于所述卡接件上的凸块。

进一步的,所述凸块的顶端圆弧过渡的锥形。

进一步的,相邻所述板体之间的接合缝隙内填充有耐火密封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板体具有彼此侧端固连的四个。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装配式风管的装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预制板体;

将板体运输至风管安装现场;

在风管安装现场,将板体通过卡接部和配合部的卡接配合组装成风管。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风管,可在外力作用下,将任一所述板体上的卡接部推入与其相邻的所述板体上的配合部中形成咬合卡接,现场装配时,工作人员能够直接手工推动板体相互卡接完成风管的装配,免去现有技术中需要结合工具进行螺栓螺钉固定的装配步骤,无需携带冗余的辅助装配零件和辅助定位材料,极大的降低了风管的装配难度,大幅提高了装配效率;此外,卡接部和配合部可在出厂时预装配至板体上,然后将板体运输到风管安装现场,板体自身体积小,便于堆叠,使得运输方便、快捷、成本低,采取工厂规模化生产卡接部和配合部,质量、精度可控,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风管的装配方式过程繁琐,效率较低,且运输不便,运输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2)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贴着板体设置并贴紧,可确保卡接部、配合部与板体之间的气密性;卡接件插入并约束在所述限位槽内,从而实现咬合卡接,能形成密封搭接,确保卡接部、配合部之间的连接气密性,从而确保围合形成的风管不漏气。

(3)卡接件上间隔设置有多个锁止件,锁止件卡合在限位槽内,能防止卡接件从配合部中退出,且能提升卡接部、配合部之间的连接气密性。

(4)卡接件相对第一固定板弯折的角度为90°,可使装配后的两个板体之间相互垂直,以形成矩形风管。

(5)卡接件与第一固定板一体构造成型,以确保卡接部自身的气密性;限位槽与第二固定板一体构造成型,以确保配合部自身的气密性,从而确保围合形成的风管不漏气。

(6)弯折挡板先行与第二固定板相对对折弯折后再向外弯折形成渐扩开口,且弯折挡板弯折形成的渐扩开口的最小开口口径小于锁止件的高度,当锁止件在外力作用下向限位槽内推入时,弯折挡板受外力作用变形使渐扩开口的口径增大,锁止件顺利进入限位槽中后由于弯折挡板本身的弹性作用时渐扩开口恢复原状,由此使凸块被限位约束至限位槽中,不仅卡合牢固稳定,且气密性好。

(7)任一相邻板体之间的接合缝隙内填充有耐火密封材料,从而提高风管的防火性能。

(8)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装配方法与传统的风管安装方式相比,只需运输板状板体,体积小,便于堆叠,使得运输方便、快捷、成本低;另外,现场只需卡接连接,极大的降低了风管的装配难度,大幅提高了装配效率;此外,采取工厂规模化生产卡接部和配合部,质量、精度可控,可确保风管密封可靠,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风管的装配方式过程繁琐,效率较低,且运输不便,运输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装配式风管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卡接部和配合部咬合卡接的立体图;

图4为图3的侧视图;

图5为图4的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卡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配合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板体;

20、卡接部;21、第一固定板;22、第一固定件;23、卡接件;24、锁止件;25、穿孔;

30、配合部;31、第二固定板;32、第二固定件;33、弯折挡板;34、渐扩开口;35、限位槽;36、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装配式风管及其装配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风管的装配方式过程繁琐,效率较低,且运输不便,运输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装配式风管,该装配式风管由多块板体10围构形成,板体10上设置有可与相邻板体10密封卡接的卡接部20和/或配合部30,从而可在工厂预制该板体10,然后将板体10运输到风管安装现场,在风管安装现场将各板体10通过卡接部20和配合部30的卡接配合组装成风管。与传统的风管安装方式相比,该装配式风管只需运输板状板体10,体积小,便于堆叠,使得运输方便、快捷、成本低;另外,现场只需卡接连接,极大的降低了风管的装配难度,大幅提高了装配效率;此外,采取工厂规模化生产卡接部20和配合部30,质量、精度可控,可确保风管密封可靠,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风管的装配方式过程繁琐,效率较低,且运输不便,运输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图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风管包括多个用于组合围构形成风管的板体10,且所述板体10上设有卡接部20和/或配合部30,所述卡接部20和所述配合部30分别密封固定在所述板体10上;

