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采用剪切稀化特性混凝土的堆石混凝土的施工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4:45


采用剪切稀化特性混凝土的堆石混凝土的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水利工程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采用剪切稀化特性混凝土的堆石混凝土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堆石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大体积混凝土技术,是指利用高自密实性能混凝土(High Performance Self-Compacting Concrete,缩写HSCC)充填堆石体的空隙,形成完整、密实、满足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堆石混凝土一般分为普通型堆石混凝土和抛石型堆石混凝土,其中,普通型堆石混凝土指的是先堆石后浇筑高自密实性能混凝土的堆石混凝土技术,主要适用于重力坝、拱坝坝体、混凝土围堰和堤防等领域;抛石型堆石混凝土指的是先浇筑抗离析型自密实混凝土后抛石的堆石混凝土技术,主要适用于沉井回填、抗滑桩回填和高边墙等领域。

堆石混凝土坝体利用普通堆石混凝土技术建造而成,在普通堆石混凝土施工时,在堆石区两侧设置模板,模板将仓面分成功能区和堆石区,分别在功能区和堆石区浇筑不同标号的混凝土。这样的浇筑方式不仅增加了堆石层两侧的模板数量,而且需要等自密实混泥土养护合格后才可以拆模,施工周期较长,施工的效率较低;并且在浇筑堆石混凝土时,由于在堆石层的两侧设置了模板,在浇筑完成后,会造成功能区与堆石区的混凝土密实度不稳定、功能区与堆石区的连接强度不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采用剪切稀化特性混凝土的堆石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包括:在待浇筑的仓面上搭建模板以形成仓位;在所述仓位中预留功能区,将堆石料填筑在所述仓位中以形成具有预设高度的堆石区;采用泵送分层多次的方式将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浇筑在所述功能区,直至所述功能区内的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浇筑高度与所述堆石区的所述预设高度相同,其中,响应于前浇筑层所述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层满足预设条件时,开始后浇筑层的浇筑;以及将普通自密实混凝土浇筑在所述堆石区,使得所述普通自密实混凝土与所述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直接接触;其中,泵送口与浇筑面之间的预设距离、所述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每层浇筑的层高分别与所述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的坍落度相对应;其中,所述坍落度用于判断混凝土的自支撑性能,坍落度的数值大小与所述混凝土的自支撑性能呈反比例关系。

如上所述的采用剪切稀化特性混凝土的堆石混凝土的施工方法,所述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中各组分质量配比为:水泥50-550,掺合料50-400,细骨料400-1300,粗骨料300-1100,水120-250,减水剂10-16份,悬浮触变剂28-40份。

如上所述的采用剪切稀化特性混凝土的堆石混凝土的施工方法,所述减水剂为高效聚羧酸型减水剂,所述悬浮触变剂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如上所述的采用剪切稀化特性混凝土的堆石混凝土的施工方法,所述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立即通过标准方法检测坍落度时,坍落度大于240mm,所述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静置预设时间时,坍落度为10mm-100mm,所述预设时间为5min-25min。

如上所述的采用剪切稀化特性混凝土的堆石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再次搅拌静置预设时间的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其坍落度能够恢复原始状态的70%-100%。

如上所述的采用剪切稀化特性混凝土的堆石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当所述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静置预设时间后的坍落度为10mm-30mm时,泵送口与浇筑面之间的所述预设距离为0.4m-2m,所述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每层浇筑的层高为0.3m-2m。

如上所述的采用剪切稀化特性混凝土的堆石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当所述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静置预设时间后的坍落度为30mm-60mm时,泵送口与浇筑面之间的所述预设距离为0.2m-1.2m,所述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每层浇筑的层高为0.6m-1.8m。

如上所述的采用剪切稀化特性混凝土的堆石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当所述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静置预设时间后的坍落度为60mm-100mm时,泵送口与浇筑面之间的所述预设距离为0.1m-1m,所述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每层浇筑的层高为0.5m-1.5m。

如上所述的采用剪切稀化特性混凝土的堆石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响应于前浇筑层所述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层的浇筑时间大于5min-25min时,开始后浇筑层的浇筑,使得前浇筑层所述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层形成支持自身的凝胶结构。

如上所述的采用剪切稀化特性混凝土的堆石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响应于前浇筑层所述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层高度保持不变时,开始后浇筑层的浇筑,使得前浇筑层所述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层形成支持自身的凝胶结构。

如上所述的采用剪切稀化特性混凝土的堆石混凝土的施工方法,所述功能区包括:防渗区、防冻区、抗冲磨区和外装饰区。

本申请采用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即使在功能区和堆石区之间不设置模板,利用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自支撑性能,也能限制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流向堆石区,从而简化了施工程序。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堆石混凝土的施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A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在功能区第一次浇筑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的结构示意图;

图2B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在功能区第N次浇筑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的结构示意图;

图2C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在功能区最后一次浇筑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2D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在堆石区浇筑普通自密实混凝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以下的详细描述中,可以参看作为本申请一部分用来说明本申请的特定实施例的各个说明书附图。在附图中,相似的附图标记在不同图式中描述大体上类似的组件。本申请的各个特定实施例在以下进行了足够详细的描述,使得具备本领域相关知识和技术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施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应当理解,还可以利用其它实施例或者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结构、逻辑或者电性的改变。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堆石混凝土的施工方法,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中可能涉及的概念和技术术语等相关内容进行简要描述。

在堆石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仓面是对坝体浇筑过程中的混凝土施工面的统称,在仓面上可以继续进行坝体的施工建造,具体地,仓面一般指的是已经浇筑的浇筑层的上表面,整个坝体上的混凝土的施工面都可以称为仓面。

仓面是在仓位上设置模板后形成的一个施工区域,如果坝体的体积较大,需要分区域进行施工,每个施工的区域一般都需要在上游侧和/或下游侧设立模板,因此,将每个分割的施工区域称为仓面,大坝不仅需要进行上下层的分割施工还有同一层的分割施工。

大坝中的模板为板状结构,一般是混凝土模板或是混凝土重力式模板,模板可以作为坝体的一部分,施工完成后不再拆除,还可以起到保护坝体表面的作用,也可以在混凝土凝固后进行拆除,重复利用。

剪切稀化特性是指,在对混凝土施加剪切力时,混凝土是良好的流体,混凝土在浇筑入仓后很短的时间内具有刚性和能自身支撑特性。

图1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采用剪切稀化特性混凝土的堆石混凝土的施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采用剪切稀化特性混凝土的堆石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包括:包括:

S101:在待浇筑的仓面上搭建模板以形成仓位;

S102:在所述仓位包括功能区,将堆石料填筑在所述仓位中以形成具有预设高度的堆石区;

S103:采用泵送分层多次的方式将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浇筑在所述功能区,直至所述功能区内的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浇筑高度与所述堆石区的所述预设高度相同,其中,响应于前浇筑层所述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层满足预设条件时,开始后浇筑层的浇筑;以及

S104:将普通自密实混凝土浇筑在所述堆石区,使得所述普通自密实混凝土与所述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直接接触;

其中,泵送口与浇筑面之间的预设距离、所述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每层浇筑的层高分别与所述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的坍落度相对应;

其中,所述坍落度用于判断混凝土的自支撑性能,坍落度的数值大小与所述混凝土的自支撑性能呈反比例关系。

在本申请中,模板主要用于阻隔堆石,以形成具有一定形状的堆石体,所以模板可以是坝体施工中常用的模板,也可以是砌石墙或混凝土墙等封闭的构筑物,当然,在仓面上具有天然阻隔物的情况下,无需使用模板也可以构建仓面,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在填筑堆石料时,在仓面内迎水面一侧预留功能区,功能区内可以填筑堆石料,也可以不填筑堆石料。堆石的粒径一般大于30cm,在后续进行普通自密实混凝土浇筑时,能够充分填满这些间隙。在填筑过程中,如果填充的堆石形成的堆石体的形状不满足预设的要求,也可以采用机械设备进行修整。

在功能区采用泵送分层多次浇筑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自身承受的剪切力就越大,实现自身支撑就越难。因此,需要采用泵送分层多次的方式进行浇筑,保证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能够支持自身结构。