在外力作用下,任一所述板体10上的卡接部20能够推入与其相邻的所述板体10上的配合部30中形成咬合卡接,以构成两所述板体10之间的密封连接。

经由上述描述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风管,可在外力作用下,将任一所述板体10上的卡接部20推入与其相邻的所述板体10上的配合部30中形成咬合卡接,现场装配时,工作人员能够直接手工推动板体10相互卡接完成风管的装配,免去现有技术中需要结合工具进行螺栓螺钉固定的装配步骤,无需携带冗余的辅助装配零件和辅助定位材料,极大的降低了风管的装配难度,大幅提高了装配效率;此外,卡接部20和配合部30可在出厂时预装配至板体10上,然后将板体10运输到风管安装现场,板体10体积小,便于堆叠,使得运输方便、快捷、成本低,采取工厂规模化生产卡接部20和配合部30,质量、精度可控,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风管的装配方式过程繁琐,效率较低,且运输不便,运输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所述板体10上设有卡接部20和/或配合部30”指的是所述板体10上只设有卡接部20、所述板体10上只设有配合部30或所述板体10上既设有卡接部20又设有配合部30。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装配式风管一般是由四个板体10围构形成的矩形框体。

各板体10之间通过卡接部20和配合部30的卡接连接形成相互固定。在此,各板体10沿长度方向相对的两侧端上还应分别设置有过渡连接构件,当装配式风管的长度需要增加时,已经形成固连的其一矩形框体可以通过该过渡连接构件与另一矩形框体形成固连。在此,过渡连接构件可以采用建筑场景中常见的方式实现,且不属于本申请实施例要保护的范围,在此不再赘叙。

如图3~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一所述板体10的两侧端上分别设有卡接部20,且所述卡接部20密封固定在该板体10上,与该所述板体10相邻的另一所述板体10的两侧端分别固设有配合部30,所述配合部30密封固定在该板体10上,再加上卡接部20和所述配合部30是咬合卡接,能确保相邻板体10之间是密封连接,从而确保围合形成的风管不漏气。

具体的,所述卡接部20包括铺设在所述板体10上的第一固定板21,所述第一固定板21通过第一固定件22与所述板体10固定连接;所述卡接部20还包括顺延所述第一固定板21向第一固定板21一侧弯折伸出的卡接件23。在此优选的,卡接件23相对第一固定板21弯折的角度应保持为90°,以尽可能减小两个板体10之间的装配角度误差,使装配后的两个板体10之间相互垂直,以形成矩形风管。

进一步地,所述配合部30包括铺设在所述板体10上的第二固定板31,所述第二固定板31通过第二固定件32固定连接在所述板体10上。所述配合部30还包括顺延所述第二固定板31水平伸出并向第二固定板31外开口的限位槽35,所述卡接件23插入并约束在所述限位槽35内,从而实现咬合卡接,不仅装配容易,且能形成密封搭接,确保卡接部20、配合部30之间的连接气密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件22和第二固定件32可为螺钉、铆钉等,例如,第一固定板21和第二固定板31均通过铆接连接的方式固定至板体10上,第一固定板21和第二固定板31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穿孔25、36,大帽铆钉穿过穿孔25、36后固定至板体10上形成铆接连接,在此,第一固定板21和第二固定板31可以在板体10出厂时预装配至板体10上,以进一步便于进行装配工序,且第一固定板21和第二固定板31贴着板体10设置并贴紧,可确保卡接部20、配合部30与板体10之间的气密性。