在功能区浇筑完成后,在堆石区浇筑普通自密实混凝土,使得普通自密实混凝土与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直接接触,中间不用设置模板和过渡区,简化了的施工流程。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采用剪切稀化特性混凝土的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将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浇筑在功能区,能够避免在堆石区与功能区之间设置模板,进而防止出现功能区与堆石区之间的混凝土密实度不稳定、功能区混凝土与堆石区混凝土之间结合不密实和防渗效果差等一系列问题。

本申请采用泵送的方式将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浇筑在所述功能区,能够灵活改变泵送口与浇筑面之间的距离,防止因距离过大,冲开前浇筑层已经形成好的混凝土凝胶结构;采用分层多次的方式,能够避免因自身承受剪切力过大以至于无法支撑自身结构的问题。进一步地,通过研究泵送口与浇筑面之间的预设距离、所述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每层浇筑的层高分别与所述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的坍落度的对应关系,确保每次浇筑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都符合规范要求,保证施工质量。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中各组分质量配比为:水泥50-550,掺合料50-400,细骨料400-1300,粗骨料300-1100,水120-250,减水剂10-16份,悬浮触变剂28-40份。

通过控制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中各组分质量配比,能够制造出符合施工要求的自密实混凝土,使得在功能区浇筑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时,不用模板限制,也不会流入堆石区,简化施工程序,节省施工成本。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减水剂为高效聚羧酸型减水剂,所述悬浮触变剂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立即通过标准方法检测坍落度时,坍落度大于240mm,所述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静置预设时间时,坍落度为10mm-100mm,所述预设时间为5min-25min。通过筛选,当所述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静置预设时间后的坍落度为10mm-100mm,成型度好,混凝土能更好地支持自身结构。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再次搅拌静置预设时间的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其坍落度能够恢复原始状态的70%-100%。相对于普通小坍落度自密实混凝土而言,其搅拌后并不能恢复至坍落度比较大的状态,流动性差,不适合在本方案中应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当所述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静置预设时间后的坍落度为10mm-30mm时,泵送口与浇筑面之间的所述预设距离为0.4m-2m,所述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每层浇筑的层高为0.3m-2m。通过控制泵送口与浇筑面之间的预设距离为0.4m-2m,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每层浇筑的层高为0.3m-2m,保证在浇筑时,不冲开坍落度为10mm-30mm混凝土的前浇筑层凝胶结构,还能够支持自身结构。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当所述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静置预设时间后的坍落度为30mm-60mm时,泵送口与浇筑面之间的所述预设距离为0.2m-1.2m,所述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每层浇筑的层高为0.6m-1.8m。通过控制泵送口与浇筑面之间的预设距离为0.2m-1.2m,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每层浇筑的层高为0.6m-1.8m,保证在浇筑时,不冲开坍落度为30mm-60mm混凝土的前浇筑层凝胶结构,还能够支持自身结构。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当所述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静置预设时间后的坍落度为60mm-100mm时,泵送口与浇筑面之间的所述预设距离为0.1m-1m,所述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每层浇筑的层高为0.5m-1.5m。通过控制泵送口与浇筑面之间的预设距离为0.1m-1m,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每层浇筑的层高为0.5m-1.5m,保证在浇筑时,不冲开坍落度为60mm-100mm混凝土的前浇筑层凝胶结构,还能够支持自身结构。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响应于前浇筑层所述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层的浇筑时间大于5min-25min时,开始后浇筑层的浇筑,使得前浇筑层所述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层形成支持自身的凝胶结构。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在浇筑时是流体,在入仓后需要反应时间以形成能自身支持的凝胶结构,这个时间在5min-25min内。因此,为了保证能充分形成可自身支持的结构又不影响施工时间,在前浇筑层混凝土浇筑完成后5min-25min后再进行后浇筑层的浇筑。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响应于前浇筑层所述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层高度保持不变时,开始后浇筑层的浇筑,使得前浇筑层所述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层形成支持自身的凝胶结构。通过观察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层高的变化来判断是否形成自身的凝胶结构,有利于缩短等待时间,提高施工效率。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功能区包括:防渗区、防冻区、抗冲磨区和外装饰区。根据坝体实际需求,在功能区浇筑不同功能特性的混凝土,将会发挥不同的功能。

以上通过多个实施例描述了本申请实施例的堆石混凝土施工方法的多种实现方式。以下通过多个具体的例子,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堆石混凝土施工方法的结构及施工过程。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高自密实性能混凝土一体化浇筑技术即取消功能区与堆石区之间的模板,使用高标号的混凝土浇筑功能区域,使用低标号的混凝土浇筑剩余的堆石区域,从而实现一体化浇筑。

直接在功能区浇筑高自密实性能混凝土,在堆石区浇筑普通混凝土,但是,在功能区域浇筑高标号混凝土时,高标号混凝土会流入堆石区域,高标号混凝土的成本高于低标号混凝土,会造成浇筑成本增加。并且,功能区的高标号混凝土与堆石区的低标号混凝土互相接触会导致放热不一致,影响施工质量。因此,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其具有良好的自支撑性能,当浇筑预设高度后停止浇筑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其利用其自支撑性能能够支持自身结构而不会流入堆石区,从而降低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的使用量,节省成本。高标号混凝土能够支持自身结构,不向堆石区流动,避免在堆石区高标号混凝土与低标号混凝土直接接触,从而避免放热不一致的问题,提高了施工质量。

图2A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在功能区第一次浇筑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的结构示意图;图2B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在功能区第N次浇筑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的结构示意图;图2C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在功能区最后一次浇筑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的结构示意图;图2D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在堆石区浇筑普通自密实混凝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A所示,首先在建筑仓面上搭建模板101以形成仓位,然后将堆石料102填筑在仓位中以形成具有预设高度的堆石区104;再然后采用泵送方式浇筑第一层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105在功能区。

在一个实施例中,堆石区104内堆积有石块,而功能区103没有石块;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功能区103和堆石区104堆积有石块。功能区103与堆石区104主要区别是:在功能区103浇筑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在堆石区104浇筑普通混凝土。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的标号不同,成本不同,发挥的作用也会不同。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混凝土中各组分质量配比为:水泥50-550、掺合料50-400、细骨料400-1300、粗骨料300-1100、水120-250减水剂10-16份、悬浮触变剂28-40份。具体制造步骤为:

步骤一:按照预定份数将悬浮剂、减水剂和水混合在一起;

步骤二:按照预定份数将粗细骨料、水泥和粉煤灰混合在一起,将步骤一得到的外加剂与水的混合物加入其中;

步骤三:所有成分搅拌均匀,得到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其中,减水剂为高效聚羧酸型减水剂,悬浮触变剂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减水剂和悬浮触变剂的添加量与自密实混凝土坍落度关系以及自支撑性能参考表1:

表1:

/>

本申请中的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混凝土要求在泵送过程中具有良好流动,在浇筑入仓后具有良好的成型性能,可支持自身结构。对于混凝土成型度可用坍落度来评价。

坍落度的标准测试方法:用一个上口100mm、下口200mm、高300mm喇叭状的坍落度桶,灌入新拌好的混凝土分三次填装,每次填装后用捣锤沿桶壁均匀由外向内击25下,捣实后,抹平。然后拔起桶,混凝土因自重产生坍落现象,用桶高(300mm)减去坍落后混凝土最高点的高度,称为坍落度。例如,差值为10mm,则坍落度为10。坍落度越小,成型度越好,混凝土就能更好地支持自身结构。

有表1可知,坍落度100mm以上的混凝土自支撑性能较差。因此,为了保证良好的一体化浇筑效果,对自支撑性能较差的混凝土不予使用。本申请中采用的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坍落度为10mm-100mm。

参考图2A,泵送口106与浇筑面之间的预设距离H1、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105每层浇筑的层高H2分别与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的坍落度一一对应。泵送口106能够是浇筑设备的输送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的出口,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在重力作用下,落在浇筑面上。当泵送口106与浇筑面之间的预设距离H1过高时,因冲击力过大,容易冲开前浇筑层已经形成好的混凝土凝胶结构。因此,将泵送口106与浇筑面之间的预设距离H1设置在合理范围内,防止破坏已经形成好的混凝土凝胶结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泵送口106与浇筑面之间的预设距离H1与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105的坍落度呈反比例关系。

混凝土浇筑高度越大,混凝土自身承受的剪切力就越大,实现自身支持就越难。因此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105每层浇筑的层高H2不宜过高。将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105每层浇筑的层高H2设置在合理范围内,避免自身承受的剪切力过大,破坏自身支持结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105每层浇筑的层高H2与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105的坍落度呈反比例关系。