进一步的,所述卡接件23上间隔设置有多个锁止件23,以防止所述卡接件23从所述配合部30中退出,且提升卡接部20、配合部30之间的连接气密性。

如图6所示,所述锁止件23为设于所述卡接件23上的凸块,弯折挡板33围构形成具有渐扩开口34的所述限位槽35,所述渐扩开口34具有弹性,且所述渐扩开口34朝向远离所述第二固定板的方向设置;在外力作用下所述凸块能够顺延所述弯折挡板33的引导推入所述限位槽35、并被所述弯折挡板33限位约束至所述限位槽35中。

如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凸块具有沿所述卡接件23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所述凸块的顶端圆弧过渡的锥形,此设置能够便于凸块顺延弯折挡板33的引导进入限位槽35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凸块的截面也可以被构造为其他形状,例如圆柱形或矩形。

进一步的,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卡接件23与第一固定板21一体构造成型,从而确保卡接部20自身的气密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限位槽35由弯折挡板33弯折形成,弯折挡板33与第二固定板31一体构造成型,从而确保配合部30自身的气密性。

具体的,为了弯折形成限位槽35,弯折挡板33先行与第二固定板相对对折弯折后再向外弯折形成具有弹性的渐扩开口34,从而能与卡接件23咬合卡接;在此优选的,弯折挡板33弯折形成的渐扩开口34的最小开口口径小于凸块的高度,当凸块在外力作用下向限位槽35内推入时,弯折挡板33受外力作用变形使渐扩开口34的口径增大,凸块顺利进入限位槽35中后由于弯折挡板33本身的弹性作用时渐扩开口34恢复原状,由此使凸块被限位约束至限位槽35中,形成卡接部20和配合部30的咬合卡接。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板21和第二固定板31可以采用钢板,弯折挡板33与第二固定板31对折弯折时,二者的重叠部分可以通过点焊的方式形成固连,该点焊步骤可以省略,只要能够使凸块克服弯折挡板33的弹性强行进入限位槽35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提供的四个用于围构形成装配式风管的板体10中,相对的两个板体10为一组,同一组的板体10的构造相同,即,两组板体10中,其中一组的每个板体10的两侧端分别设置有卡接部20,另外一组的每个板体10的两侧端分别设置有第二配合部30,在装配时可以两个工人配合预先定位板体10的位置后在进行装配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示例性的,同一板体10的两侧可以分别设置卡接部20和配合部30,配合部30只要能够使相邻板体10彼此咬合卡接并构造成风管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任一板体10和相邻的板体10的接合缝隙之间填充有耐火密封材料,从而提高风管的防火性能,耐火密封材料可以采用现有成熟的耐火泡沫填充剂产品,本实施例中对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装配式风管的装配过程如下:

首先,挑选准备两组不同的板体10,由工作人员配合定位各自板体10的位置,其中,每组板体10相对设置,每一板体10与相邻的板体10位于不同组中;接着,将设置有卡接部20的板体10朝向两相邻的另一组的板体10的渐扩开口34中推入,在凸块完全进入限位槽35中后完成该板体10与相邻两板体10的连接;接着采用相同的方式安装相对的另一板体10,完成这两组板体10的连接。

应当理解的是,虽然在这里可能使用量术语“第一”、“第二”等等来描述各个单元,但是这些单元不应当受这些术语限制。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将一个单元与另一个单元进行区分。举例来说,在不背离示例性实施例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单元可以被称为第二单元,并且类似地第二单元可以被称为第一单元。

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外、中间、内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申请任何形式上和实质上的限制,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方法的前提下,还将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当可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申请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申请的实质技术对上述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均仍属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相关技术
  • 一种装配式预制柱构件、装配式组合预制柱及其装配方法
  • 人防通风管道的装配式结构及装配工艺
  •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风管定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6054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