参考图1,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虽然具有良好的自支撑性能,但并不是完全不会流向堆石区。较少部分仍然会流入堆石区,并在浇筑一段时间后将会形成凝胶结构,不会继续流入堆石区。

通过实验,得出了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的坍落度分别与泵送口与浇筑面之间的预设距离H1和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105每层浇筑的层高H2之间的关系,具体参考表2。

表2:

使用具有剪切稀化的自密实混凝土进行浇筑时,其目的是避免功能区的混凝土向堆石区方向流动,减小浪费。因此用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与预留功能区体积的比值即浇筑系数来评价实际浇筑效果,此比值越接近于1(但不可能完全等于1),一体化浇筑的效果越好。

以下通过对比试验,探究不同坍落度的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混凝土分别与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混凝土每层浇筑的层高、泵送口与浇筑面之间的预设距离之间的关系。

(1)浇筑层高对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混凝土浇筑效果的影响(泵口距离不变)

表3:

由表3可知,在坍落度为10-30mm,单层浇筑层高最好在0.3-1m和1-2m之间,因此,单层浇筑层高0.3-2m浇筑效果最佳。若为了提高浇筑效率,单层浇筑层高1-2m浇筑效果最佳。

表4:

由表4可知,在坍落度为30-60mm,单层浇筑层高最好在0.2-0.6m和0.6-1.8m之间,同时为了提高浇筑效率,单层浇筑层高0.6-1.8m浇筑效果最佳。

表5:

由表5可知,在坍落度为60-100mm,单层浇筑层高在0.5-1.5m之间浇筑效果最佳。

(2)泵送口与浇筑面之间的预设距离的影响(单层浇筑层高不变)

表6:

由表6可知,在坍落度为10-30mm,泵口与浇筑面之间的距离在0.4-2m之间浇筑效果最佳。

表7:

由表7可知,在坍落度为30-60mm,泵口与浇筑面之间的距离在0.2-1.2m之间浇筑效果最佳。

表8:

由表8可知,在坍落度为60-100mm,泵口与浇筑面之间的距离在0.1-1m之间浇筑效果最佳。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响应于前浇筑层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层满足预设条件时,开始后浇筑层的浇筑。参考图2B,当前浇筑层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层浇筑完成且满足预设条件时,按照上述方法开始后浇筑层的浇筑。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预设条件为前浇筑层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层的浇筑时间大于5min-25min。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浇筑时是流体,在入仓后,需要反应时间以形成自身支持的凝胶结构,一般需要5min以上。因此,在前浇筑层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层的浇筑时间大于5min-25min时,开始后浇筑层的浇筑。如此既能够充分形成可自身支持的结构,又不影响施工时间。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响应于前浇筑层所述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层高度保持不变时,开始后浇筑层的浇筑,使得前浇筑层所述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层形成支持自身的凝胶结构。

参考图2C,当功能区103内的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浇筑高度与堆石区的预设高度相同时,停止浇筑。参考图2D,在堆石区104浇筑普通自密实混凝土107,使得普通自密实混凝土107与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105直接接触。在功能区103与堆石区104之间不再设置过渡区,使得普通自密实混凝土与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直接接触,既简化了施工程序,又提高了功能区103与堆石区104的混凝土密实度、功能区与堆石区的连接强度以及坝体的防渗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功能区内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浇筑完成时,然后在堆石区浇筑普通自密实混凝土。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同时在功能区浇筑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在堆石区浇筑普通自密实混凝土,并控制二者的浇筑的速度,保证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和普通自密实混凝土界面上升高度相同。

综上所述,本申请采用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即使在功能区和堆石区之间不设置模板,利用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自支撑性能,也能限制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流向堆石区,从而简化了施工程序。进一步,本申请采用泵送分层多次的浇筑方式,并且在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满足目标条件后,才进行下一次的浇筑,提高每一层的浇筑质量,也避免了浇筑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时冲开前浇筑层的混凝土。

上述实施例仅供说明本申请之用,而并非是对本申请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属于本申请公开的范畴。

技术分类

06120116380